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执笔:河滨小学黄水华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针对刚开学有一个教师节,所以本册第一单元课文围绕"园丁之歌"这一主题选入了3篇课文.《师恩难忘》平实的语言传递的是浓浓的师生情;《陶校长的演讲》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体现的是老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古诗《寻隐者不遇》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所见》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习作也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帮助,教育自己的事情.这样的安排不仅从认识上了解我们的老师,孩子,强调尊师重教的重要,也有利于在行动中落实这一主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

1、学会本单元生字23个,会认读二类字4个,读准多音字“正”。

2、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课文大意。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认识古诗语言表达的特点。会背诵两首古诗《寻隐者不遇》《所见》。积累有关风的诗句。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3、能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4、能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读中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仿写相关诗句。

6、能通过诵读和欣赏《题秋江独钓图》,进一步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7、能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学会请教别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情意:

1、《师恩难忘》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2、《陶校长的演讲》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会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3、《古诗两首》引导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对乡村田园风格的热爱。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4、《学会请教》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用语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师恩难忘》作者选取的事例平常普通,却很典型具体,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紧扣重点词句,细细研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

2、《陶校长的演讲》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语言特点,侧重词句的训练和朗读训练,进行学法渗透。

3、《寻隐者不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所见》要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4、《习作1》重点要引导学生由课文激活学生的素材库,并作好习作点的指导,让学生写具体细腻。

5、《诵读与欣赏》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口语交际》要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会交流,学会如何请教,达成交际目的。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

篇目名称训练点

《师恩难忘》学习作者平常但典型的事例来表达真情实感的写法。

《陶校长的演讲》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初步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古诗两首》体会《访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

习作1 会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并能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写真事表真情。

二.篇目教学分析

师恩难忘

文本解读:

《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全文依循行叙事后抒情的顺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课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3段。教学时,宜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资源运用:相关课件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2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设境引入

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配音乐,范读)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感知字的写法。

娓……这个字的左边的“女”就偏在上面,与“尸”相配合好。

诲……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些,同时注意字的读音。

2、完成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课文是怎样描写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轻读课文第二

段,结合插图找一找哪句话概括了图上的意思。

1、出示“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1)读。

(2)这首诗指哪首诗?

(3)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田老师编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4)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有什么关系?

(5)田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

(6)先理解“娓娓动听”,再指导用词造句。

2、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1)理解“身临其境”并造句。

(2)体会“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3、指导朗读。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学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突出重点词“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

3、引导学生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简介“刘绍棠”。)

4、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5、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六、布置作业

1,小练笔

写一写师生相逢会是怎样的一个动人情景,我会对田老师说些什么样的感谢的话。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附板书:娓娓动听编故事

1、师恩难忘感激、怀念

身临其境受滋润

课时作业设计:

一、我为他们找朋友!

十年树木不见泰山

一日为师不长一智

不经一事百年树人

读书百遍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终生为父

一叶障目其义自见

二、课外积累,我最棒!

(一)、将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写完整。

1、学而不厌,()。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采得百花成蜜后,()。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随风潜入夜,()。

三、读读背背

教师节

老师,为什么你的节日,是在九月?

莫非,九月的天,明丽而高爽,正像你们的胸襟无限宽广?

莫非,九月的大地,流淌着浓浓的金黄,也迎来了你们收获的时光?

莫非,九月的晨露,滋润着每一株小草,正像你们的汗水晶莹明亮?

莫非,九月的风,抚动着每一株缀满红果的小树,也把你们心中的喜悦到处传扬?

你们微笑着,微笑着不肯回答,望着远方白云托起的上升的太阳……

陶校长的演讲

文本解读:

《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分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资源运用:

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2课时。

第一课时

介绍生平,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

第二课时

精读感悟,从收到放,朗读倾吐。

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问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交流词语意思

2、交流生字书写

3、比较组词

陶炼彼

葡练履

4、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课时作业设计: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fǒu zé duàn liàn bǎo lěi dào débiān cè

()()()()()

二、我的收藏夹。

专心()()坚()不拔()的理想

()()的彼岸()负责()的进步

三、关联词语填空,我能行!

1、()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2、根本一坏,()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这些工作()都是一些小事,()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

4、每个人()讲究“公德”,()讲究“私德”。

四、我会填近义词。

崇高()持久()坚固()激励()五、回味课文,我能填!

