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

三角形易错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8cm,AB=3cm,则BC=_________cm.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若腰不大于底边,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如图:a∥b,BC=4,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则a与b的距离是_________.

5.小亮家离学校1千米,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如果小亮家与小明家相距x千米,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6.已知△ABC两边长a,b满足,则△ABC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_________.

8.图1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2;再分别连接图2中间小三角形的中点,得到图3.(若三角形中含有其它三角形则不记入)

(1)图2有_________个三角形;图3中有_________个三角形

(2)按上面方法继续下去,第20个图有_________个三角形;第n个图中有_________个三角形.(用n的代数式表示结论)

9.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7,且有两边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

10.两边分别长4cm和10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c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8.

=180

2.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8cm,AB=3cm,则BC=2或3或2.5cm.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若腰不大于底边,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5<x≤.

4.如图:a∥b,BC=4,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则a与b的距离是3.

×

5.小亮家离学校1千米,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如果小亮家与小明家相距x千米,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2≤x≤4.

6.已知△ABC两边长a,b满足,则△ABC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6<l<10.

,可得+

7.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36°或90°或108°.

BAD=∠ADC=∠

8.图1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2;再分别连接图2中间小三角形的中点,得到图3.(若三角形中含有其它三角形则不记入)

(1)图2有5个三角形;图3中有9个三角形

(2)按上面方法继续下去,第20个图有77个三角形;第n个图中有(4n﹣3)个三角形.(用n的代数式表示结论)

9.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7,且有两边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7或19.

10.两边分别长4cm和10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常考易错题集锦

第五单元 例1:1.与n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和()。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 ①x的一半:②x与的积: ③m的6倍与4的和:④a与b的差的6倍: 练习:1. 2x加上3乘5的积等于20.8,用方程表示为() 2.比x的7.5倍少10的数是();b的2倍与c的4倍的和是 ()。 3. 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百位上的数字是c,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A.a+10b+100c B.a+b+c C.abc 例2:判断 1.a2与a?a都表示两个a相乘。()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3.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是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5.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6.因为22=2×2,所以a2=a×2 () 7.3X-7=0.5既是等式又是方程。() 8.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例3:解方程 4x+1.2×5=24.4 (16-2x)÷3=0.4 练习: 9×4+1.5x=132 6x+49=247 128-8x=60 (x-1.2)÷6=4.2 例4:晓洋看一本200页的书,已经看了5天,平均每天看16页。剩下的要15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练习:阳光小学共有教职工80人,其中女教职工人数比男教职工人数的2倍7人,这个学校的男、女教职工各有多少人? 水果店运来橘子和苹果各12筐,一共重600千克,每筐橘子重2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例5:杭州到上海全程长198km。快车和慢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1.5小时后两车相遇。慢车每小时行48km,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习北京和上海相距1320千米。甲、乙两列直快火车同时从北京和上海相对开出,经过6小时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第六单元 例1:有一堆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一层有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根。 练习:1.有一堆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一层和最下面一层共有m根,一共堆了n层,这堆原木有()根。 2.把一批同样的圆木堆成下图的形状,上层是5根,下层是10根,一共6层。如果这批圆木共重26.1吨,每根圆木重多少吨? 例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底的一半,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25平方米,如果它的上底增加15米,下底减少15米,那么它现在的面积是()平方米。 2.把三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围成图形的面积,()最大。

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易错题(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易错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的对角线AC的中点D.若矩形OABC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 A.2 B.2C.D.2 2.已知点P(m,n),Q(a,b)都在反比例函数y=﹣上,且m<0<a,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n+b<0B.n+b>0C.n<b D.n>b 3.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B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D,交BC于点E,若AB=4,CE=2BE,,则k的值为() A.3 B.2C.6 D.12 4.如图,直线y=x﹣a﹣2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则当线段AB的长度最小时,a的值() A.0B.﹣1C.﹣2D.2

