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插本生态学笔记

专插本生态学笔记

专插本生态学笔记
专插本生态学笔记

一、生态学及其发展

一.生态学的定义

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E.Haeckel,1866)

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

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埃尔顿,1927)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Andrenathes,1954)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E.P.Odum,1956)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

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E.P.Odum,1997)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根据研究对象的层次及研究性质等,可以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以下大小不同的组织层次:

生物系统的层次:基因系统——细胞系统——器官系统——有机体系统——种群系统——群落系统——生态系统

以上层次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已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展 在微观方面,向器官、细胞、细胞器、分子水平发展,出现了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微观生态学分支;在宏观方面,由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 向景观和生物圈方向发展, 出现了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传统生态学属于宏观生物学的范畴,普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⑴个体(有机体)——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

按其研究的大部分问题来说,当前个体生态学应属于“生理生态学”的范畴,这是生理学与生态学交界的边缘学科。近代该范畴的研究更偏重于:个体从环境中获得资源和资源分配给维持、生殖、修复、保卫……等方面的进化和适应对策上。

另有“生态生理学”:偏重于对各种环境条件的生理适应及机制上。但更多的学者将两者视为同义。

个体生态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是植物生态学的主体之一。

⑵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

体的集合。

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并在群体水平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群体特征,这是在个体层次上所没有的。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种内关系和空间分布格局等。

动物种群生态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是动物生态学的主流。

⑶群落(biocoenosis)——是指在一定地段或一定生境里各生物种(动、植物、微生物等)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所构成的组合结构单元。又称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

同样,由种群组成的群落也上升到新的层次,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群体特征。如:群落的结构、演替、多样性、稳定性……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 phytocoenosium, phytocommunity)是指由一些植物在一定生境条件下所构成的一个相互影响、互为关联的总体。植物群落生态学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植物生态学的主体。

⑷生态系统(ecosystem)——是在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它与生物地理群落(biogeocoenosis)同义。

本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人口、环境、资源等威胁人类生存的挑战性问题。生态系统研究已发展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主流。

⑸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

岩石圈 包括土壤,是陆生生物生存的基底。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内,植物根系可伸得较深。限制生命向深层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缺光、缺氧。石油细菌可生活在地下2500~3000米深处。

水圈 其中几乎到处有生物,但水体表层和底层生物较多。限制生物分布于深海的主要因素是缺光、缺氧和随深度而增加的压力。但在大洋11000米以下仍有深海生物。

大气圈 厚度有1000公里以上,接近地面的对流层是发生天气现象的场所,也是直接构成生物的气体环境。大多数鸟类只能在1000米以下的空中活动,极少数能飞到5000米以上的空中。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

副生物圈:指不能为生物提供长期生活条件之处。有些细菌、真菌或昆虫可能被大气环流带到22000米高的平流层中,但万米以上的空中不能为生物提供长期生活条件,故此空间称为“副生物圈”。

生物圈是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具有一定调节功能的动态平衡的系统。人类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有:温室效应、破坏大气

臭氧层、酸雨、排放有毒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已应运而生,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全球生态学,有人称为“生物圈生态学”,是以人类栖息的地球和生物圈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圈与地质运动、大气变迁、太阳活动等因子的关系,以及研究国土整治与规划、环境污染治理、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宏观问题。

三.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

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

(1)生态学萌发阶段(时期)

公元16世纪以前:

在我国:公元前1200年 《尔雅》一书;

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

公元前100年前后,农历确立了24节气,同时《禽经》一书(鸟类生态)问世;

《本草纲目》。

在欧洲:公元前285年也有类似著作问世。

(2)近代生态学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

建立时期:

17世纪后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C.L.Willdenow出版了《草学基础》;

1807年德国A.Humbodt出版《植物地理学知识》提出“植物群落”“外貌”等概念;

1798年T.Malthus《人口论》的发表;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866年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

1895年E.Warming发表了他的划时代著作《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改写成《植物生态学》)。

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1)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著作与教科书出版。

代表作:C.Cowels(1910)发表的《生态学》;

F.E.Chements(1907)发表的《生态学及生理学》;

前苏联苏卡切夫的《植物群落学》(1908)、《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

群落学》(1945);

A.G.Tamsley(1911)发表的《英国的植被类型》等;

R.N.Chapman(1931)的《动物生态学》;

中国费鸿年(1937)的《动物生态学》;

特别是W.C.Alle(1949)等的《动物生态学原理》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

(2)学派的形成:主要有

①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结构分析为特点。代表人物:G.E.Du Rietz

②法瑞学派:注重群落生态外貌,强调特征种的作用。代表人物是J.Braum-Blanquet

③英美学派:以动态和数量生态为特点。代表人物是Clements和Tansley

④俄国学派(前苏联学派):植物(群落)与地学结合。代表人物:B.H.Cykayeb

(三)现代生态学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

四.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①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的科学。其研究范畴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

②是研究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

③当前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④应用生态学得到空前发展,与有关学科间的渗透更加广泛,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五.生态学的科学分支

生态学原先只是自然科学中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现在,生态学的概念不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且突破了原先生物学的范畴,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大气、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相结合,成为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综合性学科,有着自己庞大的学科体系。目前,生态学不仅仅是生物科学中的前沿,而且又更进一步地突破了自然科学的界限,强烈地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结合,出现了生态法学、生态伦理学、经济生态学等学科,建立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成为全球超种族、超国界、超意识形态的共同责任和共同课题来对付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挑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生态学现在已发展成为多源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动物学、植物学、分类学、生理学、遗传学、行为学、气象学、地质学、社会学、物理学、数学、数学摸拟、遥控技术、经济、城乡建设等各个领域;它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与农、林、牧、副、渔、猎、医药等行业的规划、工业污染的控制等均有密切关系。因为这些都需要在生态学调查的基础上和生态学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因此,生态学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并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现在的生态学已经有了100多个分支:

目前,生态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研究内容广泛、分支学科众多、综合性很强的多源性学科。它涉及动物学、植物学、分类学、生理学、遗传学、行为学、气象学、地质学、社会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数学摸拟、遥控技术、经济学、哲学、城乡建设等各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生态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包括自然环境、一切生物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概念,而且上述这些学科的发展也提出了海洋、农业、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等研究方向。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发展边缘科学,建立学科间的综合性研究,既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也是生态学发展的特点。许多与生态学有关的国际性研究机构,皆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如:国际性IBP(国际生物学计划)、SCOPE(环境问题的科学委员会)、MAB(人与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等等。

1、根据研究对象的分类群划分

植物生态学 (藻类生态学,蕨类生态学,…… )

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寄生虫生态学,… …)

微生物生态学(细菌生态学,真菌生态学,……)

2、根据研究对象的环境类别划分

水域生态学:n海洋生态学,河流生态学,湖泊生态学,…

陆地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荒漠生态学,… ……

3、生态学的交叉学科

★在生物学内的交叉:

生理生态学,生态遗传学,行为生态学,…

★与自然科学的交叉:

