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网络体系及认知行为模型

认知网络体系及认知行为模型

认知网络体系及认知行为模型
认知网络体系及认知行为模型

认知网络体系及认知行为模型

【摘要】本文分析了认知网络理论体系中的环境感知、数据挖掘、智能决策与网络动态配置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性。提出了基于osi的认知网络分层行为模型,在传统分层网络的每一层引入反馈环,使各层具有认知功能。

【关键词】认知网络;行为模型;理论体系

1.基本概念

认知网络是指网络能够感知外部环境,通过对外部环境的理解与学习,实时调整通信网络内部配置,智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专用认知网络是指通信网络能够感知专用环境,通过对专用环境的理解与学习,实时调整通信网络内部配置,智能地适应专用环境的变化。

2.认知网络理论体系

图1给出了认知网络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从人类的认知特性出发,以系统工程方法论、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为基础,围绕认知将环境感知、数据挖掘、智能决策与网络动态配置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认知网络理论体系中,环境感知、数据挖掘、智能决策与网络动态配置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性,其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环境感知包括对无线环境和网络环境的感知。几者间的关系可描述为:环境感知为数据挖掘提供基础;数据挖掘为智能决策提供依据;智能决策确定了网络重构的具体目标;网络重构的实施使得网络能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整合而来的。尽管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渊源,但是,在实践中二者被整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更有效的服务手段。 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在巴甫洛夫用狗做的经典实验中,狗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铃声与食物的反复结合,使铃声具有了直接引起狗分泌唾液的作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行为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崛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人格和智力的主要测量工具。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行为主义者认为,除了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上旧的行为。这种理论成为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认为治疗的焦点在于弄清楚什么事情可以持续引起人的行为发生转变,而不去关注人的心理的内在变化。行为主义所致力的临床行为改变,在某种意义上所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引起行为的原因。 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分道扬镳。阿德勒认为,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过度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在阿德勒看来,人类行为来自性方面的动力远不如来自社会方面的动力。而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所塑造的。这包括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个人的信念、期待等。而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行为,更会影响个人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是: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认知学派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行为和认知是相伴而生的,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

