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城市立体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发展城市立体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发展城市立体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发展城市立体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收稿日期]2008-03-04

[作者简介]吴华根,男,乐山市委党校副调研员。王翠兰,女,乐山市委党校科社副教授。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四川 乐山 614000)

□ 吴华根 王翠兰

发展城市立体绿化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摘要:城市生态环境是衡量一个城市进步与发展的标尺。发展城市的立体绿化在改善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承载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美丽工程,是造福城市人民的幸福工程。城市立体绿化潜力巨大,与城市地面绿化面积相当。立体绿化有消除“热岛”,节能,节约土地,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等诸多好处。立体绿化技术要求不高,是投入少,效益高的美丽事业。

关键词:城市生态立体绿化节能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F06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922(2008)02-64-02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要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指出:“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新的层次。人们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只是要求有干净、卫生、整洁、无污染、无噪音的城市,还要有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绿化、美化。在绿化上也不仅仅要求有行道树,庭园中有绿化,公园中有绿地,而且还要求对建筑物的墻体、顶部都要进行立体的绿化、美化。把绿化从地面延伸至空中形成城市的全方位的立体绿化。作者就改善城市生态的立体绿化作一浅析。

一、立体绿化潜力巨大

立体绿化就是把绿化植被延伸至建筑物的四周立面和顶部的绿化。在城市中,建筑物主要是房屋,其它的建筑物比例很小。对于房屋而言立体绿化就是房屋四周外立面墙、阳台和屋顶的绿化。

11立体绿化面积多,其绿化潜力巨大。城市房屋建筑占地约为城市用地面积的10%以上。一般七层以下房屋的外墙、阳台和屋顶面积的总和要达到其占地面积的三倍以上。高层电梯房面积就更大了。所以房屋的外墙、阳台和屋顶的总量是巨大的,将会达到城市占地面积的30%左右。这个量几乎可以和地面的绿化面积相当甚至更大。也就是说城市里还存在一个和地面一样面积的地方可以进行绿化、美化。

21重视不够,效果不佳。虽然有这么一个可观的面积可以绿化,但是我们却对巨大潜力重视不够,没有认真去思考如何发挥建筑物立面和顶部的绿化,因此形成实际效果不佳。除近几年新修建的部分住宅楼,因为房顶被开发商赠与了顶层住户,顶层住户进行了部分绿化外,大部分是没有进行绿化的。不但房屋的立面墙没有绿化,就连大部分的屋面也没有绿化。造成了巨大资源的浪费。这个资源不是房屋住户个人的损失,而是整个社会,整个城市的损失。

二、立体绿化好处多

对于在地面上进行绿化的好处,已经被人

们认识和接受了,并且有了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对于进行立体绿化就存在有不同的认识。人们认为只要把地面的绿化搞好就行了,没必要去进行立体绿化。而立体绿化是一个新的概念,人们也担忧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无论如何,立体绿化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它将会改变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主要好处在于:

11能消除或者减轻城市中的“热岛”效应。众所周知,现代城市在其中心区存在着“热岛”效应。城市的中心区由于人口密集,所消耗的能量多,排出的热量多。在建筑物密集的中心区,空气的流通性差,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造成其温度要比城市外围区域高出几度形成“热岛”。这几度的温度不但使“热岛”区域的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舒适,还由于温度的升高能源使用增加,设备损坏率增大等带来诸多的问题。有植被的地方在太阳的直接照射下,其温度要比没有植被时低三至五度。植被越多温度降低得越多。如果我们城市里的所有建筑都能进行立体绿化,那么这城市中的“热岛”效应也就可以减轻甚至可以消除。这样城市人群的生活质量就可以大大提升。

21节约能源。能源问题是摆在各个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事情。尤其对于我国来说更是事关大局。因为我们国家是纯能源进口国,每年要进口三分之一以上的原油。节约能源对于我们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由于立体绿化能使房屋四周、阳台、屋顶都披上植被,有植被的房屋室内的温度能降低三至五度。这三到五度的温差是要用大量的能源才能降得下来的,因此在夏季空调可以降低约30%至50%的用电量。同时冬季由于有植被的保温作用,又可以使温度上升,空调加温也少用电。这是一个巨大的节能效应。对于我们现在倡导的节约型社会是有巨大政治、经济、社会意义的。

