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济大学电工学期末总复习(电子技术)

同济大学电工学期末总复习(电子技术)

同济大学电工学期末总复习(电子技术)
同济大学电工学期末总复习(电子技术)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B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

一、 选择题 6、欲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削弱,应采取的反馈类型是(D ) A .串联反馈;B 并联反馈;C .正反馈;D.负反馈。 7、由一个三极管组成的基本门电路是(B ) A .与门;B .非门;C .或门;D.异或门。 8、在脉冲门电路中,应选择(B )的三极管。 A .放大能力强; B .开关速度快; C .价格便宜;D.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高。 9、数字集成门电路中,目前生产最多且应用最普遍的门电路是( D ) A .与门;B .非门;C .或门;D.与非门。 24、对半导体而言,其正确的说法是(C ) A .P 型半导体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B .N 型半导体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C .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本身都不带电; D .在N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子,自由电子是少子 25、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晶体管3个极的电位分别为9V 、4V 、3.7V ,则这3 个极分别为(A ) A . C 、B 、E ; B .C 、E 、B ; C .E 、C 、B 。 26、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晶体管3个极的电位分别为-6V 、-2.3V 、-2V ,则这-2.3 V 的那个极为(B ) A .集电极; B .基极; C .发射极。 27、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晶体管3个极的电位分别为6V 、1.2V 、1V ,则该管为(C ) A .NPN 型硅管;B . PNP 型锗管; C .NPN 型锗管;D . PNP 型硅管。 28、对某电路中的一个NPN 型硅管测试,测得U BE >0,U BC >0,U CE >0, 则此管工作在(B ) A .放大区;B .饱和区;C .截止区。 29、对某电路中的一个NPN 型硅管测试,测得U BE <0,U BC <0,U CE >0, 则此管工作在(C ) A .放大区;B .饱和区;C .截止区。 30、对某电路中的一个NPN 型硅管测试,测得U BE >0,U BC <0,U CE >0, 则此管工作在(A ) A .放大区;B .饱和区;C .截止区。 31、晶体三极管的控制方式为(B ) A .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压; B .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 C .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压。 32、场效晶体管的控制方式为(C ) A .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压; B .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压; C .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 33、射极输出器(A ) A .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作用; B .有电流放大作用,也有电压放大作用; C .没有电流放大作用,也没有电压放大作用。 34、某测量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高,输出电流稳定,应引入(B ) A .并联电流负反馈; B .串联电流负反馈; C .串联电压负反馈; D .并联电压负反馈。 35、与D C B A ???相等的为(C ) A .D C B A ???;B .)()(D C B A +?+;C . D C B A +++。 36、与BC A A +相等的为(B ) A .A+B ;B .A+BC ;C .BC A +。 37、若1=+=AC B A Y ,则(C )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B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 B 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含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00V,短路电流为10A,当外接10Q负载电阻时,负载电流是( B ) A . 10A ; B .5A; C.15A;D.20A. 2、电动势为10V、内阻为2Q的电压源变换成电流源时,电流源的电流和内阻是(C) A . 10A, 2Q; B. 10A, 2Q; C. 5A, 2Q;D. 2A, 5Q. 3、正弦交流电压u=100si n(628t+60o)V,它的频率为(A) A .100Hz; B.50Hz ; C.60Hz;D.628Hz. 4、一阻值为3Q、感抗为4 Q的电感线圈接在交流电路中,其功率因数为(B) A.0.3; B.0.6; C.0.5;D.0.4 5、电力系统负载大部分是感性负载,要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常采用(B) A .串联电容补偿; B .并联电容补偿;C.串联电感补偿;D.并联电感补偿。 6、欲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削弱,应采取的反馈类型是(D) A .串联反馈;B并联反馈;C.正反馈;D.负反馈。 7、由一个三极管组成的基本门电路是(B) A .与门; B .非门;C.或门;D.异或门。 8、在脉冲门电路中,应选择(B)的三极管。 A .放大能力强; B .开关速度快; C .价格便宜;D.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高。 9、数字集成门电路中,目前生产最多且应用最普遍的门电路是(D) A .与门; B .非门;C.或门;D.与非门。 10、在Y 形联接的三相对称电路中,相电流与线电流的相位关系是(C) A .相电流超前线电流30 o; B .线电流超前相电流30 o; C.相电流与线电流同相;D.相电流超前线电流60 o。 11、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中,线电压指的(A )的电压。 A .相线之间; B .零线对地间;C.相线对零线间;D.相线对地间。 12、三相四线制供电的相电压为220V,则线电压为(D) A.220V;B.250V;C.311V;D.380V. 13、纯电感电路中,(C) A .电流与电压同相位; B .电流与电压反相位; C .电压超前电流90 o; D .电压滞后电流90 o。 14、阻值为4 Q的电阻和容抗为3 Q的电容串联,总复数阻抗为(D)Q A.Z=3+j4 ;B.Z=3-j4;C.Z=4+j3;D.Z=4-j3。 15、额定电压都为220V 的40W、60W 和100W 三只灯泡串联在220V 的电源中,它们的发热量由大到小排列为(B) A.100W、60W、40W;B.40W、60W、100W;C.100W、40W、60W;D.60W、100W、40W。 16、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含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等效电阻的方法是将网络内的电动势(D) A .串联; B .并联;C.开路;D.短接。 17、用一只额定值为110V/100W 的白炽灯和一只额定值为110V/40W 的白炽灯串联后接到220V 的 电源上,当开关闭合时,(C) A .能正常工作; B . 100W的灯丝烧毁;C. 40W的灯丝烧毁;D.两只灯丝全烧毁。 18、有一220V/1000W 的电炉,今欲接在380V 的电源上使用,可串联的变阻器是(B) A . 100 Q /3A ; B . 50 Q /5A ; C . 30 Q /10A ; D. 50 Q /3A。 19、应用叠加定理计算线性电路时,(B)

