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

《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

《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
《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

试卷结构

填空题和选择题约47%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约29%

计算题和高分子分子设计题约24%

一、绪论

考试内容

高分子化学相关基本概念,聚合物名称、分子式、聚合反应式。

考试要求

1. 掌握高分子基本概念: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 掌握聚合反应;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 掌握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4.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5. 掌握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6. 熟悉系统命名法。

7. 熟悉典型聚合物的名称、符号及重复单元。

8. 了解高分子化学发展历史。

9. 了解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二、自由基聚合

考试内容

自由基聚合相关基本概念,自由基聚合常见单体、引发剂、阻聚剂、聚合方法,单体聚合能力的判断与类型的选择,引发剂的选择及书写引发反应式,任一体系的基元反应式,根据动力学方程计算各参数、选择适当方法控制反应进程,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方程计算各参数、选择适当方法控制产物结构,设计聚合工艺、线路与配方。

考试要求

1. 掌握单体聚合能力:热力学(△E, △S,T,P);动力学(空间效应-聚合能力,电子效应-聚合类型)

2.掌握自由基基元反应每步反应特征,自由基聚合反应特征。

3.掌握常用引发剂的种类和符号、引发剂分解反应式、表征方法(四个参数)、引发剂效率、诱导效应、笼蔽效应、引发剂选择原则。

4.掌握聚合动力学:聚合初期:三个假设,四个条件,反应级数的变化,影响速率的四因

素(M,I,T,P);聚合中后期的反应速率的研究:自动加速现象,凝胶效应,沉淀效应;聚合反应类型。

5.掌握相对分子质量、动力学链长,聚合度及影响四因素(M,I,T,P)。

6.掌握链转移类型、聚合度、动力学分析,阻聚与缓聚。

7. 本体、溶液、悬浮、乳液四大聚合方法配方、基本组成、优缺点及主要品种。

8. 熟悉热、光、辐射聚合。

9. 熟悉聚合动力学研究方法。

10.熟悉自由基聚合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11.熟悉悬浮聚合与乳液聚合所用分散剂种类、聚合过程。

12.了解通用单体来源。

13. 了解自由基聚合进展。

三、自由基共聚合

考试内容

共聚合反应及分类,共聚物的类型与命名,共聚物的链段分布,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二元共聚物组成曲线,二元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单体和自由基的相对活性及取代基的共轭效应、极性效应、位阻效应,Q-e概念。

考试要求

1. 掌握共聚合反应及分类,共聚物的类型与命名,共聚物的链段分布。

2. 熟悉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二元共聚物组成曲线,二元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二元共聚物微观结构,单体和自由基的相对活性及取代基的共轭效应、极性效应、位阻效应对其活性的影响,Q-e概念。

3.了解多元共聚,竞聚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化学终止控制终止和扩散控制终止等两种假定下的共聚合速率方程。

四、聚合方法

考试内容

本体、溶液、悬浮、乳液聚合定义、组成、优缺点,自由基聚合主要的工业化品种,根据要求设计正确的聚合配方。

考试要求

1. 掌握本体、溶液、悬浮、乳液聚合定义、组成、优缺点。

2. 熟悉乳液聚合机理及动力学。

3. 能根据要求设计正确的聚合配方。

五、离子聚合

考试内容

阴阳离子聚合相关基本概念,阴阳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及聚合反应特点,阴阳离子聚合引发反应式、聚合机理、应用反应式,用计量聚合进行简单计算。

考试要求

1 掌握阳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阳离子聚合聚合机理,阳离子聚合离子对平衡式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阴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阴离子聚合聚合机理,活性阴离子聚合聚合原理、特点及应用,

3. 熟悉阳离子聚合、异构化聚合。

4. 熟悉阳离子聚合的自发终止;溶剂、温度与反离子对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

5. 了解阳离子聚合动力学。

6. 了解其它类的活性聚合。

六、开环聚合

考试内容

单体开环聚合能力与环结构的关系,开环聚合机理的划分,各种单体进行开环聚合的机理类型。

考试要求

1. 掌握单体开环聚合能力、开环聚合常见种类、开环基本原理。

2. 熟悉典型单体的开环聚合:环醚,内酯,环酰胺。

七、配位聚合

考试内容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等基本概念,配位聚合、络合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Ziegler-Natta聚合的基本内容及机理。

