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文明与现代化资料

传统文明与现代化资料

传统文明与现代化资料
传统文明与现代化资料

文明[civilization; 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特别是其中文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物质文明的性质为生产方式所决定。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一是科学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一个人有或者没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后者是狭义的解释,前者是广义的解释。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定义: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 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察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从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

史前文化、古代文化、黄河流域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玛亚文化、尼罗河流域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中古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古波斯文化、古印度文化、古代中国文化、中世纪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儒家文化、近代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地文化、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第三世界文化、后现代文化、发达国家文化、发展中国家文化、最不发达国家文化、未来文化中国的杜康文化、汉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

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过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工业化,都市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学习的机会扩大;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减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社会流动增加。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和传递。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指较不发达社会通过社会改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衰落,美国势力扩大,于是人们说,欧洲“美国化”了。但是,当人们谈到世界其他比较落后的地方的时候,则用“西方化”这个词。然而,战后年代很快表明,就连“西方化”这个扩大了涵义的字眼也无法充分表达战后世界的交流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实际情况的需要,“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现代化两大阶段

在18—21世纪期间,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现代化的社会形态层面

①、经济层面: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层面:民族国家的建立、宪政民主在世界各国的确立、生产的科学管理

③、社会层面:奉行个人原则和利益机制

④、文化层面:祛魅化与世俗化

现代性动力的三种来源

①、时间与空间的分离②、脱域机制的发展③、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现代性的精神维度

①、主体性原则:首先是个体独立精神的存在,独立思考,自我意识,道德自律,自由权利,艺术自主。

②、理性原则:求真批判

中国传统文化 建筑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西方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辉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原始社会后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明清 一、原始社会建筑: 这一时期的建筑史中国建筑的初始时期,主要有天然洞窟和人工挖掘的洞窟,穴居与巢居非真正建筑,只能算是建筑的雏形。。到了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阶段,真正建筑才诞生 二、奴隶社会建筑 夏代本了宫室、民居、墓葬等建筑类别,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室遗址。商代的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周围壕沟和城墙较为常见。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 三、封建社会建筑 (一)战国时期大规模宫室和高台建筑开始兴建, 出现了瓦和砖,装饰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彩。七国之间因险为塞,竞筑长城。,秦郑国开渠三百里和李冰兴修都江堰,规模都相当巨大,秦始皇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由于秦国统一时间极短,而当时经济生产条件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因此,秦代建筑的发展只是集中在宫殿、园囿方面。 (二)汉 汉朝时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个繁荣期。从西汉到东汉的400年间,木构建筑逐渐成熟,为后世木构架的几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奠定了基础。砖瓦生产和砌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中国古典建筑三段式(台基、屋身和屋顶)的外型特征基本定型。主要表现形式有长安城、陵邑、陵墓、宫殿、私家园林、长城。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前的城池都是土筑,而东晋时北方十六国都城城墙则有部分使用了包砖,这对于整个建筑史来说,是一大进步,甚至是一大创举。这一点也是与当时处于多个政治势力割据的局面,建筑注重防御的社会形势相关联的。 佛寺、佛塔和石窟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多所,僧尼10万多人,各地郡县也都有佛寺。初期佛寺的结构与布局基本都是模仿印度,而后人们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构建筑应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有了中国的色彩。 佛塔传到中国后和中国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石塔和砖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为中国的古典建筑和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石窟是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因而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情况与佛教建筑的繁荣,我国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四)隋唐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1)城市和宫殿建设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反思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为对象的“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为标尺的“忠于职责,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资源。?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的灵魂,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现代先进的文化才能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大发展,才会使社会全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面的进步。是否拥有现代先进文化,是否代表现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并决定其兴衰成败。先进的文化作用于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内驱力,主要显示为以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为主体的精神力量和经科技教育为主体的知识力量。就是要为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从而为新时代的到来提供源源不 断的强大动力。 1、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内在需要未来的中国,将不仅是一个更加丰足的物质世界,也是一个更加繁荣的文化家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人类文明进程,表达了先民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说在物质贫困的时代,解决肌渴是人的第一需要的话,那么进入此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享受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同等的重要,一个文化生活贫乏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健康、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他们在人格建设上全面发展的需 要。而人民群众充分地享受文化成果,广泛地参与文化活动,其正成为文化的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2、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精神基石,先进的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乃是阳光,是空气,是朝代命脉和精神基石。现代先进的文化建设有其特是的内涵和形式:就是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引导人民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提倡学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先进的文化具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有效整合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根。全面建设现代社会的中国,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任务来抓。把它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 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传统文化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群众的文化创造结晶,是群众文体的很需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民间性等显著的特点。对于传统的文化建设,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现代群众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直接的反映是那些经历了千万年遗承的民间传统节日,中国戏曲和其他至今保留在民间的古老艺术内容和形式。这些曾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丁勇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 "、"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文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

