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案

目录

第一章导论5

一、课程说明5

二、基本概念5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8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贸易理论8第二节列宁的国际贸易理论8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8

第三章比较成本说与古典国际贸易模型8

第一节绝对成本说8第二节比较成本说9第三节基于比较成本说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9

一、分析工具9

二、贸易前均衡9

三、古典国际贸易模型9作业9

第四章相互需求原理9

第一节相互需求原理9第二节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10

一、贸易条件10

二、提供曲线10

三、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10第三节有关需求的其他国际贸易理论10

一、收入、偏好与国际贸易10

二、代表性需求假设10思考10

第五章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10

第一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10

一、假定前提10

二、概念11

三、H-O定理11

四、模型11第二节对H-O模型的实证检验11

一、里昂惕夫之谜11

二、对谜的解释11第三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拓展11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11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1

第六章新国际贸易理论12

第一节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12第二节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12

一、外部规模经济引发的贸易12

二、内部规模经济引发的贸易12

三、克鲁格曼模型12第三节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12思考12作业12

第七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13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源泉13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13

二、技术进步13第二节经济增长的贸易效果13

一、消费效应13

二、生产效应13第三节增长对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影响13

一、小国增长的贸易影响13

二、大国增长的贸易影响13总结:自由贸易理论14

自由贸易理论的长处、缺陷14背景知识:经济自由主义14“拉美化”问题14“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14

第八章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14

一、重商主义14

二、李斯特14

三、凯恩斯主义14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14

五、保护贸易的其他理由14

第九章管理贸易理论与政策14

第一节关税14

一、概念14

二、关税的经济效应15第二节非关税壁垒15

一、进口配额与进口许可证15

二、“自愿”出口限制15

三、其他非关税壁垒16第三节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措施16

一、出口信贷与出口信贷国家担保16

二、出口补贴16

三、倾销18例一: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关税18例二:中国彩电被欧盟征收反倾销关税18启示:如何应对反倾销19市场经济地位问题19第四节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20

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回顾20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向20作业21

第十章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21

第一节经济一体化及其基本形式21

一、定义21

二、形式21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21

一、贸易创造21

二、贸易转移21第三节经济一体化的实践21

一、欧盟21

二、APEC、NAFTA、ASEAN 23第四节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23

一、上海合作组织23

二、两个CEPA 23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3

四、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向24作业24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24第一节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4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战略24

第十二章世界贸易组织(WTO)25

第一节从GATT到WTO25第二节WTO的职能、规则及宗旨25第三节中国与WTO25

一、加入WTO的历程25

二、加入后的表现25

三、保护期结束后的挑战26作业26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26

第一章导论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2.本课程内容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3.本课程的内容

(1)纯理论

(2)政策

(3)制度

二、基本概念

1.国际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2005年:

2.国际贸易结构

(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2005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2005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2)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贸易理论

背景知识: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国际贸易理论

阅读材料:杨圣明著《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新探》,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相关网站: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s://www.doczj.com/doc/2a5222373.html,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

第二节列宁的国际贸易理论

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中提炼出来

阅读材料:北京外贸学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国际贸易》,1959年

资本输出、世界市场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伊曼纽尔:不等价交换

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

第三章比较成本说与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第一节绝对成本说

强调是对国际贸易成因进行解释的第一个理论

背景知识: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严复最早译为《原富》)一书蜚声于世。1723年生于苏格兰的柯科迪。1737年入格拉斯哥大学。1740年转赴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回故乡。1748~1750年冬在爱丁堡公开讲学,内容有修辞学、历史和经济学。1751年1月受聘为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次年改任伦理学教授。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任教期间,参加市长组织的、讨论贸易的俱乐部。在那里结识一些大商人,接触到详细的贸易材料,有利于日后写《国富论》。在其影响下,该市商人不久即赞成谷物的自由贸易。1763年受聘为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次年,陪同公爵出游欧陆。在巴黎会晤重农学派的F.魁奈和A.-R.-J.杜尔哥。这对斯密的经济思想有一定影响。1766年回国。在1767年5月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前,已返乡致力于《国富论》的写作。此书于1776年出版。出游欧陆期间,在日内瓦会晤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在巴黎时,除魁奈、杜尔哥外,还晤及哲学家P.- H.-D.de霍尔巴赫、银行家兼政治家J.内克等人;而与A.莫尔莱的深交,使之成为《国富论》的法文译者。斯密处于英国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制转变的时期,国内还存在着相当多封建经济,贵族地主在政治上还处于支配地位,这就决定《国富论》在反对重商主义的同时,必须反对封建主义。因之,该书既攻击特许公司的垄断,也攻击地主阶级的不劳而获。斯密深知,不这样便无法为工业资产阶级开路。《国富论》出版不久,便对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影响。1778年和1780年英国先后开征房产税和麦芽税,似受它的启发;而最著者则为1786年的英法商约。其互减关税的规定,与重商主义的作法大相径庭,显系符合斯密的自由贸易主张的。1784年对东印度公司建立政府监督的法案,则以其限制特许公司的权力而受到他的赞扬。1777年斯密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和盐税专员,移居爱丁堡。

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逝世。终身未婚。

图例

结论

错误

第二节比较成本说

强调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背景知识:李嘉图与古典经济学

《谷物法》及其影响

假定(强调经济学分析方法)

内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如何理解“比较成本”

