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第四篇水利工程施工(1、2、3、4章)

黄河委员会计划局副处长汪强

3 砌石工程

《泵站施工规范》砌石工程部分主要依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之10.3.2 、

SL234-1999、《水闸施工规范》L27-91、《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试行)、《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96,引用条文共计37条。

3.1 一般规定

3.1.1 石料的质量控制要求

石料是砌石工程所用的大宗材料,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砌石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别是砌石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故《强制性条文》纳入了有关石料质量控制的两条规定:

1.护坡石料须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之石料,其抗水性、抗压强度、几何尺寸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之10.3.2)。

2.砌坝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之2.1.5)。

3.1.2 胶结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的规定,对胶结材料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

1.配制砌筑用的水泥砂浆和小石子混凝土,应按设计强度等级提高15%。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同时应具有适宜的和易性。

2.胶结材料中使用混合材(掺合料)和外加剂,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合材宜优先选用粉煤灰,其品质指标参照有关规定确定。

3.砂浆和混凝土应随拌随用。常温拌成后应在3~4h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超过30℃,则应在2h内使用完毕。使用中如发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c 4.砌石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灌砌块石所用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20mm。

2)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号。

浆砌石的质量控制要求 3.1.3

浆砌石是砌石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强制性条文》根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91的要求,对浆砌石的质量提出了以下4条规定:

1.浆砌石墩、墙(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SL27之8.3.2):

1)砌筑应分层,各层砌筑均应坐浆,随铺浆随砌筑;

2)每层依次砌角石、面石,然后砌腹石;

3)块石砌筑,应选择较平整的大块石经修凿后用作面石,上下两层石块应骑缝,内外石块应交错搭接;

4)料石砌筑,按一顺一丁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应横平竖直,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10cm,丁石的上下方不得有竖缝,粗料石的砌体缝宽可为2~3cm;

5)砌体宜均衡上升,相邻段砌筑高差和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

2.采用混凝土底板的浆砌石工程,在底板混凝土浇筑至面层时,宜在距砌石边线40cm 的内部埋设露面块石,以增加混凝土底板与砌体间的结合强度(SL27之8.

3.3)。

3.混凝土底板面应凿毛处理后方可砌筑。砌体间的结合面应刷洗干净,在湿润状态下砌筑。砌体层间缝如间隔时间较长,可凿毛处理(SL27之8.3.4)。

4.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继续施工;在继续施工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之6.4.2-4)。

3.1.4 干砌石的质量控制要求

干砌石工程在碾压土石坝、堤防、水闸、泵站等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强制性条文》对干砌石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规定:

1.干砌石宜用于护坡、护底等部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

之6.5.10):

1)砌体缝口应砌紧,底部应垫稳、填实、严禁架空。

2)不得使用翅口石和飞口石。

3)宜采用立砌法,不得叠砌和浮塞,石料最小边厚度不宜小于150mm。

4)具有框格的干砌石工程,宜先修筑框格,然后砌筑。

5)铺设大面积坡面的砂石层时,应自下而上铺设,并随砌石面的增高分段上升。

2.碾压式土石坝的干砌石护坡,应符合下列规定(《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10.

3.4): 和10.3.3之SDJ213-83范》

1)护坡下之垫层材料应按反滤层铺筑规定施工。铺砌块石或其它面层时,不得破坏垫层。

2)上游块石护坡的砌石应做到:认真挂线,自下而上,错缝竖砌,紧靠密实,塞垫稳固,大块封边,表面平整,注意美观。当上游护坡采用砂浆勾缝时,必须注意预留排水孔。

3.1.5 面石勾缝的质量控制要求(见本章3.2.5的有关内容)

3.1.6 砌石的质量检验

《强制性条文》“一般规定”中,根据《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的规定,对砌石的质量检验提出以下要求:

1.材料和砌体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砌缝砂浆应密实,砌缝宽度、错缝距离应符合要求。

3.砂浆、小石子混凝土配合比应正确,试件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

4.砌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1.6-1和3.1.6-2的规定。

3.2 浆砌石坝

3.2.1 砌坝石料的质量控制要求(见本章3.1.1的有关规定)

3.2.2 胶结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见本章3.1.2的有关规定)

3.2.3 坝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试行)纳入了“坝基清理后,必须按《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办法》进行验收。”的规定。

3.2.4 坝体砌石的质量控制要求

坝体砌石的质量控制要求,与本章3.1.3内容基本一致,可参照执行。《强制性条文》在“一般规定”和“浆砌石坝”部分,对坝体砌筑,又着重提出以下三点要求:

1.坝体砌筑应采用铺浆法(SD120之4.

2.5)。

2.在胶结材料初凝前,允许一次连续砌筑两层(两皮石)石块,应严格执行上下层错缝、铺浆及填浆饱满密实的规定(SD120之中4.2.11)。

3.浆砌石坝结构尺寸和位置的砌筑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2.8的规定(SD120之4.2.8) 3.2.5 面石勾缝的质量控制要求

坝体面石勾缝,不仅仅是装饰、美观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勾缝前清除砌缝浅部疏松砂浆,用特定砂浆填塞、勒紧,可提高砌体的强度和抗渗性能。因此,《强制性条文》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7-91、《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的规定,对砌体勾缝提出以下四项要求:

1.砌体外露面和挡土墙的临土面均应勾缝,并以平缝为宜(SL27之8.3.8-1);

2.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标号,宜用中细砂料拌制、灰砂比宜为1:2。

3.砌体勾缝前,应清理缝槽,并用水冲洗湿润,砂浆应嵌入缝内2cm。

4.砂浆应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严禁勾假缝、凸缝,勾缝完毕应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做好养护(SL260之6.4.2-5)。

3.2.6 冬雨季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试行)、《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的规定,对冬雨季施工提出以下要求:

1.当最低气温在0℃~5℃时,砌筑作业应注意表面保护;最低气温在0℃以下时,应停止砌筑。

2.无防雨棚的仓面,在施工中遇大雨、暴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妥善保护表面。雨后应先排除积水,并及时处理受雨后冲刷的部位,如表层混凝土或砂浆尚未初凝,应加铺水泥砂浆继续浇筑或砌筑,否则应按工作缝处理。

3.砌筑过程中如遇中雨或大雨,应停止砌筑,并将已砌石块中的空隙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然后加遮盖。雨后应清除积水再继续砌筑。

3.2.7 坝体砌筑的质量检验

《强制性条文》根据《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 SD120-84的规定,对坝体砌筑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提出如下要求:

1.胶结材料强度——检验要求按本规定第三章第6节执行。

2.砌体强度——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砌体容重及空隙率——在坝高三分之一以下,每砌筑5~10m高,至少挖试坑一组。坝高三分之一以上砌体,试坑数量由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商定。所测得的容重、空隙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砌体密实性——每新砌一层次均须进行简易试验,如插钎灌水试验和翻撬检查等。检查数量、部位由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检查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5.浆砌石结构尺寸和位置的砌筑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7的规定。

