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摘要: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正引起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生命教育从教育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发展,自我实现这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生命观。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运用学科教学、活动课、社会活动、专题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掌握生命教育的知识和内化生命教育思想,然

后转化为外在行动提供了有利保证。

关键词:生命教育;珍爱生命;发展;自我实现

一、生命教育的历史回顾

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早有学者论及,但旗帜鲜明地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随后,他的这一思想,迅速引起了相关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现在,该中心已成为正式的国际性机构,是联合国的“非政府组织”中的一员。日本1989年修订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乌克兰2001年开始开设生命科学基础课。我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小学也系统地开始了与此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且台湾省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还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专著。我国内地起步稍晚,辽宁省和上海市于2004年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文件,其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由上可以看出,生命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末从西方国家起步,到七八十年代逐渐推广,再到90年代的大规模兴起,进入21世纪,生命教育已成为学校教

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与深远意义不言而喻。

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第一章:生命教育:人类教育大厦之基 教育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统一。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教育是起源于社会需要和人的自生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教育的实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充分展示人的个性,不断提升人的地位,最终提高人生的质量。 生命的含义及特征 (一)生命的科学解读: 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应当有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 人的生命从三个层面理解 第一,人的生命前提和基础是自然生命。人的生命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例如,山川,河流,星辰 第二,人的生命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有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人的生命也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体。人的自然存在是人一切存在的基础,但人的生命不仅仅满足于生存,还需要追求高于自然生命的精神生命。 生命可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智能生命、自然生命是人生命的根本,是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的存在方式;精神生

命是人的生命的升华;价值生命是对人生命的取向。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智能生命共同构成了人的完美生命。 (二)人的生命的特征 ●生命的肉身性与精神性 ●生命的共同性与独特性 ●生命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生命的自我保存性与责任性 ●生命的实践性与反思性 ●生命的保守性与创造性 二、生命教育及其发展 (一)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概念 死亡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生命化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 1、国外的“生命教育” 国外的生命教育对我国生命教育的启示 (一)独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国外生命教育注重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就我国教育现状而言,“相对于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来说,单一生命教育课程更能引起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与性质 “科研兴则学校兴”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各学校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也从事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且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并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的“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故我,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学校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存在。现在,只要是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大多几乎是“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的,但是对这些科研的效果加以检览,不难发现,庞大的课题或项目数量与解决学校问题的低劣质量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换句话说,这样的“校兴科研”的行为,并未产生“科研兴校”的效果。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研究课题选择不当,研究方法运用不合理,研究组织流于形式等,但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有待于进一步端正,目的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之所以倡导中小学从事科研,要求教师投身研究活动,正是因为学校当今的发展面临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

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依此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等结合在一起的,始终是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的,科研虽然不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无疑是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为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以后,自身的发展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于学校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师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新气象。 然而,许多学校或教师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这一出发点,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指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这样以来,虽然各学校也忙于申请这样或那样的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学校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的其他行为,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应该说,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值得关注的一种不良倾向。 既然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自身要求,那么,在科研的指向上就应该自始自终围绕学校发展来进行,至少要通过科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生命教育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孩子们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未成年人走出误区,教育他们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生命,了解自己的生命多么的美丽,从而学会珍惜生命。 2、通过签订生命盟约,达成珍惜生命的承诺,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入课题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又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的爸爸在草原上迷路了,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五枚硬币,把一枚埋在草地里,把其余四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五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五枚都扔在草原上,你要一点点的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1、这个故事,说了什么? (学生会有各种回答,预计会涉及:生命,生命的过程,生命的意义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的词语,逐词出示课题:生命,美丽的旅程 2、引入:世上的每个人,甚至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生命旅程,只有经历所有的历程,我们的生命才算完整。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一起走进这个旅程,一起畅想,一起去经历美丽的生命旅程。 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初步认识生命的意义,唤起学生探索本次主题的需要和愿望。 二、展示美丽画面,欣赏生命 1、首先让我们走进丰富美好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欣赏大千世界的视频 分享:欣赏了这样的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画面音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唤起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感受生命的美好可爱。 三、生命体验游戏,激发对生命的珍爱 1、音乐冥想

