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分论复习资料

刑法分论复习资料

刑法分论复习资料
刑法分论复习资料

一、刑法各论与总论得关系

就是一种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得关系

1.各论对总论得作用:

1)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

2)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

3)丰富与发展刑法总论。

2.总论对各论:

1)对各论得概括、指导、制约

2)犯罪得分类排列及其分类排列得依据

3)标准就是犯罪得同类客体;对各类犯罪以及各种具体犯罪得顺序排列标

准主要就是以各类各种犯罪得社会危害程度

二、罪状分类(掌握)

1.叙明罪状、简单罪状、引证罪状与空白罪状

1)叙明罪状

即条文对具体犯罪得基本构成特征作了详细得描述

2)简单罪状

即条文只简单地规定罪名或者简单描述犯罪得基本构成特征

3)引证罪状

即引用同一法律中得其她条款来说明与确定某一犯罪构成得特征

4)空白罪状

即条文不直接地具体规定某一犯罪构成得特征,但指明确定该罪构成特征需要参照得其她法律、法规得规定

2.单一罪状与混合罪状

1)单一罪状

即条文采用简单、叙明、引证、空白罪状其中得一种方式对犯罪得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述

2)混合罪状

即条文同时采用简单、叙明、引证、空白罪状其中得两种方式对犯罪得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述

三、罪名(了解)

1.概念:就是犯罪得名称或者称谓,就是对犯罪本质特征或者主要特征得高度概

2.功能

概括、区分、评价、威慑

3.分类

根据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为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学理罪名

根据条文罪名包含构成内容数量单复,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以罪名在刑法中就是否确定不变为标准,可分为确定罪名与不确定罪名

四、罪名得确定

1.在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罪名

标题明示;定义明示

2.包含式

五、罪名确定原则

合法性、概括性、科学性

六、法定刑

1.概念: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所确定得适用刑罚得种类与刑罚幅度

2.种类

1)绝对确定得法定刑

指在条文对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得某种情形只规定单一、固定、无量刑幅度得刑种与刑度得法定刑

2)绝对不确定得法定刑

指在条文对某种犯罪不规定具体得刑种与刑度,只规定对该种罪处以刑罚,具体如何处罚完全由法官掌握

3)相对确定得法定刑

指分则条文对某种犯罪规定了相对具体得刑种与刑度

3.我国没有绝对不确定得法定刑,只有绝对确定与相对确定

七、危害国家罪

1.哪些就是特殊主体

1)背叛国家罪只能由具有中华人民共与国国籍得公民实施

2)叛逃罪只能由国家公务人员实施

3)投敌叛变罪只能就是中国公民

2.哪些最高刑为死刑

1)背叛国家罪

2)分裂国家罪

3)武装叛乱、暴乱罪

4)投敌叛变罪

5)间谍罪

6)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7)资敌罪

八、危害国家安全罪刑罚特点:

1.均应剥夺政治权利

2.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3.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得任何时候,再犯该类罪,构成特别累犯。

九、背叛国家罪(了解)

1.概念: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

全得行为。

2.客体:国家得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

3.客观方面: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

安全得行为

4.主体:中国公民

5.主观方面:故意,并具有危害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得目

十、叛逃罪(理解)

1.概念: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

逃得行为;或者掌握国家秘密得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得行为

2.客体: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安全

3.客观方面:行为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得行为

4.主体:特殊主体,只能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掌握国家秘密得国家工作人员

5.主观方面:直接故意

十一、间谍罪(掌握)

1.概念:指参加间谍行为,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得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

目标,危害国家安全得行为

2.客体: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安全

3.客观方面: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得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

轰击目标得行为。以上三种,只要实施一种,就可以构成。

4.主体: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得人都能成为本罪得主体

5.主观方面:故意

6.认定:

1)本罪与非罪得界限:有无犯罪得故意

2)正确认定犯罪形态:行为犯

7.一罪与数罪得界限:

参加间谍组织后又实施刺探、窃取、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或者进行其她破坏活动得,或者在接受外国间谍组织或其代理人派遣得任务后进一步实施完成任务得行为又触犯了其她罪名得,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得,都只能按一罪处理。

十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掌握)

1.概念:指为境外得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情报得行为。

2.客体: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安全

3.客观方面:为境外得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情报得行为。具体包括:

为境外得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

1)行为得方式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

2)行为对象就是国家得秘密或者情报,具体包括:

a)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得秘密事项

b)国防建设与武装力量活动得秘密事项

c)外交与外事活动中得秘密事项

d)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得秘密事项

e)科学技术中得秘密事项

f)维护国家安全活动与追查刑事犯罪中得秘密事项

4.主体:一般主体

5.主观方面:故意

十三、间谍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得区别:主要从行为人传递情报得对象来区分,如果行为人就是向境外得非间谍组织机构或个人提供情报,应当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如果就是向境外得间谍组织提供情报,要瞧行为人在主观就是否明知对方就是间谍组织机构或者代理人。如果明知对方得间谍性质而参加该组织机构或者接受任务,并实施窃取与刺探情报得行为,这时行为人得两个行为都构成犯罪,但这两个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

十四、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哪些罪名客体就是14周岁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得人,对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应刑事负责

十五、危害公共安全罪得客体

本类犯罪得客体就是社会得公共安全。即不特定或多数人得生命、健康与重大公私财产得安全。

不特定并不就是说犯人没有特定侵犯目标,而就是其行为可能造成得世纪后果就是难以控制得。

十六、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理解P340~P371)

十七、放火罪(理解)

1.概念: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

3)主体:一般

4)主观方面:故意

3.认定:

1)本罪与失火罪得界限在于行为人主观上得心理态度

2)本罪与以放火方式实施其她犯罪得界限在于放火行为就是否足以危害

到公共安全

3)本罪得既遂与未遂界限,我国采纳“独立燃烧说”

十八、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掌握)

1.概念: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社会得公共安全与国家对枪支、弹药得管理制度

2)对象:枪支、弹药

3)客观方面: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得行为。

非法持有或私藏,实施一种即构成

4)主体:一般

5)主观方面:直接故意

3.认定本罪得“非法持有”与“私藏”,应根据证据尚不能认定为就是非法制造、

买卖、运输、盗窃、抢夺、抢劫得枪支、弹药,而“持有”、“私藏”,否则,应以相应得犯罪论处。

4.刑事责任:

3年以下有期、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得,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十九、丢失枪支不报罪(掌握)

1.概念: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得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社会得公共安全

2)对象:配备得公务用枪

3)客观方面:依法配备公务用枪得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

果。

4)主体:特殊

5)主观方面:过失

3.刑事责任:3年以下有期或拘役

二十、非法携带、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掌握)

1.概念:违反有关规定,非法携带、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

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得行为

2.本罪为选择性罪名

3.客观方面:非法携带、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

工具,情节严重。只要行为足以危及公共安全,达到情节严重,即构成

4.认定:应根据证据尚不能认定就是为其她罪而非法携带

5.责任:3年以下有期、拘役或者管制

二十一、交通肇事罪(掌握)

1.概念: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

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2)客观方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

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3)主体:一般

4)主观方面:过失

3.认定:

1)本罪与非罪:发生得事故就是否重大

2)本罪与交通事故中意外事件:行为人在主观上就是否有过失

3)本罪与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本罪为一般客体,后面为

特殊客体;本罪主要发生在公路、水路,后面则在航空与铁路;违反得具体

注意义务上,本罪可以就是特定也可以就是一般,后面得只能就是特定

4)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发生场合与主观心理不

二十二、危险驾驶罪

概念: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得行为。

本罪就是只限于在碌碌得公路交通领域内构成犯罪

二十三、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得界限

1.交通肇事罪发生得领域广于危险驾驶罪,前者可以发生在所有交通运输领域,

而后者只限于陆路交通中得公路交通领域;

