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性别角色社会化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 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 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 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 C、群体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应用社会心理学

6. 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乔治米德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 变化的过

程A、生理

8.传统认为 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 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 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 怎样去认识别人 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 C、怎样去认识自己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 A、消费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 B、心理状态

6.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的因素、认知对象的因素和 B、认知条件

7.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 造成认知偏差。√

8.广告对人的影响其实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

9.社会认知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别人 认识人际关系规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1心理学研究通常是解释 之间的关系。 D、变量

2相关的事件就 能够揭示因果 B、不一定

3我们搞心理测量 第一次测是得到这么一个结果 第二次找差不多同样的类型

的人测 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说明 C、信度不够

4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规律最重要是要寻找它 A、产生原因

5我们评判测量工具能不能达到测量目的的指标是 。B、效度

6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

7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

测他的心理√

8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

1 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带有很强的自然科学色彩的学科 B、心理实验室的创立

2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心理学从 的母体中独立出来 C、哲学

3不管是现场试验还是实验室实验 他们最本质的都是 B、为某种目的控制一定的条件4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实验室实验 一种是 。C、现场实验

5心理物理学是由谁创立的 D、费希纳

6用物理的术语描述心理的变化属于 B、心理物理学

7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的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8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9无论是实验室实验还是现场实验 都需要为着研究的目的控制一些条件。√

10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 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 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

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

1研究社会心理什么研究方法更好 D、多元化研究

2我们想要了解历代皇帝和大臣人际互动的特点 一般选择什么研究方法 C、档案研究法3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法、访谈法和 。 A、档案研究法

4米格拉姆的服从实验为什么会遭到社会的批判 B、不尊重被试

5坐在教室后面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观察的方式是 C、一般观察

6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7在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 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

8被研究的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称为研究者倾向。 ×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1霍布斯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狼和狼之间的关系。要想更好的活下去 就

应该 A、订立契约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阶段包括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 C、确立时期

3与社会心理学孕育时期相对应的是 阶段 C、社会哲学阶段

4《爱弥儿》的作者是 。 D、卢梭

5按照古希腊先哲的观点 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改变人 最核心的

是改变人的 D、所处的环境

6 的观点不认为人的生物性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A、亚里士多德

7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8中国的荀子和西方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

9柏拉图在著作《理想国》中设计的理想社会呈现一定结构 是分层的。最高一

层是武士×

10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 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 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

狸一样。√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这一杂志是由 和斯坦达尔一起创办的。 D、拉察鲁斯

2把社会心理学研究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伦理解释当中的一个副标题的是美国人 C、鲍德温

3在社会心理学正式出现之前 人们更多地是用一种 方式来对社会心理现象

做研究 C、经验性描述

4工业心理学的代表的科学家是以下哪位 。D、明斯特伯格

5塔尔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企图用 的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 A、模仿

6迪尔凯姆的主要代表作是 。 C、《自杀论》

7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又可以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哲学阶段。×

8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9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0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

1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 ×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1标志社会心理学产生的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是的作者分别是麦克杜格尔和 D、罗斯2心理学的范式是研究个体 主流研究方法是 A、实验

3《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阐述了 的思想 C、符号互动论

4有人在场比独处的时候个人工作效率高 奥尔波特将这种现象称为 。 B、社会促进5.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了一本具有标志性著作的书是 C、社会心理学

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

7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

8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

近80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社会心理学它早期的工作应当是归功()的心理学家 C、欧洲

2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在 指导下研究 A、马克思主义

3社会表征 社会认同和 被称为是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三驾马车 C、话语分析

4结合着二战来研究说服和态度的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D、霍夫兰德

5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 和在一些领域尝试做一些研究这两方面。 A、引入西方的研究

6莫斯科维奇主要成就是在社会认同方面的研究 ×

7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

8.2001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出版了欧洲的社会心理学手册标志着欧洲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

9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

10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一

1精神分析的理论当中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被称为 D、经典精神分析

2心理学是 创立的 B、冯特

3经典精神分析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 三个方面。

D、潜意思

4以下哪个不是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 B、弗洛伊德

5符号互动理论是 提出来的。 A、乔治米德

6意识和无意识的学说是弗洛伊德 提出的理论 D、早期

7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

8自由联想的技术是探索前意识的手段 √

9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 ×10力比多是一种化学性的冲动。 ×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二

1自我的作用是 B、引导按照社会允许的方式发泄

2弗洛伊德在晚期的时候提出了 D、人格结构学说

3弗洛伊德认为把人和人联系起来的关键是 C、情绪

4弗洛伊德他认为本我是按照()的原则来行使的. D、快乐

5超我是由自我理想和 两个方面构成的 A、良心

6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当中它最核心的那个部分是 C、本我

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为口唇期。 √

8弗洛伊德他是把人格结构放到一个静态的过程去理解。 ×

9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

10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三

1补偿自卑和改变自卑的过程叫做 C、追求卓越

2社会文化学派强调 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D、社会文化

3《自卑与超越》是 的著作。 B、阿德勒

4基本焦虑是 的理论 B、霍妮

5按照霍妮的理论 以下哪个不是应对焦虑的方式。 A、服务人6社会批判理论是 的理论 D、弗洛姆

7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

8《逃避自由》是弗洛伊德的作品 ×

9阿德勒认为有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是种健康的生活风格 √

10新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 √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1米德认为社会是由 构成的。 C、规则

2米德的思想受到进化论和 的影响 B、实用主义

3符号互动论是 的观点 D、米德

4《心灵自我与社会》是 的著作 D、米德

5符号互动是来自于 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C、社会学

6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类。 √

7米德的研究是微观社会学 √

8角色理论分成过程角色理论和结构角色理论 √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

1 斯金纳是 的创始人 C、社会学习理论

2 斯金纳强调用 做研究 D、操作性条件反射

3 勒温最著名的是关于他的() C、场论

4 《挫折侵犯理论》是米勒和 写的 A、多拉德

5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B、华生

6 《沃尔登第二》是 写的 C、斯金纳

7 斯金纳只要强化程序得当所有的行为都能够被塑造出来。 √

8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所有的挫折都会导致侵犯 所有的侵犯都是由挫折引起的。 √

9班杜拉的研究只谈行为 不谈人的内在认知的。 ×

10 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学派 ×

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

1一个人获得自己的 和学会参与社会和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称为社会化。 C、人格