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 …

★与人文、经济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经济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政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哲学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领域全面拓展,派生出一大批生态学的学科群:

n自然资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林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生态毒理学,医学生态学,… …

现在的生态学已经有了100多个分支:

古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气候生态学行为生态学 人类文化生态学等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的认识和社会的进程而发展前进的,相信生态学的分支一定还会不断增多。

应注意的是:生态学的综合性强并不意味着“生态学就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自然科学。”或“生态学变成了没有任何特殊研究对象的科学。”生态学并没有取代土壤学、气象学、海洋学、林学、农学等学科,而是在各门学科发展的影响下同时向前发展。

六.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特点:

①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关心人类和整个生物圈的健康与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生态学近期的研究重点,这三个问题都是与人类生存最密切相关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稳定性和农业生产的影响、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防止、如何保护“生物安全 等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②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上扩展,更加综合、系统。

与有关学科之间的渗透更加广泛,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③从描述性科学向实验性科学方向发展;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从单纯考察向实验室分析发展。

④指导思想的重大变化:协同进化的观点已对生态学产生重要作用。

注重探讨人类或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协同进化过程及其表现形式;研究主体、客体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此相适应的是: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中心;种群生态学也注重了种间关系,对种群动态变化影响的机制展开了研究。

⑤ 与生产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成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的骨干学科。

尤其是应用生态学等各分支学科的相继产生,促进了这种结合。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

3.环境因子: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

4.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且阻止其生长、繁殖或扩散甚至生存的因素。

5.内稳态: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

6.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7.休眠:有些动植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生命活动极度降低,进入昏睡状态。等不良环境过去后,又重新苏醒过来,照常生长、活动。动物界的休眠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严冬季节时(低温和缺少食物)进行的冬眠,如青蛙、刺猬等;一类是酷暑季节进行的夏眠,如海参、肺鱼等。休眠在动物界是较为常见的生物学现象,除了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外,不少的无脊椎动物和少数的鸟类、哺乳动物等也有休眠的现象。

8光周期现象:生物对光的生态反应与适应。定义: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所表现出的现象称之为光周期现象。

9.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

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2)耐性定律:

耐性:①指生物能够忍受外界极端条件的能力;②指单个有机体或种群能够生存的某一生态因子的范围。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制时,而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对耐性定律的补充:

1、同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2、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3、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

4、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他一些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 。

5、同一生物种内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多个生态因子会形成有差异的耐性范围,即产生生态型的分化 。五.生态因子的作用

(1) 光强的作用:生长发育、形态建构作用。典型例子—植物黄化现象(eitiolation phenomenon)。

(2)光质的作用:光合作用影响

红、橙光能对叶绿素有促进,绿光不被植物吸收称“生理无效辐射”。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有影响。 紫外光与动物维生素D产生关系密切,过强有致死作用,波长

360nm即开始有杀菌作用,在340nm~240nm的辐射条件下,可使细菌、真菌、线虫的卵和病毒等停止活动。200~300nm的辐射下,杀菌力强,能杀灭空气中、水面和各种物体边面的微生物,这对于抑制自然界的传染病病原体是极为重要的。

(3)光周期现象—生物对光的生态反应与适应。定义: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所表现出的现象称之为光周期现象。

生物和许多周期现象是受日照长短控制的,光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植物:指在日照时间长于一定数值(一般14h以上)才能开花的植物冬小麦、油菜等。短日照植物: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一般14h以上的黑暗)才能开花的植物如水稻、棉花等。

日中照植物:开花要求昼夜长短比例接近相等(12h左右)如甘蔗等。中间型植物: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如番茄、黄瓜和辣椒等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鸟类的光周期现象最为明显,它的迁徙是由日照长短变化所引起的;鸟类及某些兽类的生殖也与日照长短有关,如雪貂、野兔和刺猬等都是随着春天日照长度增加而开始生殖(称为长日照兽类);绵羊、山羊和鹿等总随着秋天短日照的到来而进入生殖期(称短日照兽类)。

温度

(1)温度与生物生长发育

生长:“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发育:植物的春化作用(某些植物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果)。

(2)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对低温适应——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的表现

中国南北方几种兽类颅骨长度的比较:说明了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减少(贝格曼Begman定律)。

阿伦(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为四肢、尾巴、外身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的趋势。

贝格曼(Ber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在生理方面,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动物对低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代谢率与温度关系中的热中性区宽,下临界点温度以下的曲线率小等几个方面(图)。

(3)物候节律:

物候又称物候现象(phenological phenomenon),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季节变化的反应现象。物候学(pheology)则是指研究生物与气候周期变化相互关系的科学。

(1)水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水分不足,使植物萎蔫;使动物滞育或休眠。某些动物的周期性繁殖与降水季节密切相关,如澳洲鹦鹉遇到干旱年份,就停止繁殖;而某些龙脑香科植物遇到干旱年份却产生“爆发性开花结果”。

(2)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植物依其对水分需求划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大类型。各类型下又分别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旱生植物和中生植物等。

陆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形态结构上的适应:以各种不同形态结构,使体内水分平衡。

行为上的适应:沙漠动物昼伏夜出;迁徙等。生理上的适应:“沙漠之舟”骆驼可以17天喝水,身体脱水达体重的27%,仍然照常行走。它不仅具有贮水的胃,驼峰中还储藏丰富的脂肪,有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分;其血液中具有特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易脱水。。

土壤

(1)土壤化学性质与植物的关系

①PH值 <3 或 >9对根系严重伤害 ②矿质营养元素与植物

(2)植物的盐害和抗盐性

植物的抗盐方式:

排除盐分——泌盐植物; 稀盐植物(稀释盐分);

富集盐分; 拒绝吸收

(3)植物对土壤适应的生态类型

对PH值的适应——嗜酸性植物、嗜酸—耐碱植物、嗜碱—耐酸植物、嗜碱植物。

钙土植物、盐生植物、抗盐植物

(4)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

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如汞、镉、砷、化学农药污染等。

监测:植物群落调查,蔬菜及作物调查,实验分析

其他

(1)氧的生态作用;

(2)氮的生态作用;

(3)CO2的生态作用(对动植物个体潜在的影响);

①使植物气孔开度减少,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利用。

②CO2 浓度相对提高,使C3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加(C4植物达到饱和点后则不随CO2 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增加)。

③CO2 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速率随全球CO2 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④高浓度的CO2 能改变植物形态结构——幼苗分枝增多,叶面积指数加大等。

(4)大气污染与植物;

①大气主要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影响)

二氧化硫(SO2 )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为0.25~0.55ppm,2~8小时;典型症状——叶片脉间呈不规则的点状、条状或块状坏死区。

氟化氢(HF)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40ppm;典型症状——叶尖和叶缘坏死。

臭氧(O3)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0.05~0.15ppm 0.5~8小时;典型症状——叶面上出现密集的细小斑点。

乙烯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10~100ppb;典型症状——“偏上生

长”致使叶片、花、果脱落。

②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

吸收CO2,放出O2 :造林绿化与人类维系呼吸;

