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古诗文的三种方法

教学古诗文的三种方法

教学古诗文的三种方法
教学古诗文的三种方法

浅谈教学古诗文的三种方法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古诗文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明珠。而在中考中,古诗文的分数在20分以上,可见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对古诗文教学颇有心得,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知人论世法;语境推求法;联想补充法;推动教学

一、知人论世法

社会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人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于是,如果我们想深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社会背景。就拿唐朝来说吧。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社会发展极其迅速,人们安居乐业。诗人的作品里大多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到了晚唐,尤其是安史之乱,诗歌中则大多表现郁郁不得志的感情,或者忧国忧民的情感。由此可见,知人论世的方法很有作用。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流传千古,很多学生可以倒背如流。诗中写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只看出了李清照对项羽的赞美。熟悉社会背景的读者才能了解另一层深意。当时南宋王朝偏安杭州,照样过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醉生梦死的生活,根本不思收复失土。联系时代背景,我们理解了蕴含在诗中的另一层意思: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王朝不思收复失土的讽刺。

二、语境推求法

小学古诗词教学情趣化详解

小学古诗词教学情趣化 章海玲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尤其是古诗词,短小精悍,可谓字字珠玑。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命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其中明确规定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 千百年来,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诵读对于培养坚定的人生信念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影响了他们一辈子的修身和治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学生时期,在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大量背诵一些古诗文,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用多种形式激发兴趣,转变古诗词学习方式 1、开展“每周一诗”活动 五年级学生古诗的积累有一些基础,但是落实情况实在不容乐观。为了使这种令人尴尬的情况得到改善,于是我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让同学们做到每周记住一首。(具体推荐篇目见附件1)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早晨是人的思维最清楚的黄金时间,最适合用来诵读诗词,于是,我便在班级里开展古诗诵读活动。在前黑板左上角开辟出一小块古诗园地,每天由一位同学把古诗抄写在上面,而且还要求学生每人建一本《诗韵》来积累。早读时,先由抄写这首古诗的同学背诵,然后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结题报告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课题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容 (一)探索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1、通过对古诗词教法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

熏,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想象和创新能力,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文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式。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2、探索小学古诗课堂教学路子。 3、编写出小学古诗积累校本教材。 4、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探索通过古诗词积累,培养学生良好品性的有效途径 1、选取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古诗词诵读容,古诗词诵读的兴趣,古诗词诵读的方法。 2、学生背诵古诗词增加了记忆力,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文化素养,学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了传统美德的教育。 (三)教师摸索和总结出现代教育技术下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基本模式,并总结出一套小学各年级段古诗词诵读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细则 (四)学校编写出一套古诗词诵读教材,建立一个古诗词专题学习,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 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6月 1、选题、申报、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2、分类搜集、整理、筛选有关古诗文资源。 第二阶段:逐步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2月 1、确定实验对象,并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摸清教学需求。 2、通过教学实践,反馈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积累经验与方法。

小学古诗词教学步骤.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步骤

兴隆社区小学 王小艳 2016.11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步骤古诗是小学语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古诗教学要设计得精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分七步进行: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

入法,预习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如:我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就像本人执教的《泊船瓜洲》,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宋朝诗人王安石,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背景介绍,知晓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像我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我教学《长相思》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纳兰性德你

古诗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让古诗教学“春色满园”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同时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思想观念,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审视当下“古诗教学”教学现状,三大现象或许需商榷:1.串讲多,品悟少。2.泛读多,品读少。3.拓展多,关注少。为切实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古诗教学”进行了问题梳理,提出了几点实践:1.创设氛围,营造古诗词意境;2.品词析句,唤醒古诗词意境;3.提升底蕴,再现古诗词意境。 【关键词】: 多媒体古诗词教学意境语文素养提升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了50多首经典古诗,《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小学阶段安排如此篇目众多的古诗,其目的是通过古诗教学,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同时,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然而纵观整一个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笔者以为我们需要对此有更为理性的思考。 几个问题 问题一:串讲多,品悟少 教师花大量时间串讲诗词,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层面,逐词逐句牵引,而串讲式古诗教学模式,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制约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学生难以体会到古诗文的意境美。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问题二:泛读多,品读少 学生能背诵许多古诗词,但诵读水平不高。教学中教师对诗句的诵读缺乏必要的引导,把词句的诵读、意境的品味、情感的熏陶三者割裂。由于没有“以读带情,以读悟情”,造成学生古诗词读的量多,品的质差,学生很难以心灵的语言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 问题三:拓展多,关注少 教学中“庖丁解牛”肢解完一首诗歌,急功近利于形式各异的表演秀:如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令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几点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弥补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与乏味,使学生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意境,触摸诗文脉搏,倾听诗人情思,体会古诗神韵呢?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古诗教学,使古诗教学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呢?信息技术以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为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学手段。为此笔者对信息技术在古诗教学运用中作了以下尝试:

