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

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的恬淡含蓄,气韵生动(“诗中有画”);

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且情思婉约;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

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雅俗共赏;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颓靡伤感、细腻感人;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语近情深;

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

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

苏轼词风的雄健豪放;

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

黄庭坚词风的流畅自然;

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

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欧阳修:平易近人,纡曲蕴藉。

苏轼:以理趣见长。

龚自珍:境界奇肆,形象瑰丽。

辛弃疾:豪放深沉。

白居易:通俗易懂.

李商隐意韵深微

杜牧:情韵跌宕

杜甫:沉郁顿挫.

三曹与“建安风骨”的关系

“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时期和魏文帝、魏明帝时期诗歌的美学特征,又称“汉魏风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是天下大乱的时代,这时代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诗人。“三曹”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于建安前期先后投奔曹操,形成了一个以曹操为首的文学群体,共同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时期。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权臣,位至魏王,死后被儿子魏文帝曹丕追尊为魏武帝。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建安文坛的领袖。现存诗歌二十多首,全为乐府。南朝梁的《诗品》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汉末长期战乱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一百个人中只剩下一个),念之断人肠。”曹操一生为天下统一而战,他的诗歌也抒发了这种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丕(公元187—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公元220年称帝,史称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论文》篇,是中国第一篇比较完整而有系统的文学批评论文,它论述了文章体裁、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学批评等问题,把文学的重要性提到了“经国(即治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程度。曹丕现存诗歌四十余首,大半是乐府诗,但多有变革。在内容上,他由反映社会问题转向抒发个人感情,擅长写离别相思之情;在诗体上,他大胆探索,创作了中国第一首七言诗《燕歌行》和长达77句的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在语言上,他由质朴自然转向清丽文雅;在风格上,他由慷慨悲凉转向委婉含蓄。他的诗歌已明显呈现文人化、个人化的趋势。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他才思敏捷,很受曹操宠爱,几乎立为太子。但他任性放诞,终于失宠。曹丕称帝后,他备受猜忌和迫害,名为王侯,实同囚徒。后来封为陈王,忧愤而死,年仅四十一岁。死后谥为思,世称陈思王。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曹植确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诗人,现存诗约九十多首,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最高成就。慷慨悲壮的情怀,爽朗劲健的形象,凝炼秀美的语言,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形成了“骨气奇高,辞采华茂”(钟嵘《诗品》)的独特风格。他的散文和赋也写得很好,其中《洛神赋》尤为著名。

《三曹诗选》

《三曹诗选》:一部群作者诗选;系“历代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余冠英选注,精选了三国时代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诗作,共83首,其中曹操(八首),曹丕(二十一首),曹植(五十四首),对深入理解三曹诗作极有帮助。 内容简介 建安时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里,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的时代。钟嵘《诗品》说: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代最为优秀的诗人。他们雅爱词章,不但以帝王之尊、公子之豪提倡文学,促成了五言古体诗歌的黄金时代,而且身体力行,创作了各具风格的名篇佳什:曹操的诗悲凉慷慨,气韵沉雄;曹丕的诗纤巧细密,清新明丽;曹植的诗则骨气充盈,淋漓悲壮,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曹诗选》依据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曹操、曹丕、曹植诗作,共83首,其中曹操(八首),曹丕(二十一首),曹植(五十四首),对深入理解三曹诗作极有帮助。编注者分加题解和注释,对深入理解三曹诗作极有帮助。 建安时期文学的主要体裁已经从辞赋转变为五言诗,而作家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又说: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说明了建安文学不同于两汉作家“王、扬、枚、马”所代表的以歌颂帝王功德为目的,以讽谕鉴戒为幌子的文学〔一〕,而是有感情有个性的抒发性的文学。也不同于班固《咏史》那样“质木无文”,而是情文兼具,文质相称的文学。这些都是显著的变化,尤其是从颂扬鉴戒到抒情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上面所引的钟嵘和沈约的话虽然简单,可使我们感觉到建安时代是一个文学史上的新时代。在这个文学新时代活跃的作家以“三曹”和“七子”为代表。“三曹”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就是上引《诗品序》所说的“曹公父子,平原兄弟”。“七子”是曹丕《典论?论文》所评述的七个作家〔二〕,《诗品序》提到的刘桢、王粲便是其中的冠冕。七子在政治关系上是三曹的僚属,在文学事业上是三曹的“羽翼”(其中孔融稍不同,请参看注二)。当时三曹在文学上和政治上一样是处在领袖地位的,他们的文学才能和实际成就也配得上这个地位,其中的曹植尤其是历来公认的当时最优秀的作家。建安诗篇流传下来的不足三百首,其中曹植的诗最多(约八十首),其次是曹丕(约四十首),再其次是王粲和曹操(各二十余首)。诗人的作品保存下来或多或少,可以有种种原因,

