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人格心理学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探究人格心理学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探究人格心理学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探究人格心理学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探究人格心理学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摘要】人格心理学是研究和指导人们实现心理健康的科学,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研究阐明了人格心理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生活质量;重要作用

生活质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出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明显提高,生活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现代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理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有明确规定,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这一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只有心理健康,人们才能对外界做出良好的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现代心理学证明:心理健康的人,较能充分发挥其心理的潜在能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成绩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工作效率也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这是因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能耐受挫折和逆境,能够在困境中战胜困难。拥有健康的心理,人的创造力和潜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财富,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现代人格心理学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的概念 人格心理学以人格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的结构、发展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一、人格的多种定义 1、总和式定义 始于古罗马时代,他们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比如沃伦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方面,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这种定义有助确定人格的外延,探讨人格应该包括的特性,有一定启发作用。这种定义是肤浅的人格特质并不是简单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整合。 2、整合式定义 强调人格各种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人格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由这些元素组成。 比如卡米查尔认为人格室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克柯迪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 3、层次性定义 把人格的各种属性看做是又组织的,并安一定层次结构排列,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统一性。 比如詹姆斯把自我分为四个内在统一的层次:第一层室物质自我,包括人的身体、财产和朋友等;第二层是社会自我,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第三层是精神自我,它的功能室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的不协调;第四层是纯粹自我,即对自己进行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 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 比如肯卜夫把人格定义为人在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这种定义着重于人格的功能,没有指出人格的内在特性和本质。 5、区别性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比如思科恩认为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 上述定义虽指出了人格的某些特征,但是不全面。奥尔波特指出人格室人体内部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二、当代大百科全书和主要教科书中人格定义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的有机结合。 3、《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人格与一个人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人格心理学--感想

人格心理学感想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本教材按照人格心理学学科的逻辑顺序分成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格心理学概要。包括人格心理学有在人格本质问题上的见解、人格的理论解释、人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的主题与任务、人格发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以及具体问题,并对决定人格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二部分是人格理论的进展。包括传统的五大人格理伦,即精神分析论、特质理论、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以及人格的认知理论。在对这些理论作扼要阐述的基础上,我们尤其关注这些理论最近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第三部分是人格的应用研究。这是当今人格心量学中异常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人格与现实结合得最为密切的一个重要主题, 该领域包括人格与健康、人格与疾病、人格障碍与人格测量与评估等众多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研究能否为普通大众 治疗、 理解和接爱关键取决于人格的应用研究领域能否广泛和深入。 第四部分是人格研究的领域,包括人格的专题研究与交叉研究。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人格研究的内容包罗万象,潜意识,性与性别、攻击性、自我、气质等者是人格研究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不仅如此,在人格与智力、创造性等心理学从多领域的关系中,在人格与文化、进化等其他学科的交叉中,人格总是成为焦点。 目录: 前言:人格奥秘的科学探索第四章特质理论的范式 第一部分人格心理学概要第一节特质及其早期研究 第一章人格的科学研究第二节人格特质的结构理论 第一节人格的界定第三节特质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人格的理论解释第四节特质理论的应用与争论 第三节人格研究的方法第五章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节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传统第一节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 第二章人格的发展第二节人格与学习 第一节人格发展的理论第三节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第二节人格发展的问题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人格发展的历程第六章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第四节谁来决定你的人格第一节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第二部分人格理论的进展第二节马斯洛的人本主义 第三章心理动力学理论第三节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四节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第二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第七章人格的认知理论 第三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第一节人格与认知的整合 第四节新弗洛伊德理论第二节人格的认知方式理论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2009/6/2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福师《人格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人格心理学》在线作业一-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人格心理学中交互作用论范型的代表人物是____。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沙利文 答案:D 2.()定义主要是列举出所有属于人格的东西。它有助于确立人格的外延。 A.罗列式定义 B.层次性定义 C.适应性的定义 D.区别性定义 答案:A 3.()的基本方式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 A.问卷调查 B.投射测量 C.情境测验 D.行为观察 答案:B 4.____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 A.临床研究 B.相关研究 C.调查研究 D.实验研究 答案:A 5.威信、承认、地位、名誉和赏识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认知需要 答案:C 6.____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A.无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意识 答案:A 7.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创立的。 A.阿尔弗莱德阿德勒 B.荣格 C.霍妮 D.弗洛姆 答案:A 8.当儿童解决了欧底帕斯或爱莉克拉情结后,他们的里比多冲动就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所取代。这个时期是() A.口腔期 B.肛门期 C.潜伏期 D.生殖期 答案:C 9.如果我顺从,别人就不会伤害我,属于()。 A.趋向他人(依从型) B.反对他人(敌对型) C.逃避他人(退缩型) D.嫉妒他人(焦虑型) 答案:A 10.____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的。 A.自我 B.超我 C.本我 D.他我 答案:C 二、多选题(共16 道试题,共32 分) 11.阿德勒认为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包括____。 A.出生顺序 B.早期记忆 C.潜意识梦境的分析 D.自由联想法 答案:ABC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包括____。 A.现实焦虑