认知ABC理论

认知ABC理论 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作ABC理论。ABC来自 3个英文字的字首。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RET的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出现问题,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是那些发生了的事情使我们感到难受。例如,当我们感到愤怒或忧伤,我们会认为是别人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感到焦虑、受挫或忧伤,我们倾向于责怪自己的处境。然而,正如埃利斯指出的那样,并不是人和事让我们喜悦或悲伤--它们只不过是提供了一种刺激。其实,是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在特定情况下的感受。 为了阐明这一理论,埃利斯提出了“A-B-C”模型: A代表“前因”(antecedent)(引发反应的情况)。 B代表“观念”(beliefs)(我们对该情况的认知)。 C代表“结果”(consequences)(我们的感受和行为)。 尽管我们倾向于责怪“A”(前因)造成了“C”(结果),其实是“B”(观念)使我们产生了那样的感受。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设想你约会要迟到了,你感到很着急。 A:前因:约会将要迟到 C:结果:焦虑,烦躁,开车鲁莽 你感到焦虑(C),不是因为你将要迟到(A),而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必须守时并且担心迟到的后果(B)。在这种情况下使人感到焦虑的典型观念包括:“我必须守时。如果我迟到,别人就不会喜欢我了。不论何时,我都必须得到每个人的赞赏。如果他们对我有看法,那可麻烦了。” 行为的决定因素:中介变量 托尔曼强烈反对把行为看作是刺激-反应的简单做法,认为介于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心理过程与有机体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他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认知、期望、目的、假设和嗜好等都是中介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他还认为,对于行为的最初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什么是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是范丰会和宋文红在其新书《新视界心理学——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及其在学科教学、心理咨询和学习心理障碍辅导中的应用》中提出来的一个关于西方心理学的新理论体系。作者试图通过这一理论模型解决西方心理学“像灌木丛一样,流派林立、各说各话、相互矛盾”的现状,尝试进行西方心理学学科内综合,以便提高西方心理学对理论精华的继承性,更有效地发挥其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提出者简介 范丰会,物理学科教育学硕士、心理咨询师。1990年获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基础物理教育学硕士。曾从事过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软件及教学资源开发、心理咨询、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家长培训等工作。1990年完成硕士论文《大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定量研究》,之后工作28年来,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的发生发展、学科教学、学习心理障碍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和重要实践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颇有心得。 宋文红,19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08年在北京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精神科研究生课程,之后进入儿童保健和儿童心理专业,对儿童各类常见病、儿童发育性行为问题及儿童情绪行为障碍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形成过程 在《新视界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从批评西方心理学各流派心理观和方法论缺陷出发,借鉴20世纪物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成果,确立了指导心理学理论探索的心理观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秉持心理结构化和建构论的观点,沿着“用知识描述心理”的思路,创新提出了基于“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在这一理论框架基础上,继承各主流心理学流派的理论成果,融合形成了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现行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和主要应用领域的问题都可以用一套基本范式进行解释,从而初步实现了对心理学各流派理论的综合与创新。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构成心理活动的容器或空间。 2.用认知结构作为描述整体心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结构的基本概念。认知结构是由陈述性知识、意象、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四种知识构成的网络化结构。 3.认知结构网络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以上四类知识构成的、相互依存的两层网络——认知结构潜网和认知结构显网。认知结构潜网是在由遗传获得的“原始意象-本能”结构基础上于人类幼年期逐渐建构并在6、7岁基本完成的“意象-程序性知识”结构,其基本作用模式是象征性思维,即以情绪感受为依据,通过同化、泛化和顺应而建构知识经验并作用于环境,如同所有哺乳动物的学习和适应方式一样;认知结构显网的构建是在人类抽象逻辑思维出现时开始的,是在认知结构潜网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陈述性知识-意象-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结构,其基本作用模式是抽象逻辑思维,即以陈述性知识为核心、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进行的同化和顺应过程。通俗地讲,潜网、潜意识、象征性思维是“讲情”的;而显网、意识、逻辑思维是“讲理”的。双网融合、和谐一致、具备充分的环境适应性是一个心理发展良好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称“自我实现者”)的认知结构特征;否则,可能会产生各种内部冲突性和外部适应性心理问题。 4.认知结构有四种发展机制:同化、顺应、条件反射和整合。其中同化与顺应是从皮亚杰等理论引进。条件反射作用来源于行为主义的经典发现,在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作为潜意识学习规律,可以解释潜意识情结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整合(类似于精神分析所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___。 2.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____、标准或____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 3.0SI的全称为____,的参考模型是由____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4.ISO包括____、服务定义和____三级抽象。 5.0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____、运输层、会话层、____和____。 6.网络协议包含三要素,这三要素分别是语义、____和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网络协议中,涉及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的内容属于网络协议的()要素。 A)语法B)语义C)定时D)语用 2.osI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层模型。 A)8 B)9 C)6 D)7 3.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在通信子网中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4.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进行校验、确认及反馈重发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5.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运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撞控制的层次为()。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网络层 6.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通信的层次为(). A)网络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7.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转换,也可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的层次为()。 A)会话层B)网络层C)表示层D)运输层 8.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分组层 9.在OSI的7层模型中,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的和规程的特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运输层 10。在OSI的7层模型中,负责为OSI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层次是() A)应用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11。在创I的7层模型中,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层次是()。 A)表示层B)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12。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运输层之上的层次是()。 A)表示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应用层 13。允许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被称为()。 A)协议B)寻址c)轮询D)对话

