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

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1年1月

目录

1. 前言1

2. 设备类型1

3. 物理接口要求2

3.1 网络侧接口要求2

3.1.1 GPON接口要求2

3.2 用户侧接口要求2

3.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2

3.2.2 WLAN接口要求 2

3.2.3 USB接口要求2

3.2.4 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3

4. 功能要求3

4.1 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3

4.1.1 IP协议要求3

4.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4

4.1.3 DNS功能要求5

4.1.4 IPv4地址治理及拨号治理功能要求6 4.1.5 IPv6地址治理及拨号治理功能要求10 4.1.6 IPv4 NAT 12

4.1.7 其它功能要求12

4.2 WLAN AP功能要求13

4.3 设备发觉功能要求16

4.4 业务发觉和操纵功能要求18

4.4.1 业务发觉18

4.4.2 业务操纵18

4.4.3 QoS功能要求19

4.5 语音功能处理要求20

4.5.1 功能要求20

4.5.2 业务要求25

4.5.3 软交换SIP协议要求25

4.5.4 IMS SIP协议要求28

4.5.5 H.248协议要求28

4.5.6 性能要求28

5. 安全要求29

5.1 网络访咨询的安全性29

5.2 用户侧接口安全性31

5.2.1 WLAN接入安全性31

5.3 用户侧登录安全性32

5.3.1 用户侧登录安全差不多要求32 5.3.2 电信爱护帐号33

5.3.3 家庭网关(e8)用户帐号33

5.4 设备安全性34

6. 治理和爱护要求34

6.1 差不多要求34

6.1.1 功能要求34

6.1.2 协议要求35

6.1.3 日志要求35

6.1.4 设备标识要求36

6.1.5 配置文件备份要求37

6.1.6 设备注册认证功能37

6.2 本地治理和配置要求39

6.2.1 本地治理差不多要求39

6.2.2 系统信息治理39

6.2.3 差不多配置42

6.2.4 高级配置43

6.2.5 设备治理46

6.2.6 配置文件的USB快速备份和复原49 6.2.7 网络诊断51

6.3 TR069远程治理和配置要求51

6.3.1 远程治理差不多要求51

6.3.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52

6.3.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57

6.3.4 设备告警功能58

6.3.5 远程链路坚持功能58

6.3.6 软件远程治理58

6.3.7 业务部署和操纵59

6.4 基于OMCI的EMS远程治理和配置要求 59

7. 性能要求60

7.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60

7.1.1 吞吐量60

7.1.2 地址学习61

7.1.3 缓存大小61

7.1.4 安全处理要求61

7.2 WLAN无线性能指标61

7.2.1 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61

7.2.2 WLAN覆盖性能要求62

7.2.3 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62

7.3 可靠性63

8. 运行环境要求63

8.1 供电及功耗要求63

8.2 环境要求65

8.3 抗电磁干扰能力65

8.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66

8.5 过压过流爱护66

8.6 光接口安全性要求66

9. 软硬件要求66

9.1 硬件要求66

9.1.1 差不多要求66

9.1.2 硬件能力要求66

9.1.3 Flash储备空间规划67

9.1.4 指示灯要求68

9.1.5 开关与按钮69

9.2 软件要求69

9.2.1 差不多要求69

9.2.2 软件差不多架构70

9.2.3 程序加载70

9.2.4 软件开发环境要求70

9.2.5 要求提供的服务71

9.2.6 用户登录要求72

9.2.7 系统升级要求72

9.2.8 Linux文件系统结构要求72 9.2.9 Linux系统命令要求 74

9.2.10 接口1具体要求74

9.2.11 接口2具体要求75

10. 差不多应用要求76

10.1 强制门户功能76

10.2 家庭监控76

10.3 家庭储备76

10.4 IPTV 76

11. 家庭网关(e8)界面要求77 11.1 差不多要求77

11.1.1 用户界面分类77

11.1.2 界面整体风格要求77

11.2 快速安装光盘78

11.3 家庭网关(e8)外壳标签要求79

11.4 设备外壳要求80

11.5 家庭网关(e8)外包装要求80

12. 其它要求82

12.1 设备预配置要求82

12.2 配件84

12.3 随机文件84

12.4 安全性要求84

12.4.1 过电压过电流84

12.4.2 电磁兼容性84

12.4.3 3C认证8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外包装要求材质及工艺要求85 A.1材质要求 85

A.2工艺要求 85

A.3可靠性86

附录B (规范性附录)DHCP报文扩展87

B.1 Vendor Specific Information(Option 43) 格式87 B.2 Vendor class identifier(Option 60)格式87 B.3 设备自动发觉流程8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日志文件格式90

