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步课堂实录20

散步课堂实录20

散步课堂实录20
散步课堂实录20

<<散步>>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难点: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多媒体。

学生活动:听故事,情景剧,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课件显示),将学生带入情景。之后由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导入新课:他的名字叫田世国,他在年过花甲的母亲身患尿毒症痛不欲生的关键时刻,瞒着母亲献出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使生命垂危的母亲重获新生,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却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田世国的义举,是对“亲情”二字的最好诠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叙事散文《散步》。

二、整体感知——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在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读出语气、语调、重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我”的语气、语调该怎样把握?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我”是个中年男子。③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③散步中,处处表现“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选一个同学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注:“/”表示大停顿,“∥”表示小的停顿,“///”表示更小的停顿。“? ”

表示重读)(课件显示)。

三、合作探究

1、读写生字词

嫩(nèn)霎(shà )时水波粼(lín)粼(课件显示)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⑴ 散步的人物有:母亲、我、妻子、儿子

⑵ 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⑶ 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3、根据以上要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本文讲述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时节到田野散步,路上发生了“分歧”,最后他们用亲情和爱,解决了散步途中的“分歧”。

4、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请你给这个家庭及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并说出这样加的依据。(课件显示)

(孝敬体贴、关心母亲)的“我”

(爱护小辈、信任儿子)的母亲

(活泼聪明、非常懂事)的妻子

(温柔贤惠、爱护儿子)的儿子

5、教师: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是“爱”这条纽带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6、、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相亲相爱、理解谦让、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

7、第四段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

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第七段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的珍爱。两处景物,看似简短,实则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明确: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A、散步在缓缓的进行着,作者的笔尖蘸满了情感,亲情在字里行间不经意的流淌着。请找出你最欣赏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并作简要赏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1)用得准确的词。如“熬” “铺” “慢慢地”“稳稳地”等

(2)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以初春的生机来渲染生命的可贵与散步的愉快氛围)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衬托母亲在选择小路后的愉快心情),(课件显示)

(3)对称的句式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课件显示)

(作用: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教师小结:文章的语言优美,耐人寻味,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要的只是一份朴实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板书(课件显示)

B、教师:赏析文章精美的语言,让我们一同来回味,文章中最感人的画面在哪里?(朗读),其中,哪一句话富含哲理?是文章的主旨句?

(1)体会“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义。

明确: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和妻子是家的主心骨,上面有风烛残年的母亲,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照顾和关心,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

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得更广泛的境界。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明确:要尊老爱幼,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板书(课件显示)

五、课堂总结

听故事:孟郊《游子吟》(课件显示)

这是一个母爱的颂歌,亲切而真谆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普通常见的场景,流露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最后两句,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当我们亲爱的母亲日渐衰老、风烛残年时如何回报深深的母爱呢?让我们一起向莫怀戚学习吧。

六、课外拓展

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看到别人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动了感情的弦,有千言万语想

对知亲人倾诉。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写在贺卡上送给你的亲人。(要有真情实感)

例:严爱如山,伴着儿女们成长;父情似水,永远在心里流淌。谢谢有这么一天,让我说爱你——爸爸妈妈。

不老的爸爸,你是我的长青树;幸福的爸爸,你是我甜蜜的思念;快乐的爸爸,你是我看不完的开心辞典!

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课件显示)

七、教师布置作业

1、仿照例子写对联

例: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2.仿照句式,再写一句。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散步》教学案例

《散步》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馨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焕发出亮丽多彩的人性美,是一篇以小见大的典范作品。文章语言平易朴实、简洁,但内涵丰富,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农村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更缺乏用语言表达体验的能力,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不能深层次领悟文章意境,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圈点勾画、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使其在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的同时,更能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思路 通过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进一步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养。 四、教学实录 主要有如下六个环节: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感悟;五拓展 (一)导入 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 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横线上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地笑了 生甲:会心 生乙:高兴

