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年心理学(必备 必考)知识点

13年心理学(必备 必考)知识点

名词解释
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无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3.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5.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6. 绝对感觉阈限:就是最小可察觉刺激量,即刚能察觉的感觉所需的最小数量。
7.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8. 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9. 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是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
10. 遗忘曲线:是指艾宾浩斯根据节省法绘制了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统称为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
11. 集中思维:是指思考中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的答案的认识过程。
12. 发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13.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4. 定势:是指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15. 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
16. 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17. 应激:即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18. 情操:即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所怀有的复杂感情。
19. 情绪的维度:仅就情绪体验的性质而言,情绪表现为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等几个维度。
20. 激情:即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
21. 心境:即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22.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3. 理智感:在认知活动中,人们在获得认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4. 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的情感体验。
25. 情绪性:是指一种未分化的、一般的情绪唤醒状态,也常常把它作为恐惧来看待。
26. 情绪识别:它主要通过情绪的外在表现去识别的,这种识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它需要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的参与。
27. 情商:是情绪或情感商数,用EQ表示。
28. 暴怒:是因对客观事物不满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
29.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

化的过程。
30.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31. 图式: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32. 顺应:当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
33. 生态:指个体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
34. 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35. 外系统: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如:邻居、社会福利等。
36. 宏系统:社会中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等。
37. 微系统: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玩耍地等。
38. 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的现象。
39. 去习惯化:在个体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物时个体又产生了定向反射行为,表明也能将新刺激物与旧刺激物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物的兴趣的现象称为定向反射去习惯化。
40. 记忆的广度:指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记忆材料的最大数量。
41.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42. 人格: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43.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44. 适应性:指在面临新情境或新的生活方式时,个体对其适应的快慢。
45. 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46. 最近发展区:是指个体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范围。
47. 先行组织者:是指在上课前为学生提供的有关本课学习内容的从总体上组织起来的引导性材料。
48. 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放电影等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方法。
49.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50. 概念例证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列举概念的例证加以阐释说明的方法。
51. 例证概念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提供与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52. 变式:是指理想的正例的各种变化,即保持概念的本质特征不变,而改变其非本质特征。
53. 算法式解题策略:是将解决问题的所有算子都引出来,然后逐个尝试操作,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54

. 启发式解题策略:是根据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而形成的一些经验规则,能较迅速地解决问题。
55. 教师威信: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56.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57. 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直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58.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群体心理状态等。
59.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简答题
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2.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
答: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第一,心理学的范畴和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研究领域既有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第二,科学地理解和对待人类心理的实质,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学的性质的关键;第三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答:所谓古老是指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为诞生之前,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即关于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谓年轻,是指心理学从其母体—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4. 人本主义的只要观点是什么?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的经验——诸如动机、需要、价值观、情感、生活责任、自我意识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
5. 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哪些环节?
答:心理学的研究包括:第一,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第二,确定研究对象;第三,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第四,选择研究方法;第五,解释结果并做出假设。
6. 动机对于个体活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动机对于个体活动的基本功能有三个:1、激活功能。2、引导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
7.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什么?
答: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

较困难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
8. 强化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人的某种行为倾向之所以发生,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当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强化,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9. 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有哪些?
答:第一,动机降低(积极反应的要求降低,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第二,认知出现障碍(形成外部事件不发控制的心理定势,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困难,本应学会的东西也难以学会);第三,情绪失调(最初烦躁,后来变得冷淡、悲观、颓废,陷于抑郁状态)。
10.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二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11.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一是设置合理目标;二是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三是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四是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五是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六是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七是增强自我效能感;八是进行归因训练。
12. 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3. 简述注意的特征?
答:注意的特征有四个:一是注意的稳定性;二是注意的广度;三是注意的分配;四是注意的转移。
14.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的关系如何?
答:差别感受性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15. 什么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答: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0.5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是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甚至更短时间的记忆。长时记忆是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16. 阐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第一,提出问题;第二是分析问题;第三是提出假设;第四是检验假设。
17. 人格的含义是什么?
答: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它的包含:第一,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第二,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第三,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以外的统一体;第四,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第五,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18. 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答: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