吸收有毒气体:吸收二氧化硫(SO2 )及氟化氢(HF)最优;

驱菌杀菌作用:有些植物分泌杀菌素,如1ha松柏林24小时分泌34kg杀菌素;

阻滞粉尘:针叶林阻粉尘量32~34吨/年,阔叶林68吨/年;

吸收放射性物质:吸收中子γ-射线。

③大气污染监测——指示植物

a.作为指示植物的基本条件:

能够综合反映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强度;

能够较早地发现污染(对大气污染敏感);

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大气污染物;

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污染历史(基本年轮的化学分析)。

b.常见(用)的指示植物:地衣最敏感,0.015~0.105ppm二氧化硫下无法生存(但反应慢)。

④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

形态及生长量观测:IA=Wo/Wm;

群落生活力调查(见《城市生态学》——孟德政等译,1986);

现场盆栽定点监测;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气孔开放度,细胞膜透性,叶液PH值变化,植物体内酶体变化等

六.生物因子的作用:

(一)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是重要的分解者。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土壤生物对土壤的作用和影响:①促进土壤的形成。②改善土壤的物理特性。③提高了土壤质量。(腐殖质化是动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转变为多元酚、氨基酸和糖类等中间产物,这些产物再在微生物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进行缩合作用,重新合成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腐殖质)④对土壤覆盖层的影响。

(二)森林的生态作用: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林冠可以截留10%-30%降水,枯枝落叶层和活的植被可使50%-80%的降水渗入林地土层。)②调节气候,增加雨量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⑤降低噪音,美化大地⑥提供原料,增加肥源

(三)淡水生物的生态作用:浮游植物;吸收水中的各种矿质养分,保持水中的一定清洁程度,增加水体溶氧量,对水质理化特性的变化起主导作用。 水生植物:大量植物有机体沉积湖底,积极参与湖盆的填平作用。具有过滤泥沙减缓水流的作用,促使水体透明程度增大。(四)草原、草山生物的生态作用: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能改良土壤。牧草还能增加植被覆盖度,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固定流沙。七.生物因子的作用特征:

①生物因素对某个物种的影响,只涉及到种群中某些个体,只在很少情况下,才会出现一个地区种群的全部个体被某种生物取食一空的现象。整个物种的每个个体由于某种生物或病原物的作用而全部死亡的情况,是较少发生的。通常,飞生物因素对整个种群的作用是相同的。

②生物因素对于生物种群影响的程度通常与种群密度有关。食物越丰富,生物间竞争就越小。 ③生物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结果)

④非生物因素一般仅直接涉及到两个物种或与其邻近密切相关物种之间的关系。而非生物因素对该地区整个生物群落中的所有物种发生作用,涉及的生物种类较多,数量较大,范围较广(对象)

八.生态型的形成原理及类型:

生态型 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美国Clauson和Keek补充了生态型的内容:分布广泛的生物,在形态学上或生理学上的特性表现出空间的差异;变异和分化与特定的环境条件相联系;生态学上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生态型的划分是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进行的:

1、气候生态型 依据植物对光周期、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不同适应而形成的。例:水稻不同抗寒品种,南北方不同品种等。

2、土壤生态型 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等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型。例:水稻和旱稻。

3、生物生态型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物条件下也会分化形成不同的生态型。例:作物对病、虫具有不同抗性的品种

九.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

生物对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最终表现出趋同和趋异的

生态适应。

趋同: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之中,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和发育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或一致性的现象。

趋异: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相应的生态变异。

第三章 生物种群

一、基本概念

1.种群: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一个物种通常可以包含许多种群。

2.出生率:出生率是种群增加固有能力的表述,是指种群在以生产、孵化、分裂或出芽等方式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是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常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新个体的数量来表示。

3.死亡率:死亡率是出生率的反义词,他描述了种群个体的死亡情况,是种群内个体衰减的数量,用D表示。

4.年龄结构:指某一种群中,具有不同年龄级的个体生物数目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5.迁移:指种群内个体因某种原因从某分布区向外移动的现象,多用于动物

6.扩散:指种群内个体因某种原因从某分布区向外移动的现象,多用于植物和微生物

7.密度调节: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

8.生态对策:生物朝不同的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

9.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

10.偏利共生:指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

11.原始协作:指两种群相互协作,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

12.竞争:包括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有直接干涉型和资源利用型两种竞争形式。

13.捕食:广义的捕食是指高一营养级动物取食或伤害低一营养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间关系。狭义的捕食是指动物捕食食草动物。

14.寄生:寄生与捕食作用相似,寄生物以寄主身体为定居空间,靠

吸取寄主的营养而生活。 15.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植物的这种分泌物叫做化感作用物质。是植物界种间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数量特征 遗传特征

1. 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1)种群的空间分布:均匀分布型、随机分布型、成群分布型。成群分布型又包括成群随机型和成群均匀型。

①均匀分布型:也叫规则分布,即种群内各个体在空间上呈等距离分布。

②随机分布型:即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位置不受其他个体的影响(即相互独立);同时每个个体在任一空间分布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统计方差等于平均数。模型为泊松分布。

③成群分布型:即种群内个体的分布既不随机,也不均匀,而是形成密集的斑块。这种分布在自然界是最常见的。其各样点的统计方差大于平均数。模型二项分布。

种群分布格局最简易的判断方法,通过公式S2=Σ(x-m)2/n-1计算 其中:n—调查时样方数 m—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

x—样方中的个体总数 S2 —方差(分散度)

根据S2 的值可判断:

当S2=0即S2 当S2= m时为随机分布

当S2>m 时为集群分布

2.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大小和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年龄和性别结构。

(1)一个种群全体数目的多少叫种群大小。单位面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叫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分为:

粗密度:指单位空间内的生物个体数(或生物量);

生态密度:指单位栖息空间内的生物个体数(或生物量)。

(2)a.出生率:分为最大出生率(绝对出生率、生理出生率)和实际出

生率(生态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是个生物学常数,是理想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理论值。

绝对出生率(B)=ΔN/Δt

相对出生率(B')=ΔN'/N0Δt ΔN是种群在Δt时间内出

生的个数;N0为初始种群大小。

b.死亡率分为最低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

最低死亡率是指个体由于生理寿命所决定的“老年”状况,也是一个生物学常数。

绝对死亡率(D)=ΔN/Δt

相对死亡率(D')=ΔN'/N0Δt ΔN是种群在Δt时间内死

亡的个数;N0为初始种群大小。

c.种群数量的变化取决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对比关系。单位时间内出生率

与死亡率之差为增长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百分率。

换句话说,种群的数量大小是由增长率来调节的。

(3)a.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种群的年龄组分为:幼龄组、中龄组、老龄组。

增长型种群——年龄结构成典型金字塔型,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老龄个体小,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稳定型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平衡,种群稳定。

