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62689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62689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62689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62689

目录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2)

第一节测量基本要求 (2)

第二节平面控制网布设 (3)

第三节高程控制网布设 (4)

第四节基础测量 (5)

第五节主体结构测量 (6)

第六节装修测量 (7)

第七节钢结构测量控制 (8)

第八节验线 (14)

第九节质量保证措施 (15)

第十节安全保证措施 (16)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第一节测量基本要求

1.施测原则

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场区平面控制网,以此为依据,建立轴线控制网,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验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测量准备工作

1)设计图纸的审核

(1)总平面图的审核。

(2)建设用地红线桩点(界址点)坐标与角度、距离是否对应。

(3)建筑物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

(4)建筑群的几何关系。

(5)首层室内地坪设计高程及有关坡度是否合理、对应。

(6)建筑施工图的校核。

(7)建筑物各轴线的间距、夹角和几何关系。

(8)建筑物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图的轴线尺寸。

(9)各层标高(相对高程)与总平面图中的有关部分是否对应。

(10)结构施工图的校核。

(11)核对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墙厚、柱断面、梁断面及跨度、楼板厚度等)。

(12)以轴线图为准。对比基础、非标准层及标准层之间的轴线关系。

(13)对照建筑图,核对两者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标高是否对应。

(14)设备施工图的校核:对照建筑、结构施工图,核对有关设备的轴线、尺寸及标高是否对应。核对设备基础、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尺寸、标高是否与土建图一致。

2)测量仪器的选用

(1)检定

测量设备的检定由公司材料设备部负责,由专人送技术监督局检定。检定

合格的测量设备,其检定证书及有关资料应齐全完整,并在测量仪器上做出明显标识,以确保使用有效的测量设备。有关检定合格证件的原件由材料设备部保存,复印件2份,1份随仪器保存,1份记入项目部仪器台帐保存。

(2)使用与检校

测量设备使用前,要查看检定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同时应检查调试,完好时方可使用。即使是在检定有效期内,经纬仪、水准仪也应每3个月做自行定期检校一次。

在施工测量中,严格调整钢尺的三差改正数(即量距大于16m ,温度超出标准温度±5℃时进行三差改正),使测量成果精度合格。

(3)测量仪器的配备

第二节 平面控制网布设

根据场区地形条件与建筑物总体布置情况,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两级,首级为场区平面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

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依据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建立平面控制网。

2)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3)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砌砖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为防

控制点(铜芯)100×100×6钢板

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2.平面控制网布设

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及现场狭窄的特点,在场区布设一矩形控制网,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建筑物的坐标点确定出建筑物的四个角点,经角度和直线度改正后作为该工程的Ⅰ级平面控制网点,之后依据Ⅰ级控制点定出以建筑物各轴线为控制轴线的矩形控制网。

土方开挖之前将各控制点引至基坑范围之外并设立稳固控制桩,同时在临近建筑物上用红三角标示出来。

为保证施测精度,控制网的测设采用全站仪施测。

采取直角坐标计算法进行施工放线。最后,采用极坐标法校核。

3.控制网精度指标

测角中误差±9",边长相对中误差:1/24000。

第三节高程控制网布设

1.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保证施工竖向精度。

2)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测法。

3)测量等级为国家三等水准测量。

4)高程控制测量采用附合测法。

5)高程控制点应选在土质稳定,便于施测使用,并易于长期保留的地方。施工现场高程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的距离控制在50m至100m之间。以便施工期间定期复测。高程点距离建筑物不小于25米,距回填土边线不小于15米,施工期间应定期复测。

2.高程控制网布设

依据“北京市测绘院测量成果通知单”采用DS3水准仪,对测绘院给定的水准基点,用附合水准测量法,进行校验,合格后,按照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测设场区高程控制点BM1----BM3,填写水准测量观测记录,并进行测量平差计算。

3.标高控制测量

采用中丝读数方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与已知点联测,往返各一次。

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应联测标高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每次引测标高需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4.水准测量技术与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等级为三级,仪器型号DS3,水准标尺为铟瓦双面钢尺,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偶然中误差≤±3mm,全中误差≤±6mm;闭合差为±12mm L1/2(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第四节基础测量

工程的建筑物定位依据为北京市规划局给定的建筑红线桩位。控制桩是建筑物定位与竖向控制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在总平面图上明确标出并采取妥善保护措施。

