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都的秋-教案

古都的秋-教案

古都的秋-教案
古都的秋-教案

《古都的秋》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古都的秋》(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古都的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课型:讲授新课。

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课主要讲授第一课时。

教学环境:传统课堂。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点及难点要求,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解析文题及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字音字形

潭柘寺(zhì) 椽子(chuán) 驯鸽(xùn) 啼唱(tí) 瓜熟蒂落(dì) 姻缘(yuán)

房檩(lǐn) 潜意识(qián) 颓废(tuí) 情趣(qù) 不能自已(yǐ)

四、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五、味秋

1、文章开头是怎样说秋天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在文章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国秋天的喜爱?

明确: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3、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有什么不同?

北国:清、静、悲凉

江南: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4、江南的秋天在哪些方面不如北国?

明确: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5、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来比喻北国与江南的秋天?

明确: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6、作者的回忆中,北国有哪些欣赏秋天的地方?江南有哪些欣赏秋天的地方?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六、品秋

1、课文中写了哪五幅秋景图?(3-11节)

明确: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

③秋蝉的残声

④秋雨话秋凉

⑤秋树的奇景

2、分析“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3节)

①视觉效果

这一段文字写了哪些视觉上的景物?

天色――碧绿

日光――漏

牵牛花――蓝、白

②听觉效果

这一段文字写了哪些听觉上的景物?

训鸽的飞声

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表现在北京不出门也能感受到秋天?

泡――坐――看――听――数着――静对

3、分析“槐树的落蕊”(4节)

①这段从哪些感觉来感受?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4、分析第12段,了解一下诗文中的秋

①请同学说说古今中外描绘秋天的句子。

明确: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为变衰。(宋玉《九辩》)

哦,旷野的西风,你是秋之实体的气息。(雪莱《西风颂》)

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郭小川《团泊洼地秋天》)

②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③第13、14段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南国之秋比不上北国之秋,表达了作者什么洋的感情?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七、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写一篇关于秋景的文章。字数、体裁不限。

2、阅读其它古今写秋的诗文,摘抄诗句。并对其一作简单鉴赏。

3、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曲牌,选取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并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八、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清”——清闲恬静安谧

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各位老师,我的试讲内容完毕,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谢谢!

鸿门宴公开课设计(一二三课时)

《鸿门宴》教学设计(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梳理文章脉络,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飨(xiǎng)说(shuì)美姬(jī)鲰(zōu)生卮(zhī)酒有郤(x ì)玉玦(jué)瞋(chēn)目目眦(zì)跽(jì)曰参乘(shèng)彘(zhì)肩不胜(shēng)刀俎(zǔ)

最新苏武传公开课优秀教案

《苏武传》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难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播放李娜的《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快速阅读人教版配发资料《新教材新学案》(第66页)和课文注释①,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学生介绍,然后明确。 1.作者简介: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列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朗读课文,熟悉内容。鉴于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能力较弱,课堂自读或教读非常必要。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词与断句有疑惑的句子。放朗读带,学生听读,朗读过程中重点注意把握: 1、校正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以状语(yù)武;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

苏武传公开课(优秀实用教案)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难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一、早自习预习:理解文意(结合课下注释及《创新设计》) 二、导入: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的人生。 附《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三、作者作品及背景。 1.作者简介:【课件】 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家庭——父亲: 班彪(史学家,文学家)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注:班昭,博学高才,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作品——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 诗:《咏史诗》 ◆注:《两都赋》:汉代京都大赋中的名篇,分《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咏史诗》则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公开课 全国赛课一等奖 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案(20 —20 学年度) 姓名:______________ 教学班:________________ 题目《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时安排: 3 个课时 知识目标: ①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②抓关键词句,掌握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征。 能力(情感)目标: ①从把握故事情节入手,初步感知文意;②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 ③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内容:①抓关键词句,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积累培养语感;②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内容:①把握几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②体会“智”“勇”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第___一___课时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习情趣,导入新课 ①以读代讲,采用读、议、辩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 ②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悟“廉蔺交欢”的对比深度。 ③立足语言文字本身,引导学生品味《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④选择要点,确定三个故事中的各自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定点发散,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史记》诞生于中国空前强盛的西汉王朝,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体例严谨,脉络分明,全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分为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十表(大事年表)、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五个部分,居“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它记录历史事件完整准确,语言运用平易简洁,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注重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注重在人物的对比反衬中塑造人物。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管仲列传公开课教案修改稿.docx

WORD格式 《管仲列传》公开课教案 教学设想: 1.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 《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板块, 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作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 对历 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 2.强化课前的预学,课堂的探究与提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分析管仲人生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学会紧扣文本分析人物 3.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重点分析管仲人生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学会紧扣文本分析人物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课时安排全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入新课前,咱们来读一幅图。(展示春秋形势图) 春秋时期,中央政权,也就是周室王权日趋衰落,出现了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其间, 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史称“春秋五霸”。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 襄公、楚庄王。(结合演示春秋形势图) 齐国本是濒临东海的边远地区,人口稀少,土地贫乏。但齐桓公却在诸侯中首先称霸,这与一个人是分不开的,那就是——管仲!今天我们通过司马迁的《史记》,来走近管仲, 了解管仲,学习管仲。

二、多媒体演示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普遍性疑难字词,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同学们在课前作了充分的预习,从反馈的信息来看,集中在以下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来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展示课件) 看来同学们的预习是充分有效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篇人物传记中,哪段文字对传主作了全景式的介绍—— 三、请一学生根据第一段内容,简要介绍管仲的生平事迹。 请学生用最简洁的词语串联起管仲的人生历程: 贫困——经商——为囚——相齐(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定性为:社会最基层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 四字定身份:平民高干 专业资料整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