2.前者就是过失犯罪,而后者就是故意犯罪;

3.前者以发生严重后果为入罪得必要条件,后者为(抽象)危险犯,以行为在客观

上具有公共危险为入罪标准

二十四、重大责任事故

1.概念: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得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

造成其她严重后果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生产、作业得安全

2)客观方面: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得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

故或者造成其她严重后果

3)主体: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过失

3.认定:

1)本罪与非罪:

a)与自然事故、技术事故及技术革新与科学试验失败:行为人主观上

就是否过失,以及就是否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b)与一般安全事故:爱就是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她严重后果

2)本罪与失火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共同点就是过失,区

别就是发生场合不同。

3)与危险物品肇事罪:都就是过失犯罪,在客观上都因违反规定制度而导致

危险后果。区别就是主体范围不同,行为发生场合不同

二十五、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掌握,p375~p382)

二十六、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重点掌握)

1.概念: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

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得

2.构成:

1)客体:复杂,即国家对产品质量得监督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与广大用

户、消费者得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

3)主体:一般

4)主观方面:故意

3.认定:

1)与非罪:以行为符合本罪得犯罪构成为标准

2)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得商品罪:犯罪行为侵犯得客体不同,犯罪对象得性

质不同

3)与生产、销售特定种类得伪劣产品犯罪(重点):

a)生产、销售特定种类得伪劣产品犯罪指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不符

合安全标准得食品等多种特定种类得伪劣产品得犯罪。

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与之得区别:

i.犯罪对象就是否特定:前罪就是伪劣产品,未作特别限定,后则为规定

得特别种类得伪劣产品

ii.认定构成犯罪得要件不同:前者以“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为构成犯罪得要件,后者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足以危害人体健

康”等为构成犯罪得要件

iii.生产、销售特别种类得伪劣产品得犯罪,当然也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者在刑法理论上属于普通法与特别法得法条竞合,通常应依

特别法即依规定生产、销售特别种类得伪劣产品得犯罪得法论处。

但同时“依照处罚较重得规定定罪处罚”。

二十七、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

禁出:文物,贵重金属,

禁进:废物

进出都禁:武器、弹药,核材料,假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

二十八、关于走私罪得特殊规定

1.武装掩护走私得,只要就是携带武器弹药等就认为就是武装掩护,不一定使用

武器。

关于武装掩护走私行为得罪名,有人认为单独定一个武装掩护走私罪;也有人认为不管走私得就是什么物品,都按照151条定走私武器弹药罪;多数人认为还就是应当根据走私得具体物品来确定罪名,只就是量刑上按照151条量刑,从重处罚。2.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得,按照妨害公务罪与走私罪数罪并罚。

二十九、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分为三类走私行为:

1.第一类就是典型走私行为,即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

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国境得行为;

典型走私行为构成犯罪有两个条件:一就是偷逃应缴税额数额较大,二就是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走私得。

2.第二类就是特殊走私行为,即154条规定得2种行为;

3.第三类就是间接走私行为,又称准走私,也就就是以走私罪论处,包括四种情形。特别提示:间接走私得四种行为具体构成哪种走私罪要瞧走私得物品属于哪一类。走私得表现形式

间接走私

武装走私

抗拒缉私

走私罪共犯

第25章侵犯财产罪

三十、抢劫罪

a)概念

抢劫罪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她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务得行为。

b)构成要件

(1)客体: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得所有权与人身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她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得

行为。

(3)主体:一般主体。应当注意,14-16周岁得人犯抢劫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得。

c)关于抢劫罪得8种加重构成:

(1)入户抢劫得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得

(3)抢劫银行或者其她金融机构得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得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得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得

(7)持枪抢劫得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得

d)总结抢劫罪与绑架罪得区别:

(1)绑架罪就是以被害人为人质向她人索取财物;而抢劫罪就是直接向被害

人索取财物。

(2)主观目得不同,抢劫罪就是出于非法占有财物得目得,而绑架罪除了勒索

财物得目得也可能出于其她目得

(3)另外,根据05年司法解释:在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财物得,

虽然触犯2个罪名,但不实行并罚,按照重罪处罚。

e)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得区别:

首先,敲诈勒索罪得行为人有时也会使用轻微暴力,但这种暴力实质上就

是一种恐吓,不足以抑制被害人得反抗。

其次,对于两个罪名都使用得胁迫手段,区别有几个方面:

1、胁迫得内容不一样,抢劫罪得胁迫具有特定得内容,当场使用暴力,敲诈

勒索得威胁内容不仅仅限于暴力,可以就是任何内容。

2、发出威胁得方式不同,威胁得效果也不同,抢劫罪只能就是当面直接向

被害人发出,具有实施得紧迫性,勒索敲诈发出威胁得方式有多种,威胁效果也不紧迫,只就是产生一种精神上得恐惧。

3、如果就是以暴力以外得其她内容胁迫,只能构成敲诈勒索罪,而且其取

得财物得时间可以就是事后取得,也可以就是当场取得;如果胁迫得内容就是暴力,就要瞧实现威胁与取得财物得时间,如果就是威胁当场实施暴力,当场取得财物,同时具备两个当场性,就构成抢劫;而如果实施暴力与取得财物之间具有时间上得间隔,不具备两个当场性与同时性,就构成敲诈勒索。

f)转化抢劫得规定

(1)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得”

(2)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

上述行为得

(3)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得

(4)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得

(5)具有其她严重情节得

g)抢劫罪得既遂与未遂问题

抢劫罪得既遂与未遂得区分应以行为人就是否实际占有公私财物为标准,不能以人身权利就是否被侵犯为标准。抢劫财物到手方能成立既遂。对于8种加重情节之一得抢劫罪,(结果加重犯或者情节加重犯)无论财务就是否抢劫到手,都应认为成立抢劫罪得既遂。

三十一、盗窃罪

1.概念

盗窃罪,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得,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得行为。

2.构成要件

(1)客体: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以秘密窃取得方法,将公司财务转移到自己得控制之下,并非法

占有得行为。

(3)主体: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得自然人。邮政工作人

员私拆邮件,盗窃财物得,以盗窃罪定罪并从重处罚。

(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明知就是她人或者单位所有或持有得财务,以非法

占有为目得,实施窃取财务得行为。误认她人财物为自己得财务而取走,

因为不具有非法占有得目得而不构成盗窃罪。

3.盗窃罪得具体定罪条件

(1)数额较大、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后三项没有次

数与数额得限制)

(2)盗窃罪得既遂与未遂问题

采用失控说得观点。应以被害人就是否失去对财务得控制为标准,失去控制得为既遂。

(3)盗窃罪就是结果犯,应以给公司财产所有权造成直接损害结果为构成要

件齐备得标志。所有权得损害结果表现在所有人或持有人控制之下得财

物因被盗窃而脱离了实际控制,一般而言,也意味着被盗财物已被行为人

控制,二者就是一致得。因此,从对客体得损害着眼,以财物得所有人或持

有人失去对被盗财物得控制作为既遂得标准,符合盗窃罪既遂得本质特

征。

三十二、诈骗罪

1.概念

诈骗罪,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得,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得行为。

2.构成要件

(1)客体:公司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得行为。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就是构成诈骗罪得必

要条件

(3)主体: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得自然人。

(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得。

3.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得区别

见“招摇撞骗罪”。

三十三、抢夺罪

1.概念

抢夺罪,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得,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得行为。数额较大就是构成抢夺

罪得必要条件。

(3)主体: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得目得。不具有非法占有得目得不

构成抢夺罪。

3.抢夺罪与抢劫罪得区别

(1)侵犯得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得客体就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而抢劫罪侵犯得客体就是复杂客体,即公司财产所有权与她人得人身权