下降(衰退)种群——倒金字塔型。种群中幼体减少,老体比例增大,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种群(特别是优势种)年龄结构,直接关系着其本身及其所在群落的发展趋势,是种群及其所在群落的动态趋势的主要指标。测定种群的年龄结构,便可分析它的自然动态,推知它及其所在群落的历史,预测它们的未来。

b.性比: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也称为性比结构,通常分为雌、雄和两性3中类型。大多数动物的性比比较固定,但有少数动物,尤其是低等动物中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性比有所变化。受精卵的性比大致为50:50,这称为第一性比。自幼体出生到个体性成熟由于种种原因,♂/♀比继续变化,到个体成熟时为正的♂/♀比例叫第二性比。最后还有充分成熟的个体性比,叫第三性比。性比对种群配偶关系及繁殖潜力有很大的影响。

c.迁入和迁出也是种群变动的两个主要因子,它描述各地方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生态过程

(4)生命表(life table)——是指列举同生群在特定年龄中个体的死亡和存活比率的一张清单。

同生群(cohort)——同时出生的个体种群。

类型:图解生命表(diagrammatic life table)——以图解来表示生物一个世代的历程。

常规生命表 (conventional life table)

动态生命表(dynamic life table)——真实记录生物个体存活情况。

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 —记录某一特定时间获得的各龄级个体数情 况而编制成的。

作用(意义):

综合记录了生物体生命过程的重要数据;

系统表示出种群完整生命过程;

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必不可少的方法。

3.种群的遗传特征

种群的遗传特征:种群通常是由相同的基因型组成的,但在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遗传物质的重组和基因突变,再经过自然选择,可能使种群产生进化或适应能力的变化。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1.种群增长的模型:几何级数增长、指数型(J)增长、逻辑斯蒂(S)增长。

2.几何级数增长:指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生长,不受食物、空间等条件的限制,种群的寿命只有1年,且1年只有1个繁殖季节,同时种群无年龄结构,彼此隔离的一种增长方式。

3.种群的指数增长(J增长):在无限条件下,除了种群的离散增长外,有些生物可以连续进行繁殖,没有特定的繁殖期,在这种情况下,种群的增长表现为指数形式。其数学模型可以用以下微分方程表示: dN/dt=r·N 其解为 Nt=N0·ert

4.种群的逻辑斯蒂(S)增长:在实际环境下,由于环境(食物、空间、其他资源)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环境阻力)是逐渐增加的,故增长曲线呈现“S”型,也称S型增长。数学模型用logistic方程描述: dN/dt=r·N(K-N)/K N为种群数量,K为环境容量,t表示时间,dN/dt表示种群变化率,r表示瞬时增长率。 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在曲线中表示为渐近线。 当N由0增加到K时,(1-N/K)则有1变化到0,即随种群数量N的增长,种群的指数增长(r,N)实现的程度逐渐变小,知道N=K时,增长为0。故当(K-N)>0时,种群增长;(K-N)=0时,种群停止增长;(K-N)<0时,种群数量下降。Logistic方程为: Nt=N0·ert/[1-N0(1-ert)/K] 另K/N0=ea,其中:a为常数,整理后得: Nt=K/(1+ea-rt) 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a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

四.种群波动与调节

1.种群的数量动态:

①种群增长

②季节消长:种群数量消长规律是种群数量动态规律之一。一般具有季节性生殖的种类,种群的最高数量常落在一年中最后一次繁殖之末,以后其繁殖停止,种群因只有死亡而无生殖,故种群数量下降,直到下一年繁殖开始,这时是种群数量最低的时期

③不规则波动

④周期性波动

⑤种群的暴发: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有可能出现种群爆发,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赤潮

⑥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通过种群的内部调节机制完

⑦种群的衰落和死亡: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数量出现持久性下降的现象,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物易出现

⑧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的过程

2、种群的空间动态: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主要包括种群个体对空间的需要、空间结构、空间利用方式、扩散和迁移4个方面。

(1)种群对空间的需要:组成种群的每一个个体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其作用是有利于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动物种群密度过大时,产生自相残杀,以致物种灭绝。植物种群密度过大时,会产生自疏现象。

(2)种群的空间结构:指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格局及其位置上的变动情况。 迁移和扩散指种群内个体因某种原因从某分布区向外移动的现象。迁移多用于动物,扩散多用于植物和微生物。

① 产生迁移和扩散的原因: a.种群密度过高导致拥挤效应和进攻行为加强,这是扩散和迁移的主要原因。 b.种群中等级低的即领域性若的因为被排挤,只好去寻找高等级个体未占据的,条件较差的栖息地。 c.幼体长大后被亲代驱逐出去而引起迁移。d.自然扩散也是许多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生态特征。

② 扩散的方式包括:a.迁出,即指从亲代分离出去而不复来的单方向移动 b.迁入,指从其他分布区单方向进入的移动现象 c.迁移,指周期性的离开和返回。后者在鱼类研究中称为“洄游”,在鸟类研究中称为迁徙。

(3)种群对空间的利用方式:

①分散利用 指以个体或家族方式生活的物种,占有特定的空间(或

领域),并不允许同种的其他个体在其空间内生活的空间利用方式。 分散利用的意义:a.保证食物的需要和保护幼体。b.保证有营巢地和隐蔽所。c.调节种群密度。

②共同利用 指以集群为生活方式的种群对其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在任何生物种类中均可见到。 分:暂时性集群、季节性集群、稳定而经常性的集群。 集群的生态学意义:a.改变小气候条件。 b.共同取食和对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 c.共同防御天敌。 d.有利于动物的繁殖和幼体发育。

3、种群波动的原因

①非密度制约:与种群数量无关,种群受环境和食物的变化影响而

导致种群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②密度制约:由于种群内个体自身的关系,其密度的变化影响着种群数量的波动。

原因包括:a.种内竞争 b.心理抑制(种群过密使正常生理状况发生紊乱,导致繁殖率下降c.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反馈调节 d.病原菌和寄生物对种群的影响

4、种群波动的调节

①密度调节:(1).种间调节 是指捕食、寄生和种间竞争。 (2).食物调节 捕食和被食、寄生生物和宿主、食草动物和职位都与食物有密切的联系。

②非密度调节: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 如;气候因子 化学因子 污染物等

5、种群的进化与生态对策

r对策(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r)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种栖息地环境,种群数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常见于:昆虫、细菌、藻类。

k对策(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个体

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不具备较大的扩散能力,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k水平。常见于:种子植物和脊椎动物

6.种间关系:竞争 捕食 寄生 共生

(1)种群关系的基本类型

两个物种的种群相互作用类型 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

a.中性作用:两个种群彼此都不受影响

b.竞争:直接干涉型,两个种群直接相互抑制

c.竞争:资源利用型,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

d.偏害作用:种群1受抑制,种群2不受影响

e.寄生作用:种群1寄生者得利,种群2寄主受抑制

f.捕食作用 :种群1捕食者得利,种群2猎物受抑制

g.偏利共生: 种群1共栖者得利,种群2不受影响

h.原始协作 :对种群1、2都有利,但不发生依赖关系

i.互利共生: 对双方都有利,并彼此依赖

(2).正相互作用: 互利共生:豆科作物和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真菌和高等植物根系共生形成菌根;反诌动物与其胃中的微生物。 偏利共生: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关系,如地衣、苔藓、某些蕨类等附生在树皮上。 原始协作:寄居蟹和腔肠动物的协作(腔肠动物附着在寄居蟹的背上扩大觅食范围,又为寄居蟹起到伪装和保护作用。鸟类啄食动物蹄子上的寄生虫,并在危害来时能为动物报警。马和鸵鸟等。

