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医学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1、软骨来源于胚胎期的间充质。

2、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侧半。

3、鱼钩形胃多见于中等体型。

4、瘦长体型多为垂位心,矮胖体型多为横位心,瘦长体型胸廓狭长膈肌低位,体型适中或健壮者为中间型心脏。

5、X线平片上心右缘下段的构成结构为右心房。

6、前列腺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不属于分泌腺。

7、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

8、腹膜位器官: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腹膜间位器官: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子宫、膀胱等。腹膜外位器官: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下部。

9、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10、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相当于肺总量的67%。

11、近端小管碳酸氢根离子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碳酸。

12、常用来计量基础代谢率平均值的单位是Kj/(m3h),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是±

(10%~15%)。

13、特征X线波长与电子所在壳层有关,结合力即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轨道电子具有的能量谱是不连续的,移走轨道电子所需最小的能量即结合能,核外电子具有不能壳层,一般每层电子数最多为2n2个,核外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称“电子云”。

14、光电效应:低电压时发生概率大,能增加X线对比度,不产生有效散射,不产生胶片灰雾,患者接受的吸收剂量大,大约和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15、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 线是在1895年。

16、在诊断X线能量围,康普顿效应产生的几率与能量成反比,不发生电子对效应和光核效应。在诊断射线能量围不会发生的作用过程是电子对效应。

17、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唯一不产生电离过程是相干散射。

18、对半值层的描述正确的是:可以表示X射线质,即HVL,可以用mmAl表示,对同一物质来说,半值层小的X线质软。半值层反映了X线束的穿透能力,对同一物质来说,半值层大的X线质硬。

19、质量衰减系数的SI单位是m2

/kg。20、1R(伦琴)=2.58310-4

C/kg。21、1C/kg的照射量对应的空气的吸收剂量是3.385Gy。

22、正常成年人静脉可容纳500ml血液。

23、激光器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工作物质、激发装置和光学谐振腔(能起选频作用),能产生激光的物质称为工作物质,光通过正常状态的发光物质时,吸收过程占优势,使受激辐射占优势时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比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多,

粒子数反转后不能产生稳

定的激光输出。谐振腔的作用是产生和维持光放大,选择输出光的方向,选择输出光的波长。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激光器的分类可按照:工作物质形态、反光粒子、输出方式。激光诊断技术:激光光谱法、激光干涉分析法、激光散射分析法、激光衍射分析法。激光为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的新的技术手段有:激光微光束技术、激光全息显微技术、激光荧光显微技术、激光扫描技术。

24、按照波尔理论,核电子因离核远近不同页具有不同的核层,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可容

纳的电子数为:Nn=2n,半径最小的壳层称K层(n=1),第二层称L层(n=2),第三层称M层。原子能级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动能和势能的代数和)

,且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表征原子能量状态,称为原子能级。原子能极与结合能的关系是: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二者绝对值相等,二者符号相反。K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最稳定)叫基态,电子人低能级过渡

到某一较高能级上称为原子的激发,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特征X线,跃迁产生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结合能之差。原子层电子跃迁产生的是特征X线。诊断X线主要利用的是轫致辐射。

25、肱骨上端与肱骨体交界处稍缩细的部分称外科颈。

26、胃体下界-角切迹与胃下极连线。十二指肠-小肠中最宽的部分。

27、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是舌咽神经。28、脉管系统是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

29、肺泡属于肺实质。

30、一般情况下,食物到达回盲部的时间为

4~6小时。

31、肝门结构: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神经、淋巴管结构。

32、肾的被膜由向外依次是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33、听觉的感受器是耳蜗螺旋器。

34、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变速运动。35、I/I0所表示的是透光率。

36、入射光为透射光的10倍时,照片密度值应为1.0。

37、散射线产生的量与被照体厚度、密度、体积、颤动有关,与照射野面积无关。

38、影像与实物不相住似,称为影像失真。

39、与原发X线比较,散射线与原发X线方向不同、反向、成角、能量低。40、滤线栅表面平均1cm中铅的体积称(cm3)称铅容积。41、X线产生效率最低的整流方式是单相全波整流式。

42、光子能量在100keV时,康普顿吸收所占比例为95%以上。

43、使用增感屏能增大照片密度。

44、照片斑点:斑点增多可使影像模糊,荧光颗粒可致结构斑点,分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X线量子越少斑点斑点越多。

45、膝关节正位片中,髌骨与股骨重叠称为影像变形。

46、在医学影像学中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称为威纳频谱。

47、采用125kV摄影时滤过板应选用3mm铝+0.3mm铜。

48、X线胶片的γ也称为胶片对比度。

49、超声探头宽频探头采用宽频带复合压电材料。

50、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6个类别。

51、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唯一不产生电离的过程是相干散射。

52、与连续X线最短波长有关的是管电压。

53、X线发生效率的公式是η=KZU。

54、影响连续X线产生的因素有靶物质、管电流、管电压、高压波形。

55、电子有能量是动能与势能之和。

56、表征原子的能量状态称为原子能级。

57、在男性精索部位结扎输精管,其切口要经过皮肤、精索外筋膜、睾提肌、精索筋膜。

58、胰头下份向左突出的部分是钩突。

59、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分性激素,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60、与肱骨小头相关节的是桡骨头。

61、肺泡不属于肺间质。

62、正常人体日平均尿量为1200毫升。63、f=t0/t表示的是增感率。

64、照片密度值为2.0时对应的阻光率为100。

65、质量衰减系数μ/ρ大于质量能量转移系数μtr/ρ大于质量能量吸收系数μen/ρ。66、半影是指模糊阴影。

67、切线投影的目的是避免重叠。

68、吸收散射线的最有效的设备滤线设备是滤线屏。69、X照片上某处阻挡光线能力的大小称为阻光率。

70、X线球管焦点大小常以1.0、0.6等值标注,其值称为有效焦点标称值。

71、散射线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康谱顿散射。72、与聚焦栅距离界限值有关的因素是栅焦距。