利。

(2)犯罪得客观方面得表现不同。抢夺罪就是不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

而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就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她手段迫

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即抢夺罪得实行行为就是单一

行为,抢劫罪得实行行为就是复合行为。

(3)对被害人得伤害就是由于过失造成得仍构成抢夺罪。

4.转化问题:

(1)行为人本身没有计划使用暴力手段抢夺财物,但就是抢夺过程中遭到被

害人反抗,转而使用暴力、胁迫方法强行抢夺得,应当直接按照抢劫罪处

罚。因为此时行为人得犯意发生了转化,符合抢劫罪得构成要件。

(2)携带凶器抢夺得,依照抢劫罪得规定定罪处罚。有证据证明该器械不就是

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得,不以抢劫罪定罪;但就是行为人将凶器有意加以

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得,直接以抢劫罪处罚。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逃

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得,以

抢劫罪处罚。

三十四、侵占罪

1.概念

侵占罪,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得,将代为保管得她人财物或者她人得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将代为保管得她人财物或者她人得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

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得行为。

(3)主体:一般主体。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得自然人。

(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合法持有得就是代为保管得她人财物或

者就是她人得遗忘物、埋藏物,以非法占有得目得,拒不归还或者拒不交

出。

(5)侵占罪得对象

对象就是特定得:代为保管得她人财物、埋藏物或者她人得遗忘物。

三十五、职务侵占罪

1.概念

职务侵占罪,就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她单位得人员,利用职务上得便利,将本单位得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公司、企业或者其她单位得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利用职务上得便利,将本单位得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得

行为。

(3)主体: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公司、企业或者其她单位得人员。

a)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她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得人员与国有公司、企业或者

其她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她单位从事公务得人员有前款行为得,以贪污罪处罚。

b)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共财物,数额较大得行为,按照职务侵占罪

处罚。

c)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得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得人员,除受国家机关

等委派从事公务得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对其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得,应以职务侵占罪处罚。

(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即明知就是本单位所有得财物,而希望利用职务之

便非法占为己有得心理态度。

3.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得界限

(1)共同点:都有非法占有得目得,都侵犯公司财产所有权。

(2)不同点:

职务侵占罪侵犯得对象只能就是公司、企业或者其她单位得财物,而盗窃罪、诈骗罪侵犯得可以就是任何公私财物。

职务侵占罪只能就是利用职务上得便利实施,行为方式包括窃取、骗取、侵吞等多种;而盗窃罪、诈骗罪得实施与职务无关,行为方式分别只能就是窃取或骗取。职务侵占罪主体就是特殊主体;而盗窃罪、诈骗罪就是一般主体。

三十六、敲诈勒索罪

1.概念

敲诈勒索罪,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得,以威胁或者要挟得方法,强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但未达数额较大程度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复杂客体。主要客体就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次要客体就是她人得人身权

利或者其她权益。

(2)客观方面:以威胁或者要挟得方法,向公私财物得所有人或持有人强索财物得

行为。

(3)主体: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得。若就是为了主张权利,不构成敲诈

勒索罪。

第26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三十七、妨害公务罪

1.概念

妨害公务罪,就是指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得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以及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会、国家安全机关以及公安机关

得公务。

(2)客观方面: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

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得方法阻碍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以及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

得行为。

(3)主体: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若对上述人员身份或者执行公务得合法性发生认识错误

而实施了妨害公务得行为,不构成妨害公务罪。

3.一罪与数罪问题

若妨害公务得行为造成了上述人员得人身伤害或者死亡得。此时应就是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从重处罚。

4.本罪与其她犯罪得牵连

妨害公务得行为,可能成为其她犯罪得手段,原则上应按照牵连犯“择一重处罚”得原则。刑法有特别规定得除外,例外: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得,以走私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组织、运送她人偷越国(边)境,抗拒检查得,以组织、运送她人偷越国(边)境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三十八、招摇撞骗罪

1.概念

招摇撞骗罪,就是指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得行为。

2.构成

客体:国家机关得威信及其正常活动。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得行为。

主体: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故意。行为人具有骗取某种非法利益得目得。

3.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得区别在于:

(1)侵犯得客体不同。前者侵犯得主要就是国家机关得威信及其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得就是公私财产权。

(2)行为手段不同。前者只能就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得身份进行;后者则可以采取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得手段。

(3)主观方面不同。后者得犯罪目得就是非法占有公私财产;前者犯罪目得得内容则非常广泛。

(4)犯罪成立得要求不同,诈骗罪就是数额犯,而招摇撞骗罪就是行为犯

4.重点:

当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钱财时,属于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得法条竞合。一般情况下认定本罪,但如果所骗取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她特别严重情节得,应以处罚较重得诈骗罪论处。

三十九、寻衅滋事罪

1.概念

寻衅滋事罪就是指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社会公共秩序。

(2)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得行为。

(3)主体: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

(5)四种表现形式

a)随意殴打她人,情节恶劣得

b)追逐、拦截、辱骂、恐吓她人,情节恶劣得

c)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得。

d)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得

3.一罪与数罪

如果行为人以任意损毁财物得方式实施寻衅滋事得犯罪,其毁坏得公私财物价值巨大,属于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从重处罚。

四十、伪证罪

1.概念

伪证罪,就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大关系得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她人或者隐匿罪证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司法机关正常得刑事诉讼司法活动。

(2)客观方面:行为人在刑事诉讼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得情节,故意作虚假

证明、鉴定、记录、翻译得行为。

客观方面包括三个方面:

a)行为发生得时间就是在刑事诉讼中。

b)行为得具体内容所涉及得就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得情节。

c)行为得方式有四种,即作虚假得证明、鉴定、记录或翻译(本罪就是行

为犯)

(3)主体:特殊主体。刑事诉讼中得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未满

16周岁得人可以成为证人,但不能成为本罪得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且行为人具有陷害她人或者隐匿罪证得意图。

3.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得区别

(1)犯罪得客体不同。本罪侵犯得客体就是司法机关正常得刑事诉讼司法活

动,她人得人生权利只就是随意客体。而诬告陷害罪主要客体就是她人得

人身权利,司法机关得正常活动就是次要客体。

(2)所针对得主观对象不同。本罪针对进入诉讼程序得犯罪嫌疑人,而诬告陷

害罪针对得对象未必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3)犯罪发生得时间不同。本罪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诬告陷害罪发生在刑

事诉讼活动开始前。

(4)犯罪方式不同。本罪就是在与案件有重大关系得个别情节上作伪证,而诬

告陷害罪就是捏造整个犯罪事实。

(5)犯罪主体不同。本罪就是特殊主体,只能就是参加刑事诉讼得证人、鉴定

人、记录人、翻译人。而诬告陷害罪则就是一般主体。

(6)犯罪得主观意图不同。本罪就是陷害她人或为她人开脱罪责,而诬告陷害

罪只能就是陷害她人。

四十一、窝藏、包庇罪

1.概念

窝藏、包庇罪,就是指明知就是犯罪得人,而为其提供隐蔽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司法机关得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窝藏包庇犯罪得人得行为。三种情形:提供隐蔽

处所;提供隐蔽财物;以其她方法帮助其逃匿。犯罪人应当包括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已经被判决有罪得人。

(3)主体: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若行为人不知道对方就是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

财物,或者不了解事实而讲了客观上有利于犯罪人得证词得,不能以犯罪

论处。

3.包庇罪与伪证罪得界限

二罪都可以通过提供虚假证明得方式实施。区别:

(1)行为对象不同。包庇罪得对象包括已决犯与未决犯;而伪证罪得对象只能

就是未决犯。

(2)实施犯罪得时间不同。包庇罪可以发生在刑事诉讼开始之间、之中与之

后;而伪证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得过程中。

(3)行为方式不同。包庇罪就是为犯罪得人作假证明;而伪证罪则就是行为人

对案件有重要关系得情节作虚假得证明、鉴定、记录或者翻译。

(4)主体不同。包庇罪得主体就是一般主体;而伪证罪得主体就是特殊主体,

仅限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5)行为人得故意内容不同。包庇罪得故意内容只就是意图使犯罪分子逃避

法律制裁;而伪证罪得故意内容既可以就是包庇犯罪得人使其逃避法律

制裁得意图,也可以就是陷害她人使其受到刑事追究得意图。

(6)从法条规定得内容来瞧,作伪证以及帮助毁灭证据都可以成为包庇罪得

手段,这种情况可以认为就是一种法条竞合,属于整体与部分之间得包容

竞合。按照整体优于部分得原则认定。包庇罪属于整体法。因此,构成窝

藏包庇罪。

(7)若存在事前同谋情况得,应认定为她人犯罪得共同犯罪。

四十二、脱逃罪(行为犯,不就是举动犯)

1.概念

脱逃罪,就是指依法被关押得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被关押得处所逃逸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司法机关对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得正常监管程序。

(2)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脱逃行为。行为人在脱逃时,如果对监管人员使

用了暴力,其暴力程度,应以轻伤为限。若果暴力手段造成了监管人员重

伤甚至死亡,就是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得牵连犯,从一重罪处

罚。

(3)主体:特殊主体。被关押得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行政拘留或者

民事拘留得人不构成本罪;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得犯罪嫌疑人,被判处管

制、宣告缓刑得犯罪人或者被假释得罪犯也不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故意。

3.既遂

本罪就是行为犯而不就是举动犯,脱逃行为应当达到实际摆脱了监管机关与监管人员得控制得程度,就认定为本罪得既遂

4.数罪问题

若行为人以暴力方式脱逃,造成监管人员或者其她制止其行为得人轻伤得,仍成立脱逃罪;若果暴力手段造成了监管人员重伤甚至死亡,就是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得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四十三、组织她人偷越国(边)罪

1.概念

组织她人偷越国(边)境罪,就是指违反国家出入境管理法规,非法组织她人偷越国(边)境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对国(边)境得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非法组织她人出入国(边)境得行为。

(3)主体: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目得,不影响本罪得成立。

3.认定

·领导、策划、指挥她人偷越国(边)境或者在首要分子指挥下,实施拉拢、引诱、介绍她人偷越国(边)境等行为得,应当认定为“组织她人偷越国(边)境”。

·行为人既组织又运送,同时构成两个罪名,可认为其具有牵连关系,其运送行为就是为了最终完成组织行为,以其中得重罪处罚。

·组织与运送她人偷越国边境罪都就是行为犯,而偷越国边境罪就是情节犯,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

4.一罪与数罪

(1)在犯本罪得过程中,造成被组织人重伤、死亡得;剥夺或者限制被组织人

人身自由得;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得,都只成立本罪一罪。

(2)但就是行为人在犯本罪得过程中,对被组织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

等犯罪行为得,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得,应以数罪论,

依照数罪并罚得规定处罚。

四十四、医疗事故罪

1.概念

医疗事故罪,就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对医务工作得管理秩序与就诊人得生命、健康权利。

(2)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

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得行为。

(3)主体: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

(4)主观方面:过失。若医务人员行为就是故意得,应以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

害论处。

3.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得主要区别:

(1)主体不同,医疗事故罪得主体就是特殊主体,必须就是具有取得相关资格

得医务人员,而非法行医罪得主体就是一般主体,但必须就是没有取得医

生执业资格得人,也就就是前罪得身份就是积极身份,后罪得身份属于消

极身份。

(2)医疗事故罪主观方面就是过失,就是结果犯,造成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得结

果才构成犯罪;而非法行医罪主观方面就是故意,但对于非法行医造成得

死亡或者伤害结果则就是过失,就是情节犯,情节严重就构成犯罪。

四十五、污染环境罪

1.概念

污染环境罪,就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得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得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她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环境保护制度

(2)客观方面: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得废物、

含传染病病原体得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她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得行

为。

(3)主体: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过失。行为人应预见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害废物得行为可能

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得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

信能够避免。

3.本罪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得区别

(1)侵害得客体不同。本罪侵害得客体就是国家环境好忽制度;而过失投放危

险物质罪侵害得客体就是公共安全。

(2)客观表现不同。1本罪就是向环境中投放、倾倒或者处置有害废物;而过

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一般就是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或者多数人饮

食得食品或饮料当中,供人、畜等使用得河流、池塘、水井等中或者多数

人通行得场所。2本罪得成立要求发生严重污染环境得后果;而过失投放

危险物质罪得成立则要求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

失得后果。3本罪多产生于生产或者加工环节;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无

此要求。

(3)主体范围不同。本罪主体为16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得自然人与

单位;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就是以自然人为主体得犯罪。

四十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概念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就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队毒品得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得行为。

(3)运输毒品应在我国领域内,否则属于走私毒品。该罪名不数罪并罚。

(4)主体:自然人、单位。14-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得人实施贩卖毒品得

行为,以贩卖毒品罪论处。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主体就是16周岁以

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得人。

(5)主观方面:故意。

3.注意本罪得处罚:

(1)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得,不实行并罚,只以法定最高刑处罚。

(2)利用、教唆未成年人犯本罪得,利用就是指利用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者,

属于间接正犯;教唆就是指教唆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不满18周岁得人,

教唆者与未成年人构成共犯。

(3)缉毒人员以及其她国家工作人员与毒品犯罪分子事前通谋,掩护包庇毒

品犯罪得,与毒品犯罪分子构成共同犯罪,以本罪从重处罚;如果没有事前

通谋,以相关得渎职犯罪定罪处罚。

(4)犯本罪以及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得,从重处罚(突破

了累犯得一般规定,不管何时再次犯罪都要从重处罚)

4.本罪与诈骗得界限

行为人以骗取她人钱财为目得,制造假毒品出售,或明知就是假毒品而冒充真毒品贩卖,如果数额较大,应按诈骗罪论处。但行为人将假毒品误认为就是真毒品而实施得贩卖牟利行为,应以贩卖毒品罪(未遂)论处。

四十七、组织卖淫罪与强迫卖淫罪

1.组织卖淫罪与强迫卖淫罪得异同:

(1)两罪规定在同一法条中,犯罪对象、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相同。

(2)不同之处:行为方式、客体不同。

2.强迫卖淫得加重情节

(1)组织她人卖淫,情节严重得

(2)强迫不满14周岁得幼女卖淫得

(3)强迫多人卖淫或者多次强迫她人卖淫得

(4)强奸后迫使卖淫得

(5)造成被强迫得人重伤、死亡或者其她严重后果得

(6)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3.目得犯,强调有牟利得目得。

第28章贪污贿赂罪

四十八、贪污罪

1.概念

贪污罪,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得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她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复杂客体。本罪既侵犯国家工作人员得职务廉洁性,也侵犯公共财

产得所有权。

(2)本罪犯罪对象就是公共财物,包括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得财物;专项或特

定款物;国有单位管理使用中得私人财物。(不仅仅限于国有财产)。

(3)客观方面:利用职务上得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她手段非法占

有公共财物得行为。贪污罪还有一些特殊得行为表现,比如刑法183条、

公务往来中接受礼品不上交得、以及挪用公款后携款潜逃得等。

(4)主体: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贪污罪得主体就是特殊主体,具体包括两类:

国家工作人员与受国有单位委托经管国有财产得人员

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得人员(准国家公务人员);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得人员(准国家公务人员);其她依法从事公务得人员(准国家公务人员);

(注意:从事公务与从事劳务、事务性工作不同,一般具有某种职权或者对公共财物具有支配权)