余映潮散步教学设计

篇一:余映潮散步教学实录 余映潮《散步》教学实录 师:我们开始上课 生齐:起立,敬礼,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莫怀戚的美文《散步》。现在一起来进入课文。这节课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赏析,教你怎么分析课文。第二,在这里面进行我们阅读能力的训练。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该怎么说呢,有什么呢? 生1:这里有一家人。 师:有散步的三代人。 生2:这里有美丽的田园风景。 师: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 生3:这里有浓浓的亲情。 师:你告诉了我情感。 生4:这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还有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那样美好,那样光明啊!这样,一起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读。 生齐读:这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更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 生齐读:——春意,亲情,孝敬,关爱,呵护,温馨瞬间,还有中年人的责任感?? 师:读得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课文赏析。品情,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怎么做呢,老师告诉你。(品析能力训练之一)话题,深情渗透在这一句。拿起笔,根据全文的内容,欣赏文中的一个句子。好,开始各自的认真思考。 生在书中勾画,思考。 师:刚才我观察到了两个聪明的动作:第一个动作,划下来;第二个动作,写旁批。好,现在谁来说说。好,你是第一个举手的,谢谢你。 生1:我找到的是第六自然段的倒数第二句和倒数第一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我说‘走大路’。这句话的情感是:我对母亲的孝敬。 师:申请渗透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选择之上。好! 生2:我觉得深情渗透在第七自然段的环境描写上。我觉得这里不仅写出了儿子觉得这里的环境很有意思,还写出了散步时祥和的气氛以及浓浓的情义,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亲情。师:作者带着欣赏的眼光观察景物,写得那样得美好啊! 生3:请同学们看到第五自然段。深情渗透在这句话:“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我从这句话当中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幸福还有和睦感。 师:好像让我们听见了那个小家伙的可爱的,快乐的,幼稚的叫喊声。 生4:我从第三自然段的“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一句话体会到了深深的真情。我从“熬”这个字体会到,作者对于母亲在冬天这么寒冷的天气里作者十分担心母亲的身体,我体会到作者对于母亲的担忧,但同时又庆幸母亲熬过了这个严冬。 师:“熬”字用得好啊!妈妈在过严冬,而我们的心,也在伴着妈妈的健康而跳动。这个“熬”字为什么用得好啊?这要联系到我们的南方。南方冬天又没有什么取暖的设备,所以“熬”字用得恰当。 生5:我从第七自然段的第一句“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说:‘还是走小路吧’”,我从这句体会到,母亲疼爱孙儿,虽然自己不愿意走小路,但还是依着孩子,说明亲情的力量是无限的。可以看出母亲对孙儿的疼爱。

《蝉》优质课课堂实录

《蝉》优质课课堂实录 小引: 上完了《紫藤萝瀑布》,下课的时候,我补充说,宗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原名冯钟璞。 有几个孩子很惊讶地说,老师,宗璞是女的吗? 我也很惊讶地说,你们不能从文字风格中感觉出这是个女作家吗? 他们说不能——原来,在我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是孩子们的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灵机一动,说,明天我们要学的《短文两篇》,也是两位女作家写的,不如我们明天就以这个为话题,探究一下,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位女作家。 孩子们兴致勃勃的。 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本来打算略略带过的,但是,孩子们的兴致勃勃使我改变了主意,我决定把它上成一节探究课。 课堂上,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细细谛听,那都是生命酣畅淋漓的宣泄。这些小小孩们,他们的叽叽喳喳给我提供了多少创意啊!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睛激发了我多少言说的愿望啊!他们如痴如醉的眼神,每每使我在课堂里产生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我是越来越喜欢243班的孩子们了! 一、导入——冰心小诗 诗人,是世界幻想上最大的快乐,也是事实中最深的失望。 师:知道这首小诗的意思吗?