73、由于光晕和光渗产生的模糊属于增感屏产生的模糊。

74、最大管电流选择受到限制的原因在于X线管容量。

75、滤线栅栅比为铅条高度与其间隔之比。胸部高千伏摄影,常用的滤线栅的栅比为

12比1。

76、观测者操作曲线-ROC。

77、焦点方位特性对有效焦点大小分布的描述:近阳极侧小。

78、阻光率是透光率的倒数。

79、照片斑点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电流小。

80、原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于2012年6月26日公布执行。81、X线光子与构成原子的层轨道电子碰撞时,将其全部能量都传递给原子的壳层电子,原子中获得能量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X线光子则被物质的原子吸收,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放出特征X线。光电效应产第一条件发生几率:放射光子的能量与轨道电子结合能必须“接近相等”,光子能量过大,反而会使光电效应的几率下降,发生几率大约与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光电效应不产生有效的散射。光电效应的影像学应用:患者接受的剂量多,能产生良好的对比,常用钼靶产生,散射线少。光电效应的产物:光电子、正离子、特征放射、俄歇电子。82、当原子中壳层电子吸收的能量大于其结合能时,电子将脱离原子核的束缚,离开原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激发和电离都使原子能量状态升高,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而不稳定。电子结合力: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靠近原子核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强,原子Z越高,结合力越强,核正电荷越多,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的激发越迁:

n=2的能量状态称为第一激发态。

83、X线的产生原理是高速电子和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真空条件下高千伏的电场产生的高速电子流与靶物质作用,分别产生连续X线和特征X线。连续X线:由高速电子与原子核作用产生,也叫轫致辐射,具有连续的波长,具有不同能量,频率由ΔE=hv确定。关于特征X线叙述正确的是-轨道电子被击脱。

84、X只有运动质量,没有静止质量。

85、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而发生干涉的散射过程称为相干散射。光子与物质作用中不发生电离的作用是瑞利散射,发生电离作用的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核反应、电子对效应。电子对效应的发生概率与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诊断X围相干散射的发生机

率为5%。产生了特征X射线现象的是光电效应。

86、关节沿矢状轴进行的运动为收和外展,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称旋和旋外,沿冠状轴进行的运动称屈和伸。

87、分泌因子、胃酸的是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的是主细胞,分泌促胃液素的是胃幽门部的G细胞。

88、细胞是原生质的团块,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为细胞核,人体最基本的细胞有球形、菱形

等多种形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等生命现象的基本单位。

89、颅后窝: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等构成,舌下神经孔通过舌下神经、舌上神经孔静脉丛,颈静脉孔通过颈动脉、舌咽神经,耳孔通过耳神经。

90、心的传导系:心的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等。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是心脏正常心跳的起搏点。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膜深面,由此发出房室束。房室束自房室结发出,入室间隔分为左束支和右束支,其分支交织成网,最后连于心肌。

91、胃:胃的上口接食管,称为贲门,胃的下口接十二指肠,称为幽门,胃贲门口下缘水平线以上为胃底,贲门位于胃的侧壁,以贲门为中心半径2.5厘米的区域称贲门区。

92、结肠:升结肠从盲肠至肝曲长约20厘米,横结肠起于结肠肝曲,横结肠、乙状结肠为腹膜位器官,直肠壶腹部有3个横行半月皱襞。

93、输尿管生理性狭窄最窄的部位在膀胱入口处。

94、男性尿道:前列腺部和膜部称后尿道,海绵体部叫前尿道。

95、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形似蚕豆,在脊柱两侧腹后壁,肾上长由上斜向外,上端更靠近脊椎。肾的后方,上为膈,下为腰大肌、腰方面和腹横筋膜,肾的前方,右侧肾自上而下为:右肾上腺、肝右叶、十二指肠降部和结肠肝曲;左侧肾自上而下为:左肾上腺、胃、胰、腔肠,外缘还邻接脾和结肠脾曲,肾缘凹入部称肾门,一般平第1腰椎,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管出入的部位。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肾蒂,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右侧肾蒂较左侧肾蒂短。肾门向肾续于一较大的腔,称为肾窦。肾骨三层被膜包绕,由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皮质位于浅层,富有血管,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髓质位于肾实质深部由密集的肾小管组成,形成肾锥体。肾窦区有7~8个呈漏斗状的肾小盏,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2~3个肾大盏再合成肾盂。肾单位和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肾小体位于肾皮质,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

96、胰腺:分泌部即胰岛,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由分泌和外分泌两部分组成,胰液分解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胰头、体、尾3个部分无明显界限。

97、甲状腺位于、气管上部的两侧及前面,分为左、右两叶,重约20克。是人体最大的分泌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调节机体的基础代谢,并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甲状腺侧叶的后面有甲状旁腺,其分泌的激素调节机体钙的代谢,维持血钙平衡。

98、分泌腺:分泌腺无排泄管道,其分泌物质是激素,直接入血或淋巴,功能为调整新代谢等。

99、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的结缔组织等,起到保护眼球、运动和支持的作用。

100、脑脊液的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上矢状窦。

101、一般胸腺开始退化的年龄是20岁。

102、对强光敏感的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中央部。

103、听觉的感受器是耳蜗螺旋器。

104、胆汁中与脂肪消化关系最密切的成分是胆盐。胆汁:是肝细胞生成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为黄绿色黏性液体,胆盐有乳化脂肪的作用。

105、疏松结缔组织无储存能量的作用。

106、诊断X线照片影像的密度围是0.25~2.5。

107、X线影像信息的传递:被照体作为信息源,X线作为信息载体,经显影处理形成可见密度影像,X线诊断是X线影像信息传递与转换过程。

107、光学密度也称黑化度,公式D=lgI/I。密度由照片吸收沟通

的银粒子多少

决定。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散射形成X线照片。

109、影响X线照片密度的因素:密度的变化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增感屏与胶片组合使用后照片密度大,密度与照片的显影加工条件有密切关系。

110、照片对比度:管电压影响照片对比度,灰雾使对比度下降,管电压上升照片对比度下降,γ值大的胶片获得的照片对比度大。

111、对比度、X线质、X线量关系:高千伏摄影照片对比度低,低千伏摄影照片对比度高,X线量增加照片密度增高,管电压高于120kV称高压摄影。120~150kV-高压摄影。25~40kV -软X线摄影。

112、符号名词对应关系:D-光学密度,K-X线对比度,K-光学对比度,y-X线胶片对比度。

113、K大-X线照片上K小。

114、实际焦点是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面积,靶面上形成的焦点是形,焦点用无量纲的数字表示,近阳极端有效焦点小。

115、焦点的极限分辨率(R):R是在规定测量条件下不能成像的最小空间频率值,线量分布为单峰时R大,线量分布为多峰时R小,焦点尺寸小R大。116、X线管的焦点:实际焦点、有效焦点、大焦点、小焦点。

117、用0.1焦点放大摄影,最大放大率是3倍。

118、影响散射线因素:被照体越厚散射线越多,kV越高产生散射线越多,散射线造成对比度的下降,焦点外X线和被检体产生散射线。

119、照片锐利度:锐利度S=(D1-D2)/H,锐利度与对比度呈正比,

120、X线照片锐利度:半影导致影像模糊,半影越大影像锐利度越差,阴极端影像锐利度大于阳级端。

121、管电压:管电压控制着影像对比度,管电压代表着X线的穿透力,照片密度与管电压的h次方成正比,高千伏摄影可获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