C.1 文件格式90

C.2 Syslog Message Severities 90

附录D (规范性附录)告警信息91

D.1 告警编号规则91

D.2 设备告警信息列表92

附录E (规范性附录)接口2协议94

E.1协议数据包差不多结构94

E.2接口操作命令定义96

E.3协议流程104

E.4 Retcode定义107

E.5 固件参数属性要求108

E.5.1 固件参数属性讲明108

E.5.2 固件参数属性的操作109

E.6 USB挂接点定义及命名规则109

E.7通过ITMS设置启用或关闭中间件流程110附录F (规范性附录)接口2参数定义112

F.1 PPPoE 112

F.2 PPPoE代理功能 114

F.3 DHCP SERVER 115

F.4 PORT FORW ARDING 116

F.5 WLAN 117

F.6 USB接口操纵功能119

F.7 IGMP PROXY 119

F.8电信爱护帐号120

F.9强制家庭门户功能120

F.10 ALG功能开关121

F.11 断线重连功能121

F.12多终端上网121

F.13网络服务治理122

F.14治理平台URL 123

F.15 W AN接口IP地址参数124

F.16 DOWNLOAD参数124

F.17 UPLOAD参数125

F.18 TR069治理参数125

F.19治理通道DNS地址126

F.20 INTERNET通道实例标识参数126

F.21电信扩展事件参数127

F.22网关按键事件参数128

附录G(规范性附录)基于逻辑ID的设备注册认证用户提示信息1 28

G.1基于逻辑ID的设备注册认证用户提示信息128

前言

本规范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中国电信”)进行GPON上行的e8-C终端设备集中采购的技术要求。下文中的“设备”如无专门讲明均指GPON上行的e8-C终端。

中国电信在任何时候保留和拥有对本规范书的讲明权和修改权。

本规范书只是针对中国电信近期宽带接入网建设的要求,中国电信有权在签订合同前,按照需要修改和补充本规范书,修改补充后的最终规范书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未经中国电信书面许可,厂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本规范书内容。

厂家应提供其设备的信产部入网证、3C认证、无委会认证及有关测试报告。

厂家需要在应标时澄清或承诺该款设备在中国电信组织的招标测试过程中显现咨询题的解决时刻。

厂家应承诺:在供货时提供最新版本的e8-C用户端设备。供货设备已解决集采测试中显现的所有咨询题,并形成稳固的供货版本。

厂家应对以下提出的每一项要求(包括规范性附录中的要求),如实地讲明其设备的支持程度。第一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做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等应答,然后做出具体、详细的讲明。不得使用“明白”、“明白得”等词语。在答复中,要求明确满足的程度,凡采纳“详见”、“参见”方式讲明的,应指明参见文档的具体章节或页码。如无专门讲明,厂家声明支持的功能应为设备已实现的功能,不包括有能力支持但尚未实现的、近期将要实现的、以后打算实现的功能。中国电信将适时进行验证测试,如发觉厂家声明支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与测试结果不符,中国电信将依法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益。

设备类型

本技术规范的设备类型:线路侧接口为GPON;用户侧接口具备4个以太网接口、1个USB接口、2(或1)个FXS接口,同时支持802. 11n WLAN AP接口。

厂家应详细列出此次应标的设备型号、设备软硬件版本、GPON芯片、网关套片、WLAN芯片型号等信息。

物理接口要求

网络侧接口要求

GPON接口要求

应至少支持《中国电信GPON设备技术要求(V1.2)》。中国电信正在制定《中国电信GPON设备技术要求(V2.0)》,厂商应承诺在其正式版本公布3个月后提供支持该标准的商用软件版本,并按照中国电信的安排对已部署的设备进行免费升级。

应采纳Class B+光模块或者Class C+光模块,下行应使用1490±10 nm波长,上行应使用1310±20nm波长,光接口的其余参数应符合G.98 4.2 Amd1和Amd2的有关要求。

用户侧接口要求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应是10/100 Base-T Ethernet接口,应符合IEEE802.3标准,应支持采纳直连网线进行连接,应支持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应符合IEEE 802.3az EEE标准。

WLAN接口要求

应符合IEEE 802.11n协议(详细要求见4.2),同时通过Wi-Fi联盟互操作性认证。

USB接口要求

支持USB Host接口,应符合2.0规范,应支持Full Speed速率要求,能够支持Hi-Speed速率要求。

当家庭网关具有1个USB接口时,在USB接口外接1个USB设备情形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不超过500mA;在USB接口下挂USB Hu b的情形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能达到1000mA。

USB接口应支持USB Mass Storage类下定义的所有的子类及传输协议,须能识不并加载标准的USB Mass Storage类设备;应支持FAT、FAT32、NTFS的分区格式。

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

e8-C终端应至少提供一个FXS接口(采纳RJ11形式),应符合YD N065《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要求。

每个FXS接口应支持4部一般电话机同时接入且功能正常。

功能要求

除专门标明外,本章的要求同时适用于家庭网关启用IPv4、IPv6或IP v4/v6双栈的情形。

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在网络侧,家庭网关(e8)设备应与网络设备配合,完成用户接入、网络地址分配、用户信息认证等治理操纵功能,以支撑网络运营。

在用户侧,家庭网关(e8)设备应该能够支持家庭网络运行,提供如地址分配、地址解析等治理服务功能。

IP协议要求

应支持IP v4/v6双栈协议,通过IPv6论坛的IPv6 Ready认证。

支持同时猎取IP v4/v6地址的能力。

支持同时建立业务类型、绑定关系都一致的IPv4、IPv6两条路由网络连接,两条连接分不猎取IPv4、IPv6的地址,分不支持IPv4和IPv6的应用,并能够同时生效

支持建立一条支持IPv4/v6双栈的网络连接,同时猎取IPv4、IPv6的地址,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应用