考试要求

1. 掌握聚合物的立体异构概念、命名及立构规整度。

2. 掌握配位聚合、络合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

3. Ziegler-Natta聚合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组成与活性,单金属、双金属机理。

4. 熟悉丙烯配位聚合催化剂,熟悉二烯烃配位聚合。

5. 了解配位聚合及催化剂发展史。

八、逐步聚合

考试内容

逐步聚合反应分类、官能团的活性、线型与体型逐步聚合、连锁聚合与体型逐步聚合、反应程度与转化率、当量系数与过量分率、结构预聚物与无规预聚物等基本概念,线性逐步聚合相对分子质量控制方法及其计算,体型逐步聚合凝胶点控制方法及其计算,重要逐步聚合产品合成反应式,四种逐步聚合方法的区别。

考试要求

1. 掌握逐步聚合反应分类。

2. 掌握官能团的活性,比较线型、体型逐步聚合、连锁聚合的区别。

3. 掌握线型逐步聚合反应聚合度的控制。

4. 掌握体型逐步聚合凝胶点的控制。

5.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

6. 熟悉线型逐步聚合反应动力学

7. 熟悉逐步聚合产品合成工艺

8 熟悉统计学方法计算凝胶点

9. 了解线型逐步聚合反应的分子量分布

九、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考试内容

几率效应、邻近基团效应、相似转变、聚合度变大的反应、聚合度变小的反应、解聚、老化等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重要的降解反应类型,重要的聚合物化学反应式:纤维素、聚醋酸乙烯、离子交换树脂、过氧化物交联,HIPS,ABS,SBS。

考试要求

1. 掌握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2. 掌握重要的聚合物的相似转变反应:纤维素、聚醋酸乙烯、离子交换树脂。

3. 掌握重要的聚合度变大的反应:橡胶硫化,过氧化物交联,HIPS,ABS,SBS。

4. 掌握重要的降解反应:PMMA,PE,PP,PVC。

5. 熟悉功能高分子基本内容。

6. 熟悉老化与防老化的基本内容。

7. 了解其它的聚合物的反应。

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项目管理》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课程,该课程围绕项目管理的五大工作过程以及涉及的九大知识领域,结合丰富的案例,讲授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2.设计思路: 该课程首先介绍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项目、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的工作过程等,在此基础上围绕PMBOK对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的划分,分别详细讲授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的掌握。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是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也是该课程的重要支撑。 - 3 -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技能和按照项目方法管理某些工作的技能。具体目标有:讲授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工具和方法,使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内容;掌握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能。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3 -

(完整版)自考教育管理原理专业

教育管理原理资料(一)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概述 1.管理的含义: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2.管理的属性:A非政治性(指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B政治性(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联系的属性) 3.管理的特点:A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B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C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D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4.教育管理的含义:是属于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全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宏观:教育行政;微观:学校管理) 5.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6.教育管理的产生:学校管理的产生较之于教育行政的产生来说要早;教育行政虽然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但不是一有国家就有了教育行政,它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的。进入19C,各国纷纷设立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建立了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1817年,普鲁士的教育部脱离了内政部而独立;1828年法国也设立了教育部;中国在1905年也设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7.世界各国纷纷在19C设立教育部的原因:A从需要方面来说,在政治上,19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兴盛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重视人的培养问题;在经济上,为增进教育投资的效益,教育就有由政府统筹计划的必要;就教育本身来说,自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公共教育后,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和机构来解决,于是建立国家管理教育的制度就不可避免了。B从可能方面来说,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

【工程考试类】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精编

(建筑工程考试)《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率、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内容 壹、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理解”、“应用”二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理解: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且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于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掌握有关的原理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1章项目管理概论 壹、考核知识点 1.项目概念 2.项目利益关联者 3.项目管理 4.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框架 5.项目管理的发展和我国项目管理的改革 二、考核要求

(壹)理解 1.项目的概念 2.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内容 3.项目利益关联人及其作用 4.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5.我国项目管理发展以及最新研究动态。 第2章项目管理组织壹、考核知识点 1.项目管理组织概念 2.项目管理组织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3.项目组织的选择 二、考核要求 (壹)理解 1.项目管理组织概念 2.项目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 第3章项目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壹、考核知识点 1.项目经理 2.项目团队 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二、考核要求 (壹)理解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 综合考试考核大纲 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第一门课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核大纲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考生了解管理的意义、必要性、概念、管理的职能、性质。 [考试内容]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管理 第二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涵义 (一)、国外学者的管理定义 (二)、国内学者的管理定义 二、管理者角色及其管理技能 (一)、管理者角色 (二)、管理者的管理者技能 三、管理的职能 (一)管理的基本职能 四、管理的特征 五、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的二重性 (二)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六.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三.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四、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管理人员的分类与技能要求 (一)、管理人员的分类 (二)、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管理 2、什么是管理学 3、管理具有那些特征 4、管理的二重性是什么 5、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6、管理人员如何分类 7、管理人员应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要求

