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刘晓青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课程前言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耕地、牧场、森林、海洋、生物等都遭到的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面临着日益枯竭,空气和水质在不断地恶化。对此,党和政府在不断地创新执政理念和管理能力。继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五位一体”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予以阐述,明确了今后生态工作的一个重心和重点。

让我们举一个小例子,现在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是空气问题,这一问题在北京是尤为突出的,我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图片,是一个人在连续225天监测北京天气的一个图片,这个图片是一个拼图式的,他把每一天的北京同一个地方的基本的天气状况进行一个拍照,结果拼成一个225个小图组成了一个大图,这个大图的颜色基本上以灰色状为主,这灰色状基本上就说明了北京天气的一个糟糕的情况。那其中点缀着部分蓝色的点状,这些蓝色的点状就说明空气质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这个蓝色只是整幅图当中的一个点缀,从这个图片当中我们可以很好地进行一个说明。

网上还有一个段子,是在描述北京的天气的。我们伟大的革命者以及我们的主席毛泽东同志写过《沁园春·雪》这样一首词,现在有的人在网上出来一首叫《沁园春·霾》的,它把北京的天气状况形象地进行了一个改写。它说,帝都风光,千里朦胧,万里缭绕;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市民戴口罩,惜雾都伦敦,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识基座不见腰。说明空气的情况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状态。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是要描写一个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风光,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壮丽山河,现在网友根据我们的天气状况进行了一个形象的改写。

在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下,那么,人们开始挖空心思寻找对策,不断地回溯历史,反省现实,从中寻找新的解决路径。回溯历史的过程当中,中国古代哲学当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具有启发性的生态智慧或它蕴含了解决这些矛盾和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基本思想原

则。在最早的时候,春秋战国时候,秦国就已经开始注重空气质量的保护情况,秦国当时是通过禁烧这样的一个指令来保护空气,同时它明白林木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所以,在护林和禁止野焚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工作。追求人与自然的这样一个状态使我们中国古代哲学始终的一个话题,近年以来,国际上不止中国,国际上也在从我们古代哲学当中寻找一些新的动向,为力图挖掘中国古代哲学当中的生态智慧,中外学者作出了很多努力。他们都在极为推崇中国古代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状态。

那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来看待中国古代哲学当中的生态思想?我们今天可以从《周易》、道家、儒家、佛家这四大块来整体地分析一下中国古代哲学蕴含的一些生态智慧。《周易》当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这样一种和谐的情况。老子的道,以及庄子的《逍遥游》,还有儒家的仁民爱物,以及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它们究竟展示了一个怎样的丰富多彩的生态哲学世界?那么,这是我们今天需要一一挖掘的东西,也是我们今天要呈现给大家的一个主要内容。

我们首先来看“生态”这个词,展开讨论必须首先要从概念入手,生态这个词到底有什么样的渊源?这一个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文,它叫“ Eco + logs”,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主要指家或环境(Eco),后边的logs表示的是一个学科及论述的意义,最早提出生态学这个概念的专家是德国的生态学家海克尔,他在1866年的时候在他的《生物体普通形态学》当中最早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用这个概念来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这样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我国采用的基本是《现代汉语词典》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编撰的这样一个词典当中的一个词条的概念。生态指为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个相互的概念。

在进行基本的讲述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warm up的活动,我们先来热热身,来看一下中国古代哲学当中的一些关于生态的普遍论述,这也是我们经常耳熟能详的一些基本观念。比如第一个,“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林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之长”,这是最早的一些关于生态的论述,它基本的核心思想是说我们阳春三月的时候,正是草木生长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能着斧头进山林去砍伐,也不能拿着这些网具去江河、湖泊捕捞,这样的话会影响鱼类的生长。还有“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这是管子的一个思想,东周的管仲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这样在行为方面作出一些努力,同时他还激励政府对山泽林木进行国家垄断式的这样一种管理。还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都是强调一种可持续性的,我们抽干湖水来捕鱼,怎能捕鱼,怎能捕不到呢?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明年可能会

面临无鱼的情况,同时我们焚烧树林来打猎,这样的命中率是特别高的,但我们明年还能有这样的打猎的机会吗?还有《淮南子》当中论述的,“孕育不得杀,壳卵不得采,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其年不得食”,强调了一种我们要有可持续的生态消费观念,“彘不其年不得食”,这个“彘”是指我们现在的猪这个动物。

一、《周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现在我们进入正题来看一下《周易》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周易》向来被看作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源头,它包罗万象,其中蕴含着生态哲学思想更是熠熠发辉。《周易》当中的生态思想现在是很多人所推崇的一个生态资源,我现在给出的这样一个图片是《易经》12卷,即2010年出版的。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易经》的基本概况,《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所以经常我们提到《周易》一定要想到它是两个部分《易经》和《易传》,其中《易经》被称为是一本神学书,《易传》被称为是一本哲学书。《周易》当中的《易经》所承载的是一种天命信仰,它成书于3100年前,大概有5000字左右。《易传》表达的是人文精神,这更接近我们现在的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什么是人文精神?即是人类与他所信仰的对象是并肩而立的,他们之间是面对面的状态。《易传》基本成书于2100年前,它大概有15000字,这是《周易》的一个基本状况。

《周易》当中的生态思想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它的天人合一的这样一种关系架构。它作为群经之首,它在古代主要指人与天的关系,反照我们现在,它基本可以呈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其中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就从人与自然的这样一种关系来说起。

其中,它一个核心的观点是天即自然,在它那里,天—神—自然是可以统一在一体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古代哲学当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唯物与唯心的这样一个争论,关于我们上天的争论。天到底是自然还是神?我们《易经》当中把这个天基本上首先看作的是神,而且是一种自然神,这个神的职责是要解读这个自然之谜,这个自然之谜的揭示是人类最早在保护生态方面的一个基本思想。我们把天看作是自然界,这样的一种观点我们认为是唯物的,如荀子的天道自然,那在孔子的《论语》,它更多的是知天知命的观点,更多呈现的是一种伦理道德,更多的人可能认为是一种唯心的看法。但《周易》当中的天既指自然,又指神,它是三者合为一体的,但它最终的指向还是在指向自然,比如它有一个论述是,“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这个乾、坤是指我

们的天地,它是人类万物的一个父母之源,它是我们的一种祖先的说法,这是《周易》里边说卦传的一个看法。那么,为了辅证这一点,《周易·彖传》和《周易·象传》进一步说明,它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所以它说万物的生命之源来源于天,那它最终生成于地,进一步地论证了说卦传当中把乾坤二卦称为父母卦的一个道理。

这里呈现的是一个乾卦和坤卦,乾卦是由六条阳爻构成的,坤卦是由六条因为阴爻构成的,阴爻和阳爻是整个构成卦的一个基本的组成单位,就像我们细胞对于人体的这样一个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的这样一个地位。所以,乾和坤基本上是按父、母这样来看的,但有时候也结合它的阴阳的特点把它看作是男女的这样一种解释。

在《周易》当中天单独作为一个世界的创始神灵是被单列出来,而且天和自然界是统一在一起的,比如,“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这是《周易·乾·彖传》里边的,“云行雨施”,雨水要滋润万物,“品物流行”万物在雨水的滋润下会慢慢地不断生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在《周易》里边天更多的是指一种神秘力量的秩序化,这种秩序化主要呈现为一种秩序化的表达,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宇宙是有秩序的,它主要是由天地和和谐的中央和四方这样构成的,中央主要位于核心地位,它的位置是比较高的,四方围绕在中央周围,四方各有天象,这个四方有四季相连,四季各有物候,所以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这样一个意义,这也是《周易》当中蕴藏的一种秩序化的思想。那殷周时期人们在理解天象的时候,主要还是将天象与物宜的这样一种观察秩序化为一种理性认识的结构。这种秩序化的表达其实是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正是这种秩序化思想的一个引导,那么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才没有划向神秘主义的深渊,因此走向了一条与宗教不同的道路,这主要是对生态哲学思想的一种新的阐发。