混凝土工程4

4.1 一般规定

4.1.1 对水工混凝土结构性能质量控制的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的要求,对水工混凝土结构性能质量控制提出了如下要求:

水工混凝土应根据其所处部位的工作条件,分别满足抗压、抗渗、抗冻、抗裂(抗拉)、抗冲耐磨、抗风化和抗侵蚀等设计要求。为了满足混凝土的设计指标,必须结合施工工艺和水工建筑物的工作条件,提出水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4.1.2 对混凝土试验的质量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水工混凝土试验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如下要求:有关混凝土的试验,按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混凝土试验必须按《规程》进行。试验应由有资格的试验室或检测中心承担,在现场混凝土浇筑之前完成,并报监理单位批准。

4.1.3 为防止水工混凝土裂缝的质量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为防止水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出如下要求:为了防止裂缝,必须从结构设计、温度控制、原材料选择、施工安排和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4.1.4 低温季节施工时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在低温季节施工的质量控制提出如下要求:低温季节施工时,必须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靠的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规定的温度、抗冻、抗裂等各项指标要求。

4.2 模板

4.2.1 对模板及支架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

模板及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与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规定;

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

3.就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装拆方便,周转次数高,有利于混凝土工程的机械化施工;

4.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量。

对模板制作质量的控制要求 4.2.2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模板制作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

模板工程采用的材料及制作、安装等工序的成品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4.2.3 对制作模板原材料质量的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制作模板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提出以下要求:木材种类可按各地区供应情况选用,其质量宜达到Ⅱ、Ⅲ等材的标准。腐朽、严重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不应使用。木材宜提前备料,干燥后使用,湿度宜为18%~23%。水下施工用的木材,湿度宜为23%~25%

4.2.4 对重要模板设计制造的质量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重要模板设计与制造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重要结构物的模板,承重模板,移动式、滑动式、工具式及永久性的模板,均须进行模板设计,并提出对材料、制作、安装、使用及拆除工艺的具体要求。

4.2.5 对竖向、内倾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竖向、内倾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除悬臂模板外,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都必须设置内部撑杆或外部拉杆,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4.2.6 对模板制作误差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模板制作误差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应符合模板设计规定,一般不得超过表2.4.1的规定。

4.2.7 对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模板安装偏差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根据结构物的安全、运行条件、经济和美观等要求确定,一般不得超过表2.5.8的数值。高速水流区,尾水管和门槽等要求较高的特殊部位,其模板的允许偏差,应由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决定。

4.2.8 对滑模牵引系统设计的质量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的要求,对滑模牵引系统设计作出以下规定:

牵引系统的设计应遵守以下规定:

1.地锚、岩石锚杆和锁定装置的设计承载能力,应为总牵引力的3~5倍;

2.牵引钢丝绳和承载能力为总牵引力的5~8倍。

4.2.9 对陡坡滑模施工安全提出的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L32的要求,对陡坡滑模施工安全作出以下规定:

陡坡上的滑模施工,应有保证安全的措施。牵引机具为卷扬机钢笔绳时,地锚要安全可靠。牵引机具为液压千斤顶时,应对千斤顶的配套拉杆作整根试验检查,并应设保证安全的钢丝绳、卡钳、倒链等保险措施。

4.3 钢筋

4.3.1 对钢筋质量的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钢筋质量的控制提出以下三条要求:

1.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等均应符合有关设计文件的规定;

2.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使用前,仍应作拉力、冷弯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尚应作好焊接工艺试验。钢号不明的钢筋,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能在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上应用。

3.水工结构的非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应采用冷拉钢筋。

4.3.2 对钢筋接头质量的控制性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钢筋接头质量的控制提出以下三条要求:

1.对于直径为10mm或10mm以上的热轧钢筋,其接头采用搭接、帮条电弧焊时,应符合下列要求:(略去3项具体要求)

(1)搭接焊、帮条焊的接头应做成双面焊缝。对于Ⅰ级钢筋的搭接或帮条的焊缝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对于Ⅱ、Ⅲ级钢筋和5号钢筋,其搭接或帮条的焊缝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只有当不能做双面焊缝时,才允许采用单面焊,其搭接或帮条的焊缝长度应增加1倍。

(2)帮条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要求:当主筋为Ⅰ级钢筋时,不应小于主筋截面面积的1.2倍;当主筋为Ⅱ、Ⅲ级钢筋和5号钢筋时,不应小于主筋截面面积的1.5倍。为了便于施焊和使帮条与主筋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钢号、同直径的钢筋制成。如帮条与主筋级别不同时,应按设计强度进行换算。

倍,0.25其焊缝高度应为被焊接钢筋直径的对于搭接和帮条焊接,)3(

并不小于4mm;焊缝的宽度被焊接钢筋直径的0.7倍,并不小于10mm。当钢筋和钢板焊接时,焊缝高度应为被焊接钢筋直径的0.35倍,并不得小于6mm。焊缝宽度应为被焊接钢筋直径的0.5倍,并不得小于8mm。

4.3.3 对钢筋安装质量的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钢筋安装质量的控制提出以下要求: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其偏差不应超过表3.4.1的规定。(略去表3.4.1)

4.4 浇筑

4.4.1 对水泥质量的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水泥质量的控制提出以下要求:

运至工地的水泥,就有制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试验室必须进行复验,必要时还应进行化学分析。

4.4.2 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质量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质量提出以下要求: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实。

4.4.3 对混凝土拌和质量的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拌和质量的控制提出以下要求:必须将混凝土各组份拌和均匀。拌和程序和拌和时间,应通过试验决定。

4.4.4 对岩基清理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岩基清理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

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均应清除。岩基应冲洗干净并排净积水;如有承压水,必须由设计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经处理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清洗后的岩基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保持洁净和湿润。

4.4.5 对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质量的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的质量提出以下要求:浇筑混凝土前,应详细检查有关准备工作:地基处理情况、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模板、钢筋、预埋件及止水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做好记录。

4.4.6 浇筑层结合面处理质量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层结合面处理质量提出以下要求:

基岩面的浇筑仓和老混凝土上的迎水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必

须先铺一层2—3厘米的水泥砂浆;其他仓面若不铺水泥砂浆,应有专门论证。砂浆的水灰比应较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0.03—0.05。一次铺设的砂浆面积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工艺应保证新混凝土与基岩或老混凝土结合良好

4.4.7 对混凝土浇筑顺序的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顺序的控制提出以下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在高压钢管、竖井、廊道等周边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混凝土均匀上升。

4.4.8 对混凝土浇筑层厚度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层厚度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距离、浇筑速度、气温及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浇筑层的最大允许厚度,不应超过表4.5.7规定的数值;如采用低流态混凝土及大型强力振捣设备时,其浇筑层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

4.4.9 对混凝土浇筑平仓作业的质量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平仓作业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浇入仓内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浇筑,浇筑面应保持水平。

4.4.10 对不合格混凝土的处理规定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不合格混凝土的处理作出如下规定: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清除。

4.4.11 对混凝土浇筑连续性的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连续性作出如下规定:

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应按工作缝处理,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自出料时算起到覆盖上层混凝土时为止)可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表4.5.11的规定。

4.4.12 对混凝土工作缝处理的质量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提出如下规定: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前,不得进行上一层混25kgf/cm2已浇好的混凝土,在强度尚未达到 1.