缺陷:为理论后来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强调与H-O模型的连续性

第三节基于比较成本说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一、分析工具

结合微观经济学内容介绍分析工具

1.生产可能性曲线

明确一种要素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征:边际机会成本不变

2.无差异曲线

明确国际贸易理论中使用的是社会无差异曲线

3.价格比率线

明确价格比率线的斜率

4.比较优势

如何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判断比较优势

二、贸易前均衡

均衡如何实现

均衡的含义:边际机会成本等于价格比率

单要素下的特殊情况:生产的完全专业化

三、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决定了比较优势和不同的价格比率

价格比率的差异引发了贸易

贸易的发生影响了价格、生产和消费

贸易的结果:贸易后均衡

作业

在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中,假定有A、B两个国家,A国有100个单位的劳动,B国有90个单位的劳动。如果A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1个劳动,生产1单位Y产品也需要1个劳动;B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3个劳动,生产1单位Y产品需要2个劳动。根据以上条件画出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哪个国家生产X产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哪个国家生产Y产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第四章相互需求原理

第一节相互需求原理

背景知识:约翰〃穆勒与古典经济学的巅峰

相互需求原理的意义:一般均衡

第二节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一、贸易条件

含义

贸易条件的恶化与改善

如何在图形中表示贸易条件的变化

二、提供曲线

背景知识:马歇尔与新古典经济学

如何推导提供曲线

三、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提供曲线如何决定了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

提供曲线的变化如何改变国际贸易均衡

第三节有关需求的其他国际贸易理论背景知识:经济学中的供求之争

一、收入、偏好与国际贸易

恩格尔定律

因偏好不同而产生的贸易

二、代表性需求假设

前提:人均收入相近

内容

延伸:引出产业内贸易问题,留在第六章分析

思考

能否用代表性需求假设来解释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贸易?

第五章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

背景知识:瑞典经济学家、瑞典学派、瑞典的福利国家

经济学家中的著名师徒

强调要素禀赋论与比较成本说的继承关系

第一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一、假定前提

强调H-O模型的两要素假定与李嘉图模型单要素假定的区别

在放松假定的基础上引出了下一章的新贸易理论

二、概念

要素密集度:对产品生产而言

要素丰裕度:对国家要素禀赋而言

三、H-O定理

强调定理推导的逻辑过程

四、模型

强调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凹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差别

贸易影响:价格、生产、消费

贸易结果:均衡的实现

贸易获益:对一国出口产业生产者和进口竞争产业生产者的不同影响复习微观经济学内容: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第二节对H-O模型的实证检验

一、里昂惕夫之谜

背景知识:里昂惕夫与投入-产出分析

谜为什么产生

二、对谜的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

贸易壁垒

人力资本

自然资源

结论:H-O模型并没有错,但需要改进

第三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拓展

背景知识:萨缪尔森与现代经济学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复习:生产要素报酬的决定

短期分析

长期分析

如何用均衡观念推导斯—萨定理的结论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因为商品流动而非要素流动导致的要素价格均等

第六章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

背景知识:二站后资本主义增长的黄金时期

新贸易理论的背景: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

新贸易理论的共同点: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

第二节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本部分为选讲内容

一、外部规模经济引发的贸易

完全竞争假定

贸易成因的不同

贸易影响的一致

一般均衡: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凸性表明边际机会成本递减,规模报酬递增

坎姆模型

二、内部规模经济引发的贸易

不完全竞争(以垄断竞争为例)

贸易成因的不同

复习:微观经济学中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短期与长期

三、克鲁格曼模型

背景知识:克鲁格曼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三组关系

PP线和CC线的含义

模型的含义

第三节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背景知识:国际技术转移、中国在国际生产链中的地位、“中国制造”

以电视为例说明

思考

1.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斗南村的鲜花市场更可能出现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玉溪卷烟厂呢?

2.海尔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国际化,家电产品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特征。如果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取得成功,向国外大量出口家电产品,那么海尔集团公司的短期利益将有何变化?长期利益又将如何?海尔的行为对中国国内的家电消费者有什么影响?试作图说明。

作业

下列情况更适合用哪些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2)法国和意大利相互出口汽车;

(3)中东国家的石油占据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巨大份额;

(4)中国已经成为电视机和其他家电的主要出口国;

(5)东南亚国家大量出口运动服装。

第七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背景知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源泉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不平衡增长中的出口扩张型增长与进口替代型增长

雷布钦斯基定理及其理论意义

二、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类型

第二节经济增长的贸易效果

一、消费效应

根据图形判断五种不同情况

二、生产效应

根据图形判断五种不同情况

第三节增长对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影响区分国际贸易中的大国与小国

一、小国增长的贸易影响

进口替代型增长

出口扩张型增长

强调贸易条件不变

二、大国增长的贸易影响

1.进口替代型增长

贸易条件为什么改善

例子:如果中国发现了大油田,减少石油进口

2.出口扩张型增长

贸易条件为什么恶化

例子:如果中国继续扩大纺织品出口

启示:中国的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

特例:贫困化增长

例子:发展中国家的窘境

总结: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的长处、缺陷

背景知识:经济自由主义

“拉美化”问题

“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

第八章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一、重商主义

背景知识:重商主义与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政策主张的影响

二、李斯特

背景知识:李斯特与德国历史学派

强调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贸易政策

三、凯恩斯主义

背景知识:凯恩斯主义

外贸乘数的推导

“新重商主义”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

背景知识:国际政治经济学

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战略性贸易政策

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五、保护贸易的其他理由

保护幼稚工业以及保护的标准

第九章管理贸易理论与政策概述国际贸易政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第一节关税

一、概念

主要强调进口关税、保护性关税

解释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海外组装条款

关税的征收

有效保护率(ERP)

二、关税的经济效应

1.小国局部均衡分析

关税对价格、进口量、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和净福利的影响2.大国局部均衡分析

强调净福利不一定减少

3.一般均衡分析

小国

大国

第二节非关税壁垒一、进口配额与进口许可证

配额的种类

经济效应

强调政府收入归属与关税情况下的区别

配额的弊端

WTO对进口配额的规定

二、“自愿”出口限制

历史

含义

材料:中国遭遇“自愿出口限制”