生:不太知道。 师:我也不是很清楚,从字面上来看,大概说的是诗人,能够用幻想创作一个无比快乐的世界,而在现实世界里,他总是失望的吧,因为现实世界不像诗人想象的那么美好和浪漫,而且诗人在现实世界里,也总是郁郁不得志的吧。比如伟大的诗人李白,在现实的世界里,未必就是顺水顺风。我也常常想,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是要写诗呢。年龄大了一点之后,我明白了这是因为这种幻想或者说思想的快乐,足以抵消一切现实的苦痛吧,或者说,有了内心的强大,诗人就有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审美的眼光。诗人,或者说文学家,总是敏感而敏锐的,尤其是女作家。我们接下来进入《蝉》的学习,看看这篇文章如何显示出女性的特色。 生:我来!我来!我来...... 师:大家的准备都很充分啊,但是不能现在就着急回答问题,先读课文。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或许能够把自己的说法更好地完善。 生放声朗读读课文。 二、交流——女性特色 师:现在可以交流了。 生:我找的地方是“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和“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女作家的心思都是细腻的,要是男人,可能不大会注意杜鹃花什么时候开,树下是不是躺着一只病蝉。我从小到大的女作家写的书都是细致的,尤其是观察的时候。 师:我们可以总结为——观察细致。请大家注意“拾得”这个词语,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共十篇)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 《散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把握课文主旨。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3、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4、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分析人物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用坚实的臂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变老,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散步》作者 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 嫩(nan )芽霎(shà)时水波粼粼(lín )分歧(qí) 熬(áo )拆(chāi )散散步(sàn) 散(sǎn )文你就背(bēi) )着我我背(bai )上的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熬分歧各得其所 忍受,艰苦支持;意见不一致;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快速抢答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散步的地点是哪?散步的季节是?散步 的过程发生了什么?用一个词来回答,结果怎样? (一家三代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我”,母亲、儿子、妻子。田野。初春。分歧。母亲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走小路,小路有趣;走大路) 2、理清本文情节: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⑤→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全家一起散步→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我”决定委屈儿子→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散步》课堂教学实录全面版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可以上课了吗?(得到回应)课文打开,看一看屏幕。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精致的散文。(读屏幕上的文字)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 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二、理解文意 师:(读屏幕投影的文字) 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学生思考,完成活动。 师:可以交流了吗?(得到回应)你的标题是什么?说明理由。 生1:我拟的标题是:整个世界的分量。课文第八小节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分量指的是我背上的母亲和妻子背上的儿子,一家四口,虽然很小,但在作者和妻子的心里,却是整个世界,可见浓浓的亲情。 师:拟得很好,你扣住了结尾,很有哲理的结尾。 生2:我拟的标题是:生活之美。本文通过一家人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家庭之间的亲情和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师:是呀,家庭生活的瞬间之美。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出亲情,他们的生活是和睦的、美好的。 生3:我拟的标题是:小路亲情。一家人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作者尊重母亲,母亲疼爱孙子,体现了尊老爱幼,表现了一家人的和睦、互相体谅、互相关爱。师:你抓住了小路,抓住祖母对孙子的呵护,可见作者也是有感而发,很有意味。 生4:我的题目是:亲情。整篇文章就在写亲情,写互相关爱、体贴的亲情之美,我这个题目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师:写亲情、家庭生活、中年人的责任,亲情拟得很好,你读出了那种意味。 生5:我拟的标题是:情满小路。本文有质朴的语言、有浓浓的情意,有一家人的协作,小路上洒下了浓浓的情意。 师:多有情味的标题,慈祥的母亲,乖巧的儿子,一起走向阳光,走向池塘。 生6:我拟的标题是:春天的步伐。文章充满了温馨,写出了家庭如春天般的温暖,而且作者也希望母亲如春天的步伐一样,表达了对母亲的爱。 师:你读出了另外的一层意味,很好。 生7:我拟的标题:延续生命。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小路上散步,在小路上可以走很远很远,有延续的感觉。 师:生命是传承的,于作者而言,有很重的责任,呵护老人,善待小孩,这是生命的感受,就如作者看到新绿的铺展时想到了生命,很好。 下面来看看老师拟的标题。(屏幕投影) 如:三代同行: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如:幸福的家庭亲情无边

《美丽的颜色》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

《美丽的颜色》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 一、由美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师:同学们好!今天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出示相片: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知道这是谁吗? 生1:居里夫人。 师:你怎么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美女是居里夫人呢? 生1:因为她手里拿着镭。 师: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二、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 师:课文都读过了吧?我问问大家,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个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 生5: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 师:对,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一起先把这个部分朗读一下(“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生齐读。 投影出示: l 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地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l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l 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师:第一次对话,先自由朗读,然后分角色读。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来读,有请我们的居里夫妇。(生笑) (两位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两位同学配合默契,语调温柔,充满期待) 师: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念出怎样的情感? 朗读的女生:我感觉应该是“热切的好奇”,满怀期待。 师(转身问男同学):你感受到了玛丽的热情期待吗? 朗读的男同学:感受到了(腼腆的笑)。 (其余学生也笑了) 师:那你刚才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回应你的爱人的呢? 朗读的男同学:也很期待,是理解,感觉很温暖。 师:为什么感觉很温暖呢? 朗读的男同学:感觉好像和我在谈论……(不好意思说) 师:是什么? 朗读的男同学(鼓起勇气):是即将出生的孩子长得怎么样。(生笑)因为这里的“它”加了个引号,就是说“它”是有生命的。 师:你读得很仔细!关注到了标点。是啊!居里夫妇就像在畅想肚子里的孩子长相如何?怎样漂亮?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期待!好的,谁来念念第二次? 生6念。 教师念前面的句子:穿过院子……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营造说话时神秘、宁静的氛围。 师:你读到了什么? 生6:期待。