认知行为理论(推荐文档)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整合而来的。尽管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渊源,但是,在实践中二者被整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更有效的服务手段。 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在巴甫洛夫用狗做的经典实验中,狗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铃声与食物的反复结合,使铃声具有了直接引起狗分泌唾液的作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行为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崛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人格和智力的主要测量工具。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行为主义者认为,除了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上旧的行为。这种理论成为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认为治疗的焦点在于弄清楚什么事情可以持续引起人的行为发生转变,而不去关注人的心理的内在变化。行为主义所致力的临床行为改变,在某种意义上所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引起行为的原因。 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分道扬镳。阿德勒认为,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过度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在阿德勒看来,人类行为来自性方面的动力远不如来自社会方面的动力。而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所塑造的。这包括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个人的信念、期待等。而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行为,更会影响个人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是: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认知学派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行为和认知是相伴而生的,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 1、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 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化思考”(automatic thinking)机制的影响。所谓自动化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思考与行动自动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假思索地行动。正因为行动是不假思索的,个人的许多错误的想法、不理性的思考、荒谬的信念、零散或错置的认知等,可能存在于个人的意识或察觉之外。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将这些已经可以不假思索发出的行动重新带回个人的思考范围之中,帮助个人在理性层面改变那些不想要的行为。 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即:真实发生的事件,人们如何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其所遭遇的事件和人们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此事件的情绪结果。他用这个框架来说明人们的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是理性的,则情绪是正常的;相反,如果人们的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是非理性的、扭曲的,则人们会逐渐发展出不正常的情绪、情感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一、互连网体系结构 1974年IBM提出了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考虑到各个网络存在的异构,异质,导致网络都属于封闭式网络,无法相互连接,通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了OSI(开放式系统互连)标准,将计算机网络进行分层分层优点:解决了通信的异质性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向高层屏蔽低层细节问题,使网络的设计更加的简单、容易实现。 协议:网络中通信或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标准 实体:发送接收信息的软件或硬件的进程 对等实体:不同系统内的同一层次两个实体 接口:相临两层之间的交互界面 服务:某一层和此层以下的层能力,通过接口交给相临层 协议栈:系统内的各个层的协议集合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和协议的集合 1、ISO/OSI参考模型 ISO/OSI参考模型是一种逻辑结构,不是具体的设备,任何遵循协议的系统都可以相互通信经过OSI七层模型的数据要经历数据的封装(打包)和解封装(解包)过程,封装过程是将原数据从高层向低层传递的过程,每经过一层都需要加上该层的报头信息,解封装过程是从低层向高层传递的过程,每经过一层都需要将对等层的报头去掉还原为上层数据。

第一层:物理层 处于最底层,为上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传送二进制比特流,在物理层中定义了机械特性(连接器形式和插针分配),电气特性(接口电路参数),功能特性(物理接口的信号线)和规程特性(信号线操作规程),传输介质可以使用有线介质或无线介质,物理层传输二进制比特流,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物理层的典型设备有: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链路的管理,流量的控制,差错控制,数据以数据帧格式传输的,数据帧包含帧头(H2)和帧尾(T2)MAC(介质访问控制),48位二进制组成,为了方便表示使用十六进制表示,网卡上的MAC地址是物理地址,在生产网卡时就内臵在网卡的ROM(只读存储器)芯片中了,不能修改,但是可以伪造(网卡属性中),为了表示网卡的全球唯一性,将MAC地址表示的48位二进制地址分为2部分,前24位表示厂商代号,后24位表示厂商内部代号,MAC地址相同的计算机不能够相互通信网桥,二层交换机,网卡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第三层:网络层 提供统一的寻址方案,完成分组的独立路由选择,网络层数据以数据包传输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实现路径的选择,通过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项,(直连路由,路由器自己接口所在的网络形成的路由表),(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工添加路由信息添加的路由表),(动态路由,路由器通过相互的路由学习,得到的路由表),路由器可以实现网络

