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一一自体心理学的一些语言

在自体心理学的发展观点里,原始的、核心的自体在环境气氛里,透过自恋原欲的灌注,与镜映的和理想化的自体客体之互动,在恰好的挫折与满足的携手合作下朝统整的、成熟的自体发展。原始的自恋也得以转化为较高形式的自恋。

自体里的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这两极,加上孪生(也是另我)的第三极之自体客体需求,因着自体与自体客体之关系所得到的自体客体经验,进行转变内化作用。在此作用中,夸大自体相对于镜映的自体客体,理想化的双亲影像相对于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孪生自体相对于孪生的自体客体。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可以是由原始的到成熟的全光谱范围。

长期缺乏良好自体客体经验,或阶段不恰当的自体客体回应,会产生自体方面的病理,如自恋暴怒、自体崩解、自体的解组等现象,及导致轻重不等的自体疾患。在镜映转移关系中的自恋能量流动时,因着母亲自恋地使用儿童之成就,将形成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被打通的垂直分裂(公开夸示婴儿化的夸大) ,其次是打通因母亲的拒绝儿童独立之自恋所形成的水平分裂(潜抑了的古老自恋之要求) 。

在分析情境或其它特定情况里,早先的古老自体客体可能透过自恋的转移关系而被活化。在治疗上,透过神入的工具,治疗师以自己提供异于个案过去的自体客体经验,或修补缺陷的自体,或强化代偿结构,使个案的自体更趋统整。

Alter ego 另我即孪生(twinship)

在此关系里,对方有如自己,双方都经验对方的感受有如自己的一般。科胡特在最后一本着作《分析的治愈之道?》(1984)里提出第三个自恋的(亦即自体客体)转移关系,也就是孪生。从科胡特最初将孪生转移关系包括在镜映转移关系之下来看,这是个改变。孪生自体客体关系的本质是在兴趣与才能上的相似性,那意思就好像是被某个像自己一样的他人所了解一般。科胡特所说的悲剧人(tragic man) (相对于弗罗伊德所描绘之精神官能症个案的罪疚人(guilty man))在过去曾处于无反应之环境的危险中,如今被提供了两个去了解其核心自体之残存潜力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核心雄心与抱负透过早期夸大表现癖幻想的巩固而被建立起来,这大部分是发生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年间,并且需要母亲的镜映接纳,以坚固其充当雄心与抱负所不可或缺乏基础的健康表现癖。

第二个去了解核心自体潜力的机会是获致大部分特定的理想化目标,通常出现在生命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年中间。科胡特(1977)也提出一个张力弧的概念,以描述在自体之两极间的心里活动之持久不变的流动,也就是一个人对于朝向被其雄心与抱负所驱使且被其理想所引导之事物的基本追求。这是科胡特早在1966年时便提出的一个想法。

在转移关系的情境脉络里,个案早期的存在与行动因某个得以成为纯真喜悦之来源的那个人物之轮廓会逐渐显露出来;而这人充当静默的存在、充当儿童紧挨其身旁便觉得精神抖擞(小女孩在厨房里紧挨着其母亲或祖母做家事;小男孩在地下室紧挨着其父亲或祖父做工作)的另我或挛生之重要性也会逐渐变得明显。科胡特(1984)最后终于视孪生转移关系为一统整核心自体发展的第三个机会,而这发展大概是在镜映与理想化需求未被满足后,才自那些好的自体客体所分享来的技巧、才能与经验中兴起的。

Cohesive self 统整自体

是一个人对自己认同上之稳定且恰当地结构化了的感受。这让他对今日与昨日的自己感受为同一个人。既使在面对对于自尊的失望或威胁时亦然。

根据科胡特,自体发展定藉由巩固三个元素的方式:夸大一表现癖的自体(全能。有雄心与抱负的去挣扎获取权力和成功) 、理想化的父母影像(价值与目标) ,和一技巧与才能

的中间领域,而这领域被前述两者的张力所维持。最佳发展是由这三元素之进展巩固成的统整自体所构成。这需要有敏锐的、神入的、恰恰好的父母影像(自体客体)。他们赞许的镜映,反映了儿童的自我价值,因而鼓励了自尊和自我肯定的雄心与抱负之发展和维持。

当父母影像无法神入儿童的表现癖(镜映)需求和理想化(融合)需求时,则导致病态。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病理是连于一结构化不完全且不稳定的自体。自体统合性被自恋伤害所威胁;在激发对于自恋维持需求的情况下,会有自体之暂时的崩溃、衰弱,或不协调于自体的情况。

Empathy,神入

简明牛津字典对该词的说明是“投射个人的人格进入(因而完全了解)所凝神(contemplation)的客体”。将自己的脚放入他人鞋中的能力,这概念暗指一个人兼有感觉自己进入客体,又保有自己做为独立个体身份的觉察两者。虽然有些分析师基朴神入的不科学与未具信度而反对神入这词的使用,多数意见仍认为对神入的能力是做精神分析治疗的先决条件。它可以,但很少被引证为一个投射性认同的例子。

科胡特称为替代的内观(Vicarious introspection):弗罗伊德称为Einfeshlung:intersubjective resonance:一种认知的形式,让一个人可以由他人的特点去理解其主观经验,了解不只感觉催动其行动,而且冲突与妥协形成自己感觉的全部。神入并非同情,但在接受并了解他人观点的主观正当性之神入过程上,情感同调是第一步,必须有该词是因为同情只用于分享不愉快的经验,而未暗指同情者必须保持其客观性。弗罗伊德的着作中关于神入只有两句话,在(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1921)文中,和某一注脚里提到的。他认为认同是藉由模彷之路导致神入,“这机转让我们开始有任何可以着乎于别人心智生活的态度”以及“在我们对于存在于他人里面。却被我们的自我天生视为异类之了解时,扮演着最大部分的角色”。

在心理治疗中神入是一种探究的模式,让治疗师可以了解个案所报告的经验。如了Thomas Ogden在(The Primitive Edge of Experience,1989)指出,是分析师自己与情绪混合后的知觉,导致得以对个案了解。由于这多为潜意识的,所以分析师必须学会利用自己飘移的潜意识状态以了解个案的主观经验。个案不被由传统精神动力观点来面质为防街行为或阻抗:治疗师代之以与个案的主观经验同调。将个案的主观经验视为正当的与适应的来接受。在DSM。IIIR中,缺乏神入被认为是自恋型人格者的性格倾向。它也见于精神病理的许多其它型态中。无法适当神入其子女的个案,被认为与其子女之精神病理的各种型态相关。

Grandiose self 夸大自体

也称夸大表现癖的自体(grandiose。exhibitionisfic self。儿童会有想成为完美的期望,因而在给予恰恰好的父母时,他会想去获得父母对其自尊和价值的赞同和肯定。在父母的神入失败下,会发展出病态的夸大自体。

病态夸大自体的特征包括对自己的优越性、独特性、坚固性、和无限性带着夸张自视的不实际想法:期待去展示和表现自体:幻想着杰出的成就、权力和地位的提升:贪得无厌的渴求注意、赞同、赞赏和爱;带着不实际的高目标和计划之过度企图心;难以忍受自己名号的不完美感觉,期待特殊的好感:封他人有负面、敌意、贬抑的态度;在人际关系里的过度自负、傲慢。狂妄、自我中心,爱炫耀,和自恃身份的狂傲。

在正常的自体客体发展里,儿童的早期互动是处在自体客体的关系形式里,在这关系里,他人被经验为一自体的延伸。在夸大的最早形式里,儿童相信自己是全能的“我很棒,且你赞赏我”;于是他开始认知到他的需要被一全能而完美的他人(通常是母亲“你很棒,

且我是你的一部分”)所迎接。当自体客体的需求相配合时,会在自体和客体间有渐增的分化,且会逐渐地觉察到他人是自主的。

在母亲对其小孩的神入回应里,她将值得与价值反映回给小孩所做和所说的,而这镜映回应让小孩可发展自尊和自我肯定的企图心,他的夸大表现癖自体因是完美而企图诱出持续的赞许。当然,并非他的所有活动均受到母亲的喜爱。即或如此,如果母亲通常是回应、肯定、赞许和一致的,儿童就可忍受自己行为(他由自己的错误学到的,并发展出内在控制和自体调节)之无可避免的失败,及在母亲反应里的可预期落差。儿童的父母重复地不恰当回应(神入失败)时,就会有可见的精神病理。