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活动方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在我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目的是帮助广大师生认识自我,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 一、参与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包括职中、中专、师范学生)。 二、活动内容 本次生命教育以“珍爱生命、健康发展”为主题,包括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环境等,分两个模块开展: (一)生命如歌。包括生命之歌、智慧之歌、诚信之歌、礼仪之歌、等专题。(二)真情感动。包括感恩父母、师恩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祖国在我心中等专题。 三、活动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在活动中要抓住重点,整体规划,选择专题,精心组织;要将生命教育与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法制、安全、环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四、活动分工 (一)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围绕上述模块或专题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宣传等活动。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工具和橱窗、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知识讲座、报告会、主题班团队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并作好参加市、区以及苏州市比赛的准备。 (二)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和要求,围绕此次生命教育的主题,选择一至二个专题为本地区活动的重点,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故事比赛和主题班会评选等活动,做好参加我局组织的征文、演讲比赛的前期选拔工作。

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教案

教育心理学院应聘试讲教案 课程编号: 教学类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课程题目: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选题缘由: 社会中甚至发生在校园中的伤人和自伤事件屡见不鲜,在全国每年有 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 40 多人。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自杀和他杀现象也屡有发生,有资料显示,每年至少有 25 万人死于自杀,有 200 万人自杀未遂,在 15—34 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死亡原因。而发生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打架斗殴、性侵等案件也时有发生。针对国内已经发生的青少年生命危机现象和中小学生恶性事件,究其个人原因除了个体自身性格缺陷之外,更多的是生命意识的淡漠,在面对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时不能正确应对,采取极端行为。而究其社会原因时,更多地要归咎于社会、学校和家庭没有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 现代教育逐渐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忽略了对人心理的关注,开始对知识和实用技能的极端追求,并最终变成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和人性的忽略。教育也沦为人们追逐功利的工具,越来越缺乏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思路,导致衡量孩子成长的标准是分数,或者学了多少门特长,掌握了几门器乐之类的技能。而忽视了对孩子生命的教育,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没有引导和思考,最终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内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不足。 2、熟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特点和价值。 3、基本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 教学内容: 1、国内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首先,我国国内关于生命的教育的研究大多由高校的教授、学者来进行的,与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差距太远,并且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教育理论层面进行的,主要是对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的介绍与评述,创新点较少;其次,我国的生命教育在中小学实践教学中很少被采纳,仅有少数的学校进行了实践;最后我国的生命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适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体系。生命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思品课、班会和学科渗透中进行的,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仍处于探索阶段,生命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鲜少有人做。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 传统的心理学中,人们都试图通过对问题行为的研究与干预来解决人的问题,但这是一种补救的模式,只有当问题出现时我们才能有所作为,与此相对应的早期的生命教育是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唤醒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消除生命的威胁,缓解社会上吸毒、自杀、他杀和性危机等现象的发生。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发展潜力和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引导个体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激发个体自身的潜能来解决问题,使个体生命更加充实而有意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新视角,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引导力。生命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为问题而生”,而开始“为生命而生”。积极心理学通过激发个体积极的情绪和

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为宗旨,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通过生命教育专题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阳光自己每一刻,关爱他人每一天,健康幸福过一生”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心里健康知识,学会调试心理的方法,珍爱自己,关爱他人,乐观进取,健康成长;教育学生学会紧急避险和自护自救;积极创建安全、优质、和谐校园。 三、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四、主要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15日)