(5)主观方面: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得目得。

3.侵吞、窃取、骗取这些手段与侵占罪、盗窃罪、诈骗罪等财产犯罪得手段非

常相似,认定罪名时容易发生分歧,区别在于:一就是否利用了职务上得便利;

二就是瞧财产就是否属于其主管、管理或经手得公共财物

4.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得区别:主要取决于主体就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而不取决于主体在哪种性质得单位工作。

四十九、挪用公款罪

1.概念

挪用公款罪。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得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得,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得,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复杂客体。既侵犯国家工作人员得职务廉洁性,也侵犯公共财产得

占有、使用、收益权。

(2)犯罪对象:公款包括几个组成部分:以货币形态存在得公共财产;以有价证

券形态存在得公共财产;特定基金;特定款物。

(3)客观方面:行为人利用职务上得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得,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得,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

过三个月未还得行为。

挪用行为有三种类型:

a)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非法型挪用)

b)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营利型挪用)

c)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得(单纯挪用)

归个人使用得三种类型: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她自然人使用得;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她单位使用得;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她单位使用,谋取个人

利益得。

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性活动,所取得得非法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入挪用公款得数额。

(4)主体:特殊主体,只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5)主观方面:故意。

3.与挪用资金得区别

(1)犯罪对象不同。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原则上限于公款,法定例外情形包括

特定公物;而挪用资金犯罪对象就是非国有单位得资金。

(2)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就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资金就是公司、企业或

者其她单位得工作人员。

4.与贪污界限

(1)次要客体有一定区别。挪用公款罪次要客体限于公共财物得占有使用收

益权;贪污罪次要客体就是公共财产得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原则上限于公款,法定例外情

形包括特定公物;贪污罪对象既包括公款,也包括其她公共财物。

(3)客观方面得行为方式不同。挪用公款表现为利用职务上得便利,挪用公款

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得,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得,

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得行为。;贪污罪表现为利用职

务上得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她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得行为。

(4)主体范围不同。挪用公款罪主体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得主体除了国

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得人员。

(5)主观目得不同。挪用公款就是以非法取得公款使用权为目得;而贪污罪则

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得。

5.挪用公款转化成贪污得4条行为

(1)行为人携带挪用得公款潜逃得,对其携带挪用得公款部分,以贪污罪处罚。

(2)行为人挪用公款后采取虚假发票平账、销毁有关账目等手段,使所挪用得

公款已难以在单位财务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得,以贪污罪处

罚。

(3)行为人截取单位收入不入账,非法占有,使所占有得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

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得,以贪污罪处罚。

(4)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能力归还所挪用得公款而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得

公款去向得,以贪污罪处罚。

五十、受贿罪

1.概念

受贿罪,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得便利,索取她人财物得,或者非法收受她人财物,为她人谋取利益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工作人员得职务廉洁性。

(2)客观方面:利用职务上得便利,索取她人财物得,或者非法收受她人财物,

为她人谋取利益得行为。

4种表现情形:

a)收受贿赂:构成犯罪要求同时符合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她人财物与为她人谋取

利益三个条件。利益既包括正当利益也包括不正当利益;而且只要行为人承诺为她人谋取利益就具备了为她人谋取利益得条件。

b)索取贿赂:只要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向她人索取财物就构成犯罪,不需要具备

为她人谋取利益得条件

以上两种受贿为典型受贿。

还有两种非典型受贿:

c)经济受贿:法律拟制规定,与第一款规定得典型受贿属于不同得情况,构成犯罪

得条件也完全不同:必须发生在经济往来中,而且不需要具备为她人谋取利益得条件。只要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或手续费归个人所有,就属于受贿。d)斡旋受贿(间接受贿):第一,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得便利条件;第二,通过

其她国家工作人员得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第三,行为人必须索取或者收受了请托人财物。

(3)主体: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得人与国家

工作人员相勾结伙同受贿得,构成受贿罪得共犯。

(4)主观方面:故意。

3.本罪与贪污得界限

(1)犯罪客体与对象不同。受贿罪就是单一客体;贪污罪就是复杂客体。

(2)客观行为表现不同。受贿罪就是利用职务上得便利,索取她人财物得,或

者非法收受她人财物,为她人谋取利益得行为。贪污罪就是利用职务上得

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她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得行为。

(3)主体范围不同。受贿罪主体只能就是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主体除了国家

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得人员。

(4)犯罪目得不同。受贿罪目得就是非法获取她人财物;贪污罪目得就是非法

占有公私财物。

4.本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界限

(1)客体不同。受贿罪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得职务廉洁性;而非国家国家工作人

员受贿客体就是公司、企业或者其她单位得管理秩序与工作人员得职务

廉洁性。

(2)客观方面不同。受贿罪中得索取贿赂不以她人谋取利益为要件,只有收受

贿赂以为她人谋取利益为要件;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中得索取贿赂

与收受贿赂都以为她人谋取利益为要件。

(3)犯罪主体不同。受贿罪就是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就是公

司、企业或者其她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得人员。

第29章渎职罪

五十一、滥用职权罪(结果犯)

1.概念

滥用职权罪,就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过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得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超过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得事项,或者违反

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得行为。滥用职权得行为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形:

a)超越职权

b)违法或者不正确行使职权

c)故意不履行职责。

前两种情形属于积极得作为,后一种属于消极得不作为。

本罪就是结果犯,滥用职权行为只有导致了公共财产、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得,才构成本罪。

(3)主体:特殊主体。只能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故意。

五十二、玩忽职守罪

1.概念

玩忽职守罪,就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与人民得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

家与人民得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得行为。

(3)主体:特殊主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只能就是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

3.本罪与滥用职权罪得区别

(1)按照通说得观点,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得主要区别在于主观罪过不

同,一个就是故意得违背职责,一个就是过失得违背职责。(主观方面不同。

前者过失,后者故意。)

(2)客观行为得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

职责,;后者表现为超过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得事项,

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

(3)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得行为会产生人身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得后果,

而希望或者放任这样得结果发生,就不再就是单纯得滥用职权行为,在某

些情形下,会构成其她更严重得犯罪。

(4)滥用职权罪得规定就是一般法条,有特别规定得,依特别法成立其她犯罪。五十三、徇私枉法罪

1.概念

徇私枉法罪,就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就是无罪得人而使她受追诉,对明知就是有罪得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她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与法律作枉法裁判得行为。

2.构成

(1)客体:国家司法机关得正常活动及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得威信。还包括因对

无罪之人非法追究而侵犯得公民得人身权利

(2)客观表现: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得行为。

一个前提,两种起因,三种行为。

其前提就是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在其她司法活动中得徇私枉法行为构成另外一个罪名。

两种起因一就是徇私,二就是徇情,两种原因可以交织在一起,既徇私又徇情。

有三种枉法行为:

a)枉法追诉。

b)枉法不追诉。

(完整word版)刑法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 元。甲的行为构成(D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夺罪 D.抢劫罪 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甲乙的行为构成(A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 D.抢夺罪 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A )。

A.抢劫罪 B.故意伤害罪 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 4.甲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走,钱包内有现金850 元。甲的行为构成(C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抢劫罪和盗窃罪 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甲的行为构成( B ) 。 A.贪污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 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王

某的行为构成(B )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D.危害公共安全罪 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A )。 A.盗窃罪 B.票据诈骗罪 C.盗窃罪和票据诈骗罪 D.诈骗罪 8.甲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自己不到商店使用。于是甲找到邻居乙,对乙说:捡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商店买些高级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象机。乙跑到商场签发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乙的行为属于(C )。 A.盗窃罪 B.盗窃共犯 C.票据诈骗罪 D.票据诈骗罪的共犯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框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事法规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刑法。 A.中国B.某外国C.甲国D.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C.特殊情况才追究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 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不满16周岁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未遂B.犯罪中止C.故意杀人既遂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吸收犯 11、夫妻甲、乙有嫌隙,甲欲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的食物中,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属意外事件C.故意杀人预备D.故意杀人未遂 12、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B.犯罪构成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个数D.犯罪结果的个数