31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是氧气制造厂:绿色植被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在阳光照射下释放出人们所需要的氧气。一片绿地就是一个氧气制造厂。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就是空气质量的一个标志。充足的氧气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多好处。它是颗粒污染物的吸附器:颗粒污染物在空中飘浮,人们在呼吸时吸入身体,会产生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因为植物的叶子表面有绒毛和许多皱褶,当灰尘漂过时,就被吸附下来了。而当下雨时,又被雨水冲刷下来随着地表水一同流走,等待下次再吸附。1000η的绿色植物一年能吸附200δ的灰尘。是空气干、湿度的调节器:植被能调节空气中的湿度。空气的干湿度是影响人们生活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过干的空气使人口干舌燥,并且容易产生皮肤干裂,口鼻粘膜出血等。在冬天过于潮湿的空气又会使人们身体中的热量散失快,而使人们有十分寒冷的感觉。

4

6May .2008Vol .10.No .2

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JOU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LESHAN MUNI C IPAL COMM ITTEE OF C.P.C 2008年5月

第10卷第2期

在夏天空气湿度过大,又使人们身体上的热量不能顺利经汗腺排泄而感觉十分闷热难受。而绿色植被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当空气过于干燥时,植被茎叶的水分蒸发量增大而使周围空气水汽多而湿度变大,而在多雨天和绵绵细雨时,而植被能把水分吸附起来,从而又使得空气不那么潮湿。

41减少噪声和光污染。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是城市中的隐形杀手。它轻者会使人们产生心烦意乱,影响人们的生活,严重时会使人产生精神疫病。更有甚者还可能引发产生交通事故。有绿化时,城市产生噪声和光的能量会被植被表面的绒毛和皱褶吸收,并且植被表面的绿色本身反射光就少,因而有植被时其光和声对人的影响小;另外还由于光波、声波遇到植被后,虽然有部分要反射,但是其方向是散乱的而不能形成集束声、光波,因而又会减轻对人的影响。而没有绿色植被的建筑物的表面是光滑的,其反射的声和光的能力是极大的,这就会产生极大的噪声和光的污染。在夜间,还会因为在光滑的建筑物表面反射强光而产生极大的安全问题,会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或因反射光直射其眼而辩别不清事物而发生事故。

51节约土地资源。当然如果在城市中心区能有大片的绿化地是最好不过的了,城市在森林中,森林在城市中。然而对于人口众多的世界和国家来说是可想而不可得的,特别是对于我们有十三亿人口,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七分之一的国家来说更是不可能的。现实决定了在城市的中心区域不可能有更多的绿地,那唯有能替代它的就是立体绿化了。如果我们能把所有的建筑物都进行立体绿化,那么就相当于在不另外用地的情况下,增加一倍的城市绿化,相当于增加多少个专门的花园,而且是美丽的空中花园。它不只是绿化,而还是人们另一个十分好的休闲场地,这就减轻了城市公共绿地休闲的压力,这是一个很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1给人美的享受和调节人们的情绪。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见到的都是楼房林立,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人们都希望见到绿色。如果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绿色,在大街上,在家中人们都能随意见到绿色那不更好吗。喜欢大自然,爱好绿色是人们的本能。在绿色中工作的人精神轻松愉快,工作效率高。在绿色中生活,人们更加愉快,身体更健康,这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若立体绿化中栽种有各种千姿百态,万紫千红,花香四溢的植物那就更是美极了,不只是个绿色的环境而且是个美丽环境。这是能做到的,在阳台种几盆兰花、茉莉花是完全能办到的。

三、立体绿化的技术措施

人们对于立体绿化除认识不足外,也还存在着一些担忧。一是担忧法律法规问题。在房屋的权属问题上,原则上规定住宅楼顶屋面是共用的,不是属于特定人的。因此想绿化的人担忧法律法规问题产生矛盾,出钱出力不讨好,还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二是担忧损坏房屋。担心立体绿化会对房屋造成损坏。由于对立体绿化知识的缺乏,他们担心树木花草会破坏房屋,造成房屋的变形漏水等。三是担忧安全问题。担心房屋的承重不够,担心在楼顶绿化用的水、土楼房承受不起会把楼弄垮,影响到房屋和人员的安全。四是担忧技术问题。如何进行?和地面栽种花草有什么不同?立体绿化能否有效果等。人们的担心是正常的,是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不够产生的。那么我们要搞好城市立体绿化,那要解决的问题是:

11要明确法律法规。现在我们要进行立体绿化,的确有一个法律法规问题,那就是房屋顶层的使用权问题。在产权问题上也是十分明确了,住宅屋顶是属于整个小区或者是整个单元住户的。这个目的是为了保护顶层住户的利益,因为如果屋面破损,漏雨等由顶层用户负责是不公平的。那就只有是公用的了,并且保护顶层用户的初衷也会得不到保证。因为公用就是大家用,既然由大家用,那怎么会保护得好呢?因此,在屋面的使用权上,要法律法规明确,原则上应当是顶层用户用最好,有损坏受害的是他自己,他能不保护好吗?当然若经鉴定是由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那就该使用者修复,若是自然损坏那就该大家负责修复。对于公用建筑那就应当产权属谁,就该由谁来负责绿化。其次是要鼓励进行立体绿化,政府在政策上要支持,在财政上也要支持。因为立体绿化是利国利民,利社会的事情,当然顶层住户能直接受益。政府采取适当财政补贴的办法鼓励立体绿化。而对于公用建筑,政府应当制定一个像地面绿化那样的具体要求,并督促其产权单位实施。

21安全性问题。一是承重安全。我们现在的房屋的阳台和屋顶大多承重在150kg/η至200kg/η,在其上面平均复盖150mm的土种植花草是没有问题的。分散种植的,可以按其楼总面积计算,如只有一半的地方种植,那就可以存放300mm厚的土;若只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种植,那就可以放上400mm厚的种植土都是安全的。但是要种植大的树木承重是有问题的。那么如果是顶层楼盖板是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的,那承重就大些,种植一般性花草是安全的。若想种植高大一些的树木的话,要在建筑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在适当位置用钢筋混凝土在承重墻或者承重梁上浇铸支撑梁,让花台花池及其中的花草树木都由支撑梁来承担。只要支撑梁设计好了,种什么都不会有问题的。二是阳台盆栽花的安全。在阳台上放置盆栽容易掉落伤人,特别是刮大风更是如此。因此,阳台放花盆时要做好围栏,或者将花盆固定。

31防漏水和排水问题。首先是要进行防水处理。屋面最怕的就是漏水,在砌花池花台前,要先进行防渗漏处理。最好用防水卷材,好的防水卷材能保证使用几十年。底层清理干净后铺设卷材,为防止以后树的根穿破卷材,再在卷材上加20ε以上的水泥沙浆灰或者混凝土。其次是排水问题。排水要做好排水沟,不然积水了,可能引发其它问题,而花木也因水太多生长不好。在花池花台的底层要用透水好的轻质中空物质,如炉渣,多孔的火山石等铺垫,以便水能从中渗透到排水沟中排走。阳台排水要用P VC管和楼房的总排水管相接通,不然排出的水沿外墻流下容易渗透到自己和下层住户的室内。

41植物品种问题。楼顶在承重问题解决了以后,种什么都可以。当然最好还是种植低矮须根性植物好些。植物根粗大的其穿透能力强,容易到处乱穿,引起建筑物裂缝产生渗水。高大的树木即使承重没有问题,但是楼顶那么高,万一被大风刮倒或是折断后掉下楼来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因此栽种低矮植物为好。比如茉莉花,米兰,朱兰,双色茉莉,月季花,枝子花,杜鹃花,红花积木等。在阳台适宜种植花草为好,这既好管理又安全又可赏花。比如茉莉花,米兰,虎皮兰,君子兰,牡丹花,兰花等。而墙面可以栽种爬山虎,从地面栽种让它顺着墙往上爬,也可在阳台上栽种,让它往四周的墙面爬行生长。也可以从楼顶栽种后往下生长。爬山虎生长很快,且其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好管理。只要有水,适当的肥,阳光充足就以很好的生长。

城市立体绿化,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是一件极其简单,但是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我们只要充分认识其蕴含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通过一定的引导,是一定能把城市的这一宝贵财富挖掘出来的。一座座美丽的空中花园城市将会呈现在人们眼前,必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

责任编辑:杨柳明

56

2008年第2期《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

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论文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环境保护与路色建筑 学院:林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一班 姓名:张燕 学号:080313795 指导教师:赵红霞 职称:讲师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6月

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 摘要 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提倡绿色建筑建造我们绿色的家园。 正文: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一、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题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试题1 在对长江水质进行观察的时候,先设立观测点进行观测,再和历年的水质状况进行对比的研究方法是()。 1.0分 ?A、 个案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 ?B、 资料统计与现场观察资料相结合 ? ?C、 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 ? ?D、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 我的答案:B 2 绿化植物的美学不会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表现出来?() 1.0分 ?A、 大小和形状的搭配 ? ?B、 地形和品种 ?