信息传播观点演化模型

信息传播观点演化模型 摘要:以微博为主的社交网络新应用的兴起与蓬勃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 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模式。在微博中,“自媒体”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便捷的接入方 式参与在线社交,进而获取信息、交互观点、参与传播。相比于传统社会网络, 新兴的微博在线社交网络更加灵活和便捷,再加上参与主体智能化、社交网络复 杂化、影响因素多元化等影响,这使得网络舆论产生、发酵、扩散的时间大大缩短,进而增加了舆论信息传播、个体观点演化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关键词:网络舆论;信息传播;观点交互;微博;用户影响力分析 引言 当今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微博等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进行信息分享、交流意见的主要网络平台之一。与传统社交网络相比较,微博网络具有大范围、大数据、突发性强和去中心性等特点,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的传播演化比传统舆论更复杂,传统的研 究方法和手段已无法准确的描述网络舆论的产生、传播、演化。因此,研究微博网络中信息 传播机制、演化趋势和统计特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1模型和方法介绍 1.1基本研究方法 1、元胞自动机 元胞自动机(又称为细胞自动机、格状自动机、单元自动机,它是一种离散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认为,分布在规则网络中的每一个元胞都处于有限的离散状态。每一个元胞在时 刻的状态由时刻的有界邻域状态所决定,且每次演进过程中,每个元胞都遵循同样的交互规则。在这样的模型框架下,大量微观元胞个体通过简单的交互进而在宏观层面呈现出动态演 化过程。 2、平均场理论 本属性。容易理解,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各粒子之间都存在相互的作用。而平均场理论 将这些相互作用视为一个场,并且该场的场强处处相等。基于这种假设,所有系统中的任何 粒子都受到该场强的影响。平均场理论(是统计力学、凝聚态体系等复杂系统中常用的数学 近似方法。按照平均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周围环境对物体的作用被平均化以平均效果替代单 个作用效果相加),从而避免微观角度单体加和时某些统计值存在涨落的现象发生平均场理 论通过简化系统,进而保留系统的主要信息和基本属性。容易理解,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各 粒子之间都存在相互的作用。而平均场理论将这些相互作用视为一个场,并且该场的场强处 处相等。基于这种假设,所有系统中的任何粒子都受到该场强的影响。 1.2复杂网络模型 拓扑结构复杂。网络中节点数量巨大,且节点间连接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如无标度网络 中节点的异质性非常明显存在着远超出网络平均度水平的节点;动态演化特性。在某些动态 演化的复杂网络中如万维网、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网络等,节点之间的可能随时建立连接 关系,也可能已有关系随时断开,从而导致网络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节点关联关系多样化。 节点之间的连接可以根据实际物理环境赋予其相应权重,同时该连接可以无向也可以有向;

2009 类比推理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模型

类比推理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模型Ξ 罗 蓉 胡竹菁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330022) 摘 要:该文主要论述了类比推理的认知过程及其计算模型。文章对类比推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类比推理的主要成分和认知过程,并进一步围绕类比推理的重要成分介绍了当前类比推理的主要实证研究及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概括了类比推理的主要计算模型。 关键词:类比;类比推理;认知过程;计算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6-0042-09 1 类比和类比推理的概念 类比推理亦称类比或类推。“类”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一个重要概念,有“本质”、“规律”等意义,具有相同本质、规律的事物为同类,反之为异类。类推,在中国古代,是逻辑推理的统称,指依据类的同异关系所进行的推理[1]。 在逻辑学中,类比就是类比推理,或者可以把类比理解为类比推理的简称。在许多逻辑学著作中,类比推理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在逻辑学中,通常被定义为:“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相似)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特定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特定属性的结论”[2]。这一定义流传较广,但仔细分析,该定义侧重于物体表面属性的比较,强调属性的推移。有心理学者认为,逻辑学一般对类比的意义估计不足,对类比推理描述肤浅,一般认为自然科学比较重视类比推理的重要意义。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类比既可以被看作是推理的一种类型,也被认为是知觉的一种。把它看成是推理的一种类型的观点认为,类比存在于知识从一种情境(称为源或基础物)迁移至另一情境(称之为目标),迁移的依据是在两个情境间有着某种相似性,如关于手头任务的判断两种情境在本质上是同样的。这是当前关于类比的主导观点[3-5]。 G entner认为,类比就是关系结构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复制[3]。她进一步阐述,类比即是1)在不同的领域或系统中相同的关系中存在相似;2)由此推论如果两物体在某些方面有着一致性,那么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一致[6]。 H oly oak指出,类比是一种特殊的相似。记忆中已有的问题、概念或情境称为“源”,当前的问题、概念或情境称为“目标”。两个情境如果它们在其构成要素中享有关系的共同模式,它们就是类似的,尽管这些要素跨越了两个不同的情境而不同。典型地,一个类比物(“源”或“基础物”)比第二个类比物(“目标”或”靶”)更熟悉或更好理解。最初知识中的这种不对称性提供了类比迁移的基础,用源产生关于目标的推论[7]。 类比也被认为是一种高水平知觉,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情境被知觉为另一个[8]。K okinov认为,这两方面的观点是相关的并且也是重要的,因而类比可以被认为是推理和知觉间的桥梁,在人类认知的核心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9]。 G oswami认为,类比推理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中心能力之一,它不仅在分类和学习中涉及到,而且为人类思维和解析提供了一种方法,它对科学发现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认知心理学中类比推理的基础地位已被广泛接受,在概念结构的本质、创造性问题的解决,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成为研究的焦点[10]。 G enter指出[6,11],类比在认知科学中既普遍又重要。她认为:首先,在学习研究中,类比使得迁移跨越不同的概念、情境或领域,并被用来解释新主题。(先前知识)一旦被习得,它们就能被作为心智模型(mental m odels)以理解一个新的领域。比如,人们通常使用水流的类比来理解电流。第二,类比通常被用在问题解决和归纳推理中,因为它们能跨越 第29卷总第114期 心理学探新 PSY CH O LOGIC A L EXP LORATI ON 2009年 第6期 Ξ基金项目:200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类项目《类比推理的发展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胡竹菁,E2mail:huzjing@https://www.doczj.com/doc/2016973233.html,。