《三曹诗选》

薂《三曹诗选》:一部群作者诗选;系“历代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余冠英选注,精选了三国时代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诗作,共83首,其中曹操(八首),曹丕(二十一首),曹植(五十四首),对深入理解三曹诗作极有帮助。 羀内容简介 袈建安时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里,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的时代。钟嵘《诗品》说: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 羆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代最为优秀的诗人。他们雅爱词章,不但以帝王之尊、公子之豪提倡文学,促成了五言古体诗歌的黄金时代,而且身体力行,创作了各具风格的名篇佳什:曹操的诗悲凉慷慨,气韵沉雄;曹丕的诗纤巧细密,清新明丽;曹植的诗则骨气充盈,淋漓悲 芀壮,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肀《三曹诗选》依据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曹操、曹丕、曹植诗作,共83首,其中曹操(八首),曹丕(二十一首),曹植(五十四首),对深入理解三曹诗作极有帮助。编注者分加题解和注释,对深入理解三曹诗作极有帮助。 芈建安时期文学的主要体裁已经从辞赋转变为五言诗,而作家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又说: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说明了建安文学不同于两汉作家“王、扬、枚、马”所代表的以歌颂帝王功德为目的,以讽谕鉴戒为幌子的文学〔一〕,而是有感情有个性的抒发性的文学。也不同于班固《咏史》那样“质木无文”,而是情文兼具,文质相称的文学。这些都是显著的变化,尤其是从颂扬鉴戒到抒情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上面所引的钟嵘和沈约的话虽然简单,可使我们感觉到建安时代是一个文学史上的新时代。在这个文学新时代活跃的作家以“三曹”和“七子”为代表。“三曹”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就是上引《诗品序》所说的“曹公父子,平原兄弟”。“七子”是曹丕《典论?论文》所

论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论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一个时代的倾诉与精神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指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当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其中重要的文坛领袖包括当时的的建安七子:即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徐干(字伟长),刘桢(字公干),应玚(字德琏),孔融(字文举),阮瑀(字元瑜)。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政权建立后的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也应该算是建安的文人。虽然他们的时代在建安之后,但从写作风格和精神面貌却是极其符合建安风骨的内涵的。这一时期内,符合建安风骨的精神内涵的文学作品统称为建安文学。 而所谓的建安风骨是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当时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建安代表诗人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这既是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建安风骨”。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唐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当代鲁迅先生赞誉: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独立的地位。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与文士相处极欢洽。王粲死时,他率众文士送葬,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都叫一声送他。”于是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论文,是建安时代文学自觉的标志。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纯粹的七言诗。 建安时期,以三曹为中心的文人们,他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自己对社会的忧虑之情,从而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这种风格后来升华成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正是由于这种风貌使得建安的诗人们都有一种特殊精神风貌,这种精神表现出文人们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精神,以及洒脱的态度和应变能力,他们不再拘守儒学,表现自身鲜明个性,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

