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办学历史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办学历史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办学历史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办学历史

办学历史

原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创建。

1986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中专部)创建(合署)。

1993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中专部)改建为江苏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2003年,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并入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

原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资源)

1954年,南京动力学校创建

1958年,南京动力学校升格为南京动力专科学校。

1962年,南京无线电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南京动力学校。

1965年,南化公司技工学校并入南京动力学校。

1966年,化工部南京动力学校(原南化公司技工学校部分)改建为化学工业部南京化工学校。1980年,南京动力学校升格为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

1992年,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更名为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资源)并入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撤销。同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校名资源)参与合并

组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合并

2007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

2008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部分)、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资源)合并组建江苏城市

职业学院。 [1]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作者: 学号: 年级: 调查与分析 调研思路 调研报告的分析方法采用调查访谈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调研过程有文献收集,确定调研方向,实地勘探、获取现状资料 、整理归纳资料 、分析结果。 调查主要采用下列方式、方法:现场勘踏、拍照、观测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定量分析的问卷调查以及定性分析的访谈等,分析评价建立在坚实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问卷调查中总样本量为100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82%;访谈中共10名被访者.在表达形式上,每一部分分析都由调查访谈的内容和理论知识两部分结合存在,充分体现了社会调研应联系实际,并最终分析解决问题。调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宽窄巷子是如何围绕休闲这一主题展开保护与改造,研究其规模、特色、空间处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历史环境结合,侧重点是接到的尺度比例,如何处理使其更适宜现代人生活,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发展现代空间,不使之冲突。 【摘要】 当代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对历史街区整体和区域的保护理念的强调,不仅强调对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文物性历史建筑进行原真性保护,而且主张对大量存在的一般性的历史建筑、街区以及存在期间的文化内容、生活方式进行整体的规划保护,同时也要求保持地区活力,瞒住现代生活的要求;重视对历史见证遗产的再利用,对于大量存在的一般性历史建筑既反对大拆大改,也不再主张不做任何变动的保护方式,而是主张保护和发展相结合,保护应到满足现代生活所需的内容。较好的协调保护与历史遗产与现代生活、传统保持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街道尺度; 比例; 公共空间; 改造 前言 李白有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诗圣杜甫眼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陆游又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真切道出当年成都的优美环境与休闲生活。近年来,成都又先后荣获 调研流程图 深入研究阶段 验证阶段 结题阶段

历史城市保护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 第一讲:绪论 1、绪论 一、课程与相关概念的解析: 1、“历史城市(old city\historical city)”与历史文化名城 2、城市保护与旧城更新(old city renewal) 3、几个城市保护的相关概念 二、课程讲授内容的结构 三、学习目的与方法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一版. 2、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1第一版.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与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第一版. 4、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第一版. 5、王瑞珠.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规划.台北:淑馨出版社. 6、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0第一版. 7、[日]日本观光资源保护财团.西山卯三监修.路秉杰译.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2第一版. 8、建筑与历史环境O.И.普鲁金韩林飞译金大勤赵喜伦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12 第一版 9、阮仪三.护城纪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第一版 10、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一版 11、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李其荣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第一版 第二讲、历史城市保护中的问题 一、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与流失 拆除----建设性破坏、破坏性建设 维修----修复性破坏 二、城市形态的破坏 高层与大体量建筑的致命破坏 交通系统改造的影响 三、城市居住环境的衰败 居住面积低、不成套、设施不足 四、城市设施的不足

