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一)了解现状,提高认识,重视专业建设

根据上面的分析,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高校“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现象的出现,以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缺乏互动的客观存在。了解到这一现状,是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的根本和基础。面对这一现状,在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时,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专业建设上;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的实践中,专业建设要依托于学科建设,充分利用学科建设资源,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建设,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中

从意识上提高对专业建设的认识,是为了在实践中引起高校管理部门对专业建设的重视。因此,高校管理者更应该从实际工作中重视专业建设,强化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的规划与建设之中。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在学科发展前沿的突破,以及学科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要将学科建设中取得的学术成果尽快转化为本科教育中的优秀资源,要重视对领军性人才的引进,也要培养出一支有一定规模的科研与教学队伍;要重视学术队伍的科研水平及其教学能力;学科基地的建设,既要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能够发挥其教育功能。这样既能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又能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放在合理的位置,有利于高校整体的建设与规划,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张颖刁婥等)

(摘自《继续教育研究》 2010年第10期)

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科、专业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基本概念,有着相近的内涵,因此人们常常把“学科”、“专业”相混淆,也经常把“学科专业”作为一个词语使用。“学科专业建设”也经常见诸于各类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教育科研论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为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研究和探讨,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不同认识。本文对学科、专业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人们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有所帮助。

一、学科、专业在高等学校存在的基础及其关系

1、学科、专业在高等学校存在的基础

高等学校的学科,属于某一学科的一个“亚群体”。虽然学科是知识领域的划分,但在高等学校,知识领域仅是学科存在的一种形式,其依附体主要是掌握知识的人以及这些人组成的群体,即教师和研究人员(以下统称教师)。没有掌握该领域知识的教师存在,该学科在该高等学校就不存在。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是以掌握该学科高深知识的教师的存在而存在的。简言之,高等学校的学科以教

师的存在而存在。

专业源于社会对专门人才和专门知识的需求,为培养专门人才而设置,以社会对各种专门人才的不同需要而相互区分,它“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高等学校的某一个专业只有招收、培养了学生,才能称该校有某个专业。否则,若某专业因某种原因而停止招生,则当该专业的所有学生毕业后即可认为该专业在该校就不再存在了。所以在高等学校,专业以学生的存在而存在。

人们按照其自身逻辑和教学规律对各学科的知识进行选择、编辑,形成适合不同教学对象的教材,教材运用于教学过程形成课程,各种课程的组合形成专业。因此,课程是学科和专业的中介。

2、学科与专业的对应关系

高等学校的专业处于学科体系和社会需求的交叉点上,具有职业性和学术性双重特性。人才培养的层次越高,专业的学术性就越强,职业性就越弱;反之,职业性越强,学术性越弱。

(传统的)研究生专业的学术性要强于职业性,甚至具有完全的学术性,应理解为“以攻读某专门学科(知识领域)的学位为业”。这样,研究生的专业在名称、口径等方面就与学科具有了一致性,或者说具有同一性,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称谓了。

在本科教育层次,专业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相当或弱于职业性。本科专业的学术性要求必须有相关学科作为其依托。依托的学科越少,专业的口径就越窄;依托的学科越多,专业的口径就越宽。本科层次的专业与学科通常不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很少看到“学科”或与学科有关的提法,通常仅称“专业”,如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有研究人员认为,“有些学科本身就是专业,有些专业本身也同时就是某一学科”。笔者认为,研究生教育中的专业和本科教育中的部分专业,在名称、口径等方面与学科具有同一性,但也不宜认为“有些学科本身就是专业”或者“有些专业本身也就是某一学科”。因为,当这样的学科和专业在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时,其建设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后的评价标准是不完全相同的。还是应在不同的场合给予恰当的称谓为好,以避免造成人们理解上的偏差。

3、学科、专业的变化与相对稳定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学科可以不断地分化,而专业具有相对稳定性。也有学者认为,学科具有相对稳定性,专业是变动不居的。笔者认为,笼统地讲学科和专业的变化与相对稳定的关系是不恰当的。学科名称、专业名称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学科方向在一段时间(如五年或十年内)可以相对稳定,但当院校重新制定下一阶段的学科发展规划或进行学科组织重构时,当对学科发展状况、发展趋势重新审视并加以凝练时,当新的学科带头人出现时,学科方向就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学科水平不应该一直稳定,而应不断提高,这也是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专业招生规模、专业口径在几年之内可以保持稳定,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和知识、素质、能力结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专业招生规模、专业内涵、专业口径等进行调整,以保持专业的适应性。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科还是专业,都有其变化和相对稳定的方面。把握学科和专业的变化与相对稳定的关系,对于指导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原则

人们对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已有很多研究,其中“非均衡发展原则”已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专业建设是否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呢?我国在1961年发布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校60条》)中规定,“每个学校应该努力办好若干重点专业”。笔者认为,这在当时的国家经济条件和对专门人才极端需求的情况下是应该的,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应遵循均衡配置资源的原则。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和目的不同,使得在学科建设中坚持非均衡发展原则、而在专业建设中遵循均衡配置资源的原则成为可能和必要。

从可能性上看,投入到学科建设的资源主要用于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基本条件建设、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而用于专业建设的资源主要用于课程和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实习和实验场(室)建设等方面。其建设的内容和层次各有侧重,对学科进行重点配置资源与对专业均衡配置资源不相矛盾。

从必要性上看,非均衡发展在资源配置上表现为重点学科得到的资源多而非重点学科得到的资源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集中有限资源,实现重点学科的快速发展,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专业以学生的存在而存在,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使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经过几年的专业教育学到今后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本领。一所院校,虽然专业有学生规模大小之分、有社会需求的“冷”“热”之分、有新设专业与传统专业之分,但没有高低与轻重之分、没有“手心手背”之分。专业依托的学科不同,而学科又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学科建设上资源配置的差异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专业建设所得到专题研究的资源的多寡,这就更需要在专业建设上优化资源配置,以便尽量使每个专业均衡发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专业建设受益。

三、学科建设与学位授权点建设

某学科获得了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人们通常将该学科称为某某学科博士

或硕士学位授权点(习惯上简称为学位点或博士点、硕士点)。这时,学科建设与学位授权点建设基本属于同一概念,也具有基本相同的建设内容。但把学科建设等同于学位点建设,就容易产生片面追求学位点数量、重“申报”轻“建设”等弊端。笔者认为,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是有区别的。

首先,从内容上看,虽然二者互有重复,但各有侧重。学科建设侧重于学科的基本条件(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建设,其目的在于夯实学科基础、形成雄厚的学科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位点建设侧重于人才培养,其建设内容必须能够保证而且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必须有一套严格规范的人才培养程序。

其次,从层次上看,学科建设是学位点建设的基础。教育的层次越高,其学术性就越强。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决定了其运行的基础就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过程是一个学科组织从小到大与从弱到强、学术水平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而学位点是在学科水平达到国家认可的标准之后才获准设立、招收培养研究生的。

第三,从权力关系上看,学科的设置与学科发展方向的选择属于高等学校的自主权,不受外界权力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束缚;而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学术声誉,学位点必须经严格审核后才能设置,而且要符合《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划分。

如前所述,研究生的专业在口径、名称等方面与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具有一致性,而学位点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学位点建设可以理解为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建设,在理论上可以与本科层次的专业建设相对应。

四、非主干学科的建设

一般来说,院校都有若干学科不作为任何专业的主干学科,这些学科以承担公共课教学的学科为主。那这些学科是否应和其他学科一样进行学科建设?如果建设,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应如何建设?