同济大学流行病学-第七章诊断试验和疾病筛检

第七章 诊断试验和疾病筛检 第一节 概述 一.筛检(screening) 1.定义:时间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自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以病人或有缺陷者。用于筛检的试验成为筛检试验。 筛检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属于观察性研究范畴。 2.目的:①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属于二级预防的内容。如常见的有结核、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子宫颈癌等。 ②检出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指该人群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例如生活方式关联疾病的吸烟人群、运动不足的办公室工作人群等。近年来还开始了筛检疾病易感基因和有害基因的国内工作。因为这类筛检是针对疾病病因的,故属于一级预防。 ③传染病和医学相关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主要指一些特殊人群和职业人群中检查和控制传染源或某些医学相关事件的诱因,以保护人群的大多数免受其伤害。如对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毒感染标志的筛检等。 3.类型 人群 整群筛检——以整个目标人群为对象 选择性筛检——以群体中的一个亚群或有某种特征

的人群为对象 目的 治疗性筛检——未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性筛检——为了查出某病的高危人群 方法 单项筛检——如餐后2h血糖 多项筛检——如胸痛+痰培养筛检肺结核 二.诊断(diagnosis) 1.定义:诊断是进一步把病人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者区别开来。他不同于筛检。因此,诊断对下一步治疗有决定意义,诊断正确与否至关重要。 用于诊断的试验称为诊断试验. 第二节 试验方法的评价 一.实验方法评价的程序 试验方法评价的基本方法是与诊断某疾病的金标准作盲法和同步比较,基本步骤是: (一)确定金标准(gold standard) 1.目的:避免发生错误分类偏倚,及时病人组中不致于混入假病人(非疾病之人)和非病人组中(对照组)不混有真病人(所研究疾病的患者) 2.金标准——是指用来分辨病人与非病人的标准评价方法。 3.常见的金标准 ①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和尸体解剖)

