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AD局部放大视图的绘制技巧

CAD局部放大视图的绘制技巧

CAD局部放大视图的绘制技巧
CAD局部放大视图的绘制技巧

CAD图纸中局部放大视图的绘制技巧

为了更加详细的显示机械零件某部分的详细细节图,通常需要将该部分放大,按照一定的比例可以将视图的局部细节放大,达到细节描述清晰的目的。

在浩辰CAD机械菜单中【辅助工具】—>【创建视图】—>【局部放大视图】命令,将弹出局部放大图对话框,如图1。

图1

在对话框中可以进行【放大区域形状】、【视图比例】(即放大比例)、【创建方式】等的设置。设置完成,点击【确定】。

系统提示:请确定放大范围。

操作:拾取点作为圆形区域的圆心。

系统提示:选择取样半径或直径。

操作:拖动鼠标直到包容所有需要放大的区域。

系统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

操作:鼠标点击要放置的位置。

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若选择长方形的区域放大形状操作如下

系统提示:请选择矩形区域的第一点:

操作:拾取点

系统提示:请选择矩形区域的第二点:

操作:拾取第二点点

系统提示:指定第二个点或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 操作:鼠标点击要放置的位置。

效果如图3所示。

§6-3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形体分析 画组合体视图之前,应对

§6-3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形体分析 画组合体视图之前,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组合体的各基本形体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及在哪个方向上是否对称,在对称方向上有哪些基本形体处于居中位置。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总的概念,为画它的视图做好准备。 图6-12所示的轴承座是由①圆筒状凸台、②圆筒轴承、③等腰梯形柱的支承板、④四棱柱与直角梯形柱组合的加强肋板、⑤四棱柱的底板等组成。轴承和凸台的内、外表面都有相贯线,轴承的外圆柱以曲面与加强肋板、支承板的顶面相接,它们的左、右端面都不平齐;支承板的前、后两侧面与圆筒轴承的外圆柱面相切,与底板的前、后两侧面都相交;加强肋板的前、后两侧面与圆筒轴承的外圆柱面截交;支承板的右面和底板的右面平齐。轴承座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前、后对称面,组成轴承座的五个部分在宽度方向上都处于居中位置。底板上的前、后两个圆柱孔及两个与圆柱通孔同轴线的四分之一圆柱面在轴承座宽度方向上处于对称位置。 二、确定主视图 三视图中的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因为画图或看图大都从主视图开始考虑,而且主视图通常是反映物体主要结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的视图,选择主视图就是确定主视图的投射

方向和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问题。一般是选择反映其形状特征最明显、反映形体间相互位置最多的投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安放位置反映工作位置,并使其表面、对称平面、回转轴线相对于投影面尽可能地多处于平行或垂直位置,还要考虑使其他视图上的虚线减少为好,也可选择其自然位置。主视图确定了,其他视图也就随之而定,但选几个视图要根据组合体的复杂程度决定。 从图6-12a和图6-13中可以看出,该组合体(轴承座)以投射方向A所画出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并按其工作位置安放为较好。同时也要兼顾使其他视图上的虚线少,如取图6-13c 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就回使左视图上的虚线增多。最后确定的三视图,如图6-14所示。 三、画图步骤 首先根据组合体的大小,选比例,定图幅,考虑标注尺寸所需的位置,均匀地布置视图。

(完整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案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制图》第一篇第四章第二节。本节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又是从投影理论过渡到识读机械图样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第二节内容是将空间形体或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绘图的能力得以提高。 2.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目标 能够根据不同的模具形体,学会判断组合体类型,分析选择主视图,选择基准,画三视图,在画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体会,以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能力素质目标 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小组内互助,让学生有模仿学习的机会,通过画、量、讲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运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通过归纳后的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三视图一起画”,要求学生熟记顺口溜,并学会分析方法;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借助多媒体演示,通过分组协作解决问题。 (2)难点: 主视图的选取以及组合体空间形状的想象。 利用橡皮泥辅助想象,读画结合,突破难点。

所教授的对象是09机电班新生,他们的文化理论基础不佳,接受新知识能力反应较慢,学习习惯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欠高,班级整体学习气氛欠浓,因此,如何培养班级学生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1、教法 “创设任务情境—引导自主探究—进行归纳总结” 采用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1)任务驱动法:采用任务驱动,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制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要求学生分小组共同讨论完成,自己操作,自己上台分析讲解,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只在学生练习过程和最后讲评中作引导作用,在学生演示过程中起主持人的角色。 2、学法 “图物结合、做中学,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1)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复习,需要学生充分回顾三视图投影规律。 (2)采用小组合作、橡皮泥辅助的方式,使学生能借助实物生动直观地感受知识。 (3)在合作、交流、评价中建构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将教室内的课桌椅分成五组,学生围成圆弧,前面摆放讲台、展示板及投影仪,作学生画图完成后可到展示板上张贴作品并完成讲解。