能够按照猎取IP地址的类型,自动启用相应的协议栈;关于同时猎取到IPv4/v6地址的情形,优选使用IPv6地址。

访咨询外网时,能够按照外网目的IP地址的类型,自动启用相应的协议栈进行外网访咨询;若外网目的地址IPv4/v6同时存在,优选使用I Pv6地址。

IPv6协议能够由ITMS进行远程开启或关闭,缺省关闭。

在启用IPv4/v6双栈协议时,按照用户数据的协议(IPv4或IPv6)进行同协议类型的路由转发。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应支持路由工作模式、桥接工作模式、桥接路由混合工作模式,三种模式下能够同时支持IPv4、IPv6报文的转发。

应支持静态路由。

建议支持动态路由,IPv4下支持RIP v1/v2,IPv6下支持RIPng。

路由模式下,家庭网关(e8)应支持对同一时刻接入公网终端数量(基于接入的IPv4私网地址、IPv6全局地址或MAC地址)进行限制,并通过DHCP Option60来区分设备类型。配置方式有两种:一、仅配置同时接入公网的最大数量;二、仅对每一种终端类型进行单独的数量限制,关于不能识不的设备视为PC。接入终端数量限制应且只能通过远程方式配置。假设当前限制接入的终端数为N,家庭网关在处理1个新的终端接入Internet要求时,应支持如下限制策略:

如果当前已接入公网的终端不足N个,直截了当承诺新的终端完成Internet的接入

如果当前接入公网的终端差不多是N个,检测先前接入的N个终端中是否有终端离线(使用ARP方式进行检测,如果某终端连续3次检测无响应,则认为此终端差不多离线):

如果检测出有终端离线,则当前在线的终端已不足N个,承诺新的终端完成Internet的接入。

如果N个终端仍旧都在线,则家庭网关拒绝新终端接入Internet 的要求,但此新终端能够猎取私网IP地址,能够访咨询LAN侧其他终端和设备。

DNS功能要求

应支持DNS relay,支持家庭网络内部设备的DNS要求转发至DNS 服务器,并将服务器的DNS响应转发至家庭内部网络设备。

应支持IPv4和IPv6 的DNS client,具备从外部DNS server同时猎取同一域名IPv4/v6地址的功能,查询A记录时优先使用v4方式获得的

DNS服务器(如DHCPv4 option6),查询AAAA记录时优先使用v6方式(如DHCPv6 Option23)获得的DNS服务器。

应支持每个W AN连接使用对应的DNS Server,DNS server信息家庭网关能够自动猎取、或在Static IP时手工配置。

IPv4地址治理及拨号治理功能要求

路由、桥接、路由桥接混和模式下,家庭网关(e8)应支持DHCPv 4 server,应具备为家庭网络提供至少253个可分配地址的能力;

缺省所有LAN侧IP地址段为192.168.1.0/24。支持基于终端设备类型分配同一地址段的不同区间的IP地址,并按照设备类型开放所需的协议端口,要求设备类型和地址区间的对应关系能够配置。

在W AN侧,应支持静态配置IP地址、DHCP v4、PPPoE三种工作方式(遵循RFC2684/RFC2516) ;当W AN连接采纳DHCPv4工作方式时,应支持以下DHCP option字段:

Option60字段配置及上送,字段内容格式符合附录B的要求,Optio n60字段的具体内容能够由ITMS进行配置

Option125接收及检测,只同意Option125字段匹配的DHCP server 报文,关于Option125字段不匹配的DHCP server报文不作回应,Option 125字段的具体内容能够由ITMS进行配置

按照设备发觉配置IP地址及开放的协议端口。

整机设备应同时支持至少16个session,应同时支持至少3个路由s ession。GPON上行设备应至少支持4条VLAN同时连接,每条VLAN

应支持5个PPPoE session同时工作(此5个session应可设置为桥接、路由、或桥接路由混和模式,运营商可设置)。

应支持至少3条路由连接,并支持PPPoE的代理功能,采纳PAP认证,单个PPPoE代理的用户PPPoE数量许多于4个,该数量可限制,要求限制数量能够远程配置。用户上网时在终端(如运算机等)上进行PP PoE拨号,家庭网关(e8)截获用户的PPPoE要求后将其终结,然后使用截获的PPPoE帐号代理向网络侧拨号,并给用户分配私网地址,后续用户数据以路由方式进行处理。如果发觉有新的用户以相同的帐号发PP PoE要求,网关不再向网络侧发起新的连接,自动使用已有连接。如果某个网络侧连接对应的所有用户侧连接断开,则家庭网关(e8)需要断开该网络侧连接;反之,如果某网络侧连接断开,则家庭网关(e8)需要断开该网络侧连接对应的所有的用户侧连接。

通过WEB或TR069建立W AN连接要求:

仅电信爱护人员和TR069远程可配置W AN连接;

W AN连接名称应自动生成,W AN连接名称生成规则如下:

W AN连接名称:序号_关键字_桥接或路由方式_VLAN信息

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W AN连接名称定义

示例如下:

1_TR069_R_VID_46(表示此W 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TR069,工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 ID为46)

2_ INTERNET_R_VID_2(表示此W 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INTERN ET,工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 ID为2)

3_Other_B_VID_85(表示此W 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Other,工作方式为Bridge方式,VLAN ID为85)

4_INTERNET_R_VID_(表示此W 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INTERNE T,工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 ID为空)

