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6 毛概复习题

2014.6 毛概复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题6.16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B )

A.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B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3、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 C )

A 人口多,底子薄

B 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B )的关系。

A.相辅相成

B.一脉相承

C. 相对独立

D. 与时俱进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ABCD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 AB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

3、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BD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断解决中国问题。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5、关于毛泽东思想,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BD )。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第一个重大理论。

B.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思想。

D.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大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评价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

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同志为党、国家、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在晚年也犯过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晚年犯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也有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根据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的定义,当然不包括毛泽东的失误,不包括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

②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是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也有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主要是指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等“左”倾错误理论观点。这些错误理论观点,严重地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明显地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因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③做这样的区别,有利于反对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态度,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怎样对待毛泽东思想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的态度:一种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一种是对毛泽东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采取“两个凡是”的态度,只是照抄照搬,甚至不愿意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坚持这些错误。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都是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2)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采取了科学的态度,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功绩和错误,正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并郑重宣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决地恢复毛泽东思想的科学面目,并运用它来纠正一切错误,把毛泽东思想继续推向前进,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选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最基本的联盟是( C )

A 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B 无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C 工农联盟

D 无产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2、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 )

A 武装斗争

B 议会斗争

C 合法斗争

D 地下斗争

3、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 A )

A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官兵平等的原则

C 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原则

D 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

4、毛泽东为党和人民军队确立的宗旨是( C )

A、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5、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 A )

A 从思想上建设党

B 从作风上建设党

C 从组织上建设党

D 从制度上建设党

二、多选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的三大法宝是( ABC )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进入( A )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 、共产主义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B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C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 、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 、过渡性质的社会

D 、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D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B )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D)

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开展合作化运动

C.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和平赎买

7. 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 c )三个阶段。

A.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B.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C.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司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

二、多选

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ABCD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企业利润的分配按照国家所得税和( ABDE )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A.资方红利

B.企业公积金

C.设备购置费

D.工人福利费E国家所得税

三、大题

1、简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

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多选: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ABCD )

A.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调整和完善得到不断解决

2、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 )。

A、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我国国内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C、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D、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矛盾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单选

1、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其社会性质而言应属于( D )

A、资本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向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社会主义社会

2、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情是)( D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且不平衡

B、人口众多

C、贫富差距拉大并且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D、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核心内容是(C )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富强、民主、文明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C )

A、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B、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二、多选

1、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里的“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 AB )

A、现实社会的性质

B、现实社会的发展阶段

C、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的阶级构成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涵义包括( AC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3、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必须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

B、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C、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AB )

A、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B、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C、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D、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冒进情绪,脚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

三、大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个论断的第一层含义,指明了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第二层含义阐明了我国现实社会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答;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⑶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单选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B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实现共同富裕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D.提高综合国力

二、多选

1、“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中核心内容是( ABC)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和谐

2、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包括(BCD)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中国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

3、党的十五大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的目标是( ABC )。

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C、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大题

1、简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内涵?

答: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3、中国梦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一、单选

1、改革的性质是( B )

A 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B)

A全面加快改革 B全面深化改革 C 加快深化改革 D深化社会改革

3、( A )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A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

B 同步推广与重点推进相结合

C 全面改革与逐步推进相结合

D 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促进

4、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B )

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多选

1、改革是( ABCD )

A、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立国之本

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 A D )

A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CD )

A、多层次

B、多渠道

C、全方位

D、宽领域

5、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BC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发展是前提

6、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B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发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 必须通过改革促发展,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7、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 ABC )开放型经济体系:。

A互利共赢B多元平衡C安全高效D积极主动

三、大题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做到: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如何认识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答:(1)改革的任务决定中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中国改革是整体推进式改革。在改革的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同时在城市搞试点,创办经济特区。1984年10月改革进入第二阶段,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2年南方谈话后改革进入第三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市场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体制改革具有广泛性和全方位性。中国的改革具有全面性,引起了我国社会关系的全面变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改革的内容除了经济体制改革,还有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等。改革引起了生产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方式、分配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实际上,改革已经辐射到我国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整体转型。

3.如何看待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国内国际背景。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2)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变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3)改革开放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选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可持续发展道路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D )上

A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量的比重

B 国有经济的总产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C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D 控制力

3,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 B )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A 发展新型产业

B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二、多选

1、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 ABD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中外合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BCD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D、外商独资经济

3、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 ABCD)

A.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B.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三、大题

1、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

( 1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坚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方向。才能保证劳动人民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首先,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其次,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党的十五大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的理论突破是根据客观实际,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必然选择。第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协调结合的需要。第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 2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

