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末民初:国人三次办报高潮

清末民初:国人三次办报高潮

第四章 清末民初:三次办报高潮
(1874~1919)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历史背景
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三个阶段:
1)器物: “坚船利炮”、“洋务运动”;
2)制度:“中体西用”、“变法图强”;
3)文化:“打孔家店”、“德先生”、“赛先生”。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由下而上,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循序逐次展开,而不得不先由上而下地进行“启蒙”。这种启蒙,往往体现为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会-学校-学刊(报刊)”。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维新派在全国创办学会30多个,创办报刊50多种,开设学校50多所。
1895,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办《万国公报》(双日刊)——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 ,后应李提摩太的要求而改为《中外纪闻》(双日刊)——强学会的机关报。
1896年上海强学会出版机关报《强学报》(五日刊)。
1)《时务报》(旬刊)
1896,著名的《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梁启超时年23岁,由于其政论,“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创刊之初,每期发行4千份,后最高达到1万7千份,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国人自办报刊。
2)“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又称“报章文体”、“新文体”等,是以《时务报》上梁启超的文章为标志的一种报刊论说文体。
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里,概括了这种文体的三个特征:
a“纵笔所至,略不捡束”;
b“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c“笔锋常带感情”。
变法流产与流亡报刊
《清议报》(旬刊))1898创刊, 改良派在海外的第一个机关报 。
业务方面颇多改进,记者、党报、机关报等名目均源于该报。
梁启超的《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强调耳目喉舌的功能,提出衡量报刊优劣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
3)《新民丛报》(半月刊)
1902创刊,告别线装书形式,改用白报纸印刷 。
改良派最有影响的机关报,一时名家云集,风行海内外。
第17期发表梁启超的《敬告我同业诸君》,提出报馆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
4)维新派的新闻思想
王韬:“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
郑观应:“通民隐,达民情”。
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陈炽:“国之利器,不可

假人” 。
谭嗣同:“民口”、“民史”;“通有四义:中外通、上下通、男女通、人我通”。
总其大成者为梁启超。
5)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a去塞求通论;b文体改革-;c变骇为习-;
d报刊职能:监督政府与向导国民;
e四大标准:-;
f舆论思想:“非大勇不能为敌,非大智不能为母,非大仁不能为仆。”
g另外,区分了新闻与评论,新闻应该“博、速、确、直、正”,评论应该“公、要、周、适”。
6)官报复兴
从1905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到1911,6年间共计新办报刊800余种,其中近半数为立宪派所办。
1908年颁布的《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1900年,兴中会的机关报《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由陈少白主持。
1902年的“苏报案”。“载湉小丑,不辨菽麦”(章太炎)。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月刊)在东京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里,第一次提出三民主义——民族国家的立国思想。
1)于右任:革命派著名的报刊活动家。
1904年,因《半哭半笑楼诗草》里的“爱自由如发妻,换太平以颈血”而被通缉。
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革命派的第一份大型日报,名副其实的“新闻纸”。
竖三民” :《民呼日报》(1909)、《民吁日报》(1909)、《民立报》(1910)——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
2)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a为革命而办报:“推翻专制政体,鼓吹民族主义,大声疾呼,惊醒睡魔。”
b以报刊为武器:“不必匕首,不必流血,笔枪可矣,流墨可矣。咄,此何物?咄,此何事?曰报纸也。”(郑贯公)
c承认党派性,主张机关报。
d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制造舆论。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1)背景:a政治上,旧的王朝体制已经崩溃,新的民族国家正在建立。b经济上,传统的小农经济越来越面临现代工商业的冲击,c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即产业工人日益壮大(1913年达到50~60万)。d文化上的一系列变革,则汇成一浪又一浪的新文化运动,形成以五四为标志的高潮。e社会生活也发生许多剧烈的变化,如女人放足男人剪辫说起来都是前所未有的骇人听闻之举。总之,这是个除旧布新的时期。
2)现代新闻事业
与这个转型时期相应,新闻事业也从一种传统的模式向现代的模式转化。比如,现代报纸的四大板块这时已经定型,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一整套程序基本形成,新闻事业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构成机制,等等。
总之,经过五四运动,我国的新闻事业就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3)报