散步课堂实录20

<<散步>>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难点: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多媒体。 学生活动:听故事,情景剧,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课件显示),将学生带入情景。之后由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导入新课:他的名字叫田世国,他在年过花甲的母亲身患尿毒症痛不欲生的关键时刻,瞒着母亲献出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使生命垂危的母亲重获新生,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却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田世国的义举,是对“亲情”二字的最好诠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叙事散文《散步》。 二、整体感知——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在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读出语气、语调、重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我”的语气、语调该怎样把握?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我”是个中年男子。③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③散步中,处处表现“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选一个同学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注:“/”表示大停顿,“∥”表示小的停顿,“///”表示更小的停顿。“? ”

《雨巷》地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实录

山东省威海市高中语文优质课第一名 《雨巷》课堂实录 执教:荣成市第二中学赵闽东 记录:荣成市第四中学陈丽华 听课:威海市高中语文教师、荣成二中各学科教师共200人 师:预习的时候,我们一起读了《雨巷》和导学案。我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把课本合上。这一单元的题目是什么? 生:美的真谛。 师:这边的同学是不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生:是。 师:咱课前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我们学习要注重纲目,纲举目张。我们看了《雨巷》,没有注意它的题目——美的真谛!我们知道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不知道吧?美的真谛,顾名思义!有点意思了,是吧?好!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配乐导入):暮春时节,烟雨江南。有道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漫步江南的小巷,你的耳边安静了下来,只有细丝般的丝雨摩挲青石板的声音。这个时候,你的心里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思绪?撑一柄油纸伞,化身瘦身的江南才子,这节课我们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品一品那番韵味。下面请大家看一看学习目标。(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师板书:) 师:诗歌是以象传情的文学体裁,它要塑造一个一个的意象。什么是意象? 生:(回答) 师:我们知道,提到一个一个的意象,它在古诗歌中代表着一定的含义。提到月亮,我们说它代表着什么? 生:思乡。高洁,傲骨 师:如果说梅花,梅花代表着什么? 生:高洁,傲骨 师:这首诗,戴望舒给我们传达了什么意象?最主要的? 师生:丁香,雨巷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丁香的图片。 (幻灯片出示丁香花的图片) 师:丁香又名紫丁香。它有白色的花,有紫色的花,香气淡雅,十分容易凋谢。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两首词。(幻灯片)看看丁香在古诗文中代表着什么。 生齐读: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璟摊破浣溪沙 人不见,梦难见,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中丁香千结。 ————毛文锡《更漏子》 师:从这两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丁香在古诗词中一般代表着什么?生:忧愁。 师:对,忧愁、怨愁。因为它是那么的美丽而容易凋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人这种与生俱来的忧愁感,越是美丽的东西越是容易凋谢,越是容易凋谢的东西我们觉得它越美丽。联想一下,你能联想到类似的什么东西? 生:青春。 师:青春?你还没老呢!(笑)非常好! 生:昙花 师:昙花一现,对吧?还有呢? 生:流星 师:流星,彩虹 生:海市蜃楼 师:很多很多。包括早晨起来大家做的那个梦。(笑) 师:就这样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梦一样美丽的姑娘,走在江南的小巷里,大家去过江南的小巷吗? 生:没有 师:(幻灯片)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请看大屏幕。 生读:这是我生平所见的最动人的小巷。 一条条纵横交错,像埋在衰老肌肤下的血管,深嵌在高高山墙和翘起的屋檐下,掩着一股苍凉之气。很少有阳光直射进巷子里,被摩挲得溜光的青黑石径终年湿濡濡的,似抹了一层油。斑斑苔藓从砖缝

程翔老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程翔老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程翔 语文思维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培育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释问题。这个任务比较特别,是借文字和文章内容来培育学生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而这种抽象思维之格的形成与文字和文章所呈现的形象、情感、细节等又密切相关,因而语文思维教学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就比较特殊,与数学、物理、哲学、逻辑等学科的思维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别。下面我们以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理事长程翔的《散步》教学实录为例,看看程翔老师在面对初中生时是如何开展语文思维教学的。 一、在初中生(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思维之格开始了明显的发育过程,在这个特定的思维发育时期里,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抓住这一特点,结合学科特征和优势,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症下药,使初中生的思维得以健康的发展。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经验型的发展阶段,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因此程翔老师从生活中提取了一个情境,一组形象,既是讲课的一般导语,又是引导学生从生

