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

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

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

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强调解题规范化,单

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

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关

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

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

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

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

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

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

把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

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

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调动学生参与概念

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

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导入:56g

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回答:

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千克

时间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D?D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2)0.25molCO2。(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5)0.5molH2含有3.01×10 23个氢原子。(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2)正确。(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

6.02×1023×1=6.02×1023个。(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 mol 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

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 (2)3×6.02×1023,6mol (3) 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 (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教学案

02 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单位米千克秒摩尔安培开尔文坎德拉 符号m kg s mol A K cd 在化学反应中的微粒质量很小但数目很大,如何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呢?所以引进一个新的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___________,表示 符号: 2、物质的量的单位:______,简称为_______,符号:_______(例:n(H2O)=1mol) 1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相同。使用物质的量的注意点: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E.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mol-1 F.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G.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 【归纳】 4、物质的量(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也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3.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二、摩尔 1.物质的量的单位单位:克/摩符号:g/mol 数值:等于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原子团的式量。 2.符号是mol。 3.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例如:1molH表示mol氢原子,1mol H2表示1mol氢分子(氢气),1mol H+表示1mol氢离子,但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标准,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4.计算公式: n=N/NAn=m/M 5.气体的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n=V/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使用“物质的量”与“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 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同“时间”,“长度”等一样,其单位是摩尔(mol)。 ③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 1 mol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④物质的量中所指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

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Na2SO4等)。 (2)摩尔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不能说1 mol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N 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 O2中约含有个6.02×1023氧分子 2mol C中约含有1.204×1024个碳原子 1mol H2SO4中约含有6.02×1023硫酸分子 1.5mol NaOH中约含有9.03×1023个Na+和9.03×1023个OH-; n 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23。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 = n·N A,由此可以推知n = N/N A N A = N/n 3.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②“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一定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这句话对否?为什么? 不对。因为摩尔质量的单位有g·mol-1或kg·mol-1等,只有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才与微观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③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有何关系?为什么? 相等。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以12C质量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任何原子的质量之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4.物质的量n、质量m、粒子数目N之间的关系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经典题目及答案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 2.下列各选项中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 A '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 N A个氯气(CL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B、摩尔质量是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6.02×1023倍 C、 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4.A g某二价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H2 B g,则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B/A B.A/2B C.2B/A D.2A/B ] 5.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6.某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若生成气体的体积都是 20L,则铁和铝的用量关系正确的是 A..质量比为1:1 B.质量之比为28:9 · C.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物质的量之比为1:1 7.标准状况下,6.72L氯气(CL2)和元素R完全反应生成0.2 molRCLn,则n值为 A.1 B.2 C.3 D.4 8.CO和H2的混合气体Vml,完全燃烧后消耗O2V/2ml(相同状况),则原混合物中CO和H2的体积比为 A.1:1 B.2:1 C.10:7 D.任意比 9.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在一个铅笔字中含有的碳原子个数约为 A.2.5×1019个 B. 2。5×1022个 C.5×1019个 D.5×1022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 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 D、任何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11.若50滴水正好是m ml,则1滴水中所含的分数应该是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及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及教案设计 如何让学生更好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物质的量教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物质的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硫的转化》 一、选择题 1. 绿色植物是空气天然的“净化器”,研究发现,1公顷柳杉每月可以吸收160kg SO2,则1 公顷柳杉每月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A.164kg B.2.5mol C.2500mol D.2500g/mol 2. 二氧化硫和氯气均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前者是因为它与水生成的亚硫酸可与有色有机物加 成得到无色物质,其过程可逆:后者是因为它与水作用生成的次氯酸具强氧化性氧化有色物,其过程不可逆。若将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到溶有品红和硝酸钡的水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溶液很快褪色 B.溶液不褪色 C.出现白色沉淀 D.无明显现象 3. 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通常通入过量的空气,使SO2充分和O2反应,则从接触室导出的混 合气体含有 A.SO3、O2B.SO3,O2,N2 C.SO3,SO2,O2,N2D.SO3,N2 4. 除去SO2中的SO3,并得到纯净的SO2,最好使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NaHSO3饱和溶液 C、NaHCO3饱和溶液 D、98.3%浓硫酸 5. 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可以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 基固硫”,则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反应为 A. B. C.D.