历史街区保护文件回顾

历史街区保护文件回顾: 1933年《雅典宪章》 由CIAM编制 关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保存好代表某一时期的、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具有教育今人和后代的重要意义。 1964年《威尼斯宪章》 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 更明确提出了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必须把文物建筑所在的地段当作专门注意的对象,要保护它们的整体性。首次提出历史街区概念1976年《内罗毕建议》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进一步拓展了保护的内涵,明确指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作用和价值。1987年《华盛顿宪章》 ICOMOS(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人员国际会议) 再次对保护“历史地段”的概念做了修正和补充,文件指明了“历史地段”应该保护的五项内容,即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风格、材料、色彩、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该地段历史上的功能和作用。 1994年《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 ICOMOS 继《威尼斯宪章》后,再一次提出“原真性”一词。将保护的范围扩展到非物质的层面。认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都包含着特定的形式和手段,它们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构成了某项遗产。 1999年《北京宪章》 国际建筑师大会 针对城市建设中的“大发展”和“大破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人居环境”的概念,提倡“宜将新区规划设计、旧城整治、更新与重建等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国际社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从纯粹的单体古建筑保护延伸到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原真性”保护。在国内,对历史街区保护也经历了从“修旧如新’,到“修旧如旧”,再到“修旧如故”,从最初对实物遗存真实性保护到近年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习俗等生活真实性的关注.如有认为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形态的保护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性问题(张曦,葛听);历史街区保护应“保护原有社区网络结构和生活的真实性”(阮仪三,孙萌);“生活真实性”是历史街区真实性保护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之一(杨新海)。 《巴拉宪章》 前言 考虑到《国际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年在威尼斯通过)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五届全体大会决议》(1978年在莫斯科通过)的内容,澳大利亚ICOMOS(ICOMOS澳大利亚委员会)于1979年8月19日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巴拉正式通过了巴拉宪章,并于1981年2月23日、1988年4月23日和1999年11月26日通过了修订案。 巴拉宪章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地点(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指导,它建立在澳大利亚ICOMOS成员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 保护是对具有文化意义的地点进行整体管理的一部分,这也是一种持续的责任。 宪章的适用者 本宪章旨在为那些需要就具有文化意义的地点提供建议、决策,或承担工作的人,如业主、管理者和监督者,制定一套实践标准。 宪章的使用方式 本宪章是一个整体,许多条款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保护原则中的条款通常会在保护方法和保护实践部分作进一步阐释。为使阅读流畅,宪章中已包含了标题,但这并不成为宪章的组成部分。 本宪章是独立的,但是它的使用和应用将在ICOMOS澳大利亚国家委员会的下列文件中作进一步解释: 《巴拉宪章操作指南:文化意义》 《巴拉宪章操作指南:保护措施》 《巴拉宪章操作指南:从事研究和编写报告的程序》 《与保护有重要意义地点相关的道德规范》

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摘要: 城市是不断发展的, 在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中应该正确认识保护与发 展的辨证关系, 积极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 并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引 入发展的观点, 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 历史文化; 保护; 发展观 1 前言 一个城市自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而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是力求在发展中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进行修复和控制, 因此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 保护和发展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了现今城市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简单的对立和冲突, 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矛盾关系。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动态平衡。 2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 城市的发展从城市起源的时候就一直未曾停息过, 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同样, 一个人也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个城市。正是因为城市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才使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可能和必要, 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就产生于城市过去发展的痕迹之中。试想一个永远静止的、没有时间空间变化的城市( 虽然这样的城市不可能存在) , 既没有历史可言, 也就更不存在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了。 城市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的沧桑变幻, 而每一个变化都显示着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历史保护就是这种延续性的主观表现, 也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保证城市发展中文化及精神的延续。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 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的延续性。 3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保护历史性城镇和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保护历史性城镇和城区宪章是国际专家历时12年进行研究、改进的成果。该文件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特区举办的ICOMOS大会上被采用,因此通常被称作《华盛顿宪章》。该宪章的条款得到了有意识的拓展;从国际上看,存在着各种关于历史性城区规划和保护的方法,城市发展对后工业社会施加影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本宪章就是要强调这种多样性。宪章全文见下。 前言和定义 所有城市社区,不论是逐渐形成的还是精心设计的,都是历史中社会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本宪章涉及的历史地区,不分大小,包括了城市、市镇和历史中心或街区,以及它们的自然和人为环境。在扮演历史文献的角色之外,这些地区还蕴含了城市传统文化的价值。今天,许多这类地区正因在世界各地发生的社会工业化而带来的城市开发的冲击,而遭受到威胁、物质上的侵蚀、损害甚至摧毁。 面对这种通常会造成在文化、社会和经济上不可挽回的损失的严重形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认为有必要起草一份国际宪章,促使历史性市镇和城区贯彻通常称为《威尼斯宪章》的《保存和修复古迹遗址国际宪章》。这个新文本规定了保存历史性市镇和城区的必要原则、目标和手段。它也寻求增进这些地区私人生活和社区生活的和谐,并鼓励保存这些文化财产,它们即使是极为微小的,也构成了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华沙-内罗毕,1976年)以及其它各种国际文件所指出的那样,“保存(conservation)历史性城镇和城区”是指保护(protection)、保存(preservation)和修复(restoration)这些城镇和地区,以及使其得以发展并适应当代生活的必要步骤。 原则和目标 1. 为了发挥最佳效果,历史性城镇和其它历史性城区的保存应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政策,同各级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统一体。 2. 包括市镇和城区的历史特色和表现该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要素在内的特质应得到保存,特别是: a) 由地块和街道决定的城市格局; b) 建筑物同绿地、空地之间的关系; c) 由比例、尺寸、风格、结构、材料、色彩和装饰决定的建筑物的内外形式; d) 市镇或城区同周边自然和人为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 e) 市镇或城区在历史中形成的多种功能。 任何对这些特质的威胁将危及历史性市镇或城区的真实性。 3. 居民的参与和关注对保存计划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应当受到鼓励。历史性市镇和城区的保存工作首先要考虑这些居民。 4. 历史性市镇或城区的保存工作要求慎重行事,要有一个系统的步骤和方针。但由于个别案例会引起各种具体问题,应该要避免思维僵化。 方法与手段 5. 要在多学科研究之后进行历史性市镇和城区的保存规划。 保存规划必须强调包括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技术、社会学和经济学在内的各种相关要素。 应明确规定保存规划的首要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法律、行政和财政上的必要措施。 保存规划应致力于确保历史性城区和市镇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保存规划应该确定哪些建筑物必须得到保存,哪些建筑物在特定环境下应该保存,以及

