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备课的有效性

浅谈备课的有效性

浅谈备课的有效性
浅谈备课的有效性

浅谈备课的有效性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所以才会有名师说“对于一节课来说,我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对于一堂课来说,则只用了15分钟。”所以,在课堂上,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设计,还是在一些教学细节上,“旁观者”们看到的只是挥洒自如,只有“当局者”才知道,在课堂上轻松随意后面,教师为了准备这一节课该付出多少的心血——何况,还要知道怎样的准备、怎样的设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远的目标。所以,我想以“如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为主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从关注教参、课本向关注学生转变。

到底备课应备什么?教师应该准备什么?引起了有思考的老师的层层思索。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则必然无效。然而,反思我们的教学,则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师教的很辛苦,但学生学得不快乐。“教师很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备课的有效性不大。这是由于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了解学生包括很多的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基础,了解学生喜欢的听棵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等。要想使我们的教学顺利而有效的进行,就要更多的了解学生。

新教材的特点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具体的情境,我们在备课时也要充分了解学生,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如,我在备《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先调查了一下学生,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每天都在吃各种各样的水果,但却从来不自己削水果,更不可能发现水果中的秘密,所以最后我设计了拓展作业,让学生回去后自己试试切水果,比比平常的切水果和横切水果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发现?从而让学生在动手中开拓了思维。

在备课时,教师可能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在课前进行了解。

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后,需好好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包括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最近发展区、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等,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服务于教学。我想分析学生要与分析教材同步进行,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把备学生与备教材结合起来。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学生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

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处理好文本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但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因为教师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资源的开发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

“教”是为“学”服务的,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开展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从设定大而空的教学目标向拟定具体的、可实现的教学目标转变。

教学目标是备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每每备一节课分析教材之后就是制定目标了,可见制定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因为它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所以它起到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教学目标往往是以具体的行为来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活动的设计等,陈述了教师讲授或学生学习的具体技能、任务、内容和态度。因此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学目标可以知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通过目标确定学习结果的类型以及所处的阶段,然后就可以设计教学方法了。教学目标还可以知道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上好一节课或听了一节课之后评价的标准有很多,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唯一最可靠最标准的。如果一节公开课,学生思维很活跃,参与程度很高,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可是学生没有得到新的知识与技能,那么这节课也就只能算是练习课。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首先考虑课的目标。同时学生的学习也是在具体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没有目标或目标不甚明确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没有意义的。布鲁姆说:“有效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研究教学目标。那如何设计有效教学目标呢?

1、要使教学目标的成功落实,最重要的是把目标整合优化。所谓“整合”,就是是要把各项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1)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整合。(2)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整合。(3)各级目标的整合。

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要求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目标的表达要准确和明确。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知识目标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4、目标的设计应具有是可测量性。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生学习结果有明确的界定,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5、目标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6、目标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发展性。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通过教学,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只有在确定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最终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从滥用教学方法、媒体和学习形式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使用转变。

在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和学习形式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等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帮助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明确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给出小组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中不仅要求这个小组能完成某个任务,还要求全体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合作,能有共同的进步,从而使小组成员不仅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尽力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取得成功。教师在评价学习成果时,除了评价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对错,还要对组内的合作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对小组中是否每个人都有了进步作出肯定,这样的评价机制能激励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尽心尽力,努力在完成小组目标的同时使自己获得较好的个人评价。其次,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那么小组讨论,只能是组内优等生的“一言堂”,会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使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形式而不具有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总之,只有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才能保证合作的质量。第三,要充分发挥小组中核心人物的作用。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指定组内的优等生,也可以由学生群体认定,或是由学生自发认定(同等生合作时适用)。这个核心人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组织组内的成员有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组员都有表达的机会,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要善于引导组员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相同,哪些与自己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善于总结组内成员的各种不同意见,在全班交流中担任“代言人”,全面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板书、教学挂图、课文插图、实验仪器。模型标本等)和电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门教学艺术,不能盲目地运用。运用时,需精选有益的信息,避免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出现虽然多

