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四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四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四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四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天气》单元

1我们关心天气

活动记录:

1.下雨、刮风、有霜、多云等

2.今天是晴天,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早上比较冷,要穿厚厚的外套。有微风,能看见国

旗在飘动。

课堂练习:

1. 判断题。(1)√(2)×(3)√(4)√。

2. 填图。大雨——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

2天气日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C(2)B(3)B

2.××√

3.(略)

3温度与气温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4风向和风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判断题。(1)√(2)√(3)√

2. 选择题。(1)B(2)A(3)A(4)C

5降水量的测量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

2.选择题。(1)C(2)B(3)C(4)C

6云的观测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选择题。(1)C(2)C(3)A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填写,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第三题需按具体观测数据来判断(4)×(5)√

单元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9)√(10)×

2.选择题。(1)B(2)C(3)B(4)A(5)A

3.(略)

4. 选择。雨天、有雾、寒冷、层云、西风、大风。

5.(略)

《溶解》单元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C(2)A(3)D(4)A

2. 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

3.阅读资料:(1)B(2)B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活动记录:

1.(略)

课堂练习:

(1)C(2)B(3)C(4)C(5)A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活动记录:

1.(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C(2)A(3)C(4)C

资料阅读:(1)√(2)√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活动记录:

2. (1)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偶尔会冒出一些小气泡;(2)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3)我发现注射器的小气泡又消失了。

5。溶解的快与慢

活动记录:

1.(1)搅拌-快;不搅拌-慢;(2)冷水-慢;热水-快

课堂练习:

2. (1)×(2)√(3)×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活动记录:

实验材料:水、烧杯、筷子、食盐。

研究步骤:(1)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2)往烧杯里加入2克食盐,用筷子搅拌到溶解为止。(3)重复第二步,直到水不能溶解食盐为止。(4)每次加食盐时,把食盐的重量加起来。研究结果:一杯100毫升水能溶解约36克食盐(实际数据为准)。

课堂练习:

选择题。(1)三种方法均可,提倡AB两种方法(2)A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活动记录:

1. 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水越多能溶解的食盐就越多。(或者:搅拌,因此搅拌能加快溶解)

2. 食盐会分离出来,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水少了,食盐就多出来了。

课堂练习:

选择题(1)C(2)A(3)C(4)C。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B(2)C(3)C(4)C(5)B(6)B(7)B

2. 判断题。(1)√(2)√(3)×(4)√(5)√(6)×(7)×

3. 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面粉、塑料、菜油、水银、胶水。

4. 填图。从上到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声音》单元

1听听声音

活动记录:

1.走路的声音、读书的声音、讲话声、鸟声、风声等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B(2)C(3)C

2. 判断题。(1)√(2)×(3)√

3声音的变化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 判断题。(1)√(2)√(3)×(4)√

2(1)高→低;(2)低→高;(3)低→高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活动记录:

1.略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伸出桌面部分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5声音的传播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2)A(3)A(4)C(5)C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连线。

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活动记录:

摇的力量轻一些、在发声罐里加棉花、包上棉布、慢慢地摇,等。

课堂练习:

1. 判断题。(1)×(2)√(3)√(4)√(5)√

单元练习

1. 填空。

(1)树叶、小虫子等;汽车、铃等;(2)声带、翅膀;(3)强(或大、响)、弱(或小、轻);(4)高、低;(5)波(或声波)。

2.判断题。(1)√(2)×(3)√(4)×(5)×

3.选择题。(1)A(2)C(3)C(4)B

4.连线。

听到的声音高----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鼓皮振动得快,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低----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鼓皮振动得慢,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强----用力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弱----轻轻敲击锣

5. 高→低;低→高。理由:敲击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玻璃和水,水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吹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空气,空气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我们的身体》单元

1身体的结构

活动记录:

1.略

2.头、颈、躯干、上肢、下肢。打篮球:手、腿、头部、腰等。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2骨骼、关节和肌肉

1.判断题。(1)×(2)√(3)×(4)√

2.连线。骨骼—塔身,挖掘机,台灯;肌肉—挖掘机;关节—挖掘机,天线,活叶

3.选择题。(1)C(2)C(3)B

资料阅读:(1)B (2)C (3)A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填空。(1)氧气、二氧化碳;(2)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3)(略)

2. 判断题。(1)×(2)√(3)√(4)√

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填空。(1)肺、血液、心脏

2. 判断题。(1)×(2)√(3)√(4)√(5)√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连线。牙齿—咬碎食物;舌头—搅拌作用;唾液—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 判断题。(1)√(2)×(3)×(4)√