8、管理具有那些职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考生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发展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掌握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演进,以及各阶段各理论主要学派的要点,并能予以评析。 [考试内容]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述要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一) 顺“道” (二) 重人 (三) 人和 (四) 守信 (五) 利器 (六) 求实 (七) 对策 (八) 节俭 (九) 法治 第二节、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一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管理思想历史演进的概述及阶段划分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三).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四) 综合古典管理理论 (五)、古典管理理论评析 第三节人际关系论与行为科学学派理论 一、人际关系论理论 (一) 行为科学的由来 (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X理论和Y理论 (四)、超Y理论 (五)、Z理论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一般性介绍)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社会系统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管理科学学派

地球化学

1.生物圈:生命活动的范围包括水圈,大气圈,浅层岩石圈。 有机圈:生物及其产生的有机质分布空间。它不仅包括生物圈,而且包括沉积岩石圈。 2.地球化学界面:是指Eh值或pH值的某种特定值或某种特定界限,特定的矿物或沉积物只在界限的一边存在,不在界限的另一边存在。 3.有机物界面:指位于Eh值为0的界面(界限),有机物在下方为还原环境,有机物能够保存,在上方为氧化环境,有机物不能保存。 4.沥青A:使用有机溶剂直接从沉积物或岩石中直接提取的可溶有机物。 沥青B:从已抽取沥青A的沉积物或岩石的残积物,经过高温热解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的有机物。 沥青C:从已抽取沥青A的沉积物或岩石的残余物,经过酸(HCL)的处理后,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的有机物。 5.氯仿沥青A组分:(1)油质:即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吸附的沥青部分。(2)胶质:用苯和乙醇—苯从硅胶中解析的产物。(3)沥青质:溶于氯仿而不溶于石油醚的沥青部分。 6.干酪根:泛指一切不溶于常用有机溶剂的沉积岩中的有机质。 7.有机显微组分:能在显微镜下辨认出来的有机组分。 8.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是指稳定13C与12C相对原子丰度比值。 9.干酪根的类型:一,据生物来源分类可以分为腐泥型和腐植型。二、根据显微组分、如果干酪根主要由某一显微组分组成,即称它为这种

干酪根。三、根据干酪根元素分类法:可将干酪根划分为Ⅰ、Ⅱ、Ⅲ、Ⅳ型。 10.腐泥型干酪根:主要由产烃能力高的腐泥质(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组成的干酪根。 腐殖型干酪根:主要由产烃能力低的腐殖质(高等植物组分,木质素,丹宁,纤维素)组成的干酪根。 11.有机质的成熟度:是指有机质的热演化水平,是沉积有机质在低温升高的条件下有机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总和。 12.生烃演化模式:是指有机质在生烃演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基本规律的总和。 13.生油门限:是指沉积盆地中干酪根开始热降解生烃作用的起始成熟度或深度。跨越这一成熟度或深度后,干酪根便开始有效的生烃作用。 液态窗:油气大量生成的温度范围65.6—149. 14.未熟—低熟油:是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包括在生物甲烷气生烃高峰之后,在埋藏升温达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大量生油之前,经由不同生烃机制的地温生物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出来的液态和气态烃。 15.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油气中和沉积有机质中源于生物具有的特征,稳定的碳骨架,在油气生成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能追溯和识别其原始先质的碳骨架化合物。 16.质谱图:化合物在电子的轰击后,会根据化合物结构属性离解成

项目质量管理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证书课程 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项目质量管理课程代码:05062 2015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IPMP)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证书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项目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以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为依据的认证考试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课程。 本课程根据质量管理的一般原理,针对项目的特殊性,围绕着项目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就项目质量形成全过程、影响项目质量的全因素、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要素进行全面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质量管理概念、原则及基本原理,项目质量规划,项目质量数据,项目质量保证,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形成过程管理,项目质量经济,项目质量精益管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考生能够熟练掌握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能够运用所学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对项目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管理,提高项目质量保证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项目质量规划的基本理论,项目质量数据的分析方法,项目质量保证的基本原理,项目质量控制及项目质量形成过程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熟悉项目质量经济及项目精益管理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要求重点掌握下列章节的内容:第1章第1、2、3、4节;第2章第1、2、3、4节;第3章第1、2、3、4节;第4章第1、2、3节;第5章第1、2、3节;第6章第1、2节;第7章第2、3节;第8章第1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它与本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经济学》、《系统工程》是本课程的先期课程,本课程与《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课程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项目质量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质量管理概念及质量管理发展史概略;理解项目质量的概念;深刻