利用国旗下讲话、橱窗板报、电视、班团队活动等广泛宣传“生命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和意义,理解生命的珍贵,热情地参与到生命教育活动中来。 (二)、具体活动阶段(4月16日――6月30日) 1、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处在健康、明朗的阳光下。 2.各班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可为学生创设受挫情境,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也可先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在家中体验、尝试,开展“今天我当家”、“怎样解决生活难题”等班队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 3.远程教育课上,教师组织各班学生观看生命教育影片或图片。如:《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晚会、“防火与逃生”系列片、交通安全教育片、励志教育片等影片、图片,让学生从中真正认识生命的可贵。 4.组织全校四年级以上学生开展“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征文比赛活动。每班于6月1日前上交一篇到办公室。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摘要: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正引起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生命教育从教育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发展,自我实现这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生命观。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运用学科教学、活动课、社会活动、专题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掌握生命教育的知识和内化生命教育思想,然 后转化为外在行动提供了有利保证。 关键词:生命教育;珍爱生命;发展;自我实现 一、生命教育的历史回顾 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早有学者论及,但旗帜鲜明地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随后,他的这一思想,迅速引起了相关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现在,该中心已成为正式的国际性机构,是联合国的“非政府组织”中的一员。日本1989年修订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乌克兰2001年开始开设生命科学基础课。我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小学也系统地开始了与此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且台湾省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还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专著。我国内地起步稍晚,辽宁省和上海市于2004年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文件,其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由上可以看出,生命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末从西方国家起步,到七八十年代逐渐推广,再到90年代的大规模兴起,进入21世纪,生命教育已成为学校教 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与深远意义不言而喻。 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系列讲座(一)——课题的选定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系列讲座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与其他科研课题一样,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大致要经历选题—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资料收集和整理—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结题等几个重要环节。要想取得好的研究成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以下从课题选定、开题、制定方案、搜集资料、课题总结等几个主要环节来介绍课题的研究过程。 第一节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定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定包括选题、论证和申报。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 (一)选题的重要性 教育科学研究选题就是针对教育问题,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不仅决定着教育研究的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研究活动的成败,不仅反映着研究者的研究水平,而且也决定着科研最终成果的水平。因此,如何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在现有研究条件下选择那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选题必须具有现实性。选题的现实性是指所确定的选题必须从教学实践中产生,有明确、具体的针对性,这样所研究的成果才能够指导实践,课题研究才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选题必须具有创新性。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要认识前人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的教育规律,解决前人未曾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所以,教育科研的选题必须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否则课题研究也就失去了价值。要想使我们的教育研究选题具有创新性,就必须了解与所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以便提出没有人涉及过的研究问题,或者对前人研究过的问题,从新的角度,采用新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而得出新的观点。 3.选题必须具有可行性。可行性是指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必须是研究者经过研究以后可以实现的或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是易于操作的,否则科研课题的研究就成为空谈。选题时,既要考虑研究的主观条件,也要考虑研究的客观条件。 (1)主观条件:主要有研究者自身的研究能力、专业特长、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和对所选课题的兴趣等。在确定研究课题的时候,一定要从研究者本人的实际出发,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第1课劳动创造美好人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2.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也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 2.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饮料瓶,碎布,旧台历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什么意思? 二、你认为下列情形像你吗? 1.我认为参加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2.当我看到我照顾的小树越长越大的时候,心里充满了自豪。{ } 3.做值日的时候是有些累,但看到教室变得整洁了,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4.每次看到妈妈切菜的样子,我就很想去试一试。{ } 三、故事园 讲述故事《农夫的财宝》。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指名朗读“智慧树”。

把自己的收获谈一谈。 五、动手制作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件废品,可以是一个可乐瓶,也可以是一块小碎布,或者是一本已经过期的台历…… 先讨论可以用这些废品做点什么;然后分工合作进行小制作;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评出最有创意、最实用的“变废为宝”的作品。 六、总结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力量越来越突显。没有电灯,世界将一片黑暗;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使用,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视窗。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还要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教学反思:

小学生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生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前几天和一位家长在交流孩子的学习问题时,听到家长讲起她与儿子之间互不理解的状况:尽管这个单亲孩子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但母亲还是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只希望儿子能认真读书。可惜的是这个孩子就是不争气,根本就学不进去,一心只想玩。自尊心强的母亲对孩子越来越失望,以至于后来常常在生气时动手打孩子。可是这个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却是个犟脾气,对母亲的打骂毫不示弱,每次都还手与妈妈对打。后来有几次在挨打之后竟威胁母亲说:“你经常打我,对我一点也不好,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听了这位家长的叙述,我大吃一惊。想想这个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心里觉得很诧异:除了有时在学习上表现不好会被大家点名批评外,在课外总是看到他和同学们在一起玩的生龙活虎的啊!这么一个活泼的孩子,怎么就经常想到死了?而且威胁的还是自己的妈妈?这可是一个只有8岁的孩子啊?我又想起在刚刚过去的6月1日,__中学陈文鼎跳楼自杀的事情。这个只有17岁的“天才少年”,因为对制度的失望,对老师的不满,而选择了一种自以为可以报复别人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花季里的生命,留给了我们太多的遗憾和思考。 以上两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孩子的事例,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家长深深的反思:与生命相比,学习成绩何足挂齿?与死亡

相比,成长的点滴烦恼何足以惧?可是我们的许多孩子,却无法 看得深远、想的明白,一时的意气用意就可以摧残自己年幼的生 命之花。而作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和家长,是 否也应反思自己在关注孩子们学习成绩、物质生活、交通安全的 同时,真正了解过孩子们的思想状况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如果 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帮他们拨剧,许多事情不是可以避免的吗? 那么,如何防止孩子们的自杀倾向,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的 生命呢?我觉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等 时间组织学生对“生命”话题进行探讨,让他们时刻牢记这十二 个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健康成长”。同时也建议各位老师 与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孩子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是要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源。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是全家人的永远的牵挂与期盼。每个孩子来到人间是很不容 易的,她们都是由每位妈妈经过十月怀胎和痛苦的分娩才来到人世。妈妈生育孩子的痛苦是常人无法忍受的,过去医学条件不发 达的时候,许多妈妈为了生宝宝,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所以 说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自己的父母,我们没有权 利去剥夺自己的生命。二是要让孩子们感受父母的辛劳、知道死 亡的后果。父母为了培育我们这个幼小的生命成长,不知付出了 多少辛劳。可现在的很多孩子只因从小太过溺爱,却不能感受到 父母的辛苦,似乎觉得一切理所当然。还有些孩子觉得学业太重,父母给的压力太大,认为死了就会进了天堂,一切烦恼都会没有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沪委[2004]11号),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现结合上海市中小学实际,制定《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一、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上海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需要培育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生命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 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4、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5、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年来,上海中小学在实施生命教育方面,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生命教育的内容、层次、形式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构架;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生命教育的目的

104學年度上學期學校日生命教育課程報告–六年級老師:廖文櫻教材:自編課程-參考資料1.聖經2.「為生命加分」教材3教會出版光碟影片4.教會出版生命教育教材5.生命教育網站教材6.時事新聞。 一、生命教育的目的:生命教育之目的藉由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協助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學習尊重自己、尊重生命、加強人際關係,進而能珍惜自己的生命、欣賞自己並關懷別人。 二、生命教育的內涵:生命乃上天所賜,一切生命的發展,一切與生命相遇的關係,都是由生命自身開始,並由此開展出與「天、人、物、我」關係的幅度。 三、課程編排的「1.人與天(宇宙.宗教信仰)2.人與社會3.人與自然4.人與自己」四個向度: 1.認識生命:探索及認識生命意義,善處生命的每個困難,掌握生命的方向。 2.尊重生命:尊重宇宙萬物的生命,把握生命的每個緣分,建立和好的人生。 3.珍惜生命:珍惜生命是獨一無二,感恩生命的每個時刻,追求生命的圓滿。 4.欣賞生命:經過努力的生命最美,接納生命的每個改變,活出生命的色彩。 在此內涵下,引導孩子- 1.愛惜自我:尊重、接納獨一無二的自我生命,肯定、超越自我的無限潛能。 2.疼惜他人:體認他人的生命和我一樣受尊重與敬畏,以愛建立群己關係。 3.珍惜萬物:宇宙萬物與人類生命息息相關,應彼此尊重,並珍惜保護。 4.敬惜上天:敬畏上天創立宇宙萬物,常懷感恩之心,盡力維護世界和平。 四、評量內容: 1.上課學習態度20﹪ 2.上課秩序20﹪ 3.個人口試20﹪ 4.學習單20﹪ 5.生命教育活動20 ﹪ 五、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進而珍惜生命」 2.「引導學生檢視自己的生活」 3.「幫助學生肯定及贊同自己」 4.「幫助學生增進與家人、朋友間的關係。」 5.「提昇學生對人的關懷