活经验中概括自己的抽象感受,从中培育学生的抽象感悟能力。 老师:我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 (学生举手) 老师:请一位同学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我觉得和父母一起散步可以谈谈心,一家人有说有笑,即使父母批评自己,也不像在家中那么严肃。 老师:很好。散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它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散步》。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课文) 二、从初中开始,语文教师就要结合记叙文的教学对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进行初步的培育,具体讲就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形象材料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划分文章段落、归纳段意、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中心思想、认识写作特点、表明自己的观点等等。程翔老师通过针对性较强的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人物的一言一行)寻找回答问题的依据,同时他还不断地引导学

初中语文《散步》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

初中语文《散步》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 (新教师入职必备,考教师资格证必备) 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师: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 生1:一起去郊外散步。 生2:吃饭、看电视。 生3:去旅游,去公园玩。 生4:开家庭会议。 生5:过节团聚,八月十五吃月饼,过年…… 生6:一起去打猎。(笑) 师:哇,好惬意。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荧幕出示课题作者)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全文,思考:“我”为何要出来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矛盾又是如何解决这矛盾的 (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全文并思考) 师:谁来说说“我”出来散步的原因? 生 1:为了母亲,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生2:外面的空气很清新,景色很美。文中说“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师;你好象掉了“生命”两个字,难道这样的景色还没有生命吗? 生2:(笑)有。“新绿”、“嫩芽”、“咕咕地起着水泡”都显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你来读读,试着读出这勃勃生机来。(生2读) 师:读得怎样? 生3:我认为还要突出“初春”、“随意地铺着”、“密”这些词。(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我好象也置身于这美丽的春色中去了。“我”最希望谁呼吸到这清新的空气,感受到这勃勃的生机? 生(齐声):母——亲—— 师:看来“我”出来散步主要是为了母亲,可是母亲本不愿出来,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 (荧幕出示与课文描写极一致的南方初春田野的风光图)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与荧幕展示的图片来说。 生1:妈妈,你看,外面的景色多美,空气多新鲜,我们出来散散步吧。 师(学母亲的口吻):我的身体也不好,很累,不想出去。

散步教学实录

――《散步》课堂实录 广东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 一、对话导入 师:同学们,初次见面,我们认识一下好吗? 生:好! 师:我想知道,你们来自哪所学校? (生作答) 师:我还想知道,你的尊姓大名? (生作答) 师:我更希望了解,你们一家人的业余生活。 (生作答) 师:你们的家庭生活丰富多彩。 闲暇散步,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项内容。能说说你和家人散步的经历与感受吗? (生说经历与感受) 师:聆听了你们家的散步,分享了你们家的温馨与幸福,真美好!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作家莫怀 戚的叙事散文——《散步》,体悟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亲情。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师:[过渡]1985年的初春,南方的原野,作者全家三辈四口人在散步,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后来,作家在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谈时,柯尔特先生赞赏,敬老爱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又引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一个在发达国度的人,为什么对“敬老爱幼”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却如获至宝、津津乐道?这使作者莫怀戚感慨不已,欲罢不能,于是《散步》便在他的笔下诞生了。 让我们亲近《散步》这篇美文,体会文中那份浓浓的亲情。 1.练习读文。 师: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轻声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注意生字词语。) (生朗读课文) 2.检查指导。 (1)听写词语。 各得其所、水波粼粼、嫩芽、信服 (2)读通课文。 师:全文共8节,每个同学都拥有相同的读书机会,抓住机会很重要,愿意读书的,请站起来。