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即侧重人与社会(讲天人合一,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而它存在着的消极因素的克服与改善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 (二)儒、道、法、佛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体构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体,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来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科技、宗

现代化与传统

现代化与传统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总格局下,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在经济全球化、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过程中,文化不断拓新,既守护和继承传统又背离传统、走向现代的双向逆反运动,正构成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演变的一大奇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实际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深刻规律。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创造的产物,也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产物。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它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学美学和风俗习惯等。在古代,由于交通的隔绝和交往的罕少,人群依氏族、部落分居各地,其后逐渐融合为较大的民族。他们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相应也创造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共同的心理状态和共同的风俗习惯,以及种种共同的规章制度,从他们的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还升华出他们的宗教、哲学、美学和科学技术。精神文化又可分为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如政法制度、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和大部分文学艺术等,它们因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动而或迟或早地产生相应的变动;另一类是不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和相当部分的风俗习惯与部分文学艺术(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杂技、书法及文学中的山水诗、爱情诗中的很大部分),它们虽也因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却不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文学艺术由于能够为后人继续提供审美的魅力,往往具有更恒久的生命力。在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时,注意到上述两类文化的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后者的传统比前者更为稳固。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更多表现为文化积累中的并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精)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默认分类2007-01-03 18:16:01 阅读97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促进: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 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 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 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 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阻碍: 旧的社会制度可以被消灭,但旧时代的许多东西会以文化形式沿袭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大主流落后习惯,目前仍在我们的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专制习惯,二是经济上的轻利习惯,三是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四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五是做人上的谦忍习惯。中国目前仍然受着这五大传统习惯的拖累,这五大传统文化习惯与中国的现代化及所要建设的现代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就必须搬掉这五块绊脚石! 专制习惯有多种表现,现代中国深受这一习惯的损害和耽搁!最严重的就是那场文化大革命... 专制传统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一大障碍,第二大障碍是轻利的文化传统,孔子那句经典教导已经成为了国人内心的价值观,“君子取义,小人取利”这使国人总不耻和羞于谈利,一谈利就联想到惟利是图的卑鄙小人,所以时刻不忘君子地说,“先小人,后君子”由于轻利我们过去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朴素的煎熬,由于轻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利益激励机制一直不到位,这严重地阻碍了国企的发展...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三大障碍是从封建时代沿袭下来的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目前中国的官本位问题很严 重...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四大障碍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这也是中国的一大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任人唯亲,造成了我国的人力资源不能按才能优化配置,结果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五项中国现代化的障碍是国民做人上的谦忍习惯,谦忍是国人的性格习惯,是传统文化塑造的。由于谦忍,当大使馆被炸,飞机遭撞时,我们以谦谦君子的风度忍让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谦忍的结果不是吃亏,就是被竞争所淘汰。中华民族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摘要]: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礼制;五行学;易学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发展过程,自成体系,一脉相传,一成不变,原因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缓慢而逐步成熟的。以易学、五行学说、儒学、道学、地理学、天文学等为经典的相关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观和科学观,一旦成熟就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约束力和渗透力的规范,如《考工记》的营国制度、皇宫及居住建筑的规划布局等等。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而且也制约着戏剧、服装、绘画、医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传统建筑的保存、延续、传播又丰富了传统文化,二者紧密地结合和互相影响着.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是能防御地震。当遇到地震,房屋受到突然的、猛烈的冲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是采用榫卯连接,富有韧性,不至于发生断裂。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一般人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包括乡土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礼制与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记》第一篇《曲礼上第一》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 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 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 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 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