在这里,我们还要谈一下自然作为人类产生的根源所在,它不可能脱离人类的存在,同时,没有万物的自然,它也不具有任何意义的。所以,谈自然,它必须要和人打交道,它在和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应该怎么样去做?《周易》当中给出我们一个答案是“和谐一致”,那也就是我们现在对人类的这种行为所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的生态才可能有进一步扭转的机会,我们的人类生存环境才可能有改善的转机,所以称为是一种基本的。在《周易·文言》里边有这样的论述,它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这基本上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的和谐的一个状态。这句话怎么理解?大人在古代往往解释为“圣贤之人”,这种圣贤的人一定要合乎天地的意志,同时要有日月的光彩,同时还要符合四季的秩序,但最

后还要与鬼神合其凶,如何理解?他能顺应鬼神的吉凶,所以,达到了这样一个状况,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称为圣贤之人,这种思想内涵表面是在谈你如何成为一个圣贤之人,这是一个中心,但它实质背后的内容呈现的是一种天、地、人同源、同构、同律的这样一种复合型的生态系统,正是我们今天所要追求的一种状态。这种复合型的生态系统我们一会儿进行一个具体的阐发。

天地和人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它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古代都有论述说,“天地存则人存,天地灭则人灭”,所以我们要把整个宇宙万物和自己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但我们说,为什么现代社会又面临这么多的生态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基本还处于一个工业化的时期,工业化甚至有的时候可以称为部分地区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所连带的这样的一种生态环境的效应是不可避免的,除了《周易》当中,中国古代思想,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当中也有论述,他明确地告诉我们,他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这样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一个报复。”这是在全集的第20卷里阐述的。所以,关于这个生态问题,其实从古至今,古今中外都是一个持续讨论,永远在不断升温的问题。

我们现在就重点来看一下天、地、人的三极之道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周易》里边把人类社会看作是由三种本原性力量支配的,这三种本原性力量主要是天、地、人。这个人,我们往往狭义定义为君子,它们三者统一,这个世界结构才是和谐的,这个生态才可能是处于一种可持续性的状态。在《易传·系辞》里,它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我们经常得到的这样一种古代的名言,清华大学从中也提炼出了自己的一个校风校貌的象征性的描述,文言传当中对乾卦概括为元亨利贞,作为天地的之为天之四德,对应的人,我们后来说仁义礼智,这也是四德,这四德是从天到人的这样一种四德,其实天地中间暗含了很多人的这样一种思想品行的道理,按照《文言传》的解释,人先天的,并且完全的禀受了上天的这四德,由此在天地万物当中获得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所以,它们三者必须统一在一起。所以我们为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一个可与天地相交映的这样一个君子。这是它的天、地、人的三极之道。

我们进一步进行一下论述,比如我们说一个事件最终要发生,最终发生以后还要产生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影响,这个结果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作用于这个世界的因素有哪些?我们根据天、地、人三者我们概括出来它有偶然因素、必然因素和应然因素,这个偶然因素,这里主要是指天命神意,这个必然因素是指地的客观规律,还有我们说的应然因素,应然是怎么样的因素,它主要是指人的一种自由意志。所以,三者综合起来作用

于某一个事件,这个事件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如果前面是良性的、和谐的、统一的,那后面肯定发挥着积极的效应,反之是一种消极的效应。现在这种三极之道后来被很多人发挥为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你办一件事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就具备了这样一些基本条件,那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能够达到目标的,在社会当中处于积极上进,有进取心的这样一种人,而且是对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人。那还有“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样也表达了一些这样的思想。

我们现在对《周易》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从环境角度来解答,《周易》是一部生态学的典籍。李克军在《先秦典籍中的生态哲学》这篇文章里,他对《周易》给出了一个高度的评价,他说《周易》的六十四卦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中八卦表示生态环境的方位,如离卦为火,所以象征火热,所以离代表的是南方;坎卦,坎为水,它象征着寒冷,所以它代表北方。所以,我们最基本的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样的一个,南方是离,最北边是坎,构成了一个方位性的生态的结构,还有六十四卦,这里给了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二、道家的生态哲学思想

我们在讲完《周易》里边的生态哲学思想以后,我们再来看儒释道三家,儒释道三家,我们先从道家开始分析,道家这里我们讲一下老庄的思想。《道德经》是老子的一个集中的思想的代表作,这个《道德经》又被称为《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这些都是《道德经》的一个名字,《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况是什么样的?《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它共有81篇,其中上篇是第1到第37章,下篇是第38到81章,所以《道德经》全部内容主要集中在阐述道和德的一个深刻含义,它代表的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在这背后就蕴含着丰富的这样一种生态智慧。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当中较多提及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流派之一,它们集中的一个思想体现是无为而治,这与生态哲学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所以现在道家的这种无为、天人合一、庄子《逍遥游》的很多这样的一些思想都被加以发挥,用来阐述现在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状态。对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也对其进行了自己的阐发,比如它把老子的道就是一种无为,庄子还有万物平等,就是他的齐物论,还有物物循环等思想都与先前《周易》的很多思想是相互辉映的,所以它们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一)老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我们首先老看一下老子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老子我们相对不是那么陌生,提到老子我们就提到他一个最核心的哲学思想,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它的“道”,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一个起点,道作为宇宙本原的一个东西,它的实质就在彰显一种生态法则和一种自然规律。我们作为生态智慧的根本,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的这样一种生态的整体的境界,那在老子这里,他的道基本是一种自然,所以第一个问题是道就是自然,道作为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它是内生于天地万物之中的,成为制约万物盛衰消长的这样一个规律。老子有一个最经典的表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它的道生万物的思想,描述了一个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历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与万物是同视的,是面对面的,自然是一张有秩序的网,人类必须更好地编织这张大网,而不能去破坏这张网,所以,这也是道的这样一种就是自然的这样一种思想的彰显,所以道作为最高的自然实体,它在日益地形成着宇宙和天地万物在维系着整个宇宙的运转以及人类社会的持续的发展状态。所以道是一种运动状态,而且从内在逻辑来说,它又是一种和谐的自然的规律的彰显。王弼是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王弼对老子的这样一个注是非常有名的,也是后续大家所关注的一个地方。王弼他曾经在他的《老子注》当中这样说道,“老子之文…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他说道是自然,人与自然界之间具有一种同源性,人不可能脱离自然界也存在,它们之间的关系理应是和谐的,这个“应”是一种“应该是怎么样”,这是一种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取向,我们现在在努力地回归这样一种取向。那么我们说他的道就是自然。

这个道也指一种规律,所以他把道作为万物之奥,道是整个万物生长的奥秘所在,所以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这是《道德经》当中的一个最著名的阐述。什么叫“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你按照道的规律去办事,那我们就可以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样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你违背规律,就可能会承受到一些不堪设想的后果,比如他说:“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就是这样的一种阐述,老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努力要主张要回归自然的一个本来面目,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他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道法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因为只有你做到了,天地万物才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所以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最终才可能道法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状态。

老子的这种生态哲学思想还反映在其“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和“小国寡民”的这样一

