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篇一: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

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

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

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

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

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

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

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

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

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

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

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

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

“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

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

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

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以社会集体(民族和阶层)在长期的历

史发展中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总体体系,

它指的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即精神文化。他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学美学和风俗习惯等。精

神文化可分为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和不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前者如政法制度、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和大部分文学艺术等;

后者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和相当部分的风俗习惯与部分文学艺术(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杂技、书法及文学中的山水

诗等)。

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

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与“物质文化”相对。人

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三

个部分:(1)与自然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2)与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语言、文字、风俗、道德、法律等;如楹联等。(3)与物质文化相配合和适应

而产生的,如使用器具、器械或仪器的方法等。

二、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

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

经验和知识。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

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从

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

到的。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

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

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

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

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

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

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

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

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具体文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

主要的是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如有石头,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树,才有饮茶文化;有客厅和闲暇时间、才会

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

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

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

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举例: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

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

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

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

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

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

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

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

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

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

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

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

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

泊境界。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

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中收

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

用以代表中国音乐。这首曾经由春秋时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弹奏而与

钟子期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带着探寻地球以外天体“人类”的

使命,到茫茫宇宙寻求新的“知音”。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

乐外,

第二讲民俗

一、什么是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

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

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民俗的产生和传播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属于,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在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lo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后来,该词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

们接受,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词。近些年来,鉴于“folklore”一

词既指“民俗”又指“民俗学”,容易混淆,国际学术界又以“folkloristics”一词专指“民俗学”,而将“folklore”专指作为研究对

象的“民俗”,以便区别。在日本,则将研究民俗的学问称为“民俗学”,而

将其研究对像称为“民间传承”。

三、民俗的特点

1.民俗的集体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的根本属性是他的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当人类社会以母系和父系社会为基本单位时,相应的各类民俗文化就孕育产生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和村镇的形成,人类社会出现了种种人群集合体,民俗文化便由这一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形成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

民俗的集体性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俗的集体性就是它的全民性。原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都是全民共同参与创造和传承的。这种传统通过某种变异,一直延续到今。今天民间传承的许多民俗事象,我们都无法找到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他完全是靠一代又一代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服饰、饮食、居住、家庭、村落、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民俗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民俗,莫不如此。

民俗的集体性并不排除个人因素,有些民俗事象的倡导者也许是个人,但这种个人应被理解为集体中的一员。或者说,民俗事象是由个人创造,也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否则就不能成为普遍传承的民间习俗。总之,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

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并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流动。这种流动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在自然流动和传承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因素。民俗在流传的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经过集体的不断补充、加工、充实和完善。例如,汉族的春节习俗,体现农业社会的特点。

2.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民俗的扩布性则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民俗文化的传承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这种功能系统体现着教化的

职能,传承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在传统和现代社会中,每个

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在孩提时代到成人,人

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到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

成绩。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的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民

俗传承有时又是积极、主动的,这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目的地进行。扩布性,也称传播性,它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民俗

文化的扩布是有条件、有选择的。从民俗扩布的自身规律看,那些

发生时间比较早,社会功能比较广泛的民俗,不大贴近民众生活的

民俗,扩布的地域和民族就要狭小得多。

其次从扩布性研究的趋势看,过去一般只注意地域民俗的共同点,

通过相似和相同之处的比较,寻找地域乃至民族文化的同源性,这

固然必要,但同时也应注意地域、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共同性

和差异性正好证明民俗文化的扩布是受到种种客观条件限制的。

民俗文化的横向扩布包含着对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取向的判断、吸收、消化和加工。这里说的加工,包括从形态、含义到功能的融化吸收。这样才能使被接纳的民俗文化变为本民族,本地区民俗文化的有机

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扩布从整体扩布来看,扩布方式主要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正常的扩布是在和平的环境中自然进行的。非正常扩布,往往是在

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如,战争、灾荒、瘟疫等突然事件,造成大规

模迁徙,迫使一部分人迁徙到另外一个地区,随之将民俗文化一起

转移过去。

举例,清入关,服饰发型的改变。

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

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只

要社会稳定,人们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不发生剧烈变革,民俗文

化的稳定性就会越强。民俗稳定性一般来说取决于经济基础和之相

适应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一定的稳定性,当一种经济基础处于

巩固和发展时期时,民俗文化不仅在这一经济基础处于完善,而且

反过来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但当这一经济基础消失时,民俗文化

并不因此而立即消失,它作为人类群体观念的反映,仍然要保持一

个相当长的时期,这就是民俗文化的稳定性的强大支配作用。如:春

节贴对联,吃年夜饭,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放烟火,舞龙。清明节出门踏青,上坟。中秋节,贡月,吃团圆饭。

4.民俗的类型性

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由于民俗文化是靠集体创造、流传,加之流传中的不断扩布和变异,不易形成一个个性化的符号系统。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的传递,主要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即众多传承因素汇合成一个民俗文化丛作类型传递,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比如: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是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和愿望有关。