【摘要】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走传统的西方道路,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中庸和谐、以人为本,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庸、伦理道德、和谐、以人为本、现代化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主要包括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其中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儒佛道三家学说丰富多彩,其内容和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个人德行的修养及社会责任的承担。儒道法三家都强调“内圣外王”,“内圣”就指内心的修养,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提高自身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安邦定国,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更具体地讲就是人立于天地之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完善了自己就要承担起对家庭、国家、天下的责任。个人的道德修养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历史上才

会出现无数个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 第二,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按照孔子和后世儒家的解释、“中庸”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所以,中庸意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立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儒家认为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运行规律,也构成了人们实践必须达到一种境界,它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庸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 第三,价值追求上强调重义轻利。重义轻利、以义代利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大倾向。孔子”罕言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着辱”;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著名命题,以尚义反利的观点发展了如敬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但另外也压抑了人的物质欲望。 第四,社会关系上注重人伦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的,社会上的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构成所谓的人际关系。 第五,突出的人文倾向。中国文化具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就其狭义来说,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神文”的反叛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提高人的地位,贬低神的地位。人文主义者谴斥天主教鄙视人的存在,扼杀人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一,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 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存在的。其影响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即使是在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的情况下,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仍然长期地存在,并被周边其他国家所公认。 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造型等技术方面,以及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和其他建筑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 西方自古把建筑看作是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同时也注重从科学上来研究,因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建筑学。从事建筑的人也是属于知识阶层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也没有建筑师。建筑不是作为一门学科,从事建筑的人也不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建筑师,而是作为劳动人民的工匠。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管理又特别的严格,尤其是对于与国家相关的建筑的管理。 早在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就有关于建筑的制度,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延续着礼制的传统。一方面是详细地规定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另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则,朝廷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职官管理建筑的问题。遇到国家重要的建筑时,要组织学者、官吏考证历史,研究理论和制度,确定方案再进行建设。所以中国古代与建筑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专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由朝廷颁布的,而且都属于政书一类。 政府将建筑当作政治观念的表现,如建筑中的等级观念、城市规划中的皇权意识、礼制建筑中的伦理思想等等。 而民间则将建筑看作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如宅第、宗祠、牌坊以及建筑上的装饰等,都表达人们对人的社会性的看法。 3,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外观造型、工艺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 地域特色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地理气候条件;二,历史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三,特殊的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 地理气候条件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工艺技术方面,也在建筑造型方面反映出来。如北方由穴居发展到窑洞,南方由巢居发展来的干栏式住宅;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天井院。 文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如北方建筑的厚重质朴;南方建筑的轻巧精致。 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常常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例如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土楼式民居,就是历史上的移民为自我保护而建的;蒙古族的毡包式住宅是因为游牧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官文 化——宫廷艺术——宫廷建筑士文化——文人艺术——文人建筑 俗文化一一民间艺术一一民间建筑 官文化的特点是突出政治和权力的意识。大到城市和皇宫的规划,小到建筑甚至服装的 装饰,突出皇权和等级观念。在规制上体现政治意识,在艺术上以庄重、华丽为特点,体现皇家气派。在建筑上主要有宫殿、坛庙、皇家园林、皇家寺庙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3H03ATS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经济高 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儒家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形成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封建制度为依据、以地域环境为载体的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特色使得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这种文化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产业资本的向外扩张,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坚船利炮,在中国的疆土被西方的技术侵略的同时,也和西方的文明发生了冲突和碰撞。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范畴,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生活方式、人的现代化等等在内的总体概念,其中当然也包括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此,二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实际上,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对传统文化“吐故纳新”的过程,都必须在更新自己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抛弃了传统文化,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而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性运动,它不能脱离该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是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之路的。可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运动,传统文化也必然走向现代化,这二者是一致的。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一些方面的矛盾和困惑,从而造成了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担忧和疑虑。 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运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形式,文化的内容一定要依附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进步的、才是鲜活的,也才是有生命力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扬弃。 (一)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承性。人类的发展本质就在于文化的传承性。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类的认识和发展就是在对前人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继承的基础上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的思想成果比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等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思想结晶,是我们要世代继承和传承的精髓。是中华文化中的根基。它对于我们在现代化条件下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时代性。文化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的精神。文化不仅是人类以往认识过程中的精神产物,也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代性。一种文化如果不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不能面对变化了的社会,那么这种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的作用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是一种阻碍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力量。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时代紧密结合。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丰富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3.民族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思。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文化的根基牢牢地依附于具体的社会历史现实。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这和他们各自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以及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直接相关,由于这种差异所以在文化的形态和内容上,文化的民族性特征非常明显。中国传统文化要牢牢把握自己的民族特色,不能因为其他外来文化的传人和侵蚀,而丢掉了民族特色,那样将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大的悲哀。 4.独立性。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为了能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纷纷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和人才。中国的发展既是如此。固然,积极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教育科学学院0910 曾素婷 2091634227 【摘要】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走传统的西方道路,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中庸和谐、以人为本,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庸、伦理道德、和谐、以人为本、现代化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主要包括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其中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儒佛道三家学说丰富多彩,其内容和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个人德行的修养及社会责任的承担。儒道法三家都强调“内圣外王”,“内圣” 就指内心的修养,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外 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提高自身修养的最终目 的是要安邦定国,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第二,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按照孔子和后世儒家的解释、“中庸”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所以, 中庸意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立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 第三,价值追求上强调重义轻利。重义轻利、以义代利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大倾向。孔子”罕言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 者荣,先利而后义着辱”;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其功”的著名命题,以尚义反利的观点发展了如敬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第四,社会关系上注重人伦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的,社会上的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政治上的 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构成所谓的人际 关系。 第五,突出的人文倾向。中国文化具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就其狭义来说,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神文”的反叛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提高人的地位, 贬低神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相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