W AN连接配置可增加,可修改,可删除;

W AN连接配置后即启用;

W AN连接按手工和远程配置的数量和名称显示;

W AN连接建立时选择关键字,就确定了TR069等绑定的关系;

数据绑定要求:

家庭网关用户侧端口应支持多种业务数据携带不同的VLAN ID(每一种业务的上下行VLAN ID相同),应支持以下数据两种绑定模式,每个端口的绑定模式可通过本地GUI及TR069进行配置:

基于端口绑定:各用户侧端口应支持和W AN连接的绑定和非绑定模式。关于进行了绑定的端口,对应端口数据经由绑定的W AN连接收发;关于未进行绑定的端口(非绑定模式),对应端口数据经由缺省路由/缺省连接收发。

基于VLAN绑定:按照配置的VLAN转换表进行转发,没有VLAN 标志的数据经由缺省路由/缺省连接收发,带有VLAN转换表中未指定的VLAN ID的数据丢弃

端口在两种绑定模式下,在PPPoE拨号前后,与带“INTERNET”关键字的W AN连接绑定的终端应能够访咨询家庭网关WEB页面,各终端间应能相互访咨询。

关于缺省路由/缺省连接的确定:

带“INTERNET”关键字的W AN连接(包括路由和桥接)为缺省路由/缺省连接(PPPoE代理情形下,两条W AN连接都能够是缺省路由,实际按拨号帐号确定路由)

当存在多条带“INTERNET”关键字的路由或桥接W AN连接时,终端自动选择其中生效的一条为缺省路由/缺省连接。

没有支持“INTERNET”关键字的W AN连接时,则没有缺省路由,端口未和其它W AN连接绑定的,则不能上公网。

默认IPv4 NAT模块启用要求:

新建W AN连接时,带“Router”关键字的路由W AN连接均默认自动起NAT;但如果此W AN连接只是TR069、语音业务使用,则应自动关闭NAT,且不能显现端口绑定内容(WEB页面上灰显能够同意)。

默认DHCPv4 Server模块启用要求

新建带“INTERNET”关键字的W AN连接时(不管是Router依旧Bridge),针对此W AN连接默认自动起用DHCP Server,分配LAN侧I P地址区段为192.168.1.0/24。

新建带“Other”关键字的W AN连接时,针对此W AN连接要求能够开启/关闭DHCP Server功能,默认关闭。

多Router连接情形下上报ITMS要求

当家庭网关建立了一条以上Router WAN连接时,家庭网关向ITMS 上报的治理IP地址应是TR069通道的地址,上报的宽带帐号应是带“I NTERNET”关键字的W AN连接用的帐号,如果PPPoE代理功能,则应上报PPPoE代理所有的帐号。

多连接情形下的数据隔离要求

当家庭网关建立了一条以上的W AN连接时,不同W AN连接之间的数据(包括DNS、ARP、治理应用数据等)应支持完全隔离。

屏蔽网络侧源IP地址或目的IP地址在家庭网关用户侧私网段内的A RP报文。

IPv6地址治理及拨号治理功能要求

路由、桥接、路由桥接混和模式下,家庭网关(e8)应支持SLAAC (无状态地址自动分配)和DHCPv6 server,可为家庭网络设备公告IPv 6地址前缀。

支持DHCPv6-PD机制,家庭网关(e8)能够同意DHCPv6通过IAI D(Identity Association for Prefix Delegation)下发LAN侧的地址前缀,并公告给家庭网络设备,支持按照给LAN侧的地址前缀设置LAN侧全局v6地址。

在W AN侧,应支持静态配置IP地址、DHCPv6、PPPoE三种工作方式;当W AN连接采纳DHCPv6工作方式时,应支持以下DHCP option 字段

Option16字段配置及上送,字段内容格式参照附录B.2,Option16字段的具体内容能够由ITMS进行配置;

Option17接收及检测,只同意Option17字段匹配的DHCP server报文,关于Option17字段不匹配的DHCP server报文不作回应,Option17字段的具体内容能够由ITMS进行配置。

家庭网关IPv6缺省本地治理地址为fe80::1

LAN侧设备的全局v6地址前缀应是家庭网关所公告的地址前缀,否则家庭网关不对报文进行处理或转发。

建议支持基于LAN侧终端设备类型指定不同的v6地址前缀,设备类型和地址前缀的对应关系能够通过电信爱护账号和ITMS进行配置。

W AN侧IPv6地址前缀可通过SLAAC猎取,即自动向W AN侧路由器要求地址前缀,并按照下发的前缀生成IPv6全局地址。

W AN侧支持启用DHCPv6 Client,使用DHCPv6报文要求地址前缀和其他配置,生成IPv6全局地址,并储存其他配置参数。

W AN侧支持RFC2472协议规范,支持PAP/CHAP认证,猎取接口I D,IPv6全局地址前缀则使用SLAAC或DHCPv6猎取。

W AN连接的命名和配置与4.1.4中的g)保持一致,9)和10)除外:9)IPv6不需要NA T功能

10)默认启用SLAAC和DHCPv6 Server

IPv4 NAT

应支持NAT,NAPT,符合RFC2663、RFC3022协议规范,支持的NAT数量不低于1000。

UDP穿越NAT,符合STUN (RFC3489)的规定。

其它功能要求

家庭网关(e8)应支持IPv4 ALG功能,实现H.323、SIP、RTSP、L2TP、IPSEC、FTP等的私网穿越的功能,每种ALG应提供单独的开关功能。

家庭网关(e8)应支持IGMP/MLD(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SNOOPING、IGMP/MLD(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PROXY功能,组播协议符合IGMP V2和MLD(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V1版本协议要求;应具备将组播流转发到所有LAN接口和WLAN接口的能力。

