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数学学习的基本环节与原则

在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堂学习一般由四个环节组成:首先要听老师的课,这就是听课的一环;为了消化和掌握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需要做练习,这就是作业的一环,为了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巩固起来,并了解其内在联系,需要记忆和归纳整理,这就是复习的一环;为了使下一节课学得更主动,事先需要阅读新课,这就是预习的一环。这四个环节的每一部分都有它的独立意义和独立作用,而各部分之间又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四个环节组成一个小循环,也就是一个学习周期。学习的周期就是学习的车轮运转一周的轨迹,善于学习的人应该从车轮运转一周的撤印中找到它的起止点和中间环节,把四个环节组成定型的学习周期,组成一个学习系统,使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这样就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课业学习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数学的特点,分析数学学习应遵遁以下原则:动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独立思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由此提出了以下的数学学习方法:

1.求教与自学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争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又不能处处依靠教师,必须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获取,应该在自己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去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2.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穷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3.学用结合,勤于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含义,了解从实际模型中抽象为理论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理论知识,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它的具体实例,使之具体化,尽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

4。博观约取,由博返约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课本外,还要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领域。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其知识结构。

5.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模仿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决不能机械地模仿,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不拘泥于已有的框框,不囿于现成的模式。6.及时复习,增强记忆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

7.总结学习经验,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总结听课、阅读和解题中的收获和体会。

更深一步是涉及到具体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解题过程的评价与总结;怎样准备考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教育家、科学家,他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学习方法概括起来是四个字:搜炼古今。搜就是搜索,博采前人的成就,广泛地研究;炼是提炼,把各种主张拿来比较研究,再经过自己的消化和提炼。着名的特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学习经验是:依靠自学;注意自主,穷根究底,大胆想象,力求理解,重视实验,弄通数学,研究哲学等八个方面。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教育家、科学家的更多的学习经验挖掘整理出来,将是一批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也是学习方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方法这一问题虽已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且提出了不少好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长期来“以教代学”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良好还没有引起注意。许多学生还没有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一个自觉的学生。就必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公式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公 式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单位换算 1,在相同单位下,大的单位化小单位用乘法,乘以进率。 2,在相同单位下,小的单位化大单位用除法,除以进率。 (1)长度单位换算: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平方千米(2 dm)平方厘米 km)平方米(2m)平方分米(2 (2 cm)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亩=666.666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 (3) 重量单位换算: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500克=1斤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1000克=2斤 (4)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 分 (5)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5分钟=1刻钟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 a ) 2、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 C=2(a+b) )面积=长×宽 ( S=ab ) 3、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4、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 5、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 s=(a+b)× h÷2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公式大全(完美打印版)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r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s h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乘高+上下底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r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 秒 1小时=3600秒 1季度=3个月 1年=4季度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四、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日期:2016 年 10 月 30 日 用时: ____ 得分: ____ 一、巧手补天窗。 1.时针从4走到5,走了()时;分针从4走到5,走了()分;秒针从4走到5,走了()秒。 2.当钟面上3根针都重合时是()时。 3.从早上6时到上午10时,经过了()时。 4.现在是7时55分,再过5分是(:)。 5.火车从长春到北京大约需要10()。 6.小红写一页大字大约需要5()。 7.汽车1()行驶80千米。 8.李红深呼吸一次用5() 9.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二、先写出每个钟面的时刻,再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1、(:) 2、(:) 从图1到图2经过了()分。 3、(:)

从图2到图3经过了()分。 4、(:) 5、(:) 从图4到图5经过了()分。 6、(:) 从图1到图经过了()分。 三、神机妙算。 1分一26秒=()秒 78秒+42秒=()分 2时-1时46分=()分 5时19分+41分=()时 4时+80分=()时()分 四、比较大小。 2分10秒(><= )70秒 240秒(><= )4分 9秒(><= )9分 3分5秒(><= )180秒 300秒(><= )6分 5时(><= )300分 210分(><= )4时 1时23分(><= )60分 五、体验数学。 1.名人服装店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7:00关门。名人服装店一天营业多长时间?