基础阶段施工期间使用外控法施测。

本工程平面的基本形状为矩形,选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并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平面控制桩由测绘院提供的原始点引出,设在基槽上口外1米处,控制桩面积不得小于1m×1m,以方便架设测量仪器。

平面线的投测:零米以下每层顶板的控制轴线均应采用经纬仪由场边控制点直接进行控制轴线投测,其它辅助平面线均由控制轴线引出,以增加投测精度。施工层的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方法是:首先在槽一边控制点架设经纬仪,后视同轴线的另一个控制点以后,用经纬仪控制方向,钢尺精确量距进行投测(盘左、盘右投测两次,找中点为其投测点)。主轴线投测完毕检查无误后,根据主轴线测放细部墙线及门窗洞口线。水平线沿槽壁或防水保护墙由钢尺结合水准仪向下传递。墙体施工前,弹出轴线、墙皮线及墙皮外20cm支模控制线。

高程传递中的引测:高程的控制由现场内引测的水准点进行标高传递。高程传递时,每次均应从现场控制点直接量取,避免累计误差。精度应符合《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即每层限差±3毫米,总精度1/6000。

结构施工层每一施工段用钢尺从三个不同位置向上传递高程,不得逐层传递,并且每层应用水准仪校核测设成果,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将水准仪尽量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精度应符合《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即每层限差±3毫米,总精度1/6000。根据传递上来的标高用水准仪精确测设1米水平线弹在结构内墙上,作为施工中控制竖向高度的依据。

顶板施工前,弹出楼层+1000mm线、顶板下皮标高线及下反20cm控制水平线。

建筑物主轴线控制桩除做好保险桩外,还需要将控制主轴线延长引到场地四周的墙上。现场±0.000标准水准点也要明确标识在墙面上。

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应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为准,校测建筑物外廓轴线控制桩无误后,方可用经纬仪以方向线法直接投测各轴线,投测允许误

差为±3mm。

底板防水层上,建筑物外廓轴线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放出细部轴线与有关边界线。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为:±3mm,1′。柱位用红漆作出轮廓标记。

根据图纸提供的各框架柱中心坐标点位置定好柱中心点,再根据柱位置确定剪力墙墙体位置。现场必须保证有测量组长指挥,发现问题及时与项目部技术人员沟通。

检查模板位置与控制墙体垂直度,要在墙板两侧设控制线。墙体模板上口轴线位移不得超过3mm,内墙用线坠检查,外墙用经纬仪检查。

第五节主体结构测量

采用外控法,投测方法是:首先在首层主轴线控制点位上架设铅垂仪,将各个控制点位置精确投测至施工层后,在施工层主轴线控制点架设经纬仪,后视同轴线的另一个控制点以后,用经纬仪控制方向,钢尺精确量距进行投测(盘左、盘右投测两次,找中点为其投测点)。主轴线投测完毕检查无误后,根据主轴线测放细部墙线及门窗洞口线。水平线通过建筑外皮向上传递,墙体施工前,弹出轴线、墙皮线及墙皮外20cm支模控制线。

在结构施工期间,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

施工至±0.00时,由控制桩向楼内引控制点。保证每个施工流水段有3个内控点,以便形成一个闭合平面。

结构测量全程使用经纬仪,钢尺配合使用。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钢尺只许使用30m。大于30m距离必须加辅助控制轴。

为保证测量精度及准确性,所有测量作业必须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严禁夜间进行测量作业。

1)首层放线时,严格校核主轴线的交点。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外立面上。

2)轴线的竖向投测,以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为基准,事先进行校测。确保其位置正确。投测的允许误差每层3mm,总高10mm。

3)控制轴线投测到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然后据此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

5)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为:每层±3mm,总高±10mm。

6)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偏差小于3mm 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7)柱钢筋绑扎完成以后,应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点,并用油漆标注,作为支模与浇灌混凝土的依据,测法及允许误差同5、6条.