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2.混凝土表面应用压力水、风砂枪或刷毛机等加工成毛面并清洗干净,排除积水,在按本章第4.5.5条规定处理后,方可浇筑新混凝土。压力水冲毛时间由试验确定。

4.4.13 对混凝土浇筑时表面泌水处理的规定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时表面泌水的处理作出如下规定:

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仓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

4.5 温度控制

4.5.1 对混凝土浇筑时进行严格温度控制的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时进行严格温度控制提出以下要求:为了防止裂缝,必须从结构设计、温度控制、原材料选择、施工安排和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施工中严格地进行温度控制,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最高温升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不宜浇筑混凝土。如施工单位有专门论证,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才能变更浇筑块的浇筑温度。

4.5.2 对混凝土浇筑程序进行严格控制的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程序进行严格控制提出以下要求:为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必须改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质量除应满足强度保证率的要求外,还应在均匀性方面符合本规范第4.9.17条中的良好标准。

4.5.3 对混凝土块体表层温控的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混凝土块体表层温度进行控制提出以下要求:为防止裂缝,应避免基础部分混凝土块体在早龄期过水,其他部位亦不宜过早过水。

4.5.4 对骨料预冷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骨料预冷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粗骨料预冷可采用浸水法、喷洒冷水法、风冷法等措施。如用水冷时,应有脱水措施,使骨料含水量保持稳定。

对预冷骨料隔热降温的控制要求 4.5.5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预冷隔热降温控制提出以下要求:

为防止温度回升,骨料从预冷仓到拌和楼,应采取隔热降温措施。

4.5.6 高温季节施工降温控制的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高温季节施工的降温控制提出以下要求: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回升:(1)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的曝晒事件;

(2)混凝土的运输工具应有隔热遮阳措施;

(3)宜采用喷水雾等方法,以降低仓面周围的气温;

(4)混凝土浇筑应尽量安排在早晚和夜间进行;

(5)当浇筑块尺寸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浇筑法,浇筑块高度应小于1.5米。

4.5.7 冷水管降温时的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SDJ207的要求,对冷水管降温控制提出以下要求:

采用冷却水管进行初期冷却时,埋管应在被覆盖一层混凝土后开始通水,通水时间由计算确定,一般为10~15d。混凝土温度与水温之差,以不超过25℃为宜。对于Ф25mm水管,管中流速以0.6m/s为宜。水流方向应每天改变一次,使坝体冷却较为均匀。

4.5.8 气温骤降季节的温控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的要求,对气温骤降季节的温控制提出以下要求:

气温骤降频繁季节,基础混凝土、上游坝面及其它重要部位,应按《重力坝设计规范》SDJ207-78第166条要求进行早期表面保护。《重力坝设计规范》SDJ21-78第166条规定:“当日平均气温在2~4天内连续下降6~9℃时,未满28天龄期的混凝土的暴露表面可能产生裂缝(温和地区,龄期5天以前一般不易开裂),因此,在基础混凝土、上游坝面及其它重要部位,应有表面保护措施。

4.5.9 气温变幅较大地区混凝土温控要求

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SDJ213-8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SL260-98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38-92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 SL239-1999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 3 、施工准备 3.1 对合同及设计文件进行深入具体条件编好施工组织设计。 3.2 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并做好“四通一平”临建工程,各种设备和器材的准备工作。导流及引排水工程已完成。 3.3 测量放样工作已验收合格,对主要测点已埋设牢固的标架、基石、坝(堤)身放样已按设计预留沉降量。 3.4对土料场进行现场核查,贮量应大于需用量的1.5-2.5 倍。土质及天然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 3.5 施式机械、试验设备到位,已做防渗体土料碾压试验,基础清理已完成并经过验收。 4 、施工操作要求 4.1 土料开挖 4.1.1 料场开挖前应划定开挖范围,清除树根乱石及妨碍施工的一切障碍物,排除场内积水,开好排水沟。 4.1.2 土料的天然含水量接近施工控制下值时,采用立面开挖,含水量偏大时,采用平面开挖。 4.1.3 当层状土料有需剔除的不合格料层时,用平面开挖,当层状土料允许掺混时,用立面开挖。4.1.4 冬季施工宜用立面开挖。 4.1.5 取土坑壁应稳定,立面开挖时严禁掏底施工。 4.2 铺料 4.2.1 防渗体土料铺筑应平行堤轴线顺次进行,分段作业和长度不应小于100m ,人工作业时不小于50m。 4.2.2 作业面宜分成铺土、碾压、检验三段,以利流水作业,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专人取样检验,严禁出现界沟。 4.2.3 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需均衡上升,若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要以1:3-1:5 的斜坡连接。 4.2.4 土料宜用进占法卸料,用推土机或人工铺至规定部位,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 4.2.5 铺土厚度及块置直径限制尺寸如下表:铺土厚度和土块直径限制尽寸表 压实功能类型压实机具种类铺土厚度(cm)土块限制直径(cm) 轻型人工夯、机械夯15-20 20-25<5 <8 中型12T--15T 平碾斗容2.5m3 铲运机5T-8T 振动碾25-30 < 10 重型斗容大于7 m3 铲运机10T-16T 振动碾加载汽胎碾30-50 < 15 4.2.6 铺料至堤边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镇一定余量,人工铺料为10cm ,机械铺料 为 30cm。 4.2.7 通过保持填土面平整,算方上料,及时检测厚度等措施控制铺土厚度。土厚度允许误差为+0-5cm 。 4.3 碾压 4.3.1 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提轴线。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作业面的碾压搭接宽度,平 行提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堤线方向不应小于3cm。 432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时,采用进退错距法作业。碾压搭接宽度大于10cm。铲运机兼作压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目录 前言 (7) 目次 (9) 1 范围 (11) 2 引用标准 (11) 3 总则 (12) 4 测量 (13) 5 导流与度汛 (16) 5.1 一般规定 (16) 5.2 施工导流 (16) 5.3 截流 (17) 5.4 度汛 (18) 6 坝基与岸坡处理 (19) 7 坝料复查与使用规划 (22) 7.1 坝料复查 (22) 7.2 坝料使用规划 (25) 8 施工试验与坝料加工 (27) 8.1 施工试验 (27) 8.2 坝料加工 (28) 9 坝料的开采与运输 (29) 9.1 坝料开采 (29) 9.2 坝料运输 (32) 10 填筑 (33) 10.1 一般规定 (33)