列式:答案 答:名人服装店一天营业时间是时分。 2.小丽每天早晨7:10从家出发,她在路上用了38分钟。她什么时间才能到校? 列式:答案 答:她:能到校。 3.实验小学早上7:50上课,中午11:20放学,下午1:00上课,到下午3:20放学。学生一天至少在学校多长时间? 列式答案 答:学生一天至少在学校时分。 4.周三下午1:50同学们观看教育片,这部教育片需要90分钟。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呢? 列式:答案 答:下午:才能看完。 智慧宫殿 笑笑的手表慢5分钟,在5分钟前是5时,现在正确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列式:答案 答:现在正确时间是:。 交卷

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时、分、秒练习 姓名:家长签字: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 是( )小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钟正好走一圈,是( )分钟。分针走 1小格,秒针走1圈,是( )秒。 2、1小时=( )分 1分=( )秒 4小时=( )分钟 7分钟=( )秒 3、 35秒+25秒=( )秒=( )分 1分-40秒=( )秒 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 4、填上“>””<”或“=”。 3时( )300分 250分( )5小时 60秒( )60分 10分( )600秒 120分( )2时 70分( )7时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小新跑60米要12( )。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 7、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三、解决问题 1、同学们进行60米寒跑,王乐用了12秒,张鹏用了10秒,李鑫用了13秒,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在100米赛跑中,小明比小方快3秒,小方比小刚慢2秒,你能排出他们三人的名次吗? 3、现在的时间是4时20分,再过1时30分是几时几分? 4、现在是下午2时30分,40分钟以前是几时几分?

5、同学们去春游,早晨8:20出发,下午3:20回来,共用了多少时间? 6、李军早上7:40到校,中午11:40放学,下午2:00上学5:00放学,他一天在学校多少时间? 7、胖胖家到少年宫要走15分钟,他要看上午9:00的演出,最晚应当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8、同学们看电影《海底总动员》,看完这部电影需要2时30分,如果下午2时30分开映,放映结束时应该是什么时间? 9、一场足球比赛需要90分钟,如果想在下午5时结束,这场足球赛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 10、工人师傅要做36个零件,从上午8;:00开始,到12:00完成,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 11、李师傅做一个零件要用9分钟,做6个零件,从下午4:00开始,要到下午几时几分才能完成任务?

三年级数学时间计算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计算练习题 一、我会填 148秒=()分()秒3分12秒=()秒90分=()时()分 100分=()时()分1时=()分4小时=()分 2分=()秒65秒=()分()秒75秒=()分()秒 80分=()时()分1分=()秒3分21秒=()秒 2时12分=()分60分=()时 二、比较大小 1时○100分60分○1时60秒○1时1分○10秒 2时○120分300分○3时5分○500秒240秒○4分4时○4分1分30秒○100秒1时○60分1分○100秒 10分○1时6分○36秒7分○70秒40秒○4分 250秒○4分150分○2时3时○240分250分○2时20分1分20秒○80秒90分○1小时30分180分○3小时 三、计算: 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1时20分+40分= 11时50分—6时= 5时45分—40分= 8时30分+50分= 9时10分—6时40分= 10时50分—7时30分= 9时25分+45分= 4时30分—2时25分= 1分-40秒= 35秒+25秒= 80分+40分= 2时-30分= 38分+23分= 1时-56分= 2分18秒+76秒= 1分35秒+100秒= 40秒+20秒= 23分+27分37秒= 4分17秒+54分83秒= 2时35分-47分= 1时45分-45秒= 74分24秒-84秒= 7时28秒+32分= 5分4秒+96秒= 10时-8时96秒= 2分30秒-150秒= 300分-3时= 四、解决问题。 1、小兰去上学,7:35从家出发,7:50到校。她从家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 2、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直径=半径×2=周长÷3.14 圆的半径=直径÷2 =周长÷3.14÷2 圆的周长=3.14×直径=2×3.14×半径 圆的面积=3.14×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3÷高 圆锥的高=体积×3÷底面积 平均数=总数÷个数 总数=平均数×个数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现价=原价×打折对应的分数 原价=现价÷打折对应的分数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单位转换,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 比例尺知识经常要把千米和厘米转换,千米和厘米转换5个0的关系。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钟正好走一圈,是( )分钟。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 )秒。 2、1小时=( )分 1分=( )秒 4小时=( )分钟 7分钟=( )秒 3、 35秒+25秒=( )秒=( )分 1分-40秒=( )秒 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 4、填上“>””<”或“=”。 3时( )300分 250分( )5小时 60秒( )60分 10分( )600秒 120分( )2时 70分( )7时 5、中古友谊小学每天早晨8:00上晨检,8:10下晨检,晨检用了 ( )8:10开始上第一节课,8:50下课,第一节课用了( )。