3.保护口腔的行为:(2)(4)(5)

资料阅读:(1)√(2)×(3)√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9)×

2.填图。早起早睡,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睡前不吃零食,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不挑食不偏食。

单元练习

1.填空:(1)实验、阅读资料(2)支气管、肺(3)氧气,二氧化碳

2.判断:(1)√(2)√(3)√(4)×(5)√(6)√(7)×(8)√3.选择:(1)A (2)C (3)A,B (4)C (5)C

4.简答:

(1)(例)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增加了。人体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运动所需的氧气需要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所以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需增加。

(2)使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更强健、……

(3)(略)

综合练习

1.选择题。(1)C (2)B (3)A (4)C (5)B (6)C (7)A (8)B (9)A (10)C

2.判断题。(1)√(2)√(3)√(4)×(5)×(6)√(7)√(8)×(9)×

4.高 低

5.简答题:

(1)溶解水的物质:食盐、洗衣粉、味精。不溶解于水的:沙、面粉、食用油 (2)加热、粉碎、搅拌。

(3)空气——听诊器——空气——耳 6、(1)略;(2

)一天中气温逐渐上升,再慢慢下降,气温最高时刻大约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 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 5、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 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 并进行比较。 6、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周末和假期(不能)间断。 7、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通常情况下, 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 由西南向东 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 吹的是(西北风)。 9、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 就是(西北)风。 10、在用风向标确定风向之前, 可以先用(指南针)或(周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方向, 然后再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西)、(南)、

(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 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等。 15、(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6、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 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1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温度最高。 18、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

2020年秋季四上科学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18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四年级上册 《天气》单元 1.我们关心天气 活动记录: 1.下雨、刮风、有霜、多云等 2.今天是晴天,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早上比较冷,要穿厚厚的外套。有微风,能看见国 旗在飘动。 课堂练习: 3.感觉特别寒冷的天气晴天 要带雨伞出行的天气雪天 适合野炊郊游的天气雨天 4. 填图。大雨——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 2.天气日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3.填空题 (1)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 (2)记录、观察天气预报 4.选择题。(1)C(2)B(3)C 5.(略) 3.温度与气温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C(2)A(3)A 4.风向和风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2.填空题。 (1)吹来、八 (2)风速 (3)强风 3.选择题。(1)B (2)A(3)A (4)C 5.降水量的测量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雨量器 (2)毫米 2.选择题。(1)C(2)B(3)C(4)C(5)A 6.云的观测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题。(1)云量(2)小水滴、冰晶 2.选择题。(1)C(2)C(3)A(4)B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填写,略 课堂练习: 3.选择题。(1)C(2)B 单元练习 1.填空题。(1)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2)卷云、层云、晴好 2.选择题。(1)B(2)C(3)C(4)A(5)B(6)A(7)A(8)B 3.(略) 4. 选择。雨天、寒冷、层云、西风、大风。 5.(1)9、4、3、2、0、0 (2)24、15、78、10、127 《溶解》单元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C(2)A(3)D(4)A 2. 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 3.阅读资料:(1)B(2)B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活动记录: 1.(略) 课堂练习: (1)C(2)B(3)C(4)C(5)A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活动记录: 1.(略)

八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第1章生活中的水 第1节水在哪里 1.(1)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2)海洋水地下水 (3)冰 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4)不准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 水储量很小。 2.C 3.水水 4.(1)C (2)这种观点不准确,因为污 染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5.(1)①降水②蒸发③水汽输 送④植物蒸腾 (2)水循环 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缺水环境中,某些生物能通过自动调节,适合缺水的环境。 第2节水的组成 1.固液气凝华熔化液化 2.右氧气淡蓝氢气氢和氧水 氢气+氧气 3.0℃ 0℃ 0℃ 4.物理化学 5.D 6.B 7.能,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第3节水的密度 (一) 1.(1)1.5 1.5 (2)2 2 (3)略 (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5)正比 2.一定不同密度ρ 3.体积为1米3的铜的质量为8.9×103千克8.9 4.C 5.A 6.C 7.B 8.C 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 的比值一般不同 (二)

