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易修改word版 (9页)

【优质】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易修改word版 (9页)

【优质】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易修改word版 (9页)

【优质】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易修改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

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

(201X年9月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行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综合开发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农业综合开发,是指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有

关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

第四条农业综合开发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提高粮食生产

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

第五条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县(以下简称“开发县”)管理制度。开发县是指具备农业综合开发条件、经国家或者省农业综合开发机构批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县(市、区)。

发展优质高效特色设施农业

发展优质高效特色设施农业 ——肃州区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肃州区委党校孙伟祥 教学目标: 全面、准确地把握设施农业的基本内涵;基本了解肃州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认识到肃州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巨大潜力以及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科学举措;最终为学员创设一个开拓思维、形成共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交流平台。 教学重点: 引导学员更好地解放思想,科学而辩证地认识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有效组织课堂讨论,集中学员智慧,共同探索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大计。 教学方法: 系统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言(图文展示) 春节来临,在肃州区农村处处洋溢着增收的喜悦,一排排蔬菜温棚错落有致,菜农忙着采摘装车,一座座高标准的暖棚圈舍整齐划一,膘肥体壮的牛羊撒着欢儿,……2010年,依托现代农业的发展,肃州区农民人

均纯收入增加755元,突破7000元大关达到了7013元。 近年来,肃州区按照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立足区情,超前思维,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种植,积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措施来抓,坚持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科技指导、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出了一条在传统农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新路子,与中央、省、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农村发展新思路不谋而合,为千家万户建立稳固的增收支柱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功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一、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设施农业及其分类(课件展示) 《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08]3号文件对设施农业做出了准确的定义——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设施园艺按技术类别一般分为玻璃/PC板连栋温室(塑料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9月29日起施行)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1998年7月24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根据2002年9月29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订自2002年9月29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在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富民兴黔步伐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四条实行计划生育,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措施;坚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着重抓好与新阶段扶贫开发相结合。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本条例的实施。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对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并予以保障。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给予重点扶持。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安排经费,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有突出成绩或者特殊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与管理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和年度人口计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和年度人口计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可以配备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人员,村民小组可以设育龄妇女组长和计划生育中心户户长,协助村(居)民委员会开展计划生育的具体管理和服务工作;育龄妇女组长和计划生育中心户户长由村民推选。 第十一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 第十二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主要领导人负责制,并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

甘肃2017年现代农业主导产业

甘肃省2017年现代农业主导产业 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既是我省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安排部署,2017年利用中央财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资金对草食畜牧业发展给予扶持。为明确建设思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目标全面完成,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牛羊产业竞争力、助推富民强县为目标,按照省政府“三重三一”决策部署,设立牛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县富民产业培育和牛羊产业大县牛羊产业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 1.突出扶持重点。按照扶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和牛羊产业大县牛羊产业提质增效。

2.支持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全省牛羊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对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现代畜牧业产业链等方面予以支持,促进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 3.注重生态保护。按照生态、高效、绿色、健康发展要求,加强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以草定畜,发展设施养殖,缓解祁连山保护区等草原牧区草畜矛盾,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4.加强绩效考核。强化项目动态监管,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效益进行科学评价。 (三)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草食畜牧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逐步形成区域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产业竞争力较强、促农增收作用突出的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格局。2017年项目县(区)牛羊良种化程度达到75%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0%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年增长7%以上,草食畜牧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59%以上。到2020年,力争全省草食畜牧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达到62%,农牧民人均养殖牛羊现金收入达到800元,把草食畜牧业培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基本条件 (一)实施范围