人格心理学重点

一、选择填空 1、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2、人格心理学产生的来源最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3、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 4、弗洛伊德提出的几种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移置、反向作用、认同作用、固着作用、升华作用、退化作用。(KP84) 5、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动欲区:口腔)、肛门期(动欲区:肛门)、性蕾期(动欲区:生殖器)、潜伏期(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的活动)、生殖期(动欲区:生殖器) 6、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两种方式:符号化、梦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7、1911年,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8、阿德勒人格动力概念: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9、1939年,哈特曼发表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10、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主动对内疚(3~6岁) 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5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KP116-118) 11、霍妮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12、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成两个部分: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13、卡特尔把动力特质分为三种:能、外能(包括态度和情操)和辅助。 14、默里创立了研究无意识心理过程的著名方法,即“主题统觉测验”。 15、荣格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三个不同层次人格结构: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16、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提出四种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17、艾森克认为存在着三个基本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维度:外倾性(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三个基本维度的生物学基础:内外倾(皮层唤醒水平)、神经质(边缘系统)、精神质(男性生物特性,特别是雄性激素分泌) 18、斯金纳将强化按间隔时间和频率特征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19、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四个要素,它们是: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20、学习就是在各种习惯族系等级系统中,反应等级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原有反应等级不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情况叫做学习困境(学习的前提/基础)。 22、冲突的种类:接近—接近冲突(指两个目标具有同等的诱惑力,都是诱发接近趋向的目 标时所发生的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 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生的冲

人格心理学4之特质流派

第三章特质流派 特质流派假定人格特征:1.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 2.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特质流派的特征:1.特质流派不关注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而是关注怎样描述处在特质连续体不同位置上的人们的典型行为。 2.特质流派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 一、高尔顿·奥尔波特 奥尔波特是第一个公认的特质理论家。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核心特质和次级特质的概念、整体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本体性等。 1937年,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级特质。 1. 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指的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如,外向性 ◆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的特质,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只有个人特质才是真实的特质,共同特质只是为了测定复杂的人格特质而抽取出来 的概念。 ◇核心特质:最能说明个体人格的特质。它的概括 性比首要特质低,是构成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它是由 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特质构成的。 ◇首要特质:一个人具有的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 特质,它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如马基亚维里式 人物、荷马式人物、唐·璜式人物。 ◇次级特质:个体的一些不重要的特质,往往只在 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来,只有关系非常近的人才知道。 ——巴纳姆效应:人类个体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2. 人格的研究方法 —整体研究法:假设对所有人都可以描述其在一个单一维度上所处的水平,如果断性或焦虑。测量每个人在某个特质上的分数,并与其他受测者的分数进行比较。 —个案研究法:试图确定各种特质的独特组合,通过这种组合来说明一个人的人格,而不是把所有人都归入预先确定的类别。 3、奥尔波特关于健康成熟的人格描述 什么是健全人格?马斯洛用“自我实现的人”来描述,罗杰斯则用“功能充分发挥者”来描述,而奥尔波特则用“成熟者”来描述。 成熟的人格必然具有一种自我扩张。他应该能够参加各种各样极其不同的活动并从中感到愉快。他对很多事都很满意,而不只限于极少种而且是老一套的活动。例如,自我扩张包括对未来计划与希望的形象化。成熟的个人必须能够和别人热情相处、情绪稳定和心安理得。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外界现实,他应该是实事求是的。他应该有幽默感和洞察力。说到底,成熟的人有一套统一的人生哲学。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 提出者是( 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 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人格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人格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人格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本文围绕人格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对人格心理学的一些关键概念、理论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剖析,特别致力于当前人格研究的理论问题,并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论文表明:人格心理学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巍然屹立人文科学之林,呈现了其远大的发展前景及其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如是说,同样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亦是如此。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当代心理学科体系中唯一探讨人性的一门学科。对人性的探讨,可追溯到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末利都学派与爱弗斯学派等先哲之言。但是,现代人格心理学的诞生一般人认为以奥尔波特(Allport)著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及默瑞(Murray)著的《人格探究》两本书的出版为标志。自从这两本书出版以后,在西方,不仅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而且大学心理学系也相继开设了人格心理学课程。就这样,人格心理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到今天人格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理论系统化、实用化的学科。 然而,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哪?什么是人格哪?人格是一个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