业的三条发展线索
a以《新青年》为代表的共产党报业。
b以《政治周报》为标志的国民党报业。
c以史量才的《申报》为典型的民营报业。 这三种类型的报业,基本上构成此后三十年中国新闻事业的总体格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
4)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
就新闻学和新闻教育而言,中国与世界同步。
美国第一所正规的新闻学院,即培养出斯诺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成立于1908年。
北京大学在1918年开始新闻学教育与研究,1919年出版第一部国人自撰的新闻学著作。
美国的第一部新闻理论著作出版于1903年,中国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即翻译的松本君平的《新闻学》也在同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5)北京大学的几个“第一”
a开设了第一门新闻学课程《新闻学大意》,由徐宝璜主讲,政治系高年级选修课,1918;
b建立了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机构,即北京大学新闻(后改“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
c出版了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即徐宝璜的《新闻学》(1919年);
d发行了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1919年);
e出了第一位新闻学教授,徐宝璜,时年23岁。
6)徐宝璜(1894~1930)
“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黄天鹏)。九江人。1912年北大毕业,考取官费留美,主修经济学与新闻学。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及新闻学研究会导师,讲授《新闻学》(初名《新闻学大意》)。后任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三一八”惨案后,被军阀通缉。1930年在北大上课,昏厥于讲台,英年早逝。
7)毛泽东
主编《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
曾用笔名“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的繁体笔画)。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参加新闻学研究会,听过邵飘萍、徐宝璜的课程。
1919年12月驱张驻京期间,创办“平民通讯社”,自任社长。
1921年在新民学会发言:“我所愿做的工作:一是教书,一是新闻记者。”
8)正规的新闻教育
中国的正规新闻教育,始于1920年的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到新中国成立共有59个新闻教育机构。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初由《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的主笔主持。
1924年,美国学者武道(M.E.Votaw)来华任系主任。
课程包括新闻理论、新闻事业史、新闻采写、社论、编校、广告等,均为英文授课。
9)北京的新闻教育
五四时期比较突出的新闻系有两个,一是1923年成立的平民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是徐宝璜,《京报》社长邵飘萍、北京新闻通讯社社长吴天生等任教授。
一是1924年成立的燕京大学(1919司徒雷登任校长)新闻系,由密苏里

新闻学院院长威廉Walter Williams)任发起委员会主席,由美国学者白瑞华( R.S.Britton )任系主任
10)新闻学著述
概论类:《新闻学》(徐宝璜)、《新闻学总论》(邵飘萍)。
业务类:任白涛《应用新闻学》(1922),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
历史类: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1917)、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
译著类:松本君平的《新闻学》(1903)、休曼的《实用新闻学》(1913)。
11)记者先驱
我国的职业记者,出现在民国时期。此前,虽然已有一些知名的报人,但严格说来,他们或是思想家,或是革命家,或是宣传家。
直到辛亥革命后,随着现代报业的形成,才开始有了专门从事新闻传播的职业记者,如民国年间的黄远生、林白水、、刘少少、邵飘萍等。
从他们开始,记者才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而不是像早期那种被人蔑视的所谓“访员”。
12)进士记者黄远生:
“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以黄远生为始。”“报告文学的鼻祖。”
他曾提出,记者要有“四能”,即能想——调查研究、能走——交游广泛、能听——举一反三、能写。
13)中共党员邵飘萍
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入党,1949年被毛泽东批准为革命烈士,1986年在金华立碑纪念。
信奉“新闻救国”,尝言:“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兴趣,愿终生以之。”
1916年,创办北京编译社。
1918年创办《京报》,自书条幅悬于报馆——“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
“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冯玉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