5.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民俗文化就实质而言,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的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这种模式和规则对于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它具有观照民众集体心理和生存需要的特点。民俗文化中的种种行为模式,是民众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因此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最常见的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

比如。图腾(totem)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崇拜图腾的氏族中,大同的共同观念,是图腾物与自己氏族生存和生活的种种联系,这种观念引申出许多禁则,如图腾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可有行为上的亵渎,万一不小心触犯和伤害了图腾物,要举行一系列的赎罪仪式;男子长到一定年龄要举行成年仪式,通过考验仪礼,被接纳为氏族的正式成员;氏族内部严禁通婚,图腾是氏族的保护神,也是氏族的族徽和标志等。

民众在统一的意志和行为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这种创造又处处体现着它的服务性功能。

首先,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社会的。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行为

的社会性。作为规范了的行为,是为社会的需要服务的,民俗规范

从来都是社会规范,这是由民俗的集体性所决定的。规范从来都是

社会规范,这是由民俗的集体性所决定的。规范的目的是使人们的

社会行为有

【篇二: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

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

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

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

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

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

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

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

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

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

“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

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

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

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以社会集体(民族和阶层)在长期的历

史发展中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总体体系,

它指的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即精神文化。他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学美学和风俗习惯等。精

神文化可分为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和不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前者如政法制度、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和大部分文学艺术等;

后者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和相当部分的风俗习惯与部分文学艺术(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杂技、书法及文学中的山水

诗等)。

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

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与“物质文化”相对。人

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三

个部分:(1)与自然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2)与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语言、文字、风俗、道德、法律等;如楹联等。(3)与物质文化相配合和适应

而产生的,如使用器具、器械或仪器的方法等。

二、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

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

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

经验和知识。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

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从

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

到的。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

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

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

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

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

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

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

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

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具体文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

主要的是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如有石头,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树,才有饮茶文化;有客厅和闲暇时间、才会

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

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

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

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举例: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

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

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

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

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

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

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

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

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

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

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

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

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

泊境界。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

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中收

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

用以代表中国音乐。这首曾经由春秋时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弹奏而与

钟子期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带着探寻地球以外天体“人类”的

使命,到茫茫宇宙寻求新的“知音”。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

乐外,

第二讲民俗

一、什么是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

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

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民俗的产生和传播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属于,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在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lok”(民众、

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后来,该词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

们接受,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词。近些年来,鉴于“folklore”一

词既指“民俗”又指“民俗学”,容易混淆,国际学术界又以“folkloristics”一词专指“民俗学”,而将“folklore”专指作为研究对

象的“民俗”,以便区别。在日本,则将研究民俗的学问称为“民俗学”,而

将其研究对像称为“民间传承”。

三、民俗的特点

1.民俗的集体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

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的根本属性是他的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当人类社会以母系和父系社会为基本

单位时,相应的各类民俗文化就孕育产生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和村镇的形成,人类社会出现了种种人群集合体,民俗文

化便由这一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形成人类社会

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

民俗的集体性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俗的集体性就是它的全民性。原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都是全民共同参与创造和传承的。这

种传统通过某种变异,一直延续到今。今天民间传承的许多民俗事象,我们都无法找到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他完全是靠一代又一

代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服饰、饮食、居住、家庭、

村落、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民俗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民俗,莫不如此。

民俗的集体性并不排除个人因素,有些民俗事象的倡导者也许是个人,但这种个人应被理解为集体中的一员。或者说,民俗事象是由

个人创造,也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否则就不能成为普遍传

承的民间习俗。总之,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

语言和行为模式。

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并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

流动。这种流动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在自然流动和传承过程中,

不断加入新的因素。民俗在流传的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经过集体

的不断补充、加工、充实和完善。例如,汉族的春节习俗,体现农

业社会的特点。

2.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

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民俗的扩布性则

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民俗文化的传承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这种功能系统体现着教化的

职能,传承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在传统和现代社会中,每个

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在孩提时代到成人,人

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到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

成绩。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的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民

俗传承有时又是积极、主动的,这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目的地进行。扩布性,也称传播性,它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民俗

文化的扩布是有条件、有选择的。从民俗扩布的自身规律看,那些

发生时间比较早,社会功能比较广泛的民俗,不大贴近民众生活的

民俗,扩布的地域和民族就要狭小得多。

其次从扩布性研究的趋势看,过去一般只注意地域民俗的共同点,

通过相似和相同之处的比较,寻找地域乃至民族文化的同源性,这

固然必要,但同时也应注意地域、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共同性

和差异性正好证明民俗文化的扩布是受到种种客观条件限制的。

民俗文化的横向扩布包含着对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取向的判断、吸收、消化和加工。这里说的加工,包括从形态、含义到功能的融化吸收。这样才能使被接纳的民俗文化变为本民族,本地区民俗文化的有机

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扩布从整体扩布来看,扩布方式主要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正常的扩布是在和平的环境中自然进行的。非正常扩布,往往是在