1.小 2.质量体积密度 3.4743 4.B 5.C 6.C 7.汽油 8.(1)解: 答:石油的密度是0.82×103千克/米3 (2)解: 答:所装石油的质量是2.46×104千克 9.V=9米×6米×3.5米=189米3 答: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约为243.8千克 10.(1)10克 (2)11.25克 (3)选用钛合金质量相对较小 31.25克 (三) 1.质量体积 2.能够 3.77.4克 30厘米3 2.58×103千克/米 3 4.C 5.0.7×103 6.(1)BACD (2)18 8 2.5 7.(1)200 (2)1200千克 8.不符合要求,应加水 9.(1)75.6 (2)铁 第4节水的压强 (一) 1.垂直表面 200 2.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压强单位面积压力 压力受力面积压强 3.牛米2 帕斯卡帕 Pa 4.减小受力面积增 大压力 5.压力竖平 6.C 7.C 8.(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3)压力大 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9.1.96×104帕不能 10.有两处错误:一是受力面积S;二是压力F。更正如下:S=0.1米×2米×2=0.4米2 F=620牛 p=1.55×103帕 11.3×105帕 12.4.7×10-6帕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反思

《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反思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天气》,其中第一课时是《我们关心天气》第二课时是《天气日历》。《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天气符号,学会描述天气,所以当我出示各种天气符号图时,学生对没有见过的天气符号都非常地好奇,因此就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冰雹雾霜冻等天气符号,是学生平时没看过的,他们都非常感兴趣。我先出示这几种符号,让学生来大胆猜想这些分别表示什么天气现象。学生说了很多答案,但都没答对,最终我揭晓了答案,学生便认真地给记住了。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这块内容,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天气预报员是怎样报天气的。然后再解说预报员报的天气包括哪几个部分的内容,并将其板书(1.云量 2.风 3.温度 4.降水量)。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来充当天气预报员,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提示学生可以根据黑板上的几点来描述,结果学生的疑问出来了:老师今天的温度是多少啊?今天吹的是什么风啊?幸好我之前看了天气预报,知道今天的气温。此时我提醒学生以后要坚持看天气预报。但对于学生问今天吹什么风,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这时我看到窗外国旗在随风飘扬,顿时想到让学生根据国旗的飘向来表示风向。先告诉学生我们的教学楼是在面,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国旗的飘向,即风向。大部分学生经这一介绍,都知道今天吹的是什么风。少数方向感比较差的学生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后面第四课时还会讲到风向的判断,所以我就没有深入讲解风向的判断,而是对他们说如果有些无法判断风向,可以从其他另外几方面来描述天气。结果,学生都描述的非常好,有些真的把自己当播报员了,以播报员的口吻把天气描述得似模似样。 这一环节,我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能让学生回去看天气预报,记录下天气现象,所以就造成了学生不知气温和风向,对这一教学环节造成小阻碍。所以要想顺利地上好一节课,充分的准备是基础! 《天气日历》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科学作业

四年级下册科学作业 第一单元电 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日期:。 一,填空 1,塑料梳子梳过干燥的头发后,靠近碎纸屑,发现;再次靠 近头发,发现,这种现象叫做。 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摩擦其中一个气球,用摩擦部位接触另一个气球,发现;如果两个气球接触部位都摩擦。再次 发现。 3,一般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正,负电荷。 4,物体显示带电是因为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 5,形成电流的基本条件是和。 6,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上带电。 7,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和。 二,选择 1,()是由于静电形成的。 A,脱毛衣时听到的“啪啪”声。B磁铁吸起铁屑C,梳头发的干塑料梳子吸引头发 D,胶水粘贴纸张E,闪电F,毛皮摩擦过得气球粘在手上。 2,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毛发时,梳子() A 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 3()中存在着电路。 A,电视机B,气球和头发之间C,毛皮和气球之间D,电熨斗E,电灯 三,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生活没有了电,那将会是什么样的? 等地:。日期:。 第二节,点亮小灯泡日期:。 活动一用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是小灯泡亮起来,画出电流的路径。 活动二对家中使用的电器做个调查。 1,家用电器有:。