种论述当中。什么是反者道之动?它有一句经典的论述,它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现在基本上是这样解释的,道的运动变化是循环往复的,道的作用又是特别微妙了,这就表达了自然界发展的一切规律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这样一种结果。所以,老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他总结了自然界万物变化的一些规律,他提醒人们要按规律办事,这也是我们现在要提醒人类的。只有这样,他说我们最终的目标才能实现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什么样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他说:“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他的关于小国寡民的一个最经典的论述。这里边其实描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想状态,为什么我们这样说?我们抛开其政治意味去理解的话,它背后还是想暗示着一种生态思想,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这里给出的一幅图是一些画家对老子的这样一种描述的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的一个描述。小国寡民还是渴望回归自然的,老子希望能够站在人与自然的立场上去完善自我,实现人与自然的这样一种同步,亦步亦趋的和谐发展。

在阐述他的这样一种理想状态的同时,他主张怎么样去实现?他的一种主张是无为而治,“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所以,他说无为而治是我们不要去刻意要求自然,我们要给自然留足它自己独立运行的余地,万物有自我运行的空间,我们不应该去打扰它,因为只有这样它才顺应自然,才会发挥出它的作用,实现它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调节。这里边也有一些具体的论述,比如“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其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是道要生化万物,德要养育万物,所以生育万物,而又不拘于其自然,让其和谐发展,呈现一种良性的循环的发展,但无为,国外将它译为“do nothing”,但这个“do nothing”不能更好地表述这样一种无为而治的状况,它更多强调的是我们面对自然的时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它的一个基本的核心思想的主旨所在。

(二)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除了老子以外还有庄子,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我们最应该说的是他的齐物论的思想,齐物论是万物平等。他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应该把万物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和其他物种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自觉保护其他物种,比如我们对树木、大地都要持有这样的一种爱的绳索的联系,我们不应该剪断我们彼此之间的这样一种

和谐的、平等的状态。如果这样的一种状态被打破,那我们可能就会面临着生态危机这样的一种状态。在庄子的齐物论里边的论述是非常多的,但有一点他的论述是比较形象的,比如“圣人处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这个意思是人万物是相互依存的,这种依存是我们和万物相处,我们相处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去损伤万物,你不去损伤万物,你这样的一个人,你才可能会真正地做到圣人的这样一种情况,而且正因为你的无所伤害,所以人才能与自然的相送和相迎(相将迎),这是齐物论的一个基本的核心表述。

这幅图是庄子在观察自然界当中的动物的一个画面。他对自然持有的是这样一种平等的齐物论的观点。

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是物顺自然的这样一个发展。这个物顺自然的发展和刚才我们提到老子的思想是很多相通之处,它就是我们要顺应万物的发展,它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去遵循它,要顺应事物的自由的本性,我们不能去违背自然界,我们要顺应其本性,遵循其规律。在《应帝王》里边,它说:“物顺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这个治是一个相对和谐,然后社会呈现一种繁荣昌盛的一种状态。所以他说万物的发展变化也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进行。因为自然的本性是自由的,所以人不应该去过多地干涉,如果你把自然的本性给遮蔽了,最终自然会反馈给你的也是一种恶性的对策,对你进行一种恶性的伤害,所以,人会自拾恶果,这是一个基本的看法。所以,物顺自然在我们今天的启发意义是自不待言的,但我们说,物顺自然这样一个观点最早居然能够在几千年前在庄子的思想里边阐述得这么清晰,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一个深奥之处,也是它的一个宝贵之处。

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强调无为而治,与老子一样。无为而治最重要实现的是天人合一,这是他的一个基本主张。庄子认为怎么样去实现这种天人合一?这种无为而治又是怎么实现的?老子也提,但老子主要是通过静观玄览的方式,而庄子通过的是心斋、坐忘的方式,通过一个故事来说一下什么是心斋,解释一下心斋这个词的意义。斋是斋戒的斋,这个故事是庄子记述在他的《人间世》里边的,这个故事是关于颜回和孔子的这样一个对话,孔子的学生颜回就有一次问孔子说:“敢问心斋。”心斋到底怎么解释,是怎么回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是他的一个论述,其实从他这个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基本有五步,第一步,若一志。什么是若一志?你心中的思想要专一,心中思想专一是做到心斋的第一步,心无杂念,你不要受万物的打扰。第二步是

听字诀,不要用耳听,要用心听。第三步,以气听气,使心和气连成一体,把它们之间的裂痕给打破。第四步,止字决,耳止於听,心止於符,这强调的是叫人不要着意于听,功夫要渐渐地进入混沌状态,所以要实现神气合一。所以心要止於符。第五步,一种虚的境界,只有虚者,心斋也。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你才会实现这样一种心斋。坐忘是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物念、杂念,然后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然后与大道融为一体,这叫坐忘。心斋和坐忘是一种比较高深的状态,一般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庄子说我们要达到这样一种通过心斋和坐忘实现天人合一。庄子在试图教化人们要按照自然的本性去与自然打交道,所以,我们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应该遵循着自然的这种逻辑过程,在无为而治的这种同时实现精神的自由,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是他的无为思想比老子的无为思想更为彻底的一个表现。

他在《齐物论》里边有一个具体的论述,就是我打在PPT上,下面这段话不难理解,我们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但它的一个主旨是天地万物浑然一体,所以它要生息和繁衍,它生息繁衍的过程当中怎么样达到真正的和谐?要遵循规律这样的一种基本思想。

道家的生态哲学思想有一个国外学者进行了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这位国外的学者是卡普拉,他在《物理学之“道”》,2012年出版的,他这样提到:“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这是他所强调的一个主旨,庄子做到了这一点,他强调了这样一种观点。

三、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

第三部分,我们来看一下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是比较庞大的,也是比较博大的一种体系,我们今天主要介绍有孔孟的,有董仲舒的,有邵雍的,还有张载的,程颢的,陆九渊的,还有王阳明,为什么把后面的宋明理学的也纳进来?因为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新形式,所以我们纳进来进行一个统一的讲解。这八个人是我们今天所涉及到主要人物。

我们谈儒家肯定避不开孔子,而且孔子是首先要谈的,孔子的生态哲学思想是一种仁民爱物的一种生态哲学思想。这种生态哲学思想在孔子的表述里边,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们要亲近自然,要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他还表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我们钓鱼但不去网鱼,我们只射飞鸟,而不射归巢的鸟,这是他在《论语》当中的论述。所以,孔子对自然资源是有一种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伦理情怀

的。但我们说孔子的思想里边他更多的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但它背后怎么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其实还同时必须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仁民爱物思想,一方面可以把它看成是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积极入世态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成天人合一的这样一种生态哲学智慧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孔子有一个具体表述是,“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可以通过孔子的一个记述的具体故事来看,这个故事是关于孔子的一个学生他叫宓子贱,他后来被鲁君调派到一个单父(现菏泽)去当县令,三年以后,孔子就想知道他这个学生为政的情况怎么样,所以就派了他的另一个弟子去考察一下,另一个弟子是巫马期,所以他派巫马期去看宓子贱的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巫马期就乔装以后晚上到了单父这个地方,他到了以后就看到晚上一个人在河边捕鱼,但捕起来又全把它们放回去水中了,他就觉得特别奇怪,他就上前去问,便问其故,这个人当时就说我放回的是小鱼,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官(县令)宓子贱要求我们在小鱼长大以后再去捕捞它,所以我就放了,后来巫马期就回去跟孔子报告,孔子听了方感欣慰,他说,宓子贱治邑有方,可担当大任,所以他认为宓子贱能够注重当地的生态平衡,与孔子自身的不一网打尽的思想是相一致的,是不谋而合的,所以他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还有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在生态哲学思想方面表现得也非常突出,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爱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其实,他这个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孟子思想的一个核心所在。孟子他说君子之于物也,圣人之人之于物,我们要爱惜他,但谈不上仁爱,但我们对于百姓,我们谈仁爱,但谈不上像亲人一样的爱,他说亲近自己的亲人,然后又对百姓以仁爱,对百姓以仁爱,最终要爱物,要爱物就是要爱惜天下的万物,所以他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关系,保护人类自身。在这个地方,孟子也有一个故事来记述他的生态伦理的意识和情感,当时记载说,齐宣王看到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的时候就便问这个牛的用途,当时得知是要被宰了去祭宗的,但看那个牛可怜的样子,当时牵牛组就说那我们就废除这个祭宗的仪节吧,但齐宣王说怎么能废除呢,那就换只羊来代替吧,其实以羊代牛,不明真相者以为是齐宣王吝啬,但孟子认为他其中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是他在施仁术,施仁爱之道,所以他肯定齐宣王不忍其怵惕而产生的侧隐之心,孟子的思想里边,他的“四端说”是非常重要的,“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爱之心的一个源泉的表述,所以在孟子思想里边的生态伦理的情怀是很容易看到的。

