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散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散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散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散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散文教学的反思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指导教师:苑书文

作者:康研钰

语文新课程标准从2001年颁布至今,已走过了10多个年头,这期间众多一线语文教师及相关专家学者为倡导新课改精神,改善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如在各地展开的教学观摩课,据此发表了相关论文,以供众多一线语文教师借鉴学习等。这些巨大的成绩都是值得肯定的,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实也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但是在这些光环之下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实中的教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尤其是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笔者之所以将散文教学作为论文的切入点,是因为散文在众多版本的中学教材中都占有着很大的比例,可见其重要性,并且因其文本较诗歌、小说、戏剧等体裁而言更具有真实性,更贴近日常生活,一直备受师生的欢迎。但笔者通过搜集到的资料发现,当下的散文教学虽然一再标榜语文新课程理念,却并没有将新课改精神落到实处,新课程理念与实际的散文教学之间依然存有很大的差距。笔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原因所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散文教学的目标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围绕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

度展开设计,并且这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散文教学有其不同于其他文体教学的独特性,因而中学阶段散文教学的目标要求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了解散文独特的文体特征并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思路,立足文本,品味文章语言,形成良好语感。

1.2.掌握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深入文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展开对话,切实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1.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善于对文本做出分析和判断,通

过对作品的阅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以上三个方面的散文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并且相互融合,每一个目标都是在前一个目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散文的文体特征恰好要切实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但在实际的散文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些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的教学现象,笔者从社会中出现的热点议题及相关的教学案例中提出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下散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2.1多样化形式下的文本解读浅薄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要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传统的散文教学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肢解文本,对文本内容浅尝辄止,为了改变沉闷、没有生气的教学形式,更加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界掀起了一场革新教学方法的浪潮,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然而当我们走进今天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热闹的教学场面背后隐藏着的是让人痛心的一面:台上老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卖力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台下的学生也忙得不亦乐乎,极力配合着老师从一个情境进入另一个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许多老师在学习新课之前都设计了导语,或是一句流行广告词,或是一段激情演讲,或是一则无厘头笑话,或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语等都植入了其中,然而对学生能否理解与接受,能否对文本解读有帮助等方面却全然不顾,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导入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必要?

为了突出散文教学的亮点,体现新课改对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在朗读环节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采用男女竞争朗读课文,男生领读或女生领读以及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来调动课堂气氛,但我们试想如果不采用竞争法,分角色朗读法是否会对学生理解散文文本有妨碍?朗读是为了透过散文的语言感知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试问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只放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而对其他的内容充耳不闻,那么怎样才能从整体上感知文本,透析人物形象呢?

为了体现教学的与时俱进,许多教师操刀上阵,喜迎信息时代,于是散文教学中处处都能见到多媒体的身影,名家朗诵代替了教师的示范朗读和学生的默读,一幅幅网络图片与视频剪辑代替了文字阅读,比如许多教师在讲授《紫藤萝瀑布》时,上来就分别出示紫藤萝和瀑布的图片并大讲特讲两事物的相似点,把散文中的景、物当作实景实物,脱离了文本的具体语境,而且对那些没有见过紫藤萝的同学来说,无疑剥夺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想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看到这些语文教师常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但他们往往都是从文章的字面出发,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将其亮相于课堂,唯恐漏掉了“精彩画面”。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眼中看到的真实画面究竟还是不是作者眼中独特的景象,那些先进的手段到底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还是淡化了文本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解读,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2.2个性化阅读下的教师引导缺失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⑴进行个性化阅读,关键在于尊重每一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与文本独特的体验和见解。散文阅读注重语言的赏析和情感的体验,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许多语文教师将话语权全权交给了学生,唯恐讲多了被冠以“满堂灌”的传统帽子。

学习散文重在感悟体验,于是读完全文后教师就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或是“你感悟到了什么?”然后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来,接下来是品味语言,于是问学生“你

最喜欢文中哪一个词或是那一句话?”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总结全文时就对学生说“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或是“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学生回答完毕教师报以满意的微笑。一节课下来似乎学生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出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然而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热闹背后的真相:在很多情况下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时

教师选择沉默不语,只管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感悟”,似乎说多了都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不尊重。当说到了老师心中预设的答案时便面露微笑大肆表扬;如果学生说出的答案与教师心中预想的不一致,就会对学生的错误答案采取置之不理或找别的同学继续回答;如果让学生鉴赏语言或文本时没有说到教师备过的内容,教师在给予简单的评价后继续按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比如有的老师会问“大家觉得这句怎么样啊,写得好不好啊”,因为那才是教师胸有成竹的答案。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教师在课堂教学里扮演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教师这种对没有预想的问题给予无关痛痒的回答,而对自己有把握的问答却大讲特讲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感悟文本有多大的帮助?这种没有实效性的体验又有何意义?