6、(3)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30休息,百佳超市一 天营业的时间是( )时。 (1)从9:50到1:00经过了多长时间 (2)从8:45到11:20经过了多长时间 (3)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20休息,百佳超市一天营业的时间是( )时。 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 )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 )秒。 8、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 )车开的早。 9、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菊用了14秒,小梅用了16秒,小桃用了13秒,小丽用了12秒,小兰用了17秒。冠军是( ),亚军是( ),季军是( )。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小新跑60米要12( )。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 7、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三、判断(正确的在( )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6、小军做50道口算题用了128分钟。 ( ) 7、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小时20分。 ( ) 四、选择题。 1. 秒针走一圈就是( ) 分小时秒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资料讲解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时间的计算练习题姓名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一小格;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概念公式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概念、公式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能约分 的要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 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3、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 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 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 的面积相等。 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 的面积=长×宽 6、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7、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8、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8个顶点,12条 棱都相等。 9、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10、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S=6a2

6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11.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13、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或V=a3 14、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V=Sh 15、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 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 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16、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 的倒数。 17、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18、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0、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 位有:升和毫升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21、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 般用容积单位。 2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 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23.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公式大全

有理数——比较:a=0,|a|=0 a>0,|a|=a a<0,|a|=-a |a|>|b|,a<0,b<0,则ab,则a+c>b+c,a-c>b-c 如果a>b,c>0,则ac>bc

如果a>b,c<0,则ac0) 多边形的外角和:180° 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 多边形的边数:n边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n(n-3)÷2 正多边形的各个内角:180°-360°÷n

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钟正好走一圈,是( )分钟。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 )秒。 2、1小时=( )分 1分=( )秒 4小时=( )分钟 7分钟=( )秒 3、 35秒+25秒=( )秒=( )分1分-40秒=( )秒 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 4、填上“>””<”或“=”。 3时( )300分 250分( )5小时 60秒( )60分 10分( )600秒 120分( )2时 70分( )7时 5、中古友谊小学每天早晨8:00上晨检,8:10下晨检,晨检用了( ).8:10开始上第一节课,8:50下课,第一节课用了( )。 6、(1)从9:50到1:00经过了多长时间? (2)从8:45到11:20经过了多长时间 (3)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20休息,百佳超市一天营业的时间是( )时。 7、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 )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 )秒。 8、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 )

车开的早。 9、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菊用了14秒,小梅用了16秒,小桃用了13秒,小丽用了12秒,小兰用了17秒。冠军是( ),亚军是( ),季军是( )。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小新跑60米要12( )。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 7、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三、判断(正确的在( )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6、小军做50道口算题用了128分钟。 ( ) 7、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小时20分。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全集

小学数学公式整理 班别:姓名: 注:C(周长),S(面积) ,r(半径) ,d(直径)a(长/边长), b (宽),h(高),л(圆周率,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取3.14) (一)平面图形的公式整理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高÷2 d= d÷2 圆的直径:d = 2r 圆的半径:r = 2 圆的周长:C圆=лd = 2πr → d = C÷π→ r = C÷π÷2 圆的面积:S 圆= πr2圆环的面积:S环 = π×(R2–r2) 1πr2 (半圆的面积=圆面积的一半) 半圆的面积:S半圆= 2 1πd + d (半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直径) 半圆的周长:C半圆 =πr+2r = 2 (二)立体图形的公式整理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 圆柱的侧面积:S侧 = Ch=лd h= 2лr h 圆柱的表面积:S表 = S侧 + 2 S底(有上下底面,水桶无盖,通风管只有侧面积三种情况) (A面)