应支持IPv4 virtual server功能,实现外部网络关于家庭内部主机的访咨询。

中国电信网关建设工程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网关建设工程技术规范书 1

中国电信北京公司移动网络建设 ( 一期)行业网关建设工程 技术规范书 北京市电信有限公司 二ΟΟ九年三月 I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建议书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报价书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标准和性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乙方供货和服务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硬件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 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 安装材料和消耗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 项目实施与集成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5 工具和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6 技术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7 技术支持和技术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8 安装、调测、试运转的技术支持和现场验收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项目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建设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网上电信营业厅技术规范

网上电信营业厅技术规范 (暂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1年4月

目录 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服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系统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网上电信营业厅体系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网上电信营业厅技术体系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网上电信营业厅与其它业务系统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系统功能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网上电信营业厅业务功能组成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网上电信营业厅功能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服务页面处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服务页面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电信业务接口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系统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统计分析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对现有业务系统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用户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认证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支付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认证与支付接口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业务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业务信息管理与发布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5总体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系统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网站建设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系统性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系统扩展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系统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6支付业务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与集团公司的统一支付平台相连.........................................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与本地银行支付系统相连..................................................... 错误!未定义书签。7系统安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主机安全(含网络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通信安全(应用数据传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系统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数据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管理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 机房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电信2010年网络机柜技术规范书

网络机柜技术规范书

1. 概述 1.1 本文件为中国电信2010年集中采购网络机柜的技术规范书。 1.2本技术规范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要求》(待发布)、中国电信2009年6月16日发布的《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规范》编制。以上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中定义了通信数据类机房(含数据中心、电信业务平台、IT支撑平台及其他类似通信系统机房)内使用交流电源的网络机柜的分类、机柜尺寸、结构、配置、气流组织、机柜配电(监控测量、防雷与接地)等方面的性能、技术指标要求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规定。使用直流电源的数据用网络机柜可参照本技术要求执行。 1.3 本次招标采购的网络机柜只针对19英寸标准机柜(含信息插座单元)。 1.4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相关的中国国家标准及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5 投标方应对本文件的技术规范所提出的各项条款进行逐条答复、说明和解释,并写出具体技术数据和指标。首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做出“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等应答。对于规范书中要求列举的条款,必须在点对点应答书中进行列举,不得简单答复“满

足”等,否则视该条款的应答为“不满足”。如果回答“部分满足”,需要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满足,哪些部分不满足,并说明原因。 请投标方特别注意:在答复中,凡采用“详见”、“参见”等方式说明的条款,应指明参见文档的具体章节或页码,同时必须在点对点应答书中注有适当的总结性文字,简洁、明了地回答相应的条款。 1.6 本文件中未提出而厂商认为有必要说明的部分,以及更加合理的技术性能,厂商应在应标书中提供详细的资料和说明。 1.7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2 使用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5℃~+40℃。 ——相对湿度:≤85%RH(+30℃时)。 ——垂直倾斜度:≤5%。 3.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3.1 外观要求 3.1.1 机柜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无锈蚀。 3.1.2 机柜门板、侧板平整,无扭曲、无变形,也不明显抖动;门板开孔均匀。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20110128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 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1年1月

目录 1.前言 (1) 2.设备类型 (2) 3.物理接口要求 (3) 3.1网络侧接口要求 (4) 3.1.1GPON接口要求 (4) 3.2用户侧接口要求 (4) 3.2.1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4) 3.2.2WLAN接口要求 (4) 3.2.3USB接口要求 (4) 3.2.4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 (4) 4.功能要求 (5) 4.1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6) 4.1.1IP协议要求 (6) 4.1.2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6) 4.1.3DNS功能要求 (7) 4.1.4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7) 4.1.5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0) 4.1.6IPv4 NAT (10) 4.1.7其它功能要求 (11) 4.2WLAN AP功能要求 (11) 4.3设备发现功能要求 (13) 4.4业务发现和控制功能要求 (14) 4.4.1业务发现 (14) 4.4.2业务控制 (14) 4.4.3QoS功能要求 (14) 4.5语音功能处理要求 (15) 4.5.1功能要求 (15) 4.5.2业务要求 (18) 4.5.3软交换SIP协议要求 (18) 4.5.4IMS SIP协议要求 (19) 4.5.5H.248协议要求 (19) 4.5.6性能要求 (20) 5.安全要求 (20) 5.1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21) 5.2用户侧接口安全性 (21) 5.2.1WLAN接入安全性 (21) 5.3用户侧登录安全性 (22) 5.3.1用户侧登录安全基本要求 (22) II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GPON上行e8-C 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1年1月