2.3探究性阅读下的情感升华不足

新课标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发展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⑵

为此许多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增加质疑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力求实现语文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质疑,意思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文本深刻的内涵,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这也正是学习散文的最终归宿。

然而许多情况下质疑却成了摆设,例如有的教师在出示新课时便问学生“读了课题以后你知道了什么?”台下学生齐声应答,然后该教师提出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都可以提出来?”,于是学生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疑问,有的是通过读课文就能知道的答案,诸如“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课文写作的顺序是怎样的?”,有的是学生经过了深思熟虑提出的但并不是教师预想到的问题,为了体现合作探究精神便采用了小组讨论,但小组讨论往往只是走走形式。讨论为的是解决争议,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无主题二无组织,学生依旧是各说各的,仅仅一分钟后开始呈现成果,我们所看到的仍然是争议之前的论点,而且教师并没有进行精要的讲解和适时地点拨。为了要赶教学进度,教师就会提出“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等问句,在听到肯定回答后便将学生引到之前的“设计”中去,并没有将那些本应由学生提出的可探究性的、鉴赏性的问题作为师生共同解决的落脚点,依然执着于自己固定的教学思路,那些敷衍了事的提问和质疑充其量只是一堂课的点缀而已。

散文教学重要的是深入文本,体会作者情感,并结合自身经验走出文本,提升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在逐步提出质疑之后由师生共同解决。当学生陷入疑难之时教师以精妙的语言予以点拨,将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但如果探究性学习只是

为了响应新课标的旗帜,却未得其精神要领,那么揭开这层美力的外壳之下,我们看到的依旧是教师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学生的情感未得到升华,只是将其大脑变成了无序思想的跑马场,这必将使散文教学与新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散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

3.1 忽视散文语体特征,散文教学内容不合宜

在我们分析散文教学与语文新课程理念之间的差距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散文与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体裁相比有哪些独特的语体特征,将其作为分析散

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明确散文教学的落脚点。

李山林将散文的语体规定为“散文语体是散文文体规范下的一种话语系统,

是与散文体裁相匹配的一套文学语言体式,其特征为:’自我’的表述视角、个人化的话语品格、情境化的话语结构、化实为虚的表述策略”。⑶

从中我们可以归结为两点:首先,文中出现的描绘对象是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下所观察到的独特的人、事、物;其次,作者通过描绘的对象所抒发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两点恰好体现了散文的真实性的特点,即写作对象与表达情感的真实,这一真实性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有别于小说中虚构的景致,也有别于新闻报道中对现实事物“纯客观”的描述,是一种非机械化的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书写。

因而散文教学内容也应从散文的语体特征出发,将落脚点放在“这一位”作者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所生发出来的独特的情感。但笔者从多个案例中发现,事实却并非如此。

下面是一份人教版高一必修课《故都的秋》的教学内容分析表,这是陈隆升博士从近15年来的有关《故都的秋》教学案例中抽取的45个样本进行的统计,其统计如下⑷

1.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将课文的“文眼”作为核心内容,也就是文章的关键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的静、来的悲凉。”并围绕着“清、静、悲凉”的特点展开论述,此内容出现了44次,占总样本的97.8%;

2.其次是出现了42次占总样本9

3.3%的“五幅秋景图”,即“清晨静观、落

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五个场景,重点分析了故都秋天的特色;

3.然后是第12段的“议论段的作用”,试图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文本,此教学内容出现了35次,占总样本数的77.7%;

4.接下来是出现30次,占总样本数66.6%的“南北之秋的比较”,为了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故都的秋这份特别的爱;

5.最后是“补充’写秋’的诗文”作为延伸拓展环节,出现了25次,占总样本数的55.6%。

通过这份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同一篇散文教学,不同的教师所设置的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一个相同点就是,许多教师将文本中出现的“秋景”做重点分析,那么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是否应该着重掌握这些内容呢?这些教学内容是否合宜?是我们

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在同一篇散文教学中出现如此多的以“秋景”为主的教学内容,是因为教师忽视了散文独特的语体特征。为了尽可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因而许多教师就在作者所描述对象的特征上费尽心思,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利用音频、视频,再现“北平的秋天”,试图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知故都的秋如何的清、如何得静、如何的悲凉。有的教师甚至请人专门画了“五幅秋景图”的水彩画,引得学生阵阵惊叹,师生乐在其中,欣赏过后还不忘补充历代文人笔下“写秋”的佳句作为延伸拓展的内容,或是让几个学生谈一谈“你眼中的秋天”的美丽,于是学生开始放飞想象,自由言说,场面热闹非凡。

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体现了若干条新课程理念。然而透过这些华丽的形式外表下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否也可用到小说、诗歌、戏剧等其他文体的教学上?如果是这样那散文教学的独特性何在?那些诗人笔下、教师与学生眼中的秋景还是不是郁达夫笔下那个独特的“故都的秋”?似乎这篇散文的教学变成了筛选信息、积累写作素材、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忽视散文独特的语体特征,忽视了文本中的“这一位”作者眼中独特的景象,这一景象不属于教师的阅读感受,不属于学生任意的揣摩与想象,它专属于作者,不偏不倚恰是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下出现在作者眼前的景象,并用作者那个性化的语言抒发出来并呈现在读者面前。

因而语文教师在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作为教学内容时,要将生活中实存的景象还原到作者笔下,立足于文本,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受其感染并获得共鸣。

下面是从相关的《老王》教案中整理出来的教学重点:

1.品读课文,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让学生领悟在与人交往

中要首先付出爱。

3.学习作者思想中的平等观念与人道主义精神。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将教学内容放在了分析“老王”这个人物形象上,主要从“老王”的职业、身世、外貌、身体状况、居住条件等方面来分析老王是一个心地善良,忠厚老实的人,有着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质。通过作者一家与老王的交往,进而表明作者是一个富有爱心、具有同情心、尊重别人的人。然后将其落脚点放在讴歌那些以老王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并呼吁学生也要像作者一样懂得同情并尊重他们。

表面上看这次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学生深入了作者笔下对“老王”形象的解读,升华了对弱者的同情与尊重。但我们从散文的语体角度来分析的话,这样的教学内容并不合宜,散文是心灵的艺术,是作者独特的情感与思索的过程,我们并不否认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需要借助作者所要描述的对象进行深入的剖析,但也要明确的是作者所叙述的对象只是一个“跳板”,是为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服务的。如果将教学内容定位在分析“老王”的形象上,而忽视了文本背后作者的存在,就会狭隘了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

内涵,违背了作者写作的初衷。我们始终要明确的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感受、传达作者真实“自我”感情的文体,所以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作者,才能透过文本与作者共享这份情感。《老王》的作者杨绛,其散文作品大多具有“自叙性”特点,恰体现了郁达夫所说的“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性的色彩’”。⑸作者写作这篇散文的目的只是为了传达其真实的“自我”情感,借与“老王”的交往来反观自己的人生态度,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是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反思,作者的真情实感体现的是作者崇高的人格力量,并非只是为了要宣扬“同情与尊重弱者”这样标语性的大旗。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要确定合宜的散文教学内容,就要将散文的语体特征铭记于心,将“这一篇”散文的“这一位”作者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所生发的独特的情感作为衡量散文教学内容是否合宜的标尺,而非那些为标榜语文新课程理念所采取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热闹了课堂,肤浅了内涵。

3.2过于标榜学生的“言说权”,偏离文本的意义核心

为了彰显语文新课改精神,改变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散文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许多一线教师自觉地举起了“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阅读”的大旗,这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对解读散文

的个性化差异,活跃课堂气氛是极有帮助的。当我们的语文教师徜徉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课堂上花样翻新,学生乐此不疲的从天文地理说到一草一木,从总统当选说到偷盗可耻,无所不尽其言之时,似乎这样就是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尊重阅读主体的体验,有些教师为片面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化,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对学生的解读无原则的听之任之,全然不顾这样的解读是否偏离了文本的主旨,是否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于是“言之成理”、“让学生自己去说”成了对体验性教学的落实,但这个“理”的维度在许多教师心中却成为了一把没有标准的标尺。

《背影》是一篇经典的散文作品,之所以再次入选新教材就是因为它的可读性强,能够于细微处感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编者将其选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时感受那份深沉的父爱、浓浓的亲情。传统的教法都是把教学重点放在父亲艰难的越过铁轨给“我”买橘子的情境,如对“攀”、“爬”、“缩”等几个动词的品读,让学生于细微处见父爱的伟大。然而笔者在搜集到的几个新课例中却发现偏离文本意义的倾向。

1.学生提出疑惑,为什么作者明知道父亲身体不好,还让他一个人艰难地越过铁

轨,这是作者不孝的表现。

2.父亲这样贸然穿过铁轨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

3.父亲真傻,明明可以打发一个人去对面的月台上去买橘子,何必那么费力自己

去跑一趟。

4.不喜欢父亲的形象,因为觉得父亲很“土”,父亲很“笨”

……

这是当下所谓的学生“独特”的发现,从上述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由于原有生活经验的局限,加之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相去甚远,致使解读文本时偏离了主旨,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曲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然而有些教师将这些毫无意义的“创新”无条件的附和、肯定,因为他们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要“让学生自己去说”。这样的教学让我们模糊了“体验性教学”、“多元化解读”的含义,怀疑它的可行性。

“体验”一词在《辞源》中的解释是:体验既具有“领悟”、“体味”、“设身处地”的心理感受意味,又具有“实行”、“实践”、“以身体之”的外部实践功能。因而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⑹

王荣生教授指出“体验”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作品时有什么体验;二是在小组讨论时听别人又怎样的体验,别人的体验对我的体验有什么触发;三是教师的体验以及各种参考书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对我们现在的体验有什么作用。⑺因而我们说体验性教学并非让学生单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文本任意发表言论,它是通过阅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接触文本,仔细体味,深入揣摩,获得与作者相一致的情感体验。诚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由于原有知识水平以及自身经验不足等局限,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很难与作者拥有同等的经验,这之间的差异必然会出现对文本多元化解读的情况,这在散文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散文注重的正是对作者情感的揣摩,但是这种多元不是乱读、乱解,“必须以一定的价值观和解读范围的引导。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是文本的唯一解释者, 也不能成为‘学生中心论’的附庸和尾巴, 更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地解读, 教师必须给予一定的价值观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即教师必须要建构起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⑻也就是说多元解读是有一定界限的,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还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因而“多元解读必须从文本出发,阅读的多元必须以尊重作者、尊重文本为前提,扭曲文本、背离文本,必然违背语文教育之本或偏离课改的初衷。”⑼