《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期末试题汇总

2013年电工学下册复习试卷《内部资料》 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基本放大电路 一、单项选择题 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C ) A 、正、反向电阻相等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 、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 、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当U i =3V 时,则U 0的值( D )。 A 、不能确定 B 、等于0 C 、等于5V D 、等于3V 3.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 B )PN 结的器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晶体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 D )。 A 、单向导电性 B 、滤波作用 C 、稳压作用 D 、电流放大作用 5.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 D )。 A 、单向导电特性 B 、正向导电特性 C 、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6.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C ) A 、确定静态工作点Q B 、确定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电压 C 、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0 D 、确定静态工作点Q 、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7.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7图所示,C 1、C 2足够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 0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8.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 、减少 B 、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9.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路,这种处理方法是( A )。 A 、正确的 B 、不正确的 C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不正确。 D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不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正确。 题2图 题7

电工学 期末复习天津理工大学

《电工与电子技术C 》直流电路部分补充题 一.单选题 1 图 示 电 路 中,理 想 电 压 源 发 出 的 功 率 P 为 ( )。 (a) 6 W (b) -6W (c) 18 W U I 6V 2S S 2 Ω 4 A 6 V . .+ 2 图 示 电 路 中,I S1 ,I S2 和 U S 均 为 正 值,且 I S2 >I S1 ,则 供 出 功 率 的 电 源 是( )。 (a) 电 压 源 U S (b) 电 流 源 I S2 (c) 电 流 源 I S2 和电压源 U S I I U S1S2S .. + 3.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当 -12 V 电 源 单 独 作 用 时,A 点 电 位 为 -6 V ,那 么 当 +12 V 电 源 单 独 作 用 时 ,A 点 电 位 V A 为 ( )。 (a) 9 V (b) 6 V (c) 3 V A 12V 1KΩ2KΩ- 12V u +12V R 2 k 1 k ..ΩΩ 4. 图 示 电 路 中,理 想 电 流 源 发 出 的 功 率 P 为 ( )。 (a) 6 W (b) -24 W (c) 24 W U I 6V 2S S 2 Ω 4 A 6 V . .+

5.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 S = 12 V , I S = 2 A 。B 、A 两 点 间 的 电 压 U BA 为( )。 (a) -18 V (b) 18 V (c) -6 V U I A B S S Ω 3+ 6. 图 2 是 图 1 的 等 效 电 压 源 电 路。已 知 图 2 中 R 0 的 值 是 5 Ω,那 么 图 1 中 R 的 值 应 是 ( )。 (a) 1 Ω (b) 3 Ω (c) 4.5 Ω A B 图 1图 29 Ω 2 Ω 2 ΩS 1U R R U 0S A B +-+- 7. 理 想 电 压 源 的 外 接 电 阻 越 大,则 流 过 理 想 电 压 源 的 电 流( )。 (a) 越 大 (b) 越 小 (c) 不 能 确 定 8. 理 想 电 流 源 的 外 接 电 阻 越 大,则 它 的 端 电 压 ( )。 (a) 越 高 (b) 越 低 (c) 不 能 确 定 二. 填空题 1、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 1 和 I 2 将 。 2A I I I I 1 2122V 1Ω1Ω1Ω1Ω 2V 2A 图 1 图 2+

同济大学流行病学-第三章队列研究

第三章 队列研究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概念 (一)定义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又称群组研究、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发生率研究(incidence study)、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及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或是按是否不同程度地暴露于某种可疑因素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分析和推断该暴露因素是否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或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关键词 1、暴露(exposure):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如重金属)、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及遗传等)或行为(如吸烟)。 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无害的。 2、结局(outcome):是指疾病(包括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或是某种健康状态或是死亡。

3、队列(cohort):是指一个特定的人群(群组)。它是一组在特定时期出生的人群,或是一组有某种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人群。 固定队列(fixed cohort)——对象入队出队自始自终。 动态人群(dynamic population)——新对象随时加入,原成员不断退出。 4、危险因素(risk factor):又称为危险因子,泛指能引起某种疾病或不良健康状态发生或发生率增加的各种环境、行为、社会和遗传等因素。 二、基本原理: 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如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剂量暴露组和低剂量暴露组等,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并登记各组人群待研究的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如疾病、死亡、或其他健康状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和检验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关系。 判定:假使暴露组(或高剂量暴露组)预期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或低剂量组)。可推测该暴露因子可能是所预期结局的危险因素或两者之间存在病因学联系。