浅谈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几近遭到灭顶之灾,文化断层、传统湮灭,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民族精神衰落。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国力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恢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也带给我很多思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应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除此以外,我们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第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与标志,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从中吸取精髓,汲取力量,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历史的沉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征。文化描述主要侧重于精神层面或者说观念层面的文化。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从中国历史上沿袭和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意识、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分析,要把握这样几个尺度: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就是说,它是历史形成的、与一定历史社会(主要指封建社会)相联系、有其特定历史阶段标志的传统型的文化。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包容性。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传递性(继承性)、阶段性和滞后性的基本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流动过程。③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总结实际是基于对其他文化模式比较后的结果(这里主要以基督教文化圈的西方欧美文化模式为基本参照模式)。④特点的总结只能取其大要,难以周全。以主要特点为纲,次生(派生)特点为目;以类相从,辩证分析-既避免一味赞美的理想化,也不可采取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及法、墨、阴阳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派生性特征:

1)思维方式上的中庸之道。我们常说在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方式上,中国人主中庸,西方人主竞争;中国人取相对,西方人取绝对;中国人讲含蓄,西方人讲直率;中国人主静,西方人主动;这主要是由思维模式的差异所造成的。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和制约。由孔子提出并在中国封建社会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中庸思想强调,于己、于人、于家、于国、于事、于物都要取一种执中和适度的态度,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传统中国,中庸思想基于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渗透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乃至中国人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上,其表现形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中庸思想的派生性特点有三方面:一是调和折中的处世方法;二是温良和顺,忍耐性强的人格特征;三是重安定,忌变革的社会心态。中庸之道的从正面效应讲:①有辩证看问题的思想因素。②主张和平,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③刚柔相济,有理有节的处世之道。④和谐的人际关系。⑤行为有致,社会有序。从负面效应看:①调和矛盾,强求平衡,不利于社会的改革、创新,不利于个性的张扬。②容易形成因循守旧,恪守传统,缺乏良性竞争意识,不敢为天下先的社会心态以及个人的惰性心理及抗争意识的缺乏。 2)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中国社会却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宗法制或家族式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支柱就是宗法制度以及由宗法制延续变化的封建家族制度。中国传统社会在结构体系上是“家国一体”,这种结构的基本构架是:家庭-家族-宗族-社会(国家)。家族(或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概述 什么是文化?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从孔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到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可得到明确印证。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