还有荀子,其实康有为就说过,孟子的智慧高,但荀子的功夫深,所以到了荀子这里

仁民爱物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荀子提出爱民的人的人际道德与爱物的生态道德是道德标准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把它和谐统一起来。

除了仁民爱物的思想,儒家还有一个中庸思想,中庸强调一种和谐状态,而不是我们现在简单的打乒乓的中央,截取两端,取其中央的这样一种做法,而是一种代表和谐的状态,所以儒家的这样一种中庸的思想,它强调社会的和谐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这样一种和谐,其实就是一种生态智慧,那我们说,孟子里边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我们不能偏执地把两边的去掉,然后只取中央,这样地绝对化。这样的绝对化不知道权变,执着于一点的做法就有一点偏激。我们为什么要厌恶这一点?因为它会损害真正的道,那么,只有坚持一点,废弃了其余很多方面,这样的做法会导致的结果是废百也,它会产生很恶劣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能把“中庸”的“中”绝对化,它的中还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影响制衡的一种和谐变化。其实这个中解释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这个中和就是说要达到一种整体的平衡,这种整体的平衡是自然要与人的关系处于一种合理的层面,既不是人屈服于自然,也不是自然完全沦为奴役的这样一个东西,它们之间要处于一种共处的状态,这种共处的状态才是我们中庸所追求的一个恰到好处的一个思想。要将其这种中庸思想付诸社会实践,才会达到现代生态哲学所倡导的一个基本任务,这也是儒家中国古代中庸思想蕴含的这样一种生态启示。

除了中庸思想,还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我们自古以来一直在提倡的,但在儒家这里,《孟子》里表述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其实就是经常所说的,你要尽心、知性、知天这三步,还有董仲舒说到的,要有天人感应这样一说,他说:“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这是我们看这些儒家思想,董仲舒大作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的,他在《春秋繁露》中提到的。他说一种被人格化的自然与人之间是有一种感应关系的,人与万物的关系不再是这样的一种平等的关系,人是万物当中的特殊体,所以人与自然要达到一种完全的统一,其实董仲舒的思想除了他的天人感应,还有人副天数说,他这个人副天数是指“天地之符,阴阳之附,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我们人与自然的统一不能是外在的,我们要在伦理道德的提倡下实现人与自然本质的、内在的统一,所以他说,人与自然的道德伦理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到这里,现在我们提倡的生态伦理更多地会从孔孟的思想里边,从儒家的思想里边寻找,所以,董仲舒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更多地触及到了我们现代生态伦理的这样一种基础和基座的状态。

再往后,讲完儒家的基本发展,我们还稍微涉及一下宋明理学,因为宋明理学我们刚才提到了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简单提一下,基本的人物有邵雍、张载、程颢、陆九渊、王阳明,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宋明理学的一些思想。邵雍是北宋哲学家,也是一位易学家,他主要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这样一种状态,而且他所追求的描述的那种圣人的状态也是我们现在生态哲学所极力塑造的,他说,我们不需要那种一身观万身,但我们需要圣人能够设身处地地去关怀自然,这是非常必须的一点。他说,“其(圣人)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此外,张载在他的《西铭》当中也介绍了他的民胞物与的思想,整个大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这种民胞物与的思想和庄子的万物齐辈论,万物与我唯一的这样一种思想是合二为一的,是极为一致的,所以张载的做法是要把自然界放在心中,我们从心里边通过与自然万物的统一达到一种内在的合一的关系和状态。

还有程颢的、陆九渊的、王阳明,程颢主要是想在阐述他的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天地万物一体,最后连成这样一个整体,世界万物才是和谐的。还有陆、王的心学,它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统一的理念,我们要先构建一个宇宙性的大我,然后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然后光环万物,然后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他说,只有做到人与自然这样的一种万物合为一体,那我们才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和谐的发展状态和生存状态,所以陆王心学更多的是在这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

关于中国古代的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它有一个基本的评价是钱穆先生的,他说:“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但方克立先生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述,他说:“儒家从孟子到宋儒的天人合一说,以其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民胞物与、仁民爱物等强烈的伦理关怀,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建立时下大家都很关注的生态伦理学,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这些都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儒家的生态哲学智慧,天人合一的思想最终是发端于周代的《周易》,然后历经的孟子的心性,庄子的齐物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以及到宋明的,张载的,二程的,还有王阳明的这样一些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最终建立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的这样一种思想。

四、佛家的生态哲学思想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佛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儒释道三家论述完之后我们来看佛家在这方面到底给我们阐述的是一个怎样的画面。作为古代哲学之一,佛家具有较多的一种生态哲

学思想,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平等、慈悲,还有我们要提到的自觉觉他等,但佛家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它把原本理论领域所宣扬的生态哲学智慧赋予实践,开始在实践层面进行这样的一种践行,具体表现在它有保护生命的这样一些行动,还有不要把这些作为他们生存、生活、发展的一个基本的生活准则。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平等慈悲这样的一个观念。首先对慈悲进行一个解释,它说“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所以,“慈”和“悲”不是我们平时意义上的这样的一个作形容词解,它要作动词解,“慈”就是要慈爱众生,最终要给他快乐;“悲”就是悲悯众生,最后要把他的痛苦拔除掉。这种慈悲目一种怜悯同情,是一种爱,这种爱是一种大爱,把慈悲作为佛道的根本。经常说菩萨之所以为菩萨,因为她要慈悲,普渡众生,所以在这里边是一个具体的体现。关于佛家它这样的一种平等慈悲的观点,它最终要用它来做什么?它要用它来接人待物,要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佛家以一种慈悲为怀的心态,关心万物的生存,并且进一步发展出了一种不杀生、放生等观念,所以我们有的时候经常在公园里看到有一些人拿着好几个箱子,里边放着好多的鸽子,然后他会把它放掉,这属于一种放生行为,其实在他背后是一个信佛的人,所以他比较注重平等慈悲的这样一种心境情怀,所以对万物他会有一种不杀生和放生的行为。

除此之外,禅宗有的时候规定佛家弟子不得随意砍伐林木,焚毁森林,这些行为都是中国古代生态哲学实践高峰的一个具体体现,所以,佛家在这方面的这种思想行为更多地能够体现在他的实际行动当中,那禅宗还积极宣扬超凡脱俗的宁静和普渡众生的这样一种伦理的逸韵,在宣扬这样的一种伦理逸韵的同时,禅宗的生态哲学的核心是要对万物持有一种关爱之情。所以,在佛家的经典《涅槃经》里它这样说道,它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前提作品,也在强调这样的一种观点。而且它说,平等和慈悲之间是有关系的,平等是对其他生命的一个尊重,而慈悲则是对于其他生命的一个关怀,所以,尊重在前,关怀在后,所以平等是慈悲的基础,慈悲是平等的一个道德发展,所以有一个前后相济的这样一个和谐的关系。