魏晋南北朝知识汇总版本

魏晋南北朝知识汇总word版本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基本知识点: 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诗人是曹操。 世称“陈思王”的是诗人曹植。 曹植的诗文喜欢以“美女”和“少年”为描写对象 这五位诗人:曹植、X桢、应玚、阮瑀、蔡琰属于建安七子的是X桢、应玚、阮瑀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建安时期的七位作家王粲、孔融、陈琳、X桢、徐干、阮瑀、应玚的合称。这七人都是建安时代比较重要的文学家。他们与三曹、蔡琰等人并出,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兴盛局面。 与“七子”齐名并称的女诗人是蔡琰 《悲愤诗》中的句子:“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诗人阮籍担任过步兵校尉一职。 “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的诗人是阮籍。 重点和难点: 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1.曹植为“建安之杰”,是建安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他的诗虽然大多仍袭用乐府古题,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在许多情况下具有浓重的主观抒情性,在艺术上又加以创造和发展,这样就自然地把乐府诗过渡到“徒诗”,淡漠了乐府诗与文人徒诗的界限。②他的诗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而“秋兰”、“绿池”更是有声有色。③曹植的诗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等,每每以高屋建瓴之势,振起了全篇。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明显地表现出文人卓越的艺术才华,也标志着文人在学习民歌基础上的艺术提高。就曹植整个诗歌创作而言,其艺术成就之高、篇章之美在建安时代是首屈一指的。 三曹的文学成就 “三曹”不但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而且也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曹操诗作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①能冲破传统文人偏见的束缚,接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运用乐府古题抒写现实的生活和感情,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开文人拟古乐府进行诗歌创作的端绪。②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悲惨的社会实况,并由此表现出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进取要求,具有一种慷慨悲凉之气,强烈地腾发出这一时代诗歌所特具的积极精神,所以在开拓一代新的诗风上居于主导地位。 曹丕的诗歌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①善于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风格清丽婉转,低回哀怨。②在诗歌形式的发展方面有着较大贡献。他的诗不拘一格,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有。他的七言诗《燕歌行》二首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在文学史

论三曹文学与建安风骨

(2013)届本科生学科论文题目论三曹文学与建安风骨 专业汉语言文学 院系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学号 xxx 姓名 xx 指导教师xxx 副教授 成绩 2013年5月

论三曹文学与建安风骨 学生:xxx 指导老师:xxx 中文摘要: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 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称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所体现的文学内涵包括强烈的现实主义,浓郁的悲剧色彩,突出的个性表现,并高扬政治理想。曹操、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他们整体上君临天下的霸气和建功立业的豪气,成为建安风骨现实主义的核心和精髓。其中曹操雄才大略,政治军事上十分成功,而在文坛上也是雄踞天下,文学创作慷慨悲凉;曹丕继承了其父曹操的政治才能,文学上便娟婉约;而曹植可谓是“才高八斗”,文学作品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富艳,但政途萎靡,致使他抑郁寡欢。曹氏父子的文学创作,为建安文学奠定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建安风骨三曹建安文学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目录 (3) 前言 (4) 一、建安文学的背景 (5) 二、什么是“建安风骨” (5) 三、“三曹”与建安风骨 (5) (一)曹操与建安风骨 (5) (二)曹丕与建安风骨 (6) (三)曹植与建安风骨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前言 建安文学乃是指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年间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现实主义精神,有所谓“风”“骨”的风格特色,也在某程度上受到汉朝乐府诗的影响。三曹的作品对建安文学的影响与贡献很大,三曹都生活在汉末战乱连年的时代,又参与逐鹿中原鏖战,是重要军事政治集团曹魏集团的主要扮演者,特别是曹操戎马倥偬,却又在诗文创作中有如此之高的成绩,的确了不起。而且,三曹并存,相互辉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曹对后代文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曹植,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历代许多著名作家、评论家都对他极为崇拜。

比较“三曹”诗歌异同

比较“三xx”诗歌异同 “三曹”同为建安时期的诗人,具有共同的建安风骨特点,但由于三人的社会地位、经历不同,其风格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正因如此,“三曹”的文学形象才更加鲜明,更具魅力。 一、“三xx”诗风比较 曹操诗慷慨悲壮,刚健雄放。他笔下的题材常与军事活动相联系,这与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又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这些构成了曹操诗慷慨悲壮,刚健雄放的总体风格。 曹丕诗多写游子思妇,男女风情,风格婉约阴柔,悱恻缠绵,细腻委婉,情感凄凉哀怨。如《燕歌行》、《杂诗》等篇,表现的场面都不大,但笔势回环曲折,情景交融,思绪绵绵。《燕歌行》是最能代表曹丕诗歌风格的作品之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能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其内容是写女子在秋夜里思念远方的丈夫。把少妇独居的孤寂,痛苦的期待,表现得惟妙惟肖。同时作者也对这类妇女表示深切的同情。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其诗歌风格以建安二十五年 (220)曹丕称帝为界,可分为前后不同的两个时期。曹植前期的诗歌乐观开朗,昂扬豪迈,清刚健美。后期诗歌由于他的生活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诗歌风格也变得隐曲深沉,情绪低落。《杂诗》、《赠白马王彪》等篇都很好地表现了曹植后期作品的风格,曹植在这些诗中发出慷慨激昂的呼声,由于