三、其他非关税壁垒

强调技术性壁垒和绿色壁垒

第三节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措施一、出口信贷与出口信贷国家担保

中国的实施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

二、出口补贴

1.直接补贴

2.间接补贴

出口退税问题

中国的出口退税办法:

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项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份予以退税。

生产企业承接国外修理修配业务以及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国内企业中标或外国企业中标后分包给国内企业的机电产品,同样享受以上规定。

(一)有关计算方法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2、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1)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关进行申报,同时主管税务机关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2)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4、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片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的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二)办理免、抵、退税的基本程序和所需凭证:1、基本程序。生产企业将货物报关离境并按规定作出口销售后,在增值税法定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和免、抵税申报,在办理完增值税纳税申报后,应于每月15日前(逢工假日顺延),再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力理“免、抵、退”税。税务机关应对生产企业申报的免抵退税资料进行审核、审批、清算、检查。

2、所需凭证。生产企业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时,须提供下列凭证:

(1)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2)出口发票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中远期结汇证明

(4)代理出口证明

(5)增值税专用发票

(6)国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凭证。

(三)申报期限

生产企业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收齐有关出口退(免)税凭证或未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手续的,主管国税机关视同内销货物计算征税;对已纳税的货物,生产企业收齐有关出口退(免)税凭证后,应在规定的出口退税清算期内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核无误的,办理免、抵、退税手续。逾期未申报或已申报但审核未通过的,主管国税机关不再办理退税。

三、倾销

概念

条件

经济学分析

反倾销程序

材料:中国与倾销问题

例一: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关税

北京时间2006年3月23日晚,欧盟委员会批准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加征进口关税,欧盟认定两国的皮鞋以不合法的低价在欧盟市场销售。

根据这一决定,在从4月7日起的6个月时间内,欧盟对中国产皮鞋征收的反倾销税将逐步提高,最终将从目前的4.8%过渡到19.4%;对越南产皮鞋的反倾销税将从4.2%过渡到16.8%。不过,皮革儿童鞋和高科技运动鞋不在此列。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随后发表声明称:欧盟并没有将矛头指向中国和越南先天具备的竞争优势,针对的只是不公平的贸易扭曲行为。

此前的3月16日,欧盟反倾销委员会针对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对中国鞋类制品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进行了秘密投票。在欧盟25个成员国中,3个国家投票赞成对原产于中国的廉价皮鞋实施制裁;9个国家投了反对票;11个国家宣布弃权;2个国家没有投票。但是根据反对者不超过半数就算通过的规则,分析人士当时预测欧盟委员会的投票将会正式通过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

欧洲零售商的反应:

英国的零售商认为,此举意味着商店里出售的每双鞋子增加5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13.54元)的成本。他们和进口商、批发商和消费者一道对欧盟委员会即将采取的行动进行反击。他们的理由是,政府在努力保护那些不能独立生存的产业,却把高昂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欧洲鞋业大国意大利的制造商们动作频频,他们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呼吁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对中国鞋采取坚定、勇敢、迅速的行动。意大利贸易团体ANCI认为,这一行业有60万个工作岗位,2005年已经有7500人失去工作。然而一位英国零售组织的顾问称“这么说太虚伪”,因为意大利的公司同样以低成本挤压得北美和东欧的制造商关门。

例二:中国彩电被欧盟征收反倾销关税

由于康佳公司不愿接受欧盟的现场认证调查,2006年3月28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发出文件,将对中国彩电出口商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即日起执行。

回顾:中国彩电年绝迹欧盟市场

1992年11月25日,欧盟对中国彩电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涉及中国42厘米以上大彩电;

1994年10月,欧盟对中国所有出口企业统一裁决,税率为28.8%;

1995年4月1日欧盟对该案终裁,对所有的中国企业征收25.6%的最终反倾销税率;

1995年5月欧盟提出对小彩电反倾销案的复审请求,延续达40个月之久;

1998年12月2日,欧盟决定对所有来自中国的彩电征收44.6%的反倾销税率;

2002年8月,欧盟发表公告,接受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及厦华、海尔、海信、康佳、长虹、创维、TCL 等7家彩电企业联合提出的向欧盟出口实行价格与数量承诺的建议。这个“价格协议”使中国彩电得以重返欧洲。根据“价格协议”,每年中国彩电对欧洲的出口中,有40万台可以免于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

康佳无辜?

康佳之所以敢于和欧盟叫板,主要是近年来其已在海外建立多个彩电生产基地,完全可以不从中国直接向欧盟出口,因此反倾销大棒不仅打不到康佳身上,反而会造成那些在海外没有生产基地或者生产能力较低的对手失去竞争力。

为应对欧美贸易壁垒,康佳去年就推出了所谓的“1568大航海计划”。其中的“5”即5个制造基地———墨西哥基地、印尼基地、土耳其基地、泰国基地、中国基地,同时还在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印度等国设立研发中心。据康佳公开的数据显示,其2003年彩电出口达120万台,2004年则到245万台,而2005年上半年出口就接近200万台,保持平均每年近200%出口量增长。康佳内部人士称,按照计划,今年康佳海外电视生产能力将与国内持平,而到2008年,海外产能将是国内的3倍。

康佳在中国出口欧洲彩电总量中占据近40%的份额。康佳集团相关人士认为,欧盟此举不会影响康佳产品今后继续进入欧洲市场。

海信集团新闻主管朱书琴表示,海信在匈牙利、法国等地拥有工厂,其彩电基本上可以不从中国出口欧盟。此外,欧盟的高关税壁垒主要针对低端CRT产品,目前海信彩电已转变以PDP、LCD等平板为主。因此,即使欧盟真执行44.6%的高关税,对海信出口欧洲市场也不会有太直接影响。