5.若函数y=﹣的图象上有三个点(﹣1,y1),(﹣,y2),(,y3),则y1,y2,y3必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3<y2<y1C.y3<y1<y2D.y2<y1<y3 6.如图,矩形AOBC的面积为4,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支经过矩形对角线的交点P,则k的值是() A.4B.2C.1D. 7.如图,点A(m,1),B(2,n)在双曲线y=(k≠0),连接OA,OB.若S△ABO=8,则k的值是() A.﹣12B.﹣8C.﹣6D.﹣4 8.已知双曲线y=经过点矩形ABCD的顶点A、B,矩形边AB:BC=3:2,且矩形的顶点C在x轴上,点A的纵坐标是点B的纵坐标2倍,BD∥x轴,点D的横坐标是,则k的值为() A.6B.12C.18D.24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第二象限和第一象限,AB与x轴平行,∠AOB=90°,OA=3,OB=4,函数y=(x<0)和y=(x>0)的图象分别经过点AB,则的值为() A.B.﹣C.D.﹣ 10.如图,已知点A(0,4),B(1,4),点B在双曲线y=(k>0)上,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过C的直线交双曲线于点D,交x轴正半轴于点E,且CD=DE,则线段CE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A.4≤CE<4B.4≤CE<2C.2<CE<4D.4<CE<2 11.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1=和y2=(k1<k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于 A、B两点,若S△AOB=3,则k2﹣k1的值是() A.8B.6C.4D.2 1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2和y=(m≠0)的图象大致是()

高考物理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 (3)

高考物理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 碰撞与动量守恒 例76: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两木块A和B,A的质量大,现同时施加大小相等的恒力F 使它们相向运动,然后又同时撤去外力F,结果A和B迎面相碰后合在一起,问A和B合在一起后的运动情况将是() A.停止运动 B.因A的质量大而向右运动 C.因B的速度大而向左运动 D.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A的质量大,所以它的惯性大,所以它不容停下来,因此应该选B;或者因为B的速度大,所以它肯定比A后停下来,所以应该选C。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能够全面分析题目条件,只是从一个单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失之偏颇。 【解题指导】碰撞问题应该从动量的角度去思考,而不能仅看质量或者速度,因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这两个因素是一起起作用的。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由动量定理知,A和B两物体在碰撞之前的动量等大反向,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因此碰撞之后合在一起的总动量为零,故选A。 练习76: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两球相碰后有一球停止运动,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碰后,A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大于B的动量 B.若碰后,A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小于B的动量 C.若碰后,B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大于B的动量 D.若碰后,B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小于B的动量 例77: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匀速向右运动。当车中的砂子从底部的漏斗中不断流下时,车子的速度将()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D. 无法确定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随着砂子的不断流下,车子的总质量减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总动量不变,所以车速增大,故选C。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时,研究对象的选取出了问题。因为,此时,应保持初、末状态研究对象的是同一系统,质量不变。 【解题指导】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时候,在所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系统一定不能发生变化,抓住研究对象,分析组成该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动量变化情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中考物理复习易错题集锦