自学考试有哪些专业

自学考试有哪些专业 目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达500多个,涵盖农、林、医、经济、法律等许多学科。为帮助考生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有途高考网将各类自考专业简单介绍如下: ?自学考试有哪些专业1.经济管理类专业范围包括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现代经济管理、工(商)业经济管理、农(林、渔、牧)业经济管理、运输经济、劳动经济、股份制经济管理、贸易经济、技术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经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工业外贸、财政学、税收、金融学、金融管理、农村金融、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投资经济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保险、统计学、会计与统计核算、应用统计与优化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公司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乡镇建设与管理(部分)、邮政通信管理、会计学、财务会计、企业会计、行政 事业单位会计、农业会计、金融会计、税务会计、涉外会计、铁道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理财学、资产评估、企业财务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基建财务与预算、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商品学、市场调研、工商企业营销、国际营销、经贸公关、旅游管理、导游、旅游经济、历史与文化旅游、饭店管理、酒店管理、宾馆管理、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房地产评估与开发、土地规划与地产市场管理、土地管理、管理工程(部分)、电子商务、财税等专业。2.政治学类专业范围包括政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市政管理、乡镇管理、后勤管理、机关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等专业。 3.法学类专业范围包括律师、法学、法律、民法、经济法、国际法、行政法、商法、国际经济法、涉外经济法、监所管理、刑事司法、劳动改造学等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 第一门课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核大纲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考生了解管理的意义、必要性、概念、管理的职能、性质。[考试内容]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管理 第二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涵义 (一)、国外学者的管理定义 (二)、国内学者的管理定义 二、管理者角色及其管理技能 (一)、管理者角色 (二)、管理者的管理者技能 三、管理的职能 (一)管理的基本职能 四、管理的特征 五、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的二重性 (二)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六.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三.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四、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管理人员的分类与技能要求 (一)、管理人员的分类 (二)、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管理 2、什么是管理学 3、管理具有那些特征 4、管理的二重性是什么 5、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6、管理人员如何分类 7、管理人员应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要求 8、管理具有那些职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考生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发展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掌握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演进,以及各阶段各理论主要学派的要点,并能予以评析。 [考试内容]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述要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一) 顺“道” (二) 重人 (三) 人和 (四) 守信 (五) 利器 (六) 求实 (七) 对策 (八) 节俭 (九) 法治 第二节、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一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管理思想历史演进的概述及阶段划分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三).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四) 综合古典管理理论 (五)、古典管理理论评析 第三节人际关系论与行为科学学派理论 一、人际关系论理论 (一) 行为科学的由来 (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X理论和Y理论 (四)、超Y理论 (五)、Z理论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一般性介绍)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社会系统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管理科学学派 五、权变理论管理学派 六、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七、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广东省自学考试06087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汇编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代码:06087)课程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1项目 1.2工程项目 1.3工程项目管理 1.4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与模式 1.5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2章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 2.1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概述 2.2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 2.3工程项目经理 第3章工程项目前期决策管理 3.1工程项目前期策划 3.2工程项目建议书 3.3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3.4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第4章工程项目目标控制 4.1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4.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4.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第5章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5.1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5.2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订立与管理 5.3工程项目施工索赔管理 5.4FIDIC合同条件下的施工管理 第6章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 6.1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概述