法律援助知识竞赛题目

法律援助知识竞赛题目 一、判断题 公民在民事、行政诉讼中,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都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并获得法律援助。(错)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的证明,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错) 选择题( 单选题 (1)、单项选择题 1.《甘肃省法律援助条例》于(A)起施行。 A.2011年10月1日 B.2013年11月29日 C.2014年1月1日 2.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提供法律援助(A )。A.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B.只能收取成本费 C.应当酌情减免服务费 3.法律援助工作的主管部门是( B )。 A.政府法制部门 B.司法行政部门 C.法律援助机构 (2)、多选题 1.根据规定,我省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包括(ABCD )以及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志愿者。 A.律师 B.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C.公证员 D.司法鉴定人 2.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中,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是(ABC )。 A.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B.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维护合法权益的 C.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D.请求提高工资待遇的 3.刑事诉讼中,有下列(BCD)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残疾人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 4.公民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产品质量事故以及医疗损害赔偿,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AB )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 A.事故发生地 B.被请求人住所地 C.申请人住所地 D.申请人经常居住地 5.下列情形中,公民申请法律援助,无需提交经济困难证明的是(ACD )。 A.领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B.领取老年或残疾人证的 C.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金的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文

精心整理2016最新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文 发布时间:2016-05-1111:15来源:北京卫计委 (2003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2月21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北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和分布。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市、区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市、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作。 划。 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人口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市、区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在本辖区内的贯彻落实工作。 第九条本市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合理调控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的政策及制度,使人口状况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人口的管理工作。 民政部门应当配合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将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社区服务工作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制定相关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 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在农村经济政策方面支持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经济。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学校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在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人口基础知识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性健康教育。 育。 ,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六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 第十七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07-20 点击数:28 来源:自治区政协农牧业委员会 甘肃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 根据甘肃省政协常委会今年工作的安排,最近,我们组织了部分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就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把甘肃农业的发展,定位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已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和“4个1000万亩工程”,并相继出台了若干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专项扶持办法和发展规划,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近些年来,甘肃因地制宜,从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入手,加快结构调整,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了马铃薯、中药材、制种、酿酒原料、果品、草食畜、蔬菜、花卉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2010年底,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面积达到2700万亩,比2005年增加470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重点扶持的18个肉牛大县养牛259万头,占全省的52%;31个肉羊大县养羊1432万只,占全省的75%;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达到4880个。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一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甘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增至1806个,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253个,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45.15亿元,销售收入340.5亿元,净利润27.8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6个,出口创汇2.01亿美元。二是品牌化建设有了新突破。龙头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的51个,质检机构通过质量认证的240个,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379个,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185个,获得“三品”(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228个、产品546种。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800个,比2009年翻了一番,带动农民会员和非成员农户140万户,组织统一销售农产品达到83亿元,专业合作社总收入达到62亿元。 4.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一是“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发展较快。兰州高原夏菜已成为甘肃的一张名片,享誉省内外。形成了武威的人参果、武山县的“盘龙”韭菜、永靖县的“刘家峡”西红柿等一批地方品牌。二是标准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制定蔬菜质量标准体系,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建成各类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420个、面积达287万亩,总产量565万吨,

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管理,促进法律援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法律援助条例》《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方案专款管理暂行办法》《湖南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永州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结合双牌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法律援助经费,是指法律援助机构依法取得的主要用于法律援助事项的专项资金。法律援助的人员和事项范围须符合《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有关规定。 第三条县财政部门应根据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和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的需求及本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四条法律援助经费应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五条法律援助经费专项用于支付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援助事项及其他经批准的支出事项,包括办案补贴(含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通讯费、文印费等)、聘请翻译费、代书费、法律咨询值班补贴等。 第六条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指派的援助案件,根据办案成本

需要,县法律援助机构严格按以下标准包干计付办案补贴:(一)永州市内办案的,刑事案件每件2016#—20162016元;民事、行政案件每件2016#—20162016元。 (二)市外办案的,刑事案件每件20162016—20162016元;民事、行政案件每件20162016—20162016元。 (三)省外办案的,刑事案件每件20162016—20162016元;民事、行政案件每件20162016—20162016元。城市间交通费参照党政机关差旅费规定凭据报销。 (四)属群体上访、集团诉讼、跨年度重大疑难案件,或者因案情复杂,路途遥远或其他客观原因,致使成本支出较大的,法律援助机构审核并报司法局分管负责人批准后,可适当增加补助费或者据实报销。 第七条公证法律援助按每件2016#元的标准计付补贴。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按每件2016#一20162016元的标准计付补贴。 第八条法律援助办案中聘请翻译费以实际产生的费用据实报销。 第九条法律援助机构安排社会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咨询的按每人每天2016#元的标准计付补贴。 法律援助机构安排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社会执业律师、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教案 课题: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标要求】概括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 【探究与点拨】 一.商业的发展 产生和初步发展----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发展和高峰 .隋唐时期: ①表现: ②原因: .宋代: ①表现: ②原因: .元代:

①表现: ②原因: .明清: ①表现:②原因: 二.城市的繁荣 .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周秦至唐朝:宋代: .城市发展概况 汉唐时期: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三.“重农抑商” .商业地位: ①原因: ②统治者对待商业的态度:.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 推行过程: ①战国时期: ②西汉时期: ③中唐以来: ④明清时期:

影响: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根据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概括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3.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有合理性?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什么危害? 【重难点解析】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联系: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阶段: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组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管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趋势: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下面是范蠡的部分生意经,请同学们阅读并受到启发,将来成为爱国商人。 生意要勤紧——切忌懒惰懒惰则百事费; 用度要节俭——切忌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用人要方正——切忌滥用滥用则付托难;

河北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修订版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年3月29日修正稿)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03年7月18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正根据2015年 7月24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正根据2016年3月 29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公民和户籍在本省而居住在省外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并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制定具体措施,共同做好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和完善支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地方规范性文件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和完善支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的实施意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87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支农政策,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就业为本、拓宽渠道,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创业和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支农政策,以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为重点,着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稳住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主要目标。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较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更加健全,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更加完善,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充分激发,农村保障政策有力有效,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重点任务 (三)探索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新机制。在加大与国家扶持政策衔接力度,全力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科技和粮食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水资源等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重点落实土壤、水、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工程建设,谋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加强财政政策绩效考评,以事定钱,统筹使用,形成合力,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试行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村到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长期受益。(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环保厅、省粮食局负责) (四)落实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落实国家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补贴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革政策和产粮大县奖励政策,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设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区,促进农民增收。(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省国土资源厅负责) (五)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政策落到实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为方向,以推进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支点,适当调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作物,实现口粮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适度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落实和完善粮改饲、粮豆轮作补助政策,积极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等。加快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设备,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专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支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积极培育知名农业品牌,形成优质优价的正向激励机制。(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负责)(六)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导向,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基本收益为核心,深入推进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充分调动市

2016年新修订《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

2016年新修订《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 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 2007年7月27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1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符合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免费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 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逐步增加财政投入,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设立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对贫困地区予以补助,保证法律援助工作在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资金筹措的社会化、经常化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财力支持法律援助事业。 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 第五条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确定法律援助机构并向社会公布。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第六条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及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并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应当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其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援助申请。 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和法律援助志愿者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七条法律援助人员凭法律援助机构的证明利用档案资料,除涉及国家秘密等依法不得公开的档案资料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相关组织应当配合,对档案资料查询费、咨询服务费、调阅档案资料保护费、证明费予以免收;对原件复印、缩微胶片复印、翻拍、扫描等相关材料复制费给予减收或者免收,减收的所收费用不得超出原材料成本费。 第八条公民为维护自身权益,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公民经济困难标准按照接受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县(市、区)城乡居民上一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两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法律援助的范围已作出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九条公民因见义勇为行为导致民事权益受到损害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无需审查其经济状况,优先提供法律援助。 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公民因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法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日期:2003-02-27 2002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1号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已由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2年10月24日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02年10月23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政府明确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四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部门主要领导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乡(镇)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可以与本管辖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状。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的社会、经济政策,应当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甘肃农业概况