122、高千伏摄影特点:获得低对比、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缩短曝光时间,减少肢体移动模糊,减少管电流X线管寿命,有利于病人防护,照片对比度低。高千伏摄影设备:用高栅比滤线器,常用栅比为12比1,γ值高的X线胶片,120~150kV管电压的X线机。123、软X线摄影:用钼靶X线机摄影,用原子较低的软组织,波长较长的X线产生较大K,可获得良好的软组织X线照片,管电压越低,照片对比度越高。,124、胸膜腔穿刺时,腋中线以前,沿肋间隙中间进针。

125、囊膝和囊后肢血供来自大脑中动脉中央支。

126、高速电子碰撞阳极靶面产生的X线分布与阳极倾角有关。近阳极端X线强度弱,近阴级端X线强度强,阳极倾角越小,阳极效应越明显。阳极倾角指垂直于X线管长轴,是平面与靶面的夹角。

127、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唯一不产生电离的过程是相干散射。

128、X线发生效率公式:η=KZV。

129、表征原子的能量状态称为原子能级。决定原子能级的主要因素是主量子数。决定轨道量子数的是磁量子数。决定电子的自旋状态的是自旋量子数。决定同一电子壳层中电子具有的能是及运动的是角量子数。

130、凝血因子中因子Ⅳ不属于蛋白质。

131、肺动脉测量:肺动脉段基线长度平均(4.88±0.72)mm,肺动脉主干横径平均(3.86±0.53)mm,肺动脉段凸出度平均(-0.11±0.28)mm,正常右下肺动脉宽径≤15mm。132、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胰蛋白酶。

133、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胰液。

134、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

135、消化道中能对胆盐和维生素B12主动吸收的部位是回肠。

136、光学密度值:是一个常用对数值,无量纲,大小取决于Ag多少,亦可称为黑化度。137、胶片对X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胶片对比度是指)胶片γ值。

、CT辐射防护中,局部剂量测量常用X线毫安秒为100mAs。

、X线束成为连续能量射线的原因是阴极产生的电子能量不同。

140、X线衰减的影响因素:X线的能量、物质的密度、每克物质的电子数、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

141、放射工作人员全身均匀照射时,防止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机率的年剂量当量限值是20mSv(2rem/a)。放射工作人员防止眼晶体发生非随机性效应的年剂量当量限值是150mSv。放射工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有效剂量在一生中不得超过250mSv。全身均匀照射时≤50mSv/

年。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全身≤5mSv。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单个组织≤5mSv。未满16岁者不得参与放射工作。非放射专业学生教学期间有效剂量当量≤0.5mSv/年,单个组织或器官当量剂量不≤5mSv/年。放射工作条件在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15mSv/年时,定为甲种工

作条件。特殊意外情况下,在一次事件中有效剂量不得大于100mSv.放射工作条件在年有效剂量当量有可能放射工作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应是:放射承受既往史的

调查,红细胞或全血比重检查,眼晶状体检查,九分类检查。CT防护中常用的辐射剂量的是:局部剂量、个人剂量、全身剂量、有效剂量。

142、X线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靶物质原子序数影响X线量,常用量与质的乘积表示,脉动电压接近峰值X线强度大。

143、人体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但如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沿磁场磁感线的方向重新排列。在这种状态下,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F)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的能量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

144、路标技术的使用为介入放射学的插管安全迅速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操作是先注入少许对比剂后摄影,再与透视下的插管作减影,形成一幅减影血管图像,作为一条轨迹并重叠在透视影像上。这样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导管的走向和尖端的具体位置,使操作者顺利地将导管插入目的区域。路标技术共分3个阶段。脑血管能用路标技术。

145、将DSA成像过程中,X线管、人体和检测器规律运动的情况下,而获得DSA图像的方式称为动态DSA。按照C形臂的运动方式分为:旋转运动、岁差运动、钟摆运动、和步进。这些检查技术,可实时动态三维显示。主要用于腹部、盆腔血管重叠的器官,以观察血管立体解剖关系的是岁差运动。

146、纵隔的上界是胸廓上口。中纵隔有膈神经。

147、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是迷走神经。

148、血浆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肝素。

149、正常肺门在正位胸片上位于第2~4前肋间带。

150、胃最明显的蠕动波在胃体部。

151、肾脏对于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是在近端小管。

152、正常的滤过分数为19%。

153、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

154、准分子激光器:其工作物质是稀有气体及其卤化物或氧化物,输出波长从紫外线到可见光,波长短,功率高,主要用于手术治疗。

155、激光的特性是:方向性好,强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好。

156、利用光动力学的作用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体表,组织间,腔照射,综合治疗。157、康普顿效应:与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反比,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成反比。

158、线衰减系数(SI)单位是m-1。

159、能表示固有滤过的是铝当量。160、卵圆孔位于蝶骨。

161、肺尖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第7颈椎棘突的高度。162、膈的主动脉裂孔位置在第12胸椎水平。163、咽与食管的分界处平第6颈椎体下缘。164、形成心左缘的是左心室。

165、甲状腺上动脉属于颈外动脉直接分支。

166、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松果体(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一般7岁后开始萎缩)。

167、下丘脑:间脑主要是由背侧丘脑和下丘脑组成的,下丘脑位于侧丘脑的下方,下丘脑包括视交叉、灰结节、白结节和漏斗,下丘脑末端连有垂体,分泌生长素、催乳素、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促激素。下丘脑主要核团有视上核和室旁核,其神经元能分泌血管升压素和雌激素。

168、第四脑室是位于延髓、端脑和小脑之间的室腔。

169、脊髓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下缘。

170、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

171、穿行于海绵窦腔的神经有展神经。

172、脊神经:脊神经共31对,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动后感,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第8颈神经经第7颈椎下方椎间孔穿出,脊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骶丛。173、三叉神经:属混合神经,含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两种纤维。其周围突形成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的大部分。躯体运动纤维参与组成下颌神经。眼神经为感觉神经,其中一支经眶上孔(切迹)出眶,分布于额部的皮肤,称眶上神经。上颌神经为感觉神经,经圆孔出颅,穿眶下裂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布于硬脑膜、上颌窦、眼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上颌牙、牙龈以及鼻腔和口腔顶的黏膜。下颌神经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出颅腔后分为数支。其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感觉纤维布于下颌牙及牙龈,舌前2/3及口腔底以及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皮肤。

174、一般胸腺开始退化的年龄是20岁。175、牙组织包括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176、环状软骨弓平对第6颈椎。

177、上颌窦、额窦、前筛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可通过中鼻道穿刺上颌窦。

178、囊膝和后肢血管血供来自大脑前动脉中央支。

179、胸膜腔穿刺时,进针部位是腋中线以后,沿下一肋的上缘进针。

、1eV(电子伏特)=1.6310-19

J(焦耳)。

181、磁性原子核需要符合的条件是:中子和质子均为奇数;中子为奇数,质子为偶数;中子为偶数,质子为奇数。

182、选择氢原子核作为人体磁共振成像的原子核,是因为:1H是人体中最多的原子核,1 H约占人体中总原子核数的2/3以上,1H的磁化率在人体磁性原子核中是最高的。

