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试卷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试卷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试卷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试卷

一、重要概念阐释

1.宗法制

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稳定。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2.三省六部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3.行省制度

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拥有大权。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内阁

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政务繁多。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会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5.军机处

雍正帝时,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军

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二、重点问题突破

1.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

(1)三公九卿制:秦朝建立,汉承秦制。这种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外朝制度:汉武帝时创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三省六部制:隋朝时建立,唐朝时完善。这种制度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北宋设立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

(5)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的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

(6)内阁的创立:明太祖时开始创立,明成祖时正式确立,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7)军机处的设置:清雍正帝时设立,是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了全国的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

(3)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5)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时隔8年,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借赴北京观礼奥运会之机,于2008年8月14日再度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祭祖。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礼乐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2.右图是连战家乡的人们正在议论祭祖一事。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奠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

4.2008年4月4日是戊子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八千华夏子孙聚首陕西黄帝陵前,公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种重视亲情、追念先祖行为的根源是()

A.分封制B.皇帝制C.宗法制D.郡县制

5.《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6.(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种帝国结构”包括()

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

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

9.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0.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这一建议在汉武帝时得到实施,即()

A.分封制B.推恩令

C.节度使制D.郡国并行制

11.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兵部

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

13.元朝时,管辖今山东省的是()

A.山东行省B.河北行省

C.陕西行省D.中书省

14.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电视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代已废除,所以电视剧名会误导观念

C.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

15.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它大臣的回答不科学

B.朱元璋用人标准混乱

C.万钢强调对专制君权的服从

D.其它大臣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16.与宗法制运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

17、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趋势

A.家父权益趋巩固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18、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1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0、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皇帝地位的独尊

D.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

21、关于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①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

②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

③以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为主要特征

④从此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1年4月全国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03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以来县级政府的任期变化是() A.2年、3年、5年 B.3年、4年、5年 C.3年、5年 D.4年、5年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3.在中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国家检察机关 4.复合制国家的主要形式是() A.多元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混合制 5.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负责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的机构是()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大常委会 C.村委会或居委会 D.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 6.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人民代表的候选人,其联名推荐的选民应在() A.5人以上 B.10人以上 C.20人以上 D.50人以上 7.原选区选民提出罢免县级人大代表的联名人数为() A.10人以上 B.20人以上 C.30人以上 D.50人以上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任免() A.国务院副总理 B.国务委员 C.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 D.驻外全权代表 9.提议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临时会议的法定人数为()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卷第1页(共8页)

A.1/3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B.1/3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C.1/5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D.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10.现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的法定人数为() A.全体代表的过半数 B.出席代表的过半数 C.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 D.出席代表的2/3以上多数 11.2004年以后,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2.新中国成立初期行使国家元首职权的是() A.政务院总理 B.中共中央主席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全面、系统规定的行政法规被称为() A.“规定” B.“条例” C.“办法” D.“意见” 14.提名国务院副总理人选的是()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 15.中国城市政府体系中的骨干和主体是() A.地级市政府 B.直辖市政府 C.县级市政府 D.副省级市政府 16.街道办事处的性质是() A.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B.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C.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D.城市居民自治组织 17.近几年来省级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一个新动向是() A.实行市管县 B.撤并乡镇 C.市县合并 D.扩权强县 18.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自治区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9.民族自治地方的补充形式是()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20.《香港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缺位时产生新的行政长官时间是()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卷第2页(共8页)