同济大学2011-2012电工学下(电子技术)期末复习题

电工学(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价元素,可形成P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_________,少数载流子是_________。 2.半导体三极管是型控制器件,其工作在放大区的外部条件是、。3.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为,在稳定振荡时R F和R1的关系是。4.TTL与非门多余输入端的处理:、和。 二.选择题。 1.一个NPN型三极管,三个电极对“地”的电位分别为:V C=2.3V, V B=2.7V,V E=2V, 则该三极管工作在()。 A) 饱和区 B) 截止区 C) 放大区 D) 击穿区 2.由NPN型管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当输入电压U i为正弦波时输出U o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则该电路产生了()。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 线性失真 D) 非线性失真 3.下列数据中数值最大的数据是( ) A)(12)16 B)(21)8 C)(10101)2D)(20)10 4.下列器件中属于时序逻辑电路的有()。 A)加法器 D)编码器 C)计数器 D)寄存器 5、.通用型运放为了减少温漂其输入级大多采用【】 A. 共集电路 B. 共射电路 C. 差动放大电路 D. OCL电路(互补对称电路) K越大,表明电路的【】 6. 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 CMR A. 放大倍数越稳定 B. 输入信号中差模成分越大 C.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D. 抑制温漂能力越强 7. 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A.电压放大倍数大 B.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C.带负载能力强 D.稳定电压放大倍数 8. 实际使用的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管属于【】 A. 甲类放大 B. 乙类放大 9.稳压电路如图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 5.4V,正向压降是0.6V,输出电压U O=6V的电路是【】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B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B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含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00V ,短路电流为10A,当外接10 Q负载电阻时,负载电流是(B) A. 10A; B.5A; C.15A; D.20A. 2、电动势为10V、内阻为2 Q的电压源变换成电流源时,电流源的电流和内阻是(C) A. 10A , 2 Q; B. 10A , 2 Q; C. 5A , 2Q; D. 2A , 5 Q. 3、正弦交流电压u=100sin(628t+60 o)V,它的频率为(A) A. 100Hz ; B. 50Hz ; C. 60Hz; D. 628Hz . 4、一阻值为3Q、感抗为4 Q的电感线圈接在交流电路中,其功率因数为(B) A. 0.3; B. 0.6; C. 0.5; D. 0.4 5、电力系统负载大部分是感性负载,要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常采用(B) A .串联电容补偿;B.并联电容补偿;C.串联电感补偿;D.并联电感补偿。 6、欲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削弱,应采取的反馈类型是(D) A .串联反馈;B并联反馈;C.正反馈;D.负反馈。 7、由一个三极管组成的基本门电路是(B) A .与门;B.非门;C.或门;D.异或门。 8、在脉冲门电路中,应选择(B)的三极管。 A .放大能力强;B.开关速度快;C.价格便宜;D.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高。 9、数字集成门电路中,目前生产最多且应用最普遍的门电路是(D) A .与门;B.非门;C.或门;D.与非门。 10、在Y形联接的三相对称电路中,相电流与线电流的相位关系是(C) A. 相电流超前线电流30 o; B.线电流超前相电流30 o; C.相电流与线电流同相; D.相电流超前线电流 60 0。 11、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中,线电压指的(A)的电压。 A .相线之间;B.零线对地间;C.相线对零线间;D.相线对地间。 12、三相四线制供电的相电压为220V,则线电压为(D) A. 220V; B. 250V; C. 311V ; D. 380V. 13、纯电感电路中,(C) A.电流与电压同相位; B.电流与电压反相位; C.电压超前电流90 o;D .电压滞后电流90 0。 14、阻值为4 Q的电阻和容抗为3 Q的电容串联,总复数阻抗为(D)Q A. Z=3+j4 ; B. Z=3-j4 ; C. Z=4+j3 ; D. Z=4-j3。 15、额定电压都为220V的40W、60W和100W三只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源中,它们的发热量由大到小排列为(B) A. 100W、60W、40W ; B. 40W、60W、100W; C. 100W、40W、60W; D. 60W、100W、40W。 16、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含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等效电阻的方法是将网络内的电动势(D) A .串联;B.并联;C.开路;D.短接。 17、用一只额定值为110V/100W 的白炽灯和一只额定值为110V/40W的白炽灯串联后接到220V的电源上,当开关闭合时,(C) A.能正常工作; B. 100W的灯丝烧毁; C. 40W的灯丝烧毁; D.两只灯丝全烧毁。 18、有一220V/1000W 的电炉,今欲接在380V的电源上使用,可串联的变阻器是(B)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土木类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原学科名称是“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简称暖通空调及燃气专业)。1998年本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年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2年根据学校要求以“机械能源类”为名称实行大类招生,一年级开始分专业方向。 同济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 年,是国内最早建立暖通空调及燃气专业的高校之一。195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0年开始培养“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目前已经具备招收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全部学历教育环节和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于2002年进入国家211二期建设项目,2005年参加学校985-2期学科发展平台,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4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四、专业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新的培养模式下,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工程实践、一定的工程研究及创新能力,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燃气等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发、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具有较强的领导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