认知行为理论

?系统脱敏(systematic desensitisation)。案主被教会放松的实践技术,或者会被提供其它方式的个人支持。然后,他们渐渐地引入一个不想要的刺激,使用放松或支持,来对抗他们的焦虑。 ?果敢性训练是另一种技术,适用于缺乏自信的人。社工帮助他们在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中练习适当的行为方式。 ?应用案例:训练遗尿的儿童。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行为主义实务的原始雏型,焦点在于改变影响行为的或然性,产生新的结果。一些事情发生,即一个先导事件A,它引起行为B,行为B试图解决事件;因为行为B,而产生了后果C。社工处理的是或然性(contingencies),或然性影响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后果会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增强或削弱行为。 社会技能训练项目的重要因素 ?指出具体问题,即在案主的行为库(behavioural repertoire)与新行为能帮助填充缺口的方式之间存在差距。 ?把问题分解成小的组成部分或不同阶段。 ?帮助案主辨识那些可能会阻碍他们的错误观点(认知) ?向案主展示期望的行为(desired behaviour),然后让案主练习。 ?把小行为联结起来,组成更复杂的行为。 ?帮助案主理解如何区分情境,知道在何种情境下应用行为是有用的,在何种情境下是无效的。 ?引入真实生活(real-life)的困难。 ?制定真实生活实践作业,让案主汇报情况。 ?认知行为疗法四种类型:应对技巧,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自我表述(self-verbalisation)”――即给我们自己发一个指示,另一个是由此而产生的行动。 应对情境中出现的困难,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要么是缺乏能力去完成自我表述; 要么是缺乏能力去按照我们的指示行动。 ?Meichenbaum(1985)的压力免疫训练(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 SIT)旨在通过指导案主在困难情境中要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来减轻或预防压力。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类似任务中心工作模式:鼓励案主“紧盯着”问题,明确问题,想出解决方法,从中选择最好的解决办法,规划实施途径,并检查进展。?认知重构,是最有名的认知治疗形式。它包括贝克的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CT)和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emotive behaviour therapy,REBT,原先称为RET)。 ?结构认知疗法,关注的是案主心理的三个信念“结构”: 中心信念是关于我们自己的假设; 中间信念是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明确描述; 边缘信念是日常行动规划和问题解决策略。 社工把焦点放在引发问题的边缘信念之上,但利用改变的过程,对这些信念的根源进行深层次思想上的探索。 干预行为的技巧 ?两类:反应控制和或然事件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 ?反应控制技巧包括模仿、社交技能训练、果敢性训练、各种认知方法,以及诸如系统脱敏之类的技巧。 ?或然事件管理中,需要实现如下潜在目标: 辨识案主运用某种现有行为的频率或力度,并通过强化来增加该行为的频率或力度。