183、对于给守的靶原子,各线系的最低激发电压最大的是K层。

184、管电压越高,产生的X射线最短波长越短,X射线的最短波长对应于最大光子能量,管电压越高,X射线的产生效率越大。

185、能量80keV的电子入射到X射线管的钨靶上产生的结果是X射线的最大能量是80keV。、X线束成为混合射线的原因是阴极产生的电子能量不同。

187、最高能量为100keV连续X射线其平均能量大约为40keV。

188、150kV的管电压产生的X射线的最短波长为0.008266nm。计算150kV时的感光效应,管电压的n值应选用2。

189、X线“质”:即X线的强度,由X射线的波长、频率决定,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X 线“质”越硬。影响X线质的因素是:管电压、滤过、高压波形。

190、X线能量增加,光电作用的百分数下降。原子序数大的物质μ值大。组织密度决定组织阻止射线的能力。每克物质的电子数是X线减弱的主要因素。191、人体对X线衰减:组织对X线误差不同形成影像对比,软组织对X线衰减相当于水,

骨对X线衰减相当于铝,骨组织对X线衰减最大。192、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特点是平均能量提高、能谱变窄、线质提高。

192、使用复合滤过板时原子序数大的朝向X线管。

194、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简称ICRU。

195、X线剂量:修正后的吸收剂量称为当量剂量,照射量率是单位时间照射量的增量,

吸收剂量率表示单位时间吸收剂量的增量,照片量是1R的照射使每千克空气吸收0.00875的能量。

196、X线剂量定义: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的能量,当量剂量-引起某些生物效应的危险,当量剂量率-单位时间当量剂量的增量,比释动能-间接辐射粒子释放的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和。

197、照射量的SI单位是C/kg。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Gy。可作为吸收剂量的单位的是Gy 和rad。1Gy=102rad。

198、1R的照射量对应空气的吸收剂量是8.7310-3Gy。

199、诊断用X射线机房的主防护铅当量厚度应是

2.0mm,副防护铅当量厚应是1mm。

200、属于放射防护标准的剂量限值的是:基本限值、导出限值、管理限值、参考水平。201、X线的发现基于荧光作用。量热法依据的原理是热作用。感光作用属于化学特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基础是利用生物效应特性。照射量的测量利用的是电离作用。

202、只适用于在空气中测量的是照射量。只适用间接致电离辐射的是比释动能。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受照的任何物质的是吸收剂量。度量不同射线类型对组织和器官形成辐射危害的是当量剂量。

203、在引起生物大分子损伤中具有实际意义的是间接作用。存在阈剂量的是确定性效应。有害程度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无关的是随机性效应。

204、在诊断射线能量围所占比例很小的是相干散射。光子从原子核击出数量不等的中子、质子和γ光子的作用过程是光核反应。在诊断射线能量围发生在造影剂的主要作用形式是光

电作用。

205、白细胞分类中含量最多的是嗜中性粒细胞。

206、增加照射量可增大照片密度。207、照片透明度亦称透光率。照片透光率T=I/I0。不透明度也称阴光率。透光率是阻光率的倒数。阻光率越大密度值越小。

208、X线摄影放大率在数值上等于焦-片距与焦-肢距之比。

209、大肠解剖:盲肠的位置随升结肠的长短而异,结肠脾曲位于第8肋软骨水平,乙状结肠长度的变异较大,直肠瓣为直肠壶腹部的3个半月皱襞。

210、用于测试X线管焦点大小的器件是星形测试卡。

211、影响影像放大的主要因素是肢-片距大小。

212、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升高而加大。管电压升高,散射线光子的散射角变小。散射角越大的散射线产生胶片灰雾机会越小。90kV以上时散射含有率趋向平稳。

213、肩胛下角高度约平第7肋。

214、食管分颈、胸、腹3段的分界标志分别是颈静脉切迹、膈食管裂孔。

215、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管电流量、管电压值、胶片感度、摄影距离。

216、同种荧光质增感屏,清晰度最好的是细颗粒、薄涂层。

217、直肠上端在第3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

218、胃的蠕动起始于胃体中部。

219、入射光强度为透射光的100倍时,照片密度值为2.0。

220、照片灰雾产生的因素包括:片基、散射线、显影、焦点外X线。

221、常用切线位摄影检查的是顶骨骨折。

222、散射线对像质影响最大的是对比度。

223、X线对比度也称射线对比度。X线对比度是按指数规律变化。组织密度差异影响X线对比度。组织对X线吸收吸收系数之差是形成X线对比度的原因。

224、造成屏-片系统影像模糊的主要原因是荧光体的光扩散。

225、X线产生效率最高的高压方式是三相十二脉冲整流。

226、被照体与照片影像对比度相关因素有:原子序数、密度、厚度。

227、X线管焦点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是描述焦点产生的模糊使影像质量受损的函数,H(w)=1表示影像的对比度与射线对比度一致,H(w)=0表示影像的对比度为0,影像消失,焦点的MTF测试方法为狭缝照相法。

228、滤线栅:栅密度的单位是线每厘米,散射线透过率越小,吸收散射线能力越强,选择能越大,滤线栅质量越好,对比度改善系数值越大越好。

229、S=(D1-D2)/H=H/K。S为锐利度;K为对比度;H是模糊值。

230、X线照片颗粒性测量:主观性质量-肉眼观察获得的颗粒状况,客观性颗粒质量-物理学检查的颗粒状况,常用的检测RMS的测量,常用的检测维纳频谱的测量。

231、影像质量评价:清晰度-影像重建组织细节的可见度,分辨率是清晰度测定方法之一,响应函数-测量不同空间频率下幅度的衰减,量子斑点是X线照片斑点产生的最大因素。232、光学密度值的数学表达式:D=lg(I0/I)。

233、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显影液特性、显影温度、显影时间、药液补充。

234、X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差是对比度。

235、分辨率为5LP/mm时,其线径为0.1mm。

236、感光效应一定,管电流减少到

1/4时,曝光时间应增加至原来的2倍。

237、动眼神经出颅的部位是眶上裂。

238、摄影成像的程序:光或能量→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239、一般人眼识别的密度围是0.25~2.0。