2018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电大复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C. 工农联盟)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全国人大)。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中央委员会)。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6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主权在民)。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人民民主专政)。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民定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全国人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D.五部宪法)。 21.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单一制)。 22.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公民)。 23.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C.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2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A.人民代表大会)。 25.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 作的主要是(B.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 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B.大会主席 团)提名。 2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 建议的是(B.中共中央)。 28.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B. 全国人大)。 29.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 是(A.县级以上代表) 30.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 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三年)。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民 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 每届任期(D.五年)。 3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 具备党龄(A.5年以上)。 34.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 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35.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 C. 中国民 主同盟) 36.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 的民主党派是( D.中国致公党) 37.宪政的前提是(B民主) 38.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 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 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 C.全国人大常 委会) 39.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 D. 专门机 关解释制) 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 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C.人大及其常 委会) 41.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 席候选人名单的是(B.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主席团) 4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C. 45周岁) 43.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 (A. 不得超过10年) 44.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B. 全国人大委员长)。 4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的是(A. 国家主席)。 46.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 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D. 国家主 席)。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D. 1954年)。 48.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国务院)。 49.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 限为(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 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 的是(C. 全国人大常委会)。 5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D. 不定期召 开)。 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B. 国 务院直属机构)。 53.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 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 的,应当由(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所 编制和汇编的本级年度总预算草案,经本 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的时间是(B. 下 一年1月10日前) 55.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 (D. 五级) 56.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 国城市的主体是(C.地级市) 57.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 本成形于(C. 元代) 58.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15个) 59.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 早设立的则是(D. 内蒙古自治区)。 60.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 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 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 川) 61.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 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 治县最多的省是(C. 云南) 62.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其中地级市、行署一般有(C. 40-50个左 右) 63.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 数民族有(C. 55个) 6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参考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 6700万3.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 民定宪法4.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D. 邦联制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党龄()。A. 5年以上6. 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 政治体制7. 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 公民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10. 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A 满分:1 得分:111.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2. 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 全国人大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4.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 民主集中制1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 D. 五年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法律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中国公民的资格B. 成年性C. 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D. 精神健全、正常 E. 爱祖国爱人民2. 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A. 历史性B. 阶级性C. 权威性D. 层次性E. 稳定性3. 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A. 统一解释B. 部分解释C. 条理解释D. 专门解释E. 补充解释 F. 扩大解释4.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A. 平等权B. 政治自由C. 人身自由D. 信仰自由E. 监督权F.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就是:()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依法行政D. 司法公正E. 执法必严F. 违法必究6.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主要有()A. 质询和询问权B. 视察权C. 与选民和原选举地位的联系权D. 列席其他会议权E. 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F. 提出议案权7. 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有:()A. 重大事项的讨论、决定权B. 选举权C. 任免权D. 地方立法权E. 监督权F. 否决权8. 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 民主集中制原则C.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 群众路线的原则E. 首长负责的原则F. 精简和效率的原则9. 从宪法的形式看,我国宪法属于()A. 成文宪法B. 不成文宪法C. 刚性宪法D. 柔性宪法E. 协定宪法F. 民定宪法10. 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A. 农村村民委员会B. 城市居民委员会C. 工会D. 妇联E. 共青团F. 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三、判断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的制定者,而不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A. 错误2. 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A. 错误3. 中共虽然禁止除共青团之外的其他任何党派、政治团体、政治组织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和发展成员,但其他组织和团体的成员如果参加军队,并不须与原来的组织脱离关系。A. 错误4. 任何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有权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A. 错误5. 我国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宪法修改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策性修宪”的模式。B. 正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15 分。)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D. 不定期召开2.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域地域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C. 64.3%3. 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 15个4.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C. 800人5. 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 )。决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6. 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D. 五级7. 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数民族有()C. 55个8.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职的年龄要求是\(C. 年满四十周岁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年D. 1954年10. 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川11. 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A. 中共中央书记处B. 国务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

电大2014秋《中国政治制度史》机考单项选择题题库(考试必用)