除了平等慈悲以外,佛教在生态哲学这方面还表现出一种思想叫自觉觉他,你不仅要度己也要度人,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主要的思想。我们这里插一下大乘和小乘的概述,其实在对于释迦摩尼佛的看法上,大乘和小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这是它们一个方面的区分。小乘是把它看作一个教主,一个导师,要实现一个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把它看成一个,就像我们以前认为的上帝一样,它是法力无边的,它是全知全能的这样的一个佛,这是大乘所认为的释迦摩尼佛。其次在修慈方法上是修行修慈的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的

是戒定慧,这是它的三学,但大乘佛教认为除了有戒定慧,小乘还要强调八正道,大乘佛教这个也可以肯定,在除此之外除了三学、八正道以外还强调六度、四摄,这个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四摄主要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的大白话来说是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还要度人,这是它们的一个主要区别,所以我们今天讲的自觉觉他是大乘的一个思想的结晶。

自觉觉他,信仰者不仅要使自身得到利益,同时也要使他人得到利益,你不仅自己要觉悟,同时也要帮助别人觉悟,所以,按照佛家的解释,你自己与他人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所以,自己的解脱和他人解脱是分不开的,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暗含着大乘佛教的一种和谐的思想。大乘佛法对人世间,人和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人对万物之间,对众生之间,它是有这样的一种相互的度的过程,帮助的过程,所以你要理解众生要帮助它脱离苦海,这个众生既有他人,也有万物,所以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叫大乘。

所以这里《法华经》里也是大乘佛教里的一个早期经典,它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你听了这个法以后,闻,就是听了以后,法受信,闻了这个法然后你就信受,先相信它,然后又接受它,然后“勤修精进”,你听了它以后,你也相信它了,你也能接受它了,那你就在行为上按照这样来进行实践,这是它基本上强调的重心,我们要把自己当做别人,要把别人看作自己,相互的这样一种帮助,这样的一种状态,这叫自觉觉他,其实这里边就包含着人对万物,对有生命,对没有生命的,都要有一种自觉觉他的伦理情怀在里边。

还有华严宗的“六相圆融说”,这个“六相圆融说”是华严宗提出来的,佛教有“八宗”,除了我们刚才讲到的禅宗、华严宗、三论宗,还有法相宗、天台宗、律宗、真言宗,还有一个净土宗,净土宗我们一会儿还提,所以佛教的“八宗”,其中华严宗里边提到的“六相圆融说”,这“六相圆融说”就把宇宙概括为“六相”,这“六相”有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和坏相,其实它们就是一对一对的,一共有三对,这三对要相互依存,它没有相互独立,那么,让它们之间要实现一个圆融统一,这个圆融统一也是我们今天治理生态所要借鉴的一个核心思想。所以,它说,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那人与自然之间就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和谐发展,这是华严宗思想里边暗含的一个内涵。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佛教里边的一个境解脱和心解脱的这样一种观点。境解脱是人作为主体,你要对你生存的外界环境进行一个优化,叫境解脱。心解脱是说,佛教除了要去除贪、慎、痴等烦恼以后,你要成佛的行为还必须从心底里去实现这样的一种解放,内心里

边的一种工作,内心的一种努力,这是心解脱,所以境解脱和心解脱是一对概念。往往认为境解脱是心解脱的前提,只有境解脱完成以后,心解脱措施实现。这个境指外在环境,这种外交环境放大了说是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其实就是强调境解脱与心解脱,实际在强调我们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精神领域这两个方面的思考要相辅相成,你追求境解脱是要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有序和谐,那么,但仅有这种境解脱还是不够的,人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真正地关心自然,去把自然当做朋友,从而追求心解脱,这样心解脱才能消除你对万物的思念,你要去占有它,这样的思念消除以后,实现这种心解脱才可能真正地与境解脱达到一种相互有序的状态。所以,人类对生态环境怎么样去做?第一,追求境解脱,与环境要有序和谐;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东西,你要实现心解脱,通过你内心的意念,这种意念是良性的,不可能是占有的、贪婪的意念,你要用自己善良的意念来对待万物,来完善环境,来维护自然界的一种可持续的平衡状态。

那在《维摩经》这个经典里边它就有一段论述,这段论述里边,它表达了要达到心净,它概括为13个层次,这13个层次我们今天来看它提到的一个佛土净跟心净的概念,其实这是在佛土净和心净,其实是谈的一种境解脱和心解脱,这种佛土净,佛土净更多的是一种境解脱,从它们的排列次序来看,显然可以看到,佛土净在心净前面,它比心净更为基础和根本,所以意味着佛土净是心净的一个原因而不是结果,只有你做到了佛土净了,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净,那你内心的烦恼就无法彻底地清除,你的这种杂念也无法去除,佛土净了才能达到心净,所以我们对待万物,我们改善生态环境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的城市生态环境,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过程和规划,要实现境解脱,同时还要实现心解脱,但这种心解脱和境解脱是佛法里边提到了,它给我们提供一个实践的智慧是什么?其实我们现在更多地强调是内心的想法,即你的一种思想的引领和行为的一种表现。其实,我们现在看来,佛土净更多的是我们要实现的这样一种自然的生态状态,而心净更多的是我们思想意识层面的一种解释,所以我们现在对佛家的生态哲学智慧是有所汲取,有所发扬,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种不断地升华和新的一种发扬和看法。

五、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在讲述到这几大家的生态哲学智慧的基础上,我们简单地进行一个小结概括,对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现代价值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第一,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可以引导人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这样一种自然观,即一种有机自然观,它要丰富生命旨趣的有机自然观,它与机械自然观相对,机械自然观更多的是一种抹杀人类主观能动性

这样的一种自然观,所以我们要唤醒人类,它是有助于唤醒人类的生态潜意识的。在《周易》里天、地、人三者统一,三才同德,同时在佛家的理念里边,我们又要有悲天悯怀的这样一种心念,我们要关心万物的生长。在儒家里边我们又有仁者爱人,天地与万物为一体的这样一种伦理的博大情怀。在道家里边我们又坚持无为而治和天人合一的这样一种思想。其实,这样的一些思想,这样的一些论述,其实都是我们生态潜意识的一些智慧,所以我们必须把这样的一种生态潜意识给它挖掘出来,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而更多的是为了要将这种自觉的心态与现代人体内的这样的一种自私的杂念进行一番斗争,要把这种自觉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植入到人的体内,让人的体内在生态方面的思想、观念、意识更加纯粹化、积极化,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点,它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可以深化人们对生命的敬畏。这个我们可以简单说一下,比如《周易》里边强调,天地是人的父母,同时也要求人们要对天地有敬畏之心。孔子也讲知天命,这个天命是指自然规律,还要知天畏天,二者要相互对立,畏天更多的是对生命和自然的一种敬畏感。

第三点,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能够引导我们进行一种可持续性的消费。这种可持续性的消费更多地体现在是一种消费观上,但这种消费观,它是有利于控制我们现在的物欲横流的消费理念,比如目前人们对商品、奢侈品的追求,肯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但这种消费,有的人将它称为“异化消费”,其实这种“异化消费”已经脱离了人的根本的正常的生活需要,所以,我们要用老子的清静无为来控制现在这种消费观念的蔓延,让它重新地从古代生态哲学当中进行一种自我的觉悟,道德的修养,心理的调适,还有审美情绪的一种丰富,从而实现我们现在追求的一种和谐的、可持续性的、有节制的这样一种消费,为我们的生态环境作出一些实际性的行为方面的一些贡献。