构单位,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又把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19. 气质的体型说?
答:该说是又德国精神病学家瑞奇米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特点有关系,可以把人的气质分为肥胖型(情绪不稳定,时而激动,时而心情沮丧,易患狂躁失忆症),瘦长型(不善社交,内向,退缩,世事通融,害羞沉静,寡言多思),运动型(正义感强,注意礼仪,节俭,遵守纪律和秩序)。
20.日本心里学家提出的气质血型说?
答:该说是由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来的。他根据人的血型将气质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认为A型的人温和、稳重、顺从;B型的人感觉灵敏、善于社交;AB型的人兼有A型和B型的特点;O型的人志存高远、好胜心强,比较霸道。
20. 爱森克人格特质理论?
答:
①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②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③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1986) 。
21.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有二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二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气质的形成,包括兴奋性强弱、主动或被动、反应速度快慢、活动水平高低、反应强度等。环境因素则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如自我概念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道德感、人际关系特征、习惯等。
22. 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观点是什么?
答:心理学有很多理论说明人格的形成。尽管有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3.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的阶段有哪些?
答:1口唇期(0-1),2肛门期(1-3),3性器期(3-6),4潜伏期(6-青春期),5两性期(青春期后)。
25. 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卫机制有哪些?
答:1压抑、2退行、3合理化或文饰作用、4投射、5反向作用、6转移、7升华。
26. 简述主题统觉测验?
答:所谓统觉是指根据先前的经验以一定的方式去观察和理解事物。主题统觉测验就是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统觉来解释含义不明的图画。
论述题
1.如何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他将人类的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四个也称为基本需要。还有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两个也叫成长需要


其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1)出现的顺序是由低到高。七个层次之间是由低到高依次出现。只有当较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高一层的需要才会产生。(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是有大到小排列。
其积极意义: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缺陷:1. 马斯洛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去看待人性,将人的社会需要也看成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将人类的一切需要都看成是由潜能决定的,因此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 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3. 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的许多该概念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2.试阐述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
答:首先,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一般来说,当动机过弱时,行为者对活动持漠然态度,行为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当然在动机强度过大时,有机体处于高度的紧张、焦虑状态,其注意和直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也会限制正常活动,从而使行为效率降低。所以,为了使行为卓有成效就应努力避免动机过强或过弱,使其处于最佳水平上,只有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在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行为效果和效率。
其次,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还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因为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介对行为效果发生影响,所以行为质量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而行为又要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制约。因此,只有把动机、行为、效果三者联系起来,才能看出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三、 论述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答:归因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有三个方面:1. 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归因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一定有其原因,人们会将自己在某种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自觉不自觉地归于某种原因。因此对这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更有效地把握。2. 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归因理论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人们可以根据某个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未来在此方面的动机。3. 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归因训练首先在于培养学生自觉的归因意向,有了这种自觉归因意向的本身就表明学生有了自觉的自我意识。其次,重要的在

于归因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再次,要培养学生正确而积极的归因,这样不仅在一项具体的活动中能够正确地认识与别人行为原因的关系,而且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知己与知人。
3.论述阿特金森的动机理论。
答:他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其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概率。诱因是成功时得到满足感。
阿特金森有进一步将个体的成就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在力求成功者的动机成分中力求成功的成分多于避免失败的成分;在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分中避免失败的成分多于力求成功的成分。
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成功者的积极性的,因为这种任务对他们能力最富挑战性。而那些根本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眷的任务反而会降低他的动机水平。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则相反,因为他们将心态定位在如何避免失败,因为要避免失败,所以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率大约是50%事,他们会避免这项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确保成功,避免失败,而选择非常困难的任务及失败了也可以归因与任务的难度,得到他人的理解或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4.请例举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
答:早期的主要理论有:1.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心里官能得到训练而提高的结果。2. 相同要素说。认为,在学习中某一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3. 概括说。迁移不是因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要素,而是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和原则。学习者对原理掌握得越好,越有可能在新情境中产生迁移。4. 关系说。认为迁移的发生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种学习情境中的要素之间或原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这才是实现迁的根本条件。
当代迁移理论:1认知结构的迁移观。认为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2. 建构主义的迁移观。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
5.学习