2,用电池做电源的电器有:。 3,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 一填空 1,电池是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的一端是餇帽,称为,另一端是锌壳,称为。 2,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这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小灯泡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 等地:。日期:。 日期: 第三节简单电路 活动一尝试用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画出电路图。 活动二尝试用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多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画出两种方法的电路图。 1,电池,导线和小灯泡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 2,电池盒的作用(). A 固定电池和导线 B 固定小灯泡 C 固定电池和小灯泡 等地:。日期: 第四节电路出故障了日期: 1,用“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电路的。 2,一个电路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电池没电了,还可能是或者等原因。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中的小灯泡,检测器上的小灯泡亮了,说明电路的故障不可能是() A 电路中的小灯泡坏了 B 灯座的问题 C 电路中的导线没连接好或电池没电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实验题: 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橡皮铅笔1只。制作过程: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二、制作雨量器 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四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电》单元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连线。下面哪些现象是静电现象,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2、选择 (1)关于静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电只存在于非生物中,比如梳子、气球等。 B、静电只存在于生物中。 C、静电存在与所有的物质中,我们人身体上也带有静电。 (2) 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但是物体却不显示带电原因是( B )。 A、因为静电不是电。 B、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C、静电很弱小,人类感觉不到。 (3)电路是指由___、____、___、电器元件等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B )

A、电源、开关、导线。 B、电源、用电器、导线。 C、电源、用电器、开关。 2、点亮小灯泡 1.连线题。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 连接点 2.你认为下图中哪些小灯泡会亮,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并且在不亮连接下打“╳”。哪些连接会产生短路,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 √△√√ ╳╳╳╳

请你分析以上能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的共同特点: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 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连接方法小灯泡能亮起来。 3.画一画。请在右面的图中, 用红笔画出电路的路径。 3、简单电路 1.画出下面实物图的简单电路图。 并且用红笔标出电路的路径。 2、用导线把下图中的电池和灯泡连接起来,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用线当作导线连一连。

4、电路出故障了 1.下图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请你猜测一下可能是什么出故障了。 2.下图是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方法正确的是图( B )。 5、导体与绝缘体 2、判断 (1)√(2)√(3)√(4)√(5)√

八年级上科学作业本答案(文字版)[1]

八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第1节 水在哪里 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5.(1)①降水 ②蒸发 ③水汽输送 ④植物蒸腾 (2)水循环 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缺水环境中,某些生物能通过自动调节,适应缺水的环境。 第2节 水的组成 1.固 液 气 凝华 熔化 液化 2.右 氧气 淡蓝 氢气 氢和氧 水 ????→?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3.0℃ 0℃ 0℃ 4.物理 化学 5.D 6.B 7.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第3节 水的密度 (一) 1.(1)1.5 1.5 (2)2 2 (3)略 (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5)正比 2.一定 不同 密度 ρ 3.体 积为1米3的铜的质量为8.9×103千克 8.9 4.C 5.A 6.C 7.B 8.C 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

之比是一个常数 (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二) 1.小 2.质量 体积 密度 3.4743 4.B 5.C 6.C 7.汽油 8.(1)解:33 11/82.0306.24厘米克厘米克===V m ρ 答:石油的密度是0.82×103千克/米3 (2)解: 千克米千克433221046.2/1082.0?=?==∴=V m V m ρρ 答:所装石油的质量是2.46×104千克 9.V=9米×6米×3.5米=189米3 千克米米千克8.243189/29.133=?==V m ρ 答: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约为243.8千克 10.(1)10克 (2)11.25克 (3)选用钛合金质量相对较小 31.25克 (三) 1.质量 体积 V m =ρ 2.能够 3.77.4克 30厘米3 2.58×103千克/米3 4.C 5.0.7×103 6.(1)BACD (2)18 8 2.5 7.(1)200 (2)1200千克 8.不符合要求,应加水 9.(1)75.6 (2)铁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水能溶解一些物 质》活动记录:课堂 练习: 1.CADA 2.玻璃棒、 铁架台、漏斗、烧 杯。3.阅读:BB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录: 活动记 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天气》单元 《我们关心天气》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I.VxWo 2.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 《天气日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CBB ;2.VXV;3.略。 《温度与气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V X W X 《风向和风速》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W 2.选择题。BAAC 《降水量的测量》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V XX V 2.选择题。CBCC 《云的观测》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X W X 2.选择题。CCA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V X V X V 《单元练习》I.W V X V X V X V X 2.BCBAA3.多云、略、小雪、略、大风4. 雨天、有雾、寒冷、层云、西风、大风。 5.(1)9、4、3、2、0、0(2)24、15、78、10、127 《溶解》单元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活动记录: 2.(1)我发现注射器里内壁有小气泡;(2)我 发 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3)我 发现注射器的空气消失一部分 《溶解的快与慢》活动记录:1.搅拌-快;不搅拌-慢;冷水-慢;热水-快;搅拌、 热水课堂练习:xVx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活动记录: CBCCA 《液体之间 的溶解现象》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CACC 2.阅 读:W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活动记录: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食盐 《单元练习》1.BCCCBBB2.WxWxx 3.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 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 面粉、塑料、菜油、水银、胶水。4从上到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声音》单元 课堂练 习:BA 《听听声音》活动记录: 1.略 2. 会分离出来;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水少 了, 食盐就多出来了。 3. 课堂练习:CACC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天气 1. 我们关心天气(P2) 一、填一填:(1)云量、气温、风向(2)降雨量、风向 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略 2. 天气日历(P4) 一、填一填:多云、阴、小雨、雨夹雪、雷阵雨 二、辨一辨:(1)√(2)×(3)√ 三、实验探究参考答案: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天气日历上运用天气符号记录了时间、 云量、风速等容;不足的是没有记录气温和风向。 3.温度与气温(P6-7) 一、填一填:(1)温度(2)一致(3)保持水平、不再升高或降低 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1)①略②B (2)①略②一年中气温变化的规律:一天当中,日出前凌晨的气温最低,早上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越来越高,直到午后1、2点达到当日最高气温,随后气温随着太阳高度而下降直到凌晨。 4.风向和风速(P8-9) 一、填一填:(1)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八(2)风向、风速(3)风吹来的 (4)指南针、周围的自然景物 二、选一选:(1)B (2)D 三、实验探究参考答案:我认为不对。我认为此时的风级为3级,风速为3.4~ 5.4米∕秒 5.降水量的测量(P10-11) 一、填一填:(1)雨量器、50~100 (2)雨、雪、冰雹(3)10、25~50 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1)略 (2)大风、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降雨、细雨蒙蒙、天气转晴、东南风(3)略 6.云的观测(P12-13) 一、填一填:(1)小水滴、冰晶(2)晴、多云、阴(3)积云、层云、卷云(4)积云 二、辨一辨:(1)√(2)×(3)× 三、实验探究:阴天×(晴天)晴天×(多云)多云×(阴天) 7.总结我们的天气(P14-15) 一、填一填:(1)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云量(2)某些特征、一些规