首先,应对这些学科在院校中的地位加以明确。正是人们经常把学科等同于专业、把学科建设等同于学位点建设,才致使这些非主干学科在院校中的地位不如招收学生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甚至不被当作学科看待。笔者认为,学科以教师的存在而存在,无论是从学术性角度看,还是从组织性角度看,非主干学科与其他学科均无差别,应该纳入学科建设的对象范围。另一方面,这些面向全校承担公共课教学的学科通常与各专业的专业建设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不将其纳入学科建设的对象范围,那么,这些学科必将长久地处于边缘地位、势必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如果将非主干学科纳入学科建设的对象范围,那么,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本院校某学科在该学科领域的相对水平、培养学科拔尖人才和学术团队、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并推动本学科的发展。

院校的非主干学科,其存在的目的是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提供教师和课程,因此,其建设目的也应在于吸引高水平教师并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在于保证面向广大学生的课程的质量。当然,笔者也绝不否定非主干学科通过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来提高学科水平,但这不应当是其首要目的。

从非主干学科的性质和存在的目的可以看出,其建设重点是教师和课程。重点学科、主干学科的建设往往通过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来吸引、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以科研带动教学。而非主干学科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其所有教师均要面向广大学生,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平均水平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而要关注每一名教师的发展,要为所有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有力的条件。课程建设水平应是衡量非主干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些承担公共课教学的非主干学科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但现实中,这些学科的课程很难像专业课程那样受到学生重视。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不作深究。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讲,要树立精品意识。这些课程既要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毕业后的人生与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储备。(马涛)

(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转变习惯思维模式拓展学科发展视野

在我国高校,存在“学科建设”之说。从教育部到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乃至教授们,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成了衡量学科水平及管理者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很多大学之学科建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仔细思索,不难发现流行的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一些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本文即探讨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存在何种问题,如何转变。

一、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究竟是什么?只需看看高校中管理者对于学科建设的主要关注即可明白。

1.单一学科关注

就学科建设的规划和执行而言,高校中一般是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的。而院系在考虑其学科建设时,自然容易囿于传统的学科视野及学科框架中。人们关注单一学科的建设,一方面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因为教授们对其学科的范围有一个传统和习惯的认识。即使有识之士认识到需要跳出框框或扩大视野,有时也难免遇到强劲的阻力。如在机械学科,当一个教授希望支持某个与传统机械学科不大有关的建设内容时,他很可能会听到有人斥之曰“无‘机’之谈”。另一方面,利益的考虑也使得院系在考虑学科建设时局限在自身确定的范围内。这就是说,即便有人认识到传统学科视野的局限性,但在真正考虑学校对于学科建设支持时,若提出与其学科的传统认识关联不大的问题时,又恐其它院系分割其利益,故而还是局限在传统的学科框架内。

2.指标关注

大学的管理层通常很在意学校拥有多少博士点及重点学科之类的指标,因为此类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实力。因此,大学对某一个院系学科建设的关注首先是看它是否有硕士点、博士点,是否是重点学科。如果已经有了,是否是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等等。如果把此类指标当作一级指标的话,则还有二级甚至三级指标。如重点实验室(国家抑或省部级)、获奖数、长江学者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重要刊物论文数等等,不一而足。

3.科研关注

学科建设中的另一个关注是科研,尤其是对研究型大学而言。前述的指标关注中就有很多是与科研相关的,因此关注科研就成了学科建设中很自然的考虑了。进一步的考虑则是培育大的科研项目。应该说,很多学校的学科建设中关于科研的规划有力地促进了研究水平的提升,也有相当的意义。问题是对科研的关注是否包含了对教育本质的关注?

4.重点关注

教育部关于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点,扶强不扶弱。如“985工程”中关于学科建设的支持即如此。这也有道理,这些年的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是最好的,在其有优势的若干方面着重建设,当然能使其优势更为明显,从而也彰显学校的特色。

上述关注都有道理。实践中,一些大学的学科建设也的确起到了好的作用,产生了不错的效果,但不等于说今后就不需要人们重新审视。下一步的学科发展是否需要拓宽视野?过分关注于科研而忽视教育是否为明智之举?在单一学科范围内讨论学科建设是否欠缺什么?仅仅关注某些指标是否为学科建设中的浮躁体现?笔者认为,在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中,传统的、习惯的学科建设思维模式基本完成了它的阶段使命,而今后则必须改变。

二、习惯思维模式缺少核心价值观

不妨分析一下,习惯的学科建设思维模式究竟欠缺什么?一言以蔽之,缺少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如下:

1.缺少关于教育本质的考虑

应该承认,多年来大学里关于学科如何发展受到类似于政绩观的强烈影响。关于大学的水平或发展,大学的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是重点学科、博士点之类的数量。但教育者思考学科发展却不应该停留在这种层次上。大学之谓大学,高等教育之谓教育,关键在于从教育的本质上去考虑学科的发展。那么教育的根本是什么,当然是培养人。既如此,大学学科的发展首先应该围绕涉及教育本质的一些问题,诸如: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应该具备何种素质?怎样培养?诚然,高水平大学的标志之一是其所拥有的高水平研究,但大学之研究与研究院所之研究的不同乃在于其根本目的相异,尽管其研究的最终结果衡量却并无大学还是研究院所之分。大学的社会责任之根本还是培养人,高水平大学往往通过研究培养高级人才。因此,大学在考虑其学科建设时,不能忘掉教育的本质。如果把重点学科、研究成果之类的指标喻为毛,则关于教育本质的考虑则应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许有人质疑,通常皮在毛之下,隐而不见,故只需要关注毛则可。问题是,皮肯定会影响到毛的质地。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缺乏教育的内在理想,

自然会影响大学管理的评价体系,很容易导致仅仅关注科研指标,而少关注科研与教育的融合,当然最终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还有人或许诘问,考虑教育之本质与否,又有多大可实际操作的空间?后文当可释疑。

2.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谈论发展,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仅仅关注指标之类的东西,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一所大学的声誉之根本体现是什么?多少研究成果以及重点学科之类的量是不容易为人们所记住的,即使对于圈内人士亦如此,更别说是普通的老百姓。一所大学留给世人的声誉之根本乃在于她的“人”,即她的毕业生以及在学校的教师。因此,基于“人”的培养(既包括学生培养,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培养)的学科发展才是真正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即使纯粹从研究的角度而言,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也明显有优劣之分。近些年来,由于各个层面的评价体系的综合作用,使得教授们及管理者们都把眼光放在尽快出研究“成果”,项目数、科研经费数、文章以及获奖数等。这种“成果”可能不是真正的成果,或许就是管理者之政绩体现以及教授们之功利体现。这种短期效应当然不利于研究以及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缺少整体和系统的观念

多年来,我国高校中(包括一流大学)在考虑学科建设时过分强调支持重点和强势学科或方向。每一所学校当然应该有其鲜明的特色,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是最好的,这是简单道理。因此,很多人考虑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锦上添花。实事求是地说,锦上添花的思路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许是正确的,但若把它绝对化,其谬大矣。思考学科建设,整体和系统的观念必不可少。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另一方面也要协调发展。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意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这恐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之一。其中道理其实也简单,因为不能协调发展,不仅影响到整体,而且也波及到“重点”的可持续发展。如某大学,工科很强,理科弱。如果一味支持工科的话,理科水平不高最终还是会影响到工科的长远发展,因为工科的进一步提升需要理科的支撑。又如一所综合性大学,其理工均强,人文弱,如果对其人文学科的支持不够,情况又若何?姑且不论其作为综合大学的整体实力,即使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一个强大的人文学科的存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也许有人会反驳,我们没有强大的人文学科,但可以请很多外面的人文大师来做讲座,一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错,可以提高。但是自身有无一个强大的人文学科,所形成的人文势场大不一样,其“势”不一样,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也不一样。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思考学科的发展,还要注意到新的学科方向或领域。既然是新的方向或领域,原来在这方面就无所谓强弱。如果一味强调支持强势方向,新的方向或领域就可能得不到支持,这显然是违背学科发展规律的。