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如,战争、灾荒、瘟疫等突然事件,造成大规

模迁徙,迫使一部分人迁徙到另外一个地区,随之将民俗文化一起

转移过去。

举例,清入关,服饰发型的改变。

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

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只

要社会稳定,人们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不发生剧烈变革,民俗文

化的稳定性就会越强。民俗稳定性一般来说取决于经济基础和之相

适应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一定的稳定性,当一种经济基础处于

巩固和发展时期时,民俗文化不仅在这一经济基础处于完善,而且

反过来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但当这一经济基础消失时,民俗文化

并不因此而立即消失,它作为人类群体观念的反映,仍然要保持一

个相当长的时期,这就是民俗文化的稳定性的强大支配作用。如:春

节贴对联,吃年夜饭,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放烟火,舞龙。清

明节出门踏青,上坟。中秋节,贡月,吃团圆饭。

民俗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中随时包含着可变因素,这就是

变异性。变异性也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是指在民俗传承的扩

布的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

环境而做出的相应变化。变异实际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

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没有变异性的民俗文化是不存在的,存

在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民俗事象,大都是古代民俗变异流传的结果。

4.民俗的类型性

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

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

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由于民

俗文化是靠集体创造、流传,加之流传中的不断扩布和变异,不易

形成一个个性化的符号系统。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的传递,主要不

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即众多传承因素汇合成一个民俗文化丛作

类型传递,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比如: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著名

的四大传说,是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和愿望有关。

5.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民俗文化就实质而言,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语言的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这

种模式和规则对于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

适应性。它具有观照民众集体心理和生存需要的特点。民俗文化中

的种种行为模式,是民众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因此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最常见的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

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

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

比如。图腾(totem)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

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

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

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崇拜图腾的氏族中,大同的共同观念,是图腾物与自己氏族生存和生活的种种联系,这种观念引申出许多禁则,如图腾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可有行为上的亵渎,万一不小心触犯和伤害了图腾物,要举行一系列的赎罪仪式;男子长到一定年龄要举行成年仪式,通过考验仪礼,被接纳为氏族的正式成员;氏族内部严禁通婚,图腾是氏族的保护神,也是氏族的族徽和标志等。

民众在统一的意志和行为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这种创造又处处体现着它的服务性功能。

首先,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社会的。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行为的社会性。作为规范了的行为,是为社会的需要服务的,民俗规范从来都是社会规范,这是由民俗的集体性所决定的。规范从来都是社会规范,这是由民俗的集体性所决定的。规范的目的是使人们的社会行为有

【篇三:《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完整版)【考研】民俗学概论(笔记)—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