2 社会生物学主要基于 。 B、进化论

3 学者赫胥黎是哪个国家的 B、英国

4 认为人不是社会行动物而是群居动物的学者是 。 D、赫胥黎

5 攻击行为和和平的行为是 C、生物性与社会性的交织

6 人生来就具有情感性和社会性 √

7 与他人相处的方法自己摸索就可以知道 ×

8 社会化儿童期就可以完成 ×

9 从降生以后由一个生物性的人加入到社会中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

婴幼儿的社会化

1 婴儿与大人最直接的接触是() A、抚摸

2 人的悲伤同情悲伤等情绪的发展是() A、固定的顺序

3 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阶段性。 √

4 社会化是要儿童时期完成的过程。 ×

人格发展理论 一

1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D、老师

2 “镜中我”理论认为“我”的发展要经历 个阶段 B、三

3 人格包括几个方面 C、三个

4 角色借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 C、乔治米德

5 现代社会人的依赖期变得比以前更长 √

6 客我形成需要四个阶段 ×

7 人从出生就有自我的概念 ×

8 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自我力量的产物。 ×

人格发展理论 二

1 艾里克逊认为心理发展第三阶段是 B、主动与内疚

2 视频中提到的弗兰克是 B、心理学家

3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自我是分为几个部分 B、三个

4 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是第几阶段 B、七

5 艾里克逊认为心理发展一共有多少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 C、八个

6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 婴儿期幼儿处于自主与怀疑的发展危机阶段 ×

7 弗洛伊德更注重的是人的意识到的自我的发展 ×

8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得到释放幸福感就会增加。 √

9 本我更多的是种角色上的一种要求 ×

养育孩子的方式、社会化的主体

1 在对人格的后天影响因素中 群体的影响占到影响因素的 。 D、40%-50%

2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 青春期的少年处在 的认知危机阶段 C、亲密与孤独

3 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可以将儿童发展阶段分为前运算阶段、前操作阶段、具

体操作阶段和 。 D、形式操作阶段

4 强调责任和权利的平衡的教养方式是 B、权威型

5 强调父母权威、强调孩子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的养育方式是 。 A、专制型

6 社会化的主体包括家庭、学校与日托中心、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和 几个方面。 C、互联网

7 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没有影响。 ×

8 服从权威是学校的一种隐性教育 √

9 专制型的养育方式强调的是责任。 √

10 社会化从学校开始 ×

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再社会化

1 青春期人更多地受()的影响 D、同伴

2 玛格丽特·米德是 C、人类学家

3 意义感的丧失是 危机一个重要标准 C、中年

4 人的幽默感是在 阶段建立起来的 A、青春期

5 “洗脑”是一种个体 的过程。 B、再社会化

6 青春期只在现代社会存在 传统社会并没有青春期这一说。 √

7 成年期没有社会化的必要 ×

8 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 √

社会角色概述 一

1 扮演角色的个体他对他怎么样去扮演角色的一种理解我们称为 C、领悟角色

2 《论表演哲学》是谁的作品 B、齐美尔

3 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跟身份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 D、行为模式

4 按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 A、实践角色

5 实践角色是一种 的角色 AC、实际表现出来

6 把戏剧演出中的角色概念拿到社会生活中的是 。 D、莎士比亚

7 理想角色是社会观念的东西 而领悟角色是个人观念的东西 √

8理想角色属于大众观念形态的一种很标准化的东西 √

9 角色是随意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 ×

10 实践角色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 ×

社会角色概述 二

1 根据角色扮演者他的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规定性角色和 C、开放性角色

2 根据角色获得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 D、自致角色

3 按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可以将角色分为受支配角色和 C、支配角色

4 根据角色扮演者他最终要达到的意图表现性的角色和 D、功利性角色

5 角色扮演者扮演角色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这属于 。 A、表现性角色

6 大学生属于先赋角色 ×

7 朋友角色是一种规定性角色 ×

8 世袭制可以被理解为先赋角色。 √

角色理论、角色的行为模式

1 过程角色论的代表人物是 C、特纳

2 社会心理学认为角色冲突的强度取决于角色之间的共同性和角色自身的 C、限定性

3 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 包括形成角色观念和 。 D、学习角色技能

4 培养角色的观念不包括 A、角色状态

5 角色结构论的代表人物是() B、林顿

6 角色理论它是一种试图从()维度切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跟社会行为 A、社会角色

7 结构角色论和过程角色论两者是 关系 B、互补

8 结构角色论比较强调社会结构当中()的那个部分 C、稳定

9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是米德的作品 ×

10 对于角色扮演社会学的视角强调互动和表演 而心理学视角强调技术和手段。 √

11 为了解决角色冲突可以讲若干很接近的角色合并为一个角色 这个过程称为角色规范×

12 人的心灵他是一种使用符号的一种能力 √

13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体都是一个角色集。 √

性别角色差异

1 下面哪个选项男性弱于女性 C、语言

2 男女除了个性跟行为方面的差异之外 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是 B、智力

3 文化人类学认为性别差异取决于 B、社会文化

4 “解剖决定命运”这是 的观点 D、弗洛伊德

5 男女个性与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有侵犯行为、自信心、支配行为和 D、交际

6 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后天环境因素对男女差异影响更大。 √

7 精神分析认为男女的差异主要是生理因素。 √

8 男性知觉速度优于女性 ×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

1 詹姆斯认为人一旦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客体 那么自我就可以分为 自我和客

体自我 C、主体

2 自我意识分为三种成分 分别为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 D、自我意象

3 自我意识的概念是 提出的 B、威廉·詹姆斯

4 《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的科学家是 A、詹姆斯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是由 主编的 D、乐国安

6 米德认为客我制约主我 √

7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有组织的反应活动。 √

8 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二

1 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他人不可获知的隐秘 我们将这种意识称为 C、私我意识

2 父母养我们 我们要回报 这属于 D、社会交换理论

3 社会自我分为 个层次 B、两

4 自我概念具有引导个体行为、解释个体经验和 的功能 D、决定个体期待

5 我们某些自我方面视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 的内容 C、私我意识

6 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意识应该包括生理的、物质的自我、社会自我和 C、心理精神自我

7 自我意识概念首次出现在詹姆斯 这本书里 A、《心理学原理》

8 人有一个很长的生活依附期是他接受社会化的条件之一。 √

9 认知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人可以分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

10 个体有相似的经验但是他们对此往往有不同的解释 这是因为个体之间的自我概

念不同。 √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1 过家家是属于自我意识发展的 。 B、游戏阶段

2 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 通过 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 而逐

渐形成的。 C、扮演他人角色

3 "镜中我"的概念是由 提出的 D、库利

4 自我意识的发生有 个标志 B、三

5 自我观念是与他人交往过程当中根据他人对本人的评价反应而发展的.米德指出

这个他人是指个体所属的 C、社会群体

6 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在其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

的相互作用. √

7 米德把自我的发展分为准备阶段和游戏阶段两个阶段。 ×

8 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 √

自我过程 一

1 社会比较呈现 个阶段性变化。 B、四

2 社会比较过程理论是 提出的 D、费斯汀格

3 自我评价影响自我概念的时候 个体就会选择 。 C、自我美化

4 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方向和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称为 。 D、自我过程

5 个体对自己自身状况进行肯定的或者否定的判断叫做 C、自我评价

6 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比较和 两种途径来实现的 B、自我估价

7 自我意识是生来就有的 ×

8 一个人的自尊会决定其自我评价。 ×

9 自我评价决定一个人的自尊水平. √

自我过程 二

1 人们常用的自我增强的方式有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的接受反馈

和 。 A、缺陷补偿

2 自我过程有()种 D、六

3 考试作弊的人强调环境的压力而开始没有作弊的人强调自己的道德水平 这就是

一种 归因 C、防御式

4 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的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理期望的坏结