Idealization ,理想化

指贡献正向的特质(卓越、美丽、完美。全能、全知、不失败、神入、不转离的爱、无比的胜任)给另一个人、客体,或自体(的心智表象)。理想化是指需要去处理人想要融合,或接近会让自己觉得安全、舒适、平静的人的这种需求。能够将父母理想化,并由理想化中摄入力量和舒适的结果,儿童会发展出自体方向、以及一种去设定具挑战性且实际的目标之能力。

一原始全能的理想自体最初是产生自关联到完全可及、爱,需求满足,和降低紧张的理想客体(母亲) 。讯息是“我是完美的,而且你爱我”。在早期亲子关系里,儿童投射自己的夸大到父母身上。父母困而是被理想化的(以科胡特的用词是理想化的双亲影像idealized parental imago)。最初,儿童希望与这满有权能的自体客体融合(你是完美的,而且我是你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流逝,这想要融合的期望导致父母胜任能力的被内化。以及一种想要靠近这力量泉源之渴望。最后,成熟的人被满足于知道其它人(朋友、家人等等)在其面对压力的时候是可及的。

理想化是一个对抗知觉到矛盾和由罪恶感与忧郁里获取自由的防卫,代价是自尊的失去。这防卫的失败会导致幻灭(disil1usion)和忧郁。婴孩理想化过程的重复常发生于人格疾患个案的治疗中。

Idealized parental imago 理想化双亲影像

指一个让孩童能尊敬,并将其当做一个平静、无误且全能之影像而与之融合者。而因着母亲无可免的不完美,起初的自恋平衡状态被迈向成熟的压力与痛苦的精神张力干扰。婴孩的精神组织会设法建构关扮,“完美”的新系统(好一始基的自体。坏一外在的。完美与力量一始基的你。)自恋可视为最初的快乐、力量、完美,以及好的属性代表(尚未分化的) 。逐渐分化成愉悦、力量、知识。美和道德等各类型完美。这些性质被投射到双亲影像。理想化作用与自恋之间有密切关系(理想化的客体表征、认同作用、自体的连锁关系)。理想化原欲的出现,原欲的灌注有一部分是向客体的,被理想化的性质被当作原欲满足之源,这如被剥夺则会转变这客体影像为一内射物(内化作用会被客体失落所加强)。长保一个特定的客体灌注是不可能的,因而会有挫折。结果是内化作用及驱力调节之精神结构的增添(超我)。正常下,前俄狄浦斯期理想化的双亲影像逐渐失落,伴随着自我的驱力调节功能的增加。而俄狄浦斯期的巨大失落,则助长了超我的形成。

Libido, 原欲

心智能量的理论上形式。有这能量。结构和客体表象可被投注以能量。原欲被认为有一来源,来自身体或原栽,以各种不同形式存在关联至爱欲区(即口腔的、肛门的、性器的原欲) ,当原欲被分配到各种不同的结构或过程时,是为原欲化【或另言之,承载一原欲的

精神灌注(cathexis)。在弗罗伊德最先的综合论述里,原欲是将定的附着朴性本能之能量,但稍后假设自我拥有了原欲,自我原欲衍生自原欲,依附到客体表象(客体原欲)];。

原欲由最初依附于双亲客体转变为依附自我,当对父母的依附减少时,自体爱与自体觉察渐增。这样的综合论述暗示自我是自己的客体:因而Federn(1952)区分主体原欲(能量为自体、主体所用)与客体原欲(纪量可被用于投资到客体)】。

Mirroring ,镜映

在自体心理学中,父母对子女的正向反应,反映了自体价值的感受,并逐渐灌输内在的自体尊重。父母对于儿童的活动之欣喜对于儿童的发展是基本的。这样镜映反应的结果,儿童能发展并维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负。镜映需求被称为夸大表现癖的需求,因为它们支持婴孩关于“我是完美的,且(就是这原因)你爱我”的概念。镜映的自体客体是一种回应并确认儿童在活力、伟大与完美上的天生意识。

Narcissism,自恋

1.是性的性错乱,此时主体喜爱的客体是其自身,最早Havelock Ellis(1898)和Nacke引用2。扩展其意,可为任何形式的自体爱。

古典理论:区分原发自恋和次发自恋,原发自恋是先于爱他人的自体爱:次发自恋是来自对一客体内射和认同的自恋爱。次发自恋或者是一防卫活动或态度,因其让主体可否认自己已失去内射的客体。或者走发展过程的一部分。这概念的主要困难定,一方面“自恋”略带贬义,而另一方面,它被用为一技术用词,以分类所有形式的原欲在自体里的投资。因而常见引用关于“健康的自恋”来表示适当的自体层面,以与“过度自我评价”区分。

自恋的客体选择是基于客体封于主体的相似性。自恋的伤痕定一种对自尊的伤害。自恋的神经症是个案无能力彤成一转移关系者(Kohut认为在自恋人格疾患者可形成自体客体转移关系)。自恋的供给是指情感、谄媚、赞美等可强化自尊者。自恋有时也意指自我中心或唯我论,亦即,它可指用自己做为组织经验的参考点者,在这意义下,当发现自己不是海滩里唯一的鹅卵石和世界并非单单为其利益而组成时,就会有一自恋的失落。

对自体的(原欲)投资,其反面非客体关系。而是客体爱(客体爱的特征是一种施予与接受的相互性)。有两种主要型态之自恋:理想化的双亲影像和夸大自体(原先科胡特称为自恋的自体)。

Narcissism primary 原发自恋

这是来自经验上的观察,指涉婴孩的心理状态,婴孩对母亲及其辅育经验之我、你未分化。终生保留弥漫人格所有层面的基本自恋张力之直接遗迹,而分化出两种形式(自恋的自体“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

表现癖可广义的被视为所有驱力共有的一个主要之自恋向度,是对于做为驱力的执行者之自体(而非驱力之客体)的自恋强调(即客体被邀请参与孩童之自恋乐趣,并为孩童确认此乐趣时,客体才会是重要的)。

心理上的分离。不同的成熟阶段,依序关注其中主要的功能与行动,必须逐渐的去性化(最好透过逐渐的挫折,同时伴随爱的支持来达成)。

表现癖若是自恋自体之驱力层面,夸大幻想就是自恋自体之概念上的内容。在去本能化与被整合以符合自我现实目标上所达的程度,决定了对个体是利或弊。

Narcissism secondary 次发自恋

自恋一度依附到外在客体,但在次发自恋里则由那些客体撤回,并放于服务自我的位置(且不是在潜意识幻想里朝向客体)。这意思是,客体原欲被转化成自我原欲。例如当一个精

神分裂病患者退化时。其由现实撤回原欲。原欲依附到其病态宏伟的意念上,并被称为次发的自恋。如同弗罗伊德所说的,它与婴儿化的夸大狂显现密切相关。

次发自恋不是弗罗伊德役来描述之内向的(introversion)。在内向里,原欲会进入而为朝向潜意识幻想的客体服务。

Narcissism transference 自恋的转移关系

一个定义不明的概念,或许最常用于指阻抗是以疏离、不相关、不可接近、脱离、和无法沟通情感作为显现的个案。很多这类个案维持一种自给自足的暗喻,并作为一种防御以控制对抗更深的依赖和脆弱感受。

Personality,narcissistic ,自恋型人格

NPD。自恋人格疾患在DSM—IV里之基本特征是持续型态的夸大、过度敏感,以及缺乏神入、夸大感;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唯一,且只会被特定的人所了解:需要恒常的注意与钦佩\(当“表现癖”被用来定义自恋家时,有时会被拿来使用) ;权力感。夸大感、独一咸,和被赞赏的需求,是三个最能将自恋人格疾患与其它人格疾患区分的因素。

其它相关特征,如权力或无限成功的潜意识幻想:当被批评时暴怒、羞耻和屈辱的感受:人际利用的;缺乏同理心;对他人的嫉羡和过度理想化的感受偏见,后面这些特征与疾病之严重度的关系,甚于人格的特定分型。

持续在镜映自体客体关系上的不足,可能产生三种人格型态:

1。渴求融合(merger--hungry)人格一一这些人必须将自己持续依附到自体客体上,并常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期待自自体客体分化出来:他们毁灭性地要求自体客体持续存在于自己可及之处。

2。逃避接触(contact--shunning)型人格一一他们隔离自己以否认令自己惊惧的对别人之需要,并避免被别人吞没与摧毁。

3。渴求镜映(mirror--hungry)人格一一他们坚持展现自己以挑起别人的接纳与赞美;常在忧郁的退缩与愤怒后的行动化爆发之间变动。

自体另两极[理想化和另我(或孪生)]的不是产生下列情形:

1。渴求理想化(ideal--hungry)人格一一他们永远在寻找自己所能赞赏者

2。另我(alter--ego)人格一一他们寻求一种与某个人的关系,那人可确立其价值,因而确立了自己的真实性。

Rage 暴怒

常用于精神分析的写作里,用以强调压倒性及无可遏抑的婴儿化愤怒。

在科胡特认为自恋暴怒是一自体客体失败复的结果:它包括了复仇的需求或再装备以对抗一自恋侮辱,它不像一般正常的攻击和愤怒,因当侮辱结束的时候它也不会满意,而会不顾对自己或他人之危害的去寻求摧毁挫折之源头。因着这样的下计后果,这状态也被视如盲目的怨恨(blind hatred)。盲目的怨恨是一种自体正义的暴露,用价描述自恋人格(病患)以扩张的夸大为特征(一种对抗自体概念受损的防卫) ,和指定他人成为次等人类的姿态。盲目的怨恨是以一种复仇的敌意和人身或语言暴力的爆发反应来面对某类的侮辱。

Self ,自体

在任何时候,人的身心整体,包括潜意识与意识两者所贡献的。每个人对该词的定义各不同,如霍尼(Homey)对于自体一词是定义为真正的自体或实证的(经验的)自体。科胡特则采三极自体的定义。而卡尔.荣格(C.G. Jung)对这个词的使用,则似乎比其它人定义的范围都广大。

Self disorder ,自体疾患

三极自体的形成过程,会有原发的自恋障碍(primary disturbances of the self),包括精神病与边缘状态:与次发的自恋障碍(secondary disturbances of the self),包括自恋行为疾患与自恋人格疾患。后两种个案因能忍受复生之自恋需求的挫折,而不至于造成自体永久性的崩解或枯竭,因而科胡特认为是可分析的。

自体发展上,自体客体提供恰当刺激失败时会产生之精神病理:刺激不是的自体(understimulated self),表现症状如性欲或成瘾的刺激;崩解的自体(fragmenting seIf) ,表现症状如虑病;过度刺激的自体(overstimulated self) ,表现症状如逃避创造性的活动或回避理想化的人物:过度负荷的自体(overburdened self),表现症状如敌意,妄想。

在科胡特的分类举里。自恋的精神病理学包括:

1.自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以忧郁、对微不是道的事过度敏感,虑病的抱怨,和缺乏生活的风趣为特征:

2.自恋行为疾患(narcissistic behavior disorder),以性错乱、反社会,和成瘾的行为为特征;

3.融合饥渴人格(merger--hnnger personality)’以倾向于与他人有共生,满了融合的关系,并会有压倒性地要求他人保持让自己随手可及等等为特征:

4.逃避接触型人格(contact—shunning pcrsonality),当受到亲密所威胁时。以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自体的崩解和失落的感受为特征。

Selfobject 自体客体

科胡特将中间的横线拿掉,于是该词更明显的成为精神内在的表象。在自体心理学中的概念中,指的是另外他人(或无生命的客体,或抽象概念)于精神内在的表象,其并不被经验为一个分离而实际存在的人,而是被经验为自体需求的扩展。自体客体提供关键的功能援助,之后被内化和转化(由婴孩到儿童期均持续的过程,称为转变内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成为发展中之自体的结构(因而可贡献与有能力)。完整的统整自体之发展需要一种入的父母或照顾者做为自体客体的参与,父母执行这一角色的无能力或失败,是婴儿化冲突与后来病理的原因。

在婴儿期,自体客体需求定绝对而强烈的,而且婴孩要求客体(典型上指的是母亲)封他完全满足和立即回应。随着时间的进行’与母亲的距离被忍受了t虽然母亲在如其所需的基础上持靖地供应他诸如雄心与抱负、安抚,和增强统整的减觉芋自体增强和自体调节功能。自体客体在精神和现实问做媒介。以此感受,环境教导孩童他的什么贡献会被镜映(戚赞赏)或什么是有价值的理想,或者那些不含或不是。在青少年期,同侪团体是一重要的自体客体。在成人生活里,配偶、朋友,和伙伴可能是自体客体,他们对于提供内在的功能和情绪的稳定是有价值的。

在诠释的心理治疗里,治疗师是作为自体客体。科胡特描述了三个主要的自体客体转移关系:镜映、理想忆,和另我(孪生)。另有两种是融合(meger)和逃避接触(contact shunning)。

Self psychology 自体心理学

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一种,源自科胡特(Heinz. Kohut)对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研究,关注的是自体的发展及自体客体转移关系。自体心理学主张三极自体的结构,以及正常自体是镜映、理想化和孪生需求的平衡。

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同为弗罗伊德之古典精神分析以降,擅长且详细描述了关于前语言期现象之问题与处理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Transference ,转移关系

1。借此过程,个案置换感受、想法等等到分析师身上,这些是衍生自个案先前生命里的影像:个案藉此将自己关联到分析师身上,有如分析师是其早期生命里的某个客体:藉此个案将早期内射而得的客体表象投射到分析师身上;藉此,个案经常将其早期的重要客体赋予到分析师身上。

2。由1在个案里产生的心灵状态。

3。广义的说,是个案对其分析师的情绪态度。

弗罗伊德对转移关系的原始描述是早期在与分析师的关系上之重复,此看法现今已有相当的修正。转移关系中所经验到的不只是早期的经验,还包括环绕着自体的早期经验之感受和想法,主体对于这经验的幻想,和对这两者的防卫。分析情境刺激了个案的潜意识幻想生活。但同时挫折了个案获得满足的要求。个案不记得潜意识幻想,反而将它重复于转移关系中,且企图将幻想再现重演于个案一分析师的关系中。换言之,转移关系是一种阻抗的行动化之形式。当它现今被加到分析师身上时,会是一不恰当且时空错置的显现。

转移关系可以是正向的,这时个案不实际的过度理想化或爱分析师:它也可能是负向的,这时个案不喜欢或恨分析师,而无需现实上的原因。

科胡特所描述的三个主要的自体客体转移关系是另我的转移关系、镜映的转移关系,和理想化的转移关系。

镜映的转移关系以自体发展的形式见于稍后之生命中,他们以此要求所反映或反应的人。当一个人已经在此领域获得足够的成长时,就己获得了一种在操作中自傲的成人感觉。

在理想化的转移关系里,是一种原始自体客体的转移关系之形式,个案再度投射儿童的夸大自体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因而被转化为理想化了的父母形象。这样一种转移关系常被一直升高的期望所复杂化,以至于无法满足,追时,个案经验到失望。也因此暴怒。当治疗持续下去时,在通彻(恰恰好的幻灭)的时段,个案被鼓励逐渐对理想化的治疗师之影像放手,而且真实的承认在理想化的自体表象、理想化的客体表象,和真实的自体表象之间差别。

另我或孪生需求是需要感觉像某个他人之需求;完全的像他自己。随着发展,这成为一种从属的感觉。生命早期缺乏令人满意的孪生自体客体,可能导致成年期时对孪生的强烈需求。具有另我人格的人,藉由形成一种与他人的关系来肯定自己的现实,这他人分享了他的价值、兴趣和信念。这种孪生需求也在对治疗师的转移关系中被表达出来。

Transference , archaic 转移关系,原始的

在这转移关系里,个案缺乏对治疗师与早期客体(例如母亲)不同之觉察,且将治疗师经验为自体的延伸。典型地,个案要求来自治疗师之立即的反应(例如,分析师必须确认个案的特殊性或独特性) ,为治疗师创造了一种两难的困境:如果治疗师维持沉默且不回答,个案会对其粗鲁变得暴怒:然而,几乎任何治疗师所给的答案都会被个案认为是错的,且将会让个案解放出非理性的否认或暴怒。原始的转移关系将前俄狄浦斯期客体表象和自体表象予以分裂,这在边缘型个案和婴儿化个案上是很常见的。

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 .转变内化作用

客体透过自体客体这内在表像,在漫长的时间里。提供与自体的自体一一自体客体关像之经验,内化并转化为自体结构的一部分,此内化与转化过程称为转变内化作用。

自体心理学理论

科胡特是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家。他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l939年3月为逃避纳粹迫害来到英国, 1940午2月来到美国芝加哥,l946年秋,科胡特往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开始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50年毕业。以后一直在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直至去世。他先后担任过芝加哥精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副主席。主要论文和著作有《神入、内省和精神分析:对观察模式和理论之间关系的考察》 (1957)、《自体的分析》 (1971)、《自体的修复》 (1977)、《如何进行分析治疗》(1984)