城市建设与历史保护

如何处理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保护的关系 城市建设是现代都市文化展现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城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实施的城建工程却使众多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问题,再一次推到城市建设者面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怎样使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相得益彰,让当代城市既展现出现代文明的普遍性,又保留民族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的关系 遗址是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遗址是人类活动的遗迹,是由历史原因形成并遗留至今的古代的、民族的东西,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文物保护法律所保护的对象。按照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规化区范围内的遗址等历史古迹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可能会格格不入,因而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就不可避免的会对遗址及遗址赖以存在的历史、人文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但在现如今,城市竞争、区域竞争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更根本更深层的是体现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竞争,最终必然是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城市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是不断变迁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现存的城市只是城市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因此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打破或推倒原有固化的遗址遗迹及其环境风貌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实例所证明。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等都是如此,它们都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结合,最终使其成为世界典范,为城市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例如杭州,虽然多数人认为杭州已经丧失了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华贵风貌,但更多的是将现代化的建设与历史结合,她浓浓的文化气息依然存在,对城市整体的格局和古迹做了保护和延续,以现代的元素烘托历史遗存遗迹,从而使城市历史文化古韵大放光彩。 二、正确处理学习借鉴与张扬个性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鲜明的城市特色可以唤起市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会吸引着人文和经济要素不断聚集,为发展提供动力。城市本该是和人类的语言、身体一样,是一种特殊的书写文本,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让人阅读出个性。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交流活动的空前频繁,文化趋同已成为“地球村”的共性,反映到城市的物质环境中就是“千城一面”。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布局雷同、风格相仿的城市街区,让人们感到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别处的城市却越来越熟悉。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树立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寄希望于城市在短时间内拥有更多“新、奇、怪、高”的建筑,这会使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 城市发展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遗址等所表达的历史文明都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其共同融入城市发展需借助于事前的统筹安排、事中的修正执行、事后的保护控制等措施。制定并实施城市规划就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即就是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当然,规划手段并不仅指对象城市的物质形态,比如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整体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方面,而且也可涉及城市文化的精神方面。通过城市规划,将城市发展中需传承的历史文明与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的现代文明融为一体。