1、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以此_____和____自己不断进步。

2、“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真人”是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

3、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_______________,筑起________,学习上认准________,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________,认真负责地做好________ ________,要学做________________,这样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两首

文本解读:

课文的两首古诗均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叙以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本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平白如话。《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资源运用:

1、放大课文插图或投影片。

2、老师多阅读些唐诗,并了解作者贾岛的生平及有关材料。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2课时

第一课时

1、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背诵并默写诗。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古诗《所见》。

2学会本诗中的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看?(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二、揭示诗题:

1、板书《导隐者不遇》。

2、解题。访:访问、拜访、寻访。隐者:隐居的人。不遇:没有遇见。

3、揭图。请看图——出示投影片(或课文插图。)、

(1)想想并思考:图上画的两个人是谁?

(2)说说这幅图画是描写什么情景?(诗人与童子对话的情景)

(3)图上看不到隐者,他到哪儿去了?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一边轻读全诗,一边理解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试读全诗。

四、讲读课文:

1、诗人到什么地方寻找隐者?(山中僻野)见到了没有?(没有)隐者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去了?从哪些诗句中表达出来?(上山采药去了。只、此)

2、诗人是怎么知道这些情况的?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子的?

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从诗句中哪个字里看出来是这种关系?(师徒关系的“师”)

4、隐者的这个小徒弟能具体知道师父到哪座山的哪个地方采药的吗?这双是

从哪一诗句中表达出来的?

5、“云深不知处”中“云深”是什么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座山是怎样的一座山?(云雾迷蒙的意思、高大)又从连他的小徒弟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这座山的什么地方采药,可以看出隐者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行踪不定、飘飘欲仙)

6、从整首诗看,哪一句是写诗人问,哪几句是写童子答?

小结:《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用问答体的形式,是通过“我”与童子的对话形式写的。第一句问,以下三句答。写出了山的高大幽深和踪迹不定、飘飘欲仙的隐士生活情景。

五、齐读全诗,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第1句:我寻访隐者时,在一棵松树下碰到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哪里去了。

第2句:他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第3句: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只:就是。此:这)

第4句:山上的云雾迷漫,我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深:浓重。处:地方)小结:说出全诗的意思。

六、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隐()处()深()此()

稳()外()探()些()

二、默写《寻隐者不遇》并回答。

1、从童子的回答中想象一下,诗人可能问了些什么?

2、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个别、集体等多种形式背诵《寻隐者不遇》。

2、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多产生无尽的想象。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古诗。

3、板书《所见》,指名读,齐读课题。

4、“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他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请大家自读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同桌互相检查读。

二、初读检查:

1、指名读,检查正确。

2、出示生字新词:骑振樾

分析并记字形。

3、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范读,合作读。

三、整体感悟,层层推进:

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全班交流。重点明白“振林樾”与“意欲“的意思(传遍了树林;想要做什么事情)

2、进一步理解诗意前两句。

(1)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情景?(牧童骑黄牛)

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和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时的心情呢?(3)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多了,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生反馈时,师相机引导。

(4)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行美美地读一读。

3、理解诗意后两句。

(1)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此时袁枚又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时的样子。

(3)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

(4)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个人读,小组读,齐读。

4、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1)配乐诵读,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

(3)现在,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整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齐背、个人背。

四、拓展总结:

1、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现在老师还想送大家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看看谁想到的画面丰富。(出示《宿新市徐公店》)

2、师简要描述古诗前一句画面。

3、生轻声读后一句,想象画面,同桌讨论、反馈。

五、写字指导。

板书设计

所见(迷人的田园风光图)

牧童黄牛

林樾鸣蝉

课时作业设计:

一、解释带点的词语,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1、《所见》一诗是()代诗人()的作品,读完全诗后,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了由()、()、()、()等景物组成的动静结合、灵活生趣的画面。

2、学完古诗后,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试着编一个小故事。

习作1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真阅读例文《我的班主任》,领会作者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

2. 能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能自拟题目。

3.学会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教学资源运用:

布置同学们回忆老师关心帮助过你的事。

教学构想或建议: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人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1. 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具体生动?

4. 拟题,完成初稿。

5. 组织修改。

练习一

文本解读:

《练习1》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教学目标分析: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2课时

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第二课时

1、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2、学写毛笔字。

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学生自由续写。

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三、小结

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四、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呢?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遇到过的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指名说)

(2)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的结果相同吗?体会请教别人的方法的重要性。(3)选择下面的实例,想想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分组练说推荐理由。(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二、练写第五题(毛笔字)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执笔:河滨小学李俊华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选入了4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满腔热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装满昆虫的衣袋》记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痴迷于昆虫的故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则给学生提供了两个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范例,使他们知道应当怎样去仔细观察;“诵读与积累”则要求学生诵读巴甫洛夫、伽利略、苏霍姆林斯基等人有关观察方面的名言,从而懂得观察的重要意义。习作——观察—种小动物的活动,写一篇观察作文。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能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