果的责任是 归因。 A、自我防御性

5 人类在进行归因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进行理智的归因。 ×

6 日常生活中我们人为获得有关自己的准确信息通常是通过向上活同类相比而实

现的√

7 贬低那些比自己强的人是一种防御机制。 √

8 一个人做出利己式归因往往会得到大家的尊重 ×

“实体自我”与“建构自我”

1 詹姆斯的自我理论明显带有 的特征。 D、本质主义

2 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潜能 并且有利用这些潜能来实现自我的倾向属于 理论

的观点 A、人本主义

3 社会心理学当中的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我们称之为() C、现代心理学

4 特质是一种实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

5 人本主义认为人具有自我意识,具有各种各样的潜能,有自我选择的能力,但是不

会利用这样一个潜能来自我实现。 ×

社会认知概述、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1 人们对他人的认知更多的是通过交往实现的 因此 是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

件 B、认真交往

2 图式是心理学当中描述人的认知 的一个概念 D、过程

3 社会认知具有选择性、防御性、互动性和 C、完形性

4 完形性属于格式塔心理学里面一个概念 √

5 从广义上看 社会认知也包括对自我的认知 √

6 图式是描述人的认知结果的心理概念 ×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 高度紧张的氛围下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判断 这是 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C、情绪

2 认知者的因素、 和认知情景的因素是影响人社会认知的主要因素 A、认知对象的因素

3 在社会认知中以下哪个不是认知者的因素 B、魅力

4 自己希望得到某种东西进而觉得别人也希望得到 这是 效应 D、投射

5 西方的种族歧视属于一 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D、心理定型

6 情绪情感对我们认知的影响又几中表现 C、两

7 猎人打鹿却打成了人可能是 造成了认知错误。 B、期望

8 认知对象的三个表现方面是魅力、知名度和 。 A、自我表演

9 过去的经验一定会影响当前的社会认知 √

10 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人们观察事情观察人际关系会让认知对象蒙上一层积极的

色彩。 √

11 我们对于某一类人的相对稳定的看法就是心理定型。 √

12 当我们处于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下时 我们的心理能量是外放的 ×

13 投射效应就是用别人的品质,别人的价值观,别人的愿望推论到自己身上去 ×

印象的形成、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1 我们建立一个人的印象的时候有三个维度 分别是对这个人的评价 这个人强弱

和 B、个人活动表现

2 素朴心理学归因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C、海德

3 凯利的归因理论叫做 D、三度理论

4 一致性、评价的中心性和 是印象形成的三原则 A、中心特性作用

5 三度归因中三度是指 区别性 一贯性。 A、一致性

6 维纳的归因理论有内在 外在 稳定和 这四个因素。 B、暂时的

7 玛丽对特定的小丑笑 对其它小丑不笑这是资料信息的 。 C、区别性

8 社会心理学认为印象的形成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印象形成的原则和 。 D、印象形成的模式

9 归因的规则有全人类的共同性。 √

10 朴素心理归因的代表人物是海茨。 ×

11 归因是一个很少见的一种社会认知表现 ×

12 一个人对于自己做出做出成功的行为比较容易做内在归因 √

13 在认知对象时我们对一个人有多方面的了解 然后然后做一个平均得到一个量

叫做平均模式 √

社会态度的概念

1 社会态度具有社会性 经验性和 D、动力性

2 态度由认知、情感和 三种要素构成 D、意向

3 亚当·斯密认为人是 的人 C、理性

4 态度是个体对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的 的内在心理状

态 C、稳定的

5 社会态度的三个因素中 哪个占核心地位 B、情感

6 社会态度的对象是 D、社会环境

7 从众行为说明人的社会意识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

8 态度虽然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 但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

9 在态度中的认知的具体指向主要是指的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 √

10 态度是人的一种外在的心理状态 ×

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1 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服从、认同和 。 C、内化

2 社会判断理论把人的态度分为三个区域 分别是接受的区域、态度不明朗区域和。A、拒绝区域

3 我们形成的某种态度可以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这就是态度的 理论。 B、功能

4 认知失调主要是由学者 提出来的 C、费斯汀格

5 平衡理论是由 提出的 D、海德

6 强化理论的两个重点是经典条件反射和 。 C、操作性条件反射

7 社会态度改变的的第二个阶段是内化 ×

8 功能理论是由卡兹提出来的理论 √

9 一个人判断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不是平衡的可以以他人对该事物的认知态度为依据 √

10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 √

社会态度的应用研究 一

1 劝说宣传法有 个因素 C、四

2 偏见的结果中最常见的是 A、性别偏见

3 消除偏见最重要的是要 D、消除刻板印象

4 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人格心理因素、社会化和 B、利害冲突

5 偏见是在很大程度上把刻板印象变为一种态度√

6 在劝说的时候如果被劝说者原有的信息和我们要劝说的信息相同或相近 我们劝说的时候可以给他双方面的信息 ×

7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很高 相应的他就会具有劝说的权威者身份。 ×

8 性别角色这个概念是指由于你的性角色而你获得了一种行为方式√

9 存在于行为当中的歧视肯定是建立在偏见的基础上的 √

社会态度的应用研究 二

1 心理学可以通过这()个维度去研究到底他的员工的工作态度是什么样的. C、五

2 双因素理论是 提出来的 D、赫茨伯格

3 下列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中属于工作本身因素有 。 D、挑战性

4 工作满意度要考虑三个因素分别是员工的心理因素 员工的生理因素和 A、组织环境的因素

5 认为人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态度呈正相关的科学家是 A、罗宾斯

6 和过去不同 现在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应用的目的是 C、提升工作生活质量

7 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是和积极心理学的推广有相互连带关系 √

8 工作满意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涯当中所形成的一种态度√

9 最初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是充当了管理者的工具 √

10 在心理学研究中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生涯中上下级关系总是可以让他感觉满意是

一个维度 ×

人际关系概述 一

1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定向阶段 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

段 A、情感探索阶段

2人际关系的相互依赖模型是莱文格和 提出的。 B、斯诺克

3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 本土化研究》是社会心理学家 的一本专著 C、杨国枢

4 杨国枢先生认为中国人有社会取向 他人取向 关系取向和 四种趋向D、家族取向

5 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可感性和 B、情感性

6 人际关系的情感性包括相互接近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和 A、相互疏离

7 在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的性质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 √

8 人际关系是受客观的社会关系制约的 √

9 社会关系可以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个性方面或心理方面。 ×

10 社会关系的主体是人。 √

人际关系概述 二

1 根据关系情感的表现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疏远的敌对的 D、亲密的

2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暴露由浅入深可以分为 个层次。 B、四

3 是双方亲密关系的指示器。 D、自我暴露程度

4 自我暴露之所以会提升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因为它可以表现真诚、可以建立心

理防御低的气氛还可以 C、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角色距离

5 根据关系所包含的需求性质不同人际关系可分为 情感性关系 C、工具性

6 按照 可以把人际关系分为师生关系、父女关系、亲子关系等等 A、个体扮演的不同角色

7 强关系可以提供一个信息桥梁的作用 对于找工作有着很大的利害关系。 ×

8 雷维奇是利用测量游戏的方法划分人际关系 √

9 弱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通过调查发现的 √

10 人情关系属于弱关系 ×

人际关系理论

1 ()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人的主导的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的 C、马斯洛