10.3 雨季填筑 (37) 10.4 负温下填筑 (38) 10.5 非土质材料防渗体的施工 (39) 11 结合部位处理 (41) 12 反滤排水设施与护坡 (43) 12.1 反滤层 (43) 12.2 排水设施 (44) 12.3 护坡 (46) 13 安全监测 (46) 14 施工质量控制 (48) 14.1 一般规定 (48) 14.2 坝基处理质量控制 (50) 14.3 料场质量控制 (50) 14.4 坝体填筑质量控制 (51) 坝料加工处理 (55) A1 低含水率土料的加水处理 (55) A2 高含水率土料降低含水率的措施 (56) A3 防渗掺合料制方法 (57) A4 宽级配砾质土级配调整(剔除粗粒)方法 (58) 碾压试验 (58) B1 试验目的 (58) B2 压实机械的选择 (59) B3 碾压试验 (59)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 范,sl2742001 篇一: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安全监测、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1、2、3级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4、5级土石坝应参照执行。坝高超过70m的碾压式土石坝,不论等级均应按本标准执行。 对于200m以上的高坝及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工程应作专门研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6722-1986 爆破安全规程

GB50201-1994防洪标准 GB50290-199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DL / T5128-200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D220-1987 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SDJ1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7-1978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DJ217-19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SDJ218-19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DJ336-1989 混凝土大坝安全观测技术规范 SDJ338-198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L52-19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60-19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62-19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169-1996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 SL174-19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 3总则 3.0.1 为了反映近年来土石坝施工技术的重大进展,对SDJ213-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以适应当前土石坝建设的需要。

土石坝填筑的施工方法

1F415014 土石坝填筑的施工方法 一、土石坝施工内容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土石坝分为干填碾压(碾压式)、水中填土、水力冲填(包括水坠坝)和定向爆破修筑等类型。其中,碾压式土石坝最为普遍。 碾压土石坝的施工作业,包括准备作业、基本作业、辅助作业和附加作业。 1.准备作业。包括“四通一平”(通车、通水、通电、通信、平整场地)、修建生产、生活福利、行政办公用房以及排水清基等项工作。 2.基本作业。包括料场土石料开采,挖、装、运、卸以及坝面作业等。 3.辅助作业。包括清除施工场地及料场的覆盖,从上坝土料中剔除超径石块、杂物,坝面排水、层间刨毛和加水等。 4.附加作业。包括坝坡修整,铺砌护面块石及铺植草皮等。 二、坝料开采 (一)土料开采 土料开采主要分为立面开采及平面开采。 土料开采方式比较 (二)砂砾料开采 砂砾料(含反滤料)开采施工特点及适用条件见表。 砂砾料开采方式比较

(三)石料开采 用作坝体的堆石料多采用深孔梯段微差爆破。 三、坝面作业的基本要求 根据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及土石料性质的不同,坝面作业施工程序包括铺料、整平、洒水、压实(对于黏性土料采用平碾,压实后尚须刨毛以保证层间结合的质量)、质检等工序。为了不使各工序之间相互干扰,可按流水作业进行组织。 四、铺料与整平 1.铺料宜平行坝轴线进行。进入防渗体内铺料,自卸汽车卸料宜用进占法倒退铺土。 2.按设计厚度铺料整平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关键。 3.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主要应在料场加水(2011考点)。对非黏性土料,为防止运输过程脱水过量,加水工作主要在坝面进行。石渣料和砂砾料压实前应充分加水,确保压实质量。 4.对于汽车上坝或光面压实机具压实的土层,应刨毛处理,以利层间结合。通常刨毛深度3~5cm。(2013考点) 五、碾压 碾压机械的开行方式通常有:进退错距法和圈转套压法两种。 1.进退错距法操作简便,碾压、铺土和质检等工序协调,便于分段流水作业,压实质量容易保证,可在碾压带的两侧先往复压够遍数后,再进行错距碾压。错距宽度b按下式计算 b=B/n 式中B……碾滚净宽(m);n——设计碾压遍数。 2.圈转套压法要求开行的工作面较大,适合于多碾滚组合碾压。其优点是生产效率较高,但碾压中转弯套压交接处重压过多,易于超压。

(技术规范标准)尾矿库安全技术规范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尾矿库等别及构筑物级别 5 尾矿库建设 6 尾矿库生产运行 7 尾矿库安全检查 8 尾矿库安全度 9 尾矿库闭库 10 尾矿再利用及尾矿库闭库后再利用 11 尾矿车安全评价 12 尾矿库工程档案 附录A 上游式尾矿坝的渗流计算简法(资料性附录)附录B 坝体尾矿的平均物理力学指标(资料性附录)

前言 为规范尾矿库建设、运行、闭库及再利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田文旗、曲忠德、伍绍辉、杨春福、时炜、王树。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尾矿库在建设、生产运行、安全检查、安全度、闭库、再利用、安全评价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金属、非金属矿物选矿厂尾矿库、氧化铝厂赤泥库。其他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和干式处理的尾矿库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引用文件最新版本,以及其后的修订版均适用于本规程。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尾矿库 tailings pond 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

水利工程施工——土石坝工程

第四章土石坝工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目的主要是讲解土石坝工程施工的特点,机械化作业的适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土石坝施工常用技术,了解常用机械以及适用性;运用、分析土石料的特性,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重点与难点:1.料场的规划 2.土石坝压实参数的确定和机械的选择 3.面板混凝土坝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教具与参考:1.水利施工图片 2.[1]司兆乐水利水电枢纽施工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2 [2]魏璇.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1999 主要教学方法:1.讨论法 2.讲授法 3.演示法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方工程应用非常广泛。有些水工建筑物,如土坝、土堤、土渠等,几乎全部都是土方工程。它的基本施工过程是开挖、运输和压实。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机械、爆破或水力冲填等方法施工。 准备作业包括:三通一平、临时实施的建设 基本作业包括:料场土石料开采,坝面铺平、压实、质检等 土的施工分级的方法很多,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根据施工的困难程度,将土壤分为Ⅳ级,见表4-1。 表4-1 土壤的工程分级表

二、土壤的工程特性 1、表观密度土壤表观密度,就是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土壤保持其天然组织、结构和含水量时的表观密度称为自然表观密度。单位体积湿土的重量称为湿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干土的重量称为干表观密度。它是体现粘性土密实程度的指标,常用它来控制压实的质量。 2、含水量表示土壤空隙中含水的程度,常用土壤中水的重量与干土重量的百分比表示。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粘性土压实质量。 3、可松性是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因变松散而使体积增大的特性,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范文