(3).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化感作用。① 使受影响的种群生长率降低,但不意味着有害,在生态角度上,可以增加自然选择的能力,有利于新的适应性状的发展②广义捕食概念的4种类型: a.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或其他的食肉动物 b.食草动物食绿色植物 c.昆虫的拟寄生者,如寄生蜂,他们总是杀死寄主。而真寄生者不杀死寄主 d.同类相食③寄生举例:农田中的列当、菟丝子为全寄生;云参科的小米草、辽齿草和檀香科一些植物等为半寄生;许多病菌为全寄生;鞭毛虫、蛔虫、钩虫等。 ④化感作用:例如向日葵对蓖麻,番茄对黄瓜,东黑麦对小麦都有抑制作用。 植物分泌物对种间组合的这种促进或抑制作用,对于作物的混间、套作和造林树种的选择、搭配、组合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例如: 榆树对栎树;白桦对松树;松树对云杉是相互对抗的。 胡桃和苹果,胡桃叶分泌大量的胡桃醌对苹果有毒害作用,胡桃周围也不能种番茄、马铃薯。 苹果树旁边不要种玉米,玉米对苹果根的分布有抑制作用。 而 洋葱和食用甜菜,马铃薯和菜豆,小麦和豌豆种在一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另外,柠檬、葱、蒜有杀菌作用,有防治病虫害的功效

(4).种间相互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①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作套种。 ②稻田养鱼、养红萍。 ③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④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第四章 生物群落

一.基本概念

专插本录取分数线

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科插班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各有关高等学校: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科插班生录取分数线按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外语类、体育类、职教师资班和退役士兵分别划定。经研究决定,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科插班生各类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五科总分/省统考三门总分,外语类按五科总分/省统考二门总分划线)如下: 一、文史类分数线250分/140分 其中: 广东药学院、嘉应学院、广州大学、五邑大学330分/180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320分/180分 韶关学院、韩山师范学院290分/170分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80分/170分 湛江师范学院、肇庆学院280分/160分 二、理工类分数线220分/120分 其中: 广东药学院、嘉应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大学310分/170分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80分/160分 韶关学院、韩山师范学院270分/160分湛江师范学院、肇庆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70分/150分 五邑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60分/150分 三、外语类分数线(五科总分/省统考二门总分) 240分/100分其中:

嘉应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320分/120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310分/120分 韩山师范学院305分/120分 广州大学300分/120分韶关学院、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90分/120分 肇庆学院280分/120分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70分/120分四、艺术类分数线220分/110分 其中: 广州美术学院310分/175分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300分/155分 韶关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嘉应学院280分/150分 湛江师范学院270分/150分 五邑大学270分/130分五、体育类分数线 嘉应学院300分/140分 韶关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70分/130分 六、职教师资班分数线210分/110分 七、退役士兵分数线210分/110分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 2013年4月9日

2009广东专插本考试管理学试题

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管理学 本试卷共4页,4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江意事项: l.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投答题卡要求填写考生信息栏、粘贴条形码。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代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行题目指定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需改动部分再重新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下列选项中,属于管理者扮演的决策角色是( ) A.企业家B.联络者C.传播者D.领导者 2.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是( ) A.经济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3.马克斯·韦伯认为,作为理想组织形式基础的权威是( ) A.个人崇拜式权威B.理性——合法权威 C.传统式权威D.继承式权威 4.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 ) A.复杂性B.精确性C.有效性D.实践性 5.对于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来说,第一步是( ) A.确定目标B.诊断问题C.规划方案D.评估选优 6.政策指导矩阵属于( ) A.定性决策方法B.定量决策方法 C.确定型决策方法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7.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被称为() A.规划B.决策C.预算D.预测 8.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 A.长期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9.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 ) A.维克多·弗鲁姆B.迈克尔·哈默 C.彼得·圣吉D.彼得·德鲁克 10.在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 A.没有什么必然联系B.直接成正比关系 C.有明显的间接关系D.直接成反比关系 1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上的原则是( ) A.用人所长原则B.因材器用原则 C.因事择人原则D.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广东省专升本考试

广东省专升本考试

广东专插本考试时间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的招生考试科目为五门,其中省统一考试三门,高校自主考试两门。省统一考试的三门为《政治理论》、《英语》和《专业基础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管理学》、《教育理论》、《艺术概论》、《民法》、《生态学基础》和《生理学》,高校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其中一门(详见附2《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与统一考试科目对应表》)。 考试各科满分为100分,五科总分为500分。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省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范围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教育部专科升本科同一层次的要求编写确定,并于报名前向社会公布。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时间为 3月21日(星期六)至22日(星期日)两天,具体安排见下表: 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时间表(北京时间) 项目日期 上午下午 时间科目时间科目 3月21日8:00-10:00政治理论 15:00-17:00 专业 基础课10:30-12:30英语 3月22日9:00-11:00专业课115:00-17:00专业课2 广东专插本报名时间、报名地点及报名考试费 报名时间、报名地点及报名考试费 1、报名时间:1月4日至7日四天为网上预报名时间,考生经过互联网登陆进行预报名,逾期不再办理报名手续;1月8日至1月10日三天为网上报名确认时间。 2、报名确认地点:各招生院校。 3、报名考试费:每人125元。 广东专插本报考条件 报考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有培养前途。 2、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含高职高专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含外省生源在内); 3、广东省户籍或广东生源在省外普通高校就读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

第1-14章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练习题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 3.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度引起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然而,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出现,反映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那种说法( )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4.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在()。 A.计划 B.决策 C.组织 D.协调 5.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变动性 6.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实施,这就是管理的()职能。

A、领导 B、决策 C、计划 D.组织 7.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的实现。 A、管理目标 B、组织决策 C、管理决策 D.组织目标 8.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二、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做出决策,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3.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4.经济环境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关系,是组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泰罗 D.大卫.李嘉图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

一、单顶选择题 1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古典管理学家是()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2根据罗伯特卡茨的观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 3有关研究表明,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 A.原则层次 B.惯例层次 C. 前惯例层次 D.后惯例层次 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全球化任务环境的是() A.政治体制 B.供应商 C.顾客 D.竞争对手 5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没有实质性差别而采用的全球化组织模式是() A.多国组织模式 B.国际组织模式 C.跨国组织模式 D.全球组织模式 6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中,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MRPH指的是() A.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B.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C.制造资源计划 D.企业资源计划 7在决策的影响因素中,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 A.环境因素 B.组织自身的因素 C.决策问题的性质 D.决策主体的因素 8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属于() A.定性快策方法 B.确定性快策方法 C.风险型决策方法 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9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 A.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10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是() A.程序 B.规则 c.方案D.预算 11制定战略类型的划分,属于成长战略范畴的是() A.收缩战略 B.剥离战略