叠加方式的组合体图形的绘制

一、叠加方式的组合体图形的绘制 以下图支架为例说明以叠加为主要形成方式的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1.形体分析 ⑴分析所画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⑵分析各基本几何体的相对位置和相邻表面的关系,如是否平齐?相 交?相切? 2.视图选择 (1)首先将组合体摆平放正,尽量使组合体的对称面、主要轴线或 大的端面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 (2)选择主视图,将最能反映所画组合体形体特征的投影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3)兼顾其它视图,尽量使俯、左视图中的虚线最少。 3.布置图面 (1)根据所画组合体的实际尺寸,选取适当的比例和图幅大小。 (2)画作图基线,以确定组合体三视图的位置。一般用作图基线表示组合体的主要端面、对称面或中心线、主要轴线等的投影位置。 (3)三视图之间应距离恰当,留有足够的标注尺寸的空间。整张图面力求匀称、协调。4.画底稿(用H或2H型铅笔画底稿) (1)根据形体分析,先画主要形体(大形体),后画次要形体(小形体)。 (2)各形体均应先画其基本轮廓,后完成局部细节。 (3)每一局部均应先画反映其形体特征的那个投影,后完成其它两投影。 (4)三个视图一起画。 5.检查、清理和加深图面(用B或2B型铅笔加深粗实线,用HB 或H型铅笔加深细实线、细点画线、标注尺寸、写字等) (1)检查底稿,认真校核。查看各视图是否符合投影规律?表面相交、相切关系是否表达正确等? (2)清理图面,擦去不需要的作图线,拾遗补缺。 (3)加深图线。其加深步骤为:先曲后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最后加深斜线。同类线型应一起加 6.最后完成的支架三视图见下图 (1)支架分析: (2)布置图面: (3)画底稿 (4)画空心圆柱 (5)画转成板 (6)画肋板 (7)完成细节 (8)检查及加深 形体分析法读图 运用形体分析法读图,是指根据组合体视图的特点,把视图 分成若干部分,先逐一确定它们的几何形状。再按照它们的相 对位置和组合特点,想象出立体的整体形状。 现以如图所示的三视图为例,说明运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 体视图的具体步骤。如下图

机械制图之组合体三视图

模块三组合体三视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形体分析及投影图的画法。 熟悉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绘制和阅读组合形体的投影图。 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掌握基本立体被特殊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掌握基本立体表面相交时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任务十二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任务目标: 熟悉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绘制和阅读组合形体的投影图。 相关知识: 前几章介绍了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和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知识。本章将进一步研究画法、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以及有关尺寸标注等问题。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体所组成的类似机器零件的形体,称为组合体。它是一个整体,并非积木式拼凑起来的。 画、看组合体的视图时,通常按照组合体的结构特点和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把它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几何(这此基本几何体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并分析各基本几何体之间的分界线的特点和画法,然后组合起来画出视图或想像出其形状。这种分析组合体的方法叫做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 图3—1a所示的连杆,可分为图3—1b所示的几个基本几何体,画出的视图如图3—1c所示。 a bc 图3—1 形体分析和视图

任务实施: 一、理论问答 1.组合体的定义。 2.组合体分析方法是什么? 二、实际绘图(无) 三、任务评价

任务十三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任务目标: 了解组合体的构成方式,各种表面连接方式的画图方法。 相关知识: 组合体的形状有简有繁,千差万别;但就其组合方式来说,不外乎叠加、切割和综合三种基本组合方式 一、叠加 叠加式组合体是由基本几何体叠加而成。按照形体表面接触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相接、相切、相贯三种。 1、相接 两形体以平面的方式相互接触称为相接。相接的两种形式: 1)不平齐——当组合体上两基本形体的表面不平齐时,在有关的视图中应该有线隔开。如图3—2所示的支座(一)。 2)平齐——当组合体上两基本形体的某两个表面平齐时,中间不应该有线隔开。如图3—2所示的支座(二)。 (a) (b) (c) 图3—2 支座(一) (1)形体分析支座可以看成是由一块长方形的“底板”和一个一端呈半圆形的“座体”所组成。如图3—2b所示,座体底面放在底板顶面上,两形体的结合处为平面,如 图3—2a所示。 (2)视图分析两个形体按它们的相对位置,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投影对应关系画在一起,就组成了图3—2c所示的三视图。 2、相切——当组合体上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不应该画线。 图3—4为套筒的轴测图和三视图。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教学设计

课题7: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能够根据不同的模具形体,学会判断组合体类型,分析选择主视图,选择基准,画三视图,在画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体会,以灵活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通过让学生画、量、讲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能力目标: 提高空间想象力,增强物-图转换能力,提高综合分析素质。 2、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一:运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处理措施:通过归纳后的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三视图一起画”,要求学生熟记顺口溜,并学会分析方法;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借助多媒体演示和AutoCAD计算机绘图软件,通过例题详细分析和作图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主视图的选取以及组合体空间形状的想象。 处理措施:利用组合体空间立体结构辅助想象,读画结合,突破难点。 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法: 创设任务情境─引导自主探究─进行归纳总结 采用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1)任务驱动法:采用任务驱动,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制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要求学生自己练习,自己分析讲解,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和最后讲评中适当引导。 学法 (1)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复习,需要学生充分回顾三视图投影规律。 (2)给出组合体的立体图形,使学生能借助立体想象平面三视图。 (3)在交流、评价中构建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五、教学过程(含提问、讨论、布置与检查学习任务等) :形体一、轴承座的形体分析: 1、轴承座的组成 【提问】该组合体由那几部分组成? 该轴承座属于哪种组合形式? 思考回答: 轴承座由底 板、圆筒、 支撑板、肋 板和凸台五 个基本体叠 加而成。 思考回答: 底板和支撑 板后表面平 齐叠加;肋 板、圆筒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