第一节自体心理学的社会、思想背景

科胡特先后发展出了狭义自体心理学理论和广义自体心理学理论。广义自体心理学理论是继驱力理论、自我心理学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后的又一个精神分析范式。科胡特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传统阶段、转变阶段和激进阶段。在传统阶段,科胡特笃信传统精神分析理论。

在转变阶段,科胡特提出了狭义自体心理学理论,《自体的分析》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通过改变有关利比多的观念,科胡特对传统的自恋理论进行了改造。他认为,不能用利比多投注的目标来界定自恋,而应该用利比多释放的性质来界定自恋。他假定存在着自恋利比多,认为自恋利比多具有自体夸大和理想化这两个特征。这一阶段,科胡特还没有赋予自体以独尊的地位,仍然认为自体是心理装备之中的内容和表征;仍然认为狭义自体心理学和正统精神分析理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统摄的,两者各有其有效的领域。前者适用于自恋神经症和前俄狄浦斯期,而后者适用于结构性神经症,适用于俄狄浦斯期及以后的时期。狭义自体心理学所关注的自体障碍是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所没有注意到的,也是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在激进阶段,科胡特提出了广义自体心理学理论。《自体的修复》和《如何进行分析治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广义自体心理学彻底抛弃了利比多的观念,完全用新的理论模式取代传统的本能模式来说明自恋的发展,视自体为人格的核心,主要用个体对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的体验来说明自体的发展、变化。

20世纪美国主流科胡特广义自体心理学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初文化和价值观的变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20世纪初开始,禁欲主义、重视家庭和婚姻的新教价值观受到了一系列严重挑战,特别20世纪60-70年代,接连爆发的青年造反运动、女权运动、黑人革命、反战示威等反主流文化事件,导致传统价值观的崩溃,导致性解放思潮的泛滥、离婚率的上升,导致传统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蜕变成享乐主义。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泛滥,疏远了人际关系,导致心灵空虚、孤寂,人际的冷漠影响了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

②核心家庭取代传统大家庭,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增加,妇女就业率提高,所有这些使儿童感到空虚、孤独;③性解放思潮和享乐主义盛行,性的禁忌和压抑不复存在,由性引起的心理冲突、性的压抑不再是心理疾病的主因。所有这些都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形态发生变化。与自体缺陷有关的心理障碍逐渐取代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的心理障碍而占主导地位。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康德的哲学传统影响了科胡特的认识论立场,使得科胡特认为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科胡特的自体观念来源于康德的先验

的自体这一观念。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只及于现象界而不及于物自体。科胡特认为自体本身是不可认识的。只有自体的表现才是可以认识的。这一观点也是科胡特以内省和神入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的认识论基础。科胡特深受现代物理学的影响。现代物理学的整体观使得科胡特反对还原论,视自体为一个整体;测不准原理使得科胡特摒弃了经典精神分析的因果决定论,采取一种介于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论之间的立场。现代物理学认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受此影响,科胡特认为在用神入和内省的方法观察复杂心理状态的过程中,观察的手段与观察的对象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当代艺术对现代人分裂的精神世界的描述,也对科胡特洞察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深有启发。

此外,既存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也产生了影响。科胡特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有关神入和内省的思想萌芽发展成为精神分析的方法论;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确立了精神分析研究健康心理机能的合法性,而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正是精神分析朝这一方向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科胡特狭义自体心理学的自体概念直接取自于哈特曼;哈特曼强调环境因素,科胡特强调自体客体环境对自体发展的作用。尽管科胡特否认自体心理学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之间的联系,但还是可以看出自体心理学理论与某些客体关系理论之间的某些关联。自体心理学理论和沙利文、范尔贝因、温尼考特、雅各布森的理论也有着相似之处。

第二节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

科胡特精神分析思想的发展、变化与其所信奉的精神分析方法论密切相关。本节详细阐述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并深入剖析这一方法论所具有的理论意义。

科胡特认为:“精神分析是研究复杂心理状态的心理学,它通过观察者持久地专注于人类的内心生活来收集人类内心生活的资料,以解释复杂的心理状态。”可见,科胡特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两个方面来界定精神分析的实质的。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包括复杂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而要研究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只有运用神入和内省这样的主观方法。神入就是替代的内省,是“思考和感受另一个人内心生活的能力”;

其中包含认知的成分和情感的成分。科胡特认为,外部观察和替代的外部观察适用于研究外部现实的科学,即物理学和生物学,而内省和神入则是研究内部现实的有效方法,是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所采用的方法。神入的观察适用于心理学的领域,而非神入的观察适用于心理学以外的领域。因此,神入是心理学观察的基本成分。精神分析学家应当努力从被分析者的立场去体察和理解其主观经验。要研究复杂的心理状态,只有运用神入和内省,由神入和内省得来的资料是精神分析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科胡特还强调神入和内省在确定精神分析实质过程中的作用,强调神入和内省界定了精神分析的研究领域。他指出,精神分析的研究领域是由神入和内省来确定的,是内省和神是内省和神入可以感受到的那部分现实。他认为,真正能说明精神分析实质的是神入和内省,神入和内省使得精神分析不同于其他研究人的科学,精神分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一贯以内省和神入得来的资料为基础”。

精神分析运用神入和内省来研究复杂的心理状态,其科学性由这两个方面来保证。首先,神入是人类的基本天赋,这保证了精神分析有可能对复杂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研究。其次,作为经验科学家,精神分析师运用神入的方式与非科学的纯粹内省论者有所不同。

科胡特认为,在运用神入的方式上,精神分析师和非科学的纯粹内省论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对所收集的经验资料的研究。对精神分析学家而言,用神入和内省的方法来收集有关人类内心生活的资料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他必须运用明晰的概念架构,必须运用与所收集

的经验资料相关的明确的符号系统来整理这些资料,从而得出科学结论。与此相反,非科学的纯粹内省论者从所收集的资料中得出的思想,要么是描述性的,与所收集的资料太过接近,要么是走向另一极端,直接从观察资料跃升至最高的概括水平。总之,在精神分析中,神入的观察是为经验科学服务的工具,而在非科学的纯粹内省论中,神入并不是为经验科学服务的工具。科胡特强调,精神分析的所有概念和理论都必须以神入和内省所观察到的主观经验为基础,应当绝对尊重病人的主观经验,概念和理论如果与由神入和内省得来的经验资料不相符,就应该进行修正。

第三节广义自体心理学

一、自体是人格的核心

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自体是人格的核心,所谓自体就是“在空间上是内聚的,在时间上是持久的单元,是积极性的核心,是影响的接受者”。

从结构上来说,自体有两个极、三个成分。一是促使个体为权力和成功进行奋斗的一极--- 志向;二是怀有基本的理想化目标的另一极-----理想;三是介于两极之间的,也就是介于志向和理想之间的,由基本的才能和技艺所构成的中间区域。

志向和理想对个体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志向为个体的活动提供推动力,而理想则引导个体的活动,为其提供方向。志向的推动和理想的引导构成促使个体行动的条件,科胡特称这一条件为张力梯度。自体的两极志向和理想之间存在着持续的心理活动之流,科胡特称之为张力弧。也就是说,个体在志向的驱动下,在理想的指引下,运用其基本的才能和技艺来从事一定的活动。

自体“在空间上是内聚的”,是指个体对自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身心的各个方面从属于同一个整体的意识。自体“在时间上是持久的”,是指个体的自体一旦形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在身心各个方面、人格结构之中的各个成分、所生活的环境会,仍然能够意识到自有许多变化,但个体仍然具有“自体连续性的意识”仍然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我仍然是过去的我。

自体是“积极性的核心”,是指自体是一个积极的主体,有其自己内在动力,自体本身就是一个动力源,它是整个人格发展的动力。自体的动力来自于志向的推动和理想化的引导,他促使个体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技艺来从事现实的活动以提高自尊。所谓自体是“影响的接受者”,是指自体直接同外界发生联系,直接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自体本身就是经验的主体。在科胡特看来,自体是一个统摄性的结构,驱力和防御包含于其中自体的发展不但独立于驱力(这里指性驱力和攻击性)和自我的发展变化,而且对驱力的发展变化来说是第一性的,驱力的发展变化从属于自体的发展变化,是自体发展变化的一个方面,必须用自体的发展变化来解释。