《中国政治制度史》机考单项选择题题库(省考课) 1、()是延续专制皇统“家天下”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B) A、财产继承B、皇位继承C、姓氏继承D、后宫 2、“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其中的“台阁”,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将尚书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扩大机构,赋予更大的权力,时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它的长官尚书令级别不高,终汉之世只是一千石,但掌握国家实权。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A)A、尚书台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3、《文献通考》:“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里指的是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 B) A、议事堂B、政事堂C、内阁D、军机处 4、《新约法》,就是《中华民国约法》,是由《临时约法》增修而成的,形式上拼凑了西方国家的法律条款,实际上是确认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因而又称袁氏约法。于1914年4月29日完成三读程序,5月1日以大总统()名义公布。( A) A、袁世凯B、孙中山C、冯国璋D、黎元洪 5、《新约法》颁布及袁世凯对行政机构进行改组后,袁世凯变成了终身总统,已成为实际上的皇帝。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下令承认帝制,首先宣布独立的,是()省。( B) A、贵州B、云南C、四川D、湖北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宪法效力的约法,于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由()以临时大总统身份正式公布。( B) A、袁世凯B、孙中山C、冯国璋D、黎元洪 7、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最初主要是一个办理()的机构。( B ) A、全国政务B、外交C、工商行政D、地方事务 8、北洋大臣依例由()兼任。( B) A、两江总督B、直隶总督C、两广总督 D、四川总督 9、不论是南朝,还是北朝,()都已成为参与决策的宰相机构,其长官侍中已成为宰相之一。(A)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尚书台 10、曹魏末年,尚书省变成了执行机构,中书省则变成了出令机构,()成了真宰相。(A)A、中书令B、尚书令C、中书监D、侍中 11、曹魏时期,侍中的权力进一步增强,已与尚书一同“综理万机”。晋代,侍中寺进而发展成为(),主管政事范围也不断扩大,侍中的地位大体与尚书、中书比肩。(A )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尚书台 12、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的正式启动。( B) A、新政 B、预备立宪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13、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 D ) A、宪政公会B、自治会 C、宪政筹备会 D、国民宪政会 14、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康有为及其同道进行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他们通过组织各种学会、办学、办报、演说、上奏章、著书立说来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社会的支持。在天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复习资料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被通过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C ) 2.国务院组成人员中,除总理外,其他人员的提名权属于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C ) 3.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其派出机关的是 A.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B.市辖区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D.乡、民族乡人民政府( A ) 4.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可以制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B ) 5.我国各省设置的人民法院称为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B )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二年(C ) 7.邓小手指出我国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符合 A.马克思主义观点 B.精兵简政原则 C.市场经济要求 D.中国实际(D ) 8.1953年2月通过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的是 A.中共中央委员会 B.政务院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 ) 9.乡镇每届政府任期是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二年( A ) 10.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主要标志是(C ) A.多党合作 B.政治协商 C.民族区域自治 D.基层民主 11.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B ) 12.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法规的前提是 A.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B.本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10名代表提议 C.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D.本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0名代表联名提议(C ) 13.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

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C. 工农联盟)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D. 《选举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全国人大)。 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中央委员会)。 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6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主权在民)。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人民民主专政)。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民定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全国人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D.五部宪法)。21.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单一制)。 22.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公民)。 23.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A.人民代表大会)。25.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作的主要是(B.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B.大会主席团)提名。 2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建议的是(B.中共中央)。28.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B.全国人大)。 29.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是(A.县级以上代表 ) 30.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三年)。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民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D.五年)。3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党龄(A.5年以上)。34.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35.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 C. 中国民主同盟) 36.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民主党派是( D.中国致公党) 37.宪政的前提是( B民主) 38.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 C.全国人大常委会)39.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 D. 专门机关解释制) 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C.人大及其常委会)41.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名单的是(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4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C. 45周岁) 43.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A. 不得超过10年)44.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B. 全国人大委员长)。 4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的是(A. 国家主席)。46.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D. 国家主席 )。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D. 1954年)。 48.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国务院)。 49.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限为(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的是(C. 全国人大常委会)。 5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D. 不定期召开)。 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B. 国务院直属机构)。 53.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 (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 5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所编制和汇编的本级年度总预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的时间是(B. 下一年1月10日前) 55.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D. 五级) 56.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城市的主体是(C.地级市)57.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本成形于(C. 元代)58.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15个) 59.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早设立的则是(D. 内蒙古自治区)。 60.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川) 61.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县最多的省是(C. 云南) 62.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其中地级市、行署一般有(C. 40-50个左右) 63.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数民族有(C. 55个)6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域地域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C. 64.3% ) 65.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B.21个)。 66.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有(B.苗、瑶等民族)。67.按照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一般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B. 两个或三个孩子) 68.在民族自治地方,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A.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 69.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立法权主要表现为(C. 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0.大陆设想并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是在(A. 20世纪50年代) 71.任命特区行政长官的是(B.中央政府) 72.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职的年龄要求是\(C. 年满四十周岁)7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 C. 800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议行合一: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立法、行政等全部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规范选举活动的各类制度。其含义包括:(1)广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其中制度是法律、法规、章程、规则和惯例等所有规范、准则的总和)(2)从中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组成人员的制度;(3)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4.行政组织体制:指国家行政组织内部的各层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关系和结构体系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6.政党制度:指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干预政治、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指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以及各政党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 1.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 ①国家xx: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具体包括: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在不与该法律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②法律xx: 1978年宪法第一次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职权。 凡关于宪法、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加以补充。这种解释或者补充规定与原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③监督权: 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有权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包括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④决定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⑤任免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⑥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 包括主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召集全国人大会;决定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主持全国人大预备会议;审查代表资格;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领导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等。 ⑦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2.选举制度主要原则: ①普遍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性。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为国家代表机关的权利。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全答案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附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全国总动员的决定权属于 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2.我国省级政府被赋予制定地方行政规章职权是在 B A.1954年 B.1979年 C.1982年 D.1988年 3.毛泽东明确提出和论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原则的文献是 D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十大关系》 4.原选区选民对县级人大代表提出书面罢免要求的法定联名人数为 D A.20人以上 B.30人以上 C.40人以上 D.50人以上 5.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主席缺位时继任其职位的是 C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副主席 D.全国政协主席 6.1982年至l993年间,县级政府每届任期是 B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7.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名额的是党的 A A.全国代表大会 B.中央委员会 C.中央政治局 D.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于 C A.1993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9.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开支的批准权属于 C A.行政长官 B.财政司 C.立法会 D.审计署 10.民族乡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 C A.最低层级 B.主要形式 C.补充形式 D.特殊类型 1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的法定人数为 C A.全体代表2/3以上多数 B.出席代表2/3以上多数 C.全体代表过半数 D.出席代表过半数 12.当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不同意检察委员会中多数人的意见时,可报请决定的是 B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人大常委会 C.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D.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机构是中央委员会和 A 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中央军事委员会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修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就政体而言,属于同一类型(理解) 国体: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大制度由于特定的国情所致,具有以下特点,即中国特色(问答) 1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 2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 3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 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民主集中制 (四)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回忆在北京隆重召开,通过了第一部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广义上讲,它不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而且还包括由它产生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 狭义上讲,仅指它的全体会议,而不包括它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书上狭义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代表总额不超过3000人(1986年修改为不超过3000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一)最高立法权