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策略探究

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19-05-06T10:57:20.44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6期作者:傅鹏聪蔡利飞 [导读] 文章主要针对济宁的历史城区的保护工作以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从而为济宁历史城区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傅鹏聪蔡利飞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对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进一步提升,在历史城区的保护工作中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历史城区的保护以及稳定发展,一直都是人们所重视的工作,而且也是促进传统文化稳定发展的关键工作。要在维护和保护城市历史建筑以及历史街道的情况下,应有效的降低现代化城市在布局发展中对其带来的影响,所以要从多个角度来开展历史区域保护工作,这样才能为历史区域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城镇稳定发展提供有利保障。文章主要针对济宁的历史城区的保护工作以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从而为济宁历史城区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历史城区;保护;发展策略; 一、济宁历史城区的保护与发展意义 济宁是孔子的诞生地,其属于人文始祖的重要活动地区,更是我国中华文化关键的发祥地,可以说济宁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济宁的历史与水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对于南北朝时期的济宁是一个小村庄,但在运河开通以及兴盛后,为济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在济宁的历史城区内历史建筑的资源也是非常丰富地,所以必须对其进行保护,由此才能为其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对于济宁历史城区的文化特点以及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其具有悠久的商贸文化,商业街巷高达百余条,也包含很多的非物质物化遗产,餐饮、酿造工艺以及竹器和戏曲文化,还有诗词歌赋等都是能够反映老城文化特征的重要部分。但在实际的历史城区保护中,还需要对实际中进行解决,由此才能为济宁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历史城区的保护和发展模式分析 针对城厢营建工作结合地理条件,依托护城河以及老城墙等,由此的构建历史城区的保护绿带,确保整体环境能够达到良好的标准与要求。对于古城必须要开展整体保护工作,新旧两城应分开进行发展,从而建立鲜明的对比,由此形成特色历史城区。也要实现的文化保护与生活进行完美的融合,通过建立文化消费和旅游景区等,这样不仅能够为商业开发提供保障,对于文化传承也有一定意义。也要进行拆除现代造古城的模式,从而彻底打造真正的古城。更要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共同开展,由此更好地体现古城原生态风景,为保护历史城区提供有利保障。也应针对街巷改造和环境提升等角度来开展工作,实现景中村改造以及新农村示范,并建设人民公园,也要实现还河于民、营造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建立小巷改善以及危旧房的改善,为获得人们满意口碑提供保障。 对于大规模的重建城墙以及古城等工作,在济宁现实情况下是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展。 三、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实现城厢再现的要求 对于历史城厢的形态,由于济宁城市的形态和河道是有密切关联的,因此要注重沿河工程的开展,将河道渗透到城市肌理中。因此应实现城市意象的再现,建立完善的环城绿带,针对地理面积来确保绿色植物的建设,从而为良好环境的建设提供保障。并且也要对城区水系统进行明确,由此为后期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障。更要对街巷格局进行梳理,明确地理情况,并对街道网络关系进行明确,通过运用当前三维模式来构建历史街巷模型,从而寻找那些已经消失的坊巷,应制定完善的城厢机理图(如图1)由此为调理历史城区的形体格局提供保障。 图1.城厢机理图 (二)整体功能进行重构 对于实际中的问题就在于现在用地中居住用地为39.3%作用,而公共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用地在11.1%,其比例相对较高。也包含2.3%工业用地、18.2%商业设施用地等,绿地与广场用地在13.6%,其占比相对偏低,而且空间也呈现不足表现。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地规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源于文物建筑的保护。自19世纪末起,世界各国陆续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建筑。法国1840年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1887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1930年颁布了《景观地保护法》;英国1882年颁布了《历史纪念物保护法》,1900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修正案,1913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1931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修正案,1953年颁布了《历史建筑与古纪念物法》;日本1897年制定了《古社寺保存法》.1919年制定了《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1929年制定了《国宝保护法》,1950年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美国1906年制定了《古物保护法》等。 196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通常所称的《威尼斯宪章》。《威尼斯宪章》的制定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它确定了文物建筑的定义及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其指导意义延续至今。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其中有一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出了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自20世纪60年代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开始从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 1962年,法国颁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马尔罗法令》,又称《历史街区保护法》。之后,很多国家也陆续制定自己国家历史地段保护法规,如丹麦、比利时、荷兰分别于1 962、1962、1965年在各国《城市规划法》中规定了保护区;日本1966年颁布《古都保存法》,并于]975年在《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中增加“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的内容;英国于1967年颁布的《城市文明法》中将有特别建筑和历史意义的地段划定为保护区;美国于1935年制定了《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法》,于1966年制定了《国家历史保护法》等。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9届会议提出《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内罗毕建议》重点提出了历史地区在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保护措施,并将研究、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地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或称《华盛顿宪章》),是继《威尼斯宪章》之后又一个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国际性法规文件。这一文件总结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在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明确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和保护原则。《华盛顿宪章》再次提到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并明确指出,城市的保护必须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之中。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1930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古物保存法》,1931年7月又颁布了《古物保存法细则》,