八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

八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 第1页 一、D 二、(1)晚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说:“结果太出乎选手的预料了,以至于连麦克风都掉在地上” (2)一个小朋友不解得问妈妈:“妈妈,你生气的时候会把我摔倒地上吗?” (3)一位歌手对歌手这种表情失望地说:“唉,现在的评奖都有黑幕,摔麦又能改变什么呢?” (4)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我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就是没见过你这样的!” 趣味语文: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2页 1. 直角,相等,平分 2. 10 3. 3 、4 、5、 20、 24 4. 120° .60° 5. 4 6. D 7. B 8. D

9. C 10. D 第3页 Ⅰ. 1-5 CDDBB Ⅱhttps://www.doczj.com/doc/2215516987.html,e 2.are having 3.helping 4.do 5.earlier 第5页 一 C 二、1.城春草木深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人生自古谁无死 趣味语文屈原李白高适陆游杨万里李清照白居易 第6页 7..(1) (2,3) (2)图形略. (0,-6) (-7,3)或(-5,-3)或(3,3) 第7页 Ⅰ 1-5 CADBC Ⅱ 1. How old 2.What 3.How 4. How often 5. How far 第8页 A B 3.得体 ; 不能打扰他人; 羞愧; 自卑; 难受; 不能侮辱他人人格; 高兴; 不能骄傲;能得到他人赞美; 高兴

4.(1)第二个。他懂得为别人着想有责任感 (2) 敬业奉献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司机,不会为车上的乘客着想 第 9页 1. 我荒谬疲劳等 2.凡事只要你肯做就会,如果你不尝试做,又怎么能会呢? 我如果想等到明天才来做今天的事,那么,今天就算是在虚度。 3.我认为本文主要表达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观点,批驳了今日事,明日也可做的观点。 4.这首《明日歌》里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第10页 1.(1) 20+8X=Y 时间水温 (2)36 6 (3)3 (4)1--10 28--100 2.D 第11页 1-5 AACAA Ⅱ borrow; to go ; washing; to do ; helping 第12页 1-8 BDBCBDDA 9. 1.慈禧太后 2.1895年签订的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声音 1.1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 2、运用“高、低、强、弱”等科学词汇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3、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记录并和同学交流。 4、在观察和描述声音的过程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5、懂得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声音会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运用“高、低、强、弱”等科学词汇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教学难点 1、运用“高、低、强、弱”等科学词汇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2、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记录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各样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听声音,辨产音 1、师播放声音,生听声音、辨声音。 预设: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咳嗽声、雷声、下雨声、溪水声、马蹄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 2、师:其实除了这12种声音外,还有很多声音。我们就是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今天我们就先来细细地听听这12种声音。 3、出示课题:1、听听声音 二、听声音,描述声音 1、给声音分类 师出示12种声音: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咳嗽声、雷声、下雨声、溪水声、马蹄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 我们先给这12种声音来分分类,哪些是动物的声音?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动物的声音:鸟叫声、狗叫声、马蹄声 自然界的声音:雷声、下雨声、溪水声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汽车喇叭声、咳嗽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 2、再次听声音,描述声音