案例中我们所看到的就足以给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以警醒,要铭记自己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导者,在学生偏离文本主旨,忽视文本背后作者的存在,任凭生活经验对文本肆意解读时,要及时的点拨与指导,不断克服学生由于主观情感而带来的解读偏差,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导到文本的主旨意义上来,让学生“言说”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是对作者真实情感的剖析。

3.3鉴赏散文流于形式,价值观引导过于牵强

语文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感受—理解—鉴赏”。其中“鉴赏”意为“鉴定和欣赏”,即“欣赏和评价”,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出的鉴赏性教学。因而许多教师都将散文教学定位在“鉴赏”这一目标上,创设情境,赏析文学作品,陶冶性情,并尽可能地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达到新课标所倡导的三个

维度中的最高指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鉴赏性教学却往往达不到教师所预期的程度。

笔者从《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期刊中搜集到了有关《米洛斯的维纳斯》近20份课例,其主要教学内容分析如下:

1.这是清冈卓行的一篇散文(具体来说是一篇文艺随笔),然而许多教师却按照一

般议论文的教学思路来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分析文中的关键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引用大量的资料和事例,试图让学生了解文中暗含的审美理念,提升审美

能力。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许多教师确实是以“感受—理解—鉴赏”三个层面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但我们实际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众多教师将这篇散文教学处理为一般议论文的教学思路,这从一开始就错了,这样的“感知”变成了简单的筛选信息的教学,即分别找出“论点—论据—论证”。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整体感知文本”教学,就会使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观变成那些条条框框的语言信息,脱离了文本中诸如“维纳斯就把她那两条玉臂巧妙地遗忘在了故乡希腊的大海或是陆地的某个角落,或者可以说是遗忘在俗世人间的某个秘密场所里”等这些抒发作者对艺术感受的优美语句的理解,如此教学,那么学生的“赏析”从何而来呢?

其次,许多教师为调动学生“美”的体验,了解有关美学的理念,试图通过搜集到的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事例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审美主题上来。如:曹老师首先给学生开设了有关艺术和美的讲座,讲解有关“虚实相生”的审美理念;范老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来明确“美”的含义,以及“美”在美学上的观

点和具体表现;施老师让学生就“维纳斯的断臂”展开辩论,或支持或反对作者

的观点,试图达到鉴赏的目的。这些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试图“建立起一种对断臂维纳斯美的程式的定义或概念”。⑾这些有关审美理念的讲解或辩论,虽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知识的外延,发散了思维能力,但是这样的有关艺术的教学内容真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这样的“艺术熏陶”对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真的有帮助吗?

笔者认为有些教师似乎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教课之前并没有想过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所谓“价值观”的引导是否有意义?在文学接受中有这样一种观念“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这样的阅读经验被称为“期待视野”⑿,并且有一个层次递进的过程。笔者想要说明的是在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既定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即现有的学习水平,它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存有差距,这中间的差距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最近发展区”。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以使学生的认

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但这必须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本进行深入的了解,而非仅是表面上下功夫,要明确文本的价值导向,并不断反思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否接受,是否是学生心中真正期待的审美需要,而不是像有些教师那样将鉴赏性教学作为一个幌子,使得散文教学找不到最终的归宿!

以上内容重点分析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散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我们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以下是笔者探究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对广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散文阅读时尽一些微薄之力。

四、改进散文教学的策略

4.1“画”出内容,“读”出真情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确定散文教学内容之前首先要明确散文的语体特征,明确“这一篇”散文是“这一位”作者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所生发的独特的情感。笔者之所以始终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众多的课例中许多教师都将散文教学混同于其他文体教学,使得学生越来越模糊了散文的概念,对散文愈发失去了兴趣。

那么如何体现散文教学的特色?笔者认为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关键,虽然教师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的主要呈现形式,但是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内容,这是当下的众多学者都比较认同的,因而教师必须深入文本,依据散文的语体特征,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画”出内容,从而逐步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画”出教学内容,是为“感受—理解—鉴赏”文本打基础,围绕文本主题进行圈画训练,明确“画出来的是作者所言说的对象”,“画”出来的是作者对言说对象所抒发的情感,“画”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对文本的思考。但学生初步感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是对文本信息的简单拼接,尚未对文本建构起清晰的体系,这时候需要教师作进一步引导,为学生理解文本扫清障碍。

所以第一阶段的学习很重要。例如在王莹老师执教的一篇《读碑》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在自由朗读全文过后,圈画出有关的词语,思考作者读碑的感受,并且记录自己对此的思考。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到了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即让学生圈画出作者读碑的感受。学生通过在文中画出“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句子或词语”,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去感受和体会文本所表现的“悲壮和使命感”。

“读”出真情,我们知道散文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最能表达作者真情实感,而作者所要言说的对象到作者的情感再现,这其中媒介就是作者个性化的语言。比如叙事散文的细节美、抒情散文的意境美、议论散文的哲思美,都是通过作者独具个性化的语言来传达的。因而朗读散文,赏析文本语言便成了重要环节。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散文都需要通过朗读来达到赏析语言的目的,也并非只有书声朗朗才是一节好课的标准,关键是要通过品析语言“读”出真情。“读”有很