念,不同的研究者对人格的理解不同,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也很不相同。字、自奥尔波特之后好有不少心理学家综述或分析过人格的定义,又提出新的定义。例如,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有人则把人格看成是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如自我、特质等),还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格定义是为学者们一致认可的。但是,综合各家的定义,可以认为,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今天的人格心理学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理论各持己见,自成一家,相互独立,相互攻击。总的来说,人格心理学理论可以氛围六个的理论学派,分别为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以下将着重介绍这六大理论学派的具体思想。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人格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新精神分析理论的阶段,主要以艾里克森、沙利文、荣格为代表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 1、人格动力说:即驱力理论,是驱力的、紧张降低的、享乐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能量源于身体内寻求发泄和紧张降低的兴奋状态。这些兴奋状态称为本能或驱力,代表了持久的无法摆脱的力量。本能(驱力)具有一个来源、一个目标和一个对象。所有本能的目标就是紧张降低,这与愉快相联系;本能的对象就是其得到满足的方式或紧张得到松弛和降低的方式;本能的来源是身体的兴奋或紧张状态。

18春福师《人格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 当儿童解决了欧底帕斯或爱莉克拉情结后,他们的里比多冲动就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所取代。这个时期是() A: 口腔期 B: 肛门期 C: 潜伏期 D: 生殖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人格心理学中交互作用论范型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埃里克森 B: 弗洛伊德 C: 班杜拉 D: 沙利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____于1939年发表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A: 安娜 B: 弗洛伊德 C: 埃里克森 D: 海因兹?哈特曼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在自我概念中,罗杰斯区分出了()的成分。 A: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B: 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 C: 现实自我和抽象自我 D: 理想自我和客观自我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 A: 图式 B: 原型 C: 结构 D: 预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投射技术作为一个心理测量术语,是由主题统觉测验(TAT)的创建者()在1938年最早使用的。A: 默里 B: 罗夏 C: 弗洛伊德 D: 富兰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____障碍者的特点是,在待人接物以及对自己时,总有一种求全和固执的表现,而且,这种表现涉及面广、相对稳定。 A: 偏执性 B: 反社会型 C: 强迫型 D: 攻击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即所谓()。 A: 能 B: 外能 C: 辅助 D: 内能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思想转移到别人或其他对象身上。 A: 投射 B: 升华

人格心理学考试试题A

………………………………装………………………………订………………………………线……………………………… 第 1 页 共 5 页 商丘师范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教育系 教育学专业 本科(05班)《人格心理学》试卷(A ) 说明:本试卷共5页、六道大题,答卷一律在试卷规定处进行,答在其它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试题,每小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 案代码填在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本题满分10分) 1.弗洛伊德的“自我”依据_______活动。 ( ) A.快乐原则 B.理想原则 C.现实原则 D.社会原则 2.人格流派不包括 _______ 。 ( ) A. 精神分析 B. 认知失调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3. 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___。 ( ) A. 卡特尔 B. 埃森克 C. 奥尔波特 D. 马斯洛 4. 埃森克研究发现,_____特质与皮质唤醒几率有关。 ( ) A. 内外倾 B. 神经质 C. 宜人性 D. 精神质 5. 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_____。 ( )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米勒 6. 下列属于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是 _______。 ( ) A. 人格意象 B. 追求优越 C. 神经症需要 D. 社会人格 7. 在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最为关注的时期是______。 ( ) A. 童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8.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成年早期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 。 ( ) A. 繁殖对停滞 B.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信任对不信任 D. 亲密对孤独 9. 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______。 ( ) A. 认知风格 B. 认知类型 C. 认知过程 D. 认知活动 10. 下列不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_。 ( ) A. 弗洛姆 B. 斯金纳 C. 沙利文 D.霍尼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满分20分)