电工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复习题及答案[1]

电工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1、把图 1 所示的电路改为图 2 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 和I2 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2、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u BC = 380sin wt V,则相电压u B = ( )。 (a) (b) (c) 3、在图示电路中,开关 S 在t = 0 瞬间闭合,若,则( )。 (a) 0.6 A (b) 0.4 A (c) 0.8A 4、两个铁心线圈除了匝数不同 (N1 > N2) 外,其他参数都相同,若将这两个线圈接在同一交流电源上,它们的磁通F1 和F2 的关系为( )。 (a) F1 > F2 (b) F1 < F2 (c) F1 = F2 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决定于( ) 。 (a) 电源电压大小 (b) 电源频率高低 (c) 定子电流的相序 6、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零压保护的功能是( )。 (a) 防止电源电压降低烧坏电动机 (b) 防止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 (c) 实现短路保护 7、在中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中,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对电气设备应采取 ( ) 措施。 (a) 保护接中( 接零 ) 线 (b) 保护接地 (c) 保护接中线或保护接地

8、图 1 与图 2 为两个正弦交流等效电路,已知R = 9 W,R¢= 10 W,C = F, C¢= F,需施加的正弦信号的角频率w为 ( )。 (a) 0.32 rad / s (b) 0.11 rad / s (c) 2 rda/s 9、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R = XL= 10 W,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l = 0.707,则XC 为 ( )。 (a) 20 W (b) 10 W (c) 5 W 10、在R,L,C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流 i = 10sin(wt+) A,w=1 000 rad / s,L = 1 H,则R,C分别为 ( )。 (a) 10 W,1 mF (b) 10 W,1 000 mF (c) 0.1 W,1 000 mF 11、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Z = ( 40 + j 30 ) W,XC= 10 W,有效值U2 = 200 V,则总电压有效值U为 ( )。 (a) 178.9 V (b) 226 V (c) 120 V 12、在R,L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R = 40 W,XL= 30 W ,电路的无功功率 Q = 480 var,则视在功率S为 ( )。 (a) 866 VA (b) 800 VA (c) 600 VA