TCL表示,自从并购法国家电企业汤姆逊之后,TCL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已全面使用汤姆逊品牌,自有品牌则仅在中国市场采用。

中国家电业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巨大变迁,“价格协议”早已不符合实际情况,中国家电企业曾多次与欧盟交涉,希望更改“价格协议”,但均未果。由此,这7家家电企业私下达成一致,计划主动退出“价格协议”。

启示:如何应对反倾销

FDI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截至2004年底,已有37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中包括新西兰、吉尔吉斯、南非、东盟10国、格鲁吉亚、巴巴多斯、圭亚那、俄罗斯等。2005年,又有澳大利亚(标志着发达国家首次承认)、冰岛、萨摩亚。

2005年6月28日,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理由:首先,中国的会计法和破产法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还不够健全。其次,中国对资源的进出口采取了非市场化控制,比如焦炭出口。第三,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含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体系存在漏洞,保护力度不够。第四,中国金融和企业融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国有企业的融资没有根据客观条件,导致了大量的呆账、坏账。

2004年6月,美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举行听证会: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美国商务部就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举行的首轮公共听证会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3日下午在华盛顿结束。经过近7个小时的听证辩论后,结果正如许多专家之前所预测的那样: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没有得到美国听证委员会的认可。

近70代表参会

本次听证会主席、负责进口管理的美国助理商务部长詹姆斯.乔切姆(James Jochum)在会上表示,在是否改变中国经济地位的问题上,华盛顿尚处在最初始的考虑阶段。

乔切姆说,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款规定,美国以及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可以将中国这个世界第四大出口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一直保持到2016年。不过同时,乔切姆在新闻发布会上又对记者表示,只要中国在货币政策、劳工权利以及政府的经济参与等领域进行一系列的基本改革,中国也非常可能提前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出席此次公共听证会的代表将近70人,分别来自21个美国企业和行业协会,其中包括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美国森林与纸业协会、美国铸造业协会、美国家具制造商委员会、美国炊具制造商协会、纺织品团体全国委员会、钢筋贸易行动联盟、半导体业协会等。

他们的声音

美国商务部对市场经济的6个法定要求或具体标准是: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制程度;商业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

在听证会上,美国企业代表辩论认为中国每一项都没有达到要求。在美国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情况下,美国企业将不断增高的失业率的原因指向中国,认为是中国的低成本把美国的工作吸引到了海外。在这次听证会上,这一点也是美方企业代表反对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的主要材料之一。美国劳工联盟及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的证词说,我们认为目前在几项关键性标准,包括货币控制、基本的工人权利保护、不合理的补贴、功能失灵的银行部门和政府对经济的广泛干预方面,中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标准。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5035017 总学时:48学时(实验12课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预修要求:民法学、商法、国际公法、国际贸易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以关于国际贸易的国际规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课程。在掌握我国有关贸易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接触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国际规则和通行做法,了解调整贸易活动的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异同,作为进行涉外经贸活动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注重国际贸易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突出难点和重点,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法学本科专业。大纲与教材配套使用,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重点及难点。 大纲正文 第一章国际贸易法概述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 重点难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一节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 二、国际贸易法的特点 三、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 四、国际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货物贸易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的渊源 二、国际贸易法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法的作用 复习题:论述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二章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与惯例6学时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题 加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进口控制,实行较高程度的保护,鼓励满足本国需求的生产,抑制出口,属于()类型的贸易战略。 A、强外向型经济 B、中度外向型经济 C、强内向型经济 D、中度内向型经济 2.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结果是: 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B.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C.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D.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3.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 A.取决于对投入品的关税率,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B.是对设置关税的国家增加就业机会的度量。 C.取决于相关产品国内产出占GDP的份额,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D.总是高于最优关税率。 4.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 )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 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 5.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赫克歇尔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凯恩斯 6.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中国的工资水平将会( ) A.趋于上升 B.趋于下降 C.保持不变 D.升降不定 7.里昂惕夫之谜是指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 ) A.高于其进口商品 B.低于其进口商品 C.低于其进口替代商品 D.高于其进口替代商品 8.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是( ) A.土地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劳动密集型产品

9.关税配额的含义是指( ) A.对进口品既有配额限制(超过配额,不许进口),又要征收进口关税 B.对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征收低关税,对关税配额外的进口征收高关税 C.一国免税进口的数量限额,超过限额的进口要缴纳常规关税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优惠限额,超过限额的不能享受优惠待遇 10. 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货物装船时从吊钩脱落掉入海里造成的损失由( ) A.卖方负担B.买方负担C.承运人负担D.买卖双方共同负担 11. 墨西哥拥有丰裕的非技术工人,而美国拥有丰裕的技术工人。在开放贸易后,从长期看,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将 A.在两国都下降。 B.在美国上升,在墨西哥下降。 C.在美国下降,在墨西哥上升。 D.在两个国家都上升。 12. ( )是指以物易物,即货物出口的一方在进口某一价值货物的同时,向对方提供等值的出口货物,通常不涉及到第三方 A. 补偿贸易 B. 易货贸易 C. 抵消贸易 D. 互购贸易 13. 进料加工是指( )进口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辅助材料(简称料件)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销往国外的一种贸易方式 A. 国外客户购买后提供给有关经营单位 B. 可由国外客户购买后提供也可由我国有关经营单位用外汇购买 C. 我国加工单位用外汇购买 D. 我国有关经营单位用外汇购买 14. 某进出口公司6月间在现货市场上出售钢板一批,进货价为每公吨1150美元,9月份交货,为了避免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该公司以相同价格和数量在期货市场购进9月份交割的期货合同,这种做法被称为( ) A. 卖期保值 B. 买期保值 C. 多头 D. 空头 15. 寄售协议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代理关系 B. 买卖关系 C. 委托与受托关系 D. 上下级关系 16. 补偿贸易是买方以( )形式从卖方购进机器设备等 A. 赊销 B. 代销 C. 返销 D. 信贷 17. ( )是指不享有独家经营权的代理。 A. 购货代理 B. 独家代理 C. 一般代理 D. 销售代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选题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D ) A 、嘉图 B、赫克歇尔 C、里昂惕夫 D、亚当.斯密 2、从世界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 )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多国贸易 D、双边贸易 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B ) A、欧元表示 B、美元表示 C、本国货币表示 D、日元表示 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 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 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B ) A、3.3万亿美元 B、 1.6万亿美元 C、 1.7万亿美元 D、 1.5万亿美元 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 )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 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C )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 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 ) 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 C、交纳税费 D、订立合同 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某公司,该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而言称为( C )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 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D )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1、 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D ) A、 2% B、 4% C、 10% D 、20% 二、多选题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设计 一、授课题目:《第一节支付工具》 二、课程类型:理论课 三、教学内容:教科书133页—137页的内容,明确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广告公司创意部门的工作流程,熟悉创意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 2、培养学生沟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根据客户要求撰写广告创意纲要。 3、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导图的训练,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形成创意构思的方法。 4、设置广告创意部门的教学情境,通过实际的广告案例分析,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客户提供的客户纲要完成创意纲要的填写。 2、掌握创意构思的方法—思维导图,并且能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广告文案的创作。 六、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法; 3、案例分析法; 4、