6. 接触法制硫酸中,进入接触室的气体必须净化、干燥,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催化剂中毒 B.提高反应效率 C.提高SO2转化率 D.防止环境污染7. 工业上生产硫酸,回收尾气中气体,选用的试剂是 A. B. C. D.浓 8. 在工业生产硫酸中,在吸收塔内用来吸收三氧化硫的是 A. B.稀 C.浓 D. 9.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左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抽气次数100120 0.150.500.70SO2含量/(mg·m-3)0.0640.53 该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和结果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 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 A.第一B.第二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10.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左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抽气次数100120 0.150.500.70SO2含量/(mg·m-3)0.0640.53 该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和结果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 判断该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属于级标准。 A.一级B.二级C.三级 D.四级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热身题 一、[判断正误] 1、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 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3、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4、1摩尔小麦含有6.02 ×1023个麦粒() 5、3mol氢() 6、4.5molNH3( ) 7.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 8.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 9.我们把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1摩尔( ) 10.1mol氧含6.02×1023个O2( ) 二、计算 1、某物质中含有6.02×1022个Na+,则Na+物质的量为多少? 2、2.5molO2多少个O原子? 3、已知1mol Al 所含Al原子的个数为阿佛伽德罗常数,那么0.5mol Al 所含Al原子的个数为,2mol Al 所含Al原子的个数为。 4、9.03×1023个H2O的物质的量为.所含H的物质的量为.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三、填空 1、1.5mol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所含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所含硫酸分子的数目为_________. 2、1mol CO和______mol CO2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3、0.5molH2O中有________mol原子. 物质的量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 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 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 【学习过程】 【思考】两瓶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不相同? 思考1:取多少10%的盐酸刚好有0.1mol的HCl?怎么表示溶液的浓度更方便呢? 一、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单位是,计算公式:。想一想:1.1mol/L NaOH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2. 100mL1mol/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从该溶液中倾倒出20mL,此20mL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还是1mol/L吗?为什么? 3.将10gNaOH溶解在25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 练习: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 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___mol/L 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____mol/L 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 _____mol 5.(展示矿泉水商标)假设某矿泉水中K+含量为27.3mg/L,则该矿泉水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mol/L? 思考2:1mol/L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各1L,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吗?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数目是多少,相同吗? 。 练习:1.0.5L 2mol/L K2SO4溶液中,含有K+的物质的量为,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为,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1mol/L Al2(SO4)3溶液中Al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思考3: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1.28 g/ml,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练习题及答案

3.3硫的转化(2课时) 第二课时:实验室里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 课时达标 1.(原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SO 3用98.3%的浓硫酸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使SO 3吸收完全 B.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氯水退色,说明SO 2具有漂白作用 C. H 2S 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D. 医疗上常用BaSO 4作X 射线透视的“钡餐” 2.(选用)下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 2有关的是( ) 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 D. 温室效应 3.(原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硫酸工业的尾气必须回收、净化处理,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原料 B. 所谓的“酸雨”,主要指含有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形成的酸性雨水 C. 大气中大量的SO 2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D. 消除大气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原创)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① 干燥的Cl 2 ②Na 2O 2 ③NaCl O ④活性炭 ⑤SO 2 A.除①外其它都可以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④⑤ D.全部 5. (原创)用化学方法区别SO 2与CO 2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品红溶液 C. 澄清的石灰水 D. 紫色石蕊试液 6.(原创) 除去SO 2中的SO 3,并得到 纯净的SO 2,最好使混合气体通过( ) A.水 B.NaHSO 3饱和溶液 C.NaHCO 3饱和溶液 D.98.3%的浓硫酸 7.(下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 ,若关闭活塞S ,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S ,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 和洗瓶内的液体Y 可能是( )。 品红溶液 8.如下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 2SO 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 KI 试纸 KMnO 4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浓度 教案

高一化学备课组材料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 许德聪 一、教材分析: 1、在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必须能够领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加水稀释以及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还有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四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实物展示、问题探讨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多种手段,并将生活中各种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案设计