曹植诗歌的创作成就1

曹植诗歌的创作成就 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一.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曹植用他的笔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齐高,辞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三.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 四.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方面。如《赠丁仪》均是对偶工整、声韵对称和谐的精工之句。《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写时光易逝。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五.曹植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博得极高的评价,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建安七子的艺术成就 "七子"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主要作品有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籍《驾出北郭门行》、刘桢《赠从弟》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有些作品情调过于低沉感伤,如阮籍《七哀诗》、刘桢《失题》"天地无期竟"等。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自己建立功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但有些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清客陪臣口吻,显露出庸俗的态度。然而,无论前、后期,"七子"的创作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籍,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籍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炀亦能诗、赋,

三曹文学成就比较谈

三曹文学成就比较谈 “三曹”指三国时期的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其邃远的心境、杰出的才干,诗词歌赋作风一洗前代文风,促成了“建安风骨”的衍生和聿兴。同时,因为三人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巨大并长远的影响,故而后人合之称为“三曹”。 曹操——建安风骨的先锋 曹操(155-220),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对文学、书法、音乐都有深湛的修养,虽今存他的诗歌不足20篇,而是乐府诗体,但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在曹操笔下的诗歌中仍可一览无遗。 曹操这一建安风骨先锋的今存诗歌中尤为著名的为《短歌行》,其主题非常明确,以沉稳而又抑扬顿挫的笔调,通过宴会的歌唱来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及统领天下的雄心壮志。其次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此外,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曹操的诗歌以慷慨悲凉的特色开风气之先,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中国诗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为确立“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奠定基础。

建安风骨简介

【建安风骨简介】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 慷慨悲凉” 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 建安风骨” ,也叫“ 魏晋风骨” 。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与文士相处极欢洽。王粲死时,他率众文士送葬,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都叫一声送他。”于是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 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唐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当代鲁迅先生赞誉: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独立的地位。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论文,是建安时代文学自觉的标志。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纯粹的七言诗。

中国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1、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标志 (1)文学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2)文体的区分日趋细致;(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的追求2、三曹的文学成就 (1)曹操:①借乐府古题写时事,如汉乐府《薤露》、《蒿里》本是挽歌,曹操却用来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 ②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于悲凉之中含跌宕慷慨之气。如《步出夏 门行?龟虽寿》情怀慷慨,真气回荡。 (2)曹丕:①语言工丽,抒情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清新风格。如《燕歌行》全诗清词丽句,情思婉转,缠绵动人,准确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漫漫长夜中牵念 夫君的无限情意。 ②他的《燕歌行》为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③《典论·论文》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提出了“诗赋欲丽”、 “文以气为主”等重要观点; ④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⑤开文人诗酒唱和之先河 (3)曹植:①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达到骨气词采兼备 ②对五言诗发展的贡献,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3、建安七子(名词解释) “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PS: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阮籍的文学成就 (1)《咏怀诗》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2)大力创作五言诗,发展五言诗。他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将抨击时事与抒写感愤融为一体,使五言诗的抒情性进一步加强,诗歌在艺术上进一步文人化。 5、三张、二陆、两潘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他们是: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6、左思《咏史》八首 (1)内容:①表现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抒写定国安邦的豪情壮志。 ②抨击门阀制度,批判黑暗社会 ③寒士的不平及对士族的藐视和抗争 (2)艺术成就:①借古讽今,文典以怨,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 ②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抒怀的新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 ③诗承建安风骨,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 风格独树一帜,形成“左思风力”。 7、郭璞《游仙诗》 (1)内容:其仕途偃蹇、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寄托,是抒发其苦闷情怀的一种特殊方式 ①隐逸生活,如《游仙诗》第一、二首