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

走向村落构建艺术民俗学_张清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5日/第A03版 资讯 走向村落构建艺术民俗学 ——访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 本报记者张清俐 “艺术民俗学就是对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作为艺术民俗学理论的开创者,多年来走访鲁中传统村落,关注乡民社会生活,将人类学、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方法带入中国艺术学研究,呈现出别样的跨学科景观。 艺术学出身的张士闪回顾自己上世纪90年代的民俗学转向时说:“这既是当时自己反思学术的结果,也源自我对乡土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在张士闪看来,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血肉相连,要了解艺术就要了解民间,要了解民间就要以一个民俗学者的身份去掌握民俗学基本知识,并深入基层,参与田野作业。从“艺术民俗学”理论的构建到“乡民艺术”研究,张士闪坚持以民俗学的田野作业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生命线,“这根生命线连接着中国厚重的传统乡土文化”。 乡民艺术要立足村落语境 “艺术,尤其是老百姓的艺术,其价值一定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的,因而我们的研究也必须与对其社会环境的考察联系起来。”这是张士闪对艺术研究的体会,“乡民艺术研究需要立足的社会环境就是村落。在中国乡民艺术研究史上,‘村落语境’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2005年,张士闪选择了昌邑市宋庄镇西小章村、青州市井塘村、淄博市淄川区洼子村以及淄博市桓台县东营村4个鲁中村落作为他的定点田野基地。张士闪将乡民艺术理解为“作为民俗现象的艺术活动”,对相关村落进行个案描述性研究。 张士闪告诉记者,最让他感动的是对西小章村竹马民间艺术的考察。自2003年2月至今,张士闪先后9次赴西小章村,田野作业时间达3个月。在整个昌邑地区,竹马是西小章村独有的具有多层次文化结构的村落艺术形式。每年正月初八,村民都要表演竹马,号称“小章竹马”。 “自2004年起,许多西小章村村民成为我的朋友,我的调查形式便不再局限于在村委会举行座谈会或是在村干部的引领下走乡串户,调查地点开始自由延伸到果园、鞋匠摊、家庭馒头作坊、正在举办着葬礼的公墓和处于半开业状态的纺织厂。村民慢慢接受了我的存在,没有了当初的戒备心理。” 张士闪发现,西小章村村民年复一年展演着自己的文化,全村老少都为村子拥有这样精彩的竹马表演而自豪。每一个表演者都会受到村民的关注,扮相优异或技艺突出者更会被村民津津乐道,甚至会被视为村落英雄。“正是长期置身于最基层的村落环境,我注意到村落中的艺术活动与其他知识之间或明或暗的联系,由此体会到乡民艺术的特有神韵。” 张士闪感慨道:“这种表演如果按照现代城市生存逻辑来看是得不偿失的,费时费钱,不仅不挣钱,还影响劳作。但他们每年准备得非常认真,一直坚持着,这让我很感动。中华民族的传统由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传统组成,部分民间文化传统还呈现着传承动力。此前,他们一直没有意识到通过自己的表演不仅完成了家族、村落的拜年仪式、祭祖仪式,同时也为这方水土、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种扎根于民间的文化传统。” 在张士闪看来,民俗学研究田野作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寻找资料,也在于“重新认识、理解和复原乡民艺术背后的生动鲜活的民间传统”。张士闪说:“民俗学者应具有面对芸芸众生的人文气度与智慧。”对这种人文关怀的践行也体现在他的著作《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民俗理论: 1民俗的基本特征 2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3民俗的社会功能 4举例说明什么是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 5民俗的集体性 6简述民俗的传播方式 7简述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狭义理解的四种学说。 8简述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9简述民俗的生活性与历史性的关系 10简述学习民俗学的多种实用价值。 11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12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 13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14物质民俗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15民俗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6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17结合你所居住的区域或你所属的民族所存在的节日习俗谈谈民俗的社会功能18何为民俗?人们对民俗的一般理解有哪些?你心中的民俗概念是什么? 19中国古代民俗有哪些显著特点? 20当代中国民俗学学科有何特点?你怎样看待民俗学的学科前景? 21谈谈民俗志在民俗学中的作用? 22简述民俗的独立学科性质 物质生产: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2什么叫农业民俗,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 4简述工匠民俗的三个特点 5坐商的主要特点 物质生活: 1饮食习俗的主要类型与内容 2服饰民俗中的求吉心理 3简述风水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化与心理涵义。 4简述中国民居建筑的民俗特点。 5简述服饰发展的四个阶段 6简述服饰构成的要素。 7商的交易的主要民俗形态 8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有哪几个方面? 9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 10试举例说明民居建筑试如何反映民族传统观念的。

社会组织: 1什么是宗族?宗族组织民俗的特征? 2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 3家族祭祀的功能 4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5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6我国家产继承的基本类型 岁时节日: 1节日习俗与灵魂崇拜的关系 2岁时民俗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3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4简述传统节日民俗的特点5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人生礼仪: 1何谓人生礼仪,通过仪礼如何对其进行分析解释 2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3 简述“土葬”与“墓葬”的异同。 4简述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 5简述中国古代“六礼”。 6人类婚姻经历的主要阶段 7什么是成年仪礼?它有哪些类型? 8中国古代成人礼的主要内容及其衰微的原因 9简述“通过仪礼”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价值。 民俗信仰: 1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2信仰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 3巫术的本质特征和类型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 5简述民间常见的几种巫术形式 6简析民俗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口头文学: 1民间口头文学的性质及分类 2民歌的类别 3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5传说的种类 6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 7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8简述民间诗歌的功能。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4103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Folklo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主要的民俗学知识和系统的理论方法,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 (三)实施说明 1.中国民俗学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共32学时。 2.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讲授、分析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每一章都结合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民俗事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以每堂课老师留的作业为主,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含有中国民俗情景的影视作品,或进行田野调查采访,还可以设置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中国主要的民俗类别和民俗事项。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1月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二、中文摘要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民俗学期末复习提纲

民俗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如何理解民俗学?(总论部分) 1.民俗学兴起的历史 1.1民俗学在国外 1.1.1folklore。民俗学(folklore)一词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民”(folk),另一个是“俗”(lore)。从字面上解释,folklore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这一次是由英国考古学家Thomas于1846年首次提出。从此这一学科风靡全世界。 1.1.2民俗学的产生。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早期代表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在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搜集民间故事,寻找德国的文化和传统。1812年出版的格林兄弟的《儿童和家庭故事》,标志着民俗学学科的诞生。 1.1.3民俗学在各国的发展。1831年世界第一个研究民俗学的学会——芬兰文学学会成立。1878年,英国民俗学会成立,并创办了第一份民俗学杂志《民俗学刊》。 1.2民俗学在中国 1.2.1中国民俗学的发端。中国民俗学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1912年,中文的“民俗学”(folklore)这一概念和名称首次被周作人在他的《童话略论》中介绍到了中国。 1.2.2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北京大学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先河。1918年2月1日,《北大日刊》有《校长启示》——现代意义上民俗学的开端。1923年,“北京大学风俗学会”成立。 2.民俗的定义 民俗是某一民众集团共同传承的生活惯习。说的再通俗点就是民众的生活方式。 3.民俗的特点 3.1集团性。民俗是“任何民众中的某一个集团”对自己风俗的认同感,需要被广泛地接受。“民”不是固定的部分人,一个人可以组成很多集团,心理上集体一致的认同感。 3.2传承性。民俗不同于流行时尚,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传承”的时间长度,是没有一致的标准的,主要取决于该集团成员的心理认同以及职业民俗学家有理由的界定。 3.3民俗的动态特点。“官方—非官方”民俗倾向于非官方;“正式—非正式”民俗则倾向于非正式;“上层—下层”民俗倾向于下层;“书面—口头”民俗倾向于口头;“个人—集体”民俗倾向于集体,“当代—传统”民俗倾向于传统。 4.民俗的功能 4.1“王”。民俗具有教育、娱乐、心理的功能。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目录 上编 第1章概述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物质生产民俗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物质生活民俗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社会组织民俗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岁时节日民俗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人生礼仪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民俗信仰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民间科学技术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民间口头文学(上)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民间口头文学(下)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民间语言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民间艺术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民间游戏娱乐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 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外国民俗学概况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关于民俗学的一些知识(一)