来。

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阅读文本,发现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激发探究的欲望。

2、尝试根据文章表达的顺序给文章分段。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

二、篇目教学分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文本解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文题蕴涵丰富而又明快生动。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而“去打开”的渴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整首诗歌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全诗共有六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三、四、五小节为第二部分,写只要少年儿童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他们以丰富的馈赠。最后一小节为第三部分,是第一节内容的反复,呼应开头。其中,第2―5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像,探索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

2、教学目标分析

①能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挺拔”“绚丽”“沃野”“温馨”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②能在朗读文本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

③能在朗读中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奇妙与绚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④边读边感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与赞美大自然的奇妙与绚丽。

3、教学资源运用

①与教材配套的生字卡片。

②美妙大自然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篇目名称 训练点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装满昆虫的衣袋》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变色龙》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金蝉脱壳》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③带领学生利用清晨或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两课时

5、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积蓄情感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在假期中贴近自然的感受。

二、分步揭题,感知题意。

1、板书“课本”,谈理解,说说你从它那里获得了什么?

2、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色的课本”呢?大自然会是怎样一本绿色的课本?

三、初步感知,进入诗境。

1、教师范读课文。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自读,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②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③读通句子,试着读出感情。

附:洋溢沃野胸襟芬芳

苍劲耕耘浩瀚绚丽

四、品读文本,感受自然。

1、默读诗歌,想一想你从这“绿色的课本”中看到些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回味质疑,引发思考

1、诗歌中描绘了哪些美景?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有什么想说、想问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朗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绚丽与美妙。

2、边读边感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与赞美大自然的奇妙与绚丽。

3、能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感受

1、通过学习,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2、介绍你喜爱的一处景色。

3、质疑。

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默读,思考:大自然的课本我们怎样去打开?

2、引导学生体会:

“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语中所饱含的深情。

3、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角度说说自己是如何打开这本大自然的绿色课本的。

4、交流。

A看。除了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还能看见什么?

B听。鸣禽、山水的欢声笑语: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情怀!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实践探索。去发现、去描绘、去联欢、去相聚、去感受……

5、反复读首尾两节,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6、体会开头与结尾的反复作用。

三、熟读成诵,深化情感

1、选自己喜欢的一节,品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指名感情诵读。

3、尝试背诵。

四、引发拓展,背诵积累

选择赞美大自然的诗歌朗读背诵,自己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五、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的空气()的绿阴()的眼睛

()的翠竹()的松柏()的色彩

()的果园()的风光()的大海

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微笑吧,欣赏美妙的乐曲,敞开少年的心扉。快来吧,跳起优美

的舞姿,放飞少年的心灵。)

拓展阅读:

管桦的《森林欢迎我们》关登瀛《你把我带到山野里》

片段赏析《绿意在课堂生长》

师: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啊,谢谢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我们倚靠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认为是音乐课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哗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空中,小鸟在赛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娇莺恰恰啼”嘛;林间,野兽在狂吼,那都是摇滚。(生大笑)

生:我认为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师: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诗:云是天空的画。

生:我不说课本了,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

师:好浪漫的想象啊!

师: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这一句聊天式的问话,不自觉成了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创造的“抓手”。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诗中的声音、色彩,成了学生感受得到的声音、色彩;诗中的早晨、黄昏,成了学生曾经走过的早晨、黄昏;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

娓娓地叙,淡淡地笑,这样恬淡从容的氛围,真实朴素的课堂,却让多少思绪飞扬,让多少心灵共舞。这样的课堂就如每天的生活一样自然。大自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关于本册教材内容,我从五个方面进行研说:(课件)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实践。(一)识字与写字本册要求会写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认识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的识字任务。(二)阅读本册阅读教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课件)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这八个主题共有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每篇精读课例包括课文、课后问题。略读课例包括导读、课文。(三)口语交际本册口语交际包括八个话题:(链接)⑴策划一次与远方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⑵说童年趣事;⑶劝说;⑷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⑸演课本剧;⑹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⑺讲人物故事;⑻聊热门话题。(四)习作习作是建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的,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了八次:⑴记实作文三次:第二组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⑵应用文三次:第一组写信、第三组写发言稿、第六组写简单的研究报告;⑶材料作文二次:第五组缩写、第二组看图作文;(4)自由作文一次。(五)综合实践分“大综合”与“小综合”,“大综合”在第六组“走进信息时代”,分“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部分;“小综合”在第三组10课后,包括搜集汉语中的熟语(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等),公共场所看到的提示语、广告词,相声、影视剧的精彩对白等。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件)。(一)导语在每组课文的前面,包括本组主题简介和单元教学目标。(二)课例分精读课例和略读课例。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分别在2、6、18、19、20课后面),两次“阅读链接”(在3、26课后面)。(三)回顾与拓展包含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课外书屋”栏目有时是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和展示台。(四)交际与习作 教材的最后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三、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课标要求,高年段学生已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新华明德小学王草尕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年级的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9、能写简单的纪实、想象作文,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10、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教材主要特色 这是一册从内容到编排面貌焕然一新的教科书。它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其主要特色体现在: 1、人文内涵丰富 2、拓宽题材体裁 3、灵活设置专题 4、系统设计导练 三、教材概貌