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和保护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街区,那是属于城市的记忆,是文化的承载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根,对其保护与更新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须知历史街区是不可恢复的。一旦破坏了,就不能挽回。保护历史街区,就是保护我们的城市,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1 追溯历史街区保护的历史 回顾历史,国际上公认的第一个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1933年)中有一节专门讲述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这一概念,但仅仅针对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能代表某时期的建筑物,可以教育人民者;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其保护古建筑和其历史街区是以对人的关注、对它所定义的城市四大功能之 一的居住为前提的。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文物古迹概念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体现出对文物和建筑环境的重视。现代街区的保护法规最早出现在法国,1962年的《马尔罗法令》(《历史街区保护法令》)率先制定了保护历史地段的规定。1976年《内罗毕建议》是真正使历史街区保护达到国际公约,“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还包括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立法和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2 历史街区保护在中国 当代中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民众混淆了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和保护方法。大部分人在认识上对“保护”所包涵的内容不够明确,存在误区,甚至是错误的,

其中不乏政府官员和一些专家。而保护需要有明确的基本认识:首先要把保护文物古迹与保护历史街区区别开来:文物古迹己念物(Monuments)是包括遗址、艺术、墓葬、石刻等建筑物,它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与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不发生直接的必然联系。对于不同的历史街区中,包含四个要素: 1)街区肌理,主要包括街巷格局、空问形态、历史名称、重要标志物和景观画面等; 2)历史遗存,主要是指历史建筑,也包文献标识码:A括桥梁、河道、堤坝、遗址、古树等; 3)风貌基调,主要包括建筑尺度、色调、各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等; 4)文化内涵,即非物质遗存,主要包括名人、名事、服饰、饮食、生活习性。保护文物古迹的目标,是尽量保存其历史的真实性,即不动或者博物馆式的保护。而保护历史街区的目的是在改善其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所变化更新,尽量使其历史要素得到保存延续。但一些地方政府因经济目的、改善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知名度,把些名人故居作为古迹,通过博物馆式的保护(翻新或者整修), 对其周边的建筑却大面积拆除,建适合旅游的配套设施如仿古商业街,不伦不类,真古董被打造成了假古董,原住民被逐步分化肢解,商业的充斥,破坏了原有的历史人文环境。如讨论关注最多的是北京老城区历史街区的保存和更新,城区的大量传统历史街区——四合院、胡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所处的环境非常不好:多数老房屋危险残破,或经过多次翻修已失去了原貌;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状态和生活品质不理想,居民生活质量很差;许多历史街区内已插入不少质量很差的非传统风貌的永久或半永久建筑,传统风貌已经残缺不全。虽然北京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行动,圈定并规划了许多历史街区作为保护对象,但形势不容乐观,