2016年中考物理复习易错题集锦 班级姓名成绩 1、如图所示若F 1=2N,F2=2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N B、4N C、2N D、无法确 定 2、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 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 则物体的重力为( ) A. 一定等于8N B.一定小于8N C. 一定大于8N D. 以上情况全部有可能 3、如图所示是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种不同的液体在相同的酒 精灯下同时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两种液 体的比热容之比C a:C b为() A.3:1 B.1:3 C.2:5 D.5:2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重20N,通过滑轮挂着 10N的物体B,当用15N的水平拉力F向左拉A时,A恰能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时撤去拉力F,则A将()(绳足够长且不计滑轮和绳重) A.立即静止 B.立即向右运动 C.向左运动后静止 D.向左运动后再向右运动 5、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 G2提高相同高度() A.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6、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升高了2m,拉力F 所做的功为 8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 A.280N B.28N C.160N D.16N 7、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如图哪一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 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高度(h)的关系() 8、如图所示,B为AC的中点,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 晰的缩小像,则凸透镜( ) A.应该放在B、C之间的某处 B.应该放在A、B之间的某处 C.应该放在B点 D.可能放在蜡烛的左侧某处 9、把一个实心小蜡块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3.2g,若把该蜡块再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 (已知 3 3 3 3/ 10 .8 , / 10 .9 0m kg m kg? = ? = 酒精 蜡 ρ ρ ) A.2.3g B.3.2g C.3.6g D.4.0g 10、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S′与镜前物体到镜面的距离S的关系可以用图像表示.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一、填空题。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 ? ? ? ? ?)。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了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张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 ? ? ? )。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 ? ? ? ?),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 ? ? ?)%。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 ? ?)。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 ? ? ? ? )。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 ? ? ? ?)。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 ? ? ? )。 8、把一个半径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 ? ),面积是( ? ?)。 9、( ? ? ?)米比9米多40% , 9米比( ? ? )少55%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 ? )%;160千克比200千克少( ? ?)%;16米比( ? ?)米多它的60%;( ? ?)比32少30% 。 10、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 ? )。 11、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 ? )。 12、某种皮衣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元。 13、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 ?)% 。 二、判断题。 1、某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阶5%,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相等。( ? ?) 2、在含盐20%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 ?) 3、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25%。 ? ? ?( ? ? ?)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 ? ? ? ?( ? ? ) 5、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 ? ? ? ? ? ? ( ? ? )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难题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较难题训练 1、若y=(a+2)x a2 +2a-1 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则a= 。 2、已知反比例函数x y 1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x A 、),(22y x B 且21x x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1y 与2y 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3、函数8 y x = ,若-4≤x<-2,则( ) A 、2≤y<4 B 、-4≤y<-2 C 、-2≤y<4 D 、-4的图象上,斜边 1OA 、12A A 都在轴上,则点2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6.已知n 是正整数,n P (n x ,n y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 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1x 1=,2x 2=,…,n x n =,记211y x T =,322y x T =,…,1099y x T =;若1T 1=,则921T T T ??????的值是________. 7、如右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x k y 1 =,x k y 2=,x k y 3=在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1k 、2k 、3k 的大小关系为( ) A. 321k k k >> B. 123k k k >> C. 132k k k >> D. 213k k k >> 8、如右图,△OP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集锦71例(带答案)Word版可打印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71例(带答案)可打印 1、小明搬新居,在测量窗户玻璃的长度和测量窗帘的长度时应分别选用分度值是多少的刻度尺?()A.cm,dm B.mm,cm C.um,mm D.mm,m 2、测量一个人的脉搏时,1min跳动了75次,这个人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_____S.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前1.75s时的速度大小是() A.12.5m/s B.2.5m/s C.0.4m/s D.1.25m/s 4、小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5m/s,小陈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4m/s,这说明() A.上学时,小李骑车比小陈快 B.小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陈家到学校的距离远 C.小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陈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 D.任何时候小李骑车的速度都比小陈快 5、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A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 .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三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A、B、C,速度大小分别是:V A=180m/min,V B=12m/s,V C=3.6km/h,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运动最慢的是______. 8、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______km/h,合______m/s. 9、在学校的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右图所示,小聪和小明积极的谈论这个问题: (1)降落伞下落得越慢,说明其运动速度越________ (2)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要测量物理量有_____、_____; (3)用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5)在这次比赛中也可以通过相同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6)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A.60 m/s B.6 m/s C.1 m/s D.1 m/min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利用密度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然后根据p gh ρ=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 因为液体的质量相同,并且V 甲>V 乙,则由m V ρ=可知,ρ甲<ρ乙;又因为高度相同,则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p 甲<p 乙。 故选B 。 2.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则一个体格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 .50mm 3 B .50cm 3 C .50dm 3 D .50m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密度公式m V ρ=得m V ρ=,知道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便可求出学生的体积。 【详解】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又 331.010kg/m ρρ≈=?人水, 根据密度公式m V ρ= 得 33 33 50kg 0.05m 50dm 1.010kg/m m V ρ = = ==?; 故选C 。 3.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

1.29kg/m 3) A . 2.5kg B .25kg C .250kg D .2500kg 【答案】C 【解析】 【详解】 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 =10m ,b =6m ,h =3.5m 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 =10m×6m×3.5m=210m 3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 =1.29kg/m 3 ×210m 3 =270.9kg ,故选C . 4.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 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 总。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 ) A .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 B .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 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 D .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体积要用量程测量,量程的形状细而长,放在天平上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倾斜而摔碎。 【详解】 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液体的质量是不合适的,因为量筒的形状细高,重心高,重心越低越稳定,越高越不变稳定。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容易掉下来摔碎,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的测量,测量液体的密度常用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 2;④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 1-m 2;⑤计算液体的密度。 5.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 盛满酒精(33 0.810kg /m ?)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 A .10克 B .8克 C .9克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ρ= m V ∴溢出的水体积: V=m ρ=333 1010kg 1.010kg /m -??=10×10-6m 3 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里,则V 排=V 金属球=V ,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m 酒精= ρ酒精V 排=0.8×103kg/m 3×10×10-6m 3=8×10-3kg=8g