C.市场开发 D.清算战略 12伍德沃德等人根据制造技术的复杂程序将技术划分成若干类,其中定制产品 采用的技术是() A.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 B.大批量生产技术 C.流程生产技术 D.连续生产技术 13按照工作的过程标准划分的组织部门化形式是() A.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 B.流程部门化和顾客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D.职能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14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但主管对下属的监管和协调控制难度较大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矩阵型结构 B.动态网络型结构 C.扁平式组织结构 D.锥形式组织结构 15为了发挥专家的核心作用,减轻直线主管的任务负荷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而 设立的职权是() A.直线职权 B.职能权限 C.参谋权限 D.管理权限 16组织变革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组织的效能 B.提高组织的效率 C.提高组织的获利能力 D.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 17与行政职位高低无关的权力是() A.奖赏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B.感召性权场和春图生辅导 C.奖赏性权力和感召性权力 D.专长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18根据权力运用方式不同,领导者可以划分为() A.集权式领导者和民主式领导 B.魅力型领导者和变革型领导者 C.事务型领导者和战略型领导者 D.激进型领导者和保守型领导者 1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参与型领导在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领导维度方 面表现为() A.高任务一低关系 B.高任务一高关系 C.低任务一高关系 D.低任务一低关系 20激励力、效价和期望值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式是() A.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B.激励力=效价X期望值 C.期望值=效价+激励力 D.期望值=效价x激励力

2017年广东专插本英语真题及详解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专插本考试《英语》试题及详解 Part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30%) Directions:There are30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For each sentence,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and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I was in that I forgot to lock the door when I left. A.so a hurry B.such a hurry C.a so hurry D.a such hurry 2.I am worried about my brother.I am not sure he has arrived at the school or not. A.whether B.what C.when D.how 3.She is old enough on her own. A.live B.to live C.living D.be living 4.He was very excited to read the news Mo Yan had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which B.what C.how D.that 5.I do not have my own room,. A.neither does Tom B.neither has Tom C.so does Tom D.so has Tom 6.I think you should buy this novel.It is really worth. A.reading B.being read C.read D.to read 7.Though the firefighters tried very hard to the fire,it still caused at least five people’s death. A.put off B.put out C.put on D.put forward 8.He could hardly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ins because they look each other. A.likely B.unlike C.alike D.like 9.By the time you come back,I cleaning the house. A.will finish B.will have finished C.have finished D.will be finishing 10.Chinese people spend money on travelling today as they did ten years ago. A.more than twice B.as twice much C.twice as much D.twice more than 11.She wants to study abroad so she has to some money every month to prepare for that. A.set aside B.set up C.set about D.set out 12.John had planned to leave but he decided to stay in the hotel for two days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A.other B.the other C.another D.others 13.Parents should cooperate with teachers and themselves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get B.involve C.find D.keep 14.The teacher is very to the needs of her students and she can adapt her teaching very

广东省2020年本科插本生全真模拟考试-生态学基础【试卷+答案】

广东省2020年本科插本生全真模拟考试 课程名称:《生态学基础》 (本试卷共有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学者是A .坦斯利B .海克尔C .勒特D .林德曼2.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A .水稻B .玉米C .大豆D .小麦3.水稻与旱稻属于不同的A .气候生态型B .土壤生态型C .生物生态型D .生活型4.下列关于k-对策者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个体小、寿命短B .寿命长、繁殖率低C .个体大、繁殖率高D .个体小、寿命长5.在种群增长的指数式模型N t =N 0e rt 中,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的r 值是A .r=0B .r <0C .r >0D .r=16.在一棵树上,生活着蚂蚁、细菌、真菌、地衣等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A .种群B .生物群落C .生态系统D .植被7.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的种类或类群称为A .伴生种B .亚优勢种C .优勢种D .偶见种8.影响我国从东至西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是A .土壤类型B .地形C .水分D .温度9.在农田的立体种植中,主要利用A .生态位原理B .食物链原理C .协同进化原理D .物质循环原理10.下列地区中,拠量资源最丰富的是A .青藏高原B .华北平原C .南沙群岛D .华北平原11.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存留性资源的是A .太阳能B .石油C .风能D .潮汐能12.在草→老鼠→蛇→老鹰的食物链中,蛇属于A .一级消费者B .二級消费者C .三级消费者D .四级消費者13.下列食物链中,属于腐食食物链的是A .青菜→嘶虫→瓢虫B .枯枝落叶→真菌C .马→蛔虫→原生动物D .水椭→害虫→青蛙→蛇14.下列选项中,属于气相型循环的是A .氮循环B .磷循环C .钾循环D .钙循环15.在一片草原中,狐狸因野兔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狐狸数量的增加,导致野兔的数量逐渐减少,并最终导致狐貍的数量减少,这种现象属于生态系统的A .生境调节B .多元重复补偿C .反馈调节D .系统结构调节16.下列生系统中,属于半自然生态系统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农业生态系统17.下列自然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量最高的是A .热带雨林B .北方针叶林C .温带草原D .荒漠与半荒漠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评卷人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真题及答案(2001-2011)

目录 广东省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2)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5) 广东省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7)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1) 广东省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13)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6) 广东省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18)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2) 广东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24)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8) 广东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31)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35) 广东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37)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41) 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43)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47)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49)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53)

2001年本科插班考试 《管理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D 5.A 6.D 7.B 8.A 9.C 10.B 11.D 12.A 13.C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6.ABCDE 17.ACBE 18.ACD 19.ABE 20.ABCDE 21.CDE 22.CDE 23.BCDE 24.AB 25.ABCD 26.ABCE 27.BDE 28.ABC 29.ABD 30.ACDE 三、名词解释 31.霍桑试验是1924年到1932年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 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等等,得出了职 工是社会人、非正式组织等结论。 32.管理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人们对管理重要性 认识的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过程,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科学 管理,为提高科学管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框架。33.管理宽度也叫管理跨度和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能够有效监督、管 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它与管理层次成反比。 34.管理愿望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欲望,是指人们从事管理工作的主管要求,一 个主管人员的工作成效与其是否有强烈的愿望有密切是关系,有着强烈的管理 愿望,才会积极学习管理实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发挥他的才干。 35.管理审核是指系统地评价鉴定全部管理工作的一种控制方法,它侧重于管 理决策方面的审核,包括对组织中关于计划、工程技术、生产、营销、人事、 会计以及财务方面的审核。 四、简答题 36.(1)目标性:任何决策都包含着目标的确定性,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 的结果。 (2)可行性:方案的实施需要利用一定的资源。决策过程中,决策者不仅考虑采取某种 行动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 (3)选择性:决策是关键是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 (4)满意性:决策的原则是满意,而不是“最优”。 (5)过程性:组织的决策不是单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 (6)动态性:决策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不能循环的过程。 37.部门划分遵循分工的原理,具体的原则有: (1)力求维持最少,组织机构要求精简,必须力求最少。 (2)组织机构应具有弹性,应随业务需要而增减。 (3)确定目标的实现。 (4)各职能部门的指派应达到平衡,避免忙闲不均。 (5)检查部门与业务部门分设。考核、检查业务部门人员不应隶属于其检 查的部门。