8)各施工层拆模后,顶板支模以前,须测设交圈的+50cm水平控制线,作为顶板支模及装修施工的标高依据。相邻标高点间距≯4m,弹水平线的误差为±1mm,总误差±3mm。

9)结构施工中测设的平面与标高线,均以墨线标定,线迹应清晰准确,墨线宽小于1mm。

第六节装修测量

1)在装修工程施工测量前,除应熟悉图纸、验算有关测量数据外,还应该核对图上的平面和高程坐标系统与现场是否相符,对所用的测量控制点及其成果进行检查与校测。当对设计图纸与现场情况有疑问时,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

2)结构施工中应按装饰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时将装饰工程所需的控制点、线弹划并固定在已建好的地面、墙面、梁、顶板、门窗洞口等处。

3)装修工程施工测量所测设的水平线、铅垂线与竖直投测应符合下列要求:——水平线(室内、室外)每3m两端高差应小于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在不便于使用水准仪的地方,可安装连通管水准器找平。

——室外铅垂线使用经纬仪投测,两次投测偏差应小于2mm。

——室内铅垂线可用线坠投测,其精度应高于1/3000。

4)本工程装修工程的施工测量项目主要有:填充墙砌筑、隔墙板安装、烟风道安装、楼地面(含楼梯、台阶、坡道)等。要保证施测项目的水平度和垂

直度。电梯的施工测量由土建配合专业安装队伍进行。

第七节钢结构测量控制

1、平面控制

本工程采用外控法进行平面测量控制,平面控制网于地面首层楼板砼浇灌完后布设,并用全站仪闭合复测,确定控制网精度后提请有关单位验收。当平面网验收并确认后,此控制网将利用激光铅直仪引测至吊装施工层,用临时构架或电焊牢固固定在钢柱附近。再用全站仪复核边长、角度相应关系。如在规范容许范围内,再进行整体测量。

2、标高控制

工程钢结构按相对标高法进行安装。

在钢构安装过程中,当钢结构每安装一定的高度时,根据外围原始控制点的标高,用水准仪引重新符合钢构标高的精度。根据实测标高的偏差,若超过规范数值,则需要调整,调整标高用低碳钢板垫到规定要求。若偏差过大(大于20mm),不可一次调整,应先调整一部分,待下一节再作调整。否则,一次调整过大会影响支撑安装和表面标高。

3、测量工艺

1)测量程序

2)校正时的允许偏差

我国目前在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中尚无明确的规范可循,现有的建筑钢结构施工规范只适用于一般钢结构工程。为此,目前只能针对具体工程由设计单位参见有关规定校正的质量标准和允许偏差,供高层钢结构安装实施。

3)标准柱和基准点选择

标准柱是能控制框架平面轮廓的少数柱子,用它来控制框架结构安装的质量。一般选择平面转角柱为标准柱。

基准点选择以标准柱的柱基中心线为依据,从X轴和Y轴分别引出距离为E的补偿线,其交点作为标准柱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点应加以保护,防止损坏,E值的大小由工程情况具体确定。

进行框架校正时,采用激光经纬仪以基准点为依据对框架柱进行垂直度观测,对钢柱顶部进行垂直度校正,使其在允许范围内。

框架其它柱子的校正不用激光经纬仪,通常采用丈量测定法。具体做法是以标准柱为依据,用钢丝绳组成平面方格封闭状,用钢尺丈量距离,超过允许偏差者需调整偏差,在允许范围内者一律只记录不调整。

框架校正完毕要整理数据列表,进行中间验收签定,然后才能开始高强螺栓紧固工作。

4)结构校正方法

(1)轴线位移校正

任何一节框架的校正,均以下节钢柱顶部的实际柱中心线为准,安装钢柱的底部对准下钢柱的中心线即可。控制柱节点时须注意四周外形,尽量平整以利焊接。实测位移,按有关规定作记录。校正位移时特别应注意钢柱的扭转,钢柱扭转对框架安装不利,应高度重视。

(2)柱子标高调整

每安装一节钢柱后,应对柱顶作一次标高实测,根据实测标高的偏差值来确定调整与否。标高偏差值≤6mm,只记录不调整,超过6mm需进行调整。调整标高用低炭钢板垫到规定位置。钢柱标高调整应注意下列事项:(1)偏差过大(>20mm)不宜一次调整,可先调整一部分,待下一步再调整。理由是一次调整过大会影响支撑的安装和钢梁表面的标高。