1. 设计依据、设计内容与施工条件分析 1.1设计依据 1.1.1 设计工作需依据的基本资料应包括: (1)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意见、项目建议书及业主对本工程建设的要求。 (2)国家和工程所在地区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和条例。 (3)施工设备供应条件。 (4)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和已建上下游梯级电站对本工程建设期间有关防洪、泄洪、度汛、灌溉、发电、供水、通航等要求。 (5)河流和工程地区的水文、气象特征及坝区的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 (6)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和对施工的要求。 (7)河道水流控制规划及水工模型试验成果。 (8)筑坝材料的勘探试验资料。 (9)交通运输条件及对外交通设计规划。 1.2 设计内容 1.2.1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述基本内容: (1)分析水文气象条件,确定各种坝料施工时段和有效工作日。 (2)坝体填筑料物来源选择,土石方动态平衡分析计算,料物开采、制备、调配和存弃规划。 (3)坝基开挖、基础处理、坝体填筑的程序和进度计划。 (4)上坝方式选择,上坝线路和其他施工临时设施布置。 (5)选择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参数和主要施工设备配套选型。 (6)施工强度和施工设备、材料、用电负荷、劳动力计算。 (7)计算大型施工临时设施工程量和主体工程施工附加量。 (8)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3 施工条件分析 1.3.1 研究当地气象条件。当工程附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气象台(站)时,对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1)与工程所在地属同一气象分区的气象台(站)。 (2)与工程所在地较近的气象台(站) (3)观测系列较长、观测项目较全、观测精度较高的气象台(站)。 1.3.2 气象资料分析,可根据各气象要素对坝料施工影响的程度分为两类: (1)对坝料施工有显著影响的降水、气温和蒸发三个项目应作定量分析,除统计月总量和月平均数据外,还应根据其对施工影响程度的大小,统计各种量级在各个月份出现的天数。 (2)对供研究坝料施工条件参考的相对湿度、日照、风力风向和雾等观测资料,可仅统计月总量和月均量数据,以便定性分析。 在上述资料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当地气候特征对施工时段选择和防护措施的建议。 1.3.3 停工标准的确定包括下列内容: (1)国家规定放假的重大节日和不良的气象条件影响。 国家规定放假的重大节日指元旦、春节、 “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一般情况下,按停工处理。 因不良气象条件因素而停工的时段和天数,应在研究筑坝材料施工特性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确定。 (2)在不采用特殊施工防护措施的条件下,统计有效工作日可采用表1-1 所列停工标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第四篇水利工程施工(1、2、3、4章) 黄河委员会计划局副处长汪强 3 砌石工程 《泵站施工规范》砌石工程部分主要依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之10.3.2 、 SL234-1999、《水闸施工规范》L27-91、《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试行)、《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96,引用条文共计37条。 3.1 一般规定 3.1.1 石料的质量控制要求 石料是砌石工程所用的大宗材料,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砌石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别是砌石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故《强制性条文》纳入了有关石料质量控制的两条规定: 1.护坡石料须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之石料,其抗水性、抗压强度、几何尺寸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之10.3.2)。 2.砌坝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之2.1.5)。 3.1.2 胶结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 《强制性条文》根据《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的规定,对胶结材料的质量控制提出以下要求: 1.配制砌筑用的水泥砂浆和小石子混凝土,应按设计强度等级提高15%。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同时应具有适宜的和易性。 2.胶结材料中使用混合材(掺合料)和外加剂,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合材宜优先选用粉煤灰,其品质指标参照有关规定确定。 3.砂浆和混凝土应随拌随用。常温拌成后应在3~4h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超过30℃,则应在2h内使用完毕。使用中如发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c 4.砌石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灌砌块石所用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20mm。 2)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号。 浆砌石的质量控制要求 3.1.3 浆砌石是砌石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强制性条文》根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91的要求,对浆砌石的质量提出了以下4条规定: 1.浆砌石墩、墙(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SL27之8.3.2): 1)砌筑应分层,各层砌筑均应坐浆,随铺浆随砌筑; 2)每层依次砌角石、面石,然后砌腹石; 3)块石砌筑,应选择较平整的大块石经修凿后用作面石,上下两层石块应骑缝,内外石块应交错搭接; 4)料石砌筑,按一顺一丁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应横平竖直,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10cm,丁石的上下方不得有竖缝,粗料石的砌体缝宽可为2~3cm; 5)砌体宜均衡上升,相邻段砌筑高差和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 2.采用混凝土底板的浆砌石工程,在底板混凝土浇筑至面层时,宜在距砌石边线40cm 的内部埋设露面块石,以增加混凝土底板与砌体间的结合强度(SL27之8. 3.3)。 3.混凝土底板面应凿毛处理后方可砌筑。砌体间的结合面应刷洗干净,在湿润状态下砌筑。砌体层间缝如间隔时间较长,可凿毛处理(SL27之8.3.4)。 4.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继续施工;在继续施工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土石坝工程施工总结

土石坝工程施工经验总结 摘要:兴水之利,谓之水利;利水之力,建二次能源,称水电;坝、渠道、隧洞、水电站等为体现人类改造自然,开发水利水电的水工建筑物。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工建筑物 前言 第一节料场规划 土石坝施工中,料场的合理规划和使用,是土石坝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坝体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造价,甚至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农林业生产。 施工前,应配合施工组织设计,对各类料场作进一步的勘探和总体规划、分期开采计划。使各种坝料有计划、有次序地开采出来,以满足坝体施工的要求。 选用料场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应满足坝体设计施工质量要求,勘探中的可供开采量不少于设计需要量的2倍。在储量集中繁荣主要料区,布置大型开采设备,避免经常性的转移;保留一定的备用料场(为主要料场总储量的20%~30%)和近料场,作为坝体合龙以及抢筑拦洪高程用。 在料场的使用时间及程序上,应考虑施工期河水位的变化及

施工导流使上游水位抬高的影响。供料规划上要近料、上游易淹料先用;远料,下游不淹料后用。含水量高料场夏季用;含水量低料场雨季用。施工强度高时利用近料,强度低时利用远料,平衡运输强度,避免窝工。对料场高程与相应的填筑部位,应选择恰当,布置合理,有利于重车下坡。作到就近取料,低料低用,高料高用;避免上下游料过坝的交叉运输,减少干扰。 充分合理地利用开挖弃渣料,对降低工程造价和保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作到弃渣无隐患,不影响环保。在料场规划中应考虑到挖、填各种坝料的综合平衡,作好土石方的调度规划,合理用料。料场的覆盖剥离层薄,有效料层厚,便于开采,获得率高。减少料物堆存、倒运,作好料场的防洪、排水、防止料物污染和分离。不占或少占农业耕地,作到占地还地、占田还田。 总之,在;料场的规划和开采,考虑的因素很多而且又很灵活。对拟定的规划、供料方案,在施工中不合适的即使进行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第二节土石料开挖运输 土石坝施工中,从料场的开挖、运输,到坝面的平料和压实等各项工序,都可由互相配套的工程机械来完成,构成“一条龙”式的施工工艺流程,即综合机械化施工。在大中型土石坝,尤其在高土石坝中,实现综合机械化施工,对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快土石坝工程建设速度,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挖运输方案