其次,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一是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就应支持和鼓励其发展。二是在政策上要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三是坚决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努力减轻各类集资、捐款、摊派方面的不合理负担。四是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总之,我们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共同点,创建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

2,简述按生产要素内容分配可分为的类型

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提供劳动为依据取得收入包括了按劳动分配,但这里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这里是指劳动者把自己劳动力出卖给生产资料所有者得到的收入。这与按劳分配是完全不同的性质。这里所说的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用于分配,是指个体劳动者取得的收入,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雇员劳动者取得收入。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取得的收入,当然是劳动收入。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雇佣劳动这所取得的收入,这当然也是劳动收入,其实质是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

第二,是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这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提供了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取得收入。如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提供的资本所取得的利润,有些人把自己的货币或资本借给别人使用而得到的利息,一些人把自己实物形态的资本租借给他人使用所得到的租金等。这是以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实处经营活动中去,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其要素的所有权得到的收入分配。

第三,是以知识形态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于分配。知识形态生产要素对于生产因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知识形态的生产要素对于生产经营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要素的所有者把科技发明、信息、专利等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或作为企业的入股也能够从企业取得的收入。这同样是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身份参与分配。

3,简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自主创新道路的内涵。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4、简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⑴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⑵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⑶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⑷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选

1、我国的国体是( A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多党合作制度

C 民主协商制度

D 民主主义制度

2、( C )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A经济建设为中心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改革开放

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D )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实现工业化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无产阶级专政

4,我国的政体是( A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主协商制度

C 党政领导会议制度

D 各种联席会议制度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C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A 和谐中国

B 美丽中国

C 法治中国

D 生态中国

二、多选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ABCD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ABCD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ABC )

A.参政议政B.政治协商C.民主监督D.制定法律

4.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BCD )

A.民族合作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ABCD)

A自我管理 B自我教育 C自我服务 D自我监督

6、构成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社会团体组织

三、大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强调(目标)“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任务) 第一、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第三、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第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第五、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2.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3.发展基层民主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多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BCD )。

A倡导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B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大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

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四节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选

1、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C )。

A发展经济B科学技术C保障和改善民生D加强国防

二、多选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 ABCD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大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第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第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第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第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单选

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D )。

A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B 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

C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D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二、多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的思想是(ABCD)

A和谐发展 B全面发展 C 可持续发展 D循环发展

2、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BC )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生态良好

D 安居乐业

3、关于生态文明的总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B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C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D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大题

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个要求的核心和实质,“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⑵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⑷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单选

1、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A )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2、( B )是实行“一国两制”的核心。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一国两制”中的特别行政区( D )

A、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力

B、享有完全自治权

C、享有立法权

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二、多选

1、下列说法中,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涵认识正确的是(ABCD )。

A.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B.两制并存,主体是社会主义

C.高度自治

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三、大题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的内容。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决反对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

(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不仅台湾、香港、澳门同胞现有各种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而且他们希望获得的其他权益也将得到充分实现,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夙愿,充分行使选择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更加广泛、直接地参与管理国家大事。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和平统一,有利于两岸社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感情的融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期繁荣稳定,也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就需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台独”活动与国际反华力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台独”将使台湾沦为外国附庸。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自己的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归根到底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搞好。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选

1、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 )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C、反帝反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2、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通过武力解决国际争端

C、不放弃使用武力

D、反对霸权主义

二、多选

1、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积极争取主要包括 ABCDE

A.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B.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C.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D.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E.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2、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高举(abcd)的旗帜

A和平 B发展 C合作 D共赢

3、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 ABCD )。

A.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B.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C. 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

D. 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大题

1、简述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

1.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

3.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4.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一、单选

1、我国的领导阶级是( B )

A 、农民 B、工人阶级 C 、工农联盟 D、先进知识分子

2、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C )

A、依靠力量

B、可以依靠的力量

C、根本力量

D、不能依靠的力量

二、多选

1、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ABC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社会阶层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的四个尊重是(ABCD)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E尊重技术 F尊重创新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ABCD )。

A.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主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C.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人员

D.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

三、大题

1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理论

一、单选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C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是中国( B )的先锋队.

A 、农民 B、工人阶级 C 、工农联盟 D、先进知识分子

二、多选

1、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包括(BCD )

A.建设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B.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C.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BCD )。

A. 要不断提高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B.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C. 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D. 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三、大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1)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押题重点: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障与改善民生,评价毛泽东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