色彩和质地的搭配 ? ?D、 光影和声音 ? 我的答案:B 3 数理模型分析是利用特征方程、公式,结合()分析、综合系统分析,再利用系统模型、仿真模型分析城市水温、气候等的变化。 1.0分 ?A、 因素 ? ?B、 因子 ? ?C、 个体 ? ?D、 差异 ? 我的答案:B 4 现代城市生态学自然生态所研究的核心有气候特点、水温特点、生物特点、()。 0.0分

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 ? ?B、 环境现状 ? ?C、 环境污染和修复能力 ? ?D、 环境修复和容纳能力 ? 我的答案:D 5 现代生态设计的自然做工原理包括自然界没有废物、自然的自我组织和能动性、生物多样性和()。 0.0分 ?A、 设计和自然相协调效应 ? ?B、 生态位效应 ? ?C、 边缘效应 ? ?D、 最优设计效应

我的答案:A 6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和()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自然——社会”三者合一的复合系统。 0.0分 ?A、 改变、顺应 ? ?B、 改造、维护 ? ?C、 改造、适应 ? ?D、 改变、协调 ? 我的答案:D 7 下列不属于城市人口承载力特点的是()。 1.0分 ?A、 多因素制约 ? ?B、 不确定性

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益摘要: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效益是潜在的、难以计量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 是间接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普遍引起了国内外环境专家和经济 学家的重视。如何处理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及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成为当 今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生态经济效益;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 ecology economic efficiency is latent, measures with difficulty, some are direct, some are indirec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 are coordina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uestion to caus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expert and economist's value generally. How to proces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coordin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relations into now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key question. 当今全球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人类已经从征服自然、掠夺

关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一、城市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来源 1、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来源 城市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中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二是城市生活污水。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工业废水大都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是水域的一个重要污染源。不同行业、不同种类的工业企业,废水的排放量以及废水的成分也各不相同。工业废水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酚、氰、重金属、石油类、酸碱盐类和各种有机物等。工业污水排放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不少老企业废水排放还相当严重,并且无力治理;高消耗、高污染的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相对于城市工业废水污染压力的日趋缓解,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数量和负荷,却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正以较快的速度上升。 就工业废水而言,有些企业宁愿被罚款,也不愿花资金去治理。因为他们治理的花销远比罚款多得多,在这种利益差的驱使下,他们宁愿去污染,然后交点小额罚款,让政府替他们“买单”。鉴于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政策,坚决杜绝这种情况。让他们“谁污染、谁治理”,政府加以调控协助,共同来环保。 现在,生活污水已演变成城市水污染的重头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的地区变成了中小型城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这种扩大、超负荷的运转,给城市水污染治理提出了难题。再者,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规来规范城市生活污水这一块。我认为首先我们可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让每个人都有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其次,可以考虑征收适当的环境税来支持水污染治理;寻求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来治理水污染。 2、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来源 现在,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大城市机动车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严重超标,北京和广州氮氧化物空气污染指数已达四级,已成为大气环境中首要的污染因子,这与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密切相关。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负荷的60%以上,其中,排放的一氧化碳对大气污染的分担率达到80%,氮氧化物达到40%,这表明我国特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正由第一代煤烟型污染向第二代汽车型污染转变。我国也已成立专家组专门研究如何治理汽车尾气。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搭公交、骑自行车等,来减少机动车辆。还有就是绿化城市,多种点树、花等。 3、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来源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有(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叶等食品类废物(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不难看出,这些都可以称为生活垃圾,我们不可能消除它,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填埋、焚烧,显然这两种方法都很有局限性。对于这个大的工程——分类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现