土石坝施工技术探讨

土石坝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土石坝是用石料、泥土、石灰石或者混合土质材料通过堆积、辗压和抛 填方式修成的水坝,是我国农村和山区常见的一种积水坝。土石坝主要是用于修 建小型水库和养殖使用的一种坝,普遍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比较适合当地的 经济现象,投资成本比较低。本文就对水利工程中的土石坝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土石坝;施工技术 土石坝指的是利用当地的土料和石料或者混合料等,在经过了抛填和碾压等 方法之后堆筑成的一种挡水坝。如果坝体的材料主要是土和砂砾石为主的时候, 就将其称为堆石坝,如果两类材料都占有相当的比例的时候,就将其称之为土石 混合坝。土石坝的优点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对于坝基的地质条件等要求并不是很高,并且结构简单,同时易于施工等。现在随着大型机器的运用以及坝体的防渗 技术的改进,在施工中用到的人数正在减少,施工工期也在进一步缩短等,这些 都明显的降低了施工的成本费用等。 1 土石坝的优缺点 土石坝的优点。土石坝是历史上存在于很久的一种坝,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 就有这种坝型。土石坝施工的材料来源也比较简单,常常是就地取材,对材料要 求也比较简单,土石是土石坝的主要材料,在修坝时,钢材、木材和水泥等材料 很少使用,从而减少了运输成本和修坝的费用。而且土石坝修筑的工序比较少, 技术要求简单,如果有机械参与施工,施工的周期可大大缩短。土石坝的修建方 式简便,便于后期的扩建、维修。 土石坝的缺点。土石坝的坚固性比较差,由于坝的主要材料是土石,没有粘性,不能有效的预防洪涝灾害,而且粘性土料在温度和水分的影响下失去粘性, 而且坝体上的土石长期经过雨水冲击,逐渐流向坝中形成淤泥,不便清理。施工 导流方面较为不便,渗流是土石坝施工建设中最大的危害。 2.土石坝施工工艺技术分析 2.1料场布置 在土石坝施工过程中料场的规划与使用对坝体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投资,工程的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科学合理的 规划料场布置,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应从空间、时间、质与量等方面进行全面 规划。 所谓料场的空间规划,是指对料场的位置与高程进行恰当的选择、合理布置。时间规划是指,料场布置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强度与坝体填筑部位的变化情况。 质与量的规划,是指料场的选址要对地质成因、产状、埋深、储量以及各种物理 力学指标具有全面的把握。料场的布置要充分的满足料场总储量满足坝体总方量 的要求,和施工各个阶段最大上坝强度的要求。料尽其用,充分利用永久和临时 建筑物基础开挖碴料。 2.2土石料加工 第一,土料加工。清除表层及不合格料后的上山料场的土料均可上坝填筑, 但由于粘土颗粒小,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强,水对土料工程性能影响大,填筑压 实有最佳状态的最优含水率问题,鉴于有此特点,要求对土料的含水率进行控制,必要时按规范进行水份调节处理,保证在填筑压实时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2%左 右为合格料。调整土料含水量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自然蒸发、烘烤、掺料、翻晒 等方法运用到挖装运卸中,来降低土料含水量。二是通过在料场加水,料堆加水,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安全监测、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1、2、3级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4、5级土石坝应参照执行。坝高超过70m 的碾压式土石坝,不论等级均应按本标准执行。 对于200m以上的高坝及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工程应作专门研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6722-1986 爆破安全规程 GB50201-1994 防洪标准 GB50290-1998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DL / T5128-200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D220-1987 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 SDJ1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 SDJ17-1978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DJ217-19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SDJ218-19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DJ336-1989 混凝土大坝安全观测技术规范 SDJ338-198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 SL52-19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60-19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62-19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169-1996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 SL174-1996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237-1999 土工试验规程 3总则 3.0.1 为了反映近年来土石坝施工技术的重大进展,对SDJ213-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以适应当前土石坝建设的需要。 3.0.2 土石坝的级别应按照GB50201、SDJ12、SDJ217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3.0.3 本标准按SDJ218的规定按坝高划分为高、中、低坝。 3.0.4 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文件、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施工图纸,本标准及有关现行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和施工技术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组织施工的依据。 3.0.5 应积极推广使用通过试验和鉴定的各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3.0.6 应根据工程规模、进度和质量等要求,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应的机型,尽量使其配套成龙,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并应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 3.0.7 土石坝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4测量

土石坝浅谈

土石坝浅谈 安徽地区南部多山区,北部不多平原。土石坝在皖南山区应用较多,而北方多水闸。本人曾施工土石坝,现对其施工过程种的问题进行浅谈。 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其优点包括:就地取材,节省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减少了建坝过程中的远途运输;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加高、扩建;土石坝的坝身是土石散粒体结构,有适应变形的良好性能,因此对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工。其缺点是坝身一般不能溢流,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 土石坝建设最大的病害即是渗流。如何控制和预防渗流是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所谓渗流,即是指由于填筑土石坝的土料和坝基的砂砾是散粒体结构,颗粒间存在大量的孔隙,因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当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水流必然会沿着坝身土料、坝基土体和坝端两岸地基中的孔隙渗向下游,造成坝身、坝基和绕坝的渗漏。假如这种渗流是在设计控制之下,大坝任何部位的土体就不会产生渗透破坏,则为正常渗流,此时渗流量一般较小,水质清澈透明,不含土壤颗粒,对坝体和坝基不致造成渗透破坏;反之对能引起土体渗透破坏,或渗流员过大且集中,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使坝体或坝基产生管涌,流土和接触冲刷等渗透破坏,这种影响蓄水兴利的渗流则为异常渗流。 根据我国早期的土石坝工程的资料统计,由渗流而引起的破坏事故率约占31.7%。其中大型水库占11座,而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漫坝冲垮者最多,占51.5%,其次就是渗漏导致垮坝,占29.1%,由此可见渗漏造成的溃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确保对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土石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渗流控制的控制理论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起来的,是实践反馈的结果,其中渗流的基本原理、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土体渗透稳定性三大部分,是渗流控制理论的基础。而渗流控制技术是渗流基础理论的实施措施,它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技术、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坝体和坝基的密度加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以及防渗墙及其坝体坝基加固技术等。 总结起来产生异常渗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坝体填土与排水体之间的反滤层设计不正确,层间系数过大,或施工时 有错断混层现象,或填土不够密实,过大的渗流使填土向排水体流失, 都会造成反滤层破坏失效。反滤层在整个防渗体系中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即使前面的防渗体裂缝或出现渗漏通道,只要反滤层工作正常,排水降 压,渗漏破坏就不会扩大。②防渗体没有直达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粘 土层,在开挖截水槽时,因施工困难,半途而废,从而留下隐患。③土 石坝两岸岸坡产生台阶状。应该开抢成较平顺的坡度,为减少开挖可以 变坡,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两坡角之差不应大于15°~20°,若有平台,