小学五年级数学《圆》易错题

《圆》易错题集锦 一、填空 1、在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周长是()厘米。 2、如果一个圆的半径由2厘米增加到4厘米,周长要增加()厘米。 3、两圆半径的比为4:5,则直径的比为():(),周长比为():(),面积比为():()。 4、李平想在一个长5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 1、因为d=2r,所以同一个圆的任何两条半径都能组成一条直径。()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一定相等。() 3、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3倍。()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 6、两圆的半径比是2:1,则其周长的比是4:1。 7、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所画的圆的直径就是3厘米。() 8、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9、圆周率π=3.14.() 10、圆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11、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1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13、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的比值是π。()

14、两端在圆上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15、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 三、画图 1、画一个半径是1.5厘米的圆。 (1)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2)画出它的一条对称轴。 2、 四、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 五、解决问题 1、依墙而建的鸡舍围城半圆形,其直径是5米。 (1)需要多长的篱笆才能把鸡舍全围起来? (2)如果将鸡舍的直径增加2米,需要增加多长的篱笆? 2、用20米的钢筋制作直径为20米的铁环,最多能制作多少个?如果铁环的直径是35厘米,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训练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 1、若y=(a+2)x a2 +2a-1 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则a= 。 2、已知反比例函数x y 1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x A 、),(22y x B 且21x x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1y 与2y 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3、函数8 y x = ,若-4≤x<-2,则( ) A 、2≤y<4 B 、-4≤y<-2 C 、-2≤y<4 D 、-4的图象上,斜边1OA 、12A A 都在轴上,则点2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6.已知n 是正整数,n P (n x ,n y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 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1x 1=,2x 2=,…,n x n =,记211y x T =,322y x T =,…,1099y x T =;若1T 1=,则9 21T T T ??????的值是_____ ____. 7、如右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x k y 1 =,x k y 2=,x k y 3=在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1k 、 2k 、3k 的大小关系为( ) A. 321k k k >> B. 123k k k >> C. 132k k k >> D. 213k k k >> 8、如右图,△OP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热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甲、乙两物质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2∶1,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温度升高了2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由同样材料组成的丙、丁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温度之比是3∶1,则两物体吸收热量之比为______。【答案】80 12:1 【解析】 【分析】 【详解】 [1]∵Q吸=cmΔt,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 c甲m甲Δt甲=c乙m乙Δt乙 Δt甲:Δt乙= c乙m乙: c甲m甲==(1×1):(2×2)=1:4 ∵Δt甲=20℃,∴Δt乙=80℃。 [2]∵Q吸=cmΔt,且丙、丁两物体由同种材料做成 c丙=c乙,m丙:m丁=4:1,Δt丙:Δt丁=3:1 ∴两物体吸收热量 Q丙:Q丁= c丙m丙Δt丙:c丁m丁Δt丁=12:1 2.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加热时间 3 J 2.810/k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则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多少; (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 和4.5min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 图线为水,b 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 4.5min 3 3min 2 Q Q = =水吸油吸 则由Q cm Δt =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故食 用油的比热容为: 3 2 c Q c Q = =水水吸油 油吸 解得: 332J 2 4.210/kg 2.810/kg 3 J 3c c ??===??油水(℃)(℃) 3.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电路类问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1R 、2R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a 、b 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只闭合开关S 、S 1时,a 、b 的指针均明显偏转,将位于中点的滑片P 向左移动,a 的示数不变,b 的示数有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b 可能是电流表、也可能是电压表 B .只闭合S 、S 2,移动滑片P ,则a 示数的变化量与b 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可能等于 12R R + C .若将b 换成另一种电表,只闭合S 、S 2,将滑片P 向右移动,2R 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大 D .若将a 与b 的位置互换,只闭合S 、S 2,则a 的示数与b 的示数的比值可能等于2R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假设b 是电流表,a 是电流表,当只闭合开关S 、S 1时,R 与R 2并联接在电路中,a 、b 的指针均明显偏转,将位于中点的滑片P 向左移动,根据U I R = 可知,a 的示数是不变的,b 的示数有变化,这种情况符合题意,所以b 可能是电流表;假设b 是电压表,a 是电流表,当只闭合开关S 、S 1时,有电流流过R 2,但没有电流流过R ,a 的指针明显偏转,b 表测的是电源电压,也明显偏转,但是将位于中点的滑片P 向左移动,根据U I R = 可知,a 的示数是不变的,b 的示数是不变的,这种情况与题意不符合,所以这个假设不成立;假设b 是电压表,a 是电压表,当只闭合开关S 、S 1时,两个电压表测的都是电源电压,指针均明显偏转,但是将位于中点的滑片P 向左移动,电源电压不变,那么两表的示数是不变的,这情况与题意不符合,所以这个假设也不成立;综上所述,b 不可能是电压表,只能是电流表,A 错误; B .假设b 是电流表,a 是电压表,当只闭合开关S 、S 1时,有电流流过b 表,b 表有示数,a 表测的是电源电压,也有示数,将位于中点的滑片P 向左移动,根据U I R = 可知,b 的示数有变化,a 的示数是不变的,大小还是等于电源电压,这种情况符合题意,所以b 可能是电流表,a 可能是电压表;只闭合S 、S 2,这时R 1与R 串联,电压表a 测的是R 两