建安风骨1

建安风骨---- 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风骨一词最早用于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与文士相处极欢洽。王粲死时,他率众文士送葬,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都叫一声送他。”于是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 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当代鲁迅先生赞誉: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独立的地位。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论文,是建安时代文学自觉的标志。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纯粹的七言诗。 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魏晋风骨------风骨最早用于品评人物,有人认为风骨即风格,也有人认为风骨即形式、文辞与内容、思想的关系。刘勰所谓"风骨",歧说纷纭。学界大致有五种意见: 第一种看法,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第二种认为风骨是概括艺术风格的概念。风骨篇是风格专论,专门论述"风清骨峻"这种风格特点。第三种认为,风骨是对一种美学标准,它的具体内容是"传神"、"自然"等等。第四种认为风骨是对作品提出的一种美学标准、美学要求。它包括两个方面:"风"是对文章情志方面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言辞方面的美学要求。第五种认为:风骨是对文意的进一步分析,它一方面有情的因素(表现为风),另一方面有理的因素(表现为骨) 我认为以宗白华先生为代表的第五种观点较为的当。他说:"我认为骨和辞是有关系的。但词是有概念内容的,词清楚了,他所表现的现实形象或对于形象的思理也清楚了。'结言端直'就是一句话要明白正确,不是歪曲,不是诡辩,这种正确的表达就产生了文骨。但光有骨还不够,还必须从逻辑性走到艺术性,才能感动人,所以骨之外,还要有风,风可以动人,风是从情感中来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既重视思想-表现为骨,又重视情感-表现为风

三曹与建安文学

天津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简述建安文学的重要影响 ——曹植在建安时期诗歌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学院:文学院 学生姓名:顾萌 学号:1330010193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13级 完成日期:2016年4月6日 指导教师:马萌

简述建安文学的重要影响 ——曹植在建安时期诗歌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摘要:首先浅析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即“建安风骨”的释义,然后简述建安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分为以曹操为代表的第一阶段、以曹丕及邺下文人集团为代表的第二阶段、以曹植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分析其各自的特点、代表人物以及文学影响。在三个阶段中重点考量曹植所处的第三阶段,将曹植诗作具体按内容划分为5种类型,分为公宴诗、酬答诗、拟作诗、纪丧乱诗、抒怀言志诗,分别举例鉴赏曹植这五类诗的文学成就,最后论述为何曹植成为建安文学之冠冕,曹植在建安诗歌文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建安文学;建安风骨;曹植;三曹 Lu Xun’s Father Complex(Times New Roman,三号,居中) (空一行) 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Lu Xun’s childhood experience……(Times New Roman 小四) (空一行) 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Father complex;Forget;Passing(Times New Roman 小四) 注明:中文摘要用中文标点,英文摘要用英文标点

目录 一、“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1) 二、建安文学的发展阶段 (1) (一)、以曹操为代表的第一阶段 (2) (二)、以曹丕及邺下文人集团为代表的第二阶段 (2) (三)、以曹植为代表的第三阶段 (3) 三、曹植对建安诗歌文学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7) (一)在文学的艺术性方面 (7) (二)在文学的社会价值方面 (8) 四、结语 (8) 参考文献 (9) 研究综述 (10) 研究资料索引 (15)

三曹在诗歌创作上的异同

浅析“三曹”人生及其诗歌创作 摘要:汉末建安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作家,打破了东汉末年诗坛上的沉闷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由于他们都共同经历了汉末离乱的痛苦生活,所以能自觉继承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在诗中通过叙述丧乱及感叹身世,吐露建功立业的抱负,具有慷慨悲凉、明朗刚健的独特风格。人们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三曹”即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他们政治地位显赫,文学成就很高,成为当时文坛领袖,是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关键词:三曹建安风骨刚健婉约慷慨 建安时期,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是一个转变时期,此时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它已经完全摆脱了汉代诗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功利主义诗歌思想,完全归之于抒一己情怀,但写此心,而不虑及其余。曹氏父子是建安诗歌的集大成者,引领一代文坛。“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邈英逸,故俊才云蒸”(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正是曹氏父子的诗歌创作为建安文学的兴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耀眼的明珠并光照后世。曹氏父子虽出自一家,但由于人生境遇的不同使这三人的思想感情大不相同,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便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形成迥异的文学内涵和艺术风格。 一 建安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这为想建功立业之人提供了可能,激发了士人追求功业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了事事多变,人生无常的深沉感叹。这种环境为士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情境,从而形成了诗歌慷慨悲凉的独特格调,“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刘勰《文心雕龙》)。曹氏父子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他们的诗歌中更是充满了“高古之骨,苍凉之气”(钟惺《古诗归》),但由于性格、际遇的不同,这种慷慨悲凉之气亦各有不同。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当时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是一个很有胆识的统治者。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在他的诗歌中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有军事家的豪迈壮阔,“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有文学家的深邃思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由于他一生戎马倥璁,因此“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如《观沧海》中对波涛水阔、海岛耸立、草木繁盛、气象万千的描写有吞吐宇宙之势。徐世薄讲:“孟德明允、苍茫、浑健、自有开创之象”。在曹操的诗文中也有悲凉之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其诗还是以豪迈纵横、气韵沉雄为主调。曹操的诗苍劲雄浑,开一代诗风,鲜明地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色。 “诗有文之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曹丕,敏感而多情,对人生的凄凉惆怅有着深刻的感受,因此在他的诗文中多了悲凉之感而少了豪迈之气。“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欢?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催肝肺”,“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丕的诗清丽婉转,低徊哀怨,一改其父的豪迈之气,而充满“婉娈细秀”的公子气、文士气。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曹植是建安诗的集大成者,古人称为“建安之杰”。他的诗“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曹植“生乎乱,长乎军”,曾随父“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这使他少年得志,豪情满怀,诗也呈现出慷慨之情,“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但是后来的政治囚徒生活,给他的慷慨笼罩了一层