古诗词教学方案 .doc

古诗词教学方案 撰写人:XXX 本文档介绍了XXXXX. YOUR LOG

新课标带来的课堂五彩缤纷,指出要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让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芒。目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固定死板,不能发掘与提升学生审美等能力。师生都不太重视诗词,原因大体有两点:一是教师认为诗词难以把握,不好教,,认为只要讲清楚字词含义,学生能将古诗翻译现代白话就可以了。整个诗词教学过程都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像散文、小说一样分析层次,概括段意,过多、过于琐碎的分析讲解使诗词变得没有一点趣味,原本是最富抒情意味和丰富意蕴的诗词,却被分解得不成样子了。二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古文比较排斥诗词,看到诗词就头疼,十分讨厌。 一、诗词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我认为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物质化了。商品社会带来的价值冲击,使我们在面对一个物质化的世界时变得更加现实,缺少诗意。而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小学生受其影响比较大。 2、现行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考虑更多的是应试性与道德说教,过多地分析与讲解,丧失了语文的灵魂

当前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主要还是对字词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分析,像一盆冰冷的水浇灭学生的情感火焰。有些教师讲诗一句一句落实不够,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完了,更有甚者,还要用现代语法,现代修辞法去硬套,那就更是南辗北辙了。 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出路 1、提高教师的诗词鉴赏水平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爱好诗词,然后才能教好诗词。从孔子讲授《诗经》到“五四”前期,中国一直重视诗词的教育功能,(五四”以后“诗教”传统实际上难以为续)。古今文人墨客都喜欢诗词,并能吟诗作词,我们虽不能人人会写诗,但会诵诗,会教诗,却是每位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怎样诵诗呢,那就是一定要读出诗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和情感,这样才有抑扬顿挫之美,诗的感情也会被表达的恰如其分,对学生也有示范和陶冶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象、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教师平时要多读诗词。读的方面要广,不只要读诗词,还要读诗词以外的文言典籍,读现实生活的大书,即了解现实社会生活。象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谓“诗内功夫”,指的是熟读经史,掌握词汇、

小学语文古诗词趣味填空——寓教于乐(附答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趣味填空——寓教于乐(附答案) 古诗趣味园 1、七彩园——填颜色。 乌云翻()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毛浮()水,()掌拨清波。 ()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时。 千里()云()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百花园——填花名。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借问()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3、动物园——填动物。 春()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洲。融飞(),沙暖睡()。 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上时。4、数字园——填数字。 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月下扬州。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月花。 ()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白发()千丈,缘愁似个长。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人。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古来稀。 南朝()百()()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故国()千里,深宫()()年。 5、地名园——填地名。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6、乐器园——填乐器。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

摘要: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古诗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练,充满画意。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特的方法,灵活有效的授课,让学生从古诗中开智慧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 关键词:古诗教学独特方法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因此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涉及诗人三十多家。这些诗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总体而言,古诗的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炼,充满了画意。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特的方法,灵活有效的授课。 一、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诗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 二、深入诗的意境,与诗文产生共鸣。 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或绘景的诗,不论是抒情和叙事的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使诗文思想感情升华。 如柳宗元的《江雪》,通过概括描写环境,衬托人物,精刻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立意含蓄深刻,选材详略得当。讲授时,可随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看懂画面上描绘了多少景物,确定诗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2.理清画面的层次结构,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顺序和展开想象的思路;3.弄清楚字、词、句的确切含义,体会出诗人感情爱憎的倾向;4.有条件的还要尽可能考查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论出作者的功过得失以印证诗作。这样既感触到了诗人苦恼与孤立无援的处境,又坚决坚持自己的主张,宁折不弯,继续探索的精神。 三、重视联句和译说的训练 古诗讲究凝练,即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古诗中词序的颠倒、词语的省略,甚至句子成份的省略比比皆是,所以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领悟整个诗篇所描写的意境就更难了。教学时可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译出来,进而贯通全诗内容。 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