(完整版)生命教育内容

主题:引导同学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基本知识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目标: 人与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人与人”:接纳他人,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分工合作。 “人与地”:适应环境,爱护环境,珍惜所有生命。 “人与天”:接触大自然,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宇宙的关系。 台大校长李嗣涔推荐:人生若白驹过隙何以安顿 年轻人身强体健,有着挥霍不完的精力和时间,总以为「生、老、病、死」与己无关,也是遥远的事。 然而,黄泉路上无老少,一场天灾人祸就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过去十年921大地震、88水灾两次重创台湾,许多家庭一夕间家破人亡,甚至全村活埋。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让安居乐业的我们,着着实实上了一堂生命教育的课程:原来人的身家性命是如此脆弱,面对自然,是如此渺小!老天爷不见得按照「寿终正寝」的剧本演出,人生无常的事实教我们明白,不但人人会死,而且随时都可以死。那麽,我们究竟「为何而活?应该如何生活?又如何能活出应活出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对於人生中必修且无法重来的「生命学分」,如果我们能早一点知道,早一点加以探究,不是比较能做出充足的准备,而活出生死无憾的精彩人生吗? 如果年轻人能提早探索生命真相,想清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能多做一些自己不会後悔的事,甚至是饶益自己、也造福大家的事,这不是很好吗?

要努力用心的活着,让人生可以拥有许多珍贵的、深刻的终极价值虽然死亡让肉体生命成为有限的存在,但是人的良善、慈悲、努力,人的付出关怀与爱心,让灵性生命变得无限。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说,因为生命有限,反而让我们体会到人拥有的良善、慈悲与关怀;让我们懂得努力,知道付出并拥有爱心。一位成功的创业家说:「把每一块钱都当成是最後一块钱来使用,你会很珍惜每一块钱,并创造这一块钱的最大价值!」面对生命亦是如此: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後一天来使用,你会很珍惜每一天,并创造这一天的最大价值!父亲的死亡,让你的人生、你的家人,几乎所有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你更加把握与母亲的相处;你更加重视朋友;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这些都是因为死亡的存在而有的啊! 把握現在,超越死亡 96岁的杨绦,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说:「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後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链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是不虚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我们实在不知道我们的一辈子有多长?然而,人是有「价值感」、有「意义感」的生命存在,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应该不是我们可以活多久?而是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展现出多少的价值,能有多少的意义。而既然我们不知道可以活多久,不知道死亡何时会来,那麽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每一个现在,为生命创造不同凡响的价值,一旦把握住当下的时间,才有可能主动地规画未来!你看到人们有限的生命却可以成就许多永恒的价值,就可以证明人是可以超越死亡的。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是高校进行生命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对生命形成科学的认识,做到了解生命、.进而能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首先,要使大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构造,让他们懂得三个生命体从孕育到成长是一个神奇而又复杂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体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自然的恩惠下、.在社会和家庭的关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要认识到能够来到这个世界是件多么幸运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