6.2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6.3工程项目材料管理 6.4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6.5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6.6工程项目资金管理 第7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7.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7.2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7.3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7.4风险应对与监控 第8章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8.1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8.2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8.3工程项目环境管理 第9章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9.1概述 9.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9.3工程项目技术文件档案管理 9.4项目管理软件 第10章工程项目后期管理 10.1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10.2工程项目竣工结算 10.3工程项目产品回访与保修 10.4工程项目考核评价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福建农林大学成人教育(函授)学位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一、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考核目的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项目管理的原理在我国被现代社会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对项目管理的运用和研究相对更早、更深入。而且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学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统一考试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检验考生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其学会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一般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指定教材 王雪青、杨秋波主编的《工程项目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版。 (三)复习方法 考生必须根据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指定的教材,尽可能较全面、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专业教师应在考生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章节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辅导。 (四)内容分类 从考试的基本目的和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大纲将各章节内容划分为重点把握、基本领会、一般了解和不作要求四个层次。考核内容一般不超出本大纲所列的基本范围。 1、重点把握:能熟练掌握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识记和表述。 2、基本领会:初步熟悉本课程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间的区别和联系,基本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般操作技能。考核目标的重要程度仅次于重点把握。 3、一般了解:内容作一般性了解,起系统性学习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 二判断改错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等。() 2.组织是为了一定的目标,对组织及其个人的功能、行为和利益关系进行连续性规范、调节的过程。() 3.卫生事业管理可分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保障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三个部分。() 4.我国社会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构调整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和机构调整后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 5.科技管理的主要方式,按照管理的空间层次来分有预先调控、过程调控和反馈调控。()1.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等。 答:√ 2.组织是为了一定的目标,对组织及其个人的功能、行为和利益关系进行连续性规范、调节的过程。 答:×应该是协调。 3.科技管理的主要方式,按照管理的空间层次来分有预先调控、过程调控和反馈调控。 答:×改为是按照管理的程序来分 4.卫生事业管理可分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保障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三个部分。 答。×应该为卫生体系。 5.我国社会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构调整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和机构调整后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 答:×应该是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现状。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B B D B C 6——10 C C A B B 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部门 B.公共部门 C.企业单位 D.私人 2.实施教育决策的行动纲领指() A.教育预测 B.教育计划 C.教育组织 D.教育评价 3.()是后现代化国家推进文化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体制 A.政府指令型 B.社会调节型 C. 多元复合型 D.政府主导型 4.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的()之一。

2016 PMP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

2016PMP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发布,2016年3月考试内容将受影响 为了让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适应专业发展的变化,PMI将在2016年1月12日 对PMP考试的内容进行变化。这些变化将在中国区2016年3月PMP考试中体现。2015 年12月考试不受影响。 之前PMI网站上公布了考试大纲的修改内容,但均为英文版本。 以下为考试大纳最新版本内容: 第一单元项目启动 1.基于现有的可用信息,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和访谈相关干系人,来实施项目 评审,以便于在给定的假设条件和/或制约因素下支持新的产品或服务的可行性评估。 2.识别基于业务需求的关键可交付成果,以管理客户的期望和指导项目目标的实现。 3.应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干系人分析,以调整干系人期望并获得干系人对项目 的支持。 4.根据当前的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历史数据和专家判断,来识别项目的 高层级风险、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以便实施组织战略计划。 5.通过整合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参与项目章程的制定,以保证项目干系人对项目 章程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6.通过获取发起人对项目章程的审批,来对项目经理进行正式授权,获得承诺并使其接受项目。 7.与干系人(包括发起人、客户和主题专家)进行效益分析,以验证项目定位与组织战略和预期的商业价值的一致性。 8.通知批准项目章程的相关干系人,以确保对关键可交付成果、关键里程碑和干系人角色职责达成共识。 第二单元项目规划 1.根据项目章程和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使用需求收集技术,审查和评估详细的项目需求、制约因素与假设条件,以建立详细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2.基于批准的项目范围,使用范围管理技术制定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文件,用来指导定义、维护和管理项目的范围。 3.根据项目的范围、进度、资源、批准的项目章程和其他有用信息,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使用估算技术来管理项目成本。 4.基于批准的项目可交付成果、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范围和资源管理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以管理项目按时完成。 5.通过定义项目角色和人员职责来制定一份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以创建项目组织机构图和指导有关资源将被如何分配和管理。