多表现形式,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荷塘月色》等抒情散文,就需要用深情的语调读出它的意境美。而在《安塞腰鼓》却行不通,据笔者了解《安塞腰鼓》是一篇“作者对语言的砍削、雕琢、一系列变形的陌生化处理”的散文⒁,但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要求学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结果常常发生“绊住脚”的情况。然而在郑桂华老师采取的却是“学生自己读自己”的自由朗读方式,这样反而让学生“读”到了真情。所以说“读”不一定非要个个精神饱满地“齐声朗读”,这要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诵读方法,品读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4.2对话互动,各有分工

“对话”一词是新课改提出的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⒂笔者认为这其中所暗含的意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笔者认为这四对关系中“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前提,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否正确,是否深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比如《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如果教师能够花时间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的话,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教师将这篇散文按照议论文的思路讲授,大大降低了这篇散文的艺术魅力。

其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对话教学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作者这一文本写作的主体之间碰撞出思维火花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对话的过程。散文教学就是要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透过书面文字看到背后存在的作者,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切实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将这些情感体验填充进思维的“空白”,让学生体验到在现实生活中不曾领略的“风景”。比如有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紫藤萝,在学完了《紫藤萝瀑布》之后,也能够在头脑中建构起紫藤萝的模样,进而体会到作者历经劫难后对生命的认识。

然后,“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课堂教学重要环节。在当下的散文教学中“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主要表现为学生围绕文本就某一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互相发表观点,合作交流达到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主要表现为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或是在学生小组讨论时给予指导并进行最后的总结。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许多教师都自觉地将课堂交给了学生,“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分析”,给学生充足的话语权,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这种做法无疑得到肯定。但“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它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因而教师与学生都应该积极发挥好各自的角色,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原则性错误或有价值导向问题的“发现”时,教师要将“主导权”紧握在手中,立即制止这种错误的倾向,将学生引导到文本的主旨上来。

总而言之,在散文教学的对话互动中,师生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切不可为了“课改”而“课改”,以致走向另一个极端。广大教师要使得对话教学真正服务于散文主旨的教学上来。

4.3立足文本,升华情感

散文讲“实”,切忌“虚”,或者说散文所要教的不是教师的所思,也不是学生的所感,而是真真切切的作者的所思所感。那种抛弃了作者写作经验,走到文本外面,还让学生大谈感想,发表见解的教学,诸如“我们任何时刻都不应该惧怕困难”、“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老王一样的善良人,以后要多向他们学习”等一些脱离文本情境的号召性总结,是不应该在散文教学中出现的。

下面是李海林老师执教的散文《幽径悲剧》,笔者从中摘录了一些李老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引导语:

(1)你们喜欢“这一棵”藤萝吗?你从哪里看出作者也是喜欢的?

(2)藤萝很有力量,很美,这是你们的感觉,藤萝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呢?

(3)你是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很快乐的?

(4)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引用古诗句(“大有直上青云之概”,“颇有万绿从中一点红”),就表达了作者快乐、开心呢?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引用诗句来说话

呀?

(5)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能理解他的痛苦吗?能理解他的情感吗?

(6)你们看课文11段到16段,把所有含有“我”的句子找出来。请同学们把其余27句中有心理动词的句子画出来。

(7)同学们读一下课文的第15段,看一看这一段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这个语气语调有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样的语气语调中感受到坐着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

这是一次落实散文教学内容,立足文本,体会作者真情的教学。我们从上述所列的六句引导语看到李海林老师多次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你从哪里看出作者也是喜欢的?”,一个“你”,一个“作者”,就将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导到文本情境中,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能理解他的痛苦吗?能理解他的情感吗?”,步步落实教学内容。在解析了文本的表现形式与语言特征后,让学生多次从文本中找答案,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在时机较为成熟的时候,李老师适时的介绍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从而自然的引出了散文的文体特征。所以学生很快的成了作者的倾听者,感受作者的感受,思考作者的思考,在无形当中把握了文本,理解了散文独特的语体特征,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与教师的熏陶感染下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样的情感升华不是形式化的,是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于细微处逐步将学生的情感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这是广大的一线教师需要努力学习的,切实做好散文教学的引领者,深入解读文本,扩大文本的预设范围,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课改旗帜的引领下,让学生在体验性教学、探究性教学中切实提高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散文中真正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以上是笔者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对散文教学的反思”论题的阐述,包括三个大方面的内容,其中分析“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散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是重点,只有找到

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对症下药。笔者一直以为之所以在两者间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是因为广大语文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精神,盲目地为了新课改而“改革”,结果教师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将精力主要放在了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课堂氛围上,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抬高了教学方法,漠视了教学内容,这样的散文教学又有何意义?笔者认为要改善当前散文教学的现状,除了要认真研读新课改对散文教学的要求,认真领会其精神外,还需要在散文这一文体特征上下功夫,解读文本,了解学情,教出散文应有的特色!

注释: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页.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页.

[3]李山林.散文语体特征试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8(6).

[4]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J].中学语文教学,2011(1).