目录 1. 前言1 2. 设备类型1 3. 物理接口要求2 3.1 网络侧接口要求2 3.1.1 GPON接口要求2 3.2 用户侧接口要求2 3.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2 3.2.2 WLAN接口要求 2 3.2.3 USB接口要求2 3.2.4 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3 4. 功能要求3 4.1 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3 4.1.1 IP协议要求3 4.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4 4.1.3 DNS功能要求5 4.1.4 IPv4地址治理及拨号治理功能要求6 4.1.5 IPv6地址治理及拨号治理功能要求10 4.1.6 IPv4 NAT 12 4.1.7 其它功能要求12 4.2 WLAN AP功能要求13 4.3 设备发觉功能要求16 4.4 业务发觉和操纵功能要求18 4.4.1 业务发觉18 4.4.2 业务操纵18 4.4.3 QoS功能要求19 4.5 语音功能处理要求20

4.5.1 功能要求20 4.5.2 业务要求25 4.5.3 软交换SIP协议要求25 4.5.4 IMS SIP协议要求28 4.5.5 H.248协议要求28 4.5.6 性能要求28 5. 安全要求29 5.1 网络访咨询的安全性29 5.2 用户侧接口安全性31 5.2.1 WLAN接入安全性31 5.3 用户侧登录安全性32 5.3.1 用户侧登录安全差不多要求32 5.3.2 电信爱护帐号33 5.3.3 家庭网关(e8)用户帐号33 5.4 设备安全性34 6. 治理和爱护要求34 6.1 差不多要求34 6.1.1 功能要求34 6.1.2 协议要求35 6.1.3 日志要求35 6.1.4 设备标识要求36 6.1.5 配置文件备份要求37 6.1.6 设备注册认证功能37 6.2 本地治理和配置要求39 6.2.1 本地治理差不多要求39 6.2.2 系统信息治理39 6.2.3 差不多配置42 6.2.4 高级配置43 6.2.5 设备治理46

中国电信智能短信-技术规范 v2

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 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 试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个人客户事业部

内 部 修 改 记 录
版本号 V1.0 V2.0 V2.1 日期 2008-10-28 2008-11-28 2009-4-8 地点 广州 广州 广州 作者 魏青 魏青 魏青 描述 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 要求编写 按照组网方案中不包 含 MSP GW 进行修改 按照新的产品名称 “短 信助手”进行修改

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
目 录
1 2 3 4 文档说明............................................................................................................................ 1 文档说明 编制依据............................................................................................................................ 1 编制依据 缩略语 ............................................................................................................................... 1 功能要求............................................................................................................................ 2 功能要求 4.1 4.1.1 4.1.2 4.2 4.3 4.3.1 4.3.2 4.3.3 4.3.4 4.4 4.4.1 4.4.2 4.4.3 4.4.4 4.4.5 4.5 4.6 5 6 7 组网结构 .........................................................................................................................2 省平台架构.................................................................................................................2 全国组网架构 .............................................................................................................3 功能结构 .........................................................................................................................3 各网元的功能要求 ..........................................................................................................4 MSP ............................................................................................................................4 SMSC .........................................................................................................................5 SMGW .......................................................................................................................5 ISMP ...........................................................................................................................5 操作维护 .........................................................................................................................6 系统配置.....................................................................................................................6 日志管理.....................................................................................................................6 故障管理.....................................................................................................................6 性能管理.....................................................................................................................7 统计功能.....................................................................................................................8 网管接口 .........................................................................................................................8 接口要求 .........................................................................................................................8
计费要求............................................................................................................................ 9 计费要求 系统的操作维护要求........................................................................................................ 10 系统的操作维护要求 软硬件要求 ...................................................................................................................... 10 7.1 7.1.1 7.1.2 7.1.3 7.2 7.3 7.4 7.4.1 7.4.2 软件要求 .......................................................................................................................10 基本要求...................................................................................................................10 操作系统要求 ...........................................................................................................11 应用软件要求 ...........................................................................................................11 硬件要求 .......................................................................................................................12 性能指标 .......................................................................................................................12 可靠性要求 ...................................................................................................................12 稳定性 ......................................................................................................................12 备份和恢复...............................................................................................................13
8
设备安全要求 .................................................................................................................. 13 8.1 8.2 8.3 物理安全 .......................................................................................................................13 网络安全 .......................................................................................................................13 系统安全 .......................................................................................................................13
-i-

应用技术规范方案点对点应答书

2009年中国电信陕西公司DNS扩容工程 《投标文件》:技术文档 北京融海恒信咨询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2009年中国电信陕西公司DNS扩容工程 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

北京融海恒信咨询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1. 总则 (5) 2.工程描述 (8) 2.1 工程概述 (8) 2.2 DNS配置现状 (9) 2.3 宽带用户现状及网络扩容目标 (10) 2.3.1宽带用户现状及发展目标 (10) 2.3.2网络扩容目标 (11) 2.3.3网络架构规划 (13) 4.项目及工程要求 (15) 4.1进度安排 (15) 4.2 安装、调试、开通及试运行 (16) 4.2.1发货计划 (16) 4.2.2交货 (17) 4.2.3安装和调试 (17) 4.2.4验收 (18) 5.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19) 5.1技术服务 (19)