将自体当作包含驱力在内的人格的核心,导致广义自体心理学颠覆传统精神分析以驱力及其相关的无意识冲突来解释人格发展和心理病态的传统,而以自体为焦点解释人格的发展,以自体的发展变化来重新解释驱力、焦虑、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和阳具妒羡等传统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进而以自体结构的缺陷来解释所有的心理病态,这样,对心理病态的解释就从传统精神分析的冲突范式,转变成广义自体心理学的缺陷范式,并使得自体心理学普遍化、范式化。

二、自体的起源和发展

(一)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和人格发展的机制,基本的自恋结构及其发展、成熟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和人格发展的机制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人格的发展(即自体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遗传特征和自体客体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个体的自体客体,特征对个体自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父母和照料者人格健全、自体完备,就能够以神入的态度

理解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并以适当的反应满足这种需要,那么,他们不可避免的失误只会造成适度挫折,使得自体客体及其功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而形成个体自体的结构和功能,这样个体就能够发挥原先自体客体为其发挥的心理功能;反之,如果父母和照料者自己人格不全、自体有缺陷,就会长期不能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就会长期不能以适当的行动来满足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个体就会遭受创伤性挫折,这样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就不可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转变成个体的自体结构,这会造成自体结构的缺陷,从而导致各种自体障碍。

2.基本的自恋结构及其发展

夸大的自体和理想化父母表象、各种与生俱来的才能是儿童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潜能,是基本的自恋的结构。与此相应,个体有三种自体客体需要,即镜映性需要、理想化需要和他一我需要。满足个体自体客体需要的自体客体也有三种,即镜映性自体客体、理想化自体客体和他一我自体客体。自体也有三条相互平行的发展道路,即夸大的自体的发展、理想化父母表象的发展、原始的才能和技艺的发展。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父母表象和各种与生俱来的才能最终发展成为一定的心理结构。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父母表象和与生俱来的才能最终发展成为人格的核心 ----自体,也就是说,原始的夸大的自体会逐渐发展成为自体的志向一极,理想化父母表象会发展成为自体的理想一极,而与生俱来的才能会发展成为自体的才能和技艺,自体障碍则是由于自体没有得充分发展所致。

自体的发展使得个体不再依赖于原始的自体客体关系,而转向依赖于成熟的自体客体关系。

(二)初始的自体的形成

自体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始的自体和成熟的内聚的自体这两个阶段。前者是儿童最初形成的自体,后者是自体的成熟形式,两者并无质的差异,只是成熟程度和内聚性程度不同而已。人生之初,并无自体,只有各种与生俱来的生物禀赋和潜能,初始的核心自体是个体在婴儿时期与自体客体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般来说,个体一生下来就处于神入的自体客体环境之中,由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组成的自体客体环境会积极响应其心理需要和愿望。新生儿虽然没有心理意义上的自体,却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因此,父母或其他照料者以为他已形成了初始的自体。科胡特称之为虚拟的自体。自体的形成过程从父母与婴儿的第一次互动时就开始了。作为自体客体的父母或其他照料者,根据婴儿的自然倾向,有选择地对婴儿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潜能作出神入的响应,也就是对婴儿所表现出来的夸大的自体方面、婴儿所仰慕的理想化表象方面、对婴儿所具有的各种与生俱来的潜能作出神入的响应。自体客体环境这种有选择的、神入的响应,使得婴儿通过变形性内化过程逐渐形成初始的核心自体。核心自体的形成时间大概在生命的第二年。

初始的核心自体是一个初级的两极性结构,有三个成分:原始的核心志向构成初始的、核心自体的一极,原始的核心理想构成另一极,而两极之间的张力弧则促进儿童核心的、初始的才能和技艺的发展。初始的核心自体仍不稳定,内聚性有限,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发挥作用,因此,仍然包含夸大的自体和理想化父母表象。

(三)内聚的自体的形成

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父母表象和原始的才能与技艺有各自独立的发展路线,如果处在适当的自体客体环境中,夸大的自体会发展成为志向,理想化父母表象会发展成为理想,而原始的才能和技艺会发展成为成熟的才能和技能,从而形成成熟的内聚的自体。

1.夸大的自体的发展与志向的形成

夸大的自体具有夸大性和好表现性的特点。夸大的自体形成之后,个体幻想自己是完美的、无所不能的,这就是夸大性幻想;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夸大性幻想就是好表现性。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性需要不断得到确证、肯定和赞美,这种需要就是镜映性需要,而起到确证、肯定、赞美个体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的人就是镜映性自体客体。

在儿童的心目中,镜映性自体客体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其自体的一部分,只是为其发挥反映功能而存在的。镜映性自体客体为个体发挥重要的心理功能,帮助个体确证自己的能力和幻想中的伟大,帮助个体确证自己的存在。

充当镜映性自体客体的人(常常是父母)如果本身人格健全、自体结构完整的话,就会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并及时以适当的反应满足孩子的镜映性需要。其不可避免的疏忽只会使孩子遭受适度挫折,适度挫折使镜映性自体客体及其功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转变成自体的结构,从而形成自体结构中的一极志向。在志向形成之后,个体的自体就能发挥原先由镜映性自体客体为其发挥的心理功能,不再依赖外在的对象确证自己的能力和存在,也不再依赖外在的对象来提高自己的自尊,而是能够通过现实的活动来确证自己的能力和存在,提高自己的自尊。与此同时,能够同他人建立成熟的反映性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也就是说,个体既希望他人能够承认、确证和赞赏自己的实际能力,又能充分地意识到赞赏自己的人是独立于自体的存在。科胡特认为,只有少量的志向是在婴儿早期开始形成的而大部分志向是在童年早期形成的,主要是在2-4岁之间形成的。

2.理想化父母表象的发展和理想的形成

婴儿有理想化的需要,希望依附于完美无缺的、全知全能的、强有力的人物,于是将外在的对象予以理想化,被儿童所理想化的人物就是理想化自体客体,这样的人物在儿童心目中形成理想化父母表象。在儿童的心目中,理想化自体客体是强有力的,是全知全能、完美无缺的。儿童在无意识当中把自己当做是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一部分,希望理想化自体客体能为自己发挥心理功能,维护自己的自尊。同镜映性自体客体一样,理想化自体客体同儿童的自体是不分化的,儿童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理想化自体客体是独立于自己的。

如果充当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人物本身心理健全、自体结构完整的话,就能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儿童的理想化需要,就能够接受儿童对自己的理想化,就能够接受儿童对自己的依附,就能够在儿童需要的时候,为儿童发挥重要的心理功能;其不可避免的疏忽,使儿童的理想化需要遭受适度挫折。适度挫折促使儿童放弃对外在对象不切实际的理想化,同时促使儿童通过变形性内化将理想化自体客体及其功能转变成自体之中的理想和价值观,形成自己的理想化的目标结构。在理想形成之后,理想就能发挥原先理想化自体客体为儿童发挥的心理功能,个体就能同外在的理想化自体客体形成成熟的理想化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在形成成熟的理想化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之后,个体能够欣赏他人实际拥有的优秀品质,也希望同理想化人物进行接触,分享其理想和价值观,同时又能意识到他是独立于自己的。

科胡特认为,只有少数的理想是在婴儿早期开始形成的,而大部分的理想则是在童年后期获得的,主要是在4-6 岁之间形成的。

3.他一我自体客体需要和才能、技艺的发展

所谓他一我自体客体,就是个体主观上认为与自己十分相似的人物。他一我自体客体需要是指个体希望同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的需要。同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就会使个体感到满足。

童年时期他一我自体客体关系的好坏主要与影响才能和技艺的发展有关。如果充当他一

我自体客体的个体人格健全的话,就能够以神入的态度理解并满足儿童的他一我自体客体需要。科胡特推测,当儿童和成人在一起从事某些活动时,其与生俱来的才能和技艺就会得到发展。因此,他一我自体客体就能够起到巩固和支持个体自体的作用。

三、自体障碍的成因及其机制

(一)自体障碍的形成

1.夸大的自体的不良发展

如果充当镜映性自体客体的人本身就具有心理病态、本身的自体结构就不健全的话,那么,在与孩子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就会只专注于自己在童年时期未得到满足的自体客体需要,所作所为都以满足自己的原始的自体客体需要为依归。