我们今天就简单谈上述的几大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能够为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的治理,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阅读附答案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于自然环境 的保护...阅读附答案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配套措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夏商周三代。夏禹曾下禁令:“春三月,斧斤不登山林,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数罟不入川泽,以成鱼鳖之长。”西周时期曾颁布《崇伐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些也许可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了。但形成法律条文,当首推秦王朝制定的《田律》。它有一部分专讲环境保护,几乎包括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如山丘、陆地、水泽以及园池、草木、禽兽、鱼鳖等,非常全面。《田律》中明文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麇卵谷,毋毒鱼鳖,置井罔,到七月而纵之。”秦以后各朝代,也曾对环境保护制订过法令。如公元前六十三年,汉宣帝曾下过一道诏书:“令三辅(今西安周围地区)毋得以春夏捅巢探卵,弹射飞鸟,违者徙。”唐朝《唐律?杂律》载:“诸部内,有旱、涝、霜、雹、虫、蝗为害之处,主司应言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庄稼者,准盗论。”

在环保机构的设置上,古代各朝也非常注重适应和符合环境保护的客观现实和规律。我国早在帝舜时期就设立了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这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早的环保管理机构,以后又设立虞部下大夫、大司徒等。尤其是周朝,其环保机构的建制极为完整。根据《礼记?地官》的记载,周代的环保机构归地官司徒管辖。当时的司徒是朝廷六卿之一,主管农业林牧渔业的税收;虞人则专管“山泽所生之物及其禁令”,据《史记》和《尚书》记载,《周礼》中规定司徒“以土宜之法……以阜人民,以蓄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考察动植物生活状态,使之正常繁衍。这些机构与官员具体职责是监督生态保护法规的执行,禁止破坏和损害生态的行为,引导合理开发山林川泽,以保护自然生物资源。秦汉以后,历朝都设置有类似的环境保护机构,只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及其名称有所变化。汉武帝时的主管官员改称为水衡都尉。隋唐以后,除元朝设置有专门的虞衡司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环保的工作,主管山林川泽的开发和保护。古代环保机构的最大特点就是各朝都将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统属于某一上级部门,比如周代,虞部直属于司徒,隋唐以后由工部统辖,所属的这些上级部门除负责环保禁令的发布以外,往往还兼管农林渔业、手工业、各项工程等与之相关的部门。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便于协调各部门的冲突,帮助环保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各部门的配合以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规律。 1.下列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统治者对自然环境保护非常重视,禁止破坏环境、重

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及其所代表思想 LaoZi From 571 BC to 471 BC 主要思想Dialectical thought, inaction, Shuangxiu life 代表作《The Scripture of ethics.》(道德经) Confucius(孔子)551 BC - 479 BC His main idea:Benevolence, propriety, morality, make no social distinctions in Teaching.His representative work is 《 Spring and Autumn 》and 《 read 》

Zeng zi(BC505-BC436) Each day I examine myself in three ways Carefully handle parents funeral Memory ancestor piously. Mo zi(BC468—BC376) Mutual benefits Universal love of non-offensive Hing world benefit than harm to the world Zhuangzi also known as Zhuang Zhou[1] was an influential Chinese philosopher who lived around the 4th century BC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the philosophical summit of Chinese thought—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He is credited with writing—in part or in whole—a work known by his name, the Zhuangzi, which expresses a philosophy which is skeptical, arguing that life is limited and knowledge to be gained is unlimited. His philosophy can be considered a precursor of relativism in systems of value. Main article: Zhuangzi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它包括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里面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 不开的。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打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缓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 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天道观和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在人性,人性的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的关系论述 a、天道观和天命观在古代,不仅是人性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观和社会观等的基础,不同的天道观和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天道观的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的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的是人性论的问题,有不同的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的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人与天合,人与天地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语文阅读答案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邵和平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存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儒家关于天的解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天的根本意义是“生’’,是万物和人类生命之源。正是在充分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共处,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人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思虑忧患意识,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可持续发展。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如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决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借鉴启迪的意义。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闪烁着生态文明智慧的光芒。除儒家“天人合一”学说外,道家强调人们的行动、作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因此,一些西方生态学家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蕴含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实现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文化研究会·论文精选》有删改)6.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文化伦理形态。 B.生态文明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 C.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延续生存的文明形态,包含着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哲学问题。 D.生态文明是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古文化形态。 7.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与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仁爱之心是万物和人类生命的根源。 B.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C.人类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命规律,适时、有节地开发利用自然界,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D.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弘扬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肯定“天”的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彰显人文精神。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儒家“天人合一”学说中蕴藏

生态文明中的哲学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与哲学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关注经济建设与生态的关系。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启发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辫证唯物主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关键字:生态文明哲学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代表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和谐进步状态。大自然作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导致生物的生存危机, 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是前提和基础, 站在社会进步的角度, 生态文明同三大文明一样, 是人类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 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对生态文明哲学底蕴的考察和思考,有利于人们对自身和大自然的前提性反思, 有利于人们在伦理价值层面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生态维度, 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生产观和发展观[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虽然生态环境问题还不十分突出,但他们已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对这一整体的把握构成了其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3]。生态文明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天人观,尊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平等,尊重自然不是承认自然环境决定论,也不是否定以人为本,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的存在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尊重自然界就是爱护人类自身的家园。在价值关系中,我们一直以来强调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而忽视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青山青我目,流水静我耳”体现了自然对人的意义,“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意义。如果我们对自然客体进行人格化,那么自然就获得了主体资格,人类就成为了自然

中国的生态环境危机

中国的生态环境危机 一、上的生态环境破坏据研究, 4000 年前,黄河流域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西周时,黄土高原拥有森林 4.8 亿亩,森林覆盖率为53%(而现在的全国森林覆盖率仅 为 13% ,航拍和专家分析的结果仅为8.9%);及至春秋战国, 狼烟四起,烽火连天,人的生存环境开始遭受巨大的破坏。 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折腾百姓,继续毁灭生态,大兴土 木,大伐森林,史书中就称“蜀山兀,阿房出”。汉时,中国人口剧增,统治者的思想又都是崇本抑末,以粮为本,单 一的粮食种植业,砍掉林、牧、副、渔、商,结果,重农反 而误农,粮食产量反而上不去。因为重农贵粟,必然毁林开 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地力下降,从而导致农业劳 动生产率每况愈下。 而且,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像游牧民族或者欧洲人是牧 农产品并重、以肉类奶类为主的,中国人饮食几乎等同于吃 植物性的粮食,所以,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我们的祖先只好 大规模地毁林开荒。还有,中国古代有着庞大的专制官僚机 构和军队,而军队又以步兵为主,它不像游牧民族、西方民 族以骑兵为主之补给容易,饿了吃马肉渴了喝马奶就行,可 以就地解决,中国人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食总是军事家们考虑的头等重大的问题;由于粮食保存的时间比肉