小学古诗文教学困惑与对策

小学古诗文教学困惑与对策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课程标准》将诵读古诗词列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熟练背诵80首古代诗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古诗文教学中特别是古诗文诵读活动中,我校师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一、曾经的困惑 回顾这两年的古诗文诵读及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是辛苦的,特别是活动的初始阶段,围绕古诗文教学我们一线语文老师曾经很迷茫,曾产生了很多困惑。比如: 1、怎样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古诗文数量大,学生背得快,但遗忘得也快。 3、学生虽然会背了,但是对于古诗文的诗意及意境却根本没有理解。 4、学生唱读现象严重,如何训练学生朗读? 5、学习古诗文的教辅资料及电化教学设施、配备缺乏,老师教学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6、古诗文课堂教学如何入情入境? 7、如何处理某些古诗学生会背了,但是教材中又出现了的问题? 8、教师的古诗文积累有限、文化底蕴不足,难以应对学生的需求。 二、我们的探索 围绕以上问题,我们语文老师进行了探索,解决了一些问题。 1、加强宣传,营造学习古诗文的浓郁氛围 (1)学校宣传,营造学古诗文的氛围 学校利用校刊宣传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古诗文赏读。 (2)班上我们利用班刊、手抄报、教室布置等为学生营造学习古诗的良好氛围。(提供照片) 比如我们将班刊命名为“古诗园地”,“古诗园地”由三个板块组成:诗人介绍、诗文赏析、学诗方法。在营造学习氛围的同时也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趣的古诗教学设计

篇一:好玩有趣的童诗教案 好玩有趣的童诗 浙涪友谊学校陈春华 教学目标 1、了解多种形式的童诗,感受童诗的好玩有趣。 2、在读诗交流中了解童诗的特点,并试着创编童诗。 3、喜欢童诗,对童诗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师: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儿童诗,你记得哪一首?(预 设学生交流:《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太阳是大家的》《红领巾真好》……) 2、师:这些儿童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读起来朗朗上 口,但是形式单一。其实,儿童诗的形式可多了——(屏幕出示:数字诗、数学诗、图像诗、童话诗、叙事诗、抒情诗、寓言诗、科学诗、讽刺诗、题画诗、散文诗、回旋诗……)(师生一起读出来)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读读其中的几首诗(屏 幕出示:数字诗、数学诗、图像诗、童话诗、叙事诗),走进好玩有趣的童诗世界! 二、读诗 1、请拿起诗歌单,自由地读一读这些童诗,看看你发现了 什么? 2、学生交流。(预设学生会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交 流,老师相机进行点评和引导:这些诗的内容丰富,都是写孩子生活的,形式也很多样、生动,真是好玩有趣。) 3、读第一首诗——(出示图像诗《瞌睡虫》竖排的)。 (1)抽生读诗,读得正确、流利。 (2)你觉得这首诗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预设:) (3)是呀!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孩子上课时打瞌睡的情景, 尤其是诗句的排列不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虫吗?十分生动形象。这首诗还可以这样排列——(出示图像诗《瞌睡虫》横排的)。回忆自己瞌睡来了的情景,我们一起来读读。 4、请同学们再读读剩下的几首,看看最有趣的地方是什 么。 (1)学生自由读诗。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教师小结:多么好玩有趣的童诗呀! 5、现在,你对童诗有什么新的认识呢?谁来谈谈自己的感 受?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原来,把儿童生活的童真童趣用丰富、新 颖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儿童诗。它是那么地好玩有趣! 三、我当小诗人。 1、我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是不是?那么 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写一写吧! 2、(屏幕出示——(1)选择一件生活中最有趣的事。(2) 自由选择一种诗的形式写下来。) 3、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指导。

古诗词趣味教学

古诗词趣味教学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如星海的优秀诗篇。这些诗篇语言富有图画美和音乐美;具有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多积累优秀诗篇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滋养学生心灵,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把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的宝藏完好开发,使我们的学生完美地应用、掌握它呢?下面从“读、画、演、编、唱”五方面谈谈我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收益。 一、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美、思想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要理解一首诗词,继而学会运用,读是多么的重要啊。读两次是读准确读通顺了,读四次是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了,读六次是读出味道读出感觉来了,读八次是读出体会读出意境来了…… 例如,在《长相思》这首词的学习中,学生读前两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聒”和多音字“更”,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如“身向榆关那畔行”可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夜深千帐灯”可在“夜深”后面停顿;读到第五遍时,读出“长”的味道和“相思”的感觉;读到第六遍,看着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把词的意思读懂了;读到第七遍,读出作者身在征途,心系家乡的感情;读第八遍,想象出家乡的一幅幅乡村乐居图;读第九遍,感受到家乡亲人们对诗人离开的不舍,读第十遍,感受到诗人爱故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既然读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不要把古诗咬碎了,生生地讲解那些字词,而是应该让学生尽情地朗读,读多了,其中的意思定会了然于胸,教师只要适时地点拨就行了。 二、在绘画中欣赏形象美、意境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古诗词大都景致生动,诗境鲜明,诗情画意。古诗教学过程中也可利用诗画相通的特点,引用绘图想象与想象成画的教学方式再现古诗的意境。 例如杜甫《绝句》一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教学中,学生把古诗读懂后,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借助想象力,画出诗中所描述的景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借助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的绘画。如:诗的前两句该怎么画?一行翠绿的柳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步骤进行:一、学习文献。我们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取相关的资料组织系统学习.我们学习了《名师课堂实录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刊载的有关古诗词教法的文章、名家古诗词教学课堂实录,还学习了《语文会刊》中相关文章。在学习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

