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一、拟实验的产生

的加利福尼亚高中学生拒绝在科学课的实验室中解剖青蛙。她的反应使得美国人对动物解剖实验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美国的生物教育工作者们从此后进行了多种尝试,试图用书本、切片、幻灯片、模型、录像带、影碟等来代替解剖实验,但是,教学效果都不佳。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利用虚拟的实验室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1994年,维吉尼亚州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MABLEKINZIE建立了一个网上的虚拟青蛙解剖实验室(https://www.doczj.com/doc/2216987587.html,/go/frog)。在这个名为“网络青蛙”的虚拟解剖实验室中,多媒体电影能展现照片所无法提供的解剖技术。“网络青蛙”的虚拟解剖操作可以从下面系列截图1中管中窥豹。

虚拟解剖实验在虚拟实验研究中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出于医学伦理道德等方面教育的需要,在我国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几乎已经不再涉及到动物解剖实验,因此,虚拟解剖实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二、虚拟实验的概念

虚拟实验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学习者通过鼠标、键盘、显示器以及力矩球、数据手套、数据眼镜等输入输出设备操作虚拟环境中的实验仪器,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探索实验规律的实验。简单的说,虚拟实验是用多媒体的手段对真实实验进行再现或模拟,再学生进由行观看或参与操作的一种实验方式。虚拟实验用到的相关技术如图2。

图2:虚拟实验相关技术

我国的生物虚拟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首家中学虚拟科学实验室于2002年9月建成(见《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2日第二版),其中也安装了生物学科的实验软件和传感器。在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2216987587.html,.tw/wong/courses/inform/site03x. htm中也介绍了很多生物虚拟实验室的网址。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对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实验的研究还停留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其实践和应用局限在部分高校的有限的范围,虚拟实

验的数量有限,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更是少量,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的相关实验几乎是空白。现在在中学教学中少量使用的所谓虚拟实验,多数以课件形式出现,交互性少,以模拟演示方式存在,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实验,但已经可以在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学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内容时,为了说明一些现象,需要用虚拟实验来展示,进而有助于讲解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是通过真实实验来演示的,也可能是一些宏观、微观、危险的无

三、虚拟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虚拟实验用于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于真实实验前的指导。在实验前,对实验的原理、过程、现象做一些介绍,以便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便于真实实验的开展。第二,用于讲解教法通过真实实验来演示的,这时,通过虚拟实验来讲解实验现象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法。第三,用于课下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其中就有很多关系到实验的,这时候再去实验室做实验已不大可能,利用虚拟实验可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下面介绍两个可以方便使用的虚拟实验课件,通过截图演示。(一)“鱼鳍的作用”(适用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页“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课件来自网络,操作与说明如下列系列截图3:

通过菜单操作,学生可以很清晰地观看鱼鳍的各种作用。此课件可以在学生只做了“活体鱼”进行模拟实验后进一步探究。

(二)“输血与血型”(适用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6页“输血与血型”)

课件来自网络,操作与说明如下列系列图4:

1.救护车送来三位病人,他们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医生提示:操作者的工作是测定他们的血型,并且给他们输血。(操作者随意用鼠标点击一个病人,将此病人送入病房)

2.病房护士要求操作者先正确测定病人的血型,然后输血。如果你操作顺序错误,如没有测定病人

3.当操作者使用鼠标点击注射器,从病人裸露的胳膊上抽血并与三种血型抗体试剂混合后,操作者可以通过小图来查看A、B、C三个试管发生的情况,以判断病人的血型。

4.然后参考血袋中的用血说明,决定给病人输何种血型的血液。

5.当操作者给病人所属的血是与病人的血型不符合的,病房护士就会提醒你修正。如果操作者的操作是正确的,病房护士就会提醒你再尝试输其他血袋里的血。没有血液可输时,就可以带下一位病人了。

6.点击其他病人,重复以上的操作,直到把正确的血液输完为止。

的血型,想直接输血,就会出现下列提示,修正你的做法。这一课件,虽然不是典型的虚拟实验课件,但是指导语言是中文,背景、情景设计逼真。当操作者操作正确时,病人的脸色立即变得红润;错误时,病人的脸色青紫,浑身颤抖、青