关于民俗学的一些知识(一) 荷丽节 荷丽节,又称洒红节、霍利节,是印度三大节日之一,也是印度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源于古 人期盼丰收的活动,并迎接春天的到来,在每年的2月至3月间举行,节日里最有趣的庆祝方式就是涂抹色彩了,人们会用手或类似水枪的工具把各种色彩的颜料涂在别人身上表示祝福,因此中文还把这个节日翻译成洒红节,有点类似中国的泼水节,印度人认为脸上颜色越 多越美丽。 拔河 拔河是古老的游戏和运动,他起源于中国,并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拔河是民间体育活动之一。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执粗绳的一边,同时用力拉绳,以把绳中间系的标志拉过规定界线为胜。拔河,古谓之牵鉤……今民则用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繫小索数百条挂於胸前,分二朋,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 河。 眉间尺 间尺因眉距广尺得名,传为春秋著名铸剑工匠干将、莫邪之子。父为楚王铸剑而失命,遂立志复仇,以头贿客,代击楚王。事迹载《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汉赵晔)、《列异传》(魏曹丕)、《搜神记》(晋干宝)。眉间尺是铸剑名匠干将的儿子。他父亲曾专心致志为楚王怕干将又替别的国君铸剑,可是残暴的楚王怕干将又替别的国君铸剑,就把干将杀了。干将临死前曾留下另一把宝剑,要他未出世的儿子日后替他报 仇。 游百病 游百病又名“走百病”,流传于陕北各地的农村,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游百病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 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按照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填仓,是为了纪念一位好心的无名氏仓官。 扫墓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 . 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

《民俗学》考试提纲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时空以外的时空指的是一般事情相反的事情。 在民俗学里时空指的是人们日常的正常生活,例如说从早上到晚上的一天工作,休息,饮食等等。那么时空以外的时空,跟正常民间生活不一样,人们可以丢掉一切紧张的工作进行的玩耍,但也有跟正常生活不一样有很多禁止做的事,有各种仪式。例如,做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和仪式。 传统节日,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里所谓的“传统”,指的是民间节日一定要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 传统节日又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往往有悖于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律。例如,节日期间的人们可以暂时远离劳作之苦而专心于享乐、游戏、探亲和访友,孩子们也不必担心玩儿的太疯而招致长辈的责骂、身份的差异,如尊卑贵贱也会因为节日的缘故而淡化。总之,传统节日是人们给自己紧张生活的一个“假期”和“加油站”,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机会来享受自己通过艰苦努力而创造出来的生活,进行各种仪式,所以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2.史诗歌手是怎样“记住”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的? 史诗就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长篇“复合”故事歌。史诗具有传统性、保守性、互动性、程式化倾向、音乐性、神圣性、延续性等特点。 依据美国的米尔曼·帕里和艾尔伯特·洛德创造的口头程式理论,史诗的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以及故事模式或故事类型。根据这几个概念和相关的分析模型,口头程式理论基本上解释了许多伟大的史诗歌手为什么能够记忆长达几万甚至几十万行的史诗。 史诗歌手们并不是将史诗“背”下来的。史诗歌手之所以能够记忆、创编、演唱鸿篇巨制的史诗,并非由于他们惊人的记忆力,而在于他们对程式、主题以及故事模式的熟练拿捏。史诗歌手们在演唱过程中,遵循着一种创作模式和规律,其中包括一些固定的常规语句和典型场景,被称为“口头程式理论”。歌手在表演一部史诗之前,首先会考虑它属于哪种类型的史诗,以此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故事模式;接着,他会将整个故事划分为一系列的主题或场景,并且对应该如何叙述每个主题、描绘每个场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继而歌手会从自己的程式库中调取相应的程式,将大量的程式排列组合起来,完成对主体的叙述和场景的描绘。最后,当一个个被城市武装起来的主题、场景有序的排列起来之时,一部鸿篇巨制的史诗就完成了。在演唱过程中,歌手并不需要刻意的去记忆整部史诗,他需要做的仅仅是运用程式以及程式化的主体和故事模式而已,他们完全能够满足歌手的需要。 总之,史诗的演唱是高度程式化的。掌握了史诗的不同层次上的模式和技巧,有助于歌手在演唱过程中顺利而不间断,“记住”了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 3. 如何理解当代“鬼搭车”传说的传统性。 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传说属于散文叙体,像神话一样,无论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就以当代鬼搭车为例。 在很多地方我们收集到了汽车司机夜间开车遇到鬼搭车的传说。一般都是在深夜,司机(多数为出租汽车司机)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请求搭车。在把姑娘送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中国民俗学》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艺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旅游活动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它与旅