完整word版,公共事业管理自考易错题型

1、通过不同时间控制,以确保资金随时跟上项目的发展,这是项目资金控制(首要目标) 2、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舆论具有的特点是(大众性、现实性、迅速性) 3、根据公共物品两个属性的强弱之别,可以将其划分为强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其中,准公 共物品又可分为(AB) A拥挤性准公共物品B价格排他性准公共物品C俱乐部性准公共物品 D自然垄断型公共物品E优效物品 4、在公共事业财务活动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勤俭节约原则) 5、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6、在以下教育类型中,外部性最强的是(D) A 高等教育 B 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初等教育 7、根据可能达到的预计业务量水平编制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叫(弹性预算) 8、将劳动技术与复杂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规定相应的工资标准,然后再对员工的 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进行评定,这种确定工资的方法叫(B) A 结构工资制B技术等级工资制C职等工资制D职务工资制 9、信息与项目本身联系密切,通常会由于该信息的介入,对项目带来很大的收益或帮助的交流 是(直接交流)。 10、一个组织同时进行两个以上行业的服务项目称为(B) A 借力战略 B 多元化战略 C 集中战略D特色经营战略 11、组织的计划都是根据组织的目标确定今后要实现或完成的任务,因而在管理领域内,任何组织的计划都具有未来性,又叫(D ) A 持续性B全局性 C 外向型D导向性 12、在既定的投入水平下使产出最大化的指标是(C ) A、经济指标 B、效益指标 C、效率指标 D、公平指标 13、通过有偿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科技产品是(C ) A、公共提供 B、混合提供 C、市场提供 D、政府提供 14、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和核心是政府。 15、公共事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把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合二为一的社会结构转变为(国家-公共事业组织-团体) 16、公共事业领导者的素质特征是(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 17、对公共事业领导进行考核的指标包括(德、能、勤、绩) 18、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广泛性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19、目标管理的实质上是(一种面向某个阶段的管理) 20、社区的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维系功能、服务功能) 21、社区服务所具有的特点有(公益性、群众性、互助性、地域性) 22、非政府组织的支出原则中,(非营利原则)是非政府组织宗旨的一个最基本表现。 23、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其他各种主体一起,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现真正的民主自治管理的模式是(社会主导型) 24、公共事业组织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如果因执行职务而发生争议,则要进行(民事诉讼) 25、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原则包括(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非正式组织策略性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科目考试大纲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科目考试大纲 1Z20000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Z201000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1Z201010 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和任务 1Z201011 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 1Z201012 建设工程管理的任务 1Z20102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Z201021 业主方、设计方和供货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Z201022 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Z201023 施工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Z201030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 1Z201031 项目结构分析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2 组织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3 工作任务分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4 管理职能分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5 工作流程组织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6 合同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40 建设工程项目策划 1Z201041 项目决策阶段策划的工作内容 1Z201042 项目实施阶段策划的工作内容 1Z201050 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的模式 1Z201051 项目管理委托的模式 1Z201052 设计任务委托的模式 1Z201053 项目总承包的模式

1Z201054 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 1Z201055 物资采购的模式 1Z20106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1Z201061 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 1Z201062 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方法 1Z201070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Z201071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Z20107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1Z201080 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1Z201081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方法及其应用 1Z201082 动态控制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1Z201083 动态控制在投资控制中的应用 1Z201090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1Z201091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 1Z201092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任务 1Z201093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责任 1Z201094 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方法 1Z201095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1Z201100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1Z201101 项目的风险类型 1Z201102 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1Z201110 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1Z201111 监理的工作性质 1Z201112 监理的工作任务 1Z201113 监理的工作方法 1Z202000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Z202010 成本管理的任务、程序和措施

公共事业管理考题

公共事业管理考题 名词解释 公共需求:需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物质、非物质的要求。 公共需求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人类社会共同体所具有的带有共同性、共享性的物质、非物质的要求。 公共服务是指其一主体为实现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在公共产品生产、提供等方面的所有行为、态度的总和。 公共事务是指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的所有活动,它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7页) 公共权力,是指国家、政府、政党等公共机构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为规范影响其他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 非政府组织,是指依靠社会力量,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的非官方、非赢利的社会组织或中介机构,它包括NPO、NGO(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商会、促进会等)、志愿者组织等 行政授权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将某项公共事业管理权明确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的法律行为。(行政授权的性质:在法律上,授权组织的地位等同于行政机关,即可以独立地行使行政管理的职权,但工具体的隶属关系上,授权组织则隶属于与其公共事业管理业务有关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对授权组织有领导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式对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责和功能,它直接取决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即通过生产或提供公共产品,处理特定的公共事务,满足特定的公共需求,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它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 简单题: 1.政府在公共事业管事中与私人部门的合作:民营化(privatization)(PPT第二章) (1)民营化的形式与内容 民营化,即政府利用私人部门来执行公共项目,它包括把公共资产卖给企业、与私人供应商和非营利组织订立契约来提供服务、聘用顾问人员、分配政府赠券(vouchers)、出售特许权(franchises)、给予补贴、特许政府企业(chartering government corporation)等。 这里核心有二:政府合同(government contract)和特许政府企业。 前者主要包括合同外包(contracting out)和契约化政府(contracting in ),因为人们相信,相比较而言,市场更具效率、企业更好;后者是指事关国计民生但又不得不企业化动作的企业(如石油、天然气、电力等)