[5] 赵家壁.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8,导言(5)

[6]王云峰,马长燕.语文教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38.

[7]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184.

[8]周伟珍.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的认识[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6):16—17。

[9]邓文清.对话教学应正确把握多元解读[J].青海教育,2005(12):23。

[10]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页.

[11]范锦荣.师生合作,自主求知[J].中学语文教学,2003(1)

[1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23

[1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45.

[14]王荣生著《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87

[1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页.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3]王云峰,马长燕.语文教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5]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6] 李山林.散文语体特征试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8(6).

[7] 周伟珍.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的认识[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6).

[8] 范锦荣.师生合作,自主求知[J].中学语文教学,2003(1).

[9]朱莹蓓.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9—14.

[10]张曙光.阅读期待与创造性阅读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7(22).

[11]傅维利.教育问题案例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12]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

[13]王向华.对话教学论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

[14]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7)

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的创新-模板

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的创新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取得本次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同时,这又是一个难点。教师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方法和策略。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开展将是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与困难,实现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有效途径。但从学校教研工作的现状看,教研活动形式的传统、单一和僵化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研活动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以下择要介绍四种。一、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学术沙龙是一种由同一学术团体的成员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我们把学术沙龙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此种教研活动形式适用于对教师不易理解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的澄清,或是对教学策略最优化的讨论。如以”语文教学中如开展探究式学习”为主题举行学术沙龙,教师可围绕“探究式学习作为理科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式是否也同样适用于语文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在语文课中可让学生探究哪些内容?教学模式如何?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等问题自由发言。通过交流,教师们自然加深了对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的认识,同时还可形成许多教学策略与方案,经过进一步的比较筛选,便可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在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中,我们还可尝试借鉴“头脑风暴”和“中立主席”等策略,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最早是由现代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提出的。借助此法开展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可由组织者以一种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教师阐明中心问题,然后让每位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方案,在此过程贯彻“无错原则”,不允许任何的批评与指责,并作好详细记录,稍后再进行整理与分析。“中立主席法”则是英国课程专家斯坦豪斯的创造。它要求活动组织者必须在活动前尽可能多地收集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大家。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并确保讨论过程的连续性,但在活动过程中对讨论的问题必须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威对讨论进行控制与限定。运用以上两种策略开展学术沙龙教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学生课堂回答更加踊跃,质疑也更加积极,日益凸显出其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变化,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字:新课改;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是学生多向、开放以及动态的对话和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老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学的过程不应该是沉闷和四班的,而要求具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具体来讲,老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教学需求,因此必须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逐步优化教学策略。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教室的教学理念中,不能够存在好坏学生之分,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应该是自己的关注对象,而关注的实质是关心、

尊重、牵挂,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方式,牵挂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关注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 第二,关注学生人格的形成。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并使其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片面的追求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和人格的培养,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传授学生课堂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修养,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认真钻研教材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盲目传授知识,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最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下功夫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在于日常的积累,因此学习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帮助其理解新知识,进而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过程要素,学生认知结构的构成,需要以语言作为依托,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拓宽和引申,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点,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 第二.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实践,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如何改革学校管理,以推进新课程的落实,是摆在每一个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几年来学校教学工作的实践,并结合其他学校改革的经验成果,着手对教学工作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反思传统教学方式,确立新型教育理念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有学者以为:“传统学校在教师中心、师德尊严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发展的漠视或遗忘。” 基于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反思,在新课程的大潮中,更凸显教师的主体意识与主导地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培养一支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的教师队伍,我们坚持做教学管理的参与者,引导老师们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有学生发展的评估能力,有与同事、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力,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千方百计地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把单一的、扁平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丰富的、立体的知识结构;用综合的、复杂的思维方式去把握教学问题;注意锻炼自己把握具体情况下的、动态的、多因素的、变化的教育过程的能力;不断更新思维方法,尽快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努力成长为创新型、开拓型、专家型的教师。

二、多渠道、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通过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各人结合本班的实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及时进行调整与修正,并整理、分析、反思自己(或别人)的教学行为。发挥集体的智慧,达到资源共享,形成一个优秀群体,大大增强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2、坚持说课制度 说课就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授课前向领导、同行,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程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预演,是督促教师业务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3、坚持听课制度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己行动反思有五个阶段:行动→对行动反思→意识到关键所在→创造其他行动方法→尝试,就是学校常规的“听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的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收获是重要的:一方面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知道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听课,可以互通有无,可以在倾听中革新自己。 4、制定科学评课标准 学校以以下方面作为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 ①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前提); ②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投入足够的激情(是灵魂);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摘要】受考试政策影响,语文教学目标被人为异化,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流于形式化,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语文的本质正在被忽视甚至遗忘,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优质课堂;生活;语文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改革似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语文教学的一些现状,仍令教师们无比困惑,甚至是担忧。 一、语文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但在我们的教学中,考试却成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考的就不教不学”,语文课堂变成了无尽无休的习题训练课。 这一切在高三表现得尤其明显,高三的语文课,几乎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练习课。各类专题,各个考点,从字词到