2 RWeiss在 提出人际关系能给个体六种报酬 B、1974.0

3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舒茨

4 人际需要可以分为包容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和 这三类 B、控制的需要

5 弗拉认为我们通过人际关系可以获得爱、金钱、地位 物品、服务这六种回报 C、信息

6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大致可以分为情感需要、控制需要和 D、包容需要

7 金钱是一种特指性回报。 ×

8 人际需要可以转化为动机进而产生行为 √

9 爱是一种非特指性回报 ×

10 社会交换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 √

人际吸引

1 熟悉性、接近性、相似性和互补性以及 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A、个人特征

2 人际吸引的三个原则分别是互惠原则、 和联结原则。 B、得失原则

3 评价的情形有 种 C、四

4 人际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 A、爱

5 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是一个对称性的辉映,否则这样一个人际关系就不可能维持长久 √

6 人际排斥最强烈的形式是什么恨 √

7 犯错误效应不会受性别角色的影响。 ×

8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体现了人际吸引的互补性。 ×

人际沟通概述、人际沟通过程与结构

1 是人际沟通中的关键因素。 B、发送者和接受者

2 信息的呈现顺序对沟通 。 C、会产生一定影响

3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三驾马车是社会表征、社会认同和 。 C、话语分析

4 沟通具有协调整合性的功能和 C、心理保健性的功能

5 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沟通于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

6 人际沟通是靠通过语言符号进行的。 ×

7 中国人在接受表扬之后总是会予以谦逊的反馈 而西方人在接受表扬之后会很自

豪地自夸 这是认知对交流产生的影响 ×

8 BBS、人人网、微博等都是人际交往中的信息媒介和渠道 √

9 面试是一种沟通的形式 √

人际沟通的种类

1 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停下来开始提问 这是一种 D、双向沟通

2 按照沟通的方向可以将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 C、平行沟通

3 班长在通知你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一个一个来通知属于 沟通 C、轮型

4 在开会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听之前同学的发言 但总结的时候会说“刚才同学们说

的都很好” 这是一种 B、假相倚沟通

5 下列属于正式沟通的是 D、星型沟通

6 答辩属于非对称相倚 √

7 假相倚的概念是琼斯和西鲍特在1996年的时候根据社会学相倚的概念提出的 √

8 Y型沟通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非常平等 ×

9 人与人是平等的 所以社会心理学是没有地位存在的。 ×

非言语沟通

1 罗斯塔尔()的人更容易去辨别他人的面部的一些情绪. C、内倾

2 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距离感是不一样的这是谁和华生研究发现的D、格雷夫

3 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 46-120厘米的距离属于 。 B、个人距离

4 《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是 的著作 A、达尔文

5 人们通过对面部表情的观察读懂恐惧的情绪 ×

6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存在“baby face”长相的人不容易让人信任。 ×

7 微反应研究是指通过对方的一些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微反应 来确定他是愉快的。 √

8 外倾的人更容易去辨别他人的面部的一些情绪 ×

沟通的障碍与解决

1社会认知当中强调自我呈现是 提出的 C、高夫曼

2 形成沟通障碍的因素有宗教差别、社会障碍、职业差别和 。 D、时空距离

3 PAC中A是指 B、我们的成人自我状态

4 人在沟通过程当中有的时候有模化性的差异 √

5 一个人去公司应聘尽力给人外向的印象 而去学校应聘又尽量给人沉静的印象 这是一种印象整饰 √

攻击行为的概念与种类

1 社会心理学强调的三种攻击性性行为不包括 D、社会不认可的攻击行为

2 2010年幼儿园和小学出现的弑杀儿童的案件属于什么攻击行为 D、无意识行为

3 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攻击性行为时 要看行为者的社会角色、行为者的特殊身

份、行为发生的情景和 D、行为发生前的线索

4 只要是具备了意图、目的和行为这三个要素 攻击性行为就成立了 ×

5 NBA的比赛当中身体的、肢体的冲突的行为是攻击性行为 ×

攻击行为成因之生物性原因、挫折攻击论、学习论

1 小王去自动售货机多次投币没有得到相应的商品 十分愤怒地走进教室 这时班长过来布置任务 他生气的冲班长吼了起来 这是因为 而产生的攻击行为 A、挫折感被唤起

2 心理动力学认为人有两种本能 分别是生的本能和 A、死的本能

3 以前甲和乙住同样大小的茅草屋 当有一天甲发现乙盖起了一座大房子 他就会很愤怒 这种愤怒源自于 D、相对剥夺感

4 以下哪种染色体的人不属于克兰费尔特综合症 B、XY

5 在整个的社会化的过程当中人们在不断地学习 但是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班多拉

所强调的是哪一种 C、直接学习

6 挫折感被唤醒和相对剥夺说明我们很多的攻击的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的 √

7 克兰费尔特综合症印证了攻击性行为是受后天环境影响的 ×

8 死的本能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内的 一种是对外的 对内的采用的是一种自虐性

的行为。 √

攻击行为成因之媒体暴力、攻击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1 首先发现A型人格的是 C、弗瑞德曼

2 在美国的APA当中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列为了心理学会的第()分会 D、八

3 伯克维兹认为攻击性的行为有的时候它是一种线索 这个线索来自于 C、武器效应

4 女性攻击的三种方式有饶舌、建立同盟和 B、排斥

5 外界温度和人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是 D、倒U型相关

6 攻击行为的预防可以通过惩罚、认知干预、 、社会公平、社会技能熟练等方式来进行

A、宣泄

7 弗瑞德曼发现的A型人格的人相对温顺 暴力行为低 ×

8 比较温柔的人有时会拍一些非常暴力的照片这是由于情境因素中的去个性化。 √

9 《The Drinking Man》这本书是弗瑞德曼写的 ×

10 在去个性化的情况下 人们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

利他行为的概念与成因

1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看到陌生人落水会采取呼救的方式 但对于自己跳水去救人会有一定的犹豫 但如果落水的人是自己的孩子 他会不假思索的跳下去救他 这种是 促成的选择 B、基因

2 1950年发端于美国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从 的视角看待利他行为 B、经济学

3 下面哪种行为不属于社会性利他助人行为 D、捐赠

4 艾森伯格将利他性助人行为分为调节性行为、 、帮助性行为和完全利他性行为 A、分享性行为

5 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更多的时候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这属于 C、自我的利他主义