(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师:珍惜读书的机会,争取主动读书,大胆站起来,精神可嘉!每人读一节。从课文的题目开始—— 生:散步。 师:散步的时候,身体是—— 生:放松的。 师:心情是—— 生:愉快的。 师:读书的基调,就是—— 生:轻松、愉快! 师:找到了读书的感觉,酝酿一下感情,可以开始了吗? (生读课文) 3.概括内容。 师:通过练习,同学们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有的同学还能够读得让人身临其境。掌声鼓励自己,肯定自己。 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家三口在公园散步的情景。 生:不是。 师:那是—— 生:初春的一天,母亲、妻子、儿子和我,一家四口去田野散步,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师:读得真仔细,说得很详细。原来,我说错了。老师记性不太好,长了记不住,只能记住一句话,难为同学们了,想办法让我记住,好吗? 生: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概括的好。哎,这句话好像很眼熟啊,在哪儿见过? 生:课文开头的句子。 师:哦,一起读一读! 三、熟读感悟 (—) 生:“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这句话,读起来,怎么有点别扭。你们看,这样写――“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散步。”行不行? 生:这样写当然可以。 师:那为什么非要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生:这样既交代了“我们在田野散步”,又突出了散步的“四个人”。 师:听你一说,我很受启发。如杲你是摄影师,让你拍摄“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的镜头,你先拍摄一个远镜头是—— 生: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隐隐约约有四个黑点在移动。

关雎优质课课堂实录

关雎优质课课堂实录 (课前播放歌曲《关雎》,营造一种浓浓的诗意氛围。)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画,请同学们先欣赏欣赏(屏显画面):一对呱呱鸣叫的水鸟欢乐地嬉戏 在青河洲,长长短短的碧绿水草随水漂流,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呢? 生:春天。 生:希望。 生:爱情。 师:想像很丰富,那么同学们知道三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样联想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师:未读《诗经》,先闻其名,《诗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介绍? 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师:善于查阅资料,好。《诗经》是诗歌的源头,读着《诗经》,你会觉得步入了浪漫的殿堂。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诗经》三百篇 之首的是哪一首诗吗? 生:《关雎》。 师:不错,是《关雎》。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今天 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关雎》 师: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生:朗读。 师:朗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读准字音、节奏、重音。 生:还要注意语气感情和表情。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了不少学习诗歌的经验。现在,请大声自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自读,师板书课题。)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他读的怎样? (生说,师评。) 师: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节奏。(齐读) 师:字音、节奏把握的不错。听着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师配乐朗读)。 (师读完,掌声响起。) 师:说说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生: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师:语言准确、简洁。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 吟诵,还可以闭目沉思,想像故事中的一幅幅画面。老师先给同学 们做个示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 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

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观摩一等奖 《散步》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观摩一等奖《散步》课堂实录 (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亲情是什么?有人说亲情是一缕阳光,可以让人感受到快乐和温暖,也有人说,亲情是一根绳子,将心和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今天呀,我们就一起走进暖暖的春日,去感受浓浓的亲情,一起来学习文章-―《散步》。 师:我相信大家课前预习过课文,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呀,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生:作者和作者的家人在春天一起在田野中散步。 师:注意呀,他说作者,文学中的作者,一般说―― 生齐:是文中的我。 生:初春,我和我的家人在田野里散步。 师:语言更加的简洁明了,非常好。 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把耳朵叫醒,去聆听作者的心声,边听录音边思考这样的问题。(投影出示思考题)1、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家庭?2、文章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说说你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听课文录音。 师:同学们,听到这样深情的朗诵,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那么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你来说一说。 生:我看到一个十分温馨的,而且互相关爱的家庭。 生:我看到一个和谐的家庭。 师:那么在这个温馨充满关爱而又和谐的家庭中,给你留下了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又是谁呢? 生:我觉得是作者的妻子。 师:应该怎么说?是文中我的妻子。 生:回为从文中可以看到我的妻子是很标准的贤妻良母。 师:如何见得?