项目管理复习提纲戚安邦版

课程内容顺序: 1.项目管理概论 2.项目过程和管理过程 3.项目范围管理 4.项目时间管理 5.项目成本管理 6.项目质量管理 7.项目集成管理 8.项目风险管理 9.项目沟通管理10.项目组织管理1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12.项目采购管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项目的基本概念 一.项目的定义与概念 一般认为:项目是一个组织为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种具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工作。 二、项目的特性 1.目的性---任何项目都是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服务的。 2.独特性---项目的产品或服务都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3.一次性---项目有自己明确的时间起点和终点,是有始有终的,而不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 4.制约性---指每个项目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最主要的制约是资源的制约。 5.其它特性---包括项目的不确定性、项目的风险性、项目的渐进性、项目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项目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等等。 三、项目的分类 1.封闭性项目和开放式项目 2.业务项目和自我开发项目 3.企业项目、政府项目和非盈利机构的项目 4.盈利性项目和非盈利性项目 5.项目组合、项目群、项目和子项目 Project Portfolio、Program、Project和Sub-project。 第二节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项目管理的定义 1.项目管理是使用各种管理方法、技术和知识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对项目各项活动所开展的管理工作。 2.项目管理涉及到对于项目或项目阶段的起始、计划、组织、控制和结束这样五个具体的管理过程(或内容)。 二、项目管理的基本特性 1.普遍性---我们现有各种文明成果最初先是通过项目实现的,一般都是先有项目后又日常运营。 2.目的性---项目管理活动都是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这一目的服务的。 3.独特性---它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运营管理,不同于常规的行政管理,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活动。 4.集成性---它要求充分强调集成管理,对项目各要素和项目各阶段的集成管理等。 5.创新性---它是对于创新的管理,项目管理本省需要创新,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方法。 第三节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一. 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定义 1.它是在现代项目管理中所使用的各种理论、方法和工具等的总称。 2.它是项目管理的圣经。PMI从1984年开始推出,1996年出版正式版本,2000年和2004年新版修订的。PMI和IPMA都是国际性的项目管理协会。 二、构成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_浙江省7月自考试卷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_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 试卷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_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试卷 课程代码:033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构成国家总体经济的各部分统称为( ) A.经济体制B.经济成分 C.经济结构 D.经济政策 2.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式是( ) A.直接管理B.间接管理 C.委托管理 D.法制管理 3.非营利性中介组织的管理服务对象是( ) A.非公共事务B.社会公众 C.公共事务 D.企业 4.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战略的过程称之为( ) A.战略实施B.战略衡量 C.战略修正 D.战略规划 5.把公共政策具体化的行为和过程通常称之为( ) A.公共规划B.目标管理 C.公共项目 D.目标确立

6.企业资金进入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方式中“建设—经营—转让”方式的缩写是 ( ) A.BOOTB.BOT C.BOO D.BTT 7.司法机关对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控制机制主要有行政诉讼和( ) A.行政复议B.行政监督 C.行政赔偿 D.审计 8.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已达成一致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称之为( ) A.绩效管理B.目标管理 C.过程管理 D.标杆管理 9.关注和解决人类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指( ) A.基础学科研究B.应用技术研究 C.公益性研究 D.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10.以下选项中与“广义的体育”概念基本相同的是( ) A.竞技运动B.体育运动 C.身体锻炼 D.身体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本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核已完成专科学习的考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运用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判断考生是否较好地达到本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学习目标,并对其继续进行本科相关专业深入学习的能力进行评估。 一、考试内容、要求和目的 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项目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工程项目的分解体系 3、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4、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5、项目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内容 第二章项目管理组织 1、工程项目组织工作概述 2、项目组织系统的建立 3、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体制 4、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第三章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的地位和作用 2、项目经理的素质 3、注册建造师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项目计划 1、项目计划概述 2、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第五章项目目标控制 1、项目控制的基本原理 2、项目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3、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控制