物质的量一、教材简析与教材处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选自必修1专题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量》。他是高中阶段重要理论部分的内容之一,将贯穿今后学习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气体摩尔体积、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可以导出摩尔质量、的全过程,物质的量浓度等许多在化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基本概念。因此,物质的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B、通过联系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能力与方法目标(2通过体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该你那的形成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 、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A 、养成自然学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B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集合粒子、A在“物质的量”教学中,隐含着这种思想:粒子粒子,即把单个粒子的称量转化为粒子集合的称量,从而间接地求出单个粒子的质量。以“称量一粒米”为背景,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设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 具体思路: 如何称量一粒米的质量学生提出可能的答案归纳处理粒子计算方法 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联系其他物理量掌握微粒数的计算 提出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 B、物质的量对学生来说是个全然陌生的概念,以旧的物理量引入,进入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命题网络。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习概念的能 力。. 引 入物质的量的概回忆原有的物理 掌握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强调概念的内涵 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引入摩尔质量的概念 三、主要教学程序设计)物质的量的引入(1情景1

高一必修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人教版

2、学生情况 在学习本章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及其变化”和“碱金属”两章内容。在这两章中讲授的知识和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已给学生学习物质的量的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教材的意图、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节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1、了解引入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准确掌握物质的量、摩尔以及摩尔质量等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联系与区别。 4、了解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5、初步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2)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1、通过指导学生准确、深入、全面地理解本节涉及的新概念,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思维方式。 2、通过设问、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3、通过对“物质的量”、“摩尔”等概念的引入、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思想。 一、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可根据其特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事实材料,以原子结构中适当的观点和概念作为学习新概念的支点,突出背景知识在思维过程中的作用,经过师生双边活动,共同分析、比较、逐步揭示概念的本质。学习摩尔之前,布置学生对物质结构初步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复习,形成一个较好的知识“铺垫”。教师运用多媒体,通过列表类比的方法突破“物质的量”、“摩尔”这个概念,用论证法推导出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高一上册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doc

高一上册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特别是一份优秀的化学教案是教师课堂讲授的高度浓缩,是化学教师设计课堂的综合体现。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1、在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必须能够领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加水稀释以及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还有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四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

纳、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实

硫的转化教案一

硫的转化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在于氧化性和还原性。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正好能够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本节教材突出了“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的观点,从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进而探讨硫的主要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然后以探讨硫的主要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为基础,借助方法导引,在实验室中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从中总结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最后通过介绍“硫酸的工业生产”和“酸雨及其防治”的有关知识,体现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实用性和教育性。教材从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到了解生产、生活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既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激发了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热情。

2、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教材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 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研究化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道“功”与“过”的关键取决于人类对化学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一)方法上重点、难点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三节-硫的转化 2、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的实验方案。 3、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①是物理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③符号:。 ④单位: 2.摩尔:①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一个基本单位, 是国际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②简称摩 ③符号为。 【立竿见影1】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mol人 1 mol苹果 1 mol氧气分子 1 mol质子1mol氢 ☆使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要注意: ①只能用来描述原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或微粒的特定组合,不能指宏观物质; ②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正如长度与米,质量与千克一样; ③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指明粒子种类,而不能只用名称。 。否则,概念模糊,意义不清。例:1mol H表示1mol氢原子,而不能说1mol氢。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粒子数与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把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单位为。N A=mol-1。 例如:1mol O2中约含有个6.02×1023氧分子 2mol C中约含有1.204×1024个碳原子 1mol H2SO4中约含有6.02×1023硫酸分子 1.5mol NaOH中约含有9.03×1023个Na+和9.03×1023个OH-; n 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23。 【立竿见影2】请根据上述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1 mo1 O2的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2.5 mol SO2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 (2)3.01×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其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1.204× 1023个H2O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1,其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4)N个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根据以上四个小题,能否得出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粒子数(N)的关系?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概念: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符号:n (3)单位:mol (4)计量的对象――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 (5)是一个专有名词,由固定字数组成,不能分割、不能增减。 (6)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用化学式表示。 [设问]:物质的量的1个单位即1mol所表示的微粒数目是多少呢? 2、摩尔 (1)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 (2)符号:mol (3)标准: 以0.012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同,则它的物质的量为1mol (4)数值: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单位是:mol-1(5)规定: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佛加德罗常数。 (6)近似值:6.02×1023 (7)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符号为N)之间的关系: 例题 【练习】填空: 1、1mol H2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 2、2mol氢分子含个氢原子。 3、1mol SO42-为个SO42-。 4、1mol Na+含个电子。 【练习】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②5mol的O2中有多少个氧气分子? ②1.204×1024个H,合多少mol?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量教案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量教案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 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粒子符号物质的 式量每个粒子的质量 (g/个)1摩尔物质含有的 粒子数(个)1摩尔物质质量 (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个。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个铁原子,是56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个硫酸分子,是98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的式量是23。