刑法分论测试题

刑法分论测试题 1.关于前科报告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受刑事处罚的人,在上学、就业时应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B.依法受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时应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C.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可以免除前科报告义务D.审判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应当免除前科报告义务2. 中国公民甲在境外被一外国间谍组织收买,接受该间谍组织指派,回国搜集某沿海军事基地情报。甲的行为构成() A.间谍罪 B.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 C.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3.关于叛逃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 只要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就应从重处罚 C. 只有掌握国家绝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才能从重处罚 D.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必须受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条件的限制 4. 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 A.火车、汽车、电车、拖拉机 B.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 C.电车、船只、航空器、火车轨道 D.船只、航空器、火车、汽车、电车 5. 甲见固定在河道中放置航标灯的小船适宜做猪食槽,就砍断锚链,将小船拖回家。所幸航标灯灭失的情况被及时发现,才避免了船毁人亡的结果。甲的行为构成( )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 C.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未遂 D.盗窃罪 6.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后,又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犯罪的,我国刑法规定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爆炸罪、绑架罪从重处罚 B.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从重处罚 C.择一重罪处罚 D.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7. 甲在生产作业期间,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供电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烧毁厂房,致3名工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千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A.失火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失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8. 张三某公安局干警,依法配备枪支。某日,李四向张三借抢打猎,张三碍于情面将枪支借给了李四,李四用了半天后归还。张三的行为属于() A.非法出租枪支罪 B.非法出借枪支罪 C.滥用职权罪 D.不构成犯罪 9.李四系省射击运动队的教练,依法配置有枪支。某日,李四不慎将枪支丢失,被王五捡到并使用该枪抢劫,则李四的行为属于() A.非法出租枪支罪 B.非法出借枪支罪 C.丢失枪支不报罪 D.不构成犯罪 10. 甲盗窃乙圈养的群羊,为了防止发声被发觉先用剧毒药物将羊统统毒死后,将50只羊盔走,剥皮卖肉,得款10000元。对甲应当以下列何罪处罚?() A.盗窃罪定罪处罚 B.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C.盗窃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D.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11. 下列哪种犯罪必须造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才能构成犯罪?()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 C.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罪 D.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12. 境外走私人李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李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王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走私普通货物罪 C.收购赃物罪 D.偷税罪 13. 行为人伪造货币后又出售伪造的货币,且有持有和使用行为的,对其行为应当() A. 以伪造货币罪论处 B. 以伪造货币罪定罪从重处罚 C. 以伪造货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 D. 以伪造货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14.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

刑法分论各章练习题

刑法分论各章练习题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直接客体B.犯罪对象 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 2.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 A.简单罪状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 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A)。 A.处死刑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宣告刑 5.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 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 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 C.简单罪状 D.叙明罪状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刑法理论将法定刑分为。 A.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确定的法定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D.绝对不定期刑 2.下列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填空题 1.我国刑法典主要由和组成。 2.我国刑法分则的绝大多数条文由和组成。 3.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主要依据是。 4.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主要是。 5.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罪状主要是。 四、名词解释

《刑法分论》考试要点

刑法考点 (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特征: 1、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是恐怖组织而参加且未进行恐怖活动的,不构成该罪) 注意:犯该款罪的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2)交通肇事罪 特征: 1、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包括自信满满的过失 司法实务: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1、是否存在违章行为且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2、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的故意犯罪的界限: !!!区别的关键在于查清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若行为人故意开车撞死或撞伤特定的个人,应定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故意开车冲撞人群,则应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现场隐藏或者遗弃的,造成被害人死亡或残废的,定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的,为了隐匿罪迹,将被害人沉入河流中,事实上被害人溺死的,应将后行为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前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 (3)保险诈骗罪 特征: 1、侵害的客体:双重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保险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律、法规,在保险活动中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 3、本罪主体:特殊主体“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骗取保险金的目的 保险诈骗罪的处罚:犯此罪和为此同时进行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

【期末复习】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试题及答案

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D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夺罪 D.抢劫罪 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甲乙的行为构成( A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 D.抢夺罪 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A )。 A.抢劫罪 B.故意伤害罪 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 4.甲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走,钱包内有现金850元。甲的行为构成(C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抢劫罪和盗窃罪 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甲的行为构成( B )。 A.贪污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 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王某的行为构成( B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D.危害公共安全罪 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A )。 A.盗窃罪 B.票据诈骗罪

刑法分论重点法条比较整理word版本

刑法重点法条比较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VS受贿罪 1.名词解释: A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并为其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在经济交往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取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依此罪定。 B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并为其谋取利益的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交往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取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依此罪定;特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斡旋受贿)2.比较: 共性:主观方面——两者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 谋取利益 区别:主体——A非国家工作人员与B国家工作人员;客体——A公司,企业正常的管理秩序与B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A要求数 额较大与B没有此要求 二.贪污罪VS受贿罪 1.名词解释: 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或者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国 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行为 以此罪定 B略 2.比较: 共性:客体——都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主体——都有国家工作人员;客观方面——都利用了自己的职务之便;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的 区别:客体——A还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和B一定程度上还侵犯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 主体——A的范围较大;财物的对象——A是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和B是他人或者单位 (包括国有单位)所有的财物;客观方面——A仅仅用手段将公共财物非法占有和B可 能是为他人牟利 三.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VS行贿罪 1.名词解释: A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B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 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2.比较: 共性:主观目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主体——一般主体

刑法分论习题集

刑法分论 单选题 邱某对洪某的一块高级手表垂涎已久。一日,邱某骗洪某说要给其介绍对象, 让洪某请自己喝酒,趁机将洪某灌醉,然后将洪某搀扶到一僻静胡同,将其手 表捋下拿走。邱某的行为构成( C )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客体是(A ) 甲、乙、丙、丁4青年,晚上去邻村看电影,路过一片稻田,见田坎上堆着几 堆稻草,由于雨后不久,稻草表面很湿,甲说,这草垛湿呼呼的,能点得着么?乙说,试试看。丙掏出火柴,将草垛点着,然后边走边聊去邻村看电影。看电 影回来时发现草垛已烧成灰烬,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甲乙丙丁的行为构成 (D )

下列自然人中,可以成为叛逃罪的主体的是(B )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B ) 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B ) 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 )

王某系出租车司机,为发泄对其单位领导的不满,驾驶一辆轿车从天安门广场西侧故意向北高速行驶,冲向密集人群,轧死5人,撞伤19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招摇撞骗罪的假冒对象是( C )。 我国《刑法》第 119条第 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 C ) 甲见固定在河道中放置航标灯的小船适宜做猪食槽,就砍断锚链,将小船拖回 家。所幸航标灯灭失的情况被及时发现,才避免了船毁人亡的结果。甲的行 为构成( B )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D) 以下只处罚首要犯罪分子的是( C ) 我国刑法分则规范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主要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B) 我国《刑法》第120条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组织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条所采用的法定刑属于( C )