有的自体有缺陷的父母在无意识当中将孩子当做自己的镜映性自体客体,希望孩子来证实自己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有的自体有缺陷的父母会利用孩子作为满足自己的镜映性自体客体需要的工具,试图通过孩子的好表现行为来博得他人对自己的赞赏和夸奖,满足自己的镜映性需要。还有的自体有缺陷的父母还会将孩子作为自己的理想化自体客体,把孩子理想化,支持孩子公开表现其夸大性。当然只有当孩子在情绪上依附于自己的时候,他们才会这么做。

因此,有自体缺陷的父母会长期不能以神入态度来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夸大性和好表现性需要,长期不能以适当的反应满足孩子的镜映性需要,使孩子的镜映性自体客体需要长期遭受创伤性挫折。这至少会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方面,镜映性自体客体及其功能不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转变成志向,从而导致自体的志向一极存在缺陷,导致个体的自体无法获得镜映性自体客体为其行使的心理功能,从而固着在原始的镜映性自体客体和镜映性自体客体需要之上,不断地通过各种幼稚的或是变态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性行为来寻求他人的赞许,以此来维持自尊。另一方面,儿童为了避免创伤性情境的重现,会形成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这两种防御机制。为父母所利用的夸大性会同有意识的自体割裂开来,为儿童所否认,从而形成垂直分裂;而遭到父母否定的夸大性幻想会被压抑到无意识当中,形成水平分裂。

2.理想化父母表象的不良发展

充当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人如果本身心理不健全、自体结构有缺陷的话,就会长期忽视孩子的理想化需要,就会拒绝孩子对自己的理想化,或是利用孩子对自己的理想化来满足自己在童年时期未得到满足的自体客体需要。还有一种情况是儿童会把父母当中的一个人当做是全知全能的理想化自体客体,但这种理想化会遭到另一方的阻拦。例如,本身就有自体障碍的母亲为了使孩子在情感上继续依附于自己,阻止孩子对父亲的理想化,千方百计地贬低孩子的父亲,剥夺孩子可能将父亲理想化的一切机会。这样就使孩子的理想化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

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会产生以下不良后果:其一,会使儿童长期固着于原始的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理想化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就不可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转变成自体之中的理想和价值观,从而导致自体的理想一极产生缺陷。由于自体中的理想存在缺陷,个体自体之中的理想不能代替理想化自体客体发挥指导自体的作用,从而导致个体固着在原始的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和原始的理想化自体客体关系之上,导致个体不断寻求外在的完美人物以得到其指导。其二,遭到拒绝或阻止的理想化需要往往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从而形成水平分裂;如果儿童对父母的理想化被本身就有自体障碍的父母用来满足其自体客体需要,儿童的理想化需要就会遭到否认,从而形成垂直分裂。

3.才能与技艺的不良发展

充当他一我自体客体的人如果人格不健全、自体结构有缺陷的话,就不能以神入的态度

来理解并满足孩子的他一我自体客体需要,就会使孩子遭受创伤性挫折。创伤性挫折产生两个消极的后果:一方面,使得个体固着于原始的他一我自体客体,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人或在幻想中创造这样的人作为他一我自体客体。另一方面,使得自体之中的才能和技艺得不到充分发展,导致自体之中由才能和技艺所构成的、介于志向和理想这两极之间的中间地带有缺陷。

综上所述,从发生因素来看,自体障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体客体本身具有人格障碍和自体缺陷而长期不能满足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从结构的观点来看,自体障碍的实质是自体结构之中存在着缺陷;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体障碍实际上是发展停滞的产物,是个体仍依赖于早期的、原始的自体客体关系的产物;从病理机制来看,自体障碍的症状实际上是个体为掩盖自体之中的缺陷而进行的防御。自体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取决于自体之中缺陷的严重程度,而自体之中缺陷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固着于哪一种自体客体关系水平上,取决于自体的发展固着在哪一种发展水平上,取决于个体所遭受的创伤性挫折的严重程度。

(二)自体的分裂与驱力表现

1.自体的分裂

自体的分裂是自体结构具有严重缺陷的表现。自体分裂的根本原因存在于个体自体的发展过程中,自体客体因其自己的人格障碍而长期不能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并满足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

在主观体验上,自体的分裂使人产生“失去了自体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感觉,失去了自体在空间上具有内聚性的感觉……”自体的分裂之所以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受,根本原因在于自体结构中存在着缺陷。自体的缺陷意味着自体不复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因而使人产生自体在空间上失去内聚性的感受;自体的缺陷也意味着自体两极之间的张力孤存在着缺损,因而使人产生自体在时间上失去延续性的感受,因为保持自体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感受有赖于自体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一个持久的张力弧。由于失去自体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感受,自体分裂的人会感到生命之虚幻、未来之难卜,由于失去自体在空间上具有内聚性的感觉,自体分裂的人会感到身心各部分不复为统一的整体,因此会表现出种种疑病症状。

2.驱力和焦虑是自体分裂的产物

(1)驱力是自体分裂的产物。

广义自体心理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迥异于传统精神分析的驱力观。科胡特认为,孤立的驱力并不存在,驱力是自体的组成部分,与驱力有

关的心理病态实际上是自体障碍的表现,无论是利比多驱力,还是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都是自体“解体的产物”。

自体的分裂使得个体产生抑郁、焦虑、空虚和软弱无力等痛苦感受,个体为了抵消这些痛苦感受,就会出现一些变态的性幻想,就会从事一些变态的性行为,试图以此恢复自体内聚性的感受,试图以此来强化自体。变态性幻想、变态性行为实际上是自体分裂之后出现的防御结构,而不是由与生俱来的性本能转变而来的。它们虽然很原始,但在心理上却不是首要的,而是派生性的。

镜映性自体客体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会使儿童产生种种痛苦感受。儿童因此放弃正常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并为了克服这些痛苦感受,或刺激动欲区,或迷恋尿流、排泄物和生殖器之类象征伟大的事物等(这种迷恋具有性的意味),希望借此感受自体的活力,恢复自体内聚性的感受。而身体的动欲区、尿流、排泄物和生殖器等都是原始的夸大的自体的片断。

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会使儿童放弃对理想化自体客体正常的、与发展阶段相称的仰慕和赞美,并出现窥视他人阳具、乳房等窥阴癖症状。阳具或乳房是理想化自体客体身体的片断,是理想化自体客体力量的象征,儿童以此作为替代性理想化自体客体。

通过窥视这种象征物,儿童就以变态的方式满足了自己的理想化需要,抵消由自体分裂所带来的痛苦感受。

传统精神分析认为,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是首要的,而非破坏性的攻击性则是由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转化而来的,是派生性的;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攻击性有非破坏性和破坏性之分。非破坏性的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它从属于自体,自体是第一性的,自体的分裂导致非破坏性的攻击性转变成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因而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不是首要的,而是自体分裂的派生物。

(2)焦虑------自体解体的产物。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源于本能或本能冲突,是由自我遭到本能的威胁引起的,其实质是对本能的恐惧。

科胡特将焦虑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自体内聚的个体所体验到的焦虑,是对具体的危险情境的恐惧,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说的现实焦虑;一类是解体焦虑,由意识到自体开始分裂的个体所体验到的焦虑,它是由自体的不稳定状态引起的,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说的神经症焦虑。解体焦虑难以确定,强烈而有弥散性,总是伴随自体分裂的意识产生的。

解体焦虑不是对本能的恐惧,而是对自体分裂的恐惧,“解体焦虑的核心是预见到自体的分裂,而不是对驱力的恐惧”,因为驱力的强化并非自体分裂的原因,而是自体分裂的结果。

由具体事物所引发的焦虑,实际上也是由对自体分裂的恐惧引起的。某些情境之所以使人感到恐惧,就是由于它们有可能威胁到自体的安全,就是由于它们可能导致自体的分裂。因此,这一类焦虑与解体焦虑并无质的区别,而是解体焦虑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形式;而解体焦虑常常表现为对具体事物的恐惧,常常为对具体事物的恐惧所掩盖。因此,在科胡特看来,所有的焦虑,归根结底都是解体焦虑,都是对自体分裂的恐惧。