模型认知和认知模型

模型认知和认知模型 认知结构的激活扩散模型认知结构的激活扩散模型也是一个网络模型。但与层次网络模型不同,它放弃了概念的层次结构,而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如图2-5所示。概念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的联系,连线的长短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愈短,表明两个概念有愈多的共同特征。这样的语义记忆结构无疑不同于逻辑层次结构,但它本身并不排除概念的逻辑层次关系,如“机动车”是“小汽车”和“卡车”等的上级概念,有连线相通。然而,概念之间有更多的横向联系。“小汽车”还与“卡车”、“公共汽车”、“急救车”等机动车有联系。 激活扩散模型的加工过程是很有特色的。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就产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的各个连结,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前面提到概念间的连线按语义联系的紧密程度而有长短之分,现在连线则又有强弱之别。连线的不同强度依赖于其使用频率的高低,使用频率高的连线有较高强度。由于激活是沿不同一的连线扩散的,当不同来源的激活在某一个结点交叉,而该结点从不同来源得到的激活的总和达到活动阈限时,产生这种交叉的网络通路就受到评价。例如,对野鸭是鸟”作出判断,就需要进行搜索,来收集足够的肯定和否定的证据。当在“野鸭”

和“鸭”之间找到上下级连线,又在“鸭”和“鸟”之间找到上下级连线,就得到足够的肯定证据对“野鸭是鸟”作出肯定判断。激活扩散模型的信息提取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它与层次网络模型不同。层次网络模型只包含搜索过程,而激活扩散模型则包含两种过程,除搜索过程以外,还有决策过程。这种决策过程也可看作计算。 从激活扩散模型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的保持不仅与知识的组织程度有关,而且还与知识的运用频率和信息加工过程的决策计算有关。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由于不同的识记方式导致对识记内容加工深度也有所不同,对新知识信息加工愈充分,识记效果越好。例如,博布罗和鲍尔曾要求被试记一些简单的“主一谓一宾”结构的句子。在第一条件下,被试记忆由实验者提供的现成的句子,在第二种条件下,被试自己用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名词另造句子,测验要求是给被试提示主语,要求他们回忆出宾语名词。结果发现,第一种条件下的回忆率为29%,第二种为58%。这种显著的差异在于精心加工的水平不同。 以上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不仅需要按逻辑层次进行组织,而且需要对知识进行必要的精心加工。这样的应用结束技能时应注意对新获得的知识进行应用。由于新知识的结论往往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例得出的,还不够稳固,需要将它应用到所属类中的其他事例中,通过应用加强同类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发展脉络 一、行为主义理论 (一)发展阶段 1.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2.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3.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以斯金纳的行为和足以学习理论为代表,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理论,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操作性行为——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 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应答性反射(S(刺激)型)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反射(R(反应)型) 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二)重要概念和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华生)刺激→反应 操作条件作用原理(桑代克斯金纳)反应→刺激 可得性无助 模仿学习原理(班杜拉) 归因理论(海德维纳) 可得性无助:不可控制的事情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人们在受挫后感