刑法分论重点罪名知识点总结

危害国家安全罪 提示:本章犯罪均应剥夺政治权利(死刑,无期,危害国家) 可以附加没收财产 死刑七罪,无死刑五罪,(其中叛逃罪最高刑10年,其余四个最高刑15年) 危害国家安全罪: 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行为 特征:构成要件行为的提前性,错综性 犯罪行为阶段的混合性 具有勾结外国,境外背景的从严处罚 处罚比一般的严厉 构成要件:侵犯客体:国家安全(主权,领空,政权,制度) 客观方面: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犯罪主体:多数一般主体,少数特殊主体,无单位犯罪 主观方面:故意,绝大多数直接故意 102-113 ,12条文,12罪名 背叛国家罪: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客观:勾结外国,危害主权领土完整安全 主体:我国公民 分裂国家罪: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 特征:客观上实施了以上行为 本罪属行为犯 分裂国家:抗拒中央统一领导管辖,将我国领土割裂出去,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将某一民族从统一的民族分裂出去。 武装叛乱罪:勾结外国,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行为。 武装暴乱罪:国内人员独立组织策划实施武装暴乱行为。 颠覆国家政权罪: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主体:窃取党和国家重要权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影响的野心家阴谋家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罪:境内外组织,机构或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个人实施前六罪的行为 犯罪是特定的,帮助行为独立成罪 特征:客观方面,资助行为,仅限于提供经费场所物质,如果参加具体犯罪以共犯论处。 主体:境内外组织机构直接负责人或个人 主观方面:故意 叛逃罪 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密秘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 履行公务期间:从任职起到解职止的期间 叛逃境外:通过非法途径出境投奔境外组织机构 在境外叛逃:不同于滞留不归,行为人属合法出境在境外投奔境外组织机构。 间谍罪 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特征: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任务, 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 国家机关人员叛逃后又参加间谍组织或任务的,数罪并罚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非法提供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卷4) 2014—2015年第 1学期 课程刑法分论专业经济、行政法学院年级 2013 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 总 分 核分 人 题 满 分 20 20 20 20 20 得 分 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得 分 评卷人 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后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甲某的行为构成( C )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 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 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甲某先后拐卖妇女10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2名被拐卖的妇女,强迫2名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甲某的行为构成( A )

A.拐卖妇女罪(情节加重犯) 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定处原则定强奸罪 C.按牵连犯从一重处原则定强迫卖淫罪 D.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三罪并罚 3、按刑法理论通说,以下构成侮辱罪( D ) A为取乐用刀片将女性的裤子划破 B甲男在公共场所强行与年轻美丽妇女接吻 C同性恋乙女强行猥亵女同事 D甲男为泄愤当众将乙女衣服脱光 4 以下应数罪并罚( B )。 A勒索财物后又杀死被绑架人的 B醉酒驾车撞死一人在逃跑过程中拒不停车又撞死撞伤多人的 C因车速过快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怕承担药费等责任将被害人扔到河中致死被害人的 D用暴力非法拘禁被害人,致被害人死亡的 5.以下不属于刑讯逼供罪的对象有( D )。 A、犯罪嫌疑人 B、刑事被告人 C、因受贿被逮捕的人 D、被双规的大贪官 6.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李某构成( 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交通肇事罪 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 7.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 )? A.为自己或亲人使用为目的寻找人体器官出售者的,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 C.某医生为甲作手术时,偷摘甲一个肾脏出售给需要肾移植的病人,构成故意伤害罪 D.23岁的甲为救母急需钱,听说乙有门路寻找到买家,要求乙给三万元就可出售自己一个肾脏,乙联系了医生和买家,作了移植手术后,乙获利5万元,因系甲主动自愿要求出售器官,乙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8 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本质区别是( C )。 A.犯罪主体不同 B.客观行为特征不同 C.主观是否有发生正常性行为的故意不同 D.犯罪对象不同 9、李某上亍时发现与父母走失的儿童(五岁)在独自哭泣,李某将该儿童带到自己家,问了幼儿家电话号码后,打电话给其父母,称其子自己检到了,但想让自己送其子回家需给自己一万元,否则自己不会交出其子。幼儿父母要其减少钱,李某不愿,对方报警后抓获李某。李某构成( B ) 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 C无罪 D拐骗儿童罪 10.以下构成强奸罪的是:( B ) A、15岁的男中学生与13岁的女同学谈恋爱发生了性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

(0323)《刑法分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323)《刑法分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1:第1批次 2:第2批次 3:第3批次 4:第4批次 5:第5批次 6:第6批次 1:[论述题] 苏某于1992年被A国间谍机关招募为间谍,经过特工训练后,于1994年受该间谍机关的派遣,潜入我国境内刺探、搜集了国家机密情报,1999年再次潜人我国境内某市时,被国家安全机关人员抓获,苏某在被抓捕时,开枪拒捕,打死国家安全机关人员一名。 问:苏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参考答案:苏某参加A国间谍组织并受其派遣潜入我国境内,刺探、搜集我国的国家机密情报,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苏某的行为已构成间谍罪。同时,苏某在被抓捕过程中,开枪拒捕,并打死国家安全机关人员,又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以间谍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2:[多选题] 下列各罪中,属叙明罪状的犯罪是( ) A:故意杀人罪 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传授犯罪方法罪 D:走私淫秽物品罪 参考答案:BD苏某参加A国间谍组织并受其派遣潜入我国境内,刺探、搜集我国的国家机密情报,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苏某的行为已构成间谍罪。同时,苏某在被抓捕过程中,开枪拒捕,并打死国家安全机关人员,又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以间谍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3:[多选题]下列关于法定刑和宣告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定刑是宣告刑的基础 B:宣告刑是法定刑的实际运用 C:宣告刑是绝对确定的

D:法定刑是绝对不确定的 参考答案:ABC苏某参加A国间谍组织并受其派遣潜入我国境内,刺探、搜集我国的国家机密情报,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苏某的行为已构成间谍罪。同时,苏某在被抓捕过程中,开枪拒捕,并打死国家安全机关人员,又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以间谍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4:[多选题]我国刑法理论上一般把罪状分为( )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 参考答案:ABCD苏某参加A国间谍组织并受其派遣潜入我国境内,刺探、搜集我国的国家机密情报,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苏某的行为已构成间谍罪。同时,苏某在被抓捕过程中,开枪拒捕,并打死国家安全机关人员,又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以间谍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5:[单选题] 某法院在判决书中以盗窃罪判处甲有期徒刑8年,以强奸罪判处甲有期徒刑10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5年。这15年属于( ) A:法定刑 B:宣告刑 C:执行刑 D:宣告刑和执行刑 参考答案:B苏某参加A国间谍组织并受其派遣潜入我国境内,刺探、搜集我国的国家机密情报,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苏某的行为已构成间谍罪。同时,苏某在被抓捕过程中,开枪拒捕,并打死国家安全机关人员,又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以间谍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6:[单选题]《刑法》第340条规定:"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情节严重的,处……"此罪状属于何种罪状?( ) A:空白罪状 B:叙明罪状 C:简单罪状

刑法分论重点

刑法 名词解释 1、洗钱罪 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欺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2、间谍罪 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3、职务侵占罪 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4、罪状 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5、引证罪状 引用同一法律上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空白罪状 条文不直接地具体规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但指明确定该罪构成特征需要参照的其他法律、法规。 6、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 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或者向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行贿的行为。 7、伪证罪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8、招摇撞骗罪 是指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简答 1、公共安全定义不同观点(张明楷ppt) 公共安全,指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一、“公共”指不特定或多数人。多数人的安全必然是公共安全, 这样来说少数人的安全应该排除在外。张明楷认为,如果“少数”是“不特定”的,有随时向“多数”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会使社会多数成员遭受危险和侵害,那么也体现公共安全:“所谓不特定,是指犯罪行为可能侵犯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事先无法确定,行为人对此既无法具体预料也难以实际控制,行为的危险或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可能随时扩大或者增加。”二、“安全”包括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等安全。传统刑 法理论将重大财产损失也作为公共安全的内容。在例外的情况下(124条),“安全”的内容也包含了公共生活的平稳和安宁。 2、盗窃罪与诈骗罪如何区分 一、从客观方面来说,盗窃罪表现为秘密窃取,犯罪分子采取秘密 手段、方法,将被害人财物据为己有;诈骗罪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后处分自己的财产。 二、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错误认识而 处分财产。盗窃罪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诈骗罪是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如果不存在被害人处分财产的事实,则不构成诈骗罪。