(2)中间框架柱的标高宜稍高些,通过实际工程的观察证明,中间列柱的标高一般低于边柱标高,这主要因为港那框架安装工期长,结构自重不断增大,中间列柱承受的结构荷载较大,因此中间列柱的基础沉降值亦大。

(1)底层钢柱的标高调整

第一节钢柱是安装在砼基础上的,钢柱安装前先在每根地脚螺栓上拧上螺母,螺母的面标高应为钢柱底板的底标高,然后将钢柱或钢柱底板安装就位,再复测底或钢柱的平整度与垂直度,如有误差,可用扳手微高速底板下的螺母,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拧上底板面上的螺母,钢柱临量固定完成。

(2)柱顶的标高调整

柱顶的标高误差主要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钢柱制作误差,长度方向每节柱规范允许±3mm

吊装后垂直度偏差造成

钢柱电焊对接造成焊接收缩

钢柱与砼结构的压缩变形

基础的沉降。

3)钢柱垂直度校正

(1)钢柱垂直度测量流程

(2)钢柱垂直度校正

本工程基准柱采用激光经纬仪校正:

在基准柱的基础轴线上,以X轴和Y轴分别引出等距离为的补偿线,其交点作为基准柱的测量基准点。将激光经纬仪中心放在预定的基准点上,使激光经纬仪光束射到预先固定在钢柱上的靶标上,光束中心同靶标重合,表明钢柱无偏差,激光经纬仪须经常检验,以保证仪器本身的精度。当光束中心与靶标的中心不重合时,表明由偏差。偏差超过允许值应校正钢柱。

在待校正的基准柱顶部,设置半透明的校正靶标(上有靶心和靶环),靶标供激光经纬仪光点投射用,靶心的位置与基础的基准点位置重合。

将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底层第一节基准的操作平台上,使激光经纬仪与基础基准点保持同一铅垂线上,然后把激光经纬仪垂直向上投射到柱顶靶标上。为了消除仪哭喊和操作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应依次把激光经纬仪旋转90度,并在靶标上测出四个光点,连续四点得出它得交点,该交点即为消除误后的得测点。把激光经纬仪光束调整到消除误差得测点位置,接着即可校正基准柱,使柱顶的靶心与测点吻合,则此根基准柱校正即高完成。

若钢柱有倾斜,则在柱头上拉以钢丝绳,绳子下端通过倒链固定在下节柱头上,拉紧倒链,即可控制柱子垂直度在允许范围内。调整钢丝绳等到现场焊接完成后才可放松拆除。千斤顶、钢楔和手拉葫芦校正如下图。

千斤顶、钢楔和手拉葫芦校正如下图。

基准柱校正完毕后,即可对其它柱校正:

在已校正完毕的基准柱柱顶距“e”值处拉紧直径为1.6mm(高强度钢丝,小于1.6mm直径则更佳)的钢丝矩形框。钢丝框与基础轴线的距离亦为“e”值;

用标准尺在本节框架的顶层梁面上逐个丈量其他柱子与钢丝框x和y两个方向的距离,使之校正到与设计轴线尺寸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待所有其它柱丈量和校正完毕后,还须再用经纬仪对基准柱进行复测,如复测的结果在控制值之内,则本节框架的柱子垂直度校正已高完毕,并应及时做好校正记录和终拧柱与柱和柱与梁之间的高强螺栓。

(3)钢梁面标高调整

国家标准(GB50205-85)规定:同一根梁两端顶面高差(允许偏差)为L/1000且不大于10.0mm.

可以用水平仪、标尺进行测量,测定梁两端标高误差情况。超过规定时应作校正,方法是先从螺栓孔中借,如果还不够的话,那只有采用扩孔的方法,但事先需征得项目负责人和监理的同意。

5)钢柱焊前、焊后轴线偏差测定

根据轴线尺寸、钢柱节面尺寸,计算钢柱四面中点坐标,并绘制出钢柱点位坐标图。

架设激光垂准仪,将平面控制点投递到施工层。在施工层用全站仪复核平面控制点的边角关系,不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投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后。激光垂准仪的具体操作:先将临时构架固定于施工层其相邻之结构柱边,将专用接收靶放置其上,再在控制点上架设激光垂准仪,对中整平好后,接通电源,利用对讲机相互联络,将控制点传递到施工层。