3.对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阳具妒羡以及结构神经症的新阐释

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是经典精神分析最为重要的概念,也是其重要基石。弗洛伊德认为,任何形式的移情神经症都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都与无意识的俄狄浦斯冲突没有得到顺利解决有关。[弗洛伊德经常在宽泛的意义上使用“俄狄浦斯情结”一词,将女孩子的恋父情结和男孩子的恋母情结笼统地称为“俄狄浦斯情结”。本章以下部分在使用“俄狄浦斯情结”一词时,除了有特别说明的以外,兼指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广义自体心理学对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阳具妒羡和结构神经症作出了全新阐释。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能发展到俄狄浦斯期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成就,只有在以前的发展阶段上成功地发展出内聚的自体,个体才可能体验到由本能欲望引起的冲突和俄狄浦斯期的适应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在俄狄浦斯期,个体必然会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必然会产生阉割焦虑或阳具妒羡。而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在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的产生并非必然,而是取决于俄狄浦斯期的自体客体能否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儿童的俄狄浦斯体验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儿童在进入俄狄浦斯期后,对异性父母,他会产生肯定而具有占有性的、深情而含有性的意味的渴望;对同性父母,他会产生肯定的、自信的、好竞争的情感。

对此,人格健全、自体结构牢固的父母会有两个方面的反应:一方面,异性父母会禁止孩子将自己当做性的对象,同性父母会禁止孩子将自己当做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对儿童的发展成就,对儿童的活力和自信,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喜悦和自豪。他们能够在总体上通过神入来理解儿童在俄狄浦斯期的发展需要,并满足之。他们偶尔的错误理解,偶尔的不适当反

应,只会使儿童遭受适度挫折,适度挫折又促使儿童通过变形性内化将俄狄浦斯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内化进心理结构之中,从而使自体在俄狄浦斯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并且形成性别分化。这两个方面的反应,特别是第二个方面的反应,对俄狄浦斯期儿童自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但父母如果本身人格不健全、自体结构有缺陷、具有自体障碍的话,就不可能以神入的态度理解儿童在俄狄浦斯期的发展需要,就会导致儿童的俄狄浦斯自体的分裂,从而使正常的、与性无关的对父母的温情转变成性的欲望,使正常的、与攻击性和破坏性无关的自信转变成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敌意,从而形成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而这也是儿童试图重新组织残破的自体的表现。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会导致经典精神分析所指的俄狄浦斯神经症(经典移情神经症或结构神经症)的核心,可见,结构神经症本质上也是一种自体障碍。

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起因于阳具妒羡,而阳具妒羡又起因于阉割情结。科胡特认为,阳具妒羡并非起因于阉割情结,而是自体分裂的产物,是童年时期的自体客体长期不能适当地发挥作用造成的。女孩子的童年时期是女性化自体逐渐形成的时期,如果既没有得到自体客体的适当反映,也没有得到可理想化的女性父母表象(母亲的表象),也没有得到他一我自体客体的支持,那么其自体就会分裂,为了掩盖其自体结构的缺陷,女病人就会产生拥有男性生殖器的愿望和幻想。

与此同时,俄狄浦斯期自体客体因本身具有人格障碍而不能适当地发挥作用,也会使儿童在俄狄浦斯期产生强烈的病态焦虑。

俄狄浦斯期的病态焦虑有两种形式,即俄狄浦斯期的原发性焦虑和继发性焦虑。原发性焦虑最为基本,它是个体在俄狄浦斯期没有得到自体客体对其自体的支持性反应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而俄狄浦斯期的继发性焦虑则是在健全的俄狄浦斯自体因自体客体没有适当地发挥自体客体功能而解体之后才出现的情绪反应。俄狄浦斯期的原发性焦虑实际上是一种解体焦虑,是对自体分裂的恐惧,它是解体焦虑的特例,是解体焦虑在俄狄浦斯期的具体表现。

由此可见,只有在俄狄浦斯期自体客体因其本身的人格缺陷,特别是因其本身的自体障碍而不能对儿童的俄狄浦斯自体作出神入反应的情况下,个体才会出现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对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阳具妒羡和结构神经症所作的新阐释,是自体心理学普遍化、范式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而这一步骤又是广义自体心理学对自体理解的逻辑结果。这一步骤拓展了自体心理学的解释范围,将自体心理学的解释范围从自恋人格障碍扩展到所有的心理病态,特别是扩展到原本属于经典精神分析的领地的结构神经症。如果说狭义自体心理学与经典精神分析是相互平行、互不隶属的话,那么,广义自体心理学则涵盖了经典精神分析,使经典精神分析从属于广义自体心理学。

四、对自体障碍的精神分析治疗

(一)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和目标

传统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在于意识范围的扩展,在于使无意识之中的本能冲突显现于意识之中,在于提高心理装备(特别是自我)调控本能驱力的能力,在于自我领域的扩展。

广义自体心理学则认为,无论是对自恋人格障碍和自恋行为障碍,还是对结构神经症,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和目标都在于使病人继续其童年时期因自体客体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停滞的发展过程,都在于弥补人格结构的缺陷,都在于使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向成熟的方向发展。自我自主性的提高、自我和意识范围的扩展并不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而是自体障碍得到弥补的结果,是自体障碍得到治疗的副产品,是原始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发展成为成熟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的副产品。

(二)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

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有三个步骤:①防御分析,②移情的展开,

③打开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的神入的途径。

1.防御分析

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病人的防御和抵抗是为维持自体的完整性服务的,是为保护在非神入的自体客体环境中屡遭劫难而残存下来的自体服务

的。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病人之所以会出现抵抗,主要是由于害怕童年时期所遭受的创伤性挫折会在分析情境中重演,主要是由于担心自己本已脆弱的自体会重新遭到伤害,主要是为了保护其残存的自体。因此,科胡特强调,抵抗和防御不是病态的,而是“适应性的,在心理上是有价值的”。

广义自体心理学主张分析师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以神入的态度接受并理解病人所表现出来的防御和抵抗,并根据广义自体心理学对防御和抵抗的理解作出适当的动力学解释和发生学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直面其原始的自体客体需要,将其原始的、在童年时期未得到满足的自体客体需要转移到分析师身上来,从而形成自体客体移情。

2.移情的展开

在克服了抵抗之后,病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自体客体需要就会被动员起来,从而形成自体客体移情。

自体客体移情有三种,即镜映性移情、理想化移情和他--我移情。在镜映性移情中,自体受损的志向一极试图得到自体客体的肯定和赞许;在理想化移情中,自体受损的理想一极竭力寻找能接受自己的理想化自体客体;在他--我移情中,自体受损的由才能和技能所构成的中间地带努力寻找能为自己提供相似体验的自体客体。

在自体客体移情顺利展开的分析中,最终出现的基本的自体客体移情通常是围绕给儿童造成较少创伤的那一个自体客体形成的。

自体客体移情的形成,更为原始的自体客体移情的出现,都有赖于分析师对病人的原始的自体客体需要采取理解和接受的态度,并进行准确的发生学解释和动力学解释。

形成自体客体移情是治疗自体障碍的前提,只有形成自体客体移情,病人才能在分析情境中继续其童年时期受到阻碍的发展过程,才能发展出弥补自体缺陷的心理结构,才能得到真正的治疗;如果病人不能形成自体客体移情,其自体障碍就不可能得到治疗。

3.打开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的神入的途径

在自体客体移情形成以后,病人就将分析师作为自己的自体客体,病人与分析师之间形成一种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但这种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仍然是原始的,仍然是一种与病人自体的发展水平相当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仍然是病人停滞在某一个发展水平上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在分析情境中的再现。如果分析师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适当地发挥自体客体功能,能够在总体上准确地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和自体客体需要,并根据自体心理学理论作出适当的动力学解释和发生学解释,那么随着分析的深入,病人自体之中的缺陷就会逐渐得到弥补,病人以现实的方式获得自体客体心理上支持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病人与分析师之间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不断得到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病人最终能在成熟的成人水平上同分析师建立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

(三)通过形成新的心理结构进行治疗

传统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析是通过扩展自我的领域和意识的范围进行治疗的,而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精神分析是通过形成心理结构进行治疗的”

患有可分析自体障碍的患者已经具有自体的基本架构,但存在着缺陷,因此,精神分析治疗并不是要让病人形成全新的自体架构,而是形成一些新的结构来弥补病人既有自体结构

中的缺陷,强化、巩固病人既有的自体,并恢复其功能。

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心理结构的形成机制同正常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充当病人自体客体的分析师总是能够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和接受病人的自体客体需要,并能作出适当的解释,但分析师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可避免会有一些疏忽和失误,这使病人遭受适度挫折,适度挫折促使病人通过变形性内化将分析师及其功能转变成相应的自体结构,从而弥补自体结构的缺陷,恢复自体的功能。