6 亲缘性的选择是由基因来决定的 这是由 首先来确定的。 A、哈密尔顿

7 利他行为是人类独有的。 ×

8 卖花的小女孩向愉悦的情侣推销花成功的几率要大于正在吵架的情侣 这是因为利他行为受心境的影响 √

9微笑是一种社会性利他行为。 √

何时展现利他行为、被帮助者的个体因素

1 旁观者介入的决策过程有是否注意到事件、是否将其看做紧急事件 、提供帮

助 C、是否承担责任

2 和达力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旁观者有的时候有抑制的状况。 D、拉塔

3 影响我们倾向于帮助谁的因素有性别因素、相似性、相貌因素和 D、关系远近

4 夜晚前面有一个酒鬼踉踉跄跄的行走和夜晚有一个老者在前面踉踉跄跄的行走 我们会帮助老者而不帮助酒鬼 这是受选择帮助对象的 影响的 A、相似性

5 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是攻击的方式和 B、利他的方式

6 当个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他的利他行为会降低 这是 C、旁观者效应

7 相貌好的容易给别人带来一些光环性的效应 大家容易对他实施些帮助性的行为。 √

8 当面对一个借钱吃饭和一个借钱上网的人 我们通常会把钱借给需要吃饭的人 这出于我们对事情紧急性的判断 √

9 社会心理学研究利他行为更多的一直在强调 一直在描述和阐释主要是希望了解

利他行为的一些规律。 √

10 旁观者效应可以归结为人情冷暖 ×

他人在场

1 优势反应强化说是 用来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现象的理论 A、查容克

2 某个实验将人分成三组 一组是自己单独学习、第二组是和具有亲密关系的人一起学习、第三组是和两个被蒙住眼睛的人一起学习 结果发现第 组学习效率最高 B、二

3 1985年的五一九事件反映的是 影响 D、去个性化

4 查容克认为他人在场对熟练的工作会产生 对不熟练的工作会产生 B、促进、抑制

5 他人在场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社会促进、社会抑制、优势反应强化和 的影响。 C、社会惰化

6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是 的作品 A、勒庞

7 上班的时候做自己的工作 突然间领导来视察 平时做的挺好的工作这时候也做不好了。这是出现了 B、社会抑制

8 集群行为最典型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集群的时候 C、去个性化

9 三个和尚没水吃可以反映心理学中 的现象 D、社会惰性

10 国内学者所做的蚂蚁搬东西的实验属于观众效应 ×

11 科特雷尔认为熟悉的人在场时会降低学习效率 ×

12 防暴警察在制止暴乱的时候穿着统一的服装可以去个性化。 √

13 不管是结伴效应还是观众效应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

14 有人在网络上和现实中表现的截然不同 这是因为网络的虚拟化实现了他内心的

去个性化 √

15 社会促进是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众、服从与顺从 一

1 从众的影响因素有群体的因素、个体的因素和 C、情境因素

2“三垂线”实验的主持者是 B、阿西

3 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做出从众的行为这属于从众影响因素的 D、个体因素

4 口服心服是一种 C、真从众

5 影响到从众行为发生的群体因素包括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凝聚力和

A、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6 平衡理论是谁提出的 B、海德

7 权宜从众是指行为上可以从众 但是在心理上、在判断上、在知觉上不从众 保

持自己原有的那种认识观点。 √

8 年纪大的人比年纪小的人更容易从众。 ×

9 从众有时是出于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行为 √

10 个体出现从众的原因之一是以别人的行为为指导、为依据 心理学将其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

从众、服从与顺从 二

1 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命令者的权威性、 道德和人格B、他人的支持

2 和从众不同的是 服从是有着明确的 而产生的必须符合要求的行为 D、压力

3 下面哪个不是服从压力的产生方式 B、自己内心施加的

4 顺从发生的原因有积极的情绪、互惠和 A、合理

5 顺从从众和服从这三种行为是受到 的影响产生的。 D、社会

6 从众行为的压力来源于 C、个体内心

7 如果你不做出从众行为一定会受到惩罚。 ×

8 顺从的最大特点是行为出自于别人的请求 √

9 越是崇拜权威、越是觉得要加强制度用严厉的方式来去惩罚那些不遵守规范不遵

守规则的人 √

10 从众、服从和顺从中 非理性色彩最浓的是服从 ×

模仿与暗示

1 明明是要表扬一个人却用批评的方式来说属于 C、反暗示

2 模仿的意义主要有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具有一定的适应作用和 C、促进群体形成

3 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 D、反暗示

4 以下哪个不是模仿的特点 B、内隐行为模仿

5 以下哪个不是《模仿律》一书中提出的模仿的规律? A、上升率

6 望梅止渴属于直接暗示。 √

7 心理学很多观点是唯一的 要求大家必须接受。 ×

8 自我暗示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

群体的定义、社会助长、社会懈怠

1低限交往情况下的群体影响包括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和 D、去个性化

2 社会互动群体的群体影响不包括 C、去个性化

3 很多世界纪录它不是在训练中产生的,而是在大赛中这是受 影响 C、同伴

4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讲的是 C、社会懈怠

5 他人在场我们被唤起机理 原因是评价顾及和 B、分心

6 所谓群体是指成员之间存在着 A、互动

7 如果消失在人群中 个体的评价顾忌会减少 就会出现社会懈怠。 √

8 在熟悉的群体中更容易产生社会懈怠 ×

9 一群人聚在一起就叫群体 ×

10 不管什么情况下同伴在场都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

去个体化

1 群体规模越大危险程度越() A、高

2 在 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虐待俘虏的行为 C、俘虏脸上有油彩或面具我的答案 C

3 电击实验说明 的匿名性也会产生去个体化的效应 D、身体

4 如果一个人在群体中感觉到别人都跟自己一样 就会把行为的责任感归结于 而非自己的选择 C、情境

5 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放弃道德约束而丧失个性 D、高水平的社会唤起

6 群体会 原先本有的一般化趋势 B、加强

7 个性化受群体受规模和 影响 A、匿名性

8 在一群穿着护士服的人群中人们出现暴力行为的频率要低于在一群穿着黑色衣服的人群

中暴力行为出现的频率 是因为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根据 行事 B、情境线索

9 在群体中人不会抛弃道德约束感,忘记个人身份而顺从群体的规范. ×

10 强调“我们”与“他们”之间的鸿沟 鼓励仇视团体以外的人是强化群体心理的重要手段 √

11 社会懈怠是说群体能够扩散责任;社会助长是说群体引发人的唤醒状态 √

12 忘却个人身份而顺从群体规范这就是所谓的去个体化√

13 人处在群体中会产生陶醉感 产生一种比平日更强大的力量 √

群体极化

1 人类希望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这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比较来

达成.这属于 C、规范影响理论

2 群体的极化现象有 种解释 B、二

3 群体讨论增强极化的机理属于 理论 D、信息影响理论

4 互联网容易带来群体极化是因为 C、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5 恐怖主义和恐怖事件的关键就是一个 过程 C、群体

6 不同地区的人由于长时期在某地生活会变得更像那个地区的人 这就是群体的极化 √

7 规范影响理论中的参照群体是指和自己不一致的群体。 ×

8 对于个人原有的观点 群体可以让它加强 √

群体思维 一

1 在群体决策中人为了维护群体的和睦而压制异议的现象被称为 D、群体思维

2 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利主要表现为无懈可击的错觉 再就是 C、不质疑群体道义