游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 四、使用教材:苑利、顾军编著的《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 五、课时安排:本课程计划安排40个学时,实际讲授39学时,作业交流1学时。 六、学习方法指导 1、正确处理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的配套读物较多。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按照认识规律所作的全面规范。参考书籍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辅助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理解、加深印象。在阅读教材时,应先翻阅教材中有关这一章的思考题,这是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要注意从内在逻辑关系上理顺与掌握知识体系。 本课程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总体上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知识三个有机部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甚至每一章节的编制一般都是先总说,再分说;都采取先阐述基本理论,然后教授基本分析方法,再介绍基础知识的顺序,以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各种民俗事象。学习时,必须首先抓住知识体系,纵横联系,全面系统地消化和吸收,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某些概念和结论。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 1.一般了解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科学的专有名词首先出现于(英国),这个学术专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英国议会秘书(汤姆斯)于1846年用萨克逊语的两个词合成的。原来这个名词的含义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做“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掌握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象的科学。 3.了解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①经济的民俗:它是以生态民俗、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 ②社会的民俗:它是以家族、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的; ③信仰的民俗:它是以传统的迷信与俗信的诸事象为主要内容的; ④游艺的民俗:它是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 第二章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 1.了解民俗学的性质。 ①民俗学的独立学科性质②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 2.掌握民俗学的任务 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第三章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1.一般了解民俗学的方法。 ㈠调查方法㈡研究方法 2.重点掌握民俗学的作用。※ ⑴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首先可以丰富世界人文科学宝库,积极推进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 ⑵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振兴中华的勇气和自觉性。 ⑶民俗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自觉地推动“移风易俗”的工作,发挥它应有的改造社会的作用。 ⑷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和落实党与国家的政策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⑸民俗学的研究,在国际间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与各国人民的相互团结。 第四章民俗的主要特征 1.掌握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特征有三,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⑴民族的区别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 ⑵阶级、阶层的差异

【民俗学概论C1.2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的基本概念】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而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 ④社会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 ⑤民族学与民俗学:二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俗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但民族学家比较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等问题,民俗学家所关注的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2010-07-20 1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 A ) A.尊亲敬祖 B.原始信仰 C.祛邪止恶 D.伦理观念 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 C ) A.避瘟 B.吃粽子 C.纪念屈原 D.划龙舟 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 B ) A.行商 B.集市 C.坐商 D.马帮 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 A ) A.幌子牌匾 B.固定摊位 C.营业时间 D.专营商品 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 A ) A.聚族而居 B.设有堂屋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 A ) A.满月 B.洗三 C.抓周 D.百碎 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 C ) A.民俗学 B.人类学

C.民间文学 D.社会学 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 C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 D ) A.神话传说 B.民间戏剧 C.民间歌谣 D.民间文学 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 A ) A.占验习俗 B.岁时习俗 C.生产时序 D.渔业禁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 ABC )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 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 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 BCDE ) A.类型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功能性 E.科学性 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 CE ) A.半穴居 B.干栏式 C.利用天然空间 D.四合院 E.人造居住空间 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民俗学试题整理