迁移理论的概括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哪些教学意义?
答:主要观点是迁移不是因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要素,而是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和原则。学习者对原理掌握得越好,越有可能在新情境中产生迁移。教学意义:根据概括说,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寻找不同的知识之间的相同要素,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从而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6.根据迁移的原理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
答:1. 改善心智的功能。根据训练说,如果能找到能够改善心智的新的教学材料,就能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2.传授基本知识。根据相同要素说,应该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3. 有效的指导。根据概括说,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寻找不同的知识之间的相同要素,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从而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4. 提高迁移的意识性。根据关系说,意识到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是迁移的关键。因此,可以运用发现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发现规则和原理及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认知结构的迁移观,在已有学习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结构的特征是影响学习的关键,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教学材料中的内在联系。6.设计情境性教学。根据构建主义的迁移观,迁移即应用,促进迁移的关键就在于发展学生灵活的知识应用能力。
7.请论述学习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1. 改善心智的功能。根据训练说,如果能找到能够改善心智的新的教学材料,就能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2.传授基本知识。根据相同要素说,应该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3. 有效的指导。根据概括说,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寻找不同的知识之间的相同要素,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从而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4. 提高迁移的意识性。根据关系说,意识到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是迁移的关键。因此,可以运用发现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发现规则和原理及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认知结构的迁移观,在已有学习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结构的特征是影响学习的关键,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教学材料中的内在联系。6.设计情境性教学。根据构建主义的迁移观,迁移即应用,促进迁移的关键就在于发展学生灵活的知识应用能力。
8.简述认知策略的种类有哪些?
答: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识记的策略。复述策略是对具体复述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可根据“遗忘规律”来组织

复述,是新学材料保持在长时记忆中。2. 精制策略。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记忆正在学习的东西而做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发生。3. 组织策略。组织策略的目的在于构建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
9.简述元认知策略的含义及其结构。
答:元认知是以认知过程本身的活动对象,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由三种成分组成,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1.元认知知识是个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的一般性知识。它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知人方面的知识,指对自己和他人认知能力与特点的认识。2.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10.如何提高元认知能力?
答:第一,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学习日记的内容可包括:今日学习的主要及重要内容;列出有关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列出经自己反复思考仍不清楚的问题;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列表对照、鉴别,并自己举例说明之。第二,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识过程的意识。教师可通过语言将自己对某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教师也可促使学生注意某些同学对其思维过程的认知过程,教师还可向全体学生呈现一个新的学习任务,让同学评价这一任务的难度,阐述自己准备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步骤与方法,并进行相互评价。第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第四,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第五,向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第六,要求学生意识到与学习效果有关的四个因素:?所学材料的性质特点;学习者当前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学习者当前的心理状态;④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与形式。第七,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反思:?等一等;?想一想;?找一找;④看一看;⑤做一做。
11.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答:1训练的原则:(1)特定性。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生成性。是有效使用学生策略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3)有效的监控。(4)个人效能感。在学生学习某材料时,要不断地向学生提问和测查,并且根据这些评价给学生定成绩,以此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并感到使用学习策略对学习就会有更大的收

获。2.训练的方法有:(1)采用“感受—自控训练法”。为何、何时使用获得的策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这些策略,给他们提供掌握这些策略的机会。(2)采用“控制+监视”的教学技术。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策略,而且还应该培养他们自我监视并控制学习策略的使用,善于检查、评定或修正其策略的能力。(3)讲解、示范、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操作。首先讲解与示范要结合。其次,练习要与反馈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