到绝望和无助;当条件变化为在自己控制之下,他们并不努力控制,二十人觉得希望渺茫而无所作为,不在努力采取措施争取成功。 行为治疗中常用的技术:①放松训练②系统脱敏法③冲击治疗 (三)主要观点和评价 行为主义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认为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所以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这种理论成为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行为治疗的焦点在于弄清楚什么事情可以持续引起人的行为发生改变,而不去关注人的心理的内在变化。行为主义所致力的临床行为改变,在某种意义上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引起行为的原因。该理论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二、认知理论 该理论源于阿尔佛雷德·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认为过度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和性冲动没有太大实质意义,认知对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力量所决定的。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而弗洛伊德则强调人的生物学本能,人的成长过程人道是本能的自然展开,其行为是先天决定的。 (一)主要观点 基本观点: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时相互联系的。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在于对环境的错误的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人的认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行为和认知是相伴而生的,可以相互改变。 认知理论基于这样的观念:在我们想什么,怎么感觉和怎么行为之间有一种相互作用。我们的思维决定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情绪决定我们的行为。认知理论重视心里内部过程的研究,把人的心理功能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认知歪曲是引起情绪不良和非适应行为的根本原因,一旦认知歪曲得到改变或矫正,情感和行为障碍就会相应好转。 Greene(1999)认为社会工作中的认知理论包含以下内容: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研究意象图式对于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 解意义、实行推理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 概念。18世纪时康德讨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 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制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王寅,2007:172)。而 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 不到某物时却仍然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点,而这正是在没有 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 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概念。他们将它定 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持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 个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Johnson,1987:xiv)Gibbs 和Colston(1995)描述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而Oakley(2004)认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 对感性经验实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李福印,2007:81)认知语言学 家们赞同意象图式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且 认知过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所以,意象图式只不过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认知语言学的哲学 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持续通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 产生意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结构的结果”(王寅,2007:37), 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所以,意象图式也是基于 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

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智能科学与人工智能

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假设 刘晓力 一、认知科学概况 认知科学是以研究人类认知过程、智能和智能系统、大脑和心灵内在运行机制的一门学科。20世纪70年代(50年代?)兴起,是心理学、语言学、神经生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学科。 认知科学不同的研究进路 认知科学依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法划分为不同的研究进路 心理学进路 语言学进路 生物物理学进路 神经生理学进路 人工智能进路 广义进化论进路 复杂性科学进路 认知科学的起源 认知科学起源于不同学科领域,特别是: 图灵机概念的产生 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起 心灵哲学中以普特南(H.Putnam)和福多(J.Fodor)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的确立 心理学和语言学乔姆斯基(A.N.Chomsky)等反对激进行为主义的“认知革命” . 认知科学所引发的一些基础问题成为20-21世纪之交涉及领域广泛、争论最为激烈的世界性的科学和哲学的热点问题。认知科学不同的研究进路,决定了关于它的哲学观上的巨大分歧和各种研究范式的激烈竞争。 二、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假设 D.Kirsh (1991)提出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的五大问题 1)知识和概念化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吗? 2)认知能力及其所预设的知识能否脱离其有机体进行研究? 3)认知的知识形态或信息形态的轨迹是否可用类自然语言描述? 4)学习能否与认知相分离加以研究? 5)是否有对于所有认知的统一结构? 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心灵哲学中的三个方面问题的困惑和困难 1、意向性问题 2、意识问题 3. 心灵是否是涉身的? Mark Johnson总结30年来认知科学的成就对传统哲学的挑战时说,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心灵本质上是涉身的; 思想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基于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综述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19, 8(1), 27-33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2016973233.html,/journal/ssem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016973233.html,/10.12677/ssem.2019.81004 Research View Based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odel Yanyan Luo The Glorious Su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Dec. 20th, 2018; accepted: Jan. 3rd, 2019; published: Jan. 10th, 2019 Abstract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has become a popular social media platform with its unique communica-tion advantages. According to th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model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combined with the infectious disease dynamics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search object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online social net-work propagation model proposed by scholars is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different re-search theories are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 The research theory is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 and finally,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research methods, I will put for-ward my own thinking on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fluence Model, SIR Model 基于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综述 骆彦彦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20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3日;发布日期:2019年1月10日 摘要 在线社交网络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针对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的形式特点,结合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以及影响力模型,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将学者提出的基于在线社交网络传播模型进行分类和总结,并对不同的研究理论进行综合叙述,最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思考。