筋暴露,非常有现场感。其他像抽血、输血,与医院医生的真实操作非常相似,设计科学。课件设计有三个病人,当学生在学习时,第一个病人还容易判断错误,到第三个病人时,已经基本掌握血型的判定和输血的知识,这种设计很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课件画面醒目、易操作、不枯燥,易于使用,是个很不错的虚拟实验课件。

我国的生物虚拟实验室大部分是非交互式的,即学生可以在网上了解实验内容、观看动画或视频形式的实验演示过程,但无法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学生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不利于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巩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交互式的虚拟实验室,让学生不仅可以观看,还可以动用输入设备对实验过程进行实际操作。

四、虚拟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一)用于学生熟悉实验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

新课程改革以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初中生物实验内容明显增多,相对的,由于教学课时没有增加,甚至还有减少,例如七年级上学期的周课时从3节减少到2节,

这就造成教学课时的明显不足,这也是部分学校不能开齐所有实验课的客观原因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为了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内完成实验,常常缩短讲解和示范操作的实验环节,但这常常会造成部分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原理理解不透,直接影响实验过程,拖延实验时间,影响实验效果。如果教师在开展真实实验前,可以通过展示虚拟实验来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实验的进程,就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验的了解,以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操作时间。如果学生能够在开展真实实验前,亲手操作虚拟实验课件,学生不必担心损坏仪器,甚至发生事故,在正式实验时就能熟悉操作过程,减少操作失误,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同时,虚拟实验课件具有无限量复制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选择时间完成实验,并可根据需要“真实”地观察实验现象、操作实验仪器。这对于课前预习实验,充分搞清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建立实验前的直观认识有极大的好处,客观上实现了实验室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

(二)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实验利用真实材料、仪器做实验,往往因为要消耗实验材料,损耗实验器材,教师本着节约资源的真实考虑,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对学生使用实验材料的数量和操作仪器的次

数往往加以限制。而一些花费时间较长的实验,如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由于实验所需周期较长,在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于完成,学生即使观看了有关图片,但是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和讲解,学生没有参与感。通过虚拟实验,不仅可以重复实验、缩短实验时间,学生还可以参与其中,在一遍遍地尝试中,学生不仅可以温故知新,在深刻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尝试提出新的实验方法和设想,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题、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虚拟实验过程中,学生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自己决定实验时间和进度,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或者在网上协同实验室里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项科学探索,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创新能力。(三)帮助学生完成一些难以开展的实验,进一步培养探究精神

虚拟实验在教学中有着真实实验所不具有的某些功能,能完成真实实验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实验。例如,一些花费昂贵的实验,学校需要拿出不少的费用投到实验上来,条件达不到的学校就没法开设,虚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个遗憾,节约资源和经费。对于一些危险的、不太好实施的实验,用虚拟实验去实施,就既可以省去很多的实验费用,使许多实验成本

过高而难于开出或无法一人一组开出的实验顺利开出,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机会,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虚拟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或虚构某些情境,供学生观察与操纵其中的对象,使他们可以获得体验或有所发现。例如,最经典的虚拟青蛙解剖实验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新意义,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虚拟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去发现隐藏在其中的奥秘,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科学素养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虚拟实验中,虚拟实验室采取人机交互的方式实施实验,就像置身于真实的实验环境中,具有智能性、仿真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虚拟实验是对真实实验的模拟或再现,通过虚拟实验可以辅助真实实验的实施以及教学的进行。但是,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能开展真实实验的还是要开展真实实验。不能因为虚拟实验技术的发展而忽视真实实验。只有通过真实实验,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有条件的

学校,还是要提倡充分开发虚拟实验,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即使是交互性不强的虚拟实验,也形象、生动、直观,在展现实验现象时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刘巧丽,赵爱平,谈虚拟实验及其教学应用[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第10卷第4期

2.辛允东,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的比较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08年第10期

3.刘艳红。有效生物实验教学的四个关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篇二:谈虚拟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cn

谈虚拟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陈芳兵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12期

摘要: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其独立自主完成实验的操作能力,在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更好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生物科学,对于学生学习生物来说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当前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推行实验科学的力度上和效果上都不十分理想。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虚拟实验