全省农业发展概况 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1109.7万吨,肉类产量92.3万吨,禽蛋产量11.4万吨,奶类产量53.5万吨;水产养殖面积35.3万亩,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农机总动力达到2279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0%,农机化发展总体进入了中级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4506.7元。全省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2000 万亩以上,特色优势作物面积280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近一半。 从总体上看,甘肃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基础落后,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同时,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谋划农业工作,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谋划农民增收,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路子。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大幅增产,实现了粮食自给,果菜外调,特产出口。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09.7万吨,油料、棉花、蔬菜、水果、畜产品等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产品不仅数量越来越充足,而且品种越来越丰富。我省销往省外的马铃薯、高原夏菜、果品、牛羊肉、小杂粮等农产品超过1200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9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758万亩。全省规模养殖有了长足发展,规模养殖、集中发展、整县推进已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农业形态和功能得到明显拓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物质产业等农业形态应运而生。农业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传统功能不断拓展和深化,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日益凸现。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全省粮、经、饲“三元”结构基本形成,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农业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啤酒大麦、苜蓿草等5个产业和产品面积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9年9月25日修正) (1998年7月24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8年7月27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2002年9月29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正根据2009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四条实行计划生育,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措施;坚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着重抓好与新阶段扶贫开发相结合。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本条例的实施。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对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并予以保障。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给予重点扶持。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安排经费,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有突出成绩或者特殊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与管理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和年度人口计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全文)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5号 《法律援助条例》已经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法律援助条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围 第三章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 第四章法律援助实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地方律师协会应当按照律师协会章程对依据本条 例实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协助。 第五条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条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七条国家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 第八条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条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有关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围 第十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03版本)

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02年12月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户籍在本省和户籍不在本省而在本省居住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加强综合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全体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五条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责任。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经费,并保障其随着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加同比例增长,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给予重点扶持。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的监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人口发展状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制定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凡年度考核未达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考核目标的,当年不得评为先进、授予荣誉称号,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当年不得晋升职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各类规定应当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属地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负责管辖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一)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一) 摘要:分析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在探讨甘肃特色农业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甘肃特色农业必须坚持走产业化道路,注重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甘肃实际,搞好农业制度创新和区位品牌塑造,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 境,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优势;劣势 1甘肃特色农业布局 甘肃是西部的农业大省,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目前已达到750万亩,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达210万亩和134万亩,年产量分别达34万吨和3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123万亩,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尽管甘肃特色农业近年发展迅速,但和周边其它省份相比,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确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对及时弥补特色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制 定相应的政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自然资源优势 甘肃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耕地面积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全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有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是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野生动物 资源丰富,在650多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 2.2人力资源优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根据全面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13.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全部人口有1084.92万人,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数及其他外,甘肃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050.49万人,按全省农村457.14万户计算,平均每户拥有劳动力2.3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555.85万人,占52.91%;女性劳动力494.64万人,占47.09%。从年龄结构上看:据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9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6%,19-34岁的劳动力占42.48%,35-44岁的劳动力占21.46%,45-59岁的劳动力占22.42%,6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6.78%。以上数据表明,甘肃农业劳动力年轻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3政策法规优势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五年来,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国家在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2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 第124号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已经2012年2月21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吴爱英 二○一二年四月九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保证法律援助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其他社会组织和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公民获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 第四条法律援助人员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及本规定,遵守有关法律服务业务规程,为受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第五条法律援助人员应当保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第六条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自觉接受监督。 第二章受理 第七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公示办公地址、通讯方式等信息,在接待场所和司法行政政府网站上公示法律援助条件、程序、申请材料目录和申请示范文本等。 第八条公民因经济困难就《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的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由义务机关所在地、义务人住所地或者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依法受理。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公民因经济困难申请刑事法律援助的,由办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申请人就同一事项向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的,由最先收到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第九条公民申请代理、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应当如实提交下列申请材料:(一)法律援助申请表。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转交申请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代为填写; (二)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申请代理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三)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表; (四)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表应当由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有权出具经济困难证明的机关、单位加盖公章。无相关规定的,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第十条申请人持有下列证件、证明材料的,无需提交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