3 群体思维的特点有高估群体力量和权利、人在群体中的想法越来越接近和 D、追求一致性压力

4 在专制的体制的决策中除了群体本身的因素之外还有 的因素在内。 C、权力

5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强调的是 B、群体思维

6 群体决策一定能够做出更加明智更加英明的决策。 ×

7 在专制制度中 有时成员会提出与决策者不同的意见 ×

8 矮化、小看对手出于在群体中对对手的刻板印象 √

群体思维 二

1 预防群体思维的方法有领导者显示公平、鼓励批评性的评价、 、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 D、将群体划分小组

2 头脑风暴分为个人头脑风暴和 C、群体头脑风暴

3 书写比面对面更容易出现不同意见。 √

4 先个人头脑风暴 再进行群体头脑风暴是最有利的办法 ×

5 希特勒是一个支配型领导 √

少数派影响

1 少数是通过一致性、 、从多数派中分离来影响群体的 A、自信

2 社会型领导善于笼络人 能够建立团队 表达支持 A、化解群体中的矛盾

3 历史是由 D、少数人和多数人经过复杂的互动产生

4 任务型的领导善于组织工作 √

5 群体都是负面的东西 ×

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 应用心理学之父是 B、勒温

2 专门研究民用航空的空难当中的人的因素问题的游旭群教授在 任教 A、陕西师范大学

3 因空间飞行中人际因素的研究报告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方面的高度

的重视。 D、霍兰德

4 在管理当中为了更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的关怀让他

们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是由 实验得出的结论 C、霍桑

5 行为控制理论是 提出的 C、斯金纳

6 美国的心理协会50多个分会全部跟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有关。 ×

7 日本这个国家的心理学重在理论 ×

8 在美国这个社会应用社会心理学是很有它的地位的。 √

社会心理学的可应用性

1 中国人归因往往倾向于 A、外归因

2 内化阶段是社会态度改变的 阶段 C、最终阶段

3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体现了沟通的 D、防御性

4 社会心理学的特殊的研究内容 决定了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C、研究对象

5 一个人对一个事情的态度对一个人的态度包括认知 情感和 三个方面 D、意向

6 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主要涉及到()和社会态度改变的过程。 A、社会态度的成分

7 当父母的就应该像父母这就是英国的社会学家乔治·米德提出来的社会角色的问题 ×

8 认知主体的因素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

9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客观决定主观。 √

10 社会化主要涉及到一个人从生下来到他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过程当中他所经历

的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 √

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原则 一

1 马斯洛认为研究心理学不应该以方法为中心 而应该以 为中心 A、问题

2 迈克尔·萨克斯作为一名法律心理学家 主要研究 心理学 C、证人

3 社会心理学研究分为 研究和应用有两种 C、基础

4 美国有的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研究工作的最终价值标准是要 D、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5 研究应用社会心理学必须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 C、取向

6 认为研究的对象如果不能够客观地直接地观察到 那么它就没有资格成为研究

对象是受到了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

7 社会心理学不管如何的重要,在被接受和应用之前必须是别人能够理解的. √

8 心理学的研究只需要专业人士能看懂了解 ×

9 研究应用社会心理学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定位。 √

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原则 二

1 人具有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和 A、心理属性

2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 的学科 B、成熟过程中

3 比较关注梦的社会心理学派是 C、精神分析

4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大师斯金纳是 人 C、美国

5 阿尔波特的心理学是用 的方式进行研究 C、实验

6 社会心理学要有 的视角 D、多学科

7 研究成果如果现时现地难以得到应用就意味着未来的空间和时间范围不能得到

应用。 ×

8 快速眼动期是指人做梦的时期 √

9 心理学有一种很强的跨学科性 √

10 本科不是学心理学的就不能成为心理学大师。×

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 一

1 犯罪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 B、主体因素

2 人们之所以作恶,是由于不能节制欲望这是由 提出来的 A、德谟克利特

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主体因素中的 生理因素 D、个性特点

4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这是用 解释犯罪原因 C、社会条件

5 犯罪原因的外部因素包括 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C、自然因素

6 因素的分析等于因果的分析 ×

7 荀子认为犯罪时天生的√

8 犯罪是一种自然现象 ×

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 二

1 犯罪学之父是 C、龙勃罗梭

2 模仿论有 个基本法则 B、三个

3 塔尔德提出了 A、模仿论

4 犯罪是一种() C、社会行为

5 模仿有 个条件 C、三个

6 本能论是一种懒汉论 √

7 塔尔德认为模仿往往是地位低的人模仿地位高的人。 √

8 当两种对应的行为方式并存的时候,人们倾向于模仿比较老的 拒绝新的。 ×

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 三

1 操作强化理论属于 理论 C、社会学习

2模仿一个行为得不到强化,那么这个行为就不会一直存在下去 这是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D、斯金纳

3 从 角度挫折感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能量的压抑 人有了挫折感 他一定会寻求发泄

D、心理动力学

4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有了挫折感就一定会去犯罪。 ×

5 判刑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抑制。 √

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 四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人的本能论是一种 的理论 C、动力学

2 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去分析犯罪的是用 观点在解释犯罪 D、市场经济

3 自我它是代表着社会的() C、理性

4 追求快乐,追求本能的能量的发泄是人格结构的最核心部分叫做() D、本我

5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认为人的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 B、死的本能

6 以下哪个不是死的本能指向自己的表现 A、犯罪

7 自杀是指死的本能指向自己。 √

8 自我它是个执行者 它是一仆二主。它同时要尽量满足本我的冲动 又要满足超

我的这种限制。 √

9 弗洛伊德是创立精神分析这种学说是为了解释犯罪 ×

10 弗洛伊德强调心理是一种力,这种心理只能是意识到的 ×

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 五

1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这种想干却没干是因为缺乏 D、外部条件

2 “有贼心没贼胆”是指 A、人的个性特点

3 聚合的作用的四个条件是动机 环境条件 个人价值观和 D、个性特点

4 个体的心理条件包括 和个性特点两个方面 B、个体的价值挂

5 想的人多 做的人少是因为 C、有制约条件

6 聚合作用的观点对于预测犯罪预防犯罪毫无意义。 ×

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认为自我监控的标准是社会道德法律 √

8 按照聚合作用的观点环境条件心理和行为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

社会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的应用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1 改变面孔记忆的因素有插入信息诱导的提问和 C、无意识漂流

2 辨认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一般有 单一辨认 和照片辨认三种方式 D、队列辨认

3 以下哪个不是照片辨认的优势 D、静止的平面

4 证人的最后陈述有 个作用 B、二

5 面孔的再认包括()个过程 B、三

6 英国要求进行队列辨认的陪衬人的数量最低不得少于()人 C、7.0

7 单一辨认错误辨认概率是非常低的 ×

8 对面孔特征的回忆不会影响到对面孔再认的效果 ×

9 人们比较善于识别本人种本民族人的面孔是因为在识别的时候有民族认同现象 √

10 案件的侦破基本不可能完全再现一个案件。 √

社会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的应用 对认知的询问

1 重要的有罪证据首先呈现是利用证据的 效应 B、首因

2 认知行为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 的心理学家提出来并且发展的 C、美国

3 要求证人对犯罪现场进行背景重建时 这个背景可以是物理性的 心理性的和( )背景

C、情绪性的

4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正确利用恐惧的幻想有 中操作方式。 D、五

5 重建背景,集中注意,多重提取尝试和 对认知行为技术的程序很有作用 D、多面提取

6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有罪的证据应该 的列出 C、从低到高

7 认知行为技术是一种回忆的促进策略 √

8 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证据我们称为单面证据。 √

9 背景和事件两者是分开的 ×

10 能够定一个人是罪犯的只有法院 √

社会心理学在审判过程中的应用 影响证人证言准确性的因素

1 证人就他所知道的案件的事实所提供的证言 我们叫做 D、证人证言

2 我们把人们喜欢无意识下意识自动化的用一些所谓的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情节来弥补你在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社会心理学2