一、当前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学生物课堂中,学生们在实验中可以了解生物学这门特殊的自然科学,在掌握和理解相关生物知识时才能更加浅显易懂,不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较为尴尬的教学局面,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比如,课程中生物实验所需要材料过多,缺乏相关材料实验就无法正常进行;有些实验则是在耗费成本上过高,无论是器材、时间等都不允许;有些则是因为实验本身充满了危险性以至于无法开展,结果造成实验教学在课堂中地位尴尬,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助教学效果,所以对于很多以演示实验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认知和了解的课堂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困难重重。

二、虚拟实验的应用价值

虚拟实验教学的开展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来说益处多多,它是提升生物学习效率的好帮手,能够节约教学成本,降低教学设备、实验器材消耗度,保障设备安全和实验人员安全,便于开展实验检测。同时由于传统生物教学中,不少实验存在一定危险性,为了降低这些危险,操作规章制度繁多,学生们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也无法充分地享受实验乐趣,且实验条件易受影响,学生们经常在教师的指导下还是错误多多,最终只能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看看了事。面对这种情况,无论是从保护仪器设备、学生人身安全和求知欲、好奇心哪个角度出发,选择虚拟实验都是势在必行。比如,

让学生提前通过虚拟实验的练习操作了解实验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再加以实施,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而且可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也能够降低实验损耗。从更高的层面上讲,这无疑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开放性操作环境、改善传统实验缺陷的好方式。虚拟实验的开展能够突破传统实验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自由地进行操作,尤其可以对学生们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监测评价,掌握学生的薄弱处和失误区,利用虚拟实验环境,巩固学生学习。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尴尬境况的改变可以通过引进虚拟实验教学来进行,虚拟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降低实验成本有积极意义,可大力推广。

篇三: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cn

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孙娜

来源:《教师·下》2014年第12期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扬长避短,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这是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实验教学方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是教师常用的情境教学法,在生物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也不例外。创设情境可采用多种方法,而信息技术则为创设情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难以用实物表现出来的情境,通过信息技术都能做到。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生物课件能将声、像、文字等直观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环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放大和呈示功能,给学生提供情境观察

生物实验教学中,涉及很多学生经常用到的仪器。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在教师介绍显微镜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其立体性,有些部分无法清晰地向学生进行展示,每个结构也很难一一向学生介绍清楚。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将显微镜的立体结构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并可以旋转和拆卸,通过投影仪,把显微镜每个结构部分清晰地展示出来。通过观看课件,学生对各个部分结构有了清晰而

深刻的了解,更容易掌握显微镜的用法。

3.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模拟实验过程

演示实验是直观教学的一种高级形式,演示实验既可以演示实验的全过程,也可以演示实验的一部分;既可通过演示实验传授生物学新知识,也可以验证巩固生物学知识,或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实验失败或者无法使全班同学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可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例如,《呼吸运动与膈的运动的关系》演示实验中,书中的模拟实验不够逼真,可以将实验过程制成动画分别展示呼气和吸气的过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共10个,共20分) 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进行某一学科教学的能力基础,是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是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所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的详细计划。通常称课时计划为教案。 观察力:表现在生物学科上是指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物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教师遵循认识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确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模象直观:模象直观是指实物、事物的模型和图像,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如模型、图片、图表、图画以及幻灯、电视、电影等。 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STS教育思想: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强调理科各科教学应与本学科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阐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学科教学与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获得各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STS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常态记分法:或称正态记分法,即用简单文字等第或数字把学生学习成绩优劣表示出来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50个空,共25分) 1、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_面向全体学生、_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_倡导探究性学习_。 2、中学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有(至少三个)_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__ 、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反映现代生物学科学水平。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兵团二中 吕笃康 2013年7月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实验课题,了解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同时知道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期使得生物实验教学更为科学和有效。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

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七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能力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为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地进行,我在课前几天开始培训实验小组长,并强调注意事项,同时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给学生,让他们边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边分组填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小组长带领组员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将各实验小组实验准备的过程拍成录像,作为上课资料。

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教学论复习要点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

生物趣味实验案例

初中生物趣味实验设计方案 馒头在口腔中是怎样变化的呢 摘要:本实验通过馒头在口腔中变化这一最简单的、人人都有过的体验入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使知识得到内化。通过小组合作,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师生之间成为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馒头探究唾液 作者姓名:曾淑玲 作者单位:青州市弥河初中 联系电话:(0536)3810454