240、消除散射线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滤线栅。

241、影响照片颗粒性的因素:X线光子数量、胶片结构、增感屏性能、定影条件。242、拇指第一、二节之间的关节属于手指间关节。

243、进肺门后分出技气管称叶支气管。

244、照射野X线量分布:球管长轴方向上,近阴极端X线量多,球管长轴方向上,近阳极端X线量少,球管短轴方向上,X线量分布对称,照射野X线量分布有方位性。

245、透过被照体并带有影像信息的被减弱的射线称透射线。

246、模糊度是锐利度的反义词,模糊度也称不锐利度,照片锐利度与模糊度成反比,评价图像质量下降常用模糊度。

247、所谓X线照片噪声,是指X线照片斑点。

248、摄影距离与感光效应的关系遵循反平方定律。

249、以透视的自然像做蒙片减影的方式是路标方式。

250、X线管焦点小,分辨率大,焦点上线量分布为单峰时,分辨率大,MTF=0时的分辨率为极限分辨率,MTF=1.0时的信息传递最高。

251、与照片颗粒度关系最密切的是增感屏。

252、X线摄影选择的基本因素:基本因素之一是管电压的选择,要尽量减少移动造成的影像模糊,须考虑管电压与X线照片形成的关系,高电压摄影,信息量和细节可见度增大。253、X线照片质量客观评价方法:MTF-调制传递函数,WS-维纳频谱,ACF-自相关函数,DQE-量子检出效率。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 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 2 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 3 休克伴心肌收缩性减弱及尿量减少:多巴胺(DA) 4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心肥厚:卡托普利 5 有机磷中毒消除N 样作用:氯解磷定 6 高血压合并溃疡病:可乐定 7 劳累性心绞痛:硝酸甘油 8 变异型心绞痛: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 9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10 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苯妥英钠 11 情绪激动、甲亢、细胞瘤等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普萘洛尔 12 严重而顽固的心律失常:胺碘酮 1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 14 伴有房颤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不全:强心苷 15 房颤、房扑:强心苷 16 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 17 卓艾综合症:奥美拉唑 18 子痫引起的惊厥:硫酸镁 19 焦虑:地西泮(安定) 20 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 21 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单纯局限性发作):苯妥英钠

22 帕金森:左旋多巴 23 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 24 痛风:秋水仙碱 25 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发性皮肌炎:糖皮质激素 26 低血容量休克:中分子右旋糖酐 27 重症甲亢、甲亢危象:丙硫氧嘧啶(PTU) 28 伴有肥胖的二型糖尿病:二甲双胍 29 敏感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青霉素 G 30 军团菌病、弯曲杆菌肠炎、弯曲杆菌败血症、支原体肺炎(大环内脂类)、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婴儿肺炎和结膜炎、红癣、痤疮、白喉带菌者:红霉素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急慢性骨髓炎:克林霉素 32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青霉素肠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类 33 鼠疫、兔热病:链霉素 34 表麻:丁卡因 35 躁狂症:碳酸锂抑郁症:米怕明(丙米嗪) 36 轻度高血压:氢氯噻嗪 37 流行性脑脊髓炎:磺胺嘧啶(SD) ① ② ③ ⑤

2017放射医学技术重点--基础知识

1.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脊柱有26块椎骨,椎体椎弓围成锥孔,椎弓根上下缘切记围成椎间孔,C1寰椎、C2枢椎、C7隆椎,颈椎棘突最短。 3.1—7肋连于胸骨,称真肋。8—10肋称假肋,前端借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成肋弓。11—12肋称为浮肋。 4.翼点是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5.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 6.肩关节下臂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 7.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外侧,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内侧端,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乳突,一侧收缩头倾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8.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内侧半,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臂内收或旋内、前锯肌上部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前. 9.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位于腹直肌鞘内,上宽下窄,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若干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未与后层愈着。 10.三角肌起自锁骨的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止于三角肌粗隆,使关节外展,受腋神经支配。 11.上呼吸道最窄处是声门裂。 12.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前份。

13.喉的支架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14.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向较直,故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 15.肺尖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第七颈椎棘突的高度。 16.平静呼吸时,肺的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与6、8、10肋相交。 17.深呼吸时两肺下缘可向上下各移动2~3cm。 18.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分。 19.膈神经走形于中纵隔内。 20.咽与食管的分界处平第六颈椎椎体下缘。 21.十二指肠属于上消化道的一部分,在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可分为上部(球部)、降部、水平部(横部)、升部;降部的后内侧壁的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胰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处。 22.肝的脏面位于中间部的横沟称为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管、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进出的门户。 23.左、右肝管汇合为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为胆总管,宽度约为4~6cm。 24.胰腺有内分泌功能和外分泌功能,可分为胰头、胰体、胰尾三部分;十二指肠环绕胰头。 25.阑尾连于盲肠内侧壁。 26.胃小弯的最低处,有一切迹称角切记。从角切记到幽门的部分是幽门部。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不明显的浅沟,将幽门部分为右侧的幽门管和左侧的幽门窦。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单选题 B.肝 C.肺 D.脾 2.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C) A.心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A.进行气体交换 B.进行水液代谢 C.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 D.进行血液循环 3.气管在4、5胸椎处分成 (B) A.上下主支气管 B.左右主支气管 C.前后主A.防止血液循环 B.防止血液流过 C.防止血液倒流 D.防止血流过快 27.心脏本身的营养血管是 (B) A.微血管 B.冠状血管 C.肺动脉 D.主动脉 28.心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主要 (D) A.收缩心肌 B.舒张心肌 C.产生新心肌细胞 D.产生和传导冲动 29.血液循环主要由哪两部分构成, (C) A.静脉血 B.动脉血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48.经过体循环之后,最后流入右心房的血液属于 (A) A.静脉血 B.动脉血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B) A.偏高 B.偏低 C.血压波 49.测血压时,袖带太紧可导致测得的血压 动 D.以上均不对 50.机体调节心血管的活动,主要通过何种机制, 支气管 D.大小主支气管 4.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 (C) A.消化器官 B.循环通道 C.发音器官 D.分泌器官 5.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叫做 (B) A.鼻道 B.鼻旁窦 C.鼻甲 D.鼻前庭 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D)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 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C)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 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B)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 9.在组织学上,肺 (B)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张力,保证肺泡结构稳定性,主要由 (D) A.肺间质细胞分泌 B.巨噬细胞分泌 C.?型肺泡细胞分泌 D.?型肺泡细胞分泌 11.肺叶由于叶间裂的存在而被分割,一般是:(A) A.左二右三 B.左三右二 C.左三右三 D.左二右二 12.肺的功能血管是 (A) A.肺动脉和肺静脉 B.支气管动脉和静脉 C.冠状动脉 D.腹主动脉 13.肺动脉发出的部位是 (D)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4.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叫 (A) A.呼吸 B.吐纳 C.换气 D.新陈代谢 15.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C) A.呼吸 B.吐纳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 16.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B) A.呼吸 B.肺换气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 17.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C) A.呼吸 B.肺换气 C.组织换气 D.新陈代谢 18.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 (D)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就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与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 3、灭菌:就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就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与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与其她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就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与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她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就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就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她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与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页共 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 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 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 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 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 2血管照影 三 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四肢关节: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和关节束。软骨和束为软骨组织不显示,关节间隙为半透明影。