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体积:V 圆柱= Sh =лr 2h ( r = d ÷2 或 r = C ÷π÷2) 空心圆柱的体积:V 空 = π×(R 2–r 2)h (R 为大圆半径,r 为小圆半径) 圆锥的体积:V 圆锥= 31 Sh = 3 1лr 2h ( r = d ÷2 或 r = C ÷π÷2) 附:当y x =k (一定),x 和y 成正比例。当xy=k (一定),x 和y 成反比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乘法关系式: 除法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含盐率=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100% 单价×数量=总价 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成活率=种活棵数÷植树总数×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原料的重量×100% 本金×时间×年利率(国债不纳税)=利息 本金×时间×年利率×(1-20%) =税后利息 商品定价 — 进货价 = 商品利润 (B 面) 每 天 进 步 一 点 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三篇时间计算是继二十四时计时法的学习之后安排的一个内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 7:10-7:30 起床、刷牙、洗脸; 7:40-8:20 早锻炼; 8:30-9:00 吃早饭; 9:00-11:00 看书、做作业 …… 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 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 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1)分组学习。 (2) 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9:00-11: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2)交流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 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 (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 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 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 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 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 (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 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 40分。) (3)练习: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十分钟?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十分钟吗?你是怎么算的? 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 (2)教师板书。 2、想想做做2。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是( )分钟.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 )秒. 2、1小时=( )分 1分=( )秒 4小时=( )分钟 7分钟=( )秒 3、 35秒+25秒=( )秒=( )分1分-40秒=( )秒 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 4、填上“>””<”或“=”. 3时( )300分 250分( )5小时 60秒( )60分 10分( )600秒 120分( )2时 70分( )7时 5、中古友谊小学每天早晨8:00上晨检,8:10下晨检,晨检用了( ).8:10开始上第一节课,8:50下课,第一节课用了( ). 6、(1)从9:50到1:00经过了多长时间? (2)从8:45到11:20经过了多长时间 (3)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20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是( )时. 7、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 )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 )秒. 8、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 )

车开的早. 9、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菊用了14秒;小梅用了16秒;小桃用了13秒;小丽用了12秒;小兰用了17秒.冠军是( );亚军是( );季军是( ).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小新跑60米要12( ).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 7、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三、判断(正确的在( )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6、小军做50道口算题用了128分钟. ( ) 7、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小时20分. ( )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 习题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12 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一小格;秒针走一圈分针走 ()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 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 6 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 经过的时间是 ()。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 时。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 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 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 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 走了5小时。 11 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 分。 12 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概念和公式

小学数学概念和公式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字母表示的含义如下: V是表示体积,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h表示高 r表示圆的半径,d表示圆的直径,π是圆周率,取3.1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a×a×6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C=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 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 π d h=2 πr 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3/1×底面面积×高。 公式:V=3/ 1 Sh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长度单位相邻单位间进率为10,面积单位为100,体积单位为1000., 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长度单位)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面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体积单位) 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容积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重量单位) 一天等于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一分等于60秒。(时间单位) 单位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拿已知的大单位数量×单位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拿已知的小单位数量÷单位间的进率;简称(大小乘,小大除)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即两个量变,一个量不变(两变、一不变)。变的两个量是相对可以除的,不变的量在比值、商或分数值的位置上。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也是两变,一不变。变的两个量是相对乘的,不变的量是在积的位置上。 附:当 y x =k(一定),x和y成正比例。 当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 正比例的图形表现是所有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反比例的点在一条曲线上。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姓名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一小格;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15.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行29千米.地球比月亮每秒多行()千米. 1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60分()1时 60秒()1时 1分()10秒 2时()120分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1时()60分 1分()100秒 10分()1时4时()4分 5分()50秒 4时()300分 200秒()4分 400分()6时 四、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公式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计算公式 一、正方形:正方体: C:周长S:面积a:边长V:体积a:棱长 周长=边长×4:C=4a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面积=边长×边长:S=a×a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棱长总和: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二、长方形:长方体: C周长S面积a边长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周长=(长+宽)×2:C=2(a+b) 体积=长×宽×高:V=abh 面积=长×宽:S =ab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棱长总和: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三、三角形:四、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面积=底×高:S=ah 三角形底=面积×2÷高 五、梯形:六、圆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 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 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S=πr2 七、圆柱体:八、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C×h+2πr2体积=底面积×高÷3:V=1/3πr2h错误! 体积=底面积×高=πr2h 九、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十、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十一、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十二、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