(四)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单元----理解和解释

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理解和解释构成精神分析的“基本治疗单元”分析师正是通过理解和解释发挥治疗作用的,正是通过理解和解释活动使病人产生适度挫折,并通过变形性内化将分析师及其功能转变成自体结构及其功能的。

理解和解释是相互联系的。首先,理解是解释的前提,解释是理解的深化。其次,在有些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理解和解释这两个阶段并不是判然两分的,理解和解释通常是结合起来、交错地进行的。

在理解和解释活动中,神入至关重要。神入应该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无论是理解和解释,都必须以神入为基础。

理解就是分析师以神入的态度设身处地地把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体验,并以各种形式同病人进行交流。神入是分析师理解病人心理状态和内心体验的根本方法。如果分析师能够在总体上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那么,分析师在理解和沟通方面不可避免的失误就构成适度挫折,适度挫折促使病人通过变形性内化将分析师所发挥的自体客体功能转变成弥补自体缺陷的心理结构。

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师必须对病人的内心体验进行动力学解释和发生学解释。虽然理解过程本身已经使病人产生适度挫折,已经使病人通过变形性内化形成相应的弥补自体缺陷的结构,但解释过程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解释过程能够起到理解所起不到的作用。

一方面,分析师的解释不但可以扩展和深化病人对自己的理解,使病人能够以神入的态度接受自己,而且可以使病人认识到分析师对自己的理解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病人确信自己和分析师建立了可靠的、神入的联系;另一方面,在理解阶段所形成的新的心理结构是暂时性的,解释可以巩固病人在理解阶段所形成的心理结构。

解释又有两个分步骤,第一个分步骤是对病人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对病人的移情体验进行动力学解释;第二个分步骤是对病人的自恋的脆弱性和冲突进行发生学解释。

科胡特认为,分析师所信奉的理论直接影响其理解、解释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自体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分析师快速、准确地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分析师作出准确的解释。

(五)自体障碍得到治愈的标准

科胡特提出了自体障碍得到治愈的标准:从结构上讲,自体结构中的缺陷得到弥补;从功能上讲,自体结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恢复活力。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并不是只有弥补自体结构的全部缺陷才能得到治愈,只要自体结构某两个成分的缺陷得到弥补,那么,即便另外一个成分还存在着缺陷,自体也能恢复功能,也能得到治愈。

第四节对自体心理学的评价

一、自体心理学对精神分析学的贡献

(一)创立了精神分析的新范式

广义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新范式。它的人格结构观、人格发展观、人格发展的动力观与弗洛伊德所创立的驱力理论、哈特曼所创立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克莱因所创立的客体关系理论都有很大的不同。

1.自体心理学超越了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

科胡特有关人格结构、人格发展的动力、心理疾病的形成、心理疾病的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的观点都不同于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

其一,科胡特的人格结构观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观。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心理装备所构成的,其中伊底是人格的核心。

而科胡特认为,自体是人格结构的核心,本能和自我都从属于自体这一整体。自体是由志向、理想以及介于这两极之间的、由才能和技艺所构成的张力弧所构成的。

其二,科胡特的人格动力观和人格发展观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观和人格发展观。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驱力是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心理性欲的发展变化是人格发展的主轴。他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受本能驱力支配,根本没有什么自由意志。而科胡特则认为,自体的发展变化是人格发展的主轴,本能驱力作为自体的组成部分,总是从属于自体的发展变化。而自体的发展则取决于自体客体环境能否满足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自体一旦形成之后,就会在自体之中志向的推动下,在理想的引导下,运用已经获得的才能和技艺去完成自己的行动计划,实现自体之中的潜能。

由此可见,科胡特的人格发展观既超越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纠正了其生物学倾向,突出了人的社会性,又较为辩证地处理了环境的决定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其三,科胡特对心理障碍的起源和实质的认识与弗洛伊德也有很大的不同。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源于无意识之中的本能冲突,特别是俄狄浦斯冲突,童年时期特定的创伤性事件是导致神经症的原因。

而科胡特认为,心理障碍实际上是自体发展的障碍,其实质是自体结构存在缺陷。无论是自恋人格障碍、自恋行为障碍,还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结构神经症,莫不如此。

其四,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治疗观也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观不同。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就是要解除潜意识之中的导致神经症的本能冲突,只要使潜意识中的本能冲突大白于意识即可解除神经症症状,因此精神分析的实质在于拓展自我的领域,扩展意识的范围。

而科胡特则认为,治疗的实质就是使病人有缺陷的自体能够继续因早期自体客体的创伤性失败而受阻的发展过程,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在于弥补自体结构中的缺陷,只要自体结构中的缺陷得到弥补,意识和自我的范围就会得到扩展,潜意识中的本能冲突就会迎刃而解。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自体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观点都不同于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凡是弗洛伊德认为是第一性的、首要的东西(本能、冲突),科胡特都认为是第二性的、派生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和治疗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所不能解释和治疗的自恋人格障碍和自恋行为障碍,而且能够解释和治疗驱力理论所能够解释和治疗的结构神经症。这样,科胡特成功地扬弃了弗洛伊德的驱力范式,成功地将弗洛伊德的驱力范式包含于自体心理学这一新的精神分析范式之中,使其成为一个从属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

2.自体心理学超越了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其一,对什么是人格发展的主要方面,两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此相应,两者的研究重

点也不同。

哈特曼认为,精神分析的研究重心是自我,而非自体。哈特曼把自体看做是各种经验的复合体,是一种表征,是一种经验性的构念。在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中,自体仍然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而不是解释性概念。

与此相反,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将重点放在自体之上,而不是自我之上。他将自体当做解释性概念,当做自体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胡特认为,自体是人格的核心,自我是自体之中的一个成分,他把自我心理学归之于自我的功能(也把正统的精神分析归之于伊底、自我和超我的功能)悉数归之于自体。

其二,两者与本能驱力模式的关系是不同的。

自我心理学虽然赋予自我和伊底同等的地位,将研究的重心从伊底本能转移到自我之上,强调自我在适应现实中的主导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本能驱力模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我除了适应现实之外,还有防御本能、操控本能、协调自我同现实和超我的关系的功能;二是认为本能及其冲突对解释心理病态依然有效。

而自体心理学则扬弃了传统精神分析的“伊底---自我”模式,完全用自体的发展来观照人格的发展,并且强调自体客体关系体验在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科胡特成功地说明了弗洛伊德的本能驱力模式所能解释的结构神经症,自体心理学照样能够解释,而且要比本能驱力模式来得更加深刻。这样科胡特就扬弃了本能驱力模式,将本能驱力模式纳入到自体心理学之中,使其成为从属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

从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同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的根本不同来看,自体心理学可说是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自我心理学的新的精神分析范式。

3.自体心理学对客体关系理论的超越

其一,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研究重点不同。客体关系理论主要研究早期心理结构(指自体表征、他人和对象的内部表征)的形成,研究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在人际情境中出现的;客体关系理论关注内在对象关系对个体知觉感受方式以及个体同他人关系的影响。

自体心理学以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的方式研究自体和自体结构。它主要研究早期自体和自体结构是如何在自体客体关系中形成的,它强调的是自体,而不是自我、自体表征和本能。自体心理学一直把自体以及自体客体关系作为理论核心。

其二,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对本能驱力的作用看法不同。除了范尔贝因以外,大多数客体关系理论家都承认内在生物本能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虽然大多数客体关系理论家认为驱力的发展从属于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明确地使驱力从属于自体。

而自体心理学则从根本上摆脱了驱力范式和冲突范式。它认为,驱力从属于自体,自体的发展并不受本能驱力的影响,本能驱力的发展受制于自体的发展状况。传统上认为引起神经症的本能冲突也被看做是自体发展停滞的结果。

其三,自体心理学所说的对象、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所说的对象、对象关系。有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将对象关系等同于人际关系;还有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将对象关系概念化为本能的满足,将对象当做是本能满足的对象。

自体心理学区别于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坚持将自体及其自体客体体验放在分析的中心位置。因此,科胡特从个体内心的立场来界定自体客体,自体客体就是被个体当做是自体的一部分、为自体发挥一定心理功能的对象。他反对将对象关系概念化为人际关系或本能满足的关系,认为这会使精神分析社会学化或生物学化。自体客体需要的发现正是科胡特发展其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出发点;而自体客体需要正是其理论的逻辑起点。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自体心理学是一种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分析的新范式,因此,有理由说,广义自体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析的发展具有革命性贡献。

科胡特之所以创立迥异于驱力理论、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分析新范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