(二)最高任免权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细节) (三)最高决定权 (四)最高监督权 (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会议开幕需达到法定人数,全国人大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举行。 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提出议案。 我国人大的立法程序包括四个阶段: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 法律草案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过? (1)全国人大对宪法修正案的表决必须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对其他法律草案的表决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2)表决方式采用的是法律草案一次性表决,而非逐条表决。 全国人大常委会地位: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全国大人有权罢免常委会组成人员。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在全国人大补选之前,由委员长暂时代理国家主席职位。 现行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第一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委会辞去常委会的职务。 人大常委会有哪些职权? (一)国家立法权 (二)法律解释权 (三)监督权 (四)决定权 (五)任免权 (六)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 (七)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有权提出议案。 中国的行政区域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一般的行政区域,即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镇等; 二、民族自治地方,即省一级的自治区,省级与县级之间的(地级)自治州、县一级的自治县; 三、特别行政区

2019年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政体形式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A)。 A、共和制 B、民主制 C、联邦制 D、单一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P4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单一制 3、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B)中,第一次提出中国未来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要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 C、《矛盾论》 D、《实践论》 4、全国人大代表的总额不超过(B)。P16 A、2500 B、3000 C、3500 D、4000 5、我国宪法规定,如果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C)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开全国人大会议。 A、1/3 B、1/4 C、1/5 D、1/6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需达到法定人数,全国人大会议需要有(B)以上的代表出席,才可以举行。P21 A、1/2 B、2/3 C、3/4 D、4/5 7、宪法修正案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和(C)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才有权提出。P23 A、1/3 B、1/4 C、1/5 D、1/6 8、在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在全国人大补选之前,由(B)暂时代理国家主席职位。P26 A、总理 B、全国人大委员长 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D、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9、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为(C)年。P27 A、3 B、4 C、5 D、6 10. 我国宪法规定,法律由(B)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P25 A、国务院总理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1.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为(C)。P27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12、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每年举行(A)次会议。P20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B)。P7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民主集中制 C、首长负责制 D、层级制 14、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A)一次会议通过的。P42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B、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C、1954年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 D、1955年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 15、地方各级人大遵循(C)原则,实行合议制,通过会议形式集体行使职权。P54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权 C、民主集中制 D、首长制 16、“一府两院”是(B)的简称。P55 A、人大会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B、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C、人大会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 D、人民政府、人大会议、人民检察院 17、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必须是一个代表团或(B)名以上的代表才能向全国人大提案。P75 A、25 B、30 C、35 D、40 18、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D)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有权提议修改宪法。P76 A、1/2 B、1/3 C、1/4 D、1/5 19、《代表法》规定,全国人大会议期间,(A)代表团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P78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003151810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考试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课程代码003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代中国最髙国家权力机关是 A.中共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 D.政协全国委员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法定人数为 A.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 B.出席代表的2/3以上多数 C.全体代表的3/4以上多数 D.出席代表的3/4以上多数 3.乡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为5年始于 A.2000 年 B.2002 年 C.2004年 D.2006年 4.我国现行兵役制的主体是 A.义务兵役制 B.志愿兵役制 C.预备兵役制 D.雇佣兵役制 5.下列属于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6.任免驻外全权代表的职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外交部 7.国家对省以下土地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始于 A.2002 年 B.2003 年 C.2004 年 D.2005 年 8.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是中共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9.1958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成立財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的通知》要求“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 A.党委 B.党组 C.书记处 D.政府 10.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联名向常委会提出对最髙人民法院质询案的法定人数为