生:因为,文中有一句话叫做,妻子走在我后面…… 师:没关系,你讲清楚在哪里?文中对妻子的描写的笔墨不多,在哪儿呢? 生:第六节中,妻子她总是听我的,这儿很符合中国传统对妻子的要求。 师:她总是听我的,作为我这个丈夫来说,怎么样? 生:很幸福。 师:说明她对我非常的尊重。文中我的妻子还有什么特点? 生:就是我的母亲…… 生:文中的妻子,她走在我的后面。 师:除了这个以外? 生:她很关爱儿子。哪里见得?妻子也蹲下背起儿子。 师:很好,这样一个尊重丈夫、关爱儿子的妻子,他刚才用了一个很好的词――- 生齐:贤妻良母。 师:那文中还有让你感受印象深刻的人物呢? 生:我的母亲。文中从很多的地方看出来,我的母亲怀有真挚的母爱,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我的儿子。就像爱护自己一样。 师:你举个例子。 生:但是母亲摸摸小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师:抓住其中的词语―― 生:摸摸,表现了这位老人对孙子的疼爱。 师:好的。还有同学要说―― 生:母亲让我们走大路,大路平顺,她是不希望家人走在小路上,也不安全,也是对家人的关心。 师:想得很好。还有吗?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七上《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众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散步》这一课。(板书:散步莫怀威)从题目中我们只能了解到本文的主要事件是散步,而谁来散步,围绕着散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从中折射出什么道理,我们却都还不清楚。下面我们就来朗读课文。(投影展示思考题)本文题目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请同学们读完课文后,试着从另一个角度为本文另拟一个题目,并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拟小标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随时正音。如“拆散”chāi sàn 等。)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有感情,下面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重新给课文拟个标题,发言时,先说出你拟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稍作解释。 (生翻书思考,片刻举手) 生1:我拟的题目是“互敬互爱的一家人”。因为在散步的过程中,儿子懂得孝敬老母亲,奶奶也是非常疼爱小孙子,他们真正是互敬互爱。 生2:那我看不如叫“互敬互爱的三代人”,更明白、更具体。 师;有道理。 生3:我拟的题目是“散步中的分歧”。正是因为有分歧,才有了这三代人互相关爱的表现。所以,我认为“分歧”在本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生4:我拟的题目是“我的世界”,因为在课文结尾提到“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而作者想表达的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重视和关爱。 师:作者的世界里都有谁呢? 生4:“母亲、儿子、妻子和我”。 生5:我拟的题目是“爱“,因为从散步这件事中,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老人对孩子的爱,儿子和媳妇对老母亲的爱。 师:那孙子也爱奶奶么? 生5:爱 师:凭什么这样说?(问得生硬,应语气和蔼些,如:请谈谈你这样说的理由。)课文里好像并没有写到孙子爱奶奶呀? 生5:因为这一家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生6:(补充)当他爸爸决定顺着奶奶走大路时,他也没有哭闹,可见他是爱奶奶的。 师:很好!课文里没有明确写出来的情节,你能够根据上下文设身处地地想象出来,实在是太会读书了!同学们都应该学习这种方法。 (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 师:刚才同学们用词虽然不一样,但都抓住了这一家“老、中、幼”三代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的特点。(师板书:老中幼——互敬互爱,互相体谅。)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母亲”,“妻子”,“儿子”这四个人中,你最喜欢哪个人,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理由。 (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生6:我最喜欢文中的“妻子”,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儿媳妇与婆婆常常都是不太和睦的,而文中的妻子,虽然也疼爱儿子,但却没有非得顺着儿子,显然通情达理。 生7:我喜欢文中的“我”,也就是作者本人。他非常孝敬老人,带母亲散步,背母亲过水塘,

《散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初稿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散步》教学设计 莫怀戚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 二、教学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在散步这一平常之事中,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是“语文与自我”的一个展现层面,以“自我”为核心,紧扣“亲情”这一单元主题,与本单元其他文章反映了同一主题,引领学生进入中外名家的亲情世界。同时与第四单元“人与自然”(科学精神)、第六单元“人与社会”(想象世界)相衔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三大板块诠注了全新的育人观念,《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家庭亲情中的责任、谦让、互敬互爱等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为初中的起始阶段,学生处于初中学习的适应期,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注重理解、审美、创新等各项能力的积极培养。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独立思维的重要发展阶段,不喜欢被动接受

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但是,对于我校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缺少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体验,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感情较为淡漠。在语文知识方面,学生对“散文”这一文体知识的了解不多。 (三)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课文《散步》以“人与自我”为主线,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突出人文性教育,让学生在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体悟生命与责任。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主参与合作、主动发现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体验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学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中愉快地获得知识。 《散步》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故事美、情感美。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审美阅读进行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进入文本的探究,紧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美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之美的体

