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一.先秦部分

(一)诗经中关于“诗”的两种观念

1.强调诗歌具有一种美刺功能

2.朦胧地拥有诗缘情的意识

(二)史书《国语》《左传》《尚书》中的两种观念

1.献诗讽谏说

2.观诗知政说

(三)孔子

1.确定了文学批评的标准

(1)思无邪

(2)中和之美

(3)尽善尽美

(4)崇尚雅正的锋哥

2.明确了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1)兴:孔安国:“引譬连类。”创作层面。

朱熹:“感发志意。”欣赏层面

读者在阅读欣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兴发感动,是一种由此及彼得情感体验由诗歌而引起的联想。

《论语*学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人的修养要做到精益求精)

《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兴”的历史背景——春秋以来赋诗言志的传统和断章赋诗的风气,不拘泥于原有的诗意,赋予诗更广泛的意义。

A.好处:诗的广泛运动

“兴”

B.坏处:断章取义,过分主观化

(这一缺点到孟子时才有所改观,孟子主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观:郑玄:“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考见得失。”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具有“观”的功能。因而杜诗具有史谏功能。

(3)群:孔安国:“群居相切磋。”

朱熹:“和而不流。”

诗能聚集人们在一起用诗来互相砥砺。

(4)怨:孔安国:“怨刺上政。”

朱熹:“怨而不怒。

杜甫《客从》仿乐府诗创作泉客珠鲛人泣珠

(5)“兴、观、群、怨”的作用及影响

称为反对文学脱离现实的有利武器

《文心雕龙*比兴》:“汉代诗刺道丧兴义销亡。”

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是对“兴、观、群、怨”的继承

对创作影响:杜甫、陆游、辛弃疾……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孟子

1.孟子的文论思想

(1)知言养气说

《孟子*告子》《孟子*公孙丑上》

①浩然正气的内涵

浩然正气,指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形成的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所表现出来是一种由道与义凝聚而成的凛然正气。

A.至大(即非常的强大,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特点)

一种抽象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一种客观实体,通过不断的时间可以体会到它的存在,还可以和我们的生命融为一体,达到天地合一。

B.至刚(指浩然之气的无坚不摧)【文天祥《正气歌》】

C.配义与道(以直养)【直:正直。养:培养】

D.集义所生(用正义的积累去产生)

养浩然之气,须积极的行动,不能半途而废

养气:指人的内心道德修养的功夫。即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养气需要配义与道,需要长期修养、锻炼,还要不受任何外在环境的干扰,威胁和利诱,始终坚守自己的操守。即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知言(即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尤其是能辨别四种错误言辞的能力)“詖言知其所蔽,淫词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

片面之言辞过分的言辞歪曲的言辞

这种辨别能力应用到文论当中,就是鉴赏判断文学作品的能力。

孔子: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为心生”人言为人品的表现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讽喻诗

高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人。

A.知言与养气的关系

养气是知言的前提,知言植根于养气。养气能使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自然而然便加强了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

B.影响: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念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韩愈“气盛言宜”——见《答李翊书》

苏轼对李白的评价“气盖天下”——见于《李太白碑阴记》

苏辙对司马迁的评价“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2)以意逆志(孟子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之一)

《孟子*万章上》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即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诗经*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眼)(怨刺役使不均)

《毛诗序》曰:《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也。

解释诗文的方法——“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偶之。”

理解文学作品,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进行阐发而望文生义;不要对艺术性的夸张修饰进行进行机械的理解,而要领会全篇的意旨,再加上自身的切身体会去探索诗人的意图。

以意逆志

意:①说诗者的心意(说诗者用自己的心意去揣测诗人的意旨)

持此观点代表人物是朱熹局限性:主观唯心论

②指作品中本来所蕴含的意义

清代吴淇“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以古人之志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制人也。”

话题“作家之死”——新批评观点

a.作品的意义,应从作品中去寻找。

b.与作家无关。

c.主张“文本细读法”。

合理的观点:作家、作品之意与说诗者之意相结合

“以意逆志”是比较科学的、客观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不像诸侯赋诗那样断章取义,也不想汉儒解诗那样牵强附会,说诗者不能根据词的表面意义,去曲解诗人的本来意义.