人格心理学(郑雪)要点括

《人格心理学》(郑雪) 1、人格心理学定义 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心理学的八大主要学派 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派、行为学习论、人本主义和认知论。 3、人格心理学的任务 (1)在理论上探讨人格心理学学科本身的一般性理论问题如对象、任务、体系、历史、发展、理论评价、一般方法、研究途径,人格的基本问题如人性、善恶、结构、因素。 (2)在实践上探讨如何对人进行测量评估、健康咨询与治疗、选拔应用。 4、人格心理学的特点 更重视个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更注重人心理的内部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对人格的系统全面探讨。 5、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1)人性论:孟子、荀子。 (2)性习论:商代伊尹、孔子。 (3)理想人格:燕国才十八特征论、庄子消极自然论。 (4)人格形成与完善:孔子四因素论、荀子化性起伪论。 (5)人格心理评估与考察:唐尧对舜的迷津测验、刘劭的八观五视。 (6)人格分类:黄帝内经五类型、孔子三类、刘劭十二类。 6、西方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1)理性论:普罗太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 (2)中性论:亚里斯多德灵魂蜡板说、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3)善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论、蒙田人文主义人性自然论、卢梭天赋人权人性说。(4)恶论:基督教神学原罪论、霍布斯唯物论。 (5)人格结构论:柏拉图理性意志情欲三因素论、亚里斯多德理性认识与情感意志二因素论。 (6)人格发展与改造观:柏拉图美德教育诱发轮、亚里斯多德实践得中庸道论、霍布斯理性改造恶性论。 (7)理想人格: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论、柏拉图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论、亚里斯多德美德中庸论。 (8)人格观察评估:亚里斯多德形相学、拉瓦特形相学拾零、鲍多笔迹论、乔恩笔迹学体系、弗朗茨 ·加尔颅相学。 (9)人格分类学:柏拉图三类法、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康德心理四气质说。 7、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1)心理测量运动:贝塞尔个体差异、高尔顿个体测量(《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遗传的天才》)、卡特尔常模(《心理测验和测量》)、西蒙智力量表。 (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皮奈尔定精神病、精神病因躯体派与精神派、魏斯麦催眠术、弗洛伊德创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精神分析。 (3)其他学派如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也影响现代人格心理学形成。 (4)美国阿尔波特1937年《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8、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1)20世纪30-60年代:新精神分析、行为学习论与社会学习论、特质论、人本主义、认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 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7.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升华、理智化、反向、否认、投射、替代 8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9.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10.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1.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有自陈式问卷、投射测验 12.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13.人格动力: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马斯洛是自我实现 14.14.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15.斯金纳提出了两种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16.罗杰斯“机能完善者”: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积极自我看待、和睦相处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8.多拉德与米勒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19.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将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21.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特殊反应、习惯反应、特质、类型四个水平 22.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23.大五人格的维度有: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24.Funder现实准确性模型包括:良好的判断目标、良好的特质、良好的信息、良好的判断者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 理行为模式.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退化作用(×)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情结: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10.阿德勒(×).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11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奥尔波特(×)12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3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戴斯(×)17..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18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19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A、性格B、气质C、人格、能力。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D、能力A、气质B、性格C、人格、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人格适应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D、人格发展。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人格动力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这种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6 )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埃里克森、弗洛依德D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A,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 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弗洛伊德、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D.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10 、埃里克森C、阿德勒DB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荣格.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11、阿德勒C、荣格D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AB、艾森克CDC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D、罗杰斯C、奥尔波特、艾森克AB、卡特尔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与中国先秦时期大致同时,古希腊文明成为整个西方现代科学包括心理学的源头。从古希腊开始,历经古罗马时期、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的黑暗时代,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与近代,西方历代哲人都曾论及人格心理问题,提出了许多有关人格心理的闪光的思想与理论观点,从而奠定了西方现代人格心理学形成的思想基础。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格心理的观点集中蕴涵在他们的人性论的思想中,为此,我们着重分析西方思想史上主要的人性论思想,阐述其中所包含的人格心理学思想。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普罗太哥拉提出了一条哲学史上非常有名的命题,这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c" ①这一命题开创了西方最早的人本主义运动,它反对“神意说”,对提高人的地位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G普罗太哥拉还通过神话指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智慧和创造性。神以土和水创造生物,令普罗米修斯和艾比米修斯给动物分配属性。最后好的属性(钢爪、利牙、快跑、飞行、皮毛等)都分完了,忘了给人分配,普罗米修斯 只好偷了神的机械技术和火送给人。于是人有了维持生活的智慧和技术。人用智慧创造 文明和社会的一切。因此,作为人的本质是智慧。在普罗太哥拉之后,苏格拉底、柏拉 图与亚里士多德在理论上深人地探讨了人性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性论观点。 与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不同,苏格拉底不关心自然的知识,而重视人类本身及 社会道德的研究。他教人要“认识自己”,也就是说要人认识“真正的我"。这个 -“我"是指“我的灵魂”,也就是心灵或理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一 个把自己的灵魂或理智看做至高无上的人,自然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并且能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而不道德便是无知的同 义语c知识是可教的,但并不是来自客观的自然界,而是人的心灵先天就有的。因此, 从本性上讲,人是善的。当然这种本性上的善不是自发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一系列的 引导、启发,也就是“教育",才能将先天有的善变成现实的善。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 理性,开创了西方人本善的传统。 师从苏格拉底的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老师的人性论.并提出了“理想国"的设 想。柏拉图认为人的本性即灵魂,灵魂由神创造,先于万物和人的肉体,它是不死的c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理性、意志和欲望,它们分处于身体的不同部位:理性是灵魂 中最高贵、最优秀的部分,具有认识真理的智慧功能,居于人的脑部;意志具有产生激 情与勇敢、发动行为的作用,位于人的心脏;欲望是灵魂中最低级的部分.追求物质与 ’ 肉体满足,居于人的腹部。既然灵魂是神创造的,它本身具有善性,灵魂各部分基于自 己的本性而活动,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