类、奶类长久,所以,中国的家、军事家总是追求庞大的粮 食储备,以应付不测。 为了解决政府、军队的巨大供给问题,中国人也只好开 荒。西汉开荒8 亿亩,东汉开荒7 亿亩,至此黄河流域的森 林全部倒地。三国时期,中国人口从东汉时的 5648 万,减至 767 万,民族差点毁灭,生态也就再所难保,火烧赤壁、 火烧连营八百里,也不知烧掉了多少森林。南北朝时,兵燹 战乱频仍,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南迁,长江流域的生态也就面 临着威胁。 隋时隋炀帝大兴土木,唐时开发东南,开荒14 亿多亩,“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加上隋唐征战、五代动乱,后来, 又经过宋辽金元争霸天下,元末、明末、清末、民国的战乱 破坏,中国人的生态资源被破坏殆尽。 可见,王朝循环不仅常常使得中华民族的人口减少过半 (中国历史上有10 次战争造成了人口减半),人民蒙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且使得子孙后代继续生存下去的环境遭受了灭 顶之灾。二、生态环境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长时期内仍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跃进”全 民炼钢,大规模砍伐森林;“文化大革命”时“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 ,梯田修到山顶上,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改革开放之后,政府虽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但由于体制、 制度的原因,环境恶化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扭转过来——高消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2009年03月24日 08:23:15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哲学。今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

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危页)、欧阳建、郭象、范缜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700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明清实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明清实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乾嘉朴学。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人们不敢再谈论政治,因而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发展。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2019尔雅答案100分

。。。。。。。。。。。。。。。。。。。。。。。。。。。。。。。。。。。。。。。。。。。。。。。。。。。。。。。。。。。。。。。。。。。。。。。。。。。。。 。。。。。。。。。。。。。。。。。。。。。。。。。。。。。。。。。。。。。。。。。。。。。。。。。。。。。。。。。。。。。。。。。。。。。。。。。。。。。 儒学原典“仁”字的义理讲述 1 【单选题】“仁”的根本是()。C ?A、个人道德高尚 ?B、家风纯正 ?C、人际关系的和谐 ?D、家庭和睦 2 【单选题】“鹤鸣于阴,其子和之”出自下列哪部著作?()D ?A、《周礼》 ?B、《对楚王问》 ?C、《说文解字》 ?D、《周易》 3 【多选题】下列()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AD ?A、程颐 ?B、朱熹 ?C、张载 ?D、程颢 4 【判断题】麻将与儒家文化有关。()正确 5 【判断题】西方文明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错误 6 【判断题】朴学的宗旨是回到文本本身的解释。()正确 儒家“仁”的哲学思想 1

【单选题】“天涯若比邻”中的“比”指的是()。C ?A、比肩 ?B、比较 ?C、邻 ?D、比喻 2 【单选题】学者孔颖达是()人。D ?A、清朝 ?B、明朝 ?C、宋朝 ?D、唐朝 3 【单选题】和到一定程度上“有五味之相济,甘辛并用,混合无形。”是()的观点。B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4 【多选题】下列对“仁”的理解正确的有()。AB ?A、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 ?B、心心相通的状态 ?C、施爱心与人 ?D、相互礼让 5 【判断题】“亲亲仁也”是许慎对“仁”的理解。()错误 6 【判断题】在唐代和谐既可以互相训示,又可以组成一个词,来表示各种合适的优化的关系。 ()正确 孔子的“仁德”

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

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 卜晓军任保平发布时间:2009-06-16 08:23来源:光明日报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不仅有深刻的认识,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并且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的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论者和代表应当首推庄子。庄子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要顺应客观规律,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较庄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制天”的思想。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改造自然、战胜自然。易传则综合了庄子的“顺天”思想和荀子的“制天”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说,强调人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传》)。其中的“先天”是指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以前加以引导,而“后天”是指遵循自然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秦汉以后,历代思想家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明确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唐代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辨证思想(《天论》上),认为天人之间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北宋张载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正蒙·乾称篇》),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人类要尊重万物,友善对待自然。宋明理学的程朱学派、陆王学派都提出过“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并对“万物一体”论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认为人与万物、自然处于和谐、均衡与统一之中,人和自然都遵循统一的规律,天人协调是最高的理想境界。总之,“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是主张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来考虑,既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从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 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早在周代,人们就提出:“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聚篇》)东周的管仲不仅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张对山泽林木实行国家垄断,提出“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管子·立政》)的观点,而且把保护山泽林木作为对君王的道德要求,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莱,不可立为天下王”的思想(《管子·轻重》)。汉代的杨孚撰写了《异物志》,主张广泛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也指出,“天下之病”许多都是由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同时,古人还认识到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主张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孟子认为:“数罟不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荀子也指出:“圣王之制也,草本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主张都充分体现了遵循自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摘要: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想和实践的一种观念形式的表达和反映,并通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古代人民进行社会生产实践的价值标准。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五行说”、“元气论”、“三才论”等方面的内容,其内核是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生态意识。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具有不凡的当代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传承、弘扬起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在于,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核与当代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相通的;第三在于,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明;当代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国家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积极学习古今中外生