南阳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

南阳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南阳市是豫陕鄂川渝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物流、交通中心,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因此,其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即是十分重要与必然。本文即从社会因素出发,主要从产业结构、生态观念、城市规划、循环经济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南阳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分析。以推进南阳生态城市的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合理发展并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生态城市;自然环境;循环经济;南阳市 Abstract:Nanya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junction of Sichuan, Chongqing, Hubei, Henan and Shanxi regional central city, it is the center about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education, technology,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in southwest of Henan. It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gion, it is the Head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Therefore, the question of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very important and inevitable. This article is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factors,which is mainly inclu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concept of ecology,the urban planning and the recycling economy and so on.The objective is analyzing the problems which is the NanyangCity fac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and rational solution for analysis.So we can do someth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NanyangCity,we also should make a plan to promote all-rou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quality. Keywords:Ecological City;Natural environment;Circular economy;NanyangCity 前言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处在亚热带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南阳市生态环境面临多种问题,主要有地表水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论文

作者:胡彪 学号;1008070174 班级:城规102班 E-mail;785911260@qq.com指导教师;黄宗胜 (教授) 课程: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作者:胡彪 学号;1008070174 E-mail;785911260@qq.com (贵 州 大 学 建 筑 与 城 市 规 划 学 院 城 市 规 划 102 班) 摘 要贵州大学新校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关 键 词贵州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已建成两年有余,为了了解环境的总体和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活和社会 发展的适宜程度,以及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新校区的环境情况,做以下的研究。人与环境生态关系环境质量延续共存 引言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是指一定 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 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贵州大学新校区的 建成两年有余,环境质量在逐步提高的同时,人 群对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人造环境与原生 态环境正在逐渐相互补充融合,人与环境的关系 也在随着环境矛盾的增加而联系更加紧密,目 前,校园人群对环境的关注度普遍不高。对于校 园生态环境是不是能够对美化校园各空间产生 作用,是不是有利于融入人群的生活,成为本次 研究的目的。由于新校区的生态系统范围较小、 结构相对大城市的生态系统简单,故其环境质量 的分析将较为明确,评价也较为准确。 第一部分为通风走廊人工环境区,第二部分以生活服务体育锻炼为主的第一生活区,第三部分是以教学办公和图书馆为主的教学办公学习区,第四部分是以原生态山区为主的原生态区,第五部分是生活服务为主的第二生活区。进行实地测量。提供计算绿地面积计算不同区域的绿地率及新校区一期建设范围的绿地率。1.2.2对植物配置进行统计研究1.2.3现场发放环境质量调查问卷,调查师生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发放100份调查问卷,问卷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得出师生对环境质量评价的满意程度。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准备新校区一期总体规划图、相机、 皮尺、调查问卷、访谈记录本、植物采集记录本 等。 新校区一期总体规划图 1.2方法选取贵州大学新校区一期建设范围为 研究对象; 1.2.1按空间结构和路网如图分为五个部 分,2结果与分析2.1校园各区域基本情况由于贵阳市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具有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新校区在建设中很大程度受到其气候的影响,使得生态系统在遭到建设破坏后能够较快的弥补及恢复。2.2各部分所占面积及比例第一部分占地9.82公顷,第二部分占地9.49公顷,第三部分占20.76公顷,第四部分占17.85公顷,第五部分占10.21公顷,合计68.13公顷。1.2.4现场访谈,记录,访谈者关心的环境质量问题和提供改善的措施建议。 用地面积比例图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第八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 1、项目工程的建设将为ssss提供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为ssss农民开辟新的致富门路,建立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促进ssss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化,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2、项目实施过程中,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观念将逐步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观念和经营观念将得到更新和进步,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以为项目区群众提供劳动力就业机会。特别是通过吸收广大妇女参与项目实施,不仅可以增加项目区妇女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促进她们社会地位的提高。 因此,项目工程的建成必将促进ssss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ssss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ssss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社会及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二、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区位于主城区风向及水源地的上游,覆盖于砾岩、砂岩和沙丘的稀少植被,抵挡不住凛冽的西北风。因此,项目区是ssss城区的沙尘起源地。项目建成后,本项目通过进行山地和沙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经济林和畜牧养殖业等综合措施,极大地改善黄河周边的生态环境。 同时,通过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可以有效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气候条件,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通过有效增加基本农田数量和中低产田改造,扩大经济林种植面积,提高山地和沙地的林草覆盖率,从而对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地方小气候及生物多样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增加无机肥施用量,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促进项目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城市环境污染的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为了我们能够对我们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我们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我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们周边的人进行了民意调查。本次调查是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问卷是发电子版到受访者的邮箱并提醒她、他进行填写的方式进行的。本次发出问卷是35份,收回33份,最后有效的问卷有32份。调查的范围涉及了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或者是市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调查显示真正知道世界环境日或者有意识去关注环境污染指数的受访者只有50%。主动去关注污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然而在他们身边环境的受污染程度是达到61%的。而这些污染的环境有45% 是来自工业三废的影响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污染,由于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