5.2技术培训 (22) 6 技术文件 (22) 7 其他 (23)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用于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即买方)2009年DNS系统扩容工程 技术要求和供货要求,并将作为供货方(即卖方)提出报价书和技术建议书的依据。供货方应标书的内容格式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以中文编写,卖方的答复分为技术规范书应答书和技术建议书 两部分,技术规范书应答书和技术建议书应以中文书面形式回复,技术建议书以及其他技术资料应采用中文,技术建议书格式及内容参见附件,卖方应提供技术建议书的电子版以及其它技术资料的电子版。 1.3卖方对技术规范书应逐条答复,答复应分为满足、部分满足和不满足。不得 使用“明白”、“理解”等词语。在答复中,要求明确满足程度,并做出总结性的详细解释,不得仅有应答而无解释。说明中有“详见”、“参见”的,应指明参见文档中的具体的章节或页码。 1.4卖方对规范书中提到的涉及技术和参数条目除回答外,还需详细阐明技术实 现原理、机制及具体指标和参数。对不满足和部分满足条目,可提出建议。 可选项目的满足应说明满足的规范标准。如果卖方对技术规范书的内容没有提出异议,买方即认为卖方能够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果卖方对此条要求没有异议,应回答满足。 1.5卖方提供的系统软件的特点、性能应完全符合买方指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 于买方指出的要求。在此规范书中没有说明的条款,但ITU-T已有建议的系统软件的性能和功能,均应满足最新建议要求。卖方应同时说明软件系统所支持的其它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例如ISO建议、IEEE标准、IETF建议等)及我国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标准。若卖方的软件系统包含自己专用

电信多媒体箱技术规范书V6

河南电信基于EPON的FTTB+LAN/FTTH 宽带接入网配套多媒体箱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河南网络资产分公司 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 录 1目的 (3) 2适用范围 (3) 3引用文件/标准 (3) 4定义/术语 (5) 4.1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 (5) 4.2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 (5) 4.3光纤到楼Fiber to the Building(FTTB) (5) 4.4光网路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 (5) 4.5单独家庭单元Single Family Unit(SFU) (5) 4.6尾纤pigtail (5) 4.7适配器adaptor (5) 4.8光纤终接装置fiber terminating device (6) 4.9熔接保护套管protecting tube of optical fiber joining (6) 5产品内容及功能需求 (6) 5.1产品概述 (6) 5.1.1FTTB多媒体箱产品 (6) 5.1.2FTTH多媒体箱产品 (6) 5.1.3无跳接光交接箱产品 (7) 5.2组成与分类 (7) 5.2.1组成 (7) 5.2.2分类 (7) 5.3技术要求 (7) 5.3.1使用条件 (7) 5.3.2外观与结构 (7) 5.3.3功能要求 (17) 5.3.4高压防护性能 (18) 5.4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0) 5.4.1标志 (20)

5.4.2包装 (20) 5.4.3运输 (20) 5.4.4贮存 (21) 6附件一 (21)

中国电信EPON上行e8-C终端技术规范书-20110128

中国电信EPON上行e8-C 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1年1月

目录 1.前言 (1) 2.设备类型 (2) 3.物理接口要求 (3) 3.1网络侧接口要求 (4) 3.1.1EPON接口要求 (4) 3.2用户侧接口要求 (4) 3.2.1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4) 3.2.2WLAN接口要求 (4) 3.2.3USB接口要求 (4) 3.2.4用户侧电话接口要求 (4) 4.功能要求 (4) 4.1网络协议及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5) 4.1.1IP协议要求 (5) 4.1.2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5) 4.1.3DNS功能要求 (6) 4.1.4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6) 4.1.5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9) 4.1.6IPv4 NAT (9) 4.1.7其它功能要求 (10) 4.2WLAN AP功能要求 (10) 4.3设备发现功能要求 (12) 4.4业务发现和控制功能要求 (13) 4.4.1业务发现 (13) 4.4.2业务控制 (13) 4.4.3QoS功能要求 (13) 4.5语音功能处理要求 (14) 4.5.1功能要求 (14) 4.5.2业务要求 (16) 4.5.4SIP协议要求 (17) 4.5.5性能要求 (19) 5.安全要求 (19) 5.1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20) 5.2用户侧接口安全性 (20) 5.2.1WLAN接入安全性 (20) 5.3登录安全性 (21) 5.4设备安全性 (22) 6.管理和维护要求 (22) 6.1基本要求 (23) II

6.1.1功能要求 (23) 6.1.2协议要求 (23) 6.1.3日志要求 (23) 6.1.4设备标识要求 (24) 6.1.5配置文件备份要求 (24) 6.1.6设备注册认证功能 (24) 6.2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 (25) 6.2.1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25) 6.2.2系统信息管理 (25) 6.2.3基本配置 (26) 6.2.4高级配置 (27) 6.2.5设备管理 (28) 6.2.6配置文件的USB快速备份和恢复 (29) 6.2.7网络诊断 (29) 6.3TR069远程管理和配置要求 (30) 6.3.1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30) 6.3.2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30) 6.3.3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32) 6.3.4设备告警功能 (32) 6.3.5软件远程管理 (32) 6.3.6业务部署和控制 (33) 6.4OAM远程管理和配置要求 (33) 6.4.1标准OAM管理要求 (33) 6.4.2扩展OAM管理要求 (33) 7.性能要求 (35) 7.1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36) 7.1.1吞吐量 (36) 7.1.2地址学习 (36) 7.1.3缓存大小 (36) 7.1.4安全处理要求 (36) 7.2WLAN无线性能指标 (36) 7.2.1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36) 7.2.2WLAN覆盖性能要求 (37) 7.2.3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37) 7.3可靠性 (38) 8.运行环境要求 (38) 8.1供电及功耗要求 (39) 8.2环境要求 (40) 8.3抗电磁干扰能力 (40) 8.4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40) 8.5过压过流保护 (40) 8.6光接口安全性要求 (41) III