古文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理解古诗文是很有益处的,做法如下。 一、课始激发兴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要〕文言文和古诗词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只喻,老师很重视,学生也把文言文和古诗词当作学习语文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学习古诗文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的沉闷、枯燥,学习的效率也低。所以,文言文成了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教与学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课堂效率,老师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力争改变课堂枯燥而沉闷的学习气氛。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学习乐趣 新课改之后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和古诗词篇幅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和古诗词所用的课时比重几乎占了一多半。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学生懂得文言知识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还有助于了解和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同时更重要的是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分值上看,36 分所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四。由此可见,文言文和古诗词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只喻的,老师很重视,学生也把文言文和古诗词当作学习语文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古诗文谈虎色变,视之如洪水猛兽,如拦路虎,很多时候学习古诗文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沉闷、枯燥,学习的效率也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 2012-4-18

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然而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然而,近几十年来,对传统的东西抛弃较多,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显得日益严峻,弘扬民族文化迫在眉捷。 2、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程的“总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明确提出诵读古诗文的要求: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低段),第二学段为50篇(中段),第三学段为60篇(高段)。并且后面附录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给出了一部分具体的篇目。(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因此,我决定进行“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就是有效引导中高段小学生学习经典古诗文,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最终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我们的孩子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课题界说 《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指的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下,以3—6年级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古诗文课文为载体,以学校的语文课堂为教师和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根据本校本学科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的现

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

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误区,当前古诗词教学有哪些误区呢? 一是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取代了古诗词的诵读吟唱、语言品味、情感感悟。自主、探究学习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各科教学的共性。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有着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词教学的“味道”。 二是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读通读顺。目前古诗词教学大都停留在这一层次。一些以学习经典诗文为特色的学校,学生可以背诵许多古诗文,但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品诗”,没有学会吟诵,从品味诗句当中加深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 一、语言的品味 语言素养体现在对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实践诸多方面。对诗的语言的理解是读诗的基础。许多老师都指点学生自己看注释、查资料、或联系上下文把字词的意思读懂。如“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又如“感时花溅泪”,让学生理解“时”不仅指时候,还指时局、时势的动乱;“泪”不是一般的眼泪,而是生离死别的泪,是心惊肉跳的泪,是爱国爱家的泪。这样的理解就不是停留在只看注释上。古诗词语言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 1、古诗词的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学会品诗。 品味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感情色彩、表现手法。 古诗词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但不应停留在诗句内容的浅层,必须引导学生从诗句语言的运用、表达上提出问题。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都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细细品味。 2、语言的品味必须伴随着大量的诵读、细细的品读。 古诗词的诵读、吟诵,有别于一般课文的朗读。一些古诗词教学读的量也很多,但就是读不出味道来。关键在于对诗句的诵读缺乏必要的引导,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割裂开来。 读诗先读题,品诗先品题。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发表时间:2018-02-09T15:35:01.577Z 来源:《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2期作者:姚瑞花 [导读] 对学生的未来综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提出几点体会和建议,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姚瑞花甘肃省永昌县第三小学737200 摘要:通过古诗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及语文素养,获得情感以及文化方面的感染和熏陶, 对学生的未来综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提出几点体会和建议,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策略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以形态为手段 1.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的。 2.悦耳有时比悦容更重要,不能悦耳就不能悦容。特别是古诗教学,教者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电化教学的直观化、形声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二、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俗话说:“七分诗三分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可见,诵读应该成为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学生理解古事内容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内部言语进行理解,把诗文原有的内容转变为具有个性的理解,读准诗意,读出意境美。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古事诵读时,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用适当的语调、语速和情感诠释古诗的内涵。 三、帮助学生掌握古诗创作背景 在小学阶段,每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以及情感表达都存在差异,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根据背景的不同向读者传递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帮助学生掌握古诗创作的背景,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赠汪伦》这首诗,是李白在汪伦离别之际,汪伦通过歌声送别友人,而李白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汪伦的深切友谊;又例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王维通过美酒、青柳以及朝雨表达了对元二离别的伤感,体现了王维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又例如《独坐敬亭山》这首歌,李白通过“只有”“孤独”等词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通过当时的背景了解,可见李白当时雄心壮志、才华横溢,但是世态炎凉、朝廷黑暗,一身的志向和抱负无从施展, 而长期的辗转飘零让李白饱尝心酸,进而生出孤寂之感。 四、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载体,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 例如《江雪》中描绘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氛围中,一个老翁在寒冷的江面独钓的画面。因为是诗,它没有许多细小环节的展示,在此,让学生在心中勾勒老人那苍苍的白发,饱经沧桑的脸庞、孤独而专注的神情,眉宇间的忧思,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夜宿山寺》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也是诗人想象的结晶,让学生领悟诗人在此运用想象手法是为了突出楼之高。课后,也可以设计一些短小的思维训练题,如以怎样表现“奇、美、性、好、怪”等为内容进行训练,不懈地努力,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吧! 参考文献 [1]纳学仁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课外语文,2014,(24)。 [2]陈活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2)。 [3]沈水珠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体味诗词意境与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9)。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日期: 2