中国的生态环境危机及分析

一、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破坏 据研究,4000年前,黄河流域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西周时,黄土高原 拥有森林4.8亿亩,森林覆盖率为53%(而现在的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航拍和专家分析的结果仅为8.9%);及至春秋战国,狼烟四起,烽火连天,中国 人的生存环境开始遭受巨大的破坏。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折腾百姓,继续 毁灭生态,大兴土木,大伐森林,史书中就称“蜀山兀,阿房出”。汉时,中 国人口剧增,统治者的思想又都是崇本抑末,以粮为本,发展单一的粮食种植业,砍掉林、牧、副、渔、商,结果,重农反而误农,粮食产量反而上不去。 因为重农贵粟,必然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地力下降,从而导 致农业劳动生产率每况愈下。 而且,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像游牧民族或者欧洲人是牧农产品并重、以肉 类奶类为主的,中国人饮食几乎等同于吃植物性的粮食,所以,为了解决吃饭 问题,我们的祖先只好大规模地毁林开荒。还有,中国古代有着庞大的专制官 僚机构和军队,而军队又以步兵为主,它不像游牧民族、西方民族以骑兵为主 之补给容易,饿了吃马肉渴了喝马奶就行,可以就地解决,中国人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总是军事家们考虑的头等重大的问题;由于粮食保存的 时间比肉类、奶类长久,所以,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总是追求庞大的粮食储备,以应付不测。 为了解决政府、军队的巨大供给问题,中国人也只好开荒。西汉开荒8亿亩,东汉开荒7亿亩,至此黄河流域的森林全部倒地。三国时期,中国人口从 东汉时的5648万,减至767万,民族差点毁灭,生态也就再所难保,火烧赤壁、火烧连营八百里,也不知烧掉了多少森林。南北朝时,兵燹战乱频仍,中国人 开始大规模南迁,长江流域的生态也就面临着威胁。 隋时隋炀帝大兴土木,唐时开发东南,开荒14亿多亩,“高山绝壑,耒耜亦满”。加上隋唐征战、五代动乱,后来,又经过宋辽金元争霸天下,元末、 明末、清末、民国的战乱破坏,中国人的生态资源被破坏殆尽。 可见,王朝循环不仅常常使得中华民族的人口减少过半(中国历史上有10 次战争造成了人口减半),人民蒙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且使得子孙后代继续生 存下去的环境遭受了灭顶之灾。 二、生态环境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长时期内仍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跃进”全民炼钢,大规模砍伐森林;“文化大革命”时“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梯田修到山顶上,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改革开放之后,政府虽然开 始重视环境问题,但由于体制、制度的原因,环境恶化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扭转 过来――高消耗、高污染的重复建设的小企业遍地开花;草场无人维护,过度 放牧,内蒙古等地的载畜量是草场承受能力的1~3倍,导致大部分草场退化, 1/4的草场荒废;一些地方盲目开垦,盗林毁林严重,近几年呼伦贝尔又出现 了新的开荒热;一些企业仍然肆意排放着“三废”,黄土高原上私营企业在乱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 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天道与人事 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 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 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政治主张 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其他方面 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反”: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 (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分不开得。它包括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得指导意义,但里面 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 得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得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得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 分不开得。其大得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得百家争鸣,汉代得儒家独尊,魏晋得玄学,唐代得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得理学,明清之际得实学与近代得西学东渐。有三个打得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得兴起,缓道入儒; 宋明理学得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得哲学与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得最后得也就是最大得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教育哲学中得根本问题:天道观与人性论(教育得根本在人性,人性得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得关系论述 a、天道观与天命观在古代,不仅就是人性论得基础,同时也就是历史观与社会观等得基础,不同得天道观与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得历史观与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得问题,因而天道观得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得本体论得问题,也就就是宇宙观与世界观得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得就是人性论得问题,有不同得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得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得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就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得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得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得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哲学思想中得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 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得不同得观点,其中一种就是人与天合,人与天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114776352.html,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历程 作者:谭治国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4期 一、国内国外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进展 1.国际背景与进展 从国际看,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是八大公害事件:⒈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空气污染)⒉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空气污染)⒊多诺拉烟雾事件(空气污染)⒋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空气污染)⒌水俣病事件(甲基汞污染)⒍四日事件(空气污染)⒎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污染)⒏富山骨痛病(镉污染)的痛苦实践,到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或斯德哥尔摩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对环境的传统观念的终结,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是人类对严重复杂的环境问题作出的一种清醒和理智的选择,是向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再到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可持续地发展并为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人类应珍惜共有的资源环境,有偿地向大自然索取。人类为此应变革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与自然重修旧好,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之间和平共处。 2.国内背景与进展 从国内看,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主要有:资源约束趋紧,高能耗产品产量持续攀升;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石漠化、荒漠化、沙化;环境污染——水污染、流域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十分严重。 这个问题,我们将接下来从我们党的认识演进和战略部署来认识。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演进历程 1.孕育阶段(1971年~1977年) 标志性事件:“四个一”的诞生; “一次会议”:即1973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一个小组”:即1971年周恩来成立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刘晓青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课程前言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耕地、牧场、森林、海洋、生物等都遭到的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面临着日益枯竭,空气和水质在不断地恶化。对此,党和政府在不断地创新执政理念和管理能力。继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五位一体”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予以阐述,明确了今后生态工作的一个重心和重点。 让我们举一个小例子,现在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是空气问题,这一问题在北京是尤为突出的,我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图片,是一个人在连续225天监测北京天气的一个图片,这个图片是一个拼图式的,他把每一天的北京同一个地方的基本的天气状况进行一个拍照,结果拼成一个225个小图组成了一个大图,这个大图的颜色基本上以灰色状为主,这灰色状基本上就说明了北京天气的一个糟糕的情况。那其中点缀着部分蓝色的点状,这些蓝色的点状就说明空气质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这个蓝色只是整幅图当中的一个点缀,从这个图片当中我们可以很好地进行一个说明。 网上还有一个段子,是在描述北京的天气的。我们伟大的革命者以及我们的主席毛泽东同志写过《沁园春·雪》这样一首词,现在有的人在网上出来一首叫《沁园春·霾》的,它把北京的天气状况形象地进行了一个改写。它说,帝都风光,千里朦胧,万里缭绕;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市民戴口罩,惜雾都伦敦,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识基座不见腰。说明空气的情况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状态。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是要描写一个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风光,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壮丽山河,现在网友根据我们的天气状况进行了一个形象的改写。 在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下,那么,人们开始挖空心思寻找对策,不断地回溯历史,反省现实,从中寻找新的解决路径。回溯历史的过程当中,中国古代哲学当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具有启发性的生态智慧或它蕴含了解决这些矛盾和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基本思想原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摘要:文章引用大量的史料,从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环保机构和环保措施等方面考证我们的祖先如何高度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的祖先自走出茹毛饮血的穴居时代、跨进文明社会的那一时刻起,就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意一识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要性,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回顾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 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败不掩群,不取糜禾;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注意保护,合理开发。反对过度开发,特别是破坏性的开发。 西周时期,人们认识到保护山野蔽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管子·立政》篇中讲到富国立法有五条,其中第一条就是“山泽救(救:即防止之意)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将山泽防火,草木生殖生长置于富国之道的首位。《逸周书·文解传》中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署,以成鱼鳖之长。”《国语·周语》中述周制说:“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蔽有圃草,圃有林池,所以御灾也。”这说明当时人们认识到一郊牧、圃蔽、林囿可以用来救饥荒、防灾年。 《国语·周语下》中也讲:“《诗》亦有之,日‘瞻彼旱麓,棒一措济济。恺梯君子,干禄恺梯’。夫旱麓之棒稽填,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若夫山林mf竭,林麓散亡,蔽泽肆既,??君子将险哀之不暇,闻何易亡之有焉?”意思就是说像旱麓一类山麓林木茂盛,君子便可高乐安闲地求禄求食;但如果山林原麓消失,野蔽池泽枯竭,君子只有哀伤地面临危险,还有什么安逸快乐呢?这说明人们已认识到山林蔽泽的丰茂是人民安逸快乐的保证。而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则将诸侯之君能否严格地防守山林原泽的资源而不受破坏作为判断可否立为天下之王的标准。即:“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范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这就足以说明人们对保护山林原泽等生态资源和环境的重视程度了。管仲还认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管子·八观》)。 战国时的荀子根据生物资源消长规律,提出了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虫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上》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进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

中国古代的生态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教学文稿

中国古代的生态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

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 一、古人的生态意识 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远古社会,人们往往不明晓生态环境的真相,畏惧自然界的变迁与灾害。这时,人通常总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在自然生态的面前。于是,敬天、顺天,一切顺应自然,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人们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态度。西汉前期的《淮南子·齐俗训》篇中所描写的上古时期的人们为躲避洪水,常“择丘陵而处之”,即是显例。 《淮南子·主术训》篇云:“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即表明,自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人必须顺应自然,并遵循其规律。 但此言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与之相反,《淮南子》的作者们一方面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十分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 用。例如,《淮南子·修务训》篇日:“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这就是说,水依势东流,需人加以疏通;农作物春天生长,需人去耕耘。如果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就不会有鲧、禹兴修水利之功;而后稷种植五谷之艺,也难有用武之地。

当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生态环境,需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根本前提。如《淮南子·修务训》篇所云:“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在此种认识的基础上,《淮南子·主术训》篇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指出“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才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理想模式,才会取得“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的成效。而那种仅考虑眼前的利益,只顾及局部的发展,完全凭主观意志的诸如“以火嫫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1](《修务训》’的愚蠢行为,即便可以满足某些人一时的欲望,却往往是事与愿违,与其初衷背道而驰,甚至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降临。在从总体上阐释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后,为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从而达到合理、持久地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目的,《淮南子》的作者们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这主要表现在: (一)顺天意,遵时序,以时禁发,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步入良性循环状态。很早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根据寒暑气候更易的规律与农事耕作的要求,创制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时令节气。《淮南子》在继承前人,特别是《吕氏春秋》有关学说的基础上,对一年四季时令节气及各种禁忌的认识更加充分而深刻。《淮南 予·时则训》篇根据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阐发了一年十二个月保护生态的主张。从一月至十二月顺次是:“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天,毋麝毋卵,毋聚众置城郭”;“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毋作大事,以妨农功”;“修利堤防,导通沟渎,达路除道,从国始,至境止。田猎毕弋、置罘罗网、矮毒之药,毋出九门。乃禁野虞,毋伐桑柘”;“毋兴土功,毋伐大树,令野虞,行田原,劝农事,驱兽畜,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