1、按专题分成8组,每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2篇,全册共有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选读课文8篇 2、口语交际、习作各7次(有分有合) 3、“大综合”1次(第六组)“小综合”1次(第三组) 4、生字:认200个,写150个。 5、“词语盘点“列出的词语:读读写写176个,读读记记154个 6、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四、专题安排特点 1.采取“双专题”形式,即从内容和语文读写点两方面去考虑专题。 2.更加关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单元组成的方式更加多样。 (1)、单元导语增加了新的内容。 (2)、将口语交际与习作单列,并提供多个话题供师生选择。 (3)、将“语文园地”改为“回顾·拓展”,并增加了新的栏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全册)

文字介绍:五年级上册教材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五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持低中年级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一些改进。 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做一简要说明,仅供教师教学中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

苏教版国标本

苏教版国标本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2003.6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7个十减去2个十是()个十。 2.48添上2是()个十。 3.4的5倍是()。 4.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小()。 5.5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 6.十位是3,个位是4的数是()。 7.写出5个十位是6的两位数:()()()()()。 8.舞蹈兴趣班有男生4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5倍多一些,6倍少一些,女生最少有()人,最多有多少()人。 二、按规律填空。 1.1、5、9、()、()、() 2.()、15、()、25、()、35、()、() 三、口算。 56+10= 6×6= 3×5= 85-70= 38+6= 3×6= 27-10= 88-8= 46+8= 100-40= 90-70= 27-8= 6+57= 70-7= 25+7= 5×5= 75-6= 42-8= 4×6= 5×4=

52-7= 3×4= 4+5= 2×3=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老猴摘了32个桃,小猴摘的桃比老猴少得多,小猴可能摘了 ()个桃。 ①25 ②12 ③45 2.一辆玩具汽车48元,强强带的钱刚好可以买一辆玩具汽车, 强强带的钱中最多有()张10元。 ①3 ②4 ③5 3.每块肥皂3元,20元钱最多可以买()块肥皂。 ①5 ②6 ③7 4.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小1的数是()。 ①67 ②56 ③65 5.()最接近70。 ①63 ②45 ③73 五、不计算,在得数小于40的算式后面画○,在得数大于40的算 式后面画□。 34+8()25+20()78-40 () 57-20()54-14()20+17() 六、填表。

五年级教材分析材料

五年级教材分析材料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解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 和原实验教材相比,变化有:一是,增加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的例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作准备。二是,根据课标要求,明确给出等式的性质(原来只是借助天平平衡来理解),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三是,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分开编排,分散难点,并且解方程的类型更全面。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发展符号意识,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作用,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易方程。在这过程中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过程中获得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 1.重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用字母表示数,学习了用符号表示一个特定的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等,所以教材就不再从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数、一般的数起步,而是直接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开始。 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即根据数量关系的陈述写出代数式,这是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本技能。对小学生来说,受以往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影响起初会有一些困惑。因此,为了突破难点,保证基础,教材加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除了原有的两个例题之外,还增加了两个例题,学习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也为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准备. 同时,还加强了代入求值的教学,使学生不断看到,用含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量,当用一个合适的数代替字母并求值,就得到了一个具体的数。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突显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从小学起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代数思维习惯的培养。 以等式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变显现出来了。例如,解形如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与加上,得与;解形如与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与乘上,得与。这样解决方程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3.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五年级下册的教材特点 (以话题为纲,交际功能为线,兼顾结构,运用英语去完成任务为目标。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1.强调语言运用。本教材体现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采用“全身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 2.注重能力培养。整套教材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et’s find out /Let’s check /Pair work /Task time 。在活动手册中还特别设计了学习评价的栏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 3.突出兴趣激发。教学形式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小诗、歌曲、游戏、任务、绘画等 4.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文化的介绍。本册介绍中西方称呼姓与名顺序的不同,西方国家涉及星期的主要节日等 5.融合学科内容。(对其他学科的兼容并蓄) 6.重视灵活扩展。充分考虑学校老师学生个体的差异。C部分可选择学习。 三、五年级下册的单元内容介绍 Unit 1 daily routine