高中化学《硫的转化》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目标】 第三节硫的转化 第1 课时自然界中的硫 1.分析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形态及主要来源 2.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实验现象,养成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3.学以致用,分析硫及相关化合物的用途,建立起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习重难点】硫的化学性质 【课前预习区】 一、有关硫及其化合物 1、预习课本,写出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标记出硫元素的化合价。 硫化氢,硫化钠,硫离子; 二氧化硫,亚硫酸,亚硫酸根离子; 三氧化硫,硫酸,硫酸根离子 二、自然界中的硫 ①通过课本图示,我们可以找到哪些含硫物质? ②火山爆发后地表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画出转化关系图) 火山爆发后地下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画出转化关系图) ③地上含硫物质和地下含硫物质的价态是否一致?为什么?

④硫元素常见价态有哪些?对应哪些常见物质 【课堂互动区】 【问题驱动】一、硫的物理性质 1、硫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什么样的外观特征? 2、硫属于哪一类物质,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参考课本P86,并动手实验) 【学以致用】下列关于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单质为淡黄色的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B. 硫单质易脆易粉碎,易溶于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C. 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D.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 二、硫的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单质,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硫的性质: 1、硫能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 【演示实验】

硫与铁反应现象: 方程式 【实验探究】 ①S 与Fe 反应实验中,只加热混合物一端就能继续反应,说明什么? ②铁与硫的生成物中铁表现价,如何验证(提示:生成物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酸) ③类推完成下列反应 硫与铜反应 硫与铝反应 【类比分析】分别写出Fe、Cu 与氯气反应方程式 比较硫、氯气氧化性强弱,理由 【迁移应用】你能否用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①实验室用之除去洒落的汞 ②将钠与硫放在研钵中研磨,会听见噼里啪啦的爆炸声 2、硫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观看演示实验,描述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方程式: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 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 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 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强调解题规范化,单 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 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关 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高中化学: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硫的转化 教案(3课时)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三节 硫的转化 一.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在于氧化性和还原性。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正好能够 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本节教材突出了“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 的观点,从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进 而探讨硫的主要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然后以探讨硫的主要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为基础, 借助方法导引,在实验室中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从中总结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 要性质。最后通过介绍“硫酸的工业生产”和“酸雨及其防治”的有关知识,体现硫的转化 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实用性和教育性。教材从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到了解生产、生活中不 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既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激发了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 的热情。 2、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教材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 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 认识硫单质 生产、生活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以及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 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硫酸的工业生产,酸雨及其防治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 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研究化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道“功”与“过”的关键取决于人类对化学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方法上重点、难点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三节-硫的转化 2、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的实验方案。 3、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二)教师准备 1、将学生每五人编为一组 2、教师需要充分预计到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试剂、仪器的准备要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完全开放的环境。 3、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第1课时 【播放录像】火山喷发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归纳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考点一: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也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3.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3.符号是mol(摩尔)。 4.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例如:1molH表示mol氢原子,1mol H2表示1mol氢分子(氢气),1mol H+表示1mol氢离子,但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标准,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不能说1 mol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5.“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6.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1 mol 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7.物质的量中所指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Na2SO4等)。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即1mol物质所含的微粒数,单位是mol-1,数值约为6.02×1023。 例如:1mol O2中约含有个6.02×1023氧分子 2mol C中约含有1.204×1024个碳原子 1mol H2SO4中约含有6.02×1023硫酸分子

1.5mol NaOH中约含有9.03×1023个Na+和9.03×1023个OH-; n 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23。 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 = n·N A,由此可以推知n = N/N A 3.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①单位是g/mol或kg/mol ②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③计算公式:n=m/M 4.气体的摩尔体积 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②计算公式:n=V/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注意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5.物质的量n、质量m、粒子数目N之间的关系 n m÷M ×M ×N A N ÷N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