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等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做成的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奥运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不过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政府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态度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复习资料要点 第一章生态学概论 1、生态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P3) 2、生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对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她条件的总与。生境(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物理环境(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P6) 3、生态因子:组成生境的因素称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有两方面因素所组成: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P12) 4、种群:在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与(P17) 种群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种群的动态参数: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年龄结构与性别比、种群内禀增长率。 种间关系:种间竞争关系、种间捕食与寄生关系、种间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 5、种群增长模式:内禀增长率(A)、实际增长率(B)、环境阻力(C):A—B=C(P20) 6、生态位: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与位置。(P22) 7、群落(即生物群落):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P24) 群落的特征:a)群落中的优势种;b)群落的物种多样性;c)群落的种间关联性;d)群落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e)群落的稳定性。(P25-26) 8、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内生物与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P29) 9、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还原者;d)非生物环境(P29) 生态系统的结构:空间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 10、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生物生产;b)能量流动;c)物质循环;d)信息传递;(P35-39) 11、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P42) 12、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机制:1)反馈机制;2)抵抗力;3)恢复力(P43) 13、生态系统有两大部分(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非生物环境) 14、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答:(1)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a)生态系统就是动态功能系统;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C)生态系统就是开放的“自持系统”;d)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2)生态系统的类型: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分类: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陆地生态系统。 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a)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 第二章城市生态学及其基本原理 1、城市生态学的创始人:帕克(P46) 2、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就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包括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与城市社会生态学。(P46) 3、城市生态位:就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与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就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与生态关系的集合。 4、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1)城市的集聚性与稀缺性2)人们对自然环境及城市环境的错误认识。

生态效益评价.doc

无领导小组讨论报告 ——关于生态效益评价 课程名称:项目评价 指导老师:孙淑生 小组成员:曾亚玲 王继平 任辉 杜翔 张滔 二0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讨论题目 什么是生态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有哪些实用范围?发展趋势如何? 一、生态效益评价 1)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2)下面来讲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 3)举例说明: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就是要使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与能量输出输入的数量上、结构功能上,经常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4)在前三条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生态效益评价的概念:是指对项目从建造到生产过程中的所创造的生态效益进行定性化和定量化的统计与描述,评价项目对环境、生态所造成的影响。 总结: 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在某项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最常见的情况是,为了更多地获取经济效益,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此时经济效益是正值,而生态效益却是负值。生态效益的好坏,涉及到全局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也难得到保障。因此,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要维护生态平衡,力求做到既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形成生态经济效益。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求在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态平衡和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即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这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由于只追求经济效益,没有遵循生态规律,不重视生态效益,致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各种资源遭受破坏,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经济发展也受到阻碍。从事某项生产建设项目,以单纯的经济观点来衡量,其个别的、一时的经济效益可能很高,但往往存在着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如森林过伐、酷渔滥捕、陡坡开荒、草场超载过牧等。这种只看目前、不顾长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错误的。客观现实要求人们树立生态经济效益的观点。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老师:XXX