Unit 2 seasons;weather;seasonal activities Unit 3 birthday Unit 4 house work;indoor activities;telephone English Unit 5 animals Unit 6 field trip 在不断滚动复现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呈现新知识是本套教材的一大特点。在编写本册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注意到单元与单元之间词汇和 语言的衔接与复现,而且尽量做到本册与上几册学生用书之间语言的相 互联系与巩固扩展,这样就使语言知识不断滚动复现,从而为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成块语言(language chunk)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如第一单元 学习daily routine 这个话题时,可以先复习前面学过的动词短语get up, 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 go to school等,在温习旧语言的基础上展开新知识。第二单元学习season这个话题时,在单元本身就安排了有关天气的旧词汇,如:hot, cold, cool, warm, windy, snowy, sunny, rainy,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第三单元主要学习十二个 月份,为了减轻难度,在五年级上册Recycle 2中特意安排了一首歌谣 铺垫月份。第四单元学习housework和indoor activities,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hat can you do中已学到很多与此相关的动词短语,在此 基础上本册第三单元呈现与这个话题相关的新知识能起到自然衔接和弱 化难度的作用。第五单元出现的描述animals的大部分动词都在前面几 册中接触过,这样方便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新旧语言知识相结合。第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 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知道水中有微小生物。 3、了解微生物的发现。 4、初步认识到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知道细菌、霉、病毒都是微生 物。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探究能力: 教学材料放大镜、显微镜、水样 教学步骤

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探索和调查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 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 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 构造。 通过显微镜观察水 样,知道水 中有微小 生物。 目镜(对着眼物镜(对着标载物台(放置反光镜(反射光线、 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镜臂 通光孔 镜座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共分六个单元,两个复习单元。 Unit 1 This Is My Day主要讨论我们的日常活动,学习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疑问句。在情景中使用When do you …? I usually…at…的句型进行交流。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听懂,会说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并能结合句型展开深入的对话,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进行实际交流。 Unit 3 My birthday用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进行交流。能够听、说、读、写12个月份,及其缩写形式。能用“When is your birthday?”询问对方的生日,并用“My birthday is in ….”来表达自己的月份。 Recycle 1综合运用第一单元的中心语言,对一天的活动进行有条理的表述。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练习。 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 动词短语及其ing 形式:drawing pictures, doing the dishes, cooking dinner,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句型“What are you doing?”及其回答“I’m doing the dishes/….”。学习现在进行时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单数的现在进行时表达法及其特殊疑问句的表达法。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学习询问她//它在做什么及回答:What is she/he/it doing? She /he /It is…,What are the…s doing? They are…,主要是现在进行时第三人称单复数的句型练习。 Unit6 A Field Trip句型“Are you …?Yes,they are /No,they are not.”并能在情景中运用。区分Are they…和Is he…两个句型,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主要学习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的表达法。 Recycle 2 主要是针对现在进行时陈述句和疑问句的巩固和拓展练习。 每单元的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仍然是围绕话题归类出现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开展话题的讨论。与五年级上册相同,本册Let’s learn中的大部分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即加粗的单词)。用来巩固复习词汇的活动主要是结对和小组活动,以及Let’s find out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活动。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Let’s start也是一项brainstorm式的活动,这一点与五年级上册相同。同上一册不同的是,本册的Let’s start部分既可以用来引入话题、引出新词,也可以引出新句型。另外,在这一部分基本上都安排了一个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通过问答、思考或讨论来完成。 Let’s talk部分依旧是一个浓缩了的情景会话,目标句型突出。为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一部分提供了可供替换的内容。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在Pronunciation部分,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学生用书中安排呈现了26个字母及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四年级下册学生用书进一步呈现了5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编排了22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本册又安排了21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依旧是用绕口令的形式将含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整合成趣味句子。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阶段复习密切围绕各单元话题展开,将所有需要复习的语言点融进有实际交际意义的活动之中,并增加了考察综合性阅读理解能力的语篇,以增进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目录汇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目论 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 汉语拼音 1.a o e 2.i u ü 认一认1 3.b p m f 4.d t n l 5.g k h 6.j q x 认一认2 7.z c s 8.zh ch sh r 9.y w 认一认3 10.ai ei ui 11.ao ou iu 12.ie üe er 认一认4 13.an en in 14.un ün 15.ang eng ing ong 认一认5 识字部分 1.识字1 2.识字2 3.识字3 练习1 课文部分 1.人有两个宝 2.升国旗 3.江南 4.我叫“神舟号” 练习2 5.家 6.东方明珠 7.秋姑娘的信 8.看菊花 练习3 识字4 识字5