社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1、基本归因错误 p58 归因偏差(attribution warp) 上述的归因理论,特别是凯利的模式基本上都假定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但学者们指出,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 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忽视一致性信息 自我防御性归因 基本归因偏差: 从内部对行为加以归因,忽略行为产生的外部原因。但是,一些研究表明这种偏差主要出现在强调个体自主的西方文化中。因为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一个人被看成是独立自主的,他或她的行为反映了其内部特点、动机和价值观。 2、首因效应 p36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

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例子:《三国演义》中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面见孙权。孙权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目中无人,将其拒于门外。 3. 晕轮效应 p38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案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4、核心特质

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心理学

公交车让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字:从众心理心理学道德素养 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造成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众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所表现。 现实生活中我们坐公交,在车上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有人需要座位时,如果前座的没有人让座,那么,其他人都不会轻易起来让座;如果有一个人起身的话,那么后面马上会有其他人站起来。不去让座的人总会有某些素质,道德缺失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这种人我们暂且不去理会,因为我们研究的不是这部分人,而是那些让座位的人。在表扬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同时,我们是否能够清楚地分析到这些好心人最原始的动机和致使他们让座的原因呢?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人们日常行为活动中的根本的引导性和固然的高尚性,但支撑其行为进行的直接心理因素我们还是要经过一番讨论。 当我们在音乐厅里欣赏演奏时,一曲完毕,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即使你不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你还是会不自觉地跟随大家一起鼓掌?这是一种极为简单的从众行为。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但是,就让座而言,当一个青年为一位老人起身让座之后,一定会有第二第三个青年站起了,尽管最初他们并不想移动自己的屁股,又是什么导致这种不动则已,一动皆动的现象呢?也可以用从众来解释吗?社会传染效应模式之一“变色龙效应”可以说明这一从众心理,即当你看到其他人一些行为时常发生时,你也许会不知不觉的加入其中,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根本要件是,起引导作用的是群体而不是少数个体。像我们所研究的这种情况,单个个体影响引导其他人,最主要的前提还是需要建立使社会某群体都认可尊重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量表

一.自尊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2 )大体上,我对自己满意。 2.( 1 )有时候我对自己一点也不好。 3.(4)我感到我有一些好品质。 4.()我可以像其他大部分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我没有很多值得骄傲。 6.()我有时确实感到自己没有用。 7.()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其他人在一个同等水平上。 8.()我希望我可以对自己有更多尊重。 9.()总而言之,我倾向于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0.()我对自己持正向态度。 二.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我总是尝试了解我自己。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风格。 3.()大体上,我不太关注自己。 4.()我总是反省自己。 5.()我关心我所呈现出自己的方式。 6.()我经常是我自己的幻想的主体。 7.()我从不仔细审视自己。 8.()我自己意识得到自己看起来的样子。 9.()我通常关注我的内在感受。 10.()我通常担心自己是否给人好印象。 11.()我经常检验自己的动机。 12.()我离开家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13.()我有时感到我在某个地方看着我自己。

14.()我关心其他人怎么想我的。 15.()我很警觉自己情绪的改变。 16.()我通常都注意自己的外表。 17.()当我思考问题时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尴尬易感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 “1”为“完全不像我”,“7”为“完全像我”。 1234567完全不像我完全像我 1.()我对自己没有自信。 2.()在公众场合,除非我的衣服、发型都很合适,否则我会感到不安。 3.()在人群中时我会感到不安。 4.()我不介意自己是大家注意的焦点。 5.()我太过于关心怎么和别人相处了。 6.()我觉得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刚刚认识的人谈话。 7.()在社交情境中,我觉得我很笨拙。 8.()当没有表现出我的最好一面时,我会感到不安。 9.()有时候我觉得我完全暴露在大家的眼光下。 10.()如果我在一群人面前犯了错,我会感到羞耻。 11.()当要面对一群人说话时,我会感到慌乱。 12.()在公众场合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常常觉得会暴露出自己的情绪。 13.()成为大家的注意焦点会让我感到不安。 14.()仅仅是想到自己要做一个演讲就会使我紧张。 15.()当出现轻微的难堪时,我会感到羞耻和窘迫。 16.()在公众场合,我非常担心会犯错。 17.()我不喜欢待在人群中。 18.()我不容易脸红。 19.()我常常担心自己看起来很傻。 20.()我觉得自己很敏感。 21.()我很关心别人怎么看我。 22.()我很担心自己说的事情听起来很傻。 23.()我生怕把自己弄得像个傻瓜一样。 24.()别人对我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25.()我不容易感到尴尬。 四.自我监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若句子所描述的内容符合您的实际情况,请在句子的左边标记“T”,反之则标记“F”。 1.()对我而言,模仿别人的行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社会心理学1

浅析我国当代社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仇富、仇官”现象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摘要】 随着我国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中产阶层壮大、公众民主意识增强、各种文化思潮泛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现阶段"仇富、仇官"话题持续受到社会的关注,并围绕新闻事件不断形成舆论热点。"仇富仇官"现象已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对"仇富仇官"现象进行理性剖析。可从不同层面得出不同的原因。如经济层面和历史层面。也包有人性中忌妒的非理性和阴暗的一面。对于仇富仇官现象,不应该等闲视之,而应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手段稳妥地予以遏制和消弭。 【关键词】 仇富,仇官,公平,民主法制 【正文】 当前我国社会心理问题呈高发态势,解构权威,使价值观混乱。最直接的后果是族群撕裂和社会分化,使得社会整合困难。 社会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一是社会快速变化导致的“失范”、价值观的分化与制度变迁的滞后,使社会心理的“不适应性”上升,心理问题的出现难以避免。二是生活节奏加快,使心理紧张、压力加大。三是被社会公认的不平等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诸如农民、教育、医疗、住房、垄断企业高收入、权力部门高消费,等等。社会相对剥夺感强烈,“均贫富”思潮容易引起底层社会的共鸣,从而形成心理与情绪上的对立。四是社会缺乏舒缓心理紧张、安慰心灵孤独和医治心理疾病的制度结构。各级政府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处理显得被动。五是社会教育体系的功能缺失。 在众多的社会心理问题中,笔者就“仇富、仇官”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仇富】 定义:仇富现象多指对于富人阶层或富人个体的致富手段的合法性、依法纳税等操守所持有的怀疑和否定倾向的社会心态。 仇富事件: 事件一:中国大陆媒体称为杭州飙车案或杭州富家子飙车撞人案,同时也被中国大陆网民称为欺实马事件(音同70码,取欺负老实人之意)。是指发生于2009年5月7日,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发生一起改装三菱车(车牌:浙A608Z0)因超速驾驶撞死人的事件。杭州飙车撞死行人案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此都十分关注,而且事态还在不断升级之中。这已不是一件简单的交通肇事案,已经引来了社会上对于“仇富”理论的新争论。 许多媒体在报道时直指肇事者为“富家子弟”,民众们也把仇恨的矛头指向了这些“为富不仁”的财富拥有者。 事件二:一桩“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协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度使红十字面临信任危机,导致其获捐数额急剧下降。