城市生态环境和乡村生态环境 区别与联系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从边界范围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某些共性,诸如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有身特点,如水资源短缺,人口高度密集,绿地缺乏乡镇工业的污染等等。 空气环境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现象突出 我国城市均以含硫量较高的煤为主要燃料,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型为主的复合型污染:空气污染极为突出。价值地形等各种原因,废气扩散困难,废气与空气中的水气混合形成酸雨。目前我国各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酸雨。一些城市因为地形的封闭性和城市内的山丘,引起局部气流复杂,加上人工建筑的影响,导致小气候环境变异,其中以“热岛”最为突出——城市中心区温度比郊区高1-3℃,它使人感到闷热,还诱发流感等疾病。 水体污染严重 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大量的建设高楼大厦,部份河流阶地被占掉,这就使城区水文循环发生不可逆的变异,更严重的是,多数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就排入环境造成了水体污染,尤其是对隔水能了差的浅覆型地下水。 地面塌陷 这是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采地下水,能使水体呈良性循环,但很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集中,过量地抽用地下水,不但使水位下降,一些泉水断流,也造成地面塌陷。 噪声污染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随着城建的不断发展,住房问题和的行业用地之间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和住房所以依赖的小型交通加剧了城市的空气污染,加上原有工业的发展,是的城市的噪声污染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和绿化之间的矛盾凸显,并且我国群众还尚未真正的觉察到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影响,意识落后素质不高,导致森林覆盖率迅速持续下降,有些城市就连城中心的许多残丘、孤峰上的植被也被砍光,成为荒坡或采石场。植被的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是城市职能在空间上分配土地资源的结果。城市土地利用是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反映,它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城市主要职能的发挥,以及城市的形象。长期来,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一些企事业单位多占土地,重复征用土地的现象严重,加上土地管理层次未完全理顺,更缺乏科学的用地规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工业用地与居住区商业区混杂、城市基本缺少大众性的公共娱乐和休闲场所、交通用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名词解释 1、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包括资源,技术,污染 2、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 3、水污染综合整治: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4、环境效应: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力作用于环境后所产生的正、负效果在环境系统中的响应。 5、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所以称之为生物圈。 7、人类生态系统:是指居民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8、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9、城市污染源:指城市内产生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的设备、装置、场所和单位。 10、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11、信息传递(信息流):指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及生命成分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形式。 12、城市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利用域内外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包括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的能力。 13、环境区划:是根据特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分类活动。 14、环境污染:是指由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15、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按照一定的目的在对一个区域的各种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对环境质量进行总体的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16、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17、能量流动(能量流):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能量传递与转化过程。 18、城市污染综合整治:是从整体出发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拟定环境规划的基础上,采取防治结合、人工处理和自然净化结合等措施,以技术、经济和法制等手段,实施防止污染的最佳方案,以控制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19、水体自净作用: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污染浓度逐渐下降,水体理化性质及生物特征恢复至污染物进入前的状态的过程。 问答 1、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特征:1)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3)生态系统是开放的

生态效益评价doc

生态效益评价.doc

————————————————————————————————作者: ————————————————————————————————日期:

无领导小组讨论报告 ——关于生态效益评价 课程名称:项目评价 指导老师:孙淑生 小组成员: 曾亚玲 王继平 任辉 杜翔 张滔 二0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讨论题目 什么是生态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有哪些实用范围?发展趋势如何? 一、生态效益评价 1)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2)下面来讲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 3)举例说明: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就是要使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与能量输出输入的数量上、结构功能上,经常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4)在前三条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生态效益评价的概念:是指对项目从建造到生产过程中的所创造的生态效益进行定性化和定量化的统计与描述,评价项目对环境、生态所造成的影响。 总结: 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在某项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最常见的情况是,为了更多地获取经济效益,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此时经济效益是正值,而生态效益却是负值。生态效益的好坏,涉及到全局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也难得到保障。因此,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要维护生态平衡,力求做到既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形成生态经济效益。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求在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态平衡和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即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这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由于只追求经济效益,没有遵循生态规律,不重视生态效益,致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各种资源遭受破坏,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经济发展也受到阻碍。从事某项生产建设项目,以单纯的经济观点来衡量,其个别的、一时的经济效益可能很高,但往往存在着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如森林过伐、酷渔滥捕、陡坡开荒、草场超载过牧等。这种只看目前、不顾长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错误的。客观现实要求人们树立生态经济效益的观点。

试述城市生态环境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试述城市生态环境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内容摘要: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生态环境分为城市生态环境和乡村生态环境,找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找到两者面临的生态问题,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更好的解决好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乡村生态环境、区别、联系 一、城市生态环境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区别 城市生态环境与乡村环境的区别主要在定义、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政策以及解决措施。 (一)定义的区别 1、城市生态系统因为科学重点、研究方向等不同,有着一定差 异,以下略举两种: (1)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通过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改造和营 建的人工生态环境。 2、乡村生态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 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该区域范围内的 土地、大气、动植物、交通、道路、构筑物等。农村生态环 境包括资源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三者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资源环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