作文,由总结方法到习题演练,一个都不能少。可最终结果是学生有可能考得了高分,而没有去完整地阅读过一本名著;有可能写得了一篇50分的考场作文,而写不了一张规范的请假条。 甚至在高二下学期,为了攻克会考,提升学生的会考率,老师们便放弃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开始引导学生进入所谓的会考复习,从必修一到必修五,从字音到作文,面面俱到,但考下来成绩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理想。 无论是什么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教学的一种评价和检测,也对语文的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平时的教学关注这种导向也是必要的,但结果往往急功近利,仅仅盯住考试,盯住最后的那个会考率,平均分,及格率,最终只会使高中的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 这一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考试的形式不变,衡量学生和老师的标准仍是分数,学生需要靠分数考大学,老师需要靠分数评职称,甚至学校也需要靠成绩来评等级。考试模式不变,语文教学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语文教学的目标会在这样带着镣铐的集体舞中慢慢被异化。就现实而言,其实已经被异化了。异化的目标将使语文不仅使去人文性,连起码的工具性也将失却。最终,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只是学生借之进入大学校门的考试工具,从中学到什么能有益于其终身的东西大家并不关注,大家只关注其中哪些东西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8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的基本看法与认识。学生观的知识点在历年的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的真题里,考试的频率很高,主要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而且在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面课程改革也有所涉及,所以说是学生观是重中之重。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这个知识点在综合素质里面考察的不是很多,但是在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面考察的较多;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赏识教育。在题目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刚开始学习不好或者其他方面有不好的,但是经过老师或其他教育者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变好了,这就体现了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应该容错教育。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人,身心尚未成熟,难免会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犯错,作为老师或者其他教育者要对学生有耐心,能够允许学生犯错,并进行指导纠正,这就体现了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身上有优点+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既使再优秀也有不足,学生既使再后进也有优点。我们应该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正如人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我们对待学生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学生毕竟是学生,身心尚未成熟,想法难免和成人有些许不同,在看待学生的某些行为或想法时教育者要注意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可喜的是,在榆树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很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榆树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体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仅仅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但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充足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水平才能持续巩固、提升。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来说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个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 王建宇

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王建宇 发表时间:2019-08-15T14:49:48.24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7月总第184期作者:王建宇[导读] 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绝不是一般的教学回顾,更不是给别人看的教学检讨。天津市河东区天铁第二中学300171 摘要:教学反思是新课改下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既是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一项工作要素,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步骤,更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关注特别是积极引导与评价的必要环节。笔者认为,我们的老师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反思重要性注意点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何其重要。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必须学会反思,这不仅是新课改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 一、教学反思的实质 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绝不是一般的教学回顾,更不是给别人看的教学检讨,教学反思是思维过程,是追问过程:我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急需解决的关键是什么?怎么进行解决?因此它不在于写些什么,而在于想些什么,特别是想到何种程度。落实到教案上则是为了对所想内容的强化与记忆,以及对将要进行的下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提醒。如果教师只为了应付教学管理而写,则积极作用为零。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育是细水长流,积涓滴成小溪、成小河、成江、成海,把点滴闪光的思想、有效的做法汇集起来,就会领悟到许多教育的道理,就能产生智慧。”而她也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止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了教学反思的重要。 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新课改的需要。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老师面临着诸多挑战,也不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例如怎样对待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冲突?面对新教材,教学方法改进中如何找到恰当的载体?课堂中学生“动起来学”与课时计划的完成发生矛盾怎么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困惑没有现成的答案,最终只有靠我们教师自我学习和反思来帮助自己,在不断地交流、比较、碰撞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从而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2.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具有30年的教学经验,也不过只是一年工作的30次重复;只有教师善于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才会有所改进,才能真正地做到常教常新,不断丰富、发展自身。而对于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经验上的不足更需要我们的青年教师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在经验累积的同时逐步成长,建议青年教师努力做到:节节反思、周周反思。 三、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讲解,轻教后反思。通过笔者观察,我们的老师在讲每次课前,都能用心地去准备,我们对教案、课件都认真修改过多次才拿上讲台,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新课程要求教师备课更多的是备学生,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很多时候都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没有注意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没有准备好如何将高深的理论知识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传授给学生。 2.重教案形式,轻实际内容。有很多的老师只把反思看成是为了应付教学管理而写。因此,所写的教学反思并没有突出反映每节课的心得体会,时间久了,这种流于形式的东西自然不能对改进自己的教学有什么帮助,而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更是对其成长有着致命伤害。 3.教学反思不及时。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授的每节课的总结,因此要及时记载,趁热打铁。否则,对教学工作中的“闪念”、“灵感”待时过境迁之后,再追忆、补记,其效果往往不佳。而有的老师却在讲了多次课之后,才去撰写自己的教学反思,其实际的功用可想而知。 四、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反思备课过程的得与失。现阶段的教学,说到备课,往往更侧重于“备学生”,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的老师要做好课前的预设,针对所教班级的学情,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工作。 2.反思课堂的教学效果。所谓的课堂效果,实际也就是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的统一情况。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关注到我们的学生,更多地把学生有效参与率、学习效率、思维积极状态、课堂练习情况、学困生表现等等作为自己反思的内容,那么我们的教学会更进一步。 3.反思的时效性。所谓反思的时效性,就是教师能在授课后的第一时间积极、准确、完整地进行反思。这将更好地记录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下一次教学明确了“注意事项”,更具有鲜明的指向性。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点以外,笔者认为:我们老师的教学反思还要做到持之以恒、常写不懈、常整理和常回忆。不能一曝十寒、有始无终,也不能束之高阁、弃而不察。而要锲而不舍、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做到“古为今用”。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王义智实用教学艺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对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李文龙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 一、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 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二、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差异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差异教学 一、学生差异的客观性和对差异的需求性 现代生理学、遗传学、心理学等研究表明,由于遗传素质和社会、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受教育者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存在着很大的共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与巩固,国家经济发展和全民教育的需要,高校扩招,大批的初中生进入高中就读;高中教师和教学设施相对短缺,班级规模增大。面对成绩和个性各不相同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面对整个班级使用统一的教案,统一进度,统一的教学评价,要求学生“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法是在假设同一个年级、班级的学生像生产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这显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系统论认为,系统中千差万别的各要素各施其职,系统才能良性循环;面对差异的个体传统教学却要把他们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教育产品,自然界的各要素的差异本来就是和谐的,社会也是如此,和谐创新型社会也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富有革新的创新人才,传统教学法是适应工业革命时代对需要大批的产业工人的需求而产生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社会学的理论告诉人们,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工越复杂,人才多样性的需求也越大。差异教学为课程改革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该理论充分借鉴了哲学方法论中环境制约原理、不确定性原理、系统原理等思想方法,在不断总结现存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教学理论。差异教学理论批判了当前教学中不顾学生差异的“一刀切”现象,“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大一统”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教学规律。 二、学生的主要差异表现 1.智力与能力因素差异 个体的智力受个体遗传基因和教育、生活环境的共同影响,遗传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范围,外部环境则决定了个体的智力落在这个范围哪一点上。每个个体的遗传基因不同,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个人的经验、教育、生活环境等外部环境也不会完全相同。不但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不同,智力结构也不一样,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并非一元,而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肌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智能,每个人在各种智能水平上存在着差异。他还强调,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