馒头在口腔中是怎样变化的呢 一、实验目的: 1、探究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2、探究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4、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对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实验器材: 量筒、橡皮塞、滴管、小刀、脱脂棉、镊子、馒头、清水、碘液。 三、实验原理: 1、淀粉遇碘变蓝色。 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四、实验步骤: 1、亲身体验,提出问题。每个学生取一块馒头细细品尝,然后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2、学生思考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教师引导提出假设:咀嚼时间越长,甜味越浓,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牙齿的咀嚼作用;甜味只是通过舌才能品尝出来,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舌的搅拌;馒头变甜说明它的成分发生了变化,馒头变甜的主要原因是唾液在发挥作用。 3、分成9个小组,对以上提出的假设分别进行实验。 4、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3块,将其中的两块分别用小刀细细的切碎、拌匀,另一块不做任何处理。 5、用清水漱口,将一块消毒的脱脂棉含在口中。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脱脂棉,将其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6、取三支洁净的A、B、C试管,A试管中放入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B试管放入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C试管放入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 7、把A、B、C三支试管分别塞上橡皮塞,放在内衣口袋中加热10分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做的假设,进一步预测其结果,展开小组讨论。 8、10分钟后,取出三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仔细观察各试管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以前称为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1、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3.科学的世界观:即在其自身的体系内是没有逻辑错误或价值矛盾的理论和判断.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按其固有规律永恒运动着,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生物科学所研究的是生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客观规律的一部分 4.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5.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6.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教育: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8.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真菌 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第四章第三节——真菌 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无性繁殖以芽孢为主,也有少数是裂殖,有些酵母菌能产生囊孢子,有的能形成假菌丝。酵母菌的菌落似细菌菌落,但较大且厚,多呈白色,少数为红色。酵母菌在液体中生长可形成菌膜、菌环、沉淀和浑浊。酵母菌的细菌结构较完善,即有壁、膜、质、核等结构。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均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酵母活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活力强,还原力也强,若无毒的染料进入细胞,既被还原脱色,但死细胞及代谢作用缓慢的老弱细胞无此还原力。美兰是无毒染料,且能被活细胞还原成无色,故可用来区别细胞的死活。 霉菌是一些小型丝状真菌、单细胞(根霉、毛霉)或多细胞(曲霉、青霉),其细胞结构与酵母类似,同属真核细胞。 霉菌形态较复杂,个体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其菌丝分为气生菌丝与营养菌丝(菌丝比放线菌粗得多)观察时请注意菌丝是否具有横膈膜、有无假根、无性繁殖时形成何种孢子,孢子着生方式以及孢子头的构造等,以区别各种不同霉菌的形态。 霉菌菌落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较疏松,呈毛状、棉絮状、绒毛状或毡状。由于不同霉菌形成的孢子均有不同颜色、构造、性状,故菌落表面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色泽特征。菌丝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菌落中心的菌丝较老,先产生孢子,故常形成同心圆。 教材分析: 《酵母菌和霉菌》实验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真菌”教学单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八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八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酵母菌和霉菌的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266-51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 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 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 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 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 维能力。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 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生物知识,培养初步 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生物实验教学将重点放 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 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作为一名中学的生物教师,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自己尝试着融入教育工作当中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对以上问题进行着解答。 我的观点是做一名有智慧的生物教师。智慧的教师是每个人都尝试着去模仿去追寻的,然而我想谈的智慧,是从生物学科入手,借用生物学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智慧的教育。 案例:课堂喝水、吃零食事件 在本学期第一节生物实验课后,我就听到生物实验员老师对我的“抱怨”,学生做完实验后,实验员要花很大功夫去收拾教室中的垃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的包装袋、饮料瓶子。不用说,一定是学生在上课时又吃东西了。消了实验员老师的“火”,我的“火”反而上来了,跑到刚做过实验的班级里,对学生进行一顿“训斥”,“都上初中了,连上课不能随便吃东西的规矩都没有?!如果这样,以后不要来实验室上课了”!说完这些,心脏通通地乱蹦,一个原因是第一次和孩子们这么生气,另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提了一个问题,这么说就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了?