浅谈我国的城市历史保护

浅谈我国的城市历史保护 发表时间:2013-08-20T10:14:35.85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9月上供稿作者:陈丽[导读] 中国城市在过去30 年的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取得非凡的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经历着历史文化的丧失之痛。陈丽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将城市设计引入城市历史保护的条件已趋于成熟。因此,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城市历史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市设计的保护策略对我国城市历史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城市设计历史保护策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大规模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开发”与“保护”逐渐形成一对矛盾体,以往的规划体系显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城市建设运作模式的快速变革。20 世纪80 年代初,基于市场经济环境条件而产生的城市设计概念被适时地引入到我国。实践表明,城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系,能够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二维与三维、开发与保护、局部与整体、私人与 公共等一系列矛盾,从而达到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1 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意义 中国城市在过去30 年的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取得非凡的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经历着历史文化的丧失之痛。面对尖锐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和城市特色逐渐消退的问题,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成为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国城市历史保护研究至少可追溯至梁思成在20 世纪上半叶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法规的制订标志着中国城市历史保护工作范围的扩大、力度的加强、认识的提高和方法的进步。在很多地方,和新城的建设相平行,城市历史地区的保护更新得到了同样的重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当今城市建设的主体内容。 2 我国城市历史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内在制约因素。一方面是追求政绩,对于城市的历史保护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见效的,它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纷繁复杂的任务。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城市对历史保护的提出并不都是经过严格调查和科学论证,而是作为政府领导者政绩工程的需要而提出的。然而,随着政府领导者的升迁,新一任领导又会产生新的思路,这种现象对于城市历史保护的延续性极为不利。城市历史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蕴含巨大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保护不利,将造成人类共同财富的损失。城市历史保护除了要拥有健全的外部法制环境之外,还需提高政府决策者与市民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是编制人员单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乡土人情,因此对城市历史保护的思路也应该各有侧重、各不相同。对于城市历史的保护不应是为了附庸商业和旅游的创造与模仿,而是应着重反映历史上一脉相承至今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才是城市历史保护的根本原则。目前我国的城市历史保护规划一般都是作为政府的指令性项目,由相关的设计单位编制,一般都是以规划师和建筑师为主。但由于城市历史保护涉及到广袤的知识领域,因而任何个人都是无法胜任的。参与设计的人员除了规划师、建筑师外还应包括市场分析、环境保护和旅游策划等多方面专业人员,共同组成专家组。这样不仅有利于更深层次地挖掘城市特色,而且也对城市历史保护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有力的保证。 2.2 外在环境影响。一方面是经济环境,改革开放以前,城市规划的每一层次都是在集中的计划下进行的,这使得城市建设过程纯粹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①建设资金由原来的国家单渠道投放变为由国家宏观调控的多渠道投入,②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建筑作为商品进入流通市场,房地产业开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时期集中的规划和管理体系已失去控制效力,“市场”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物质要素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经济理性” 逐渐替代了“文化理性”,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许多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被破坏了,一时之间,“开发”还是“保护”成为每个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另一方面是法制环境,我国目前对城市历史保护的规划设计多表现为宏观控制下的政策、法规和控制指标。单纯的自由化竞争本身具有缺陷,容易造成社会系统的混乱,而单纯的计划又不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结合一些符合微观经济规律的策略和方法,制定出灵活的方案,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3 城市历史保护策略 3.1 根据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最基本、最有特色的成果表达形式,也是鼓励和弹性控制各种开发活动的有效手段。将历史保护区的土地使用功能、空间组织、建筑形态、交通组织、景观环境等方面内容纳入到导则控制中,以保证该区域保护实施的环境品质和空间整体性,从而为该地区形象的视觉协调提供基本准则。 3.2 补贴建设资金。根据开发商对城市历史区或历史建筑保护的贡献大小,可以直接或间接的为开发活动提供资金上的补贴。主要的措施有:减免税收和转让建筑外观拥有权。减免税收,即开发商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开发建设或保护历史、自然资源,将得到在一定时期内免征或少征所得的优惠,但这种奖励应建立在严格的法律程序下;转让建筑外观拥有权,即对于城市中一些有价值的建筑或构筑物,如果拥有者没有能力保护和维修,可以把建筑外立面的拥有权交给公共或某一指定机构,由对方对该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拥有者仅保留建筑内部的使用权,而没有对建筑立面进行更改和拆除的权利。 3.3 奖励建筑面积。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一些重要的历史街区、标志性建筑常常受到新开发建设活动的威胁,运用奖励建筑面积的手段不仅有助于保护城市资源和特色,也可以从解决保护这些资源的经济困境。空中开发权转让是保护城市历史最为有效、最有特色的城市设计实施手段。具体的做法是把城市历史区或历史建筑的上空未被开发的空间权转让到其他基地中,得到开发权的开发商将被允许在容积率控制之外增加一定的建筑面积。 4 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设计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虽然已经能够较好地适应城市建设运作模式的变革,但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然而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应用在城市历史保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参考文献 1 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职业中学

三 历史保护与城市特色维护

第三章历史保护与城市特色维护 一城市特色的含义 城市特色:是一定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它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形式。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息息相关,蕴藏着人与社会的内在素质,反应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其本质属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城市特色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褒义的、形象的、艺术的概括。 2 城市特色,大多经历了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年的积累和沉淀而成。形成难,但破坏易。要伐倒一棵300年的大树只需要15分钟,要推倒1000年的建筑也许只需要1天。 3 维护历史城市的固有空间品质,对于提高每个城市的固有特色及美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就像老人们脸上有岁月留下的痕迹,一个真正有特色的城市并不全是新的。 4 构成城市识别性的主要成分包括三个方面:①形体环境特征和面貌;②可观察的活动和功能;③含义或象征。城市鲜明的特色和强烈的地方感取决于:建筑风格、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记忆与隐喻、地方材料的使用、技艺、重要建筑与桥梁选址的敏感性、文化差异与历史、人的价值观、高质量的公共环境、日常性和季节性的全城活动等方面,可见城市特色问题涉及面之可。 二水——城市的生命与灵魂 1 水既是城市的自然景观也是文化景观 《论语》有“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如果说山与大多数城市有关,则水是与所有城市有关。古代的城市选址、规划布局受风水思想影响很大,讲究“藏风得水”,“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辑,而后可建,不然只是堡塞而已”。 水对于城市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水体的污染直接影响城市的水质和水量,水的循环过程维持了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人类是生活在有水所支配着的自然体系中,并由此而生存下来,同时得到心灵慰藉。因此,水的功能往往表现出多层次性,人们无论从精神上或肉