师:我们再来仔细听听这12种声音,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词汇描述并记录听到的声音。 出示课本上的记录表范例 生听声音,并记录 1、师:我们对12种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相信,再次听到它们,可以马上说出它们是什么声音。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声音,一起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手册) 生拿出活动手册,记录并交流 步的接触到,大家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也会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四、听音乐,辨声音

科学四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学四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连线.下面哪些现象是静电现象,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静电现象:下雨前天空会打雷;冬天脱衣服的时候会发出“噼啪”的响声;尺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引纸的碎片;梳头的时候梳子与头发相互吸引. 2、选择(1)C (2) C(3)B 2、点亮小灯泡 1.连线题. 2、图略 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再回到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3、你认为下图中哪些小灯泡会亮,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不会亮的写╳;哪些连接会产生短路,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 (√)(△╳)(√)(√)(╳)(╳)(╳)(╳) 3、简单电路 1、2、 4、判断 (1)√ (2) (3) 4、电路出故障了 1、下图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请你猜测一下可能

是什么出故障了. (1)小灯泡坏了;(2)灯座松了,没有连接上;(3)导线里面断了;(4)小开关的连接松了,没有连接上;(5)电池没有电了;(6)电池盒连接松了. 2、略 3、选择题: (1)B (2) B 5、导体与绝缘体 活动记录:1、略 2、选择题 (1) C (2) A 6、做个小开关 1、哪个开关能用,那个开关不能用 (╳)(√)(╳) 2.你认为下面哪些组的材料是能用来制做小开关的请打“√”. (√)(√)(╳)(╳) (√)(╳)(√) 3.选择 (1) B (2) A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选择题: (1) B (2) A 单元练习 1.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2.选择 1、A 2、B 3、C 4、C 5、A 6、B 7、A 8、A 3.探究题(1)图略(2)①A ②B ③C (3) (4)图中错误的地方:电池和开关

四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教科版) 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溶解》单元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选择题:cADA 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cBccA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cAc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86食盐 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偶尔会冒出一些小气泡;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我发现注射器的小气泡又消失了。 会冒出气泡的液体有:雪碧、可口可乐、啤酒。 。溶解的快与慢 快、慢、搅拌;快、慢、切碎;快、慢、加热。 ××√√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选择题。BA

研究问题:实验材料:水、烧杯等。研究步骤: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往烧杯里加入2克食盐,用筷子搅拌到溶解为止。重复第二步,直到水不能溶解食盐为止。每次加食盐时,把食盐的重量加起来。研究结果:一杯100毫升水能溶解约36克食盐。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水越多能溶解的食盐就越多。 食盐会分离出来,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水少了,食盐就多出来了。 选择题cAcc。 食盐颗粒浓盐水的结晶颗粒 颜色白雪白 形状颗粒粉状 大小大小 其他 单元练习 选择题。BcccBBB 判断题。√√×√√√×× 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 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面粉、塑料、菜油、水银、

胶水。 填图。从上到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声音》单元 听听声音 高低、强弱、远近、长短等。 判断题。√×√× 选择题。cBB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记录。 物体名称使物体发生的方法我的发现 锣敲击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时都在振动。 鼓敲打 钢尺拨动、敲击 橡皮筋拨动、弹 桌子敲击 水流动、滴落 振动 选择题。Bcc 判断题。√√×√√ 声音的变化 填空。音量、分贝;音高、赫兹 判断题。√√×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电》单元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课堂练习 1.连线题。 下面哪些现象是静电现象?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2 (1)关于静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电只存在于非生物中,比如梳子、气球等。 B、静电只存在于生物中。 C、静电存在与所有的物质中,我们人身体上也带有静电。 (2) 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但是物体却不显示带电原