浅论“建安风骨”

浅论“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在曹氏父子周围聚集了许多优秀诗人,他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自己对社会的忧虑之情,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这时期的文学慷慨任气,意境宏大,笔调明朗,抒情浓烈,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沉雄的风格,后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建安风骨”。 建安年间,诗人们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精神,以及洒脱的态度和应变能力,他们不再拘守儒学,表现自身鲜明个性,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是政治理想的产物,是人生短暂的哀叹,充满着强烈的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风骨”被后世诗人追慕,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后人评价建安文学时,借用“建安风骨”来概括建安文风。王瑶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曾收入了《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可知‘雅好慷慨’是建安诸子的共同趋向,而‘慷慨’也因之是建安诗文的特征。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其他如孔融、王粲、刘桢、阮王禹、徐干、陈琳等都是建安文学集团中有成就的重要作家,后人称他们为“建安七子”。 建安文学的特质是才性的自由发挥和情感的浓烈表现,这在当时由于冲破了两汉以来逐渐建立并巩固的儒家人格框架而表现出一种“刚健”的革命性。因此诗人们在诗中表现出与其他时代不同的特点: 第一,表现渴望建功立业、关注社会现实。东汉末年的动乱,即使建安文人饱受离乱之苦,也能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下为己任,其政治理想最具代表性,对同时代的文人有很大影响;曹王博通经史百家,又善骑射,好击剑,颇有“救民涂炭”之志。曹植怀抱“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而不甘以文士自居。王集、陈琳、徐干、阮璃、刘祯等人都有不凡气质。表现强烈的英雄意识是建安文人的理想。[1l在《观沧海》这首诗中,曹操通过对沧海的描绘和歌咏,表现出壮阔的胸怀,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到一个宏伟的境界。‘旧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在其里”,这几个句子写了大海之大,大海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样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不多见的,他不仅写了沧海的性格,也写了诗人自己胸怀。 第二,表现看透生命的悲壮理想。人生苦短,成为建安诗歌的另一个主题。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疾疫流行,人多短寿。如曹巫享年40岁,曹植享年41岁,王莱、徐干、应踢、刘祯、陈琳皆死于建安二十一、二十二年的疾疫。孔融、杨修、丁仪先后被曹操、曹巫所杀,这对文人的刺激很大。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建安诗人采取了三种不同态度,第一种是单纯的哀叹,如:“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刘祯诗);“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阮璃《七哀诗》)。第二种是感慨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曹操的《短歌行》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曹植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第三类是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这在曹操的《龟虽寿》中得到充分体现。后两种思想体现了建安文人积极的人生观,对后世志士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论刘勰对三曹的评价