浅谈中国历史街区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中国历史街区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城市化向郊区乃至乡村不断蔓延,整个城市被吞没在现代化、一体化的洪流中。社会文化被不断的同质化,带来历史文化记忆的流失,往日象征地域历史特征的历史街区文脉正在逐渐流失。同时各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改造、开发也正逐渐在历史街区中蔓延开来,城市的历史记忆在这个时代收到了强烈的冲击。本文从居民置换、旅游破坏两个层面分析城市化进程带给历史街区的冲击,并探讨如何用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挽救濒临同质化的历史文化街区。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快速置换,过度开发,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历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城市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人类的第二大创造,成为其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体记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城市化向郊区乃至乡村不断蔓延,整个城市被吞没在现代化、一体化的洪流中。笔者从居民置换、旅游破坏两个层面分析城市化进程带给历史街区的冲击,并探讨如何用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挽救濒临同质化的历史文化街区。 1.居民快速置换带来的文脉缺失 许多历史街区,尤其是传统商业街区,近年来经历了居民的大规模搬迁和快速置换。在街区的改造与更新过程中,不少原居民自

愿或引导性地向外搬迁,同时,较低的生活费用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自发迁入。过去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居民更新在极其短暂的几年内完成,而这一突变性的社会结构变化使历史街区城市记忆的延续与传承成 为问题,进而影响到了历史街区的文脉保护。城市记忆作为构成历史文脉的基础,是在长期的积累中逐渐沉积而成的。城市记忆的主体,即居民的快速变化必然打破这一平衡。 1.1居民快速置换的形式 历史街区的居民快速置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大量 外来人口的迁入和部分原居民的迁出。这两个过程分别可以运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同心圆模型和过滤模型加以解释。 根据同心圆模型,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往往处在城市的中心 区和旧城区,交通便捷、就业机会多且租金相对较低,外来人口作为低收入群体,比较喜欢在这样的地区租房务工,又基于网络效应,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外来人口聚居区;而根据过滤模型,部分原本居住于大街区内的原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又对生活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当街区内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的时候,这一部分群体迁出,同时也留下了部分房屋给以外来人口为主的低收入群体,形成住房、社区过滤的局面。这两个过程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相符相承,形成了居民快速置换的现象。 1.2快速置换带来的居民认知差异 原居民和外来人口由于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的不同,他们之 间关于城市记忆的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原居民,大多凭借房租和

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

徽派民居建筑技艺特色研究 ----《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作业徐宽摘要: 徽派古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枝奇葩,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在民居布局、空间处理、装饰细部的处理以及色彩的应用上都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美学思想,对其作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对现代环境艺术、造型艺术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建筑;美学 第一部分、概述 位于皖南的绩溪,属于古徽州地区,古徽州地区还包括现在的黟县、歙县、休宁、祁门、婺源,共辖6县,是一片文化历史灿烂悠久且保留完整的区域。徽州地区虽地处僻壤、交通不便,但它却拥有无限的魅力。这里峰峦奇秀,水流碧清,林木葱翠。在徽州地区的建造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即叫徽州民居,也称徽派民居。徽州地区自秦建制,有着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兴盛于南宋以后,在明清达到了鼎盛,期间孕育了先进的经济、技术和灿烂的艺术、 文化。两千多年以来,悠久的历史沉淀,加上北亚 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加之在这块被誉为“天然公 园”里生活的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树 一帜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 村镇布局和建筑空间与大自然的山光水色融 为一体,充分显示了它的有机品质,即建筑物的规 划布局在功能和美学上与当地自然环境、生活习俗 协调统一;建筑本身能满足使用灵活的要求;建成 建筑形象的材料、结构构造、色彩装饰具有地方特色。 第二部分、徽派民居的成因 徽州地区的土著是“古越人”,他们是先秦时候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居住特征是“巢居”。自汉代开始,中原大规模向徽州地区移民,带来了中原汉文化,并且后来反客为主,成为徽州文化的主流。但是汉文化并没有完全抛弃越文化,更没法脱