媒体具有呈现快捷、方便和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而且结合政治学科本身就具有贴近生活、素材丰富的特征,但是如果教师不加选择地把有用的、无用的、典型的、不典型的信息都一股脑儿抛给学生,多媒体俨然成了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又一全新工具,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往往是一堂课下来,惟一的收获恐怕就是看了很多图片和生动的材料。其实质依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面对浩瀚的资源,教师不能迷航,一定要精心选择。少用“奇异”、“花哨”的画面,发挥课件的实效性多媒体辅助教学集文本、图形、影音、动画等于一体,形式新颖多样,动感效果极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多易产生猎奇心理,许多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过分追求表现形式,无疑对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产生极大的干扰。享受太多感官刺激的同时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易被淡化。有的教师在制作某一堂课件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味追求美观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四、备课时从只关注局部教学内容向关注整体教学内容转变。课前再的精心预设也不能预设每一位学生的现实生长过程,但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和价值取向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上即时应对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整体地把握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站在一个整体联系的层次去审视和处理教材,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语文思想,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语文认知结构。”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能够称作文章,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相对于文章这个整体而言,起码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组合的有序性和系列的完整性等几种要素。在几种因素的作用下,文章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臻于完美。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章,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因而对文章的理解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因此,我们认为,整体有不同的层次,即:课标提出的“整体把握”不等于仅仅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对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的。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直觉”的传统方式,取代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那种“肢解分析”,从而克服语文教学中零敲碎打的分析和繁琐零碎的题海训练所带来的弊病。为此,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这是一种新颖、高效而又灵动、活泼的阅读方式。明乎此,才能让整体把握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现在有一种倾向,许多教师不加分析地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为至宝,极力推崇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课文,主张“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情、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这有正确的一面。因为,教师代替学生读是肯定不对的,要坚决改。但也必须认识到,光让学生自己读也未必全对。比如,阅读课让学生坐进阅览室自己翻书、古诗文让学生自己背记等就未必合适。教师的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这是真理;但教师的服务不等于准备一桌饭菜,“噢,学生你吃吧!”学生是独立的主体,但他处于学的位置;教师服务于学生,但他处于教的位置,这是须臾不可忘却或错位的。因为,一个人要准确地体会、领悟文章,是需要“资本”的,而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必需的“资本”,包括人生经验、包括眼力。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有的学生独立阅读的“火候”不到,就需要教师的“催化”,帮学生调好“火候”后才适宜自己去“体味”。有的学生根本就还未点着“火”,或者是“火”烧得不是地方,此时光靠学生的内功于事无补,就需要教师“发功”,给学生引火、给学生导路。因此,从阅读教学层面上说,“整体把握”并不直接等于学生自己的感知、

把握,是需要教师教学的。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就要考虑如何使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进入“整体把握”并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让学生获得高于学生在非此情境中所能获得的“滋味”。从阅读学的角度看,把握文本内容固然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但是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句、段、篇的结构和恰当的表达方法来显露的,所以把握、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布局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写作思路,张志公先生在《怎样锻炼思路》一文中说:“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种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换言之,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是写作时结构文章的关键,是阅读时理解文章的重点。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看法、态度或感情。二是结构布局。如果说,材料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主题解决了“言之有理”的问题,那么,结构布局则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材料犹人之“血肉”,主题似人之“灵魂”,结构布局像人之“骨骼”。没有坚实健壮的“骨骼”、血肉,灵魂就无所依附、寄托,没有完整、匀称的结构,文章就不能动人生辉。因此,整体阅读离不开领悟作者怎样布局谋篇,研究文章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所以,在实施“整体把握”时,必须多方兼顾,充分利用教材潜在因素,精心设计,促进课文内容、思想与结构的“三维”的整体把握和有机融合。对于教师而言,课堂就是自己的阵地,是自己成长的园地,在这块田地上你精心耕耘,你不仅有收获,更成长了自己。“三次备课成名师”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成长经验。其实在我们普通教师的工作经历中也有深刻的体会:经历一次潜心钻研、思考、设计,上一次公开课,虽然十分辛苦,但收获丰厚,更感受到理论认识的深刻,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提升。如果我们教师都把职业水平作为一种专业追求,注入教师人格精神的浸润,那他必定有一种激情,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如此,他必定每一节课前认真钻研,精心设计,怀着一种美好期待走上课堂。长期下来,他的能力水平一定会有显著提高。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空间,如何做好这个神圣空间的守望者、引领者,当好这人生课堂的首席,我觉得教师必须做好每一节课前的教学准备,扎扎实实备好每节课,使备课发挥实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