们的生活需求,反过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也会 影响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为生活消费提供了经济收 入,但没有生活消费需求,生活活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 础。 (二)面临不同的环境问题 1、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工业发展、尾气排放以及绿色植被的数量锐减,都直接导致了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发展。 (2)水污染。淡水资源是地球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数量逐年加大,再加上人类本身节水观念淡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再加上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待节水资源的工程建设尚缺乏重视,因此,淡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已经是日益严重。 (3)土地占用问题。城市交通和城市住房的发展都要求占用大量的土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促使过多依赖机动车辆的城市交通建设疾速发展,道路建设逐渐向外蔓延,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占用农田用地的速度;另外,一部分人的居住理想逐渐从市区高层建筑住房转变为到低层的带有园地的宅院里居住,此举同样会占去大量土地。 2、乡村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禽畜养殖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的

尔雅考试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 李建龙95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一般来说,与植物区系无关的是()。1.0 分 A、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 B、历史成分 C、城市化程度 D、城市资源总量 我的答案:D 2某一环境状态或结构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变化有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被称为()。1.0 分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生态位 C、环境循环链 D、环境消解度 我的答案:A 3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以()为主。1.0 分 A、城市社会学 B、人类生态学 C、城市生态学 D、可持续发展理论 我的答案:C 4我国绿化学科研究的阶段中,回落期是指()。1.0 分 A、1985-1988 B、1989-1990 C、1991-1994 D、1994-1999 我的答案:B 5 园林之所以不同于绿地,是因为其有()个要素,绿地仅仅是其中要素之一。0.0 分 A、6 B、5 C、4 D、3 我的答案:A 62010年,发达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0.0 分 A、10.7% B、21.2% C、8.5% D、11.7% 我的答案:C 7通过设立水质观测站,并结合往年的资料来观测水体的质量是采用了()的研究方法。1.0 分 A、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 B、统计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 C、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资料相结合 D、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

我的答案:B 8城市生态位是由()决定的。1.0 分 A、经济地位 B、政治地位 C、政府 D、自然环境 我的答案:C 9关于城市水环境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 淡水资源的无限性 B、 城市水环境的独立性 C、 地表水的循环性 D、 城市水环境系统自净能力的有限性 我的答案:D 10 城市生态系统建模时,下列不属于抽象模型的是()。 1.0 分 A、 概念模型 B、 数学模型 C、 仿真模型 D、 沙盘模型 我的答案:D 11 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 1.0 分 A、 系统分析 B、 时间分析 C、 定量分析 D、 数据分析 我的答案:A 12 现代城市生态规划的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不包括()。

第十九章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九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认识角度上讲,大体上经历了从缺乏环境保护的知识,未能自觉地采取措施保护人类环境,到统一领导环境保护工作,有计划地治理污染;进而把保护环境定为一项基本国策。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经过10年左右的实践,到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时,把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为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同时,提出了总战略,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环境监测系统、科研系统逐步建立了起来,形成了几万人的工作队伍,为发展环境保护事业打下了基础。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少成就,概括地说,在立法上、制定标准上、污染防治上以及监督管理上都有新的进展。 一、城市环境保护的基本状况 在防治工业污染方面,国家把防治新污染作为一项战略措施。1981年底,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原国家建委、原国务院环办颁布了《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坚持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在建设施工前完成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且在立项后,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同时,抓紧了对老污染的治理。 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城市是环境污染的集中地,改善城市环境是一项紧迫的任务。1985年召开了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推动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能源消耗量增长、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8%的情况下,城市环境污染基本控制在“五五”时期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 对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在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和作法。通常需要集中解决的有3个主要问题: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与危机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城市化的的推进,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开始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北京历年来不断地人口膨胀更是让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环境问题危机重重。本文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分别进行了现状描述,并提炼出危机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学习资料、整理资料,从“生态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解决北京乃至全国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危机、“生态人”、城市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With urbanization,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is getting worse. It began to catch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the world. Over the years, the continually growing population of Beijing is so overwhelmed b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wo parts of the system of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rtificial environment separately, then refine and analysis the crisis exist in Beijing. Through learning and collating information, I come up with the idea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rom the "Eco-man"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ngle.

2019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考点热度★★★☆☆] 一、知识整合 ㈠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 1.分布及现状 ⑴分布:A亚寒带针叶林(原始林)——俄罗斯、加拿大;B热带雨林(原始林)——南美亚马孙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东南亚马亚群岛 ⑵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 ⑴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⑵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㈡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㈢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提示] 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同样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可以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㈣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㈤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图文拓展】 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对应的含义如下: 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因而森林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3.雨林地区植物茂密的原因 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物可连续不间断地迅速生长,因而形成了高大茂盛的植物群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