《中小学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第一章新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1.中国教育发展为什么需要教育家办学?答:1.教育家办学,是多年来中国教育的梦想和追求,是我国的有就传统。 2.温家宝总理非常重视极力倡导教育家办学。 3当前提出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并非偶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素质教育成为新的历史阶段的战略主题,这就更需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让真正懂行的众多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事,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2.“教育家办学”的内涵 答:“教育家办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把教育交给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把教育交给懂教育规律的人,把教育交给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人。 3.什么是做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答:1.尊重并敬畏教育的价值 2.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 3.从事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人,必须有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4.问题意识的含义: 答:第一层含义是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层含义是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要能推陈出新,要另辟蹊径,要与众不同。 5.教育家办学面临的四大敌人: 答:企业家办学、官僚办学、家长办学、教书匠办学 6.什么是课题研究? 答:为了达到特定的研究目标,通过特定的科研项目,进行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特定任务的研究过程。 7.做好课题研究的意义: 答:1.做好课题研究能有效帮助中小学教师真正走向教育科研,避免广大中小学教师游离于科研之外。2.做好课题研究有助于中小学教师解决目的不明确的问题。 3.做好课题研究有助于中小学教师了解、理解和遵循教育科研规范。 8.课题研究的环节: 答:选题、确立课题、制定方案、申请论证、立项、开题、中期实施、中期评估、鉴定结题等环节。 9.如何申报课题? 答:1.确定自己的重点研究领域。 2.在重点研究领域中做个有心人 3.做好课题设计工作 4.科研论文写作的过程就是做科研的过程 第二章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教育科研范式 1.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答: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式。 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答:1、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2、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行动实践者; 3、行动研究的过程是动态的、开放的。 3.教育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的意义? 答:1.教育行动研究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倾向的良好途径 2.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简便易行,易于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 3.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科研型教师。 4.教育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1、诊断:教师在每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是难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和作答的过程就是诊断。 2、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1)课题研究的背景;(2)研究内容;(3)行动的步骤及时间安排;(4)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生命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命教育》教案 任婧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生命教育学科进度表 周次教学日期教学内容 1 9月3日---7日 2 10日------14日1、每个生命都是奇迹 3 17日------21日 4 24日------28日2、我从哪里来 5 10月8日-12日 6 15日-----19日3、我喜欢我自己 7 22日------26日 8 29日--11月2日4、吃出健康来 9 5日------9日 10 12日-----16日5、姿势端正身体好 11 19日-----23日 12 26日-----30日6、平安上这每一天 13 12月3日--7日 14 10日----14日7、地球妈妈的心事 15 17日----21日 16 24日---28日8、我和伙伴共成长

教学计划

嫩江三小任婧 第一课每个生命都是奇迹 教学目标:1、生命是一种奇迹,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生命。 2、培养学生要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3、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身上发现哪些生命现象。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1、每个生命都是奇迹 二、齐读课题。 三、看第一个板块。问号屋。 1、谁能说一说从你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身上你发现了哪些 生命现象?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边说边板书。 3、让学生看书填表格,共同订正。 四、请同学们看互动场这一板块。 1、边看书边思考:你知道哪些植物都是什么颜色的?拿 起彩笔你能画出几种植物的颜色? 2、让学生画一画。 3、指名回答。 五、1、齐读故事园《大漠胡杨树》。 2、指名读《智慧树》。 3、自由朗读,读中感悟。 六、1、填写训练谷中的练习题。 2、学与观察日记。 3、背诵良言板。 七、课堂小结。 八、板书设计 1、每个生命都是奇迹 动物的生命现象举例 会吃东西鸡会吃虫子 会动老虎会奔跑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了一些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一、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科研认识:搞科研太虚,听评课太滥,写论文太假(工作太痛苦) (1)科研的价值:能不能真正起到改进教学的作用? ----只有真正做了你才能知道啊。 (2)科研的结果:科研是不是就是写论文? ----开花不结果是狂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科研的条件: A、缺乏氛围与机制:领导不够重视,评价体制改革不到位等。 ----当一切条件都成熟的时候就没有必要搞科研了。科研就是在夹缝中生存的。 B、缺少时间与精力:负担太重,杂事太多,家务更多。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挤就会有的。工作中首先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儿,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最高境界是把应该做的事儿当作喜欢做的事儿。 C、缺少合作机会:同事兴趣、态度不一致,相互推诿责任等。 ----首先摆正自己的态度,只要是真正把教育当作事业(而不是当作职业)来做的人会相互合作的。 D、缺乏相关资料:缺少科研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等理论资料和信息。 ----有限的资料充分利用,自己出资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E、缺乏专家的指导:专家指导太少,研究不能够深入等。 ----在听专家的学术报告时与专家进行心灵的勾通,在阅读科研书籍报刊时与专家进行心灵勾通,通过网络与专家进行心灵勾通。 (4)科研的形式:形式主义严重,虚假现象太多,研究的实效性太差。----科研离不开一定的形式,在科研的过程中体现科研的价值,让形式主义为我所用。 2、科研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总认为自己的能力不适合搞科研 (1)科研理论水平不高:理论知识不系统,不会运用到课堂教学或课题研究中去----学会读书与积累,勇于尝试与实验。