4.缺少学科的大视野

“大视野”对于教育管理者尤其重要。眼光局限在学科的传统视野中的情况并不鲜见。部分教授固守在传统的学科领域,不愿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去拓展。如果仅仅如此,也无大碍。然而,少数教授可能夸大传统方向的重要性,借以阻碍他人在其它方向或领域的拓展,这就可能大大地阻碍学科发展了。当今,不管是在科学还是技术领域,学科交叉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那么在学科交叉的边缘地

带,很难划一根清晰的线。再则,即使已有一个学科的教授们在做某一方向或领域的工作,也不应该排斥另外一个学科的教授也做同方向或领域的工作。因为不同学科的教授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均可能取得不同的、有益的结果。如果说,研究视野局限在某一个很小的点上对于某一个教授而言尚有合理性,那么对于大学管理者而言,思考学科的发展就应该具备研究的大视野。在学科建设中构思研究规划时,往往缺少跨学科的研究视野,这也是在很多学校或院系屡见不鲜的。

5.缺少责任意识

教育者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该让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责任意识?为此,学科教育如何改善?二是大学应该承载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相应的学科及其研究发展应该起到何种作用?这虽然听起来很虚,但应该是考虑学科及研究发展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是否怀一份责任意识于心中,则关于学科发展的动力、视野、举措等可能都不一样。学科建设中常常可以看到的,忽视教学、过分支持某强势方向、或者撒撒芝麻,其实都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

三、转变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

由前面分析可知,一定要转变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如何转变?尽管学校和学科的不同使得具体措施各异,但转变思维模式的指导思想却大体相同。其实,就学科建设的举措和行动而言,真正要害的是关注什么。下文就学科关注的拓展略作讨论。

1.从学科方向关注拓展到重大问题或领域关注

当今科技本身的发展抑或社会发展,都存在一些重大问题或领域。如能源问题、环境与气候问题、人类健康问题、水资源问题、农村问题……,还有很多次级重大问题或领域。把一所大学某一学科的发展与重大问题或领域联系起来,就是要分析未来某学校、某学科在某重大领域中能发挥何种作用?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学校的某一学科在某一重大领域之研究方面有可能做何种贡献?目前已有什么条件?缺少什么条件?如何争取资源?如何整合力量?切入点在哪里?如何与其它学科交叉?如此等等。试想,关于学科发展的这种思维模式是习惯的思维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在习惯的学科建设思维模式中,人们仅把眼光停留在如何进一步支持有优势的方向,即使考虑其未来研究的发展,也是局限在某一优势方向内部。而考虑重大问题或领域的方式显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它包含了学科长远的考虑,包含了学科方向的拓展(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也需要设法整合优势力量。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培养的学生视野更开阔,学科的研究方向及选题更有意义,由此而得到的机会更多、资源更丰富,出大成果的可能性也越大。对重大问题或领域的关注首先体现了责任意识,因为有可能在重大问题或领域方面有所为,则能充分显示大学及其大学生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其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管是从研究或教育的角度,重大问题或领域都是值得致力于长远发展的;其三体现了系统整体及多学科交叉的思想,因为这类问题或领域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院系的协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未排除对优势学科方向的关注,因为优势学科方向在解决重大问题中往往也会扮演关键角色。因此,优势学科方向关注其实也包含在重大问题或领域关注之中,只是后

者的层面显然更高。

2.从科研关注拓展到教育关注

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因此学科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有利于教育。大学教育有太多的理由和问题需要致力于学科发展的教育者们关注。其实,一所学校某一学科的质量如何,最根本的因素是其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表现。既如此,就应该为在校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好的教育。因此,考虑学科的发展当然应该关注教育,尤其是本科生教育。这样的学科建设才能真正体现教育者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本科生教育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一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再设计。科技本身的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都需要人们调整专业及课程的内容。二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所需要的教育方面的举措和手段,如增加教材的启发性,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等。三是对社会和业界的开放。一方面增加学生与社会和业界接触的机会,使学生在其中有可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业界的需求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让社会和业界的需求反映到教育环节中,甚至让业界人士走上大学的课程讲堂。四是如何培育好学生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的环境,包括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某些其它学科的知识,在课外与其它学科学生讨论与交流。五是如何把更多的研究资源用于本科生的教育等。总之,在规划学科发展时,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需要教育者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去关注。这些关注实际上就是从本质上认识教育的具体体现。遗憾的是,现实中包括一流大学的研究能力很强的优秀教师们,对此关注甚少。也许有人说,教育问题并非无人关注,重点大学里通常是那些主要从事教学的教师去关注,而主要从事科研的教师则更多关注学科建设。这种观点和做法都是有害的。科研与教学的分离绝对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应该让那些科研潜质很好的教师也关注教育。

3.从专业关注拓展到人文关注

在讨论、规划学科发展或学科建设时,大多数都是首先考虑科研,进一步的则有关于专业的考虑。人们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人文素质非常重要。或许有人反驳,这不用专业教育人士思考,学校有专门负责通识教育的人,他们会关注人文素质教育,包括课程教学及人文素质讲座。此种观点谬矣。仅仅把人文素质教育寄托在人文课程和讲座,其效果是有限的。笔者认为,对于专业教育者言,应该在专业教育中施予人文关注。这主要表现在“以学生为本”上。学校里最大的“以学生为本”当是挖掘学生的潜能。有些人只注意到挖掘优秀学生的潜能,对优秀学生施予创新教育。其实挖掘学生潜能也好,创新教育也好,并非只能针对优秀学生,对于所有学生皆有必要。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因材施教。此思想古已有之。只不过是现代教育不再是古时的个人传授式的教育。当今大学在规划学科发展时,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在批量培养同时,尽可能地考虑和施予个性化教育。出于教育者的责任感,出于对教育的热情,这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探索。现代科技手段完全可以用到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启迪中。另一方面,在专业规划中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注习惯和视野。其实,前述的重大问题或领域关注本身就隐含着人文关注。试想,对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类健康问题等等的关注,其实就是对人类发展的关注,当然就是人文关注。换句话说,学生养成了人文关注的习惯,他们也会更自觉地关注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协同力、领导力之类的

综合素养,也是一种人文关注。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些因素。作为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把此类能力的培养寓于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环节中。这种能力培养首先表现在教育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这类能力需要爱心、需要对他人的尊重,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

在规划学科发展时,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因素。需要专业教育者思考的是,如何把上述这些人文关注有意识地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如教材内容以及实践环节中。总而言之,大学在考虑学科发展或学科建设时,不能把目光仅局限在本学科专业的狭隘视野中,更不能只关注研究。习惯的学科建设思维模式是缺少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在学科建设的规划和执行中,要从习惯的学科关注拓展到对教育的关注、对重大问题或领域的关注,乃至人文关注。(李培根)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3、14期)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体现资源共享的本科课程新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课程体系。以建设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厦门大学,在“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念指导下,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体现资源共享的本科课程新体系。

一、当前研究型大学课程结构的弊端

我国大学的课程结构体现着浓厚的专业教育色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主观认识方面不到位,也有客观上的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它们直接从顶层设计上制约了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课程体系的组织架构,造成课程计划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刚性特征,而弹性、柔性运行不足。这突出体现在“四个截然分开”上: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截然分开。国外必修课与选修课没有明显的界限,同一门课程对于一个学生是必修课,对于另外一个学生则可能是选修课;对某一个专业的学生可能是必修,而对于另外一个专业学生则可能是选修。相反,在国内大学,在一种专业培养框架内,必修课与选修课却截然分开,并且在观念上一直认为必修课重要,而选修课不重要,这种认识实际上是从管理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归类而不是从学生知识结构角度来认识。这就人为地在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形成一条鸿沟。因此,这也是多年来为什么选修课比例不高、学生选择范围有限的主要症结所在。