2019年广东省专插本生态学考试真题+答案

机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生态学基础 本试卷共4页,4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按答题卡要求填写考生信息栏、粘贴条形码。 3.答题卡上选抒题选项有[A][B][C][D][E]5个信息点,考生应根据试题的实际 情况填涂答案。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试题答案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按顺序作答,并注 明大题号和小题号。如需改动,先画掉需改动部分再重新书写,不得使用铅笔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沽,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 1、分子生物学方法运用于生态学研究,产生了B A. 细胞生态学 B. 分子生态学 C. 生理生态学 D. 化学生态学 2、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是D A. 建设动物园 B. 建设植物园 C. 建设水族馆 D. 建设自然保护区 3、适应较稳定环境的物种一般分布在B A. 斑块的边缘部分 B. 斑块的中心部分

C. 廊道的边缘部分 D. 廊道的中心部分 4、高等级层次上的生态过程往往是A A. 大尺度 B. 小尺度 C. 高频率 D. 快速度 解析:大尺度、低频率、慢速度 5、源于岩石风化,终于水中沉积的循环是D A. 氮循环 B. 硫循环 C. 碳循环 D. 磷循环 6、下列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荒漠生态系统 7、下列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的认识,正确的是B A. 低碳经济代表贫困 B. 低碳经济应从现在做起 C. 低碳经济成本较高 D. 低碳经济与个人无关 8、森林采伐迹地剩余的带状树木属于D A. 干扰廊道 B. 人工廊道 C. 环境资源廊道 D. 残余廊道 9、下列属于人工驯化生态系统社会间接调控的是C A. 气候因子的调控 B. 群落结构的调控 C. 金融系统的调控 D. 系统投入产出的调控 1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驱动力指标、状态 指标和响应指标构成,下列属于驱动力指标的是A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密度 C. 人均能源消费量 D. 植被指数 11、日本樱花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其制约因子是D

广东专插本考试管理学试题

广东省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管理学》(公共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 科学属性与艺术属性 B. 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 C.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D. 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 2.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的是 A. 如何建立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B. 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 C. 企业的基本活动 D. 管理的基本职能 3. 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即 A. 生产、安全、 B. 技术、商业、财务、安全、 C. 技术、安全、财务、 D. 技术、商业、财务、安全、 4. 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是 A. 经济人 B. 自我实现人 C. 复杂人 D. 社会人 5. 狭义的计划是指 A. 计划工作 B. 制定计划 C. 检查计划 D. 执行计划

A. 物料需求计划 B. 制造资源计划 C. 企业资源计划 D. 客户关系管理 7. 提出决策的“有限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的学者是 A.杰伊?洛西 B. 赫伯特.A. 西蒙 D. 伯利?卡塔尔 8. 在决策的影响因素中,市场结构属于 A. 环境因素 B. 组织自身因素 C. 决策问题的性质 D. 决策主题因素 9. 按发生的重复性,决策可以划分为 A. 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B.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 C. 确定性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 D. 程序化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10. 集体决策中,如何对问题性质的了解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时, 可采用决策方法是 A. 头脑风暴法 B. 畅谈法 C. 名义小组技术 D. 德尔菲技术 11. “金牛”型经营单位的特点是 A. 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 B. 市场占有率较高且业务增长率较高 C. 市场占有率较低且业务增长率较低

[专升本类试卷]2016年广东专插本(管理学)真题试卷.doc

[专升本类试卷]2016年广东专插本(管理学)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作为资源分配者,管理者所扮演的是 ( ) (A)人际关系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代表人角色 2 与管理的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 ( ) (A)社会环境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上层建筑 3 着重考察有关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方式之间联系的管理理论是 ( ) (A)行为管理理论 (B)数量管理理论 (C)系统管理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4 “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韵事”的道德发展阶段所属的道德发展层次是 ( ) (A)前惯例层次 (B)惯例层次 (C)后惯例层次 (D)原则层次 5 把“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作为企业目标内容的企业价值观发展阶段是 ( ) (A)工业化初期 (B)工业化中期 (C)工业化后期 (D)后工业化时期 6 “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属于全球化管理环境因素中的 ( ) (A)政治与法律环境 (B)经济和技术环境 (C)文化环境 (D)任务环境

7 由母公司开发现有的核心能力并传递到子公司的战略模式是 ( ) (A)多国组织模式 (B)国际组织模式 (C)全球组织模式 (D)跨国组织模式 8 开创了对决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是 ( ) (A)伯利.卡塔尔 (B)杰伊.洛西 (C)赫伯特.A.西蒙 (D)威廉.大内 9 在决策的影响因素中,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属于 ( ) (A)环境因素 (B)组织自身的因素 (C)决策问题的性质 (D)决策主体的因素 10 信息化程度主要影响组织决策的 ( )

(A)效率 (B)效果 (C)数量 (D)质量 11 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增长率高而且市场占有率低的企业经营业务状况类型是 ( ) (A)“瘦狗”型 (B)“幼童”型 (C)“金牛”型 (D)“明星”型 12 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是 ( ) (A)使命 (B)规则 (C)政策 (D)规划 13 在公司层战略中,多元化战略属于 ( )

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管理学 本试卷共6页,4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按答题卡要求填写考生信息栏、粘贴条形码。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试题答案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需改动部分,,再重新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洗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中,与管理的社会属性相联系的是 A.宏观环境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微观环境 2.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的理论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数量管理理论 C.行为管理理论 D. 质量管理理论 3.2018年末,张总审批通过公司2019年的财务预算,2019年3月3日,又审核了当年2 月份公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在两个不同时点上,张总扮演的角色分别是 A.监督者和资源分配者 B.代表人和监督者 C.资源分配者和监督者 D.资源分配者和代表人 4.管理者应该具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 A.领导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 D.概念技能 5.管理理论研究的先驱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的观点。 这个实验是 A.搬运生铁块实验 B.铁锹实验 C.金属切削实验 D.翟桑实验 6.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是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理想的行政组织 D.学习型组织 7."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此谚语能够生动地描述某种道德观的基本精神。这种道德观是 A.功利主义道德观 B.权利至上道德观 C. 公平公正道德观 D.社会契约道德观 8.全球化经营的初级进入方式是 A.间接出口 B.合资进入 C.独资进入 D.新建进入 9.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属于

2011专插本

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 简章 一、报考条件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有培养前途,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人员可以报考: 1.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含外省生源); 2.广东省户籍或广东生源在省外普通高校就读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不含办理了暂缓就业的非应届毕业生); 3.其它取得国民教育专科毕业文凭的广东省户籍考生。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应届毕业生之外的高等学校专科在校生; 2.非广东户籍的专科毕业生(含办理了暂缓就业的专科毕业生); 3.2010年参加本科插班生考试,因作弊被取消各科考试成绩并被禁止下年度参加本科插班生考试 的; 4.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报名时间和办法