因是( C )。 A、因为静电不是电。 B、静电很弱小,人类感觉不到。 C、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3)电路是指由( B )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A、电源、开关、导线。 B、电源、用电器、导线。 C、电源、用电器、开关。 2、点亮小灯泡 活动记录 1.(1)观察小灯泡的构造,用直线连一连各部分的名称。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 连接点 (2)猜测电流是怎样移动的,试着用铅笔画一画电流的路径。 图略 2.尝试用一段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把连接方法画在表中 (1)装置图略 (2)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

3.在图中用红笔画出电路的路 径,并标出电流的方向。 课堂练习 1.下图中哪些小灯泡会发光?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 下图中哪些连接会产生短路?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 √△√√

2.调查家中的用电器,把调查结果记录在下表中(“用什么电”一栏,请在相应的空格中画“√”)。 3、简单电路 活动记录 1.画出下面实物图的简单电路图,并且用红笔标出电路的路径。 2.尝试用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3根或者4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干电池组成电路,并画出简单电路图。

八年级上册作业本科学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作业本科学参考答案 第1章机械运动和力 第1节机械运动 (一)1.位置机械运动2.C 3.D 4.C 5.A 6.1 3 白云7.乙 (二)1.前面短2.运动的快慢路程时间米/秒米每秒单位时间路程 3.A 路程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E 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的 路程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1)10(2)1800 5.0.3h (或180min)6.B 7.B 8.B 9.褐海燕猎豹10.3×101500 11.80km/h 40km 0.5 12.骑车的人在15s内运动了200m。跑步的人在25s内运动 了200m,骑车的人比跑步的人速度大13.8.33m 14.5.5 8 第2节力 (一)1.物体物体物体2.(1)压路机路(2)起重机重物(3)手门(4)手铅球3.B 4.测力计5.牛顿牛 N 6.弹簧测力计零刻度 线 7.B 8.C 10.(1)5 5 0.2 (2)1 1 相反 11.4.4 12.(1)材料、长度、形状、直径等(2)取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两个弹簧,用 同样大小的力拉弹簧,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伸长长度,加以比较13.球反作用力互相的 15.略 (二)1.形变运动状态 2.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形变形变 运动状态 3.B 4.B 5.D 6.B 7.D (三)1.大小方向作用点带箭头 的线段力的图标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 2.A B 力的作用点 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 3.推(Push)拉(Pull)方向里拉4.40 15 5.D 6.略 7.方向 (一)1.重力地球2.地球重力3.正比 G=mg 质量重力 9.7N/kg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4.490 5.B 6.弹簧测力计 4.9 7.重心几何中心8.曲线重力竖直向下重心重运动状态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的特征。 2.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描述。 教学难点: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教学准备: 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准备好科学记录本。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谈话:“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你看过天气预报吗?” 老师在黑板上写“今天天气怎么样?”如果有人问你“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准备怎么回答? 二、探究内容: 1、了解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是天气的基特征。 (1)思考: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天天气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怎样描述天气的变化? (2)指导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问:在这张天气预报图中,是怎样反映天气变化的?图中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3)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提示:图上标出的温度是指当地的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范围。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相应的天气符号。