历史街区保护

1、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对中国某城市城市更新区域或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城市更新区域和街区的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论述,形成认知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关内容完整的思想体系。题目自拟 2、充分了解城市更新区或历史街区现状及保护开发状况, 从交通(城市道路系统、交通枢纽站点、道路断面设计、交叉口、停车场及行人), 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历史遗存, 城市风貌保护, 邻里关系的构筑, 传统文化的传承、 城市功能组织及 空间构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逐步解决问题。 3、论文统一A4格式,穿插照片,图片、速写以辅助分析,要求用自己的思想分析总结,不得抄袭他人或网络内容,设计版式不限。 4、着重分析所选地点的城市特色并加以延伸,鼓励总结自己认知的设计方案并加以分析。 都城隍庙历史地段城市更新 西安都城陛庙历史地段的区位 西安都城陛庙历史地段位于西安市明城区莲湖历史风貌保护区的范围内,西大街的 中段,它距钟楼的直线距离约1000米,距北院门回民街的距离500多米,属于城市的 中心区。都城隆庙历史地段范围包括南临城市主干道西大街,北至庙后街,东起北广济 街,西至大学习巷的区域,整个地块面积10余万平方米。都城陛庙地段内部及其周围 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能代表西安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地段。 都城陛庙历史地段区位图如图4.1所示 西安都城煌庙地段的历史沿革 西安都城陛庙修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其统辖西北诸省,等级最高,故称“都城陛庙”,系当时全国三大都城煌庙之一。起初都城陛庙并不位于西大街上,而是位于东门内的九耀街,由原唐辽王薛仁贵的府邸改建而成。后来为了镇压薛丁山(薛仁贵之子)的冤魂之所—铁丘坟, 而于公元1433年(明朝宣德八年)移建于现址,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清顺治时(1644一1661年)屡加扩修,雍正九年(1731年)大殿毁于火后,由川陕总督年羹尧用拆除明秦王府的木料砖瓦又扩充修建。具有关资料记载,重修后的西安都城煌庙“规模宏大,栋宇崇宏,雄伟壮观,甲于关中”。庙门口有五间大牌坊,斗拱飞檐,气宇非凡,蔚为壮观。牌坊前由一对铁狮子镇守,山门内有一条百米长的青石雨道,两侧是威武雄壮的“帅神”相封守护。由南向北,依次是文昌阁、钟鼓楼、二山门、戏楼、牌坊、大殿、二殿、牌楼、寝殿。两侧是道众居住修真的东西道院,共有33宫。整个都城陛庙布局整齐、左右对称、规模宏大、碧瓦丹檀、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美轮美灸,是一座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道教文化的胜地。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时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第十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 更新 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源于文物建筑的保护。自19世纪末起,世界各国陆续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建筑。法国1840年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1887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1930年颁布了《景观地保护法》;英国1882年颁布了《历史纪念物保护法》,1900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修正案,1913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1931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修正案,1953年颁布了《历史建筑与古纪念物法》;日本1897年制定了《古社寺保存法》.1919年制定了《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1929年制定了《国宝保护法》,1950年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美国1906年制定了《古物保护法》等。 196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通常所称的《威尼斯宪章》。《威尼斯宪章》的制定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它确定了文物建筑的定义及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其指导意义延续至今。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其中有一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出了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自20世纪60年代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开始从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 1962年,法国颁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马尔罗法令》,又称《历史街区保护法》。之后,很多国家也陆续制定自己国家历史地段保护法规,如丹麦、比利时、荷兰分别于1 962、1962、1965年在各国《城市规划法》中规定了保护区;日本1966年颁布《古都保存法》,并于]975年在《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中增加“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的内容;英国于1967年颁布的《城市文明法》中将有特别建筑和历史意义的地段划定为保护区;美国于1935年制定了《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法》,于1966年制定了《国家历史保护法》等。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9届会议提出《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内罗毕建议》重点提出了历史地区在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保护措施,并将研究、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地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