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我们的,更是他们的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无锡市梁溪中学张芸 提要:要实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谁是红花,谁是绿叶;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角色关系要发生逆转,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新课改的精神。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研究性学习中当之无愧的“红花”,而教师要甘做辉映“红花”的“绿叶”,以一个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扶持他们,支撑他们,帮助学生达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红花、绿叶、自主、探索 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还在摸索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师们;犹如一缕春风,吹来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强大信息;犹如一场春雨,滋润了无数期盼语文课程改革的人们的心灵。中学语文课改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学语文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的精神,它标志着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改革的目标:改革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课改的中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就是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一个新的视角,重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重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一、朵朵红花闪智慧——发扬课堂教学民主,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知识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勇于改革,敢于打破传统的僵化套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精神,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插上翅膀去腾飞!郑板桥曾说:“学问二字须拆开来看,学是学,问是问。今有人学而不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为了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就要在课堂上尽量鼓动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多多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上,他们才是课堂上鲜艳夺目的红花,只有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闪出了耀眼的光芒,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目中有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首席”。新课程认为:学生就是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把握时机,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即有些问题不是惟一答案,每种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是一门常教常新的学科,面对异于通史体例的专题式模块内容,更是对教师的“教”和学 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可 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然而,教法陈旧、知识老化、观念僵化的现象在中学历史教学 中仍普遍存在。为此,历史教师应切实转变课程观念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打造历史魅力课堂,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就此,本人结合几年来的 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一、采取科学灵活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的历史知识体系 首先,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要使学生感知历史,首先就要狠抓 基础知识,正确处理识记与理解、分析、综合等历史思维能力的关系。 其次,在教学中要重视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历史所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之间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 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 在关系,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 第三,要树立国际意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从整体出发,把中国或世界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发展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来考察,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以《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如果不把它置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的国际大背景之下,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工业革命促进英国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为满足资产阶级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而积 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等世界历史知识,就无法理解:地理距离相隔万里的中英两国为何会在 此时发生这场战争?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失败为什 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 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 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 和探究历史。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布 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编写活动剧本——三个农民谈《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获得土地的 喜悦、上交剩余产品的无奈用活动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其直观感受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平铺直叙。 三、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 造性人格。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 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推 动其不断进步。其次要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 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面对创新之路的艰难险阻,只 有那些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的人,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历史学科的优势,这方面的历史事实可谓数不胜数。 四、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首先,要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如果说“旧”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知识学习”为中心,进而要以 教师的“教”为重心而展开课堂教学过程的话,那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成长”为 中心,进而要以学生自主地、体验地、快乐地学习为重心而展开课堂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宏观背景: 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问题。 二、国内背景素质教育 “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 展纲要》、199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2001由此展开了素质教育的 漫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 2005,6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关于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将应试教育的批判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这与“应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拔和鉴别人才的唯一方式,它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的导向。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这成了许多地方当前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升学率成为一所学校办学优劣的唯一评价标准。新课程环境从教师与学生的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王海龙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本人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富有生机勃勃的气象。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

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语言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知识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其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教师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