医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1、简述食管分布、食管的狭窄部位及距中切牙的距离。颈部、胸部、腹部① 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 ② 左主支气管后方与之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③ 穿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2、延髓内有哪些脑神经核?这些脑神经核又与哪些脑神经有关联?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下泌延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与第5、7对脑神经和第9-12对脑神经相连 3、试述经过直肠静脉丛的门静脉的侧支循环途径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4、简述女性骨盆的特点耻骨联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耻骨下角为80°--100°,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骨盆入口近乎圆形或椭圆形,骨盆出口宽大,坐骨结节距宽阔。 5、人体消化系统包括什么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

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6、九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7、子宫的固定装置有哪些?① 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② 子宫圆韧带:维持前倾位的主要结构③ 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正常位置,使其不致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④ 骶子宫韧带:此韧带有牵引子宫颈向后向上的作用 8、简述胸廓的构成和功能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及胸骨连接而成。有上、下两口,胸廓围成的胸腔内有心、肺、食道及大血管等重要器官,起着保护和支持这些器官的作用,并参与呼吸 9、简述房水循环房水由睫状体产生,自眼后房经瞳孔入眼前房,再经前房角渗入巩膜静脉窦,最后经睫前静脉汇入眼静脉。借此途径,房水不断地循环和更新10、简述子宫的位置形态和分布子宫位于盆腔中央部,膀胱与直肠之间,成年女子呈前倾前屈位。子宫形态呈倒置的梨型,前后略偏,两侧与输卵管相连,向下连于阴道,可分为子宫底、子宫颈、子宫体三部分。子宫颈与子宫体交届处缩窄称为子宫峡部,子宫内腔分为子宫腔和子宫颈管。 11、试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及其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单选题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C ) A.心 B.肝 C.肺 D.脾 2.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 A.进行气体交换 B.进行水液代谢 C.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 D.进行血液循 环 3.气管在4、5 胸椎处分成( B ) A.上下主支气管 B.左右主支气管 C.前后主支气管 D.大小主支气管 4.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 C ) A.消化器官 B.循环通道 C.发音器官 D.分泌器官 5.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叫做( B ) A.鼻道 B.鼻旁窦 C.鼻甲 D.鼻前庭 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D )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 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C )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 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B )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 9.在组织学上,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又称为( B )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张力,保证肺泡结构稳定性,主要由( D ) A.肺间质细胞分泌 B.巨噬细胞分泌 C.?型肺泡细胞分泌 D.?型肺泡细胞 分泌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精选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B ) A.补液“宁多勿少” B.“需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 D.“失多少,补多少” 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答案:B 解析: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所谓需多少应包含:向体外丧失的部分 体液;血管床容量扩大的部分;微循环淤滞的部分以及血浆外渗的部分。 成分输血的优点包括(ABCDE ) A.减少输血反应 B.减少患者心脏负担 C.提高治疗效果 D.节约血源 E.减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答案:ABCDE 解析:成分输血有减少副作用、减少免疫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的负荷.节约 血源,减少血源传染病的发生等优点。

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

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为45℅,其中外科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 根据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分类: 1、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恶性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尤文肉瘤、 小细胞肺癌 2、放射中度敏感的肿瘤:鳞状细胞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皮肤癌、肾 移行细胞癌 3、放射低度敏感的肿瘤:胃肠道的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 4、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 细胞瘤 放射治疗的禁忌症 1、全身情况 (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时; (2)严重的全身感染、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未控制者; (3)治疗前血红蛋白<80g/L或白细胞<3.0×109/L未得到纠正者; (4)癌症晚期合并贫血、消瘦或处于恶病质状态,评估生存期不足3至6月者。 2、肿瘤情况 (1)肿瘤情况已出现广泛转移,而且该肿瘤对射线敏感性差,放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者;(2)肿瘤所在脏器有穿孔可能或已穿孔时;(3)凡属于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3、放射治疗情况 (1)近期曾做过放射治疗;(2)皮肤或局部组织纤维化;(3)皮肤溃疡经病理证实阴性;(4)不允许再行放射治疗者。 根治性放射治疗:是指通过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使肿瘤在治疗区域内缩小、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要符合以下条件:1、一般状况好2、局部肿瘤较大并无远处转移;3、病理类型属于对射线敏感或中度敏感的肿瘤。 术前放射治疗的目的是:1.通过一定剂量照射使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防止手术中引起肿瘤细胞的种植转移和播散;2.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便于手术切除;3.控制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和区域的淋巴结,提高手术的切除率;4.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通过放射治疗也能够进行根治性切除。 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0天或放射治疗后2-4周手术,可以使组织有充分的修复时间,此时急性放射反应已经消失,慢性放射反应还未发生,这期间既不会给手术造成困难,也不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 术后放射治疗,一般在手术后2至4周内尽早开始。 远距离放射治疗:亦称外照射,是指放射源发出的射线通过体外某一固定距离的空间,并经过人体正常组织及邻近器官照射到人体某一病变部位的放射治疗方式。可分为等中心放射治疗技术(源轴距照射技术,SAD)和源皮距治疗技术(SSD)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进一步减少肿瘤周围组织和器官进入射野的范围,使正常组织得到保护,提高了靶区剂量; 2、对位于解剖结构复杂、距离重要器官较近、形状不规则肿瘤的治疗,可减少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3、进行大剂量低分割照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肿瘤的控制率。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考题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考题 单选题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C) A.心 B.肝 C.肺 D.脾 2.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A.进行气体交换 B.进行水液代谢 C.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 D.进行血液循环 3.气管在4、5胸椎处分成 (B) A.上下主支气管 B.左右主支气管 C.前后主支气管 D.大小主支气管 4.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 (C) A.消化器官 B.循环通道 C.发音器官 D.分泌器官 5.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叫做 (B) A.鼻道 B.鼻旁窦 C.鼻甲 D.鼻前庭 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D)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 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C)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 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B)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 9.在组织学上,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又称为 (B)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张力,保证肺泡结构稳定性,主要由 (D) A.肺间质细胞分泌 B.巨噬细胞分泌 C.Ⅰ型肺泡细胞分泌 D.Ⅱ型肺泡细胞分泌 11.肺叶由于叶间裂的存在而被分割,一般是:(A) A.左二右三 B.左三右二 C.左三右三 D.左二右二 12.肺的功能血管是 (A) A.肺动脉和肺静脉 B.支气管动脉和静脉 C.冠状动脉 D.腹主动脉 13.肺动脉发出的部位是 (D)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4.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叫 (A) A.呼吸 B.吐纳 C.换气 D.新陈代谢 15.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C) A.呼吸 B.吐纳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 16.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B) A.呼吸 B.肺换气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更多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 中公医疗卫生网对生理学各章节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做了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些要求的点去有重点地复习相关内容,更好地掌握生理学。 1.绪论 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负反馈、正反馈、前馈)等基本概念。 2.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 (2)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极化、超极化的概念,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及其研究手段。 (3)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去极化、复极化、反极化、超射的概念;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值、兴奋性和兴奋,阈电位与局部兴奋;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锋电位与Na+平衡电位);兴奋的传播:兴奋在同-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意义。 (4)局部电位:局部电位的概念、分类(去极化与超极化)、特点与产生机制。 (5)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终板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特征。兴奋-收缩耦联。 3. 血液 (1)血浆渗透压及其在水分移动中的作用。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 (3)生理性止血与凝血:血液凝固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反应。 (4)人类血型的分类及其依据,ABO血型的鉴定原理与方法。 4. 血液循环 (1)心肌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机制(浦肯野细胞及窦房结P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肌的自律性及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以及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3)心脏泵血功能:心动周期的概念,泵血的机制与过程(左心室射血与充盈过程,房压变化、房室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等容收缩期、等容舒张期)。泵功能的评价(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泵功能储备、每搏功与每分功)。泵功能的调节(异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