练习4 课文 9.大海睡了 10.冰花 11.北风和小鱼 练习5 12.怀素写字 13.小河与青草 练习6 认一认字表 生字表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3) 识字 识字1 识字2 识字3 识字4 练习1 课文 1.秋游 2.再见了,北京! 3.英英学古诗 4.乡下孩子 练习2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 蝈蝈 6.一株紫丁香 7.有趣的发现 练习3 8.小鹰学飞 9.青蛙看海 10.狼和小羊 11.狐狸和乌鸦 练习4 识字

识字6 识字7 识字8 练习5 12.要好好学字 13.朱德的扁担 14.梅兰芳学艺 15.孔繁森 16.大禹治水 练习6 17.登鹳雀楼 18.青松 19.小动物过冬 20.美丽的丹顶鹤 练习7 21.水乡歌 22.云房子 23.夕阳真美 练习8 生字表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5) 课文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学会查“无字词典” 3.古诗两首 4.做一片美的叶子 习作1 练习1 课文 5.北大荒的秋天 6.西湖 7.拉萨的天空 习作2 练习2 课文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成绩_____________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8分) 1、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相交于长 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 )、( )和( )。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6厘米和5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 厘米。 做这样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需要( )平方厘米材料。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0020立方厘米=( )升 4.07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2立方米=( )立方分米 9.08立方分米=( )升( )毫升 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 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5、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 )瓶。 6、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挖 ( )米深。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旗杆高15(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80( ) 油箱容积16( ) 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 )。 8、一块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厚8厘米的砖,所占的空间是( )立方厘 米,占地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 )倍,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 扩大( )倍。 10、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正方体(右图),正方体的棱长是4 则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是( ),体积是(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2、长方体的相邻两个面不可能都是正方形。……………………………( ) 3、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相等。 ……………………( ) 4、把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后,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是它所占有的空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二)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òu xuēpúsàzhāi fàn táng láng bǔchán ()()()() zhàng péng yāo hèfēng zhēng yùzhuó bīng diāo ()()()()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2分) 惬.(qièxiá)意教诲.(huìhuǐ)瘦削.(xiāo xuē)拎.着(līn līng) 3.下列几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神彩奕奕浓妆淡抹孜孜不倦迫不及待 B.惊心动魄气势汹汹汗流浃背燃眉之急 C.栩栩如生司空见贯心急如焚博大精深 D.桀骜不驯和衷共济顾名思意明察秋毫 4.按要求写成语。(2分) 反映夏天炎热的成语:、 表示冬天寒冷的成语:、 5.按要求写诗句。(7分) (1)明明不喜欢读书,请你用一句名言劝劝他:。 (2)按要求写诗句。 表达诗人爱国之情:,。表达友人离别之情:,。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6.按要求把句子写完整。(5分) (1)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排比句) (2)桂花开了,。(夸张句)(3)站在山顶朝下望去,小池。(比喻句)(4)航天工作者?(反问句)7.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船底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过来。我又感觉,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2)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我正在欣赏着,突

然那落日,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情感。二、修改下面一段话。(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处改正。)(6分) 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学校展现了一批助人为乐的好同学。每天任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后,总是奈心地帮助应病缺课的王少立同学。 三、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6分) ()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把第一束阳光洒在睡莲身上。()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等待着。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湖里的睡莲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 ()东方刚露出晨曦。 四、阅读理解。(19分) (一)酸雨(7分) 什么是酸雨?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这些物质在燃烧时和氧结合,便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排向天空后,在空中的金属粉末和水蒸气的作用下,就成为了硫酸。这种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了。 酸雨是会污染环境的。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生长。现在全球有许多湖泊,河流,由于落入大量酸雨,水中酸的含量急剧增加,既杀死了鱼类,又危及四周的植物。每年全球有近百万公顷的树木死亡,大批茂盛的热带雨林逐渐枯萎。其次,它会腐蚀建筑物。希腊的雅典女神庙、意大利的斗兽场,北京的故宫的石狮子,这些数千年来保存完好的古代文化遗址,在数十年间就被酸雨腐蚀了。第三,它漂浮在空中形成的酸雾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能刺激认得呼吸道和眼黏膜,使人患病甚至死亡。据统计,现在每年酸雨中的硫化物可造成约5万人死亡。 现在,人们已经认清了酸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科学家称它为空中杀手呢。当然,目前对付这一杀手还没有什么高招,办法还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共同努力,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逐渐消除大气污染。 1.用“”在短文中划出说明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句子。(2分) 2.酸雨的危害,一是;二是;三是。(3分) 3.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酸雨的危害是巨大的?(2分) (二)小偷与教授的赞美诗(12分)