同济大学流行病学期末重点总结

同济大学流行病学期末重点总结 总论: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①观察法(描述性研究→ 现况研究、纵向研究、生态学研究以及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②实验法(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涉试验)。流行病学的特征:群体、对比、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社会医学、预防为主。 疾病分布的概念:疾病的群体表现,是指疾病的三间分布。系统地描述疾病三间分布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①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家庭、行为;②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异;③地区分布。短期波动:指在一个有限范围②罹患率attack:用于短期波动期间发病频率测量;③患病率prevalence:特定时间④感染率infection :调查时受检查人群中查出有感染的人数所占比例;⑤续发率SAR :较小人群单位②病死率fatality :一定时期③生存率survival :存活率,患某病的病人中,经n 年随访后尚存活病人所占比例;④潜在减寿年数PYLL :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间差的总和,即寿命损失;⑤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健康寿命年。患病率与发病率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②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 疾病流行强度:指某病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某人群中发病率的变化及其病例期间的联系程度。描述常用术语有:①散发(sporadic )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②流行(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③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④大流行: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往往在比较短的期间内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而形成大流行。 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 ):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传染的过程是在个体中发生的现象,与流行过程完全不同。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及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其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即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疫源地(epidemic focus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决定疫源地范围的因素:1.传染源活动范围;2.传播途径的特点;3.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消灭疫源地必须具备的条件:(1)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的状态;(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3)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无新病例、新感染发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 )的预防:①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根本措施,有健康促进 和健康保护;②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做好三早预防,核心是早诊断;③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备注: ①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特征有助于探讨病因和流行因素,明确高危人群。 ②流行病学是从宏观和群体水平研究病因的,它在病因研究中具有开拓性和结论性的作用,其研究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作用。 ③对传染病人的措施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同济大学2014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2014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附件一:教学安排 课程性质课程编 号 课程名称 考试学 期 学 分 学 时 上机时 数 实验时 数 A1 002016 形势与政策(1) 1 0.5 1 0 0 A1 030003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二) 1 3 3 8 0 A1 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2 0 0 A1 100371 大学计算机A 1 2.5 3 17 0 A1 110258 综合英语1 1 2 2 0 0 A1 110276 大学英语三级 1 2 2 0 0 A1 110277 大学英语四级 1 2 2 0 0 A1 110279 大学英语(A)1 1 2 2 0 0 A1 122004 高等数学(B)上 1 5 5 0 0 A1 123001 普通化学 1 3 3 0 0 A1 123002 普化实验 1 0.5 1 0 17 A1 124003 普通物理(B)上 1 3 3 0 0 A1 320001 体育(1) 1 1 2 0 0 A1 580006 物理实验(上) 1 0.5 1 0 17 A1 002017 形势与政策(2) 2 0.5 1 0 0 A1 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2 3 2 0 0 A1 100376 C#.NET程序设计 2 2.5 3 17 0 A1 110259 综合英语2 2 2 2 0 0 A1 110277 大学英语四级 2 2 2 0 0 A1 110278 大学英语五级 2 2 2 0 0 A1 110280 大学英语(A)2 2 2 2 0 0 A1 122005 高等数学(B)下 2 5 5 0 0 A1 124004 普通物理(B)下 2 3 3 0 0 A1 320002 体育(2) 2 1 2 0 0 A1 360011 军事理论 2 1 1 0 0 A1 580007 物理实验(下) 2 1 2 0 34 B1 050268 工程设计ACAD 2 2 2 0 0

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期末试题汇总

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基本放大电路 一、单项选择题 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C ) A 、正、反向电阻相等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 、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 、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当U i =3V 时,则U 0的值( D )。 A 、不能确定 B 、等于0 C 、等于5V D 、等于3V 3.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 B )PN 结的器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晶体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 D )。 A 、单向导电性 B 、滤波作用 C 、稳压作用 D 、电流放大作用 5.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 D )。 A 、单向导电特性 B 、正向导电特性 C 、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6.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C ) A 、确定静态工作点Q B 、确定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电压 C 、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0 D 、确定静态工作点Q 、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7.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7图所示,C 1、C 2足够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 0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8.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 、减少 B 、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9.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路,这种处理方法是( A )。 A 、正确的 B 、不正确的 C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不正确。 D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不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正确。 10.P N 结加适量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D 、消失 11.题11图示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是( D ) 题2图 题7