(3)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是尚友也。”

知人: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作者的为人。

新批评观点:意图谬见作家

感受谬见作者

新批评将作品当作一个封闭的对象来研究作品本身

纯客观研究“细读法”

论世: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环境。

《小雅*小弁》: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

《孟子*告子下》周幽王改立太子

《邶风*凯风》有七子,母欲改嫁之

(五)老子的文艺思想

1.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有无相生,致虚守静

(五)庄子的文艺思想

1.朴素为美,法天贵真

2.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言”与“意”的关系

儒家:认为“言”能够尽“意”道家:庄子“言”不尽“意”

孔子:辞达而已矣在中国文论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孟子:我知言魏晋……

语言只是一种表达思想内容的象征性符号,是帮助人们了解意的工具。

(1)言不尽意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书籍文词之可贵,在于记录了语言,语言之可贵在于反映了人的情意

情意的产生于形成有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依据。

有许多前后伴随着的思想活动。

《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

可用意念想象得到的是最精微之所在。

寓言故事:轮扁斫轮《庄子*天道》(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2)得意忘言

《外物》:筌者所以得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忘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合哉!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

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

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文学是一种对不可言说之有你说

语言是塑造形象的工具。

魏晋以后,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述而被引入文学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写作传统及意境说

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总结

a.庄子的“道”具有非语言能认知的模糊性,但“道”作为精神实体又必须被认识和

掌握。所以庄子主张以“无言”来体悟“道”。具体到文艺创作中,便直接表现为“言”与

“意”的关系问题。

b.庄子认为,言与意之间有差异,各有其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层次,可以言论者为“粗”,

可以意致者为“精”,而道“不期精粗”,是言论和意致均难以认识的,所以要从“言”外、

“意”外去体悟“道”的形象性。“言”既然不能尽“意”中之“道”,则“言”其实也就难

以尽“意”。

c.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庄子认为:“言”是

“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

d.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

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e.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

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

3.虚静说,物化说

(1)虚静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对象时,尤其是“道”时,必须排

除一切外在干扰。如名利、生死、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进而达到精神上的彻底解放,心灵上的虚无、空明、一尘不染。

寓言

《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璩——心斋

《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触衣般礴

《庄子*达生》——佝偻者承蜩

《天道》:……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天地之签也,万物之境也。

作为虚静论哲学思想,也运用到审美、艺术、文艺创作领域。揭示审美和文艺创作中主体……

《大宗师》——颜回曰: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2)物化说

四种“化”:①内化而外部化

②物化

③气化

④自化

寓言:《齐物论》——庄周梦蝶

《大宗师》:……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人进入虚静状态以后,忘掉一切,忘掉自己。

主体自然与客体自然合二为一

在虚静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物化的境界

孕育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的诞生

总之,老庄的道家文艺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得意忘言”的理论影响到后世含蓄、尚简的审美趣味,这也是中国古代占主流地位的审美理想;

二,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创作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作家所追求的境界;

三,虚静的理论对后世文艺心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儒家关注文学的外在规律

道家关注文学的外在规律

二.两汉经学

(一)《毛诗序》(四家诗:齐之辕固,鲁是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毛诗序》的思想内容:P93

1.诗的本质认识:“情志统一说”(诗言志、诗与情感的关系)

(确定了中国古代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志与情的区别:A.“志”主要是指人的志向、思想,这志向、思想是个人经过一定伦理道德规范过滤后表现出来,属于理性的范畴,它强调的是秩序、法则优先于个人

B.“情”主要指人的感情、情绪,指人们喜怒哀乐之情感,是属于个人的一些真情实感,未经太多伦理道德思考和社会意见就流露出来的。

这一区分,虽对文学的本质进一步升华了,但又表现出一种保守性。

如《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体现“情”与“志”的区别) 2.诗歌的作用:“美刺讽谏说”

(系统论述了文学的社会功用)

文艺批判的现实意义:“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治国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乘;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变风:反应王政衰乱的作品

移风易俗的社会作用:“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黍离》:“七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讽谏的方法(对诗歌形式特点的要求):主文而谲谏与直谏相对,含蓄委婉的劝谏

主于文辞用比兴,委婉而曲折的表现方法

积极的意义:委婉含蓄

消极的意义:保守性增强

4.诗歌“六义说”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唐代孔颖达疏云:“风雅颂者,诗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尔。”

东汉郑玄:“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郑众:“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物于事也。”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汉代的“六义说”,以经学的角度来说其价值要大于其在文学批评中的价值。

(二)司马迁文论的理论观念和基本价值

基本理论:

1、“怨”和“直谏”精神

“怨”是指对黑暗现实怨愤的激情

“怨”与“直谏”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2、发奋著书说

中国古人常怀“三不朽”原则:“太上有立功,其次有立德,其次有立言,经久不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立名=立功+立德+立言)