放射医学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1、软骨来源于胚胎期的间充质。 2、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侧半。 3、鱼钩形胃多见于中等体型。 4、瘦长体型多为垂位心,矮胖体型多为横位心,瘦长体型胸廓狭长膈肌低位,体型适中或健壮者为中间型心脏。 5、X线平片上心右缘下段的构成结构为右心房。 6、前列腺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不属于分泌腺。 7、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 8、腹膜位器官: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腹膜间位器官: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子宫、膀胱等。腹膜外位器官: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下部。 9、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10、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相当于肺总量的67%。 11、近端小管碳酸氢根离子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碳酸。 12、常用来计量基础代谢率平均值的单位是Kj/(m3h),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是± (10%~15%)。 13、特征X线波长与电子所在壳层有关,结合力即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轨道电子具有的能量谱是不连续的,移走轨道电子所需最小的能量即结合能,核外电子具有不能壳层,一般每层电子数最多为2n2个,核外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称“电子云”。 14、光电效应:低电压时发生概率大,能增加X线对比度,不产生有效散射,不产生胶片灰雾,患者接受的吸收剂量大,大约和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15、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 线是在1895年。 16、在诊断X线能量围,康普顿效应产生的几率与能量成反比,不发生电子对效应和光核效应。在诊断射线能量围不会发生的作用过程是电子对效应。 17、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唯一不产生电离过程是相干散射。 18、对半值层的描述正确的是:可以表示X射线质,即HVL,可以用mmAl表示,对同一物质来说,半值层小的X线质软。半值层反映了X线束的穿透能力,对同一物质来说,半值层大的X线质硬。 19、质量衰减系数的SI单位是m2 /kg。20、1R(伦琴)=2.58310-4 C/kg。21、1C/kg的照射量对应的空气的吸收剂量是3.385Gy。 22、正常成年人静脉可容纳500ml血液。 23、激光器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工作物质、激发装置和光学谐振腔(能起选频作用),能产生激光的物质称为工作物质,光通过正常状态的发光物质时,吸收过程占优势,使受激辐射占优势时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比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多, 粒子数反转后不能产生稳 定的激光输出。谐振腔的作用是产生和维持光放大,选择输出光的方向,选择输出光的波长。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激光器的分类可按照:工作物质形态、反光粒子、输出方式。激光诊断技术:激光光谱法、激光干涉分析法、激光散射分析法、激光衍射分析法。激光为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的新的技术手段有:激光微光束技术、激光全息显微技术、激光荧光显微技术、激光扫描技术。 24、按照波尔理论,核电子因离核远近不同页具有不同的核层,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可容

医学统计学总结

医学统计学总结 一.绪论 1,医学统计学: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随机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进而阐明其客观规律性的一门应用科学。 2,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统计研究设计调查研究设计和实验研究设计 2)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基本统计理论和方法。A: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B:常用统计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相对数,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统计表,统计图 C:统计推断,如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医学多元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与Cox回归分析。 3,统计工作步骤: 1)设计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说,确定观察对象与观察单位,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拟定研究方案,预期分析指标,误差控制措施,进度与费用。 2)搜集材料 A,搜集材料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 B,统计资料的来源医学领域的统计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统计报表,二是经常性工作记录,三是专题调查或专题实验。 C,资料贮存 3)整理资料 a检查核对b设计分组c拟定整理表d归表 4)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4,同质(homogeneity):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变异(variation):同质基础上的各观察单位间的差异。 变量(variable):收集资料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同质观察单位,再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 项特征进行测量或观察,这种特征称为变量 变量值:变量的观察结果或测量值。 5,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某变量值的集合。总 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同质性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的集合构成样本。样本必须具有代 表性。代表性是指样本来自同质总体,足够的样本含量和随机抽样的前提。 统计量(statistics)描述样本变量值特征的指标(样本率,样本均数,样本标准差)。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所有知识点

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所有知识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下列关于淀粉样变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可见于结核病 B.可见于骨髓瘤 C.可以是全身性疾病 D.可以是局灶性病变 E.由免疫球蛋白沉积而成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浆 3.关于血吸虫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出现大量类上皮细胞 B.慢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毛蚴仍存活 C.急性虫卵结节内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D.慢性虫卵结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E.肺内无虫卵结节形成 4.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A. 脑 B. 心 C. 肾 D. 脾 5.原位癌是指( ) A.早期癌 B.原发癌 C.黏膜内癌 D.未发生转移的癌 E.未突破基底膜的癌 6.下列H2受体拮抗剂中,抑酸作用最强且持久而副作用最少的是()。 A. 西咪替丁 B. 雷尼替丁 C. 法莫替丁 D. 尼扎替丁 7.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属于( )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固缩性坏死