主修课程与辅修课程截然分开。在国外大学,为了避免学生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学生选择辅修专业被认为是完善知识结构的必要手段。在这样一种机制下,同一门课程对于一个专业学生而言,可能是主修,而对于另外一个专业学生而言则可能又是辅修课程。与之相比,国内大学把辅修学习看成是一种额外的学习。学生修读辅修不是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出发,而是从解决缓解专业冷热矛盾而产生。这一认识与做法客观上形成了主修与辅修两套不同的体系,主修课程与辅修课程截然分开。

普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截然分开。在国外大学,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往往是通识教育阶段有专业课程,而专业教育阶段也有通识教育课程,并且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转移和专业的改变,通识教育课程还可以转化为专业教育课程,而专业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转化为通识教育课程。但在国内大学,在国家专业目录统一管理下,学生专业的形成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专业招生先行确定专业发展趋向。在这样的一种专业培养框架内,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形成具有严格顺序,普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各行其是,截然分开。

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截然分开。在国外大学的课程结构中,本科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往往是可以共享的,这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管理上,一个大学的课程统一进行编号。然而在国内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尤其是设有研究生院的学校,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争夺资源的矛盾越是激烈。

上述四个方面的截然分开,直接反映了研究型大学内部学科与学科割裂、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教育割裂、教学与科研割裂、教学运行与资源配置割裂、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割裂等弊端。而这种因机制方面而导致的课程体系割裂,从整体上割裂了学生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空间,最终制约了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充分发展。尤其在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资源紧张的现状下,这种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剧了教学资源的无序竞争,导致有限教学资源的结构性浪费。

二、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巫需“三个转变”

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今天,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以及传播知识的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如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课程改革不应回避的问题。由于以往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以教为中心,而缺少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能力等个性化需求,使得整个课程体系缺乏个性化和弹性化,教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既不能让拔尖学生脱颖而出,也无法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合适补习机会,更无法让在某一方面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其合适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设计的空间。

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向“以提升能力为中心”转变。在历史的积淀中,大学比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课程体系设计往往只从本学科本专业出发设计教学内容、课时以及教学组织形式,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层次、类型、规格以及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同需求,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往往采取简单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整个课程计划缺乏学科综合和学科专业交叉,更多体现在专业和学科内部,而从学科间交叉探索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考虑不足,最终使人才培养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从“教学与科研脱节”向“引导学生介入科研过程”转变。大学的科研活动不仅包括教师的科研,而且也包括学生的科研。但是前一阶段的教学改革,重在其本身,而对于如何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如何把科研方法及时引人教学方法,如何把教师科研活动及时吸纳本科生参与,如何把科研意识及时渗透到课堂教学等方面并没有过多的探讨,这使得整个教学改革失去内在驱动性、影响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课程计划的组织及运行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

望、探索的乐趣、创造的潜能,从而无法实现地对学生心智的有效训练和人格全面培养。而对于如何结合学科与专业建设,尤其如何依托科研平台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更新方面考虑不足。

三、厦门大学本科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上面的分析思考和针对研究型大学课程改革存在的共性问题,厦门大学积极探索,形成了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即如何利用研究型和综合性大学的特点,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满足学生兴趣、发展能力多样化需求、体现跨学科的教学体系。为此,厦门大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从顶层设计上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与创新要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以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自主学习为目标的跨学科、分类分层的课程新体系,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种课程体系在组织及运行过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课程计划个性化。新的课程体系在顶层设计上根据人的需求而不是物的标准来设计课程目标,是从个体的特殊需求而不是群体的一般需要来考虑课程的组织,是在现有教学资源约束条件之内,能够充分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或选择专业方向需求。课程计划弹性化。新的课程体系从适应不同学习能力的需求出发,提供多样的“课程套餐”供学生选择。通过提供阶梯式课程计划,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程度选择相应的级别,使每个人的特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学业加速制,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又要实施学业延迟计划,给予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充分的补习机会,让其顺利完成学业。

课程计划柔性化。新的课程体系克服不同课程类型的各种界限或障碍,改变过去几个截然分开的现象,实现主修当中有辅修、辅修当中有主修;必修当中有选修,选修当中有必修,普通教育课程当中有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当中有普通教育课程,从而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课程新体系。

课程计划综合化。新的课程体系克服过去在以形成学科知识为中心,在较窄专业口径甚至专门化方向内设置课程体系的做法,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拆除院系部分机制障碍,从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之间、学科与学习者之间不同层面综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保持必要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其次,确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目标,从实际运作层面解决影响新课程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体现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包括:

全面自主选课机制。允许学生按专业培养目标自主选择、组合课程模块集,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特点,打破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克服不同单位课程资源互不共享的弊端,允许并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交叉选课。打通课程层次,本科生可以选修研究生课程模块。个性化学业指导机制。作为全面自主选课机制的必然要求,必须改变过去导师制、班主任工作制以及辅导员工作制三者之间各行其是、互不沟通的弊端,从管理层面解决三支力量截然分

开的障碍,实现对学生全面、全程、全员的指导,形成常态化、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机制。

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改变过去资源配置上那种按系、按专业甚至专门化方向“小而全”的资源配置方式,从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从大学科层面,统筹考虑不同学科、专业,统筹考虑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通过教师定编、教学经费划拨、工作量考核等经济或行政手段,打破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界限,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运行过程的激励机制。任何改革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推动,而且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内在需求驱动。对于教师,学校应当有意识通过启动一系列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调动教师主动承担教学研究与改革,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渗透科研思想、科研内容、科研方法、科学精神等各种元素,真正让教师体验到教学对于科研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学校应当逐步改变目前单一的学业评价体系和成绩排名体系,而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出发,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差异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和成绩排名制度,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的乐趣和成功体验。

四、厦门大学本科课程改革实践

依据上述思路,厦门大学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开始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及相关配套运行机制的构建。进人新世纪,学校从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出发,自2007级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并在2008级进行实施。同以往相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如下特点:

其一,从学科层面设里平台课程。这是本次教学计划修订的一个亮点。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学校要求每个学科专业都要设置一些最为必要、最为基础、最为核心、最有价值的课程作为平台课程,根据面向对象分为不同级别。面向全校的课程将作为公共平台课程,面向若干个学科专业课程将作为基础平台课程,面向若干专业大类课程将作为专业平台课程。通过平台课程的建设,试图使学生把握大学里最为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把最为优质的教学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每类平台课程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以及学生兴趣爱好需求实行分级分类教学。例如,以学科平台课程而论,经济学院现下设5个系,学院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修”门学科平台课程,但这种必修可以通过选修的方式来完成。如经济史是所有经济学类专业都要修的课程,但经济史可以分为经济史1、经济史2、经济史3等。基础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修经济史1,其他经济学专业如财政学、金融学学生,只要经济史2或经济史3,但允许学生选修经济史l。这种课程设置将改变过去那种比较刚性的做法,适应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的需求,从而使整个课程结构更加模块化、弹性化。

其二,突出学科专业交叉和资源共享。跨系选课是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交叉综合的重要体现,也是厦门大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在新的教学计划中,首先打破了学院与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克服不同单位课程资源互不共享的弊端。原则上,所有的课程可以根据实际资源承受和需求情况,决定对任何系任何专业任何学生开放。本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同时也可成为外专业的选修课程。相应地,每个专业也要开设供全校学生选修的课程。例如,中文系的戏剧影视文