PLC分路器技术规范书(电信)

件5 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2011年光分路器集中采购 技术规范书 日期:二〇一一年九月

中国电信光分路器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目录 目录..................................................................... I 1 概述 (2) 2 光分路器在ODN中的位置 (2) 3 光分路器产品分类 (2) 4 光分路器封装结构 (3) 4.1 光分路器封装要求 (3) 4.2 光分路器插头及适配器要求 (16) 4.3 光分路器引出尾纤要求 (16) 5 光分路器工作环境及使用寿命要求 (16) 5.1 工作温度 (16) 5.2 储藏温度 (16) 5.3 工作气压 (16) 5.4 工作湿度 (16) 5.5 使用寿命 (16) 6 光分路器材料要求 (16) 7 光分路器功能及性能要求 (16) 7.1 工作波长要求 (16) 7.2 光学性能要求 (17) 7.3环境性能要求 (19) 7.4 机械性能要求 (20) 7.5环境寿命要求 (21) 7.6 裸器件高压高温高湿试验性能要求 (22) 7.7 高功率传输性能要求 (22) 8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23) 8.1 标识 (23) 8.2 包装 (24) 8.3 运输 (24) 8.4 贮存 (24)

1 概述 本规范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用于PON网络的无源光分路器设备(以下简称“光分路器”)集中采购招标的技术规范书。 无源光分路器是PON网络中ODN网络的关键器件。 本次招标只针对基于PLC(平面光波导)技术的无源光分路器设备。 中国电信在任何时候保留和拥有对本规范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本规范书只是针对中国电信近期宽带接入网建设的要求,中国电信有权在签定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本规范书,修改补充后的最终规范书将作为合同的附件。 未经中国电信书面许可,投标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本规范书内容。 在本规范书中,对各条目的要求有下列表达方式: “必须”、“应”:表示现阶段网络建设的基本需要,该条目必须实现; “建议”:表示将来网络、设备和技术发展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希望该条目实现,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忽略该条目; “可以”:表示该条目属于可选。 投标方应对以下提出的每一项功能、性能要求进行逐段应答,如实地说明其设备的支持程度。如无特别说明,投标方声明支持的功能应为设备已实现的功能,不包括有能力支持但尚未实现的、近期将要实现的、未来计划实现的功能。 中国电信将适时进行验证测试,如发现投标方声明支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与测试结果不符,中国电信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2 光分路器在ODN中的位置 光分配网ODN是光接入网的关键部分,是由光分路器、光纤光缆和光配线产品等组成,其中光分路器是ODN中的核心器件,在网络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主要作用是为网络侧OLT和用户侧ONU提供光媒质传输通道。光分路器在PON网络中的部署可以是一级,也可以是多级,采用一级分光时,每个PON系统只经过1级光分路器分光至各个ONU;采用多级分光时,每个PON系统经过多个级联的光分路器分光至各个ONU。 图1 光分路器在ODN中的位置 3 光分路器产品分类 用于PON网络的光分路器按功率分配形成规格来看,光分路器可表示为:M×N,M-表示输入光纤路数,N-表示输出光纤路数,在FTTx系统中,M可为1/2,N可为2/4/8/16/32/64/128等。光分路器也可表示为:M:N,本规范统一用M×N表示。

中国电信10G-EPON局端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10G-EPON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5年6月

目录 1概述 (1) 1.1范围 (1) 1.2说明 (1) 1.3技术应答要求 (2) 2设备类型和接口 (6) 2.1设备形态 (6) 2.2设备接口 (7) 2.2.1网络侧接口 (8) 2.2.2PON接口 (9) 2.2.3管理接口 (9) 2.2.4其它接口 (10) 3设备功能要求 (10) 3.1设备支持IP V6能力 (10) 3.210G-EPON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10) 3.2.1FEC(前向纠错)要求 (10) 3.2.2ONU认证 (11) 3.2.3测距的要求 (11) 3.2.4动态带宽分配功能(DBA) (11) 3.2.5ONU的初始化自动配置 (13) 3.2.6软件升级功能 (14) 3.3以太网功能要求 (14) 3.3.1以太网基本功能要求 (14) 3.3.2VLAN功能 (15) 3.3.3VLAN Stacking功能(IEEE 802.1ad) (17) 3.4多业务Q O S机制 (18) 3.4.1多业务QoS总体要求 (18) 3.4.2业务等级协定(SLA) (18) 3.4.3业务流分类功能 (19) 3.4.4优先级标记 (19) 3.4.5优先级队列机制 (19) 3.4.6流限速 (20) 3.4.7优先级调度 (20) 3.4.8缓存管理 (20) 3.5策略控制功能 (20) 3.6流量镜像 (21) 3.7安全性要求 (21) 3.7.1PON接口数据安全 (21) 3.7.2MAC地址数量限制 (22) 3.7.3过滤和抑制 (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