练习法;5、讲授法 七、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案例导入:例举两则学生印象深刻的创意广告案例导入新课程的内容。 例一:三星绚丽屏手机广告;例二:快干指甲油街头雕塑—环境广告。 新课程内容:广告创意程序流程图。 3)举例导入创意过程的第一步:形成创意战略,并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完成创意纲要的填写。第一步是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 a、举例:小和尚“回头是岸”—形成创意战略是基于广告公司与客户的沟通,沟通的主要方式是形成创意纲要; b、讲授创意纲要的主要内容和制定的一般工作流程; c、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为创意部门的成员,需要共同完成一个广告创意。 d、确定问题:台湾统一企业关于杯装咖啡的客户纲要。 客户纲要的内容:台湾统一企业研制一种杯装咖啡。当时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从高档的咖啡到低档的豆奶,市场售价在10元至15元新台币,最贵的灌装饮料也只卖到20元。统一企业新产品的售价定为25元/杯。 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1、如何使消费者多花10元购买统一的杯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小论文

浙江GDP增长代价与对策 10012135 张佳萍 [摘要]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负效应,如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等,这些都成为经济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形成这些负效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一味地追求GDP的快速增长。绿色GDP是一个衡量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本文根据浙江省GDP增长的情况,分析了GDP增长中的代价并对如何减少GDP增长中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对如何构建绿色GDP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对绿色浙江的建设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浙江经济,GDP,增长代价,绿色GDP 一.浙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之快 用“快速列车”来形容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是恰如其分的。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达到13.1%,人均GDP从40美元增加到2 44O美元。2004年浙江成为中国第4个GDP超过万亿元的省份。目前,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浙江省比2002年又增加了4个,达到30个,占了全国的近1/3。[1]浙江经济发展一直以快速、稳健而闻名,作为全国经济总量第四个超万亿的省份,浙江经济模式曾经全国闻名。浙商也成为全国人数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投资者经营者群体。 (二).经济发展之险 浙江虽然是经济大省,但就人均而言却是能源缺乏、土地资源有限、森林资源与环境容纳力极不充裕。资源短缺阻碍浙江经济发展,据调查,浙江现在可用于工业用地的耕地不足400万亩,按一年使用50万亩的速度计算,8年后浙江的工业用地将告罄;同时,浙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瓶颈。 受此影响,浙江企业成本上升很快,一些企业出口订单无法完成,一些新增投资受阻,企业纷纷外迁,影响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变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资源约束将会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所以浙江经济发展是快中有险,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一系列负效应就是经济发展的为线所在。所以,要考虑如何保障资源供给、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要选择适合浙江资源供给状况的发展战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向高级化发展。使得浙江经济发展快而无险。

2019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案范文

2019 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案范文 第七章国际贸易争议的处理 教学要求与目的: 了解商品检验的作用、检验权及商品检验机构,了解仲裁、不 可抗力的含义、相关规则、实务操作等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检验权、仲裁、不可抗力 教学难点:仲裁的法律后果不可抗力的判断及法律后果 第一节商品检验 一、商品检验的含义和意义 商品检验是指由国家设立的检验机构或向政府注册的独立机构,对进出口货物的质量、规格、卫生、安全性能、卫生方面的指标及装 运技术和装运条件等项目实施检验和鉴定。

检验的目的是经过第三者证明,以确定其是否与贸易合同、有关标准规定一致,是否符合进出口国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保障对外贸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商品检验机构 1.国际商品检验机构 (1)官方: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 (2)半官方:如美国担保人实验室(UL) (3)民间(非官方):如瑞士日内瓦通用鉴定公司(SOCIETEGENERALEDESURVEILLANCES.A.SGS) 2.我国的商品检验机构 机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三大职能:法定检验、监督管理、鉴定工作 三、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一)在出口国检验: (1)产地或工厂检验; (2)装船前或装船时检验:离岸品质或重量 否定买方的复验权,对买方不利 (二)在进口国检验: (1)目的港(地)卸货后检验; (2)目的港(地)买方营业处所或最终用户所在地检验 (三)在出口国检验,在进口国复验 (1)复验:是指买方收到货物后有复验权。复验期限的长短,应视商品的性质和港口情况而定。 (2)复验机构、复验地点均应在合同中规定。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案