李白《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及其作品,得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在中国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家,大多是作家坚持进步的理想而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发愤著书的结果。

愤:泄私愤穷且益坚在逆境中,奋起而抗争的品格

“发愤著书”的理论价值:

1)它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

2)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位和质量。发愤著书者都是精神生命的强者,他们有着美好、进步的社会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代表着进步的社会力量,又常常与环境中强大的反动势力发生尖锐冲突,生活于艰难的逆境甚至失败的惨景中,但他们人格高尚,意志坚定,不为恶势力所屈服,在同恶势力发生冲突时,必须撞击出思想火花,从而产生愤懑之情。

3)发愤著书说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和“中和”说完全不同的美学品格,作家发愤著书,包含着对美好社会理想的强烈追求和对反动势力的极大愤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读者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和鼓舞力量。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上承先秦“诗可以怨”的传统,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形成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重要特色。

(三)汉代学者对屈原的评价

1.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昭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称其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淮南王刘安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3.西汉杨雄《汉书*杨雄传》

“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明哲保身之思想)。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

杨雄评价屈原的赋是“诗人之赋”、“赋莫深于《离骚》”

4.东汉班固《离骚序》对屈原及其《离骚》持否定态度

(儒家正统思想明哲保身的角度来评价屈原)

“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挈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

5.东汉王逸《离骚经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

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

1.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汉代文学称为政治的附庸;汉末魏初发展到了人的自觉的时代。

2.文学思想由言志向言情的转变。纯粹个人化的诗情表达

3.对创作个性的强调。在文学创作中,要体现出作者独特的个性。

4.重视对文学本身特点及创作规律的研究。

(一)曹丕《典论*论文》

1.文章不朽说

文章(奏议、书论、名诔、诗赋)

广义的文学: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包括历史、哲学、经学……大的文学观念(汉代以前)侠义的文学:情感的、虚构的、想象的、美的艺术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治国的理论与见解。与汉代的“经夫妇、(于国)(于个人)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观念不同

曹魏时期反礼教

曹操写三篇《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有才者未必有德,有德者未必有才。

生命本体的问题——生命的价值何在?

秦汉的皇帝们迷恋方术,以求长生

魏晋时期的有识之士,不再相信求仙问道,以求长生。动乱的局势使他们更注重生命短促,须及时行乐、

<1>主张及时行乐,放纵自己的情欲,不重身后之虚名。eg.《古诗十九首》

<2>隐身避世,修身养性,摒除外在事物的干扰,客服尘俗的情欲,辅之以药物的滋养,进而达到生命尽可能的长久。eg.嵇康《养生论》

<3>主张建功立业或著作篇籍,以名传后世,博得精神的不朽。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体现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文章的作用价值,比立德、立功有更重要的地位。

将文章的价值落实于成就个体生命和生命价值的不朽,人格的完善上。

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追求富贵逸乐,不在于借良史之词,托飞驰之势,而是靠守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从而获得可与日月争辉的价值。

文章不朽说,超越了先秦的“三不朽”说及汉代“经夫妇……移风俗”的文学观,实现了“人的、文的自觉”。

2.文本论—文本同而末异(本与末是分别就文学的本质特征与文体特征而言,属于文体论)

“本”,指文章的本质,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

“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

“四科八体“说:奏议宜雅雅:指文辞的典雅,内容的雅正

书论宜理理:指书论的写作以说理为主,而且要求说理严密有理致。

名诔尚实实:文辞朴实,内容真实

诗赋欲丽丽:讲究辞藻,追求彩丽

3.文气说(文体风格论)

(1)古人认为气是人的生命源泉。“气聚而为生,散而为死。”

(2)“气”可理解为精神方面的力量。孟子的“知言养气”说中的“气”指因坚信自己所从事事业具有正义性、合理性而产生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配义与道,集义所生。(3)用来解释人性的差异。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品:圣人之性、斗筲之性(才识短浅)、中民之性(中庸)。

(4)个性气质,先天的气禀、禀赋不同。“气之清(阳刚之气)浊(阴柔之气)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气是作家自然禀性、个性。气质、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

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作品应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作家独有)。

4.文学批评论

1、文章的价值有客观标准。

2、文章的评价应该公正、客观。

3、批评了文人相轻的两种不良倾向:

a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b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白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有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批评论核心——“文非一体,鲜能备善。”要求看到各个作家不同的长处,而不是求全责备。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备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反对“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提出——审己度人(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原则)