果不其然,孩子就是孩子,起初他们见我生气的样子,知道了上课喝水、吃东西是不对的,一段时间内果然不带来零食了,可是过了不久,这阵风气又开始了。 “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别的班同学请你去做一个小的汇报,在你正起劲的时候,看到台下每位同学桌子上都摆着一个大水杯,不停的咕嘟咕嘟地有人再喝水,你们会怎样想?你还有心思讲下去吗?”,我吸取了上次教训,跟学生商量着来,不急躁,引导他们去思考,可哪儿想,孩子们根本没有上台汇报甚至跨班汇报的经历,五六个孩子在台下起哄“我们愿意讲,他们喝的时候,我正好停下来,也歇歇,喝些水,润喉龙”。当时我并没有爆发我的怒火,因为看到了早在手心上写的两个字“火灾”。担心又对学生生气,我特意在手心上写上了这两个大字,提醒自己。看着这群男孩子们没有用心的回答,我只是一笑,不再对此话题谈论下去。然而一次实验课上,我却“意外”地找到了方法,而且很有用,直到现在在我的生物课上,尤其是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课上,很少有同学带零食、喝饮料,而且现在去问他们印象较深的一堂生物课是什么,他们也会回答这次实验课。 这是一堂“探究孢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课,本节课将组织学生进行对黑根霉或青霉的接种,在进行实验前,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哪里能够发现霉菌,学生回答“变质的面包,长毛的馒头,剩饭上面……”,我问:“霉菌的产生的孢子有着哪些作用?”起初是想引导学生说出孢子能够协助霉菌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创新之本,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生物奇异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的对比、分析、综合,可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很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实验方法不够合理;实验器材不足。由于学校经费的制约,实验投入不足,个别实验开不起来。特别是乡村初中没法找到材料,没办法把实验做出来。如果结合当地的情況,就地取材,改变实验材料,简化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来达到所要的实验结果。也为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开拓一条新途径。通过实验改进,可以教育学生不盲目崇拜权威,迷信教材。敢于向权威、教材、教师挑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思维的潜力和段炼思维的缜密性,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实验课程是一种教学事件,而实验教学过程也是一种课程开发,鼓励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性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学习品德,我们知道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将教材作为参考,在教材设计的实验本身上拓展出更多的实验思维空间,延伸课本中有关探究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现在的教材中更重要强调的是设计探究性实验,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参与重演科学事实的产生过程,领悟科学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在随后的一些探究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则安排由学生自己设计部分环节的探究。因此在平时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我对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P 60的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有三个实验。 实验一:用温度计测量保温杯中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 的温度,实验室没有保温杯,我用毛巾包裹矿泉水瓶的 外面 ,瓶口用小刀钻一个小孔插上温度计即可。 实验二:验证萌发的种子要产生二氧化碳,教材用的 如右图的装置,此装置比较复杂,并且我校实验室没 有这种装置,我就简单地用矿泉水瓶,在瓶盖中钻小 孔插上一个软管子。如图,这样的装置只要把软管子伸入 澄清的石灰水就可验证,而矿质水瓶在生活中随时都 可以找到,乡村学生都能做出来。 实验三:验证萌发种子消耗的氧气,用的将燃烧的蜡烛入装有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看蜡烛是否继续燃烧来验证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一、拟实验的产生 的加利福尼亚高中学生拒绝在科学课的实验室中解剖青蛙。她的反应使得美国人对动物解剖实验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美国的生物教育工作者们从此后进行了多种尝试,试图用书本、切片、幻灯片、模型、录像带、影碟等来代替解剖实验,但是,教学效果都不佳。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利用虚拟的实验室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1994年,维吉尼亚州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MABLEKINZIE建立了一个网上的虚拟青蛙解剖实验室(https://www.doczj.com/doc/2216987587.html,/go/frog)。在这个名为“网络青蛙”的虚拟解剖实验室中,多媒体电影能展现照片所无法提供的解剖技术。“网络青蛙”的虚拟解剖操作可以从下面系列截图1中管中窥豹。