小学生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小学生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认识生命、珍爱生命 一、背景分析: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然而四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结合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热爱生命”这一专题学习,设计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二、设计理念: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寻找相关材料。课堂围绕“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这个主题,通过不同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三、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感受生命的美好,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让它充实,焕发光彩。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思、议、说等体验表达、合作、交流等过程。???(三)态度、情感、价值观: 1、通过活动锻炼学生说话、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热爱生命,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健康发展为目标。 2、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从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班会准备: (一)提前选好并训练班会主持人。

(二)老师提前制作课件,与部分家长沟通,邀请参加家长会。 (三)让同学们积极查找相关资料,做好准备。 1、音乐伴奏带; 2、指导朗诵《热爱生命》; 3、辅导学生讲故事 4、整理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五、活动形式: 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加的主题班会形式,将看图,听故事、朗诵等相结合。 六、班会过程: (一)第一板块——序曲:

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对于概念的含义说明如下: 其一,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目标。这是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关怀学生的生命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关怀和尊重他人的生命,真好人生的每一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其二,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生命的历史中进行的,一个健全的生命是在社会、在自然、在内心自我之中获得养料和力量,继而成长和发展的。生命向内探索构成了生命与自我的关系,生命向外探索构成了生命与社会的关系和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对生命的理解、珍爱、关怀、敬畏与欣赏是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这三种关系中得以体现。因此,生命教育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生命历程中的这三种和谐关系。生命与自我的和谐关系。身体是人的自然自我,心理是人的精神自我,我们既要重视精神的生命,又要重视自然的生命。生命与自我的和谐,是指的人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处于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冲突是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主要面临的成长课题,顺利地解决这个危机,会使青少年变得更加成熟和社会化。大量研究和事实表明,自我认同感较好的学生,在学生和生活中能够体验到较强的自尊和自信,热爱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而自我认同感较差的学生,却常常体验自卑和沮丧,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被人排斥,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模糊,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和体验开始丰富了、深化了。他们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生命,而且感受着社会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他们不断在内心追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何在?他们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对生命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理解。 实践告诉我们,人对生命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内心的自我信念,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个体,往往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信念。生命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生命安全、生命关怀的意识和技能以及生命成长的反思能力、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积极探索精神,等等,使之心智不断成熟,建立个体生命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个体生命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自然人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社会人。人的社会化是生命历程的社会性基础,个体生命融和于社会之中,生命才会有意义,生活才会更精彩。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一是学会与人相处;二是学会生存。 学会与人相处是一种生命智慧和伦理规范。学会与人相处,首先要学会关心、学会爱,包括关心弱势体、伤残孤寡老人。有了关心、有了爱,就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就不会伤害他人的生命。目前不少校园暴力事件、伤害事故从反面给了我们以警示。其次要善于理解别人,设身处地地考虑别人的心怀与感受。再次是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并在与人为善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例如,帮助小学生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等,帮助中小学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学会应对敲诈、恐吓等应急事件的技能。 学会生存。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我们既要让学生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变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更新,让生命不断顺应变革的社会。又要增强学生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意志力,要让青少年学生珍爱生命,远离黄、赌、毒,预防爱滋病,以及应对突发灾变的能力。 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自然界养育着人类的生命,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应帮助学生理解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