2016 学年第 1 学期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案 课改类别:第六批校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授课班级:工商管理14级总课时: 32 授课教师:计东亚 第一章绪论 本章课时:1课时 本章概述: 本章是全书的导论。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研究国际贸易。 贸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即剩余产品的出现。国际贸易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国际贸易的发展也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而不断发展。 在我们学习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及实务之前,应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阶段有所了解,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是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前提条件。注意区分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国际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净出口与贸易顺差的差别以及贸易条件的意义。 教学目标: 国际贸易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分类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含义。本章从七个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分类和理解,注意区分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让学生对国际贸易产生框架性的认识,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对国际贸易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2.课堂讨论。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对所讨论的内容至少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熟悉讨论课的教学模式,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针对性的做一些准备工作。 课堂授课: 一、国际贸易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三、国际贸易的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国际贸易额、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条件等。 国际贸易分类:按照商品(含各种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按参与贸易活动的国际多少划分等。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国家的存在,二是产生了对国际分工的需要,而国际分工只有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这些条件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形成的。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国际贸易额、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条件等。 本节教学重点、难点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国际贸易额、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条件等。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分类 国际贸易分类:按照商品(含各种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按贸易政策划分、按交易对象的性质划分、按国境与关境划分、按参与贸易活动的国际多少划分、按清偿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等。 本节教学重点、难点 国际贸易分类:按照商品(含各种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按参与贸易活动的国际多少划分等。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课时:3课时 本章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际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额、出口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2.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 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4.调拨价格:也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化生产与经营中最大限度的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扶植幼小的海外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5.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对研究、开发、生产、出口进行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的关税和配额等措施和手段,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夺取他国的市场份额。 6.普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进行长期斗争,在1968年通过达成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该决议规定,发达国际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原则) 7.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的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进口国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的实际进口额批给一定的额度,直至总配额发放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 8.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是对于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9.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行倾销,并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害是构成征收反倾销税的重要条件。 10.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和范围:国际服务贸易指涉及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的交易。具体的解释是:1过境交付:通过电讯、邮电、网络提供的境外服务;2:境外消费消费者在境外得到服务而进行的消费;3商业存在:允许外国投资者到本国开设服务型企业;4自然人流动:允许国外单独个人到本国从事个体服务。 11.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以技术壁垒为核心,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二、问答题:

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案

第一篇出口贸易流程 实验一建立客户联系与交易磋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与客户建立业务联系的主要程序,并掌握对外联系函的一般内容及书写 2、掌握交易磋商的基本程序:发盘、还盘与接受 3、掌握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与报价方法 4、掌握发盘函的一般内容 二.实验内容 1、选择实习公司,查看公司基本情况 2、以本公司员工的身份寻找贸易伙伴,了解进口方的需求状况 3、书写对外联系函与客户建立业务联系 4、出口报价及发盘:计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按外方要求贸易术语报价,写发盘函 5、出口还价核算及还盘:确认外方来函,调整我方的利润率,进行还价核算,强调原价的合理性,并列明理由,提出我方条件,并催对方行动 6、出口成交核算:计算出口总价和总利润 三.实验步骤 1、进入国际贸易实验室: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HTTP://192.168.0.105/ITRADE 2、点击“出口流程”,在本页输入学号,密码与学号相同 3、点击“选择实习公司”,从提供的公司中任选一家,查看此公司的信息资料 4、点击“与客户建立联系”,进入操作一,查看客户需求信息及相关资料,并从背景信息中下载交易商品资料 5、写联系函 (1)先将本页最小化,然后打开WORD文档,在WORD文档中写好对外联系函。 (2)将写好的联系函保存在“我的文档”或“桌面” 6、文档递交 (1)先将上一步缩小的页面还原,点击文档递交下的浏览 (2)页面出现如下情况,先从“我的文档”中或“桌面”找到保存的联系函,点击“打开”,然后,点击“确认”,写好的函件便传递到了教师批阅处 7.修改文档:如果要修改上传文档,点击文档递交时间栏内“下载”,对文档进行修改后,重复第6步递交文档 8、阅读外方反馈函:在操作一发出联系函后,外方有一回复资料,从回复资料中下载外方反馈函,并打开 9、出口报价及还盘 (1)点击“出口报价及还盘”进入操作二,浏览出口报价核算资料 (2)从背景信息中下载报价公式:按出口报价核算资料及外方反馈函的要求计算价格 (3)写发盘函:根据以上报价计算,按发盘函的一般书写要求,拟写发盘函,发盘函的书写操作和递交程序同操作一的联系函 (4)阅读外方的反馈函 10、出口还价核算及还盘 (1)点击“出口还价核算及还盘”进入操作四,阅读出口还价核算资料 (2)还价核算:根据我方还价资料中提供的利润率要求,及外方反馈的信息核算出对应的价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and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课程学时:68 课程学分:4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前提知识储备的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积分、国际经济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分析工具,掌握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和贸易利益的分配,熟练掌握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经济特区等贸易政策与措施,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发展,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并把握当今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和趋势以及WTO的知识,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与现象,为进一步完善相关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了解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2.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 3.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 (1)“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 (2)“对外贸易重要性渐减规律” (3)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1)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 (2)国际贸易缓慢发展阶段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 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 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完整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大纲 一、论述部分: 1.试论述21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具体趋势体现在: ①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办公和通讯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部门; ③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 (2)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平行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 (3)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简化了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 2. 试述H—O 理论的基本原理。 (1)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规模不变以及既定的商品要素密集度前提下,资本富裕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富余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2)根据要素富裕度的价格定义,两国的要素富裕度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劳动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更便宜,资本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更便宜,可见不同的要素价格将产生不同的商品相对价格,从而形成了贸易基础。也就是说各国的相对要素富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3)因此,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富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这样可以使贸易双方获益。 3.试述关税同盟效应 (1)关税同盟的效应包括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方面。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指关税同盟建立后导致贸易规模的增加,一些原来在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同盟内部其他国家更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取代。贸易转移指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同盟内成员国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所取代。 (2)关税同盟除了具有上述静态效应外,还有动态效益。 ①建立关税同盟能够加强同盟内的竞争,够消除贸易壁垒; ②各国生产者面临同盟国低成本产品的威胁,必须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③关税同盟形成的市场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贸易壁垒取消后,同盟国低成本的生产者面对更大的市场,可以出口更多商品,所以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 ④同盟内专业化分工程度加强,各成员国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产品单位成本降低;⑤刺激非成员国到关税同盟内投资设厂,就地销售,避免关税同盟对非成员国产品继续保持歧视性贸易壁垒; ⑥建立关税同盟后,劳动力和资本可以使同盟内各国的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 4.试述倾销的认定与反倾销的实施条件 (1)倾销指出口国以比国内更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是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歧视。(2)由于倾销经常被企业用来作为争夺国外市场的手段,这时倾销变成了一种不公平竞争,为此,关贸总协定在努力降低各国关税壁垒的同时,允许各国对倾销征收关税,以消除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 (3)如何确定某一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 WTO 反倾销协议》明确规定主要看这一产品是否以低于它的正常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具体来说,看这一产品的价格是否符合以下条件: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价格,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①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②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润。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倾销存在,否则不算倾销。 (4)进口国是否对倾销采取反击措施还要看倾销是否真正伤害了本国产业。根据 WTO 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倾销成立;②国内产业受到损害;③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如果调查结果表明倾销存在、产业受损,进口国政府就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一般是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出口国厂商不合理的价格。 5.试述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 (1)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初由汉密尔顿提出,经过李斯特的全面发展而成为最早、最重要的贸易保护理论。 (2)其基本理念就是,当处于幼稚阶段的国内产业无法与成熟的国外产业相竞争时,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实施保护,给国内产业足够的时间成长,直到具有和国外产业同样的竞争力之后,就可以取消保护。 (3)李斯特的理论一直被经济落后国家广泛引用,成为他们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论据。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教案说明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 第二章合同的标的物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五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第六章国际货款的收付 第七章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第八章出口合同的商订与履行 第九章进口合同的商订与履行 第十章国际贸易方式(自学) 参考资料

