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实用版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实用版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实用版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实用版

YF-ED-J651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锅炉启动前准备

1. 燃煤、燃油、除盐水储备充足,且质量合格。

2. 各类消防设施齐全,消防系统具备投运条件并按规定投运。

3. 所有热力机械工作票已结束并收回,临时设施已拆除,冷态验收合格。

4. 动力电源可靠,备用电源良好。主控室表盘仪表齐全,校验合格,现场照明及事故照明、通讯设备齐全良好。

5. 按有关检查卡对系统及设备进行全面

检查确认。

6. 炉膛、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预器等处无渣块和杂物,管壁清洁,炉墙完好,烟风道人孔门、看火、打焦孔、检查孔完好,确认内部无人后,关闭各孔门。膨胀指示器刻度清晰,指示正确。

7. 所有油枪,高能点火器已清理干净并进退灵活,所有油枪滤网已清理干净。

8. 检查燃烧器摆动灵活,摆动角正确,开度指示与实际相符。

9. 点火前8小时,投入电除尘灰斗及磁轴加热,投入振打装置。

10. 检查制粉设备系统正常,原煤斗上一定的煤量,磨煤机油系统试验及启动正常。

11. 各安全阀、动力泄压阀部件完好,疏

水排汽均畅通。

12. 各吹灰器及烟温探针完好可用,并已退出。

13. 炉膛火焰工业电视装置完好,冷却风门开启,摄像探头进退自如。

14. 灰沟无杂物,盖板齐全,除渣设备完好,检查并开启炉底液压关断门,投入炉底水封,检查溢水正常。

15. 做吸、送风机油泵联动试验正常后,按规定投运。

16. 投运其它辅机润滑油系统并检查油温、油压正常。

17. 投运捞渣机。

18. 投运辅汽至磨煤机消防、油枪雾化蒸汽系统。

二、机组冷态启动

1、锅炉上水前的检查

1) 给水系统所有放水手动门关闭,所有充氮门关闭;

2) 省煤器再循环门、入口联箱疏水门关闭;

3) 水冷壁下联箱放水门、下降管排污门、反冲洗门关闭;

4) 邻炉加热各分路门、总门及疏水门关闭;

5) 连排各手动门、电动门、事故放水门关闭;

6) 过、再热减温水总阀、分路阀、反冲洗阀关闭;

7) 吹灰系统进汽各分路门、总门关闭;

8) 投入汽包就地水位计及平衡容器;

9) 联系热控投入给水系统各表计;

10) 检查汽包及过、再热器空气门开启;

11) 检查过、再热器疏水门开启;

12) 汽包加药门开启;

13) 检查给水、炉水、过、再热蒸汽采样门开启。

2、锅炉上水

1) 锅炉上水的规定及注意事项

a. 除氧器水质合格后,上水温度控制在50~70℃;

b. 夏季上水时间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4小时,上水的温度应确保汽包壁温大于20℃,上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应不超过28℃,否则应提高除氧器水温并控制上水速度,上至

汽包最低可见水位,停止上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观察水位变化情况;

c. 上水过程中应检查给水管路、省煤器、水冷壁及联箱、汽包等设备无泄漏及水冲击、振动现象;

d. 检查和记录锅炉的各部膨胀指示器数值。

2) 锅炉底部加热系统投入

3) 投入加热前根据炉水水质投入锅炉加药系统运行;

4) 联系邻炉送汽,打开管道和加热联箱疏水门,打开进汽电动门,微开进汽手动总门进行充分暖管,各疏水管见汽后,全关疏水门。逐个缓慢开启各蒸汽加热分路手动门送汽到底部联箱,调整进汽总门控制进汽量,投入

及加热期间控制蒸汽压力在0.8~1.2MPa范围内,压力低时及时进行调整,防止水倒流入辅汽联箱;

5) 加热时,汽包水位会上升,此间应注意控制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加热过程应缓慢进行,控制汽包壁上下温差<40℃;

6) 投炉底加热期间,注意监视、检查辅汽联箱运行状态,严防炉水倒灌;

7) 投炉底加热期间,注意监视、检查汽轮机缸温变化和盘车运行情况;

8) 锅炉底部加热过程中注意事项

a. 投运炉底加热过程中严禁通风;

b. 加热应缓慢进行,炉水升温率≤40℃/h;

c. 管道振动时,应关小加热门或停止加

热;

d. 加热过程汽包壁各点温差≤40℃,如汽包壁温差超过40℃应停止加热,待壁温差减小后重新投入;

e. 锅炉底部加热停止后,检查水冷壁各下联箱加热手动门关闭严密;

f. 汽包下壁温度加热到100℃~120℃时,可停止加热,冲洗水位计一次,通知热工和检修冲洗表管和热紧螺栓。由化学进行炉水化验合格后,锅炉方可点火;

g.投底部加热前及加热期间,火检冷却风必须正常投入;

h. 底部加热停止后应记录膨胀指示一次;