社会心理学答案(1)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 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

误 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 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 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

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社会心理学

社会化(socializat-ion):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人们解释、分析、记忆及使用社会环境信息的方式。 内隐人格理论( Forming Impressions ):该理论的观点是,某些人格特质伴随有其他特质。 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人格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理解,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这些理解称为内隐人格理论。 换言之,这一理论由我们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所组成。我们常常运用少数己知特征来判断他人具有哪些特点: 善良——慷慨大方、诚实、有责任心 吝啬——暴躁易怒、虚伪、为人冷漠 自我图式(Self-schema):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由于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住处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刻板印象(stereotype impression):指人闪对某个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群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略了个体差异。 图式( schema ):图式关于一个人、群体、地点或事物的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 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对人的人格进行描述的认知结构,一般应用于特殊的个人或者典型的一类人身上。 自我图式(self schemas):帮助人们去组织对自己进行了解的心理结构,它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识记的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 群体图式(group schemas):关于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或社会范畴的图式(Hamilton, 1981)。刻板化显示出特殊社会群体和社会范畴的属性和行为。 角色图式(group schemas):代表我们对处于某种角色的人们所持有的有组织的、抽象的概念。 原型(Prototypes):是关于图式的抽象的理想化形象。 态度(attitude):包含情感、行为和认知成分的持久反应倾向。 Krech(1948):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31、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和指数分析。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本章导学 本章概要 本讲将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习指导 本讲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抽象,需参照案例和资料领会贯通。 案例导入 心理研究中保护被试的守则 1. 心理学家应致力于提高心理学科学、教学和实践的准确性、诚信度的真实性。 2.心理学家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体的隐私权、私密的自我决断的权力。 3.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当面进行,通过电子交换系统还是其他形式进行交流,都必须征得个体的知情同意。 4.在征得同意时,心理学家应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持续时间和过程,让他们知道有权参加或者在实验开始之后退出研究。 5.保护任何媒介记录的私秘性信息是心理学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他们对此应该合理谨慎的措施。 6.心理学家不应进行欺骗的研究,除非他们作出判断,认为研究预期的重要科学、教育或应用价值可以使其技术运用合理化,并且有效的非欺骗备选过程不可行。 7.心理学家应尽可能早地向被试解释作为实验设计和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任何形式的欺骗。 8.心理学家提供机会,让被试及时得知有关研究性质、结果和结论的确切信息,应采用合理措施来纠正被试可能形成的错误观点。 章节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而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其实就是寻找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当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很多,有人曾说过,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因此我们把国内外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分类介绍。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 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 纶,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 是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A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变迁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化 a 创新性 b 开放性 c 实用性d 独立性 a 抽样调查 b 个案调查 c 观察访谈 d 典型调查 a 玛格丽特·米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卡丁纳 d 马林诺夫斯基 a 角色互动 b 角色规 c 角色丛 d 角色知觉 a 定势b 社会刻板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光环效应 a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 b 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d 以交往为手段 a 环境压 力 b 角色不兼容 c 信息过多 d 个人差异 a 媒介性b 对象性c 统合性d 压迫性 2.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 )、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3.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 4.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 )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 5.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 )。 6.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 7.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 8.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9.态度的基本特征有( )、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经典条件反射 b 经验在参照 c 认知不协调理论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a 服从心理b 选择心理c 从众心理d 集群心理 a 观看效应 b 从众 c 竞争与协作 d 共做效应 a 人际冲突 b 目标冲突 c 认识冲突 d 情感冲突 a 正式群体 b 初级群体 c 非正式群体 d 次级群体 二 多项选择题 既有稳性又有外显性 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 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 以上都是 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 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 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 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 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 间接性 标准化 匿名性 性 真实性 10. “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 11.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 )和民族心理。 12.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这属于( )。 13.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 14.学校、工厂、部队等群体属于( )。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包括( )。 2.属于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的动向的论述是( )。 3.问卷法是一种被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的调查技术或工具,其特点是( )。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 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3]。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2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2-06 09:34:57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光环效应 ? B. 首因效应 ? C. 定势 ? D. 社会刻板效应 得分:5 知识点: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 A. 环境压力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B. 个人差异 ? C. 信息过多 ? D. 角色不兼容 得分:5 知识点:4.3 利他动机与利他行为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 A. 社会变迁 ? B. 人际关系 ? C. 社会化 ? D. 社会互动 得分:5 知识点: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下列哪些内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5分) 若从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可分为遗传、()、心理与社会四个方面。 ? A. 经济 ? B. 生物 ? C. 文化 ? D. 政治 得分:5 知识点:8.2 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 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和传承的生活方式与()之和。它是一个民族形成、存在以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 A. 生活风俗 ? B. 生产劳动 ? C. 思想观念 ? D. 语言文字 得分:5

知识点:7.1 社会群体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 A. 蒂博特 ? B. 谢里夫 ? C. 海曼和凯利 ? D. 梅顿和纽卡姆 得分:5 知识点:2.2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 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不属于参照范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人最核心的需求有三种,分别是生存、关系和成长,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从社会心理学史来看,一般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为__D_个阶段。 A.二 B.三 C.四 D.五 2.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恐惧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一般来讲,当对某件事的恐惧达到_A__强度时,相对而言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改变是较大的。 A.中等 B.低等 C.较高等 D.高等 3.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A) A.登门槛技术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4.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C)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重要性 5.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许多友谊、爱情的形成都强烈地受到_D_的影响,如住家的位置、工作场所、宿舍的房间距离、铺位的远近、教室座位等。 A.交往的频率 B.类似性 C.互补性 D.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6.从生物学观点去研究侵犯性,不包括(A) A.从后天学习中去寻找原因 B.侵犯性存在于基因之中 C.与异常的XYY基因有关 D.寻找大脑中“侵犯性位置”

7.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A) A.在流氓团伙的胁迫下,他杀死了他的亲弟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 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 8.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A) A.会产生社会助长 B.会产生社会抑制 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D.对其会产生激起 9.在态度的心理成分中,起基础作用的成分是(B) A.情感 B.认知 C.外显行为 D.行为倾向 10.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的是(D) A.接近性 B.熟悉性 C.互补性 D.能力 11.相亲时,如果一个人对对方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往往会对这个人的其他特征或能力也给予积极评价。这种现象属于(C)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中心特质效应 12.自我认知的归因偏差研究发现,作为观察者,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做(C) A.正确归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