教案说明 本教案根据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管理规程制定,适用于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专业不同则课程地位不同(如专业骨干课、学科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导致课时量不同,本教案以54课时设计。 课程以国际贸易买卖合同内容为基础,以进出口合同签订履行的业务操作程序为轴心,形成二元主体结构体系。此体系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能力模块:一是对国际买卖条件的把握与运用,讲授34学时,辅助训练4学时;二是整个贸易过程的操作方法与技术,讲授6学时,辅助训练4学时;三是防范贸易风险与处理贸易纠纷的能力,包含在以上两模块当中,讲授4学时以上,辅助训练2小时以上。此外还有模拟实验课及毕业实习等。 三大知识模块构成了本课程的三个方面的重点,即国际买卖业务内容,也即合同条款;进出口贸易程序;以及含于前两项之中的风险防范。难点为贸易惯例和价格术语解读,以及对贸易内容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过程。 重点难点的解决途径是三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一是课堂精讲,辅以讨论和答疑,目的是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二是案例教学,培养进出口业务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模拟仿真教学,通过传统的业务填单方式或微机模拟环境,使学生足不出户即对进出口业务进行操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套方法组合可有效实现知识向动手能力的转化,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应用相结合、思考与操作相结合,提供了完整的教学模式。 教材、教学大纲及电子教案在内容的结构(宽度、深度、重点)上相对接;依电子教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务知识和操作要领,同时分三个阶段进行知识点考核;学生不少于2周的实验室模拟操作,并进行操作考核;在电子题库中抽取综合试卷进行综合考核,评定总成绩。该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能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向业务操作能力的转化,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教案采用纵横结构,纵向以10章内容顺序展开;横向依九项要素展开,即采用教材、教学目标、计划学时、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与手段、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以及作业训练等。这样根据每章的特点,通过立体化教学,使本教案形成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教促方法、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的组合。

国际贸易教案

《国际贸易》教案 系部:商务英语系 班级:17级商务英语1-4班

《国际贸易》教案 授课班级17商务英语1-4班授课时间2018年5月课型新授课节数2节标题第五章国际贸易 任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国际贸易的含义 技能辩证地看待与分析问题 掌握国际贸易学习方法 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国际贸易的任务 教学难点“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教学资源与工 具 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教师活动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程 二、①教师讲解国际贸易的 概念 ②研究对象 教师列举生活例子第一课时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1.国际贸易(intemationaltrade)又称世 界贸易(word trade),是指不同国家 (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 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关 系的基本形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重要因素.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主 体对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进行商 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则称为这个国 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由于这种交换活动是由商品 由学生自己举例 说明,更能激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讲解,让学 生了解并进行阅 读。 让学生了解管理心 理学的含义 让学生联系实际,发 挥自主能动性去探 寻问题,