学专业与软件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两个专业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都需要对方给自己开课。但在实施新教学计划之前,由于体制上障碍,这种互相开课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新的教学计划安排中,由于打破了专业界限,两个专业的部分专业课可相互向学生开放。这种开放共享,既实现课程互选,也利于节约教师资源。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学校也打破不同课程类型的界限。在旧的教学计划中,“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公选课)”要求每个学生在文史哲、法学、理、工、经济管理、外语、艺术7大类中跨学科选修12个学分的全校性选修课。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全校性选修课将不再实施这种硬性分配,原则上学生跨系选修非本专业大类的课程均可认定为全校性选修课。经过这一改变,学校除继续开设全校选修课供学生选修外,将可选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校任意一个学院的课程。这就突破了以往必修与选修、主修与辅修的界限,相当程度上缓解以往学生选不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造成选修课“选而不修”、“修而不考”的尴尬状况。不仅如此,外系学生选修这些课程,要求与专业学生一样,这就改变以往选修课质量不高、标准不统一的弊病。同时,专业课开放成全校性选修课,也节约了部分教师资源。

其三,突出培养方案多样性和灵活性。新方案根据学生未来升学或就业的不同志向,设置多个方向,可供学生有较大幅度自由选择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每个专业可再设若干小类专业方向。例如,就业方向的可再分为职业类课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到某一个职业直接就业)、行业类课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到某行业大类就业)、复合类模块(旨在为学生同时提供两种以上的学科背景和就业技能)、升学(考研)。出国深造方向的可再分为学科类、跨学科类等。当然,这种专业不是一种僵化不变的专业定向,而完全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课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为此,这类课程基本是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厦门大学新教学计划已在2008级学生试行,并拟在2009级全面推开,尽管这做法推行不到一年,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首先,新培养方案已初步呈现出人才培养个性化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2008-2009学年第1学期,必修课开课门数比例已经从2006-2007学年第1学期66.9%下降到47.3%,而选修课开课门数的比例从33.1%增加到52.7%;其次,新培养方案实施资源共享,公选课与专业课相互打通。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专业课面向全校开放课程数从原来的零状态提高到11.05%,开放近6000个名额,占公选课总名额的28.19%,达到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预期目标。

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还只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能否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新体系,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弹性化、柔性化和综合化,仍需要解决诸多深层次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界限,让每个系主动把课程开放出来?如何改变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推进课程归口管理?如何基于现有的资源条件,加大平台课程的分级分类教学力度?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在观念层面树立新的理念,更需要在实践层面逐步加以解决。(谭绍滨薛成龙)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0

期)

主编:储祖旺责任编辑:徐绍红侯志军林芸网上查阅:http://cuggroup.cug.edu.cn/gjs/

财务管理专业五年建设规划

财务管理专业五年建设规划 一、建设规模 二、教学团队建设 财务管理专业现有教师4人,全部具有“双师”资格,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1人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2人具有会计师资格,1人具有经济师资格。今后5年,计划投资10万元,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继续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整体职业教育水平。 ⑴全面提升现有教师职业教育水平。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和“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水平,才能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适应学院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因此,我们继续鼓励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专业进修学习,分批次组织本专业教师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和挂职锻炼,每年至少安排1名教师到国内或国外其他高校进修学习,以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整体知识更新和职业教学水平的提高。继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双师资格考试,并对通过双师资格考试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⑵积极引进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今后5年,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2名专业骨干教师。 ⑶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增加1--2专职实习指导教师,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全面负责实践教学、实验室管理和学生技能考证等工作;另一方面,再聘请1-2名富有长期实践经验的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以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同时分批次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5年内所有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时间至少达到6个月以上。 ⑷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我院长期以来实行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师集体备课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使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能尽快成长起来,并胜任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训工作。今后5年,提高青年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仍然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 ⑸推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师资交流方式。深化与校外实习基地及其他企业的合作,使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达到3人以上,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委派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与企业人员共同指导顶岗实习,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参与企业生产工作实践,提高自身技能,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咨询、培训服务,培养教师的实践能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是推进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医院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促进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突出学科优势,增强科研实力,使更多的临床学科尽快达到市、省级重点学科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建设创建期一般为三年,验收通过后,实行动态目标管理,每二年为一个周期。医院将按照浙江省卫生厅、绍兴市卫生局对重点学科建设的考核指标和要求对各级重点学科进行年度考核评估。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医技、护理科室。国家、省、厅(局)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授予的重点学科创建单位和授牌单位均纳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二章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第四条指导思想:为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需要和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多层次的需求,引入重点学科建设的竞争机制,以重点学科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第五条目标:把我院建设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高水平专科妇幼保健院。

第六条重点学科建设的任务 1、医院将按照市级、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申报的要求,结合医学发展的需求,根据学科自身优势,逐渐建设成为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达到市级、省级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水平的学科。 2、以人为本,培养人才,锻炼队伍。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 3、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科研平台,明确方向,重点突破,力争取得高层次科研成果。 4、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使科研与临床、教学更加紧密结合,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5、重点建设学科应以突出医疗特色,开展临床特色诊疗技术,兼顾科研为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三章重点学科设置、申报与评定 第七条医院成立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论证学术带头人的确定,定期研究解决学科建设中的资金、人员、设备、课题研究等存在的问题,指导、监督学科建设规划的落实,协调各部门在学科建设规划落实过程中的关系。 第八条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教科,由科教科根据医院总体规划,制订医院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组织申报、评审、考核和奖惩等具体工作。 第九条巩固和发展医院已有重点学科优势,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市、省内有影响、有优势的学科。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比名次更重要的是内涵 学科是大学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学科水平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学科评估工作,在总结前两次学科评估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类似“中西医结合”的体检方式,不仅依靠体现内涵、成效、质量、特色的数据资料,还增加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专家判断,使得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学科内涵的实质。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这种“质量体检”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宋永忠。 一流大学因为一流学科知名 记者:对于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内涵和学科质量。怎样通过学科评估,不断地推动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但要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 李元元:首先,要客观、科学看待学科评估。学科评估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高校的学科实力乃至办学水平,这是我们关注学科评估结果的重要原因。我们既要肯定学科评估的价值和意义,但又不能过于看重评估名次。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是想通过评估这种形式,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我们更要注重评估本身的科学性。评估目的、评估指标、评估方式以及评估

数据来源都影响着评估的结果和导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这次学科评估,强化了质量意识,也体现了我国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学科评估,这是更为重要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要通过学科评估,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清楚每个学科在国内同类院校的位置,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排名靠前的学科,要巩固优势,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持续发展。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科,要发现差距,分析原因,找到下一步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思路。当然,各高校学科建设还要认真考虑自身学科总体布局和发展特色,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统一谋划、科学发展,推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评估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学科质量现状,还为学科建设开出良方 李家俊:对于一所大学的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内涵和学科质量。 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单元,是一所大学竞争力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所谓一流大学也是因为其有一批一流的高水平学科而知名。 学科的评估就像人的体检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科建设,就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要推动学科发展上新台阶,需要了解学科现状的真正内涵、本质及质量现状,需要更有说服力的学科“体检”。 学科评估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学科的本质内涵和质量现状,还为我们学科建设“开出良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发布学科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还提供学科分析报告,就像人体检化验之后,医生要出具诊断报告,学科评估后的成果是一般国内外排名性评估所没有的,根据学科分析报告的内容,我们不仅能了解各学科自己和兄弟院校的现状,还提供各个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及存在的发

财务管理系·十四五发展规划

财务管理系专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财务管理专业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院的办学层次、整体竞争能力。专业建设既是学院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更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整体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工作。城市学院专业总体发展必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并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性”和“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立足绵阳,面向全省,辐射周边,优化结构,加快转型。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主体架构已基本确立,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有了明显的改善,使得企业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成为可能,为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现在,越来越多掌握资金决策和资本运作要领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空前加快及金融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和许多的不确定性,财务决策正日益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国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知识的专业人才。 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师资力量雄厚,生源充足,教学质量较高,处于国内中游、省内上游水平。但由于学院升本较晚、受传统观念及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等原因影响,所以办学条件、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仍然存在差距,专业办学规模较小。教学中以理论课为主,不适应企业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专业特色不明显,不突出。(2)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