9) 停止底部加热

10) 逐渐关闭各下联箱加热门(注意调整

辅汽联箱压力);

11) 关闭前、后侧加热总门;

12) 关闭辅汽联箱至锅炉底部加热供汽总门;

13) 开启炉底加热蒸汽管疏水门及底部加热联箱疏水门,疏

水完毕后关闭。

3、锅炉点火

(1)点火前的准备

1) 锅炉主保护传动合格且在投入位(七天内未点火启动应重新传动);

2) 确认火检冷却风机运行正常,检查风压>6KPa;

3) 检查空预器、吸风机、送风机具备启动条件;

4) 预热器手动盘车无卡涩后,将空预器电机调至低速,启动两台空预器,检查空预器运行正常,切至高速,辅助电机投入备用;

5) 投入炉膛烟温探针,投入炉膛火焰电视,开启各燃料风、辅助风风门;

6) 烟风通道建立后,分别启动吸风机、同侧送风机,启动电流应在正常时间内恢复至空载电流,检查吸、送风机运行正常;

7) 启动另一侧吸、送风机,调整风量到30~35%BMCR,炉膛压力保持-100±50Pa,吸风机投自动,确认电机联锁投入;

8) 暖风器疏水、暖管正常后投入;

9) 启动燃油泵,检查系统无漏油;

10) 锅炉燃油循环至炉前,打开炉前进油和回油手动门,打开各只油枪进油手动门,油

枪吹扫隔离手动门;

11) 燃油吹扫蒸汽系统暖管,结束后关闭系统疏水,开启蒸汽吹扫总门。

12) 燃油系统泄漏试验

13) 油泄漏试验结束,调节炉前来油调节阀,维持系统油压3.0MPa,复位OFT。

(2)锅炉点火前吹扫

1) 炉膛吹扫条件都满足后,FSSS装置应建立“吹扫准备好”信号且显示,此时,可按“炉膛吹扫”按键,则开始5分钟的锅炉吹扫计时,在5分钟吹扫计时周期内,上述任一吹扫许可条件不满足,均应使吹扫中断,计时清零,须待上述所有条件重新满足后再次启动锅炉吹扫且重新开始进行吹扫计时,直至计时完成。

2) 吹扫完成后自动复位MFT。如果60分钟之内不点火,将引起MFT动作,必须重新进行点火前吹扫。

3) 炉膛吹扫完毕后,应采用实际传动负压定值来检测保护定值(机组首次启动、大、小修后执行),禁止采用短接信号方法,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3)锅炉点火

1) 打开燃油快关阀、各油枪进油手动门,调整燃油压力2.9-3.2MPa,调整油层二次风门至30%-40%,油层上下层二次风门至适当位置,开启油层相邻周界风,关闭其它层二次风门,调整二次风压至1.5kPa左右;

2) 投入第一只油枪运行成功后,需及时调整油枪的二次风门开度,使油火焰燃烧稳

定,然后可对角投入第二只油枪运行,并根据其燃烧情况,调整二次风;

3) 锅炉点火后应就地查看着火情况,确认油枪雾化良好,配风合适,确保油火焰明亮,烟塔无黑烟。如发现某只油枪无火,应立即关闭其油角阀,对其进行吹扫后,重新点火。如果出现某只油枪无火且其油角阀关不上,应立即到就地关闭其进油手动门;

4) 锅炉点火后,脱硫系统应投入正常运行;

5) 在锅炉负荷低于25%额定负荷时空预器应连续吹灰;

6) 锅炉点火初期应注意切换油枪运行,半小时切换一次,切换时应先投入准备投运的油枪,待燃烧稳定后,再退出需停运的油枪;

7) 投运油枪时应对角投入运行,先投下

层油枪,根据升温升压速率规定进行增减油枪;

8) 点火后,加强锅炉底部的排污,使水质尽快合格,并尽快建立正常水循环;

9) 锅炉点火后,密切监视启动初期炉膛出口烟温应不超过538℃,两侧烟温偏差应<50℃。当烟气温度升高到538℃时,必须退出烟气温度探针,防止烟温探针烧损;

10) 将未运行燃烧器的二次风控制挡板保持10%左右的开度,防止燃烧器喷口的损坏;

11) 新机组的首次启动,要严密监视锅炉的受热膨胀情况;

12) 汽包压力升到0.1MPa时,冲洗汽包就地水位计;

13) 汽包压力升到0.2MPa时,关闭汽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