虚拟解剖实验在虚拟实验研究中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出于医学伦理道德等方面教育的需要,在我国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几乎已经不再涉及到动物解剖实验,因此,虚拟解剖实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二、虚拟实验的概念 虚拟实验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学习者通过鼠标、键盘、显示器以及力矩球、数据手套、数据眼镜等输入输出设备操作虚拟环境中的实验仪器,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探索实验规律的实验。简单的说,虚拟实验是用多媒体的手段对真实实验进行再现或模拟,再学生进由行观看或参与操作的一种实验方式。虚拟实验用到的相关技术如图2。 图2:虚拟实验相关技术 我国的生物虚拟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首家中学虚拟科学实验室于2002年9月建成(见《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2日第二版),其中也安装了生物学科的实验软件和传感器。在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2216987587.html,.tw/wong/courses/inform/site03x. htm中也介绍了很多生物虚拟实验室的网址。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对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实验的研究还停留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其实践和应用局限在部分高校的有限的范围,虚拟实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1:简答题:举例说明什么就是"前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 许多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思考过一些在生活中所见到得生物学现象,并形成了一些想法来解释身边发生得现象,这就就是"前科学概念”。学生得前科学概念有些与科学家得认识接近或相同,但大多数就是科学界不能接受得结论,有人也将其称为"错误概念或迷思概念”。例如人们腐肉生蛆得认识。 2:简答题:请您介绍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得网站,并对其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提供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得网站得网址;主要栏目、特色;简单评价。 3:简述概念图在教学中得用途。 参考答案: (1)作为教得工具,主要就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 (2)作为学得工具; (3)作为评价工具。 4:简答题:您就是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评价之间得关系得。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就是制定评价标准得基础;评价就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否则就就是无效得评价。 5:简答题:简要介绍导入得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6:简答题: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观得某些合理性。 参考答案: (1)强调学习者得经验(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3)创造冲突得真实得学习情境(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4)注重互动得学习方式(举例证明该观点得合理性)。 7:简答题:简述初中生物学新课程倡导得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8:简答题: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得类型。 参考答案: (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瞧,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与分类学实验等。 (2)从教学活动得特点瞧,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与制作实验等。 9:[多选题]教态得变化包括( ) A:声音得变化B:停顿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变化E:身体移动F:头手得动作变化 参考答案:ABCDEF 10:[单选题]讲授"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鲁姆得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得问题就是( )。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光反应得场所C:光合作用得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参考答案:C 11:[多选题]下列属于"模型”得特点得就是( )。 A:可用缩时得方式表现复杂得长过程得概貌B:能立体地显示结构特征与各

生物《种子的萌发》教学案例

第四节种子的萌发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采用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取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2.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本学期生物实验室的各各方面工作都能顺利开展,现将这学期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1、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室建设发展建议 2、购置仪器、药品要先行申请,由主管领导审阅后报校长室审批后再购置,入库要验收,同时填写入库清单。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 3、认真记录仪器使用.损毁.丢失情况并报学校有关部门核对备案。 4、及时做好实验仪器的验收.核对.入库工作。如实填写年度库存仪器登记表。 5、加强安全制度。药品、仪器橱要上锁,沙桶要定期检查、补充。实验室经常通风换气,设备保持经常运转。 6、仪器、药品存放制度。做到分类存放,定橱定位。分组实验所用仪器药品一律应实验员发放,实验结束,及时清洗、整理、归放。 7、科学管理.规范摆放.井井有条。 8、保持仪器整洁.完好。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9、搞好室内外卫生。 二.实验教学工作: 1、按照实验教学计划安排,及时开足开好试验课程。 2、积极和任课老师沟通交流,认真研究,确保实验教学的场地 . 器材和实验过程中学生人身安全.仪器安全。 3、根据实验通知单提前.充足准备仪器,确保教学需要。 4、协助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指导学生分组试验。