报名时间:2011年1月4日至7日四天为网上预报名时间,考生通过互联网登陆https://www.doczj.com/doc/235321812.html,/cbsbm 进行预报名,逾期不再办理报名手续;2011年1月8日至1月10日三天为网上报名确认时间。 报名确认地点:各招生院校。 考生必须持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及最后学历成绩单(毕业学校加盖公章)亲自到报名点确认报名资格。此外,往届生须持专科毕业证书原件与复印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须持当年入学名册复印件(考生所在学校加盖公章方有效),入学时补验毕业证书原件。招生学校负责对考生报考材料的审查,省招生办在录取审核时复查有关材料,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录取资格。 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本科插班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考生未能提供相关档案,高校不得录取。考生必须提供真实的档案材料,供高校录取。考生凡持假证明、假文凭等虚假材料报名考试的,取消考试资格;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考生报名时须缴交200元报名考试费。考生按规定考试时间、地点,持盖有招生学校骑缝章的准考证参加考试。经审查材料不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不退还报名考试费。 考生报考志愿只能填写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该专业为专业课考试对应的专业)。 三、体检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复习资料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复习资料-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万恶的管理学

这几年,累是一定的。但我相信我的人生不可能就止于此了。我不想长大变成街上一抓一把的庸人,我不想以后为钱发愁,我不想以后每天做的都是不喜欢却必须做的事,我不想成为那种人。我有我的梦想,所以我要努力。只有坚持这阵子,才不会辛苦一辈子。我发誓会努力,我会让自己过得很好。 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管理活动 1. 管理的定义(识记):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 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载体:组织。 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合理”有局限性和相对的合理性。 目的: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领会):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3.管理学的性质(领会):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管理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领会) 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2016年广东专插本考试《高等数学》真题

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高等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函数???<+≥+= 1 11 3)(x x x a x x f , ,在点1=x 出连续,则常数=a A .-1 B .0 C .1 D .2 2.已知函数)(x f 满足6) ()3(lim 000 =?-?+→?x x f x x f x ,则=')(0x f A .1 B .2 C .3 D .6 3.若点)2 1(,为曲线23bx ax y +=的拐点,则常数a 与b 的值应分别为 A .-1和3 B .3和-1 C .-2和6 D .6和-2 4.设函数)(x f 在区间[]1 1, -上可导,c 为任意实数,则? ='dx x f x )(cos sin A . c x xf +)(cos cos B .c x xf +-)(cos co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c x f +)(cos D .c x f +-)(cos 5.已知常数项级数∑∞ =1 n n u 的部分和)(1 *N n n n s n ∈+= ,则下列常数项级数中,发散的是 A . ∑∞ =12n n u B . ∑∞ =++1 1)(n n n u u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 =+1)1(n n n u D .∑∞ =-1 ])53([n n n u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6.极限=∞ →x x x 3 sin lim 。 7.设 2 1x x y += ,则==0 x dy 。 8.设二元函数y x z ln =,则 =???x y z 2 。

生态学(习题)

生态学以及发展 1、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生态学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 A:形成: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专门论及水土和植物;古希腊的海波诺提斯不但注意到气候、土壤与植被生长及病害的关系,同时也注意到了不同地区植物群落的差异;1803年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不仅研究了生物繁殖与食物的关系,而且特别分析了人口增长与食物生产的关系;1807年德国学者洪德堡的《植物地理学》中分析了植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出了深入探讨;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生态学的诞生,到19世纪末生态学已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B:发展的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现在) 3、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生物生存环境2)生态因子3)种群4)群落5)生态系统6)生态平衡阈值4、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1)从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个体生态学(或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 (2)从研究对象的分类学类群划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 (3)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划分: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岛屿生态学等; (4)根据研究性质划分: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 (5)按交叉的学科划分: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 5、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1)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 生理学、微型态解剖学结合。 (2)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计电子仪器、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 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3)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 发展。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生物与环境 1、生态因子的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 2、生态因子的作用:包括光、温度、水及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 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试卷76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试卷76 (总分:9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处于首要位置的是 ( ) (分数:2.00)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计划的首位性,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计划、领导和控制的管理活动的基础。 2.亨利.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下列不属于这六种基础活动的是 ( ) (分数:2.00) A.技术活动 B.管理活动 C.财务活动 D.调研活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中企业的基本活动,包括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3.1961年《管理理论丛林》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其作者是 ( ) (分数:2.00) A.巴纳德 B.西蒙 C.孔茨√ D.德鲁克 解析: 4.美国管理学家卡茨认为,一个管理者至少拥有的三大基本技能,对基层管理人员而言,对其管理技能的要求由高到低分别是 ( ) (分数:2.00) A.学习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B.学习技能、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 D.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解析:解析:不同层次管理者对于三大技能的要求不同。基层管理者对管理技能的要求:技术技能最重要,人际技能次之,概念技能较不重要。 5.企业通过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人新的区域市场,这种战略被称为 ( ) (分数:2.00) A.市场渗透战略 B.市场开发战略√ C.产品开发战略 D.多元化战略 解析: 6.相对于外部招聘而言,内部提升的优点是 ( ) (分数:2.00) A.来源广泛,选择余地大 B.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广东学能教学教育学生期末试题;心理学(专升本)

期末测试二 1. ( 单选题) 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格式时,图式会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纳入到现有的图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为()。(本题 2.0分) A、平衡 B、同化 C、顺应 D、内化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2 2. ( 单选题) ()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他认为后天经验决定了这块“白板”上将出现什么图画。(本题2.0分) A、达尔文 B、卢梭 C、比内 D、洛克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3. ( 单选题) ( )认为儿童是“高尚的野蛮人”,因为他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高尚的观念和品性。(本题2.0分) A、霍尔 B、格塞尔C卢梭 D、洛克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0 4. ( 单选题) 埃里克森将儿童的人格发展区分为()个阶段。(本题2.0分) A、8 B、 3 C、 5 D、 6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5. ( 单选题) 在()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本题2.0

A、1—2岁 B、2—4月 C、7—9月 D、5岁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2 6. ( 单选题) 自我意识在小学()发展速度较快,以后速度逐渐减慢。(本题2.0分) A、1到3年级 B、4年级 C、3—4年级 D、2—4年级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2 7. ( 单选题)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研究发现,在关于行为意向与行为结果的判断上,()儿童已经大多根据后果判断。(本题2.0分) A、 3 B、7岁 C、5岁 D、9岁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8. ( 单选题) 婴儿的视力迅速提高,()时达到正常成人视力的范围。(本题2.0分) A、6—12月 B、12—24月 C、2—3岁 D、1—2月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9. ( 单选题) ()强调人格结构中理性自我的调节作用,他认为,通过这种调节作用,个体可以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危机,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本题2.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