4、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上) 5、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下) 第六章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和生产要素管理 1、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概述 2、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概述 第七章建设工程监理 1、建设工程监理概述 2、工程建设监理的性质和内容 3、工程项目监理实施 二、教材或参考书 1、本课程选用的教材 《工程项目管理》陈群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2、教学参考书 (1)《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成虎、陈群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 (2)《工程项目管理》乐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7月浙江自考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7 月自学考试公共事业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 0333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用事业是现代社会关系到公众基本生活质量的行业,其产品总体上更接近于() A. 公共产品 B. 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 消费品 2.科技事业产品属() A. 纯公共产品 B. 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 企业产品 3.公共事业管理最直接的结果是() A. 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 B. 保证和提高公众的基本生活质量和水平 C.生产和提供公共事业产品 D. 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4.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事实考察的一种方法是() A. 访谈法 B. 问卷法 C.观察法 D. 调查法 5.公共事业的管理目标是() A. 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B.实施、执行、运作和评估 C.将一定的政策或目的具体化,变成可掌握、可衡量、可操作的东西 D.考虑有关的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战略 6.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来购买相关的公共事业产品以一定的方式向公众提供是() A. 政府补贴 B. 政府生产 C.政府供应 D. 政府管制 7.符合“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一主张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 A. 保护模式 B. 干预模式 C.市场模式 D. 科层模式 1

8.当代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的核心是() A. 市场 B. 公众 C.私人企业 D. 政府 9.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 A. 政治性 B. 阶级性 C.公共性 D. 经济性 10.现代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呈现出的趋势是() A. 系统化 B. 民主化 C.社会化 D. 科学化和多元化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公用事业主要包括了如下内容() A. 公共交通 B. 城市排水供水 C.电力供应 D. 邮政通讯 E.煤气行业 2.从发生的前后顺序来看,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是一个从绩效目标的确立到实施再到检查评 估是否达到目标的完整的系统过程,它分为() A. 绩效目标的确立和分解 B. 绩效目标的实施 C.绩效目标的评估 D. 绩效追踪 E.绩效衡量 3.公民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式有() A. 公开听证 B. 民意调查 C.咨询委员会 D. 利益群体 E.行政监察 4.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刚性方法有() A. 行政方法 B. 经济方法 C.法律方法 D. 行政委托 E.心理方法 5.当代公共事业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 2

杭州市属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杭州市属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考试基本素质复习方略 事业单位基本素质的考试比一般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科目范围更加宽泛,这对于广大考生备考是很不利的。但是根据以往的考试经验,我们在复习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和考试易考点来复习,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首先要看考试的知识范围,根据考试大纲,主要内容如下: (一)基本政治理论: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二)基本经济知识: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三)基本法律知识:法律基础理论和常用法律法规知识。 (四)基本管理知识:管理基础理论和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知识。 (五)基本科技知识:基本科技常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等。 (六)基本文教卫知识:从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工作必备的专业基本常识。 (七)基本公文写作知识:一般公文的格式、规范及写作。 (八)基本国情省情知识:我国历史、地理、人文的基本常识,湖北省情概况以及我省“十二五”发展战略有关内容等。 这些科目,我们可以做出综合分析,对于其中的科技和文教卫知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因为这两门涵盖的范围太广,比如科技,没有一门具体学科名称为“科技”,什么是科技?物理是不是?化学是不是?实在太宽泛,无从下手复习,即便复习起来,也是如“大海捞针”一般,所以类似“科技”这样的学科就主要以平时的积累为主。 而纵观历年以及全国各地的事业单位考试题目,五大科目是常考的:法律、政治、经济。2013年杭州市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告、报名入口、大纲解析、职位表这些科目占的分数比重大,而且又各自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我们复习的“投入产出比”是相当高的。对于法律,也不能全面展开的复习,法律知识浩如烟海,面面俱到就会得不偿失。 历来对于法律知识的考查主要以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为主,其他的法律学科考查的概率很低。对于这几科,复习的时候也要以“广”为主,不要纠缠于难点、疑点,因为事业单位考试不是司法考试,考的比较基础,不会考的很难。其中,预计宪法和行政法的考查比重会比较大,这是近年来考试的一个趋势。 对于政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及时事政治,这其中,毛泽东思想近年来考查的概率较低,因此建议不予重点复习,要把重点放在其他科目上,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题目历年占的比重都较大,一定要充分重视。而科学发展观是******总书记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求考生必须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一个字不差的背下来,掌握科学发展观,不止对选择题,对作文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时事政治部分考查的比较新,考生要将近一年的国家大事、湖北省的大事做一下了解,建议考生登录新华网、半月谈网、湖北省政府网,以了解时政知识。时事政治是至关重要的,考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考纲中明确指出了湖北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