这些观念体现了魏晋时期的“人才观”

曹操:唯才是举。“有行之士,未必进取”“进取之士,未必有行”eg.汉代陈平

(二)陆机《文赋》

1.艺术构思

(1)构思准备。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一是强调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

二是观物兴感,通过观览外物触发作者的情感。感物说:作者情感因自然景物和四时推迁而受到触发。人心感物并不仅仅限于自然景物。作家生活于社会之中,其胸中种种郁结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个人的遭际,自然景物四时变化是一种诱因,经常能触发作家胸中的块垒。同时也说明了文人对自然景物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悲劲秋喜芳春体现了长期以来人们在情感与季节关系上的心理因素的积淀。

三是通过读书陶冶性情,也可以引起感慨。

(2)构思阶段。艺术构思之始,一定要进入一种用志不分的虚静的精神状态,接下来谈艺术构思的过程: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於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於已披,启夕秀於未振。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

第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艺术思维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无限丰富性和广阔性;

第二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始终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感情逐渐鲜明与艺术形象的逐渐形成,是同步进行的。

第三情与物在想像过程中的结合是艺术构思的必然结果。当艺术意象在作家的思维过程中形成之后,就需要用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使它具体地呈现出来。为了寻找最精彩的,最能充分地表现构思中艺术意象的语言文字,就要“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上天下地,无所不至,并且,它还应当具有独特的独创性。(3)艺术表现(传达)阶段

或虎变而兽扰——文思大者得,而小者必现

或龙见而鸟澜——文思构想其根本形成,则枝叶便很容易得到。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2.文学风格

“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是论述了作家个性和文学风格多样化的关系

个性及气味差异造成问题风格不同。所以善于夸张描绘的作家,崇尚浮艳;长于透彻说理的作家,注意严密。文辞局促简明的作家,文章格局狭隘;论述朗畅的作家,文章气势通达。

3.文体论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陆机提出的这个“十体”说:

一是比曹丕的“四科八体”说更加细致,更加准确。

二是在各类文体的具体排名次时,曹丕是将纯文学的“诗”、“赋”二体排列在八体最后,而把朝廷的应用文体“奏”和“议”放在最前;到陆机的文体论,则把这种次序完全颠倒过来了,最先排列的是“诗”和“赋”,最后才是“论” “奏”“说”,它说明陆机对审美文学的认识和重视确实比曹丕前进了一步。

三是陆机在这里概括十类文体的审美特征时,也远比曹丕具体准确,可以说是地道的文体风格理论了。

4.灵感的表现与获得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纷威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於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軋軋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创造性:“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否则“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偶然性、短暂性:灵感之来,突然暴发,灵感之去,飘然而逝,真是来无踪;去无影,“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而且以绝对偶然性的形式出现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

直觉性:“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陆机认为灵感的获得非人力所能左右,而应该顺乎自然。

5.文学体裁风格与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文学体裁、风格的多样化

文学作品描写的物纷繁复杂,各有各的形状,没有完全相同的。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6.风格与个性之关系

《文赋》:“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时”

不同个性与风格的关系

风格的多样化与作者个性、爱好密切相关

文学风格是创作个性的外在表现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标志

7.艺术技巧论

“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者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尚巧——指构思贵妍——文辞

暨音者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要求文章具有声韵之美

8.审美理想(艺术美的标准)——“应、和、悲、雅、艳”

“应”——音乐上相同的声音由曲调之间相互呼应所构成的和谐之美

比喻文学作品的丰赡之美

“和”——音乐上不相同的声音曲调之间相互配合所形成的音乐之美

比喻文章既要有丰赡之美,又要有一种刚健的骨气

“悲”——音乐中的悲音,指文学创作中要有鲜明的爱憎感情

9.