曹操这类作品是“伤羁戍”,“辞不离于哀思”。显然,他对曹操的这类作品采取了否定态度。事实上,刘勰所批评的正是千百年来无数读者所称许的。因为“辞不离于哀思”的《苦寒行》等作品恰恰表现了曹操慷慨悲凉的诗风。曹操的一生,为削平群雄,统一国家而南征北战,历尽艰辛,《苦寒行》就是表现这种题材的作品。这是曹操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征高干时所作。高干是袁绍的外甥,曾投降曹操,后又乘机叛变,据守壶关口。曹操自邺北上太行山,征讨高干,时值正月,雪地寒天,军队行军异常艰难。诗中就描写了艰苦的行军生活。太行山巍峨高耸,山路崎岖,陡峭狭窄,险要无比,车轮为之摧毁,突现了行军的艰难。在风雪交加、猛兽横行、人烟稀少的险恶的自然环境中,行军将士是步履艰难。征途上的重重难关和满目的凄凉景象,引起了他们“长叹息”、“多所怀”的东归之情。这是一首笔调高古之诗,对后代影响很大。与此诗相类似的作品如《却东西门行》,是一首抒发征夫怀乡之思的作品,也写得极为深切、悲壮,读来催人泪下。这是作者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由于战事频繁所产生的久戍不归的惆怅情感的真实吐露。它委婉而真实地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寄予了作者对征夫的关怀和同情。这些诗都“梗概而多气”,是不应该予以否定的。刘勰否定曹操这类作品,同时也否定了与之相联系的“《韶》、《夏》之郑曲”。对此,我们不能不指出,刘勰此处的评论是有失公允的。 曹操的诗歌有很多传世之作,令历代读者交口称赞,可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评论曹操的作品只有《苦寒行》一首,而且还予以贬抑。刘勰的这种失误,自然反映了他文艺思想的局限性。曹操的诗歌,无论是四言诗,还是五言诗,都有不少上乘佳作,如四言诗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五言诗的《薤露行》、《蒿里行》,以及上文所论及到的《苦寒行》等。但刘勰在评论四言诗和五言诗时均未涉及。对《苦寒行》,还是他在《乐府》篇中谈论的,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这也表明刘勰主要是从乐府的角度来看待曹操的诗的。因而他的局限性也就主要表现在其音乐思想上。刘勰在《乐府》篇中,表现了崇尚“雅乐”,鄙视“郑声”的思想倾向。“雅乐”,指宫廷音乐。郑声,指民间的地方乐曲。古代儒家以“雅乐”为“正声”,而谓郑声为“淫邪之声”。刘勰认为“雅乐”乃“本心术,故响浃肌髓,先王慎焉,务塞淫滥。敷训胄子,必歌九德”,“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雅声浸微,溺音腾沸”,特别是到了建安时期,民间乐曲更代替了两汉以前居于主导地位的“雅乐”。尤其是曹操,受民间文艺的影响很大。他的诗歌全部是乐府歌辞,并且常常用乐府旧调旧题写新内容,把当时动乱的政治现实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形象地反映出来。在刘勰看来,这些“怨志”之辞,再配上曲谱,“正响焉生”?自此“诗声俱郑,自此阶矣”。以此看来,他必然对曹操的乐府诗歌持贬抑态度,将其视为“《韶》、《夏》之郑曲”。 曹丕“洋洋清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曹丕的评价之处也并不多,约有八处。他于《明诗》篇中,称赞曹丕在“五言腾踊”的建安诗坛上“纵辔以骋节”。曹丕是建安诗坛上创作五言诗比较多的作者之一。由于他的“副君之重”的地位,其文学创作,必然对其他文人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而,他对“五言腾踊”局面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刘勰不仅注视到了曹丕的诗歌创作,而且也肯定了他在辞赋创作方面的成就。他在《时序》篇中说曹丕“妙善辞赋”。这一评论也符合曹丕创作实际的。曹丕创作了大量辞赋,大致有关于征伐战斗、离情别绪、妇女命运、宴饮田猎等方面的内容。曹丕不仅在创作实践上体现了对辞赋的喜好与重视,而且在理论上也有自己的创新之见。他在《典论·论文》中对建安七子的评论就是以辞赋为主,并且提出了“诗赋欲丽”的创作标准,将赋和诗相提并论。可见,他对辞赋是极为重视的。刘勰很赞许曹丕的文采。他在《诏策》篇中写道:“魏文帝下诏,辞义多伟”。伟,即壮美奇伟。这里,刘勰肯定了曹丕诏文的壮美奇伟的辞义。刘勰在《序志》篇中,对曹丕的《典论·论文》评论说:“魏典密而不周。”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在文中,作者指出了文人的通病,对建安七子的作品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对各种文体进行了探讨,并且论述了作家作品的关系、文章的地位和功用,劝勉作家要珍惜时光,努力著述。所论述的问题,特别是分析文体、文气很是细密,但还不是很周详,故刘勰所评比较恰切。另外,刘勰还对抑丕扬植的旧谈发表了意见。他在《才略》篇中指出: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