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于激光点位,向全站仪输入测站点和其中一个起始方向点的平直角坐标值。测量各钢柱四面中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5、钢结构安装测量要求

1)检定仪器和钢尺,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所用的钢尺和仪器应符合要求,并切实做到定期校核,保证精度。

2)基础验线,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测设纵横柱轴线,并闭合复核。在测设纵横柱轴线时,不宜在太阳暴晒下进行,钢尺应先平铺摊开,待钢尺与地面温度相近时再进行量距。

3)主轴线闭合,复核检验主轴线应从业主提供之基准点开始。

4)水准点施测,复核检验水准点用附合法,闭合差应小于允许偏差。

5)根据场地情况及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合理布置钢结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

6、钢结构安装工程中的测量顺序

测量、安装、高强螺栓安装与紧固、焊接四大工序的协同配合是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素,而钢结构安装工程的核心是安装过程中的测量工作。所以,测量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贯穿于整个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才能达到质量的预控目标。

建立钢结构安装测量的“三校制度”,钢结构安装测量经过基准线的设立,

平面控制网的投测、闭合,柱顶轴线偏差值的测量以及柱顶标高的控制等一系列的测量准备,到钢柱吊装就位,就由钢结构吊装过渡到钢结构校正。

初校。初校是钢柱就位中心线的控制和调整,初校的目的是既要保证钢柱接头的相对对接尺寸的规定,又要考虑到调整钢柱扭曲、垂偏、标高等综合安装尺寸的需要,保证钢柱的就位尺寸。

重校。在某一施工区域框架形成后,应进行重校,对柱的垂直度偏差,梁的水平度偏差进行全面的调整,使柱的垂直度偏差,梁的水平度偏差达到规定标准。

高强螺栓终拧后的复校,在高强螺栓终拧以后应进行复校,其目的是掌握在高强螺栓终拧时钢柱发生的垂直度变化。这时的变化只有考虑用焊接变形来校正。因此,复校后的数据应以正式资料形式通知焊接负责人。以便根据这些复校数据拟定合适的焊接顺序。

焊后测量,在焊接达到验收标准以后,对焊接后的钢框架柱及梁进行全面的测量,编制单元柱(节柱)实测资料,确定下一节钢结构构件吊装的预控数据。

第八节验线

1.验线的重点部位:本工程验线的重点部位是: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场区平面控制网,主轴线及其控制桩(引桩),场区高程控制网及±0.000高程线。这些部位的验线工作应由监理单位的测量专业工程师进行。并应按规定:在施工至±0.000时报规划局验线。

2.放线及验线组织:基础及主体结构放线由测量员进行,验线由技术负责人、主管工长和质量检查员进行,每次放线的结果应通过监理单位的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确认。

细部测量应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

——二者之差小于0.7倍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二者之差等于0.7倍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

——二者之差超过0.7倍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关键部位(若为次要部位可局部返工)。

3.施工测量放线技术资料:

本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应收集以下9种技术资料:

1)测量成果通知单(含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工程水准测量成果)

2)北京市建设工程验线申请表

3)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4)基槽验线记录

5)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6)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7)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结构工程完成和工程竣工时做,共2次)8)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9)沉降观测记录(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第九节质量保证措施

强光下应打伞遮护仪器,雨天及风力五级以上应停止室外仪器操作。

测量工作应做到步步有校核,以控制误差超限,并防止出现粗差。

延长直线时应采用正倒镜法,且前视长度不应大于后视长度的3倍,以降低或消除方向误差。

竖向标高传递时应始终以首层或“接力层”的“建筑+1000mm线”为起点,并在传递至实测层后与下一层标高校对,以防因标高传递起点不同造成标高传递错误。

弹墨线时,应保证拉力均匀、线段长度适中、线形直顺,墨线本身宽度不大于2mm,以防墨线不准。

使用垂球吊点时,应稳定不晃动,以尽量消除对中误差。

使用钢尺量距时,应做到“平、直、齐、准”;精密量距时,要使用标准拉力计,并考虑钢尺的尺长改正,以防止量距误差超过限值。

第十节安全保证措施

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带安全帽,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在基坑内测量时,应在大型施工机械作业范围之外的安全区域内操作。

在高空进行测量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看管好随身工具物品,防止掉落。

测量仪器应架设在稳定位置,主机应有专人看护,并有防护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