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锦

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一、填空题。 1、1.25×0.8表示()。 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 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 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 5、把“2.58×0.03”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2.58的小数点应(),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留一位小数是()。 8、9.97÷4.2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10、两个因数的积是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 11、三个2.5连乘得积是()。 12、3x=6.9的解是()。 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千克。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千克。 14、35dm2=()cm2;7.4m2=()dm2;7.5m2=()cm;2350m2=()公顷;500平方米=()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3小时15分=()小时;1.8时=()时()分;2.15小时=()分钟;7.6米=()米()厘米。 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16、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1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高和面积(),周长()。 18、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从相邻两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如下图),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阴影部分)面积是()cm2。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已知抛物线y=﹣x2+9的顶点为A,曲线DE是双曲线y= (3≤x≤12)的一部分,记作G1,且D(3,m)、E(12,m﹣3),将抛物线y=﹣x2+9水平向右移动a个单位,得到抛物线G2.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y=﹣x2+9与x轴的交点为B、C,且B在C的左侧,则线段BD的长为________; (3)点(6,n)为G1与G2的交点坐标,求a的值. (4)解:在移动过程中,若G1与G2有两个交点,设G2的对称轴分别交线段DE和G1于M、N两点,若MN<,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答案】(1)把D(3,m)、E(12,m﹣3)代入y= 得,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 ; (2)2 (3)解:把(6,n)代入y= 得6n=12,解得n=2,即交点坐标为(6,2), 抛物线G2的解析式为y=﹣(x﹣a)2+9, 把(6,2)代入y=﹣(x﹣a)2+9得﹣(6﹣a)2+9=2,解得a=6± , 即a的值为6± ; (4)抛物线G2的解析式为y=﹣(x﹣a)2+9, 把D(3,4)代入y=﹣(x﹣a)2+9得﹣(3﹣a)2+9=4,解得a=3﹣或a=3+ ; 把E(12,1)代入y=﹣(x﹣a)2+9得﹣(12﹣a)2+9=1,解得a=12﹣2 或a=12+2 ; ∵G1与G2有两个交点, ∴3+ ≤a≤12﹣2 , 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px+q,

把D(3,4),E(12,1)代入得,解得, ∴直线DE的解析式为y=﹣ x+5, ∵G2的对称轴分别交线段DE和G1于M、N两点, ∴M(a,﹣ a+5),N(a,), ∵MN<, ∴﹣ a+5﹣<, 整理得a2﹣13a+36>0,即(a﹣4)(a﹣9)>0, ∴a<4或a>9, ∴a的取值范围为9<a≤12﹣2 . 【解析】【解答】解:(2)当y=0时,﹣x2+9=0,解得x1=﹣3,x2=3,则B(﹣3,0),而D(3,4), 所以BE= =2 . 故答案为2 ; 【分析】(1)把D(3,m)、E(12,m﹣3)代入y= 得关于k、m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m、k,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和D、E点坐标;(2)先解方程﹣x2+9=0得到B(﹣3,0),而D(3,4),然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DE的长;(3)先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确定交点坐标为(6,2),然后把(6,2)代入y=﹣(x ﹣a)2+9得a的值;(4)分别把D点和E点坐标代入y=﹣(x﹣a)2+9得a的值,则利用图象和G1与G2有两个交点可得到3+ ≤a≤12﹣2 ,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DE的 解析式为y=﹣ x+5,则M(a,﹣ a+5),N(a,),于是利用MN<得到﹣ a+5﹣<,然后解此不等式得到a<4或a>9,最后确定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 2.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点B,D的坐标分别为B(1,0),D(3,3).