A.6人以上 B.8人以上 C.10人以上 D.15人以上 11.我国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12.开除严重触犯刑律的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党籍的决定权属于 A.中共中央组织部 B.中共中央书记处 C.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D.中共中央政治局 13.我国县级及以下负责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的机构是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大常委会 C.村委会或居委会 D.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 14.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的提名权属于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委员长 C.委员长会议 D.主席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 A.1952 年 B.1982 年 C.1984 年 D.2001年 16.我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政闻社 17.选举委员会公布选民名单的时间应在选举日的 A.10日之前 B.15日之前 C.20日之前 D.30日之前 18.地方人民政府副职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 A.1?2人 B.1?3人 C.2?3人 D.2?4人 19.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职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20.1946年提出“为中国政治真正民主化而奋斗到底”的政治主张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建国会 B.中国民主促进会 C.中国农工民主党 D.中国致公党 21.各级人民政府是各该级国家权力机关的 A.代表机关 B.行政机关 C.监督机关 D.执行机关 22.省级人大代表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其职权范围内议案的法定联名人数为 A.5人以上 B.10人以上 C.15人以上 D.20人以上

2020年10月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0315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十八大以来行政体制改革中推行的“三个清单”制度是指责任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和 A.职能清单制度 B.任务清单制度 C.债务清单制度 D.权力清单制度 2.下列国家中实行单一制的是 A.德国 B.俄罗斯 C.日本 D.巴西 3.决定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务委员会的是五届人大 A.一次会议 B.二次会议 C.三次会议 D.四次会议 4.中国共产党县级委员会委员必须具有党龄 A.2年以上 B.3年以上 C.4年以上 D.5年以上 5.直辖市建置的批准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联名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组成部门质询案的法定人 A.15人以上 B.20人以上 C.25人以上 D.30人以上 7.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是 A.邓颖超 B.徐特立

C.宋庆龄 D.董必武 8.以下由省级人大主席团提名的人选是 A.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B.下一级监察委员会主任 C.本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D.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9.以下国家中实行议会制的是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法国 10.决定国家特赦的职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 11.一省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的决定权属于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省人大常委会 12.下列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的是 A.审计署 B.新华社 C.国务院参事室 D.国务院研究室 13.由行政首长、行政首长副职、秘书长组成的地方人民政府会议是 A.全体会议 B.联席会议 C.常务会议 D.专题会议 14.根据1954年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县人民委员会设立的派出机关是 A.专员公署 B.区公所 C.街道办事处 D.派出所 15.一般而言,可以申请设立民族乡的条件是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人口总数的 A.20%以上 B.30%以上 C.40%以上 D.50%以上 1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国务院的 A.组成部门 B.直属机构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单题及答案汇总 1.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政治制度? 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2分)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2分)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2分)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2分)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2分)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少1项扣1分)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2分)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分)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 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2分) 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2分) 4.何谓“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 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实行法治。(4分) 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分) 依法治国突出表现在依法行政方面。(2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2分)。 5.电子政务有哪些优点? 第一,电子政务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组织的高度整合(2分) 第二,电子政务具有良好的交互性。(2分) 第三,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务公开。(2分) 第四,电子政务可以提高行政效率。(2分) 第五,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政治参与的水平。(2分) 10.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 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4分) 具体内容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