(三)刘勰《文心雕龙》

1.《文心雕龙*神思》

(1)艺术思维的过程与特点:

1)神思活动无远不到、无高不至,思路开阔,思绪纷繁,超越时空的限制,具有无限广阔的范围和幅度。

2)在整个神思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始终与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

3)思维活动又和作家的感情之波澜起伏联系在一起。

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2)有关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以及文学艺术物、情、言三要素的三种基本关系:一是物与情的关系: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

二、言与物的关系: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

三、言与情的关系:方其榒翰,气借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3)最佳的心境与创作前的准备:虚静,积学,酌理,研阅,驯致。(要积累丰富的学识,培养辨明事理的才能,研究已往的生活经验以求得对事物的彻底理解,并训练自己的情致,使之能恰当地运用文辞。)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2.《文心雕龙*体性》

(1)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等不同体裁;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2)作家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才、气、学、习。才,才与气是先天的,才指作家才能;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是后天的,学指作家的学识,习指作家的习德。刘勰实际上把后天的学和习放在先天的才和气之上。对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刘勰能够兼顾而不偏废。这种认识比曹丕强调先天禀性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

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

(3)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4)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作家个性才能各不相同形成的必然结果。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馥采典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竟今,危侧趣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3《文心雕龙*知音》

(1)首先讲“知实难逢”的原因:“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

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咨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况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楼护是也。酱瓿之议,岂多叹哉?

(2)刘勰再讲“音实难知”,即正确的文学批评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音”之所以“难知

”,刘勰分析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文情难鉴”。

夫麟风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然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氏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3)文学批评的原则

<1>批文以入情

夫缀文者(指作家)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指批评家、鉴赏者)披文以入情;言波讨源,虽幽必显。

<2>“博观”、“玩绎”

博观(大量广泛的阅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玩绎(一种阅读体验):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绎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

(4)文学批评的方法——大观法

观位体,是指考察作品的体制风格与所包含的情理是否互相契合。

观置辞,是要考察文辞运用是否能充分表达内容。

观通变,是要考察文学作品在继承和革新方面,是否做到了在通的基础上有变。

观奇正,是要考察作品内容是否纯正,形式是否华美,以及两者的关系安排得是否妥当。

观事义,是要考察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客观内容与作家主观情志是否协调统一。

观宫商,是要考察文学作品的声律是否做到了有和谐之美。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4)文学批评的态度与准备: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四)钟嵘《诗品》

1.《诗品》的产生背景/创作动机

1)五言诗的繁荣。撰写作品总结五言诗创作之历史经验;为五言诗争地位。

2)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人物品评

3)文学创作中的不良现象:庸音杂体,人各为容

4)当时文学批评中的不良倾向:“准的无依”、“不显优劣”、“曽无品第”。

2.钟嵘《诗品》的理论观点

(1)感物说、吟咏性情说及诗歌的作用

钟嵘“吟咏性情”说,出自《诗大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认为造成诗人性情摇荡之因是自然和社会生活对诗人的感发触动。

钟嵘所论“情性”,特别强调要抒发“怨情”

“怨情”——最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种情感。

古诗十九首多哀怨

曹植,情兼雅怨,体披文质,古诗多哀怨。

李陵,文多凄怆,怨者之流皆郁积心头之怨发而为诗为文

左思,文典以怨

诗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要具备“情兼怨愤”

怨情——对门阀制度的批判,对经济凋敝、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民众疾苦生活的同情,抱负难施、心中愤懑不平

诗歌是人情感的表现,人的情感激动受客观外物的感召。

《礼记*乐记》:凡者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陆机《文赋》:尊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文变染乎世情,兴废乎平时序。

钟嵘之所谓客观外物——自然物色、社会人事。

(2)主张即目直寻,反对用事及声律说。提倡自然之美,反对刻意雕琢的形式主义文风。钟嵘对过分用典的批判,提倡自然之美(全盘否定态度)

反对认为的、过分的声律,主张自然的声律美(全盘否定态度)

“直寻”就是从感物(自然景物与人世沧桑)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即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荡

“自然英旨”:1)强调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

2)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用典(掉书袋)派和声律派,以直接抒情为主。

(3)主张风骨与辞采并重,强调要有“滋味”

钟嵘所说的“建安风力”,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第一是要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并且表现得十分鲜明强烈。

第二是要直抒胸臆,自然真切,而无矫揉造作、人为雕琢之态。

第三是形象鲜明突出,具有简洁明朗的风格特色。

总的说来,“风力”是指诗歌形象的精神本质方面的美,而“丹彩”则是指诗歌形象的物质表现形式方面的美。

风力和丹彩的结合,既是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钟嵘评价历代五言诗人的最高艺术标准。

(5)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品第”法,“溯流别”法

钟嵘所从事的是艺术批评,批评的唯一依据是艺术的高低

“论品第”法

一品之中,略以时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

又其人既往,其文克。今所寓言,不录存者。

以一个人的全部作品、毕生成就为依据。

针对当时评论界,喧议竞起,准的无依的弊端,分流定品,一律坚持艺术标准,不以贵贱为身价,不以亲疏定优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