《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然而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然而,近几十年来,对传统的东西抛弃较多,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显得日益严峻,弘扬民族文化迫在眉捷。 2、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程的“总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明确提出诵读古诗文的要求: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低段),第二学段为50篇(中段),第三学段为60篇(高段)。并且后面附录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给出了一部分具体的篇目。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因此,我决定进行“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就是有效引导中高段小学生学习经典古诗文,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最终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我们的孩子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课题界说 《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指的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下,以3—6年级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古诗文课文为载体,以学校的语文课堂为教师和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根据本校本学科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对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设立、媒体选择、方法确立、活动组织、反馈方法、成绩评定等进行研究与实验,对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课堂教学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进行研究与实验。 三、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小学中高段古诗文的课堂教学理论,探索古诗文教学规律性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解决小学中高段古诗文的教学困难,力求提供丰富全面的典型案例。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参与教科研的热情,培养在做中习得教科研的方法,浓厚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课”的氛围,推动自我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四、理论依据和预期研究目标 (一)理论依据 当今时代,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古诗文积累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积累古诗文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在0-13岁,尤其是6-13岁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文化经典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变在其身心的一部分。所以应趁此时其忆之

浅谈古诗教学方法

浅谈古诗教学方法 古诗教学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概括、精练含蓄的额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多年来,我一直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辅读方法,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模式,并运用于教学实中,使学生受益匪浅。现简介如下: 模式一: 故事引入——熟读理解——品读背诵 教学先将故事的内容,结合写作背景,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有时可配挂图或简笔画),以次激发学生诵读故事的兴趣,理解古诗的内容。接着,出示古诗,经范读或听录音,扫除阅读障碍。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所讲的故事,琢磨词和句的意思,教师及时点拨,学生主动理解。最后,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朗读品味。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思维处于活动、兴奋状态,诵读抑扬顿挫,回环流畅,直至背诵。 模式二: 背诵相关古诗引入——速读理解——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根据所学古诗的内容,先让学生背诵学过的同类古诗。这样既可复习旧知、加强记忆,又易找到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古诗作平稳的饿铺垫。接着,要求学生快速读通读顺,约略理解古诗大意。然后,学生闭目想象,教师以诗化的语言描述意境,并配上音乐,创构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深藏在跳动的字里行间的深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最后,配乐诵读,学生置身于诗的煤精,体察、感悟、陶醉,直至背诵。 模式三: 自学检查——质疑讨论——尝试辅导——欣赏练习 初读时,学生划出读不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句。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学生初步读通、读懂,教师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这一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及时找到自己在内容理解上的空白点,进而带着强烈求知欲积极参与,更好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展开讨论,相互交流,自己解决问题,使整堂课都活起来。然后,教师重点辅导,让学生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引导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学生文字的欣赏感受能力就会受到美的熏陶。最后可作尝试练习,如让学生根据诗意即兴表演,或乘兴作画,再现诗境,加深理解,也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诗比赛,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口答题,开展古诗知识抢大活动等。 模式四: 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迁移运用 首先,教师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意思。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读感知古诗,要求读准,不添字,不漏字。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讨论、品味,领悟诗意。这时本模式中较关键的一步,因为字词是古诗肌体的“建筑材料”,深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均由此表现出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创设想象的氛围,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内在韵味,在头脑中再现古诗的艺术境界,沉浸在诗情画意的享受中。最后,出示相似的古诗,让学生按上述的精髓,领略其深刻的底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