三种认知模型

模板匹配模型、原型模型和区别性特征模型各自如何解释汉字的知觉过程?什么样的实验证据能够支持或反对这些模型? 罗文翰 00911060 生命科学学院 模型概述: 在对汉字的识别中,有三种模型可以解释汉字的知觉过程:模板匹配模型、原型模型和区别性特征模型。 模板匹配模型认为,在长期记忆中,储存着许多外部模式的“袖珍副本”,称作模板。它们与外部模式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便被拿来与记忆中的各种模板一一比对,认为刺激与匹配程度最高的模板相同。汉字识别时,刺激的汉字与脑中储存的汉字的模板相对应,如果一致则识别出该汉字,否则不能识别出该汉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什么汉字,其识别过程是一样的,使用的时间应该一致。 原型匹配理论认为,人的记忆中存储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是对事物形象的一种概括的心理表征,反映一类事物的基本特征。在进行原型匹配的时候,需要把复杂对象的结构进行拆分,拆分成简单的形状,通过对部件的原型进行匹配,以达到识别对象的目的。这种比对不需要严格的准确匹配,只需近似匹配即可。即使某一范畴的客体之间存在外形、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所有这些客体可以通过原型匹配得到识别。在汉字识别过程中,把汉字分解为各种各种的组成部分,然后与脑中储存的原型进行匹配。 区别性特征模型认为,该理论认为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构成的,这些元素或成分称为“特征”,特征间的关系也称为特征。特征分析理论认为所有复杂的刺激都是由一些可以区分的、相互分离的特征组成。各种模式是以分解后的一些特征形式来表征和储存的。进行识别的时候,需要抽取刺激的特征,并将其与记忆中的各种模式的特征进行比较和匹配。特征匹配模型强调的是特征、区别的分析。成功与否决定于刺激的可分解性。应用到汉字上来说就是,识别汉字时是通过识别汉字中的组成部分并且组成部分的位置关系等,由此来识别汉字。 实验证据: 在一项对汉字觉知模型的研究中(关于汉字加工单位的研究张武田冯玲),研究者发现汉字中高频字和低频子、笔画多和笔画少对于笔画多对被试对识别时间和识别正确率有影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构建角度来看,证据推理和模型构建是文化基础维度下科学精神素养理性思考的两个基本点。通过对高中化学课程的研究,要求学生能够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的证据以及寻找证据的方式;能够根据材料及其变化的信息进行抽象总结和构建模型,并通过模型思维来理解材料质量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2]。6.目前,许多教师基于证据设计了课时教学推理和模型认知,反映了大多数化学教师对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建设的积极态度;在对这些教师的成就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与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设计者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本义进行了分析比较。现在,我将这些思想提供给您参考和交流。 1,无证据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实验事实与要验证的猜想之间存在三种逻辑关系:①可以证明是正确的;②猜想可以证明是错误的;③该猜想无法得到证明。可以说前两种实验事实是要证明的猜想的证据(在第一种关系中,实验事实是要验证的猜想的肯定证据,而在第二种关系中,实验事实是要验证的猜想的否定证据),而不能说第三个证据是要

验证的猜想的证据,即非证据。例如,已知溶液中只有一种氯化物溶质;推测是溶质是BaCl2。①如果实验事实是:向溶液中加入1-2滴Na2SO4溶液将导致白色沉淀,然后向溶液中加入1-2滴硝酸将不会溶解白色沉淀物,则事实是猜想的积极证据;相反,如果实验事实是通过向溶液中加入1-2滴Na2SO4溶液,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则该事实是推测的负面证据;③但是,如果实验事实是向溶液中加入1-2滴AgNO3溶液会导致白色沉淀,那么这不是推测的证据,必须重新设计勘探活动。 2,逆向推理 它可以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证据推理中的结论,还包括结论逆向推理中所需的证据。强调反向推理的原因之一是在科学探究中使用了两个推理方向:反向推理用于从猜想和设计实验中推断所需的证据以收集证据;并运用积极推理来推断该猜想是否成立,并根据实验获得的结论得出结论。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使用两个推理方向。例如,在有机合成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逆向推理的思维方式。第三是逆向推理具有发散思维的特征。不同程度的分歧导致设计实验的证据和方向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