2015年新审定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五数下册教材解读 黄丰完小周光华 (一)首先,我们来看本册教材编写的具体内容。(见教材目录) (二)和实验教材相比,新教材作了如下调整: ◇新增观察物体,由原习题新编,增加从看到的平面图形(形状图)还原几何组合体的逆向活动。 ◇将原图形的变换中,平移和旋转分开进行编排,本册安排的是图形的旋转。 ◇统计不再安排众数、中位数的认识,本册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合并进行编排。 ◇原实践活动粉刷围墙调整为探索图形。 (三)下面分单元给老师们介绍每单元的具体编排情况。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一、教学内容 ●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给出一个方向 ●给出三个方向 二、教材分析 例1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方面,通过动手操作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可以摆出不同的几何组合体。同时,在增加小正方体数量的摆法中,进一步体会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也就是保证从正面看有3个小正方形,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作铺垫。 例2是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有了例1的活动经验,这里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尝试方法。如,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摆,再根据其他两个方向进行调整;也可以借助表象直接尝试摆出一个立体图形,再验证和调整。通过交流体会最终的摆法都是一样的。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一、教学内容 ◆因数和倍数 ◆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二、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 (1)用百数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经历对整数特征探究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发现规律,理解概念。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明确 1.概念的条件(前提),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 2.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依存性),它们不能单独存在。 3.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以及几倍的概念可以在学习例2、例3后再进行辨析。 (2)新增了研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纯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对整数特征探索的过程,特别是合情推理的探索过程,渗透研究数学的科学方法。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2013年元月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2013年元月小学三年级班姓名成绩 笔试部分(分值:100分;70分钟完成) 一、学用字词句(30分) 1.抄写句子,注意捺(nà)的写法。(3分) 爱人者人恒爱之。 2.根据拼音,填写词语。(8分) sìzhōnɡtǎqiánɡ 古声白红 dúyìjiāchónɡ 在乡节阳 qīn lüèbǎo wèi 抵抗家乡 xìn niàn shíxiàn 坚守梦想 3.用“√”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⑴随(即既)奖(壮状)乳(lǔrǔ)汁谋(móu mó)臣

⑵“陋习”的“陋”意思是:①丑的,不文明的②狭小,简略③见识少 ⑶“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赞美的是: ①菊花②梅花③荷花④梨花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6分) 意味()长美不()收()风作浪 老马()途迫不()待群龙无() 5. 照样子,连一连。(5分) 钻石圆润香港日光城 水晶闪亮拉萨人间天堂 珍珠透明杭州东方之珠 6.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1)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我的家乡在,这里有驰名中外的。 (2)蛮不讲理的杂草拼命地跟小稻秧抢夺营养。 的小哪吒地打死了夜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红领巾太阳,阳光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地听我们歌唱。(4分) 2.《山行》《枫桥夜泊》两首古诗中都有带“霜”字的诗句,分别是: “”和“”。(2分) 3.打开本册语文书,课文里的一切都让我着迷。 我喜欢北大荒的秋天,那里的一碧如洗,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我喜欢香港的浅水湾,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极了!(5分) 我喜欢查“无字词典”,看到滚滚的波涛撞击岸边的岩石,我理解了“”的意思;我喜欢读“无字之书”,从书里,我读懂了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埋着矿石。(2分) 我喜欢闹海的哪吒,喜欢他;我喜欢《掌声》,它让我懂得了 ;(2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5分) 短文1:(10分) 《卧薪尝胆》片段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1.第2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2分) 2.用“~~~”画出文中具体体现“卧薪尝胆”意思的句子。(2分) 3.“屈辱“和“耻辱”这两个词有一定的区别。在文中,“屈辱“是指 ;“耻辱”是指。(4分) 4.《卧薪尝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 (2分) 短文2:(15分) 倒飞的鸟 蜂鸟是生活在亚马逊(xùn)丛林中的一种奇怪的鸟类。这种鸟羽毛色彩鲜艳,体形小巧,大