3. 如何理解当代“鬼搭车”传说的传统性。 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传说属于散文叙体,像神话一样,无论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就以当代鬼搭车为例。 在很多地方我们收集到了汽车司机夜间开车遇到鬼搭车的传说。一般都是在深夜,司机(多数为出租汽车司机)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请求搭车。在把姑娘送到指定地点以后,姑娘一般会给司机一些钱作为报酬。回去以后,司机发现姑娘给的钱是冥钞,再去姑娘昨晚下车的地点一看,原来是一片墓地,姑娘的坟墓也在其中。司机这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遇到鬼了。 这个传说具有了强烈的历史性、社会性和现实性。有的时候,传说又被称为“信仰故事”,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为迷信或传统信仰存在的合理性和可信性提供了有力的印证。传说比较容易被人们相信是一种事实,而且人们在讲述或重述传说的时候,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强调自己讲述内容的真实性,以引起听者的主意。 5、中国民间饮食中有“吃肝补肝,吃脑补脑”的说法,你怎么看。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反映了中国人重视饮食的习尚。民间饮食指的是人们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食物的属性、食物的范围、制作过程和仪式、餐桌上的礼仪、节日和仪式食品,以及食物的名称、保存、禁忌等。 我们生活中一日三餐,每一餐实际上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向我们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 中国人最重要的饮食观念是“食补”即吃什么补什么。例如,吃动物的肝脏就可以补肝虚,吃动物的内部,就可以补人的内部,还有许多如“吃脑补脑”,“吃胆补胆”等说法。 这种说法至少没有考虑到以下三点: 一、人体器官的构造及成份并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器官,如猪肺的成份并不同于人肺。 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利用的程序是很复杂的,吃进去的食物必需经过分解成红血球载得动的分子或离子,才有可能被身体利用。而分解出来的分子或离子,是不是会被用到特定的部份也未知,说不定都补到贪得无厌的癌细胞去了 三、动物的器官由于功能的关系,有可能是毒素累积最浓的场所,如肝脏是解毒器官,里面不知道有多少等待分解或正在分解中的毒素。又如肺里累积的空气污染,或肾脏中等待排出的废弃物。 7、简单分析“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 所谓迷信是对在某种条件、征兆、原因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结果或后果的传统表示法。但是,这里所谓的条件、征兆、原因和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乌鸦当头过,无灾必有祸”在这条迷信里,乌鸦是一种条件或者征兆,如果看见乌鸦从头顶飞过的话(条件),那么人们一定会遇到灾难,或者会大祸临头(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尽管上述的条件与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纯粹是一种假想,但人们却坚信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 在这则迷信中,左眼和右眼的跳动是先决条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左眼的跳动能给人们带来幸运和吉祥,右眼的跳动却是灾难的前兆。究其原因,是人们

民俗学概论—论述民俗事项

民俗事项 说到闽南地区,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就是“厦漳泉”三个城市,这些地区的人主要语言也就是闽南语。而我的家乡就是闽南地区的泉州,我从小说着一口纯正的闽南语。闽南地区习俗之多难以说清,单单泉州地区的习俗年复一年就不知道有多少。在此我就谈谈我的家乡--泉州的一些民俗风情及泉州的婚礼习俗。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泉州地区的一些民俗风情: 1.、拍胸舞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拍胸舞表演者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拍胸舞的基本动作以蹲步为主,手依次击掌、胸、胁、腿,主要动作组合有"七击"、"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阉鸡行"等。凡节日庆典、踩街游行都少不了这一舞蹈参加。 2.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号称“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十篇”。 3.高甲戏:高甲戏又称戈甲戏、九甲戏,是福建省主要剧种之一,孕育于明末清初,形成于清代中叶。它主要流传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地区、台湾省,以及港、澳和东南亚华侨居地。 4.惠安女:这是流行于泉州市惠安崇武的古老传统的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只霹眼、鼻、嘴,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色宽腿裤,腰束锻链,手带银镯,手提竹编小篮子,这是传统的惠东女打扮。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以往伴随这装扮的,是束缚惠东女子的框框架架。随着现代生活的步步深入,这些无形的束缚正悄悄地遁去,但这身打扮却益发显示出风情万种,显示出现代与古老和谐共存的独特风韵。 介绍了几个民俗风情,我们就开始介绍泉州的婚礼习俗吧!谈到闽南地区之泉州的婚礼习俗也是很有意思的,泉州婚庆步骤: 一、初识阶段——相亲:闽南婚庆步骤虽说现如今提倡自由恋爱,男女青年皆较为开放,但大多人仍选择走“相亲”之路,这时媒人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一般相亲分两个阶段:第一、先四处托媒人“探听”看谁家有女(男)到婚龄了,一旦“目标”出现,托人方就先去偷看下,这一步骤称之为“初瞥”,就是“稍微看一下”的意思。也有的把“初瞥”的地点选在媒人家。第二、如果“初瞥”觉得还好的话,就叫媒人安排男女双方正式地见面,地点一般选在女方家,届时男女双方皆会“派出大队人马参加”,共同参考,俗称:“对看”。当然啦,也有的则跳过“初瞥”这一阶段而直奔“相亲”主题。