2.让学生了解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教师提出问题 3.了解和掌握学习和研究国际贸易的方法 和劳务的进口和出口两部分构成, 所以对外贸易又称为进出口贸易或 输出入贸易(import and export trade).在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或 者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 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台湾等,还 将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s trade).传统的贸易形式,是指有形商 品贸易,它是由商品进口和商品出 口构成.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 的进步和交换方式的改进,无形贸 易也随着有形贸易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 术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 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有力地推动 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除传统的商品 贸易外,构成现代国际贸易重要内 容的无形贸易也日益发展,它使生 产领域的要素与流通领域的要素, 经济要素与科学技术要素交织在一 起,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国际贸易 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方法 i.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理为 指导 ii.从基本概念入手 iii.联系实际、勤于思考 iv.温故知新、吸收消化 学生举例 学生课堂提问 在分析中可提出 疑问 小组讨论, 记录课堂笔记 引导学生通过对 内容的赏析认 识。 人类行为八大基 本规律 结合以往加以说 明 学生说明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和言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能力及自信心。 任务驱动式学习方 式让学生能够主动 学习书本知识内容 提升整个教学的目 的性 有利于学生的语言 表达,也有利于学生 的自主学习,概括的 能力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1、判断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2、单选题(10题。每题1.5分,共15分) 3、计算分析题(2题。每题12分,共24分) 4、简答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5、论述题(1题,15分) 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1.1.按交易内容区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1.2.按移动方向区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 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 1.3.按运输方式:海运贸易,空运贸易,陆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 2.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4个小类的内涵) 2.1.过境交付:通过电讯、计算机网络实现的视听、金融、信息等服务; 2.2.境外消费:提供旅游服务,接受外国留学生等; 2.3.商业存在:外国公司在本国开办商店,设立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 2.4.自然人流动:一国的医生、教授到另一国从事个体服务以及劳务输出等。 3.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之间的区别)、复出口、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的含义 3.1.出口贸易,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因外销而运出国境 3.2.进口贸易,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 3.3.过境贸易,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 民,对丙国来说列入过境贸易 3.4.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 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3.5.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时 3.6.复进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时 3.7.净出口与净进口,一国往往在同一种商品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在一定时期 内,若该商品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出口;反之,若该商品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进口 4.海运贸易(地位) 4.1.是指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它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1、贸易顺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 贸易总额,又称“出超”。 2、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 贸易总额,俗称“入超”或者“贸易赤字”。 3、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外贸进口、出口总额基 本相等。 4、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 指标。(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地域 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得比重表示。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与该国国民经济之间的重要指标。(它一般表现为 一国对外贸易额与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7、要素密集度是指生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8、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将某种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看做该种产品的生 命周期。 9、自由贸易区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之间通过签订协约或者协定,取消相互之间的 关税和玉灌水有同等效力的其他壁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0、关税同盟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体通过签订或者协定,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 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并且同时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11、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体通过签约或者协定,相互取消关税与关税

与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建立共同对外关税。 12、经济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体通过签约或者协定,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 的目标,还要再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成员经济体经济政策的协调。 13、关税是由海关代表国家,依据本国制定的关税政策、公布实施的税法及海关进出口 税则,对进出口的自由流通的货物及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4、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限制进口是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指一国政府对一定 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护着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则不准进口或者在征收较高关税后方可进口。 15、战略性贸易政策通常是指,政府通过某种干预手段改变或者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 某种战略行为,是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与本国获取最大限额度利益的方向改进。 16、自愿出口配额制又称为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家或者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者 压力下,资源规定在某一时期内(通常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进口国的出口限额的制度。 17、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政府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必须先按规定向指定的发证机 构提出申请,在获得进口与可证后方可进口,海关凭进口与可正接受申报和验收,否则一律不准进口的制度。 18、海关估价是一国海关为了征收关税,根据统一的价格标准,确定某一进口或者出口 货物价格的过程,由此确定的价格称为海关完税价格或者海关价格。 19、进口替代是指一国采取关税、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严格的保障措施,限制某些重 要工业产品的进口,扶持和保护本国有关工业部门发展的政策。 20、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者地区,以维护国家或者地方安全、保障人民健康、保 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理由,通过制定复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0023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rad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国际经济学中的微观部分,国际商品贸易与要素流动,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注重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开放条件下微观经济分析的初步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各国生产、消费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等;不同条件下的贸易模式;国际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分析;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现实问题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开放的经济世界并掌握开放条件下进行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microeconomic se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commodities trade and factors movements, one of major courses th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ust master in our senior education. with emphasis on fundamental theory and analysis tool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ain topics include:caus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vements, and their effect on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social welfare of trading countries; the determinants of trade pattern; the analysis of trade and industry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aiming to help students to know the real economy world and grasp the basic way of microeconomics to analyze reality in the open economy condi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国际物流课程教案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授课学时数:6学时 教学重点:物流的概念、种类及物流的“七要素” 教学难点:物流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国际物流的特点与需求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案例分析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一、内容介绍 二、导入新课 通过案例“海洋运输”引入国际物流的相关内容。 三、学习新课 教学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第一节:物流的基本概念 一、物流的概念及其分类

1、物流的概念:物流的概念:是物的流动或实物流通的简称,是实现物质实体转移的过程。 ①美国定义: ②欧洲的定义: ③日本的定义: ④我国的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通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各国物流定义的相同之处 ①物流是物质实体转移的活动 ②是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 ③是由诸项活动要素组成的 ④运输为主体 二、物流的“七要素” 1、流体:物流的对象,“物”,物质实体。 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③价值密度: 2、载体:流体借以流通的设施和设备(货物)

3、流向:是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矢量 4、流量: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向与流量不可分割 ①流量参照流向分类:自然、计划、市场和实际 ②根据流量本身特点:实际和理论流量 5、流程:通过载体的货物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基径的数量表现。 6、流速:单位时间流体转移的空间距离的大小。 7、流效:物流的效率和效益:用最少的成本完成转移,满足客户服务要求,体现效率和效益。 三、物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运输:①实现物体空间位移、②降低运输费用 2、储存:①自愿库存的需要、②降低库存成本、③降低储存作业成本 3、装卸搬运:保护商品使用价值和节省物流费用,降低商品损耗 4、包装:重要的环节商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 5、配送:二次运输终端运输。 6、流通加工:流通领域中的物流过程中的加工。为销售或运输及提高物流效率进行加工,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延续。 7、流通信息处理:为物流系统服务的子系统。①事务处理:②商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