教科版初二物理下册易错题汇总

教科版初二物理下册易错题汇总 1. (07福州)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 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D.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 推力的作用 2. (07武汉)A 、B 两车的质量相等,它们行驶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两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等,则A 、B 两车的功率之比 为4∶9 B .在行驶过程中,A 、B 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若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以B 车为参照物,则A 车向西行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08潍坊) 在世界女排锦标赛上,我国排球队长冯坤发球时,把球竖直向上抛出.则( )A .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上 B .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下 C .球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合力方向向下 D .球下降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合力方向向上 4. (08成都)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太空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着名叫“鹰”的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完成了人类首次到达地球以外天体的壮举。下列关于登月舱和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登月舱在月球上的质量大于它在地球上的质量 B .登月舱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等于它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C .在舱外,宇航员之间的对话需要借助于电子通讯设备,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在舱外,宇航员之间的对话需要借助于电子通讯设备,主要原因是太空中噪声太大 (08衢州)在公交车上坐着一位中学生,他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中学生对司机很有意见,于是说:“师傅,你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司机说:“我的车在转弯呢。”中学生说:“那你转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在这段对话中.这位中学生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 ) A.惯性 B.压强 C.浮力 D.压力 5. (2007苏州)如图所示,小王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将物体M 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 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 的砝码时,物体M 能以速度v 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左、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让物体M 能在水平桌面上以2v 的速度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左盘中再加上砝码,所加砝码的重为(吊盘重、滑轮与细线间和滑轮与轴间摩擦不计( ) A .G B .2G C. 3G D .4G 6. 如图所示,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两颗炸弹,在不计阻力的条件下,能正确反映飞机和炸弹运动情况的是( ) 7. (07恩施)足球运动员用400N 的力把重力为4N 的足球射向球门,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 A.运动员也受到球对他的力的作用,但这个力小于400N B.上图正确地表示出了球在飞行时的受力情况 C.阻力f 的施力物体是空气,其大小与球的飞行速度有关 D.球在空气中飞行时,作曲线运动 8. 小妍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铁块在不停运动,原来是小柯手拿一块磁铁在桌面下移动。如图所 示,当小铁块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小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小于重力 B .小铁块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C .小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重力 D .小铁块在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力作用 9. 某同学在一个密闭玻璃瓶内装了适量的水,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 入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入少量的气体,管中水面如图6如果该同学记录了在紫 金山脚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把这个装置移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和在山脚的 高度相比较 ( ) A .偏高 B .相等 C .偏低 D .无法判断 10. 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 D .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塞紧 11. (08南京)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7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 12. (08泰州)如图3所示的压路机,关于它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碾子由钢铁制成,利用了钢铁硬度大的特 性 B .碾子质量很大,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 .碾子很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D .橡胶轮胎外表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路面的摩擦 13. (08江苏镇江)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 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 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最新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 1.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2.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6.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 A 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 不变、不变 D 变小、不变 7.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 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 A. 2:3:5 B.5:3:2 C.1:1:1 D.15:10:6 8.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 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 P乙,则() A . P甲 < P乙 B . P甲 = P乙 C . P甲 > P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如图,A、B两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且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 强,当a、b之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由A向B流动 B.液体由B向A流动 C.液体静止不动 D.液体来回流动 10.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B.光线一定发生折射 C.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D.折射角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11.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 B.甲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1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易错题及答案(20200423001345)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易错题及答案 01填空题。(分) 1、1.25×0.8表示()。 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 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 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 5、把“2.58×0.03”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2.58的小数点应(),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留一位小数是()。 8、9.97÷4.2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10、两个因数的积是 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 11、三个2.5连乘得积是()。 12、3x=6.9的解是()。 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 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千克。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千克。

14、35dm2=()cm2;7.4m2=()dm2;7.5m2=()cm;2350m2=()公顷;500平方米=()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3小时15分=()小时;1.8时=()时()分;2.15小时=()分钟;7.6米=()米()厘米。 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 积都会() 16、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 积都会()。 1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高和面 积(),周长()。 18、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从相邻两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如下图),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阴影部分)面积是()cm2。 1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cm,三角形的高是()。 20、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后就变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