民俗学必读书目

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学问家,他的几乎每一篇民俗学方面的文章都是经典,即使有些文章的立论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思想方式仍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先生著作等身,他的学术思想,几乎总是能够站在民俗学的前沿位置上,不断引领学术走向。但我认为,钟先生最有价值的学术贡献是《文集》中的民间文艺学卷,无论从学术史的角度还是从论文的当下价值上来说。 3,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先生著述不多,惜墨如金,自然,惟一的著作的份量也就重了。刘先生以思辨见长,是他这一辈人中极少数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我认为他的《民间故事的生命树》是解放后难得一见的严格的学术论文,可惜没有来得及收入此书。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这本书还有许多别的版本。看看孔氏的写作方式,如果我们拿到这个选题,我们会怎么做?肯定是这样的:1,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涉案地理范围。2,事件的性质、作为“巫术”的历史流变,以及事件的文化意义。3,事件的起因。4,事态的发展。5,产生的结果。6,事件的社会意义和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中间一定会夹杂许多面目可憎的,可能大家都看不懂的所谓“理论分析(套用)”。(哈哈,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结构,并不表示正在读贴的你就是这样。) 5,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季先生这本小书,许多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但大家手笔,了了数语,论证虽不必尽详,却能给人许多启示。4,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世纪”。 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 ……体现了中国民俗学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本人就是看了此书才立志投身民俗学的。 7,特纳编:《庆典》,方永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此书教人如何理解民俗文化事象的意义。 8,基思·托马斯:《巫术的兴衰》,芮传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此书教人如何分析民俗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9,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此书教人从社会制度入手理解民俗和宗教现象。 10,史宗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了解当代宗教人类学很好的入门书。 1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巴赫金使民俗学具有了思想的力量和历史的穿透力 12,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建议自己买一本) 不用解释了吧? 13,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建议借别人的来看) 弗洛伊德著,常宏、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经典之一,对口头传播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对民俗学来说,其作用更胜于《图腾与禁忌》之类。 14,《话说民间文化》,钟敬文,人民日报出版社,很薄的一小本,内容精要,值得研究者、爱好者一读。 15,《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钟敬文,中华书局。钟老的民俗学思想体系在这里有充分的展示与表述。

民俗学概论-资料

填空 * 民俗的社会功能包括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了利用自然空间和人造居住空间两个阶段。 中国古代的婚姻仪礼"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的萌芽期,汉代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巫术按其目的划分,可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 弃其朽肉,让灵魂脱离尸体而再生有火葬、和瓮葬两种落葬方式。 * "Folklore"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这个词是学者英国汤姆斯(William Thoms 1846年创用的。 祭祀食俗来源于人们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的观念。 中国的民居建筑,以四合院最为广泛。 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 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 *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以及器用等方面。 * 岁时节日,也称传统节日,具有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民间文学是指由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 民俗的扩布性,也称传播性,它是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 成年仪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的落葬方式包括:墓葬、塔葬和悬棺葬 三种。 祭祀食俗来源于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 * 服装的构成要素包括:质、形、饰、色、画。 * 农业民俗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 师承关系的系谱性主要体现在师徒关系的亲缘化和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 人生仪礼包括那几个阶段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

1民俗包含哪四部分各部分内容 物质民俗,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 社会民俗,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 语言民俗,主要包括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2民俗学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帮助我们认识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和改造现实社会生活 内容: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资料学 3民俗学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和服务性 4民俗学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教化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维系功能宣泄功能补偿功能 5物质生产民俗有哪些特征 地域性季节性功能性科学性 6物质生产民俗分为哪几类 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 7农业民俗包含哪些内容 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民俗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 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习俗农业娱乐习俗 8工匠民俗有什么特点 师承关系的系谱性技术传承的封锁行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民俗学概论复习提纲

广义的概念认为,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狭义民俗学对民俗概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一是认为民俗是文化遗留物,是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二是认为民俗是精神文化;三是民俗为民间文学;四是认为民俗为传统文化。 《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可讲民俗的定义分为7类:第一类,民俗是旧时的残存遗风。此观点将民俗一词的含义界定为:“古时候大众信仰、风俗及传统的整个本体,它在文明社会内受教育较少的分子中一直残留到现在”;“民俗是不愿死的一种活化石。” 第二类,民俗是“俗民文化”的传统部分,包括原始民族的传统创造,或指说不出确实可信的发明人或制作人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那些人类文化。 第三类,民俗是指含义广泛的传统现象。民俗比其他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更能表现传统文化特色,其外延“包括舞蹈、歌谣、故事、传说和传统、信仰和迷信,以及任何地方的民族谚语”,还包括这个民族的文学。 第四类,民俗是已经退化了的宗教,民间宗教是民俗的主要内容。 第五类,民俗是指民间故事,是一种范围不能够予以明确界定、与神话和传说没有明显分别的故事。 第六类,民俗是一种主要靠口头流传的大众文学,包括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谚语及其他文学形式的东西。 第七类,民俗是“民俗文化”,是文明社会中受教育较少的平民所具有的文化表现,是民间传承的生活文化现象。 分歧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不同学者受到各国不同政治制度、生活环境、不同时代、学术观点和研究目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二是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所拥有的民俗事象千差万别,民俗学者对民俗概念的界定自然有着截然不同之处;三是这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和共同的认识,对民俗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还处于有待深化的过程之中。 共识性的东西。第一,民俗存在于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的承受者和创造者,又是民俗的载体。第二,民俗是被民众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第三民俗的核心在于传承。 综上所述,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民俗的分类 四分法和三分法,前者将民俗划分为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或语言民俗),后者将民俗分为心理的民俗、行为的民俗和语言的民俗三大类。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