《散步》课堂实录

《散步》课堂实录王君 谨以此朴素的《散步》一课,祝福我所有的朋友们新年快乐!让我们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向我们生命中的阳光、菜花、桑树和鱼塘。 —— 2014年1月1日晨 回望2013:是默默坚守耕耘的一年,亦是万水千山走遍的一年。 帮助了很多很多的孩子和很多很多的年轻朋友。发表了许多许多的文字,上了许多许多的公开课,做了许多许多的专题报告……得到了那么多那么多的赞美和爱戴——多得让我常常在深夜叩问自己何德何才然后心虚脸红惭愧。 渐渐懂得了玫瑰所强调的:当一棵树不再炫耀自己枝繁叶茂,而是深深扎根于泥土时,它在真正的拥有了深度;当一棵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了高度。 所以,想换一种方式来盘点。想用一节课,来代言我的2013和2014,来表达自己对成长和对生命的领悟。 这一节课,一定是绝对的原创。也不引用他人的名言。我们已经到了创造名言的年龄。我们要让自己的话,被学生镌刻在心底。 这一节课,要非常的简单、朴素、安静,又非常的机智、热烈、丰富。这节课要是纯正的语文课,又是纯正的生命课。这节课要让老师们感到公开课和家常课其实可以是一体的…… 这节课,要有青春之语文的气息:经典的文本永远青春,青春的课堂永远创新。课堂不老,语文人,亦不老。 选来选去,就是《散步》吧。这节课,是为“四方杯”全国课堂大赛决赛和颁奖仪式准备的研究课和示范课。在“悟课”中,我写到: 语文老师的菜花、桑树和鱼塘 这堂课,应该算是我成长中的一个分水岭——不仅是语文教学方面的成长,更是,作为一个女子,在心性上的成长。 在此之前,我是激情洋溢的,快节奏的,时时刻刻都可能爆发的。但因为这节课,我找到了一种新的节奏,一种从容。我忽然了悟:“慢慢的,稳稳的”才是生命的最美好状态啊!我该慢下来,再慢下来!而我做到了,真的做到了!上完这堂课,我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年的雍容和宽大。 这篇课文在成就我,而我,也在成就这篇课文。 做语文老师的幸福就在这里,当我们深深地进入文本,甚至“人文合一”的时候,我们得到了那些打开生命密码的钥匙。因为语文,我们渐渐走向生命的圆满。 在上课前,我给听课老师们介绍这堂课时,我这样说:

散步教学目标

散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四.教学方法导学互动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出示导纲 3、自读导纲中简要提示。 4、听读课文,完成导纲中知识性问题。 二.合作互动(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导纲中探究性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注意“熬”字) (2)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3)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 (3)“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4)母亲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时让儿子背上,既照顾了孙子,又帮儿子解决了难题,体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子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目录 1,《感受母爱?体验真情》教学实录育才中学管爱平 2,特别的祝福给特别的你――如何写祝福语龙泉四中叶淑珍 3,让细节亮起来――《关注细节,抒写真情》教学实录龙泉三中包立芬 4,"片段成篇"作文教学实录民族中学叶建芬 5,感动道太中学陈伟霞 6,《让生活充满感动》作文教学案例分析兰巨中学吴海燕 7,爱的细节在屋檐下―――《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案例龙泉四中吴海花 8,捕捉细节,体验亲情龙泉三中周善花 9,春节的美丽画卷查田中学汤如鸾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生:母亲. 生: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感受母爱,体验真情".(展示课题) 师:说起母爱,我想到了满文军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谁会唱吗 (有许多学生摇头) 师:今天我把这首歌的MTV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谈谈MTV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爱.(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 三,说真话,诉真情 师:你觉得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 生1:妈妈在夜里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最另我感动. 生2:妈妈把吃的东西都给子女了,自己在舔碗底. 生3:雪地里妈妈背着孩子行走,体现了她对孩子的爱. 生4:妈妈深夜为孩子补衣服. 生5:妈妈在火车站等待孩子归来时的表情最能体现母爱.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正如《母亲》这首小诗所写的一样.(多媒体展示《母亲》)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齐答):好!(齐读《母亲》) 师:你能说说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吗 生6: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 生7:包三鲜馅,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你.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 师: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生8:每次周末我回到家里,妈妈都会为我做很多我爱吃的东西,而且总喜欢看着我吃. 生9:有次半夜,我感到很饿,当时天气很冷,妈妈还是起来为我烧吃的. 生10: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她每次上班前都为我准备好中饭.有次她为我准备了两个荷包蛋.我趁她没注意把蛋放进了她的饭盒.可中午时妈妈跑回来,把两个荷包蛋又给我送了回来. 师:就为了把两个荷包蛋给你送回来,跑了很远的路. 生10:是的,从这件事我更感受到了妈妈对我关心. 师:看的出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谢谢. 生11:我每次来学校上学,妈妈总是有很多话跟我讲,而且要将我的用品全部准备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