E.坏疽 8.甲亢危象的治疗,下列哪组最理想?() A. 丙硫氧嘧啶+碘剂+普萘洛尔+泼尼松 B. 丙硫氧嘧啶+泼尼松 C. 甲心巯咪唑+普萘洛尔+泼尼松 D. 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甲巯咪唑 9.下列属于营养必需脂肪酸的是( ) A.油酸 B.亚麻酸 C.软脂酸 D.硬脂酸 E.十二碳脂肪酸 10.有关移行细胞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形成角化珠 B.好发于膀胱和肾盂等处 C.组织学上可有不同程度的移行上皮的特点 D.呈浸润性生长 E.可由乳头状瘤恶变而来 11.下列细胞中,再生能力最弱的是()。 A. 心肌细胞 B. 骨细胞 C. 纤维细胞 D. 血管内皮细胞 12.半抗原是指( )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 B.具有抗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 C.具有免疫原性,而没有抗原性 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抗原性 E.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抗原性 13.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反应中的关键酶?() A. 磷酸戊糖途径 B. 糖原合成 C. 糖原分解 D. 糖异生 14.脂肪酸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 A. 酮体 B. 葡萄糖 C. 胆固醇 D. 草酰乙酸 15. P/O比值是指()。 A. 每消耗1摩尔氧分子所合成ATP的克分子数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第一章绪论 1、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2、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 3、统计学作用: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其规律性,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4、统计分析要点:正确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作出科学的结论。 5、医学统计学基本内容: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6、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 同质与变异 同质,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其性质应大致相同。 变异,指总体内的个体间存在的、绝对的差异。 统计学通过对变异的研究来探索事物。 (2) 变量与数据类型 变量,是反映实验或观察对象生理、生化、解剖等特征的指标。 变量的观测值,称为数据 分为三种类型:定量数据,也称计量资料,指对每个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用测量或其他定量方法准确获得的定量结果。(如身高、体重、血压、温度等) 定性数据,也称计数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分组计数的定性观察结果。包括二分类、无序多分类。(进一步分为二分类和多分类,如性别分为男和女,血型分为A、B、O、AB 等) 有序数据,也称半定量数据或等级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或次序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的观察结果,具有半定量性质。 统计方法的选用与数据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3)总体与样本 总体,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包括所有定义范围内的个体变量值。 样本,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对变量进行观测得到的数据。抽样,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 参数,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统计量,指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4)误差 误差,指观测值与真实值、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 可分为三种:系统误差,也称统计偏倚,是某种必然因素所致,不是偶然机遇造成的,误差的大小通常恒定,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随机测量误差,是偶然机遇所致,误差没有固定的大小和方向。 抽样误差,是抽样引起的统计量与参数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主要来源于个体的变异。 统计学主要研究抽样误差。 (5)概率 概率,是描述某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度。 必然事件,事件肯定发生,概率P(U)=1; 随机事件,事件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概率介于0≤P(A)≤ 1; 不可能事件,事件肯定不发生,概率P(∮)=0; 小概率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概率P(A)≤ 0.05、或P(A)≤ 0.01。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他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放射技术师专业知识重点汇总

放射技术师专业知识重点汇总 1.干式打印机的最低密度为 0.2~0.22,最高密度为 2.8~ 3.2。 2.干式打印机使用色带的是染色升华热敏打印。 3.与湿式激光打印机相比,干式打印机最大的特点是无废液排放。 4.干式激光相机所采用的胶片片基中PET的厚度约为 175μm。 5.干式激光胶片在片基的底面涂有一层深色的吸光物质,以吸收产生光渗现象的光线防止反射光对乳剂再曝光,提高影像清晰度,这层是防反射层。 6.非激光、含银盐、直接热敏干式打印技术的胶片结构中不包含防反射层。 7.决定直接热敏打印机影像分辨率的是发热电阻数量和尺寸。 8.直热式热敏相机的核心部件是热敏打印头。 9.热敏干式胶片中的热敏记录层,与直接热敏打印头的温度变化关系是如热温度设定在 120℃左右,以保证影像的显像质量。 10.医用特种胶片有直接反转片、自动冲洗机辊轮洁片、清洁用胶片。 11.医用感蓝胶片及感绿胶片均采用双乳剂层。扁平颗粒胶片又称感绿胶片。 12.自动冲洗机所用PQ型显影剂的起动液含有溴化钾及冰醋酸。溴化钾为酸性盐,能够降低彰显液启用时的Ph。 13.不影响自动冲洗照片干燥的不良因素是水洗温度高于常温。 14.在自动冲洗机质量管理程序中,冲洗药液类型改变,需要重新设定质量控制界限范围。 15.自动洗片机的应用优点是显影效果恒定、照片处理速度快、干片装卸避免污染、操作中不接触影液。 16.自动冲洗机质量控制动态管理程序中,必须先采取纠正措施的情况是本底灰雾±0.03。 17.自动冲洗机质量控制所用的光楔片,其感度指数灰阶的密度平均值应最接近但不超过1.2。 18.自助打印机在接“电子胶片”的存储格式为 DICOM。胶片打印机的打印方式一般为干式打印。

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

<<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 1. 总体: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中所有的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2. 样本:按随机化原则从同质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某变量值的集合。 3. 同质:影响研究指标的主要因素易控制的因素基本上相同。 4. 抽样误差:在抽样研究中,由于变异的存在,即使在同一总体中抽取的几个样本,各样本统计量往往不等。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也不等,这种由于抽样研究所至样本之间和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差异称为。。。 5. 变量:观察指标在统计学上统称为指标变量,它反应的是生物个体间的变异情况,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定性变量(分类)和定量变量(连续)。 6. 截尾数据:生存时间观察过程被人为的截止称为截尾,又称删失或终检。原因:失访/退出/ 终止(研究时限已到而终止观察)。 7. 卡方基本思想:X2分布是一种连续型分布,可用于检验资料的实际频数和按检验假设计算的理论频数是否相等等问题。X2反应实现了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的吻合程度。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A-T 一般不大,X2应很小,即出现大X2值概率很小。即X2越大,P越小,若P≤a时,就怀疑假设的成立,拒绝H0。若P>a则没有理由拒绝H0。 8. X2用途: (1)实际频数与拟合频数拟合优度:A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或构成比有无差别(四格表/行x 列表)。B两变量之间有无相互关系。C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判断次样本是否来自某种分布)。(2)某些分布可用X2近似。 (3)间接应用:如t分布和F分布就是在X2分布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9.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根据研究目的和设计类型,把总体变异中离均差平方和分解成两部分或更多部分,也把总变异中的自由度相应分成两部分或更多部分,然后再进行比较,评价由某种因素引起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10. 假设检验中P,a,b(倍他)的关系及统计学意义: a:检验水准,即显著性检验,在此概率之下的认为是小概率事件,统计学上以为此事件“不可能发生”,以此判断是否不拒绝H0无效假设,在假设检验中,按a检验水准,拒绝了原来正确的H0,即犯了第1类错误,犯此错误的概率为a。 b:在T假设检验中,按照a检验标准,没有拒绝原来错误的无效假设,即犯了第2类错误,犯次错误的概率是b。 P:是在H0成立时大于等于用样本计算的统计值出现的概率用P值与检验水准a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作出统计判断。如果P≤a时,就怀疑假设的成立,拒绝H0。若P>a则接受H0拒绝H1。P值越小只能说明作出拒绝H0,接受H1的推论时犯错误的机会越小。 11.行x列表X2检验应注意: (1)行x列表中不宜有1/5以上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5或有一个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1,若发生上述情况可采用:A将理论频数过小的格子所在的行或列与性质相近的邻近行或列中的实际频数合并,使重新计算的理论频数增大。B删去理论频数过小的行或列。C增大样本含量以增大理论频数。 (2)当效应按强弱分为若干级别,则按实验结果可整理为单向有序行x列表,在比较各处理组的效应有无差别时,宜用秩和检验,ridit分析等。如作X2检验只说明各组构成比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