土石坝施工技术探讨

土石坝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7-11-07T19:12:42.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作者:王建锋 [导读] 摘要:土石坝是用石料、泥土、石灰石或者混合土质材料通过堆积、辗压和抛填方式修成的水坝,是我国农村和山区常见的一种积水坝。 身份证号码:33062219771125xxxx 浙江上虞 312365 摘要:土石坝是用石料、泥土、石灰石或者混合土质材料通过堆积、辗压和抛填方式修成的水坝,是我国农村和山区常见的一种积水坝。土石坝主要是用于修建小型水库和养殖使用的一种坝,普遍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比较适合当地的经济现象,投资成本比较低。本文就对水利工程中的土石坝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土石坝;施工技术 土石坝指的是利用当地的土料和石料或者混合料等,在经过了抛填和碾压等方法之后堆筑成的一种挡水坝。如果坝体的材料主要是土和砂砾石为主的时候,就将其称为堆石坝,如果两类材料都占有相当的比例的时候,就将其称之为土石混合坝。土石坝的优点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对于坝基的地质条件等要求并不是很高,并且结构简单,同时易于施工等。现在随着大型机器的运用以及坝体的防渗技术的改进,在施工中用到的人数正在减少,施工工期也在进一步缩短等,这些都明显的降低了施工的成本费用等。 1 土石坝的优缺点 土石坝的优点。土石坝是历史上存在于很久的一种坝,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就有这种坝型。土石坝施工的材料来源也比较简单,常常是就地取材,对材料要求也比较简单,土石是土石坝的主要材料,在修坝时,钢材、木材和水泥等材料很少使用,从而减少了运输成本和修坝的费用。而且土石坝修筑的工序比较少,技术要求简单,如果有机械参与施工,施工的周期可大大缩短。土石坝的修建方式简便,便于后期的扩建、维修。 土石坝的缺点。土石坝的坚固性比较差,由于坝的主要材料是土石,没有粘性,不能有效的预防洪涝灾害,而且粘性土料在温度和水分的影响下失去粘性,而且坝体上的土石长期经过雨水冲击,逐渐流向坝中形成淤泥,不便清理。施工导流方面较为不便,渗流是土石坝施工建设中最大的危害。 2.土石坝施工工艺技术分析 2.1料场布置 在土石坝施工过程中料场的规划与使用对坝体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投资,工程的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划料场布置,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应从空间、时间、质与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 所谓料场的空间规划,是指对料场的位置与高程进行恰当的选择、合理布置。时间规划是指,料场布置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强度与坝体填筑部位的变化情况。质与量的规划,是指料场的选址要对地质成因、产状、埋深、储量以及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具有全面的把握。料场的布置要充分的满足料场总储量满足坝体总方量的要求,和施工各个阶段最大上坝强度的要求。料尽其用,充分利用永久和临时建筑物基础开挖碴料。 2.2土石料加工 第一,土料加工。清除表层及不合格料后的上山料场的土料均可上坝填筑,但由于粘土颗粒小,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强,水对土料工程性能影响大,填筑压实有最佳状态的最优含水率问题,鉴于有此特点,要求对土料的含水率进行控制,必要时按规范进行水份调节处理,保证在填筑压实时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2%左右为合格料。调整土料含水量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自然蒸发、烘烤、掺料、翻晒等方法运用到挖装运卸中,来降低土料含水量。二是通过在料场加水,料堆加水,在开挖、装料、运输过程中加水的方法来提高土料含水量。一般在超径石含量不多的砾质土中,常用装耙的堆土机先在料场中初步清除,然后在坝体填筑面上进行填筑平整时再作进一步清除;当超径石的含量较多时,可用料斗加设蓖条筛(格筛)或其他简单筛分装置加以筛除,还可采用从高坡下料,造成粗细分离的方法清除粗粒径。粗粒径较大的过渡料宜直接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开采,对于较细的、质量要求高反滤料,垫层料则可用破碎、筛分、掺和工艺加工。 第二,砂砾石料和堆石料开采。砂砾石料开采因开采位置的不同分为陆上开采和水下开采两种方法。块石料开采:结合建筑物开挖或由石料场开采,开采的布置要形成多工作面流水作业方式。开采方法一般采用深孔梯段爆破,特定目的使用洞室爆破。超径处理:超径块石料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浅孔爆破法和机械破碎法两种。 第三,土石料开挖运输。运用相互配套的的工程机械完成了从料场的开挖、运输,到坝面的平料和压实等土石坝施工的各项工序。这种一站式的施工工艺流程被称之为综合机械化施工。在大中型土石坝,尤其在高土石坝中,实现综合机械化施工,对提高施工技术和机械化水平,加快上石坝工程建设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石坝施工中开挖运输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正向铲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上坝。②正向铲开挖、胶带机运输。③斗轮式挖掘机开挖,胶带机运输,转自卸汽车上坝。④采砂船开挖,有轨机车运输,转胶带机上坝。在多种坝料开挖运输方案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条件,使机械利用率充分发挥,减少坝料的转运次数,各种坝料铺筑方法及设备应尽量一致,减少辅助设施,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统筹规划和布置。 2.3填筑施工 第一,土石坝坝面作业施工程序包括铺料、摊铺、洒水、压实、质检等工作。坝面作业具有工作面狭窄,工种多,工序多,机械设备多的特点,所以阻碍施工时需有妥善的制定施工组织规划。土石坝的坝面作业一般采用流水线施工方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坝面作业特点对坝面施工中的干扰,保障施工进度。流水作业施工组织应先按施工工序数目对坝面分段,然后组织相应专业施工队依次进入各工段施工。 第二,施工中一般采用平起填筑施工,平起施工具有减少了接缝、接坡、削坡等工序,保证了填筑质量的优势。平起施工尽可能大的堆石填筑面,便于开展大机械化的施工。与此同时它还有利于继续填筑时布置进入防渗料区的施工道路,运输反滤料及过渡料的大型自卸汽车不横穿防渗料区;有利于减小料界偏差和相邻料平起填筑时的跨缝碾压和均衡坝体的施工强度的作用,在防渗土料与反滤过渡料的填筑关系上,有先土后砂及先砂后土两种作法,为加快施工进度及控制边界,一般均采用先砂后土施工。 第三,对土石坝进行分层强夯填筑,应将每层土石填筑厚度控制在10m-20m之间;采用大能量的夯击动力预压,提高土石料的密度,消除土石料的变形;分层铺筑分层夯实,在夯击后的土石层中填筑新的土石层,再进行新的夯击,直至达到坝体需要的高度。控制每层土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工艺方案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方案 一、范围 本方案给出了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安全监测、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方案适用于1 、2 、3 级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4 、5 级土石坝应参照执行。坝高超过70m的碾压式土石坝,不论等级均应按本方案执行。 对于200m 以上的高坝及特别要和复杂的工程应作专门研究。二、引用标准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DL/T512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D220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 SDJ12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 SDJ17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DJ21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 SDJ218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DJ336混凝土大坝安全观测技术规范 SDJ33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 SL5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60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6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169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 SL174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237土工试验规程