5、及时补充实验材料,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禁止浪费。 6、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效果。 7、编排学生实验座次表,教育学生爱护仪器,损坏仪器要赔偿。 8、及时回收.清洗 .摆放教学仪器。 9、积极和任课教师做好实验课的分析总结,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本人在开学初就制订出生物实验计划,推动了本期实验教学有序、有计划的进行。 1、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三天前,分组实验一周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 2、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 3、对显微镜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有害、有毒的药品实行了专柜存放。 4、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5、按时完成了本期的实验任务,做到了实验室整洁、卫生。在新的一年里,要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 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 五、思想策略 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读书心得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读书心得 古田县第一中学陈小瑾 刘恩山教授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它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通过总结中学生物教学实践经验,并吸收现代教育教学的有益成果,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能力培养、考试与评价、教师备课、课外活动等问题的科学规律,把生物教学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理论化、科学化、规律化,从而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这本书是根据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而编写的,是旨在提高职前和在职生物教师理论和技能的专业教科书,它不仅可以帮助师范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也是在职教师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这本书中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概述了指导生物学教育的理论和教学原则,具体介绍了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绪论、中学生物学课程、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本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中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教师的备课、中学生物学教育评价、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与教学中的安全和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等等。本课程注重为高师学生将来独立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并帮助在职教师去面对新课程的挑战,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在学习了这本书之后了解到要做好一名中学生物教师要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对中学生物学课程性质和价值的认识反映了教师对自身工作特点和实质的理解,这种理解会影响教师工作中的努力方向,是对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生物课程的认识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深入和变化。生物学教师要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与时俱进。同时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生物学教育有两块基石:一是人们对于生物科学、对于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另一个是人们对于青少年认识规律的认识。因为中学生物学课程包含了科学和技术的内容,所以生物学教师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和技术素养。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因为学生是一个很灵活的群体,教师要掌握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后,可以减少实际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有序、有效、有趣的过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养。 通过阅读这本书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教学技能,例如: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等。学习并且掌握这些技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传授知识,让同学们更加容易理解知识。一个老师,要想有效地传递知识给学生的前提必须要先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整个教育过程将会是教师的一台独角戏罢了。刘恩山教授很详尽地告诉我们导入技能的类型有九种: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我觉得书中对这九种导入的概述是很全面的,他还强调在应用这九种导入技能的时候要注意应用的原则与要点,就是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导入要具有关联性,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库 第二部分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包括()。 A.倡导独立性学习 B.倡导探究性学习 C.淡化知识系统性 D.突出内容趣味性 2.()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编定了《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结束了我 国中学生物教学缺乏一个完善的教学大纲的状况。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3.我国中学生物学课最早是在()年之后,随着英国传教士传教活动,在中国办学开始设立的。 A.1902年 B.1840年 C.1912年 D.1856年 4.制定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要求的依据是() A.根据普通中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B.根据中学的课程设置 C.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D.以上三点都是 5.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里指的联系实际,是指() A.我国目前和将来生产和科学发展的实际 B.我国社会需要的实际 C.我国工农业生产和自然状况的实际 D.我国学生的实际 6.从我国实际出发,生物学教学内容()。 A.要有统一性 B.要有多样性 C.要有传统性 D.既要有统一性,也应有多样性 7.初中阶段主要学习的生物学内容是() A.偏重感性的、比较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B.偏重感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C.讲述共性的,较多涉及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D.讲述生物共性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 8.衡量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

A.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与否 B.教学目的要求达到与否 C.考试分数高与否 D.教学内容丰富与否 9.初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内容包括() A.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物的遗传进化 B.植物、动物;生物的遗传进化;生态 C.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态 D.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物的遗传进化;生态 10.能力的培养与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关系是() A.相互对立的 B.相辅相成的 C.知识和技能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D.能力的发展为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条件 11.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都必须() A.从科学的内容出发 B.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进行 C.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D.单纯地进行思想教育 12.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 A.教师 B.教师和学生 C.学生 D.以上三点都不是 13.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学习()为主的认识过程。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直接和间接经验 D.人类的认识过程 14.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我国在解放后进行了防病治病消毒灭菌方面的成就,从而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 A.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B.理论联系实际的

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各种颜色反应总结

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各种颜色反应总结 1、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 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砖红色沉淀 常见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意: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需要水浴加热。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 糖尿病、肾炎。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 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 苏丹Ⅳ+脂肪→红色 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要加热)。 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碘液检测淀粉 原理:淀粉+碘液→蓝色 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 5、DNA的染色与鉴定 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 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 条件:沸水浴 应用: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 6、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原理:RNA+吡罗红→红色 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 单独染色。 7、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 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8、线粒体的染色 原理: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应用: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 9、酒精的检测 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