《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的》期末试卷试题汇总.doc

2013 年电工学下册复习试卷《内部资料》 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基本放大电路 一、单项选择题 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 子应为( C ) A 、正、反向电阻相等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当 U i=3V 时,则 U 0的值 ( D )。 A 、不能确定 B 、等于 0 C、等于 5V D 、等于 3V 题 2 图 3.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 B )PN 结的器件。 A 、 1 个B、2 个 C、 3 个 D、 4 个 4.晶体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 D )。 A 、单向导电性 B 、滤波作用C、稳压作用D、电流放大作用 5.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D)。 A 、单向导电特性 B 、正向导电特性 C、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6.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C) A 、确定静态工作点Q B、确定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电压 C、确定电压放大倍数 A u和输入、输出电阻 r i, r0 r i, r o D 、确定静态工作点Q、放大倍数 A u和输入、输出电阻 7.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7 图所示, C1、 C2足够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0 与输入电压u i之间的关系是 ( B )。 A、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C、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8.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 电阻 R L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 B ) A 、减少 B 、增大题7 C、保持不变 D、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9.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 路,这种处理方法是 ( A )。 A 、正确的B、不正确的 C、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不正确。 D、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不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正确。

电工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电工学(电工技术)试题库试卷 2003 ~ 2004 (I I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分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2V ,I S =2A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 (a) 1V (b) -1V (c) -2V 2、有一台星形连接的三相交流发电机,额定相电压为660V ,若测得其线电压U AB =1143V ,U BC =660V ,U CA =660V ,则说明 ( )。 (a) A 相绕组接反 (b) B 相绕组接反 (c) C 相绕组接反 3、图示正弦电路中,Z = (40 + j30) Ω,X L =10Ω,有效值U 2 =200V ,则总电压有效值U 为 ( )。 (a) 178.9 V (b) 226 V (c) 120 V 4、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电压为A )303sin(230sin 2100120?+++=t t u ωω,电流 A )303s i n (273.1)30s i n (2109.13? ?-+++=t t i ωω,则其三次谐波的功率P 3为 ( )。 (a) 25.95W (b) 45W (c) 51.9W 5、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而且电容器C 上已充有图示极性的6V 电压,在t =0瞬间将开关S 闭合,则i (0+)= ( )。 (a) -1A (b) 0A (c) 1A 6、图示为一直流电磁铁磁路,线圈接恒定电压U 。当气隙长度δ 减小时,线圈电流I 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保持不变 7、电力变压器的外特性曲线与负载的大小和性质有关,当负载为 电阻性或电感性时,其外特性曲线 ( )。 (a) 随负载增大而上升 (b) 随负载增大而下降 (c) 为一平行横坐标的直线 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决定于( )。 (a) 电源电压大小 (b) 电源频率高低 (c) 定子电流的相序 9、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欠压保护的功能是( )。 (a) 防止电源电压降低烧坏电动机 (b) 防止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 (c) 实现短路保护 10、当限定相对测量误差必须小于±2%时,用准确度为1.0级、量程为250V 的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值应为 ( )。 (a)小于125V (b)不大于250V (c)大于125V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复习资料秦曾煌

第14章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C B I I β≈ (1)E B C B I I I I β=+=+ C C B B I I I I ββ?= = ?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B I 下, 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 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 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

同济大学电子电路设计——医院病人紧急呼叫系统

目录 一.设计背景 (1) 二.设计要求 (1) 三.总体设计方案 (1) 四.单元电路设计 (1) 1.信号锁存 (2) 2.优先编码 (2) 3.二进制转换 (3) 五.总电路图 (4) 六.仿真图 (6)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8) 八.总结与体会 (8) 九.元器件清单 (9) 十.参考文献 (9)

一.设计背景 本设计的目的是将病人的呼救信号及时准确的通过光和声音信号通知给医护人员,以使病人能够及时获得治疗。它的使用方便了病人,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巡查次数,减轻了劳动强度。在临床上得到普遍使用。 二.设计要求 1)当病人紧急呼叫时,产生声、光提示,并显示病人编号。 2)根据病人病情设置优先级别。当有多人呼叫时,病情严重者优先。 三.总体设计方案 1)系统由呼叫信号锁存、优先编码、二进制译码、显示及逻辑控制清除等几部 分组成。 2)电路核心部分为优先编码器。当有信号输入时,用触发器锁存相应的按键信 号,由优先编码器完成信号优先级的判别,并提供相关的显示输出编码。 3)二进制译码电路译出当前最高级别的呼叫,待医护人员处理完后,清除该呼 叫的触发器信号,转而对其他呼叫输入进行判别处理。 4)信号的锁存及清除可采用如下图所示的D触发器实现。8路优先编码器型号 为74148、3/8二进制译码器可选74138,D触发器可选7474。 图1 医院病人紧急呼叫系统框图 四.单元电路设计