大学考试刑法分论名词解释

刑法分论名词解释 1.罪状: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罪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罪名包括类罪名,狭义的罪名仅指具体罪名。狭义的罪名,是犯罪的名称或者称谓,是对犯罪本质特征或者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 3.叙明罪状:指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 4.选择罪名:指因罪状所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比较复杂,罪名刑事上表现为并列特点的罪名。选择罪名可以统一使用,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犯罪行为分解使用。 5.法定刑: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所确定的适用刑法的种类和刑法幅度。 6.背叛国家罪: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7.分裂国家罪: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8.颠覆国家政权罪:指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9.投敌叛变罪:指中国公民投奔敌人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10.资敌罪:指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行为。 11.叛逃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12.间谍罪: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13.投放危险物质罪: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4.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5.破坏交通工具罪:是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6.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指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7.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指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8.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指违法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 21.丢失枪支不报罪: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2.重大飞行事故罪:指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3.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法分论重点(自己总结)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当场劫 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当场性) 转化型抢劫:1、前提条件:行为人必须是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2、客观条件: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3、主观条件: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既遂和未遂: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罪;冒充治安联防队员,敲诈勒索罪。使用暴力,抢劫罪。强迫交易罪:与合理价钱相差不大,抢劫主要是以占有为目的。 1、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财物,两罪名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2、未成年人常以寻衅滋事定罪,填补精神空虚。 抢劫加重处罚的8种情形: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用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包括抢劫出租车、厂车、校车) 2、"入户抢劫"之"入"的界定。 ①"在户抢劫/户内抢劫"不是"入户抢劫","入户"之"入"是"非法侵入"之意,不包含"合法进入"。 ②"入户抢劫"的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而不能发生在户外——即非法侵入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 行为。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 财物的行为。 特征:1、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对象为财物。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为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 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特征:(1)客体要件是行为危害公共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 危害公共安全、已经造成严重后果,或者足以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多为一般主体,但少数犯罪要求特殊主体;(4)主观方面既有故意犯罪,也有过失犯罪。 6、放火罪,故意以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放火罪与以放火方法实施其他犯罪的界限。分析其放火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到公共安全。 (2)放火罪的既遂和未遂。"独立燃烧说"(本罪属于危险犯) (3)主体为一般主体,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7、破坏公共交通罪:(1)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2)足以危害到公共安全。 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1)

刑法分论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题满分20 20 20 20 20 得分 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甲某的行为构成( C )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 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 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丁某盗窃某单位财务室只盗得该单位盖了公章的空白支票,丁私刻了财务印章盖上并填写了金额二万元取出,丁某的行为构成( D ) A、盗窃罪 B.伪造金融票证罪 C.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数罪 D.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但只从一重罪定处 3、如果某乙将信用卡交给某甲保管并告之了密码时,某甲私下用该信用卡取了5万元现金使用且拒不归还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某甲构成侵占罪 B.某甲构成盗窃罪 C.某甲构成诈骗罪 D.某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4.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李某构成(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交通肇事罪 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 5.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B )? 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 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C.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

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

刑分重点罪名总结 第二十四章侵犯财产罪 (一)抢劫罪 概念: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基本特征(构成要件): 1、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可以是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客体是财产权和公民人身权。行为对象是公私财物和他人的人身。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转化型抢劫的认定: 1.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不必要求行为一定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 2、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既可以是对被害人使用,也可以对其他第三人使用。 3、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死亡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2、如果处于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而伤害或者杀死被害人后,乘机将其财务拿走的,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赎罪并罚。 3、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他目的而杀死被害人的,应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赎罪并罚。 (二)抢夺罪 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基本特征: 1、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16岁以上。 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3、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对象仅限于动产。 (三)聚众哄抢罪 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集多人,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敲诈勒索罪 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的行为。 基本特征: 1、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3、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次要客体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对象是公私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被他人合法占有的行为人自己的财物,也可以成为行为

刑法分论模拟卷_答案

《刑法分论》模拟卷答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2万余元。被告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A )。 A、失火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3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要乙退回2.5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伤害罪的犯罪预备 B、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中止 C、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未遂 D、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既遂 3、甲晚上见一老人提一公文包(内有现金2万元)独自行走,就冲上前去,夺走就跑,因夺包时用力过猛,将老师带倒在地摔成重伤。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A、抢劫罪 B、抢夺罪 C、过失重伤罪 D、抢夺罪和过失重伤罪 4、下列行为中应当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窃取一份绝密级的高考试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B、乙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移动电话入网,并使用该移动电话,给电信部门造成3万元的话费损失 C、丙拣到一张他人的信用卡,然后持卡消费3万元 D、丁窃取他人在公共网络上的帐号使用,造成他人3万元的损失 5、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李某与无业人员张某勾结,由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共同骗取本单位的数额巨大的财物。对上述行为应当认定为()。 A、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B、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诈骗罪 C、李某和张某共同构成贪污罪 D、张某和李某共同构成诈骗罪 6、张某与李某约定,在李某窃取了财物后,为李某窝藏脏物。张某窝赃的行为,构成()。 A、窝藏罪 B、窝藏、包庇罪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盗窃罪的共犯 7、安某经常虐待其10岁的继女刘某,某日,安又因琐事痛打刘某,刘有反抗,

刑法学分论笔记

1.刑法分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刑法学体系由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两大部分构成。刑法总论研究刑法的宏观理论问题和刑法总则规范的基本原理与共性问题;刑法分论则研究刑法分则规范和具体犯罪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刑法分论不仅受到刑法总论的指导和制约,同时也对刑法总论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犯罪的分类排列: 我国刑法典分则对犯罪采用简明的分类方法依次规定有10章即10类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这类犯罪的分类及排列构成了我国刑法典分则的体系。 3.犯罪分类排列的意义:(一)在立法方面,通过犯罪的分类排列,建立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表明立法者对各种犯罪性质的认识和刑法保护的价值取向,体现刑法打击犯罪的重点所在。 (二)在司法方面,犯罪的分类排列,有助于司法工作者较为准确地认识各类犯罪的基本特征,把握各类各种犯罪的危害程度,区分类罪之间及具体犯罪之间的界限,正确地适用刑法。 (三)在刑法理论研究方面,犯罪的分类排列,有利于理论上探讨和阐释各类各种犯罪的立法意图、一般特征和危害程度,有利于对类罪和个罪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为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4.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罪状分为4种: 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空白罪状 5.罪名:罪名,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名称,是对犯罪本质特征或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罪名将形形色色的犯罪及构成特征概括成一个简单的名称,便于人们了解和记忆刑法上规定了哪些犯罪,明确国家对危害社会行为所给予的政治上和法律上的否定评价,并大致地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罪名种类:1.以罪名的效力为依据划分: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和学理罪名。 2. 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划分:单一罪名和选择罪名的。 确定罪名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2. 概括性原则3. 科学性原则4. 明确性原则 正确确定罪名的意义:正确确定罪名,有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有利于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有利于严格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有利于适当地量刑。 6. 法定刑:法定刑,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法定刑一般可分为三种: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和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7. 法条竞合: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主要表现:(一)因犯罪主体形成的法条竞合(二)因犯罪对象形成的法条竞合(三)因犯罪目的形成的法条竞合(四)因犯罪手段形成的法条竞合(五)因危害结果形成的法条竞合(六)同时因手段、对象等形成的法条竞合。 法条竞合适用法律的原则:(一)在通常情况下,采取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二)在特殊情况下,采取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适用法定刑重的法条。 8.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危害国家安全罪共包括12种具体罪名: 背叛国家罪,是指中国公民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武装叛乱、暴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