搭石五年级上册教材全解

搭石五年级上册教材全解 一.生字组词: 汛:汛期汛情防汛秋汛夏汛潮汛访:访友访古访问访查采访拜访.鞋:鞋子皮鞋拖鞋凉鞋棉鞋运动鞋挽:挽起挽弓挽救挽留力挽狂澜隔:间隔隔音隔断阻隔隔岸观火懒:懒惰懒汉懒得好吃懒做稳:平稳沉稳稳重稳定十拿九稳惰:懒惰惰性怠惰懈惰衡:平衡均衡失衡衡量衡情度理协:协调协和协商协助齐心协力绰:绰号阔绰绰约绰绰有余二.多音字:处:chǔ(处置)chù(四处)背:bēi(背枪)bèi(背面) 涨:zhǎng(涨价)zhàng(头昏脑涨)当:dāng(当心)dàng(当作) 间:jiàn(间隔)jiān(夜间)三.形近字: 汛(汛期)讯(喜讯)访(访问)仿(仿佛)懒(偷懒)赖(依赖)四.词语解释: 汛期: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时期。暴发:突然发作。间隔: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谴责:责备;严正申斥。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协调:配合得适当。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造句:这件事是你的错,你去道歉是理所当然的。联结:结合(在一起)。五.反义词: 谴责——赞扬懒惰——勤劳平稳——摇晃满意——不满容易——困难轻快——沉重六.近义词:平整——平坦唯独——唯一谴责——指责懒惰——懒散难免——未免平衡——均衡协调——和谐大概——也许七、句子理解1、一排排搭石,任人

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含义: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2、《搭石》表现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3、第2自然段重点描写了调整搭石的老人,“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第3自然段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第4自然段写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这样美好的心灵,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中人物的美好心灵。八、俗语1得饶人处且饶人。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九、课文主题:本文作者通过描绘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场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互爱互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十.问题归纳: 1、秋凉以后,人们为什么“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秋凉以后,如果人们来来去去还趟着水走,是很凉的)2、为什么人们会“谴责”没有摆好搭石的村民懒惰?(因为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讲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更全面,兼顾交际和独白两个方面,难度也有所提高。 习作的编排是这样的:(1)记实作文。安排了三次,在第二组安排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安排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安排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2)应用文。安排了三次,第一组是写信,介绍了信封的写法,并鼓励学生将写的信寄出去;第三组是写发言稿,教材介绍了发言稿的具体要求和写法,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某种需要写一篇发言稿: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材提供了两个研究报告的范例,要求“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写研究报告,然后分头撰写。”(3)材料作文。安排了两次。在第五组安排了缩写练习,并提供范例,要求学生不超过四百字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在第二组,安排了看图作文,学生要认真观察图画的内容,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都是很好的训练。从以上安排可以看到,更加重视写实性作文,体现了习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思想。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 文教材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科书的编写思路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2、枪换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4、突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23篇课文和一个综合性学习。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综合性学习,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初试身手,日积月累等)。 教材设计了8个单元主题,依次是:永远的童年、四大名著、遨游汉字王国、我的祖国、人物描写、困难面前、世界各地、风趣的语言。 第1单元,童年是一首诗,充满诗情画意;童年是一幅画,五彩缤纷;童年是一首歌,唱出了酸甜苦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生活,其中充满着快乐、幸福、心酸和伤痛。《古诗三首》让我们领略到古时候少年儿童的辛勤、快乐和悠闲。《祖父的园子》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在园子里快乐地玩闹,从中感受祖父对“我”深深的爱。《月是故乡明》让我们从大作家季羡林的回忆中,感受“家乡月最圆,家乡水最甜”的思乡情。《梅花魂》让我们从外祖父所做的几事中,感受一个爱国老华侨眷恋祖国的心。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把一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第2单元,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就是点级文化长河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四大名著”更是将我国的古代小说推向巅峰。“观三国蜂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 每部小说都展现出不同的意境。《草船借箭》中我们会认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和心胸狭窄的周瑜。《景阳冈》中我们会重温“武松打虎”这一脍炙人口的经典片段。《猴王出世》写了石猴是怎样出世及当上猴王的,会让我们认识一个“初出茅庐”的孙悟空。《红楼春趣》让我们欣赏到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热闹而有趣的场面。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要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 第3单元,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记录者;汉字,让我们认识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横坚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汉字是奇妙的,不同的汉字有着不同的来历,代表着不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复习要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复习要点 《窃读记》 1、【内容中心】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题目解析】 《窃读记》题目中“窃”是指(偷偷的),“记”是(记载事物的书或文章)的意思。3、【注意读音】 踮(diǎn)起脚尖转(zhuǎn)过街角目的(dì)地暂(zàn)时呦(yō) 4、【重点词句】 (1)重点词语: 适宜:适合,相宜。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2)重点句子: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窃:在本文中指“只读不买。” 快乐:“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对比: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 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窃读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