(5)学生分组讨论: ·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 ·怎样把这些天气归类。(按云量、降雨量、气温、风速和风向分类。) 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 (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4)师: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 三、板书设计 晴天多云阴天 小雨天中雨天大到暴雨天雷雨天 大风天台风天飓风天 炎热天凉爽天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实际观察并描述当天的天气。 (1)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2)提示学生怎样来观察天气:要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观察。要在记录本上写上当天的日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本上。 (3)交流观察发现。 (4)学生阅读课本4页的提示。 (5)老师对记录方法进行指导。 (6)学生改进自己的记录。 (7)交流改进后记录。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测试题(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A、云量 B、降雨量 C、气温 D、风向 E、风速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A、晴天 B、多云天 C、雨天 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A、雨 B、雪 C、冰雹 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白云 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通常是灰色的。()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 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四、判断题。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2、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3、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分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7、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31个等级。() 8、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10、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五、看图回答问题。 1、在下图中标注出风向。9页图 2、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月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观察下图并标注天气状况。 14页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免费下载】初二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 1 章 机械运动和力第 1 节 机械运动(一)1.位置 机械运动 2.C 3.D 4.C 5.A 6.1 3 白云 7.乙(二)1.前面 短 2.运动的快慢 路程 时间 米/秒 米每秒 单位时间 路程 3.A 路程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 E 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1)10(2)1800 85.0.3h (或 180min )6.B 7.B 8.B 9.褐海燕 猎豹 10.3×10 1500 11.80km/h 40km 0.5 12.骑车的人在15s 内运动了 200m 。跑步的人在 25s 内运动了 200m , 骑车的人比跑步的人速度大 13.8.33m 14.5.5第2节 力(一)1.物体 物体 物体 2.(1)压路机 路(2)起重机 重物(3)手 门(4)手 铅球 3.B 4.测力计 5.牛顿 牛 N 6.弹簧测力计 零刻度线 7.B 8.C 10.(1)5 5 0.2 (2)1 1 相反 11.4.4 12.(1)材料、长度、形状、直径等(2)取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两个弹簧,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弹簧,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伸长长度,加以比较 13.球 反作用力 互相的 15.略(二)1.形变 运动状态 2.运动的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形变 形变 运动状态 3.B 4.B 5.D 6.B 7.D (三)1.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带箭头的线段 力的图标 力的作用点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2.A B 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 3.推(Push )拉(Pull )方向 里拉 4.40 15 5.D 6.略 7.方向8.C 9.略 10. 探究作用 探究步骤 分析与结论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 ①拉弹簧:将弹簧的一端固定, ①拉弹簧:拉力越大的弹簧的关 用较小的力拉弹簧;在用较大 形变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的力拉弹簧 与力的大小有关 ②扔石块:将一块石块用较小 ②扔石块:石块飞行的远、近 的里扔出;在用较大的力扔出 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的大小有关第 3 节 几种常见的力(一)1.重力 地球 2.地球 重力 3.正比 Gmg 质量 重力 9.7N/kg 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4.490 5.B 6.弹簧测力计 4.9 7.重心 几何 中心 8.曲线 重力 竖直向下 重心 重 运动状态 9.竖直 中垂线 竖直 水平 10.C 11.略 12.悬挂 略 13.D 14.1470N 2g 15.B 16.略( 二 ) 1. 互 相 接 触 相 对 运 动 滑 动 静 滚 动 2.B 3. 摩 擦 力 摩 擦 力 4.C 5. 减 小 摩 擦 力6.②③⑤⑥⑧ ①④⑦ 7.C 8.B 8.B 10.C 11.弹性形变 恢复原状 12.弹弹 略 13.当接触面材料一定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大 略 14.(1)压力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将 f3 与 f1 比较复习题1.D 2.C 3.C 4.C 5.B 6.B 7.A 8.D 9.C 10.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 11.物体对物体 牛 测力计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12.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13.增大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运动状态 形变 15.5 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大得多 16.略 17.正确 1.5 18.例:问题:赛艇比赛中,运动员向后划水,赛艇为什么前进?解答:由于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桨对 8水施加后作用力的同时,也受到了水对它的向前的反作用力 19.3.84×10 m 20.(1)75min 48min (2)这位乘客应选择乘快客 第 2 章 运动过程的分析第 1 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1.没有受到外力 静止 匀速直线 大小 方向 2.伽利略、笛卡尔、牛顿 3.C 4.D 5.(1)速度阻 (2)光滑 小 大 (3)大 小 不显着 6.略(二)1.静止 运动 运动状态 2.甲 人 惯性 公交车紧急刹车时,由于人具有惯性而发生的现象3.D 4.匀速 减速 加速 5.②①③④ 6.D 7.A 8.C 9.略(三)1.二力平衡 2 垂直桌面向上(或竖直向上)2.小于 等于 3.平衡 大于 同一直线 4.C 5.C 6.C7.(1)光滑 相等(2)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 速度一定时,水枪与水平线夹角逐渐增大,水射出水平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当夹角为 45°时,射出的水平距离最大(3)水枪与水平线夹角 在水枪与水平线家教一定时,水喷出速度逐渐增大,水射出的水平居逐渐增大(4)体育课上投标枪(或掷实心球)要沿着适合角度投出,才能投的较远第 2 节 人和动物的运动状态改变1.大腿 小腿部肌肉 骨骼 骨骼 2.向上的弹力 向前的摩擦力 3.生活环境 身体结构 生活习性 4.翅膀 5.D 6.A 7.向前 向后 8.C 9.略复习题1.C 2.A 3.B 4.B 5.C 6.B 7.C 8.D9.运动状态不变 无关 有关 10.汽车具有惯性 阻力 11.重力 支持力 地球 地面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上 12.互相作用 外力 起动 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13.具有惯性 重力 改变 14.49 不变 不变 15.(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3)球具有惯性(4)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