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年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年,本专业将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进行合理定位,积极和省内外高校国家级、省级优秀工商管理专业交流学习,凝练自身特色。 (一)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优秀青年教师,形成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在严格准入资格的要求下,对新进的青年教师,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分期、分类精心培养,逐步使用。 、继承和发扬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优良传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新老教师结成对子,发挥老教师的优势,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给予年轻教师指导和帮助。 、选派名教师外出进修或参加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课程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 、选派至少名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其实践能力。 、保证每位教师至少参加一次学术、教学研讨会,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为每位教师每年订阅学术期刊一份。 (二)课程建设 、按照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版)和大纲编写计划进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审核工作和教学要件(包括教材、教学大纲、课件、教案、教学日志)的更新与修订。 、继续进行课程教学规范的进步提升工作。在已完成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教学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专业能力结构图和梳理关系。 、按照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完成管理案例库的建设,特别是完成结

合学院历届案例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合作企业的地方新晋商企业案例的编写、汇总。 、完成全部省级精品课、校级精品课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现网络教学。 、按照山西省教育厅有关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内容及标准要求,完成学院现有全部省级精品课、校级精品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建设,实现学院课程网络共享建设。 (三)教学研究与改革 、各教研室分别开展围绕专业课程建设与教改的教学研究活动次以上。 、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至少以一种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外聘专家做讲座、教师进行研讨、撰写教学方法改革心得体会、论文等多种方式,将教学方法具体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取得校级教学奖项,省级或国家级教学奖项。 、主持、完成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力争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 、在重点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教研论文篇,在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 、继续在国学讲座、振动管理大讲堂基础上开展学术讲座和报告,交流科研成果,增强团队持续发展的能力。 、开展博士论坛科研双周活动和学院教研双周活动 (四)教学质量项目建设 、推进校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管理思想史》等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升级改造准备工作。 、立项校级教学质量项目项,省级教学质量项目项。

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经营管理 11-12 1350 :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有2-3个学科近期内尽快成为郑州市名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另外要创设有利于教师迅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二、学科建设的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选出3个学科组:物理组、高中数学组、初中语文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重点教研组的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三、学科建设的措施

学科建设项目考核实施细则

附件4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学科建设项目考核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8-2012年学科建设规划》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8-2012年学科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根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建设目标 以国际贸易学为主干学科,以金融学、企业管理、国际法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统计学(商务统计)为核心学科,形成经、管、文、法四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对外经济贸易学科集群。 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国际贸易、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日语语言文学、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等10-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点。 第二条建设内容 学科建设应围绕基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 第三条考核内容 学科建设项目考核以研究成果为主,其他建设内容考核为辅。考核内容包括成果获奖、科研项目、著作论文和学术交流等四个方面。 第四条考核指标 学科建设周期为三年。三年内各类学科建设项目应完成如下指标:

第五条带头人考核 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学科的全面建设工作。 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考核与学科建设项目考核和学位点申报挂钩。学科建设项目考核通过并获得相应学位点,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考核也通过;反之,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考核也不通过。 学科建设项目考核不通过的或未成功申报相应学位点的,取消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资格,并在五年内不得申请各种级别的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 第六条考核时间 学科建设项目分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年度考核时间为每年12月,终期考核时间为建设期结束前15日。 第七条考核管理 校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学科建设项目的考核工作。 校科研处负责学科建设项目考核的实施组织工作。 第八条考核方式 学科建设项目的考核采取校内外同行专家会议评审或通讯评审方式。 第九条考核程序 学科建设项目年度考核由学科带头人对照《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年度计划书)》向校科研处提出考核申请,并填写《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年度)》,经本部门学术委员会审定后报校科研处。校科研处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校学科指导委员会。 学科建设项目终期考核由学科带头人填写《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终期)》并随附所有成果报校科研处。校科研处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校学科指导委员会。 第十条考核奖惩 年度考核合格的学科建设项目,学校下达下一年度建设经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整改,学校视整改结果下达下一年度建设经费。 在建设期中上升至上一级的学科建设项目以及终期考核合格的学科建设项目,学校继续给予支持;终期考核不合格的学科建设项目,学校将停止该学科的建设。 第十一条附则 本实施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本实施细则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财务管理发展规划

财务管理发展规划 财务管理专业 - 发展规划 1

为贯彻落实<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发展规划>、<金融学院—发展规划>,以及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全面推动金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内涵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制定”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规划,作为指导今后金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发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部分:形势与挑战 财务管理专业是在1995年我校为适应经济发展对金融、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而建立的专业,在金融管理学院下属的四个专业中是设立最早的。该专业最初被称为”理财学专业”,是国家教委于1992年高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置的。1998年教育部调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大手笔地进行了专业数量的压缩和归并,”理财学专业”更名为”财务管理专业”后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保留下来,并被教育部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独立本科专业。我校”公司理财”专业名称也随之调整为”财务管理”专业。 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经济系的国际金融教研室,已经具有十多年的教学历史。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金融学院全体师生十年多的艰苦努力,本专业已经成为深受社会欢迎、拥有稳定精干的教师队伍、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特色的成熟专业,该专业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已经得到学校及社会的广泛认同。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财务管理专业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据此经过发展规划来解决我们所面临 2

的问题。以下将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人才质量状况两方面来分析当前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所面临的挑战。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 1.人才需求状况 21世纪的知识经济将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中国加入WTO效应的推动,使中国经济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资本市场日益发达、企业管理不断规范,也使得财务管理的地位日益重要,功能不断拓展,这就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更为专业化的要求。而且,随着中国吸引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张,对具有国际资产经营视野、具有国际资产经营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也迅速升温。从1992年国家教委高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置该专业,到1998年更名为财务管理,说明财务管理专业的开设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的,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一份针对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的权威报告显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对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意愿依然很强烈,而且对本科层次的人才需求仍是需求的主体,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的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意愿相对更强烈。报告还显示,对财务管理专业的需求意愿相对其它专业来说是比较强烈的。 2.人才培养状况 为适应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几年国内财务管理 3

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淮阴工学院财务管理 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一、概况 (一)财务管理专业沿革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产权关系简单,筹资渠道单一,财权范围狭小,财务活动简单,企业的自主财务管理活动并不十分重要,企业少量的理财活动一般由会计工作人员附带完成,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中没有财务管理专业。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一些高校就预见到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会逐步加大,纷纷开设理财学专业。20世纪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渠道多元化,企业的自主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显得日益迫切,“理财学”正式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出现在教育部1993年的专业目录中,隶属于“经济学”学科。1998年教育部修订的本科目录中,“财务管理”取代“理财学”,与“会计学”专业一起划归“管理学”一级学科。从学科渊源上看,“财务管理”专业来自于“会计学”和“金融学”两个学科,也就是说,财务管理的专业学科背景和知识体系有的是从“会计学”分离发展而来,有的是从“金融学”分离发展而来,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就有偏“会计学”和偏“金融学”两种模式。 (二)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概况 淮阴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农学、理学和法学相结合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学院前身经济管理系(管理工程系)是学校最早创办的系科之一,从1984年起就开设财务会计专科专业,1998年学校与原华东船舶学院联办会计学成人本科专业。2000年学校升本之后,2001年在工商管理专业下招收会计学方向本科生,在师资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相近专业办学经验。2002年6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同年招生。最初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模式偏“会计学”,