三、总则 <1>本方案按SDJ218 的规定按坝高划分为高、中、低坝。 <2>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文件、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施工图纸,本方案及有关现行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组织施工的依据。 <3>应根据工程规模、进度和质量等要求,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应的机型,尽量使其配套成龙,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并应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 <4>土石坝施工除应符合本方案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四、测量 <1>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持下,勘测设计单位应将勘测设计阶段引用和测设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主要建筑物轴线方向桩和起点、坝址附近地形图等有关测量资料向施工单位交底,现场交接各控制点,并对坝区原设控制点进行复查和校测,并补充不足或丢失部分。 <2>根据勘测阶段的控制点成果,施工单位须建立满足施工需要的坝区施工控制网,对三等以上精度的控制网点以及坝轴线标志点,应设置强制归心观测墩,并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测审核。施工控制网以坝体控制为主,同时须满足要建筑物的控制要求。 <3>平面控制的测设精度规定如下:坝轴线长度大于等于500m的1、2级坝首级控制网应符合三等测角网精度要求,坝轴线、副线应符合四等测角网精度要求,坝轴线长度小于500m的1、2级坝以及3 级坝,其首级控制网应符合四等测角网精度要求,坝轴线、副线的测设应符合五等测角网精度要求;4、5级坝可按五等测角网精度要求。测角网可用相应等级的测边网、边角网代替。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代替。 <4>首级高程控制的测设精度规定如下:1 、2级坝应符合三等,3 级

土石坝坝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芹池镇原庄村后坡自然庄水保工程碾压式土坝位于龙湾沟泄洪涵洞首部,用八字墙收水。 二.坝基开挖与处理 (一)坝基开挖处理的原因: 天然的坝基表面往往会有树木、树根、杂草、乱石、水井、窑洞、坟墓、探坑等,表面土壤的有机混合物的含量比级高,自然容重小,坝基范围内可能有高压缩性松软土层、湿陷性黄土层等。对它们如果不进行开挖、清除、处理,必将给坝基的防渗性、稳定性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坝基开挖、清除、处理,是土坝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它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决定了整个枢纽工程的成功与失败。所以在坝体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坝基开挖与处理。 1.开挖处理的顺序: 自上而下,先两岸岸坡,后河槽坝基。 2.岸坡处理要求: (1).岸坡与与坝体的防渗体的连接部位,要清理到不透水层。以避免留下渗水通道。 (2).清理后的岸坡若为岩石,其坡度不能陡于1∶0.75,并且在填土之前涂上3—5毫米厚的粘土浆,以利于坝体的防渗体与岸坡的结合; (3).清理后的岸坡若为粘土、非湿陷性黄土,其坡度不能陡于1∶1.5,并要削成平整的斜坡; (4).清理后的岸坡若为非粘性土,其坡度不陡于山坡土壤在饱和情况下的稳定坡度; (5).对于岩石岸坡存在的反坡,为了减少削坡的方量,可以用混凝土填补成平顺的斜坡面。 (二)坝基处理内容: 一般包括坝基、坝肩防渗处理、软弱土层的处理。 (三)坝基处理方法:

覆盖层比较浅的,一般开挖成截水槽,并回填与坝体的防渗体相同的土料;覆盖层比较深的,一般用灌浆法法处理。对于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泉眼等特殊问题,要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具体方法. 软基开挖处理: (四)软基开挖处理原则: 1.首先考虑用天然地基作闸基,以降低造价。 2.拟订不同处理方案,经全面可行性论证后确定。 (五)软土地基开挖: 使用各种挖运机械开挖。平原地区,最大的特点是地下水位比较高,因此,一般情况下,首先将基坑范围内的水抽干然后再开挖。开挖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是基坑排水,防止过多的水渗入基坑,导致流沙现象发生,开挖后的基坑边坡滑动失稳,影响水闸结构施工,影响施工安全。为此,软基开挖时一般采取如下措施: 1.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既在开挖之前,在坝基范围内及其周围用打机井的办法打井抽水,此法可以防止流沙产生,提高闸基土的密实度,开挖时,边坡可以比较陡,减少开挖回填的工作量。 2.滤水拦砂稳定基坑边坡: 这是在开挖后的基坑边坡上,为防止渗水时产生流沙现象,从而导致边坡塌滑的措施。基本做法有:用叠砌苇捆拦砂;用秫秸、柳枝,稻草等绑成柴枕拦砂;对坡面铺设护面材料拦砂等。 (六)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软基处理方法比较多,例如教材介绍的换土法、排水法、振冲法、钻孔灌注法等,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使用条件,都可以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下面补充介绍几种简便的常用方法: 1.砂垫层法: (1)做法: 将基地底一定深度内的软土挖除,回填砂类土料(黄砂、砂砾) (2)作用:

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样本

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处中国华东钱塘江的支流上, 为一发电为主兼顾灌溉, 防洪的水利枢纽工程。在坝型比较阶段, 比较了砼重力坝和粘土心墙砂壳坝两个方案。后者的枢纽布置如图1-1所示, 坝高81m, 坝顶长度370m, 设计正常高水位为100m, 校核洪水位为102m, 大坝典型断面见图II-II。大坝属于二级建筑物。 溢洪道布置在坝址一公里的左岸凹口处( 图中未示) , 为开敞正槽式, 此顶高程为92m, 总宽度64m, 出口采用差动式鼻坎挑流效能。 引水式电站布置在右岸, 引水洞长525m, 直径7m, 厂房安装50MW机组两台。二、施工条件 ( 一) 施工工期 主体工程工期暂定为4年, 准备, 开工, 年底发电( 初始发电水位80m) 。( 二) 坝址地形、地质及当地材料 坝址处流域面积2160Km2, 坝址以上河流全长104Km; 其中50Km为通航河道, 常年有载重5至10吨的木船和竹木筏过坝。坝址两岸系高山, 山坡较陡。坝址河谷宽度200m, 河底高程25m。两岸覆盖层较薄, 基岩为石英砂岩( X级) ; 河床基岩较好, 两岸岩石节理发育, 风化教深。河床砂砾覆盖厚度0-3m, 平均1.5m。坝址上下游均为宽阔冲积台地, 在上下游3-7Km的台地和河滩上, 有满足筑坝要求的大量砂砾料( III类土) 。采用水上砂砾平均运距5.5Km; 如就近采取水下砂砾, 平均运距3.5Km。粘土料( III类土) 在左岸下游7Km的王家村, 高程40-50m, 储量丰富, 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 三) 气象水文 该工程位于华东, 气温温和, 雨量充沛, 每年5-10月降雨较多, 属温带多雨气候, 按照水位规律分为枯水期和洪水期( 包括梅雨期和台风期) , 其界限不明显。一般11月至次年4月底为枯水期, 5月至10月为洪水期, 其中5、 6月的降雨量最大, 占全年雨量的30%, 该河流量属山区性河流, 洪水暴涨暴落, 最大流量高达8290m3/s, 最小流量7-8m3/s, 相差上千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