1.信号锁存 采用的是双D触发器:74LS74 图2 74LS74引脚图 1 0 ××0 1 0 0 ××φφ 1 1 ↑ 1 1 0 表1 74LS74功能表 74LS74正边沿触发双D触发器的动作特点是输出端状态的转换发生在CP的上升沿,而且触发器所保存下来的所保存的状态仅仅取决于CP上升沿到达是的输入状态。 Q的初始状态为低电平,当给~S 一个高电平时,输入一个时钟信号是,D触 D 发器被强制翻转,是Q输出变成高电平,~Q输出为低电平。触发器可以保持信号,同时接受反馈信号,最后还可以实现逻辑清零。 当给一个CP脉冲时候,~Q端就为低电平输出给下一个芯片:74LS148。首先让D,~Q端置高电平,给一个CP信号,~Q端输出低电平,使74LS148能够进行优先编码。当清零端输入一个低信号后,使得74LS74清零,此时~Q端为1,所以这个病床信号消除。 2.优先编码 采用的是优先编码器:74LS148

经典电工学电子技术试题库(含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硅稳压管的工作状态是(D) A.正向导通 B.正向击穿 C.反向截止 D.反向击穿 2.要得到N型杂质半导体,应在本征半导体硅或锗中掺入少量的(C ) A.三价元素 B.四价元素 C.五价元素 D.六价元素 3.下列关于P型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仅自由电子是载流子B.仅空穴是载流子 C.自由电子和空穴都是载流子D.三价杂质离子也是载流子 4.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C ) A.虚地与虚断B.虚短与虚地 C.虚短与虚断D.断路与短路 5.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少量的五价元素后,可形成( B ) A.P型半导体,其少子为自由电子B.N型半导体,其多子为自由电子C.P型半导体,其少子为空穴D.N型半导体,其多子为空穴 6.理想二极管构成的电路如题2图所示,则输出电压U O为( B ) A.3V B.10V C.-3V D.-10V 7.关于三极管的结构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为( B ) A.基区很薄B.基区掺杂浓度最高 C.发射区掺杂浓度最高D.发射结的结面积小于集电结的结面积8.测得某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各管脚电位如题4图所示,则可判定该管为( D ) A.锗管①为b极 B.硅管③为c极 C.锗管②为e极 D.硅管③为b极 9.放大电路如题7图所示,该电路引入了交直流( B ) A.电流并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压串联负反馈 10.理想二极管构成的电路如题2图所示,则输出电压U0为( B ) R A.-10V B.-4V C.+6V D.+10V 11.NPN型三极管处在放大状态时,各电极的电位关系是( D ) A.E极电位最高,C极电位最低 B.E极电位最高,B极电位最低 C.C极电位最高,B极电位最低 D.C极电位最高,E极电位最低 12.若要求放大电路输入电阻高,且稳定输出电压,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的负反馈组态为( C ) A.电流串联 B.电流并联 C.电压串联 D.电压并联 13.要降低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可引入(D) A.电压负反馈 B.电流负反馈 C.串联负反馈 D.并联负反馈 14.共射极放大电路直流负载线由(C) A.电流放大系数β确定 B.基极电阻Rb与电源Ucc确定 C.集电极电阻Rc与电源Ucc确定 D.负载电阻RL确定 =++等价于(B) 15.函数Y A B C A.Y=ABC B. C = ? B A Y? =++ C.Y=AB+C D. Y A B C 16.下列与F=A+B+C相等的逻辑函数为( C ) A.F=ABC B.F=A+B+C C.F=ABC D.F=A+B+C 17.下列逻辑式中,正确的逻辑公式是( D ) A.AA A AA= =B.1 C.AA A AA= =D.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