专业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暂行办法

湖南科技学院专业建设经费 使用与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我院专业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保证专业建设取得较好的效益,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建设项目类别 我院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省级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 2.院级特色专业; 3.院级新设专业。 二、建设经费的资助 1.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经费来源主要为省、院两级拨款,包括省教育厅下拨的省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经费,我院拨付的院级特色专业经费和新设专业经费等。 2.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专项经费由省教育厅根据有关标准下拨。省教育厅下拨经费到达时,学校根据省拨经费额度分三年划拨。 3.院级特色专业专项经费由学校资助,不分文理工科,每个专业2万/年,三年共6万元;每年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年度检查,共两次,年度检查结论为“优秀”者奖励1万元;三年后进行验收评审,验收合格者由学校一次性奖励1万元,以后不再资助。 4.新专业建设经费由学校资助,不分文理工科,每个专业一次性资助2万元。 三、建设经费的使用范围与管理 (一)建设经费的使用范围 1.教学改革费 (1)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所需费用; (2)专业课程群建设费用; (3)教材建设费用; (4)CAI课件制作所需费用; (5)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所需费用; (6)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所需费用; (7)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及其改革所需费用(包括考核方式改革,如教考分离等); (8)其他属于教学改革范畴的费用。 2.教学基本条件建设费 (1)师资培养(教师短期培训进修、参加或主办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等所需费用;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所需费用; (3)实验的开设及小型实验设备的购置(2000元以上的设备不在专业建设经费中支出); (4)教学管理文件硬件建设所需费用(如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立、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 (5)教学资料、图书资料建设等所需费用; (6)教育技术设备所需费用; (7)其他属于教学基本建设支出的费用。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2009-2011)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层次、整体竞争能力。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更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整体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工作。高职院校专业总体发展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并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先发展高职院校的特色学科;建立职业岗位和课程建设紧密联系的创新体系。 一、本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调研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空前加快,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人才的竞争上,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性,不但需要高层次

的研究型人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中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据统计,广东省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约有25万家左右。如今中小企业正值黄金发展期,准备大展鸿图。省统计局的全省民企人才大调查发现,民企中专以上学历人才数量约为150多万,只占从业人员的1/3,而大学本科只有1/5。另据广州市人事局发布的消息,广州地区人才市场供求前10位的专业中,财会类专业排在第四,管理类专业排在第五,广东省其他地区人才供求状况与广州市类似。数据表明,广东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资料来自广州市人事局发的《2008年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报告》及南方人才网) 财务管理专业主要以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知识,掌握现代资金市场运作知识和财务分析技术,能够胜任各类工商企业、证券和金融机构的财务分析、决策、规划与控制工作以及资本运营的组织工作的管理型、应用型的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办法.

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是我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为加强我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规范学科建设经费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办法》(以下简称《经费使用办法》)是《湖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的一个实施细则。当本经费使用办法与《湖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不一致时,以《湖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为准。 第三条本重点学科经费的使用以学科建设目标为依据,资助对象包括在职的教学、科研人员以及研究生和外聘专家学者。 第二章经费管理 第四条本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主要来自学校重点学科专项经费和我院配套经费。 第五条本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由学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长和学科负责人负责,经院财务负责人签字,报学校重点学科管理部门审批。 第六条大额费用(超过5000元)的支出由重点学科指导小组讨论决定,经院财务负责人签字,报学校重点学科管理部门审批。 第七条重点学科指导小组由院长、分管科研的副院长、重点学科负责人、实验室主任等组成,日常管理由院科研秘书负责。 第三章经费使用 第八条本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1.学科条件建设:主要用于购置学科建设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信息化设备。 2.学科梯队建设: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所需要的进修、培训经

费。 3.科学研究:主要用于设立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进入本学科进行高水平研究的开放经费,也可适当用于学科主要成员出版学术专著或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所需要的经费补贴。 4.学术交流:主要用于本重点学科人员开展学术交流、举办或参加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第九条本重点学科经费使用比例为:用于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的经费不少于总经费的70%,用于学科梯队建设和学术交流的经费不超过总经费的15%,用于科研日常业务的经费不超过总经费的15%。 第十条使用本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所产生的科研成果、专著、论文以及购置的仪器设备,需统一注明“湖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资助”,英文注明为“Supported by the Construct Program of the Key Discipline i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第十一条仪器设备的购置应体现“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按需购置,合理使用,院内共享”的原则,由购置者提交可行性论证材料,实验室主任把关。所购置的仪器设备由院实验室统一管理。 第十二条以湖南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项目资助排名位列前两名的,被SCI (包括SCIE)、EI、ISTP收录的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并且与本重点学科建设目标相一致者,可酌情予以资助。 第十三条以湖南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项目资助排名位列前两名的,并且与本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一致的学术著作可给予适当资助。 第十四条以湖南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项目资助排名位列前两名的,与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一致的专业教材可给予适当资助。 第十五条在目前条件下,对参加学术会议的资助仅限于境内。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并被邀请作大会发言的以及由学科组指派参加学术会议的学科人员可给予资助,但学院每位老师在重点学科建设期内可得到的用于学术交流的资助金额不得超过3000元。 第十六条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原则上实行“谁邀请谁买单”。对于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学者、对我院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专家学者,本重点学科可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 第十七条重点图书资料的购置应由学科各方向负责人把关。所购置的图书交院资料室统一管理,并注明“湖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字样。 第十八条本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不得用于基本建设、购买交通工具或大型通用设

常熟理工学院二级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常熟理工学院二级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说明:1.本指标体系共分一级指标5项,代码分别为I、II、III、IV、V;二级指标12项,代码分别为I1、I2……、II1、II2……V3等;三级指标23项,代码分别为I11、I12、I21……V31等。 2.满分为150分(总系数为1.5),其中一级指标I、II 中的11项三级指标满分为110分(合计系数1.1);III、IV、V中的12项三级指标满分为40分(合计系数0.4)。 3.本指标体系在三级指标上核算,每个指标分A、B、C、D、E五档。A、B、C、D四档分值差分别为100-90、89-80、79-70、69-60,凡达到某档规定指标的,计该档最低分;超过该档规定指标的,根据该档与上一档规定指标的差距取值;未达到该档规定指标的,下降一档取值。E档取值范围为0-59,

根据与D档规定指标的差距取值,如该项无成果,则计为0分。 4.每个指标的得分=该指标评分值×系数。指标I12指学科其他学术带头人,分别对每人打分,然后取平均值,该指标得分=学术带头人得分平均值×系数。 5.同一三级指标下,有多个选项,根据学科所取得的成绩选择最合适的选项进行评分量化。 6.评估指标中的科研、教学等成果均指四年中本学科成员所取得、且署有常熟理工学院的成果。其中在I、II两个一级指标中,科研项目以及学术论文除教育类学科外,均指学科专业类科研项目及论文,不包括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和论文。 7.I23指标中,国家级人才指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8.II12指标人均科研经费:指学科组获得的外来科研经费总额/学科组总人数;II22指标人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指本学科组成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核心期刊以上论文总数/学科组总人数。 9.III32教学成果指标中,如评奖中设有特等奖,则按一等奖计入,其余奖励等级依次降低一级计入。

学科建设经费开支范围:

鞍山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我校学科建设工作的战略目标,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和增加经费使用透明度,保证重点学科健康、稳定发展,现根据《鞍山师范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管理办法》(鞍师院发〔2005〕37号)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来源 ㈠、辽宁省下达给我校的省级学科建设专项经费。 ㈡、学校拨给校级重点建设学科、重点扶植学科、特色学科、一般建设学科、院系共建学科的专项经费。 ㈢、学校拨给学科建设的绩效配比经费(仅用于第四条第七项)。 ㈣、校级重点建设学科、重点扶植学科、特色学科、一般建设学科、院系共建学科各学科自筹资金。 第三条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原则 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的使用坚持"突出重点、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专款专用"的原则,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独立核算。 第二章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 第四条各建设学科按年度制定阶段建设目标和经费使用计划,报学科建设办公室审核、经主管院长批准后,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学科建设办公室备案。 第五条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范围和使用比例 ㈠、小型仪器设备:购买学科所必需补充、更新和发展需要的小型设备、实验工具、实验耗材、试剂等,理科一般不超过专项经费的20%,文科一般不超过专项经费的10%。 ㈡、图书资料、期刊订阅:购买学科所必需的图书、期刊、电子资料等,理科一般不超过专项经费的10%,文科一般不超过专项经费的20%。 ㈢、学术交流:1、学科组成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所需的差旅费以及相关的费用。2、专家来校讲学的差旅费、讲学费。3、举办或承办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的费用。4、学科组成员的非学历进修、访学。学术交流经费一般不超过专项经费的20%。 ㈣、科学研究:1、市级以上科研立项的申报、启动费。2、科研成果发表、科研成果鉴定费。3、出版专著、教材的经费。4、学科组成员资料打印、复印等的费用。出版专著、教材费用从学校出版基金专款中支出后的剩余部分从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中支出。科学研究经费一般不超过专项经费的42%。 ㈤、预备费:支付学科建设过程不可预见项目的费用(招待费不得超过2%),一般不超过专项经费的5%;学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在学科建设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见费用,一般不超过专项经费的3%。 ㈥、学科建设绩效配比经费:学科建设绩效配比经费按《鞍山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经费配比暂行办法》(鞍师院发〔2004〕64号)执行。 第六条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管理实行责任教授负责制,经费由学科责任教授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并在与学科组全体成员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按学校有关资金管理规定,统筹安排使用。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重点项目要保证资金的重点投入。 第七条三年学科建设期满且完成学科建设任务指标的学科,专项经费若有结余,原则上转入下一轮学科建设经费统一使用,未完成学科建设任务指标的学科结余经费由学校统筹安排,对于取得突出业绩的学科给予适当奖励。 第三章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的预算、下拨及决算

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件精选

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学校国内一流大学建设,规范长江大学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合理统筹学校“双一流”建设资金,促进我校国内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6〕75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推进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8〕2号)、《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教育综合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财教发〔2018〕11号)、《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长江大学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和有关法律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项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湖北省高等教育综合奖补资金、捐赠收入财政配比奖励资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工程、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楚天学者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项等中央和湖北省财政专项资金及其他渠道资金,其他渠道资金主要为地方、行业或社会支持资金和自筹资金等。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公平竞争、注重绩效、动态调整的原则,实行投入与绩效挂钩机

制和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 第四条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对项目实施有力、成效明显的学科和部门,加大建设支持力度;对项目实施不力、缺乏实效的学科和部门,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 第二章管理权限与职责 第五条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对学校“双一流”建设战略领导和过程控制。领导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双一流”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审定“双一流”建设的重大问题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审定专项资金投入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预算总量,审定专项资金的动态调整方案。 第六条学校“双一流”建设委员会审议“双一流”建设的重大问题,审议专项资金投入的中长期规划和建设目标,审议专项资金投入的动态调整方案。审定建设项目年度预算方案及项目绩效目标,对建设项目进行年度、中期及期末考核评估。 第七条“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是专项资金的归口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双一流”建设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组织对建设项目的预算及其绩效目标进行申报和评审; (二)建立“双一流”建设滚动项目库,构建中期规划项目库; (三)在评审基础上汇总形成按照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社会服务能力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办学能力提升等7类项目的建设方案,会同计划财务处审核各项目预算文本、绩效目标等预算资料,提交“双一流”建设委员会会审定;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比名次更重要的是涵 学科是大学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学科水平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学科评估工作,在总结前两次学科评估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类似“中西医结合”的体检方式,不仅依靠体现涵、成效、质量、特色的数据资料,还增加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专家判断,使得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学科涵的实质。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这种“质量体检”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大学校长元元,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家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大学校长群,全国政协委员、师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宋永忠。 一流大学因为一流学科知名 记者:对于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涵和学科质量。怎样通过学科评估,不断地推动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但要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 元元:首先,要客观、科学看待学科评估。学科评估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高校的学科实力乃至办学水平,这是我们关注学科评估结果的重要原因。我们既要肯定学科评估的价值和意义,但又不能过于看重评估名次。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是想通过评估这种形式,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我们更要注重评估本身的科学性。评估目的、评估指标、评估方式以及评估数据来源都影响着评估的结果和导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这次学科评估,强化了质量意识,也体现了我国高校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学科评估,这是更为重要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要通过学科评估,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清楚每个学科在国同类院校的位置,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排名靠前的学科,要巩固优势,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持续发展。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科,要发现差距,分析原因,找到下一步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思路。当然,各高校学科建设还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报告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5——2010年) 一、专业名称与属性 专业代码:620203 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专业属性:拟建成国家级示专业。 与专业相对应的相关职业领域: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机关团体等单位,在资金结算、成本结算、资产核算与管理、部审计、财税协管及财会文秘、财会仓储管理、农业经济理财等岗位从事各种财务会计实务工作。 二、背景分析 1、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发展概况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从会计产生以来,一直发展到今天所得到的一个结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重要性更是尤为突出。任何单位都离不开会计工作,离不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2、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实用人才状况 2004年财政部资料表明,在职称及能力结构上,我国拥有注册会计师仅13万人、会计师60万人、助理会计师70万人,而我国注册会计师到2010年要求达到30万人,在学历结构上专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1%;

在年龄结构上,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35%。这些都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这给会计人员的职业技术训练,会计职业学历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广泛的需求。 3、专业相对应的职业人才需求预测 从的情况看,各类单位1.8万个,只有会计从业人员2.4万人 其中会计师1500余人,助理会计师2800余人,按每个单位配2名会计人员计算,其需求量是1.2万人。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截止2000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法人单位110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2名会计人员计算,需要24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而且目前状况是全国共有会计从业人员1200万人,短缺1200万人,随着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全面推广,这就要求会计行业人员在能力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上做进一步调整,也需要更新大量的会计人员,根据近五年来人才市场调查,财务会计人员需求量是我国各类人才需求量前10名,所以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巨大的。 三、专业概况 1、专业现状 会计专业是我院主体专业之一,自2000年开始招收5年制高职,2002年开始招收三年制高职,在校大专学生近四百人。全职专业任教师16名,专业教师本科学历率100%,其中有5名在读研究生,1名研究生结业,1名双学士;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4人,“双师型”教师13名,省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名,能担任实践指导任务的教师有20名,其中6人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现有兼职教师4 名,

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计划书

学科建设经费使用 可输入时间 可输入公司

西北XX科技大学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计划书 学科名称: 学院(系): 建设年度: 填表日期: 西北XX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印制

填报说明 一、本计划书由学科所正在学院(系)组织专家认真填写。 二、计划书由学院(系)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签名,并加盖与学院名称一致的公章。 三、本计划书各栏必须填写,如无内容请填“无”。填写内容必须真实,打印字迹清晰。必要时,可另附说明材料。 四、本计划书为自然年度经费使用计划。 五、本计划书的附件包括: (1)西北XX科技大学(“211工程”“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2)其它需要说明的材料 六、本计划书一式四份,用计算机打印出激光。然后每份签字盖章。纸张为A4规格。 七、本计划书的解释权在研究生部。

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计划书 根据《西北XX科技大学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据学校学科整体建设计划,结合本学院(系)学科的实际情况,特做经费使用计划如下: 一、本年度学校计划下拨经费 万元 二、经费使用计划(指学校本年度下达经费) 三、需增添的仪器设备(按学校下达的经费填写)

四、学院的任务 1、负责组织所在学科的专家并按照经费使用计划书组织实施,并按规定于每年12月10前向研究生部报送年度经费使用情况总结报告,及时做出经费决算。 2、按计划书规定的经费开支范围,实行专款专用; 3、接受学校对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或审计; 五、经费使用计划书文本要求 1、本计划书一式四份(正本用计算机打印出激光,副本可复印,纸张限用A4规格),学院存一份,给学位学科建设办公室交三份。 六、承担单位 项目行政负责人: E-mail地址: 联系电话:办公室:手机: 项目技术负责人: E-mail地址: 联系电话:办公室:手机: 学院盖章:年月日 经费管理单位: 开户银行:帐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