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

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

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
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

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编制技术大纲

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湖北大学

目录

1 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编制依据 (1)

1.3指导思想 (2)

1.4工作范围与目标 (2)

1.5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3)

2 控制单元划分 (8)

2.1控制单元划分原则 (8)

2.2控制单元分类 (8)

3 城市圈环境状况调查 (9)

3.1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9)

3.2社会环境状况调查 (9)

3.3水环境状况调查 (9)

4 城市圈污染源调查 (15)

3.1水陆域对应关系分析 (16)

4.2调查内容 (16)

4.3调查方式 (17)

5 水环境问题识别 (18)

5.1环境评估 (18)

5.2水环境问题识别与分析 (20)

5.3环境容量测算 (20)

6规划目标体系确定 (22)

6.1指标体系 (22)

6.2目标体系 (22)

7规划工程措施 (23)

7.1工程类别 (23)

7.2工程内容 (23)

8工程效益分析 (28)

8.1规划指标可达性分析 (28)

8.2工程效益分析 (28)

9 实施保障措施 (30)

9.1实施保障措施的基本框架 (30)

9.2碧水规划污染综合整治管理措施 (30)

9.3碧水规划污染综合整治技术保障 (33)

9.4碧水规划项目资金筹措 (34)

10规划报告审核及评估 (38)

10.1数据审核 (38)

10.2培训审核 (38)

10.3报告审核 (38)

10.4项目实施控制与评估 (38)

11 工作成果 (40)

11.1市级调查及评估成果 (40)

11.2城市圈调查及评估成果 (40)

附表一-1 2008年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信息表 (41)

附表一-2 2008年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补充信息表 (41)

附表二-1 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 (43)

附表二-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补充信息表 (43)

附表三-1 污染源汇总表 (46)

附表三-2 污染源信息表 (47)

附表三-3 工业污染源信息表 (48)

附表三-4 非点源源强系数表 (49)

附件一富营养化评价 (50)

附件二生态系统结构评价 (52)

1 总论

1.1项目背景

为科学评估武汉城市圈水环境承载力状况,研究制定水环境保护对策建议,确定污染物区域削减量,改善武汉城市圈水质状况,实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生态环境规划中的水环境质量目标,改善城市圈内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保障城市圈内人民群众的饮用水水安全,决定开展《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为指导编制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规划技术大纲。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08)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2003)

●《全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复核要点》(2004)

●《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2004)

●《湖北省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修正)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6年)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局关于湖北省

地表水环境功能类的通知别》(鄂政办发[2000]10号)

●《湖北省水功能区划》(湖北省政府鄂政函[2003]101号)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

●《畜禽养猪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

1.3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水质改善、水生态系恢复、人水和谐为目标,循法自然,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坚持一水一策针对性地整治,让江河湖库休养生息,改善城市圈水生态环境,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为城市圈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1.4工作范围与目标

1.4.1规划时限

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分2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

(2010-2015)年,为起步和重点突破阶段;第二阶段

(2015-2020)为全面实施阶段。

1.4.2规划范围

武汉城市圈内的地表水体,包括集中式水源地、河流、湖泊、水库、城市内河、内湖六种类型。

集中式水源地主要调查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潜江、仙桃、天门等9个城市辖区内乡镇以上集中式水源地(含县级)。

河流湖库的调查以长江为轴,附其散布周边的十八脉、三十六湖库等自然水体。城市内河、内湖主要对武汉市的墨水湖、沙湖、东西湖等29个劣五类湖泊,以及鄂州市的洋澜湖、黄冈的遗爱湖、孝感城区的县河、咸宁城区的淦河城区段进行调查。武汉的东湖、黄石的磁湖等城市内湖列入36湖库。

1.4.3工作目标

以“城市圈主要河流、湖泊Ⅲ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湖泊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保障城市圈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总体目标,科学评估城市圈水环境现状,制定、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改善城市圈水质状况,达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生态环境规划中的水环境质量目标。

1.5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1.5.1总体思路

1、突出重点,深入调查。深入进行污染源调查,按照污染源、排污口、纳污水域的对应关系开展,明确影响水质的主要排污口及污染物排放量,以城镇为基本调查范围,对向辖区内排污的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源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深入了解辖区内水环境、水生态基础信息,分析各类污染源的达标状况。以环境监测与分析为基础,收集利用城市圈内所有地表水的历史监测资料,全面评估城市圈水环境的环境禀赋、环境质量、环境监管与环境风险状况。

2、科学测算,综合分析。以城市圈水环境基础状况调查资料为基础,依据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主要污染控制指标,根据城市地表水水文条件、水力学参数和净化机理,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模拟水体中污染物变化规律,计算出城市圈地表水环境容量,由此确定污染物区域削减量,确定功能区达标方案。

3、防治并举,全面覆盖。综合考虑城市圈水环境容量以及循环途径、自身特点,统筹总量减排、水环境功能区划等相关环境管理工作,全面分析城市圈水环境中的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环境政策及环境监控等问题,实现城市圈“一河一湖(库)一策”。分层设计,分类管理,根据水体自身结构特点,围绕着水生植物的重建、恢复和维持健康的水体生态系统,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依托长江、强化汉江、提升两江支流品质、打造武昌圈的东湖湖群(北)、赤壁圈的黄盖湖湖群(西)、阳新的网湖和大冶的大冶湖“双子座”湖群(东)、鄂东南大山中的水利风景区“大仙岛湖湖群”(南)、“大梁子湖湖群”(中)“碧水工程”

的“五朵金花”;依托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构建一个襟江带湖的环城水网,打造“水网”、“绿网”交织的城市生态环。全面治理,在污染防治上做到城市圈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1.5.2技术路线

1、城市圈水环境现状调查。以资料收集的方法为主,适当补充监测内容,同时明确污染源调查的范围、项目、方式、历史监测数据的选用等内容,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调查基准年为2009年,补充2007年以来相关资料,缺乏水质监测数据的应开展补充监测。

2、评估城市圈水环境状况。对污染源情况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对河流湖库分布,水体生态功能结构,水土流失情况、湖库富营养化范围、水源保护区范围、水质状况、水文状况、水网联通状况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使调查成果得到充分的应用。借用已有水质监测资料,建立城市圈水环境状况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从环境禀赋、污染状况,水资源利用、环境监管、环境风险等方面分析评估城市圈水环境状况以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安全情况。

3、提出城市圈水环境环保工程措施。根据武汉城市圈水体水质现状及其在“碧水工程规划”中要达到的目标,从水陆对应关系出发,从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农村面源防治、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监管能力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一水一策的对策措施。符合功能区划要求的水体,将以管理、规划预防为主,保证其环境状况稳定在现状水平。水体水质不符合功能

区划要求的水体,将以治理为主,采取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农村面源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江湖连通以及水生态修复工程)等四个方面相对应的工程措施,削减主要污染源,保证其在碧水工程规划末期水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要求。

4、开展治理工程效益分析。对规划中水环境治理工程进行工程效益分析,各类项目按效益大小进行排序,分清项目的轻重缓急。同时进行目标的可达性分析,使各项指标能够顺利完成。同时对于保护与治理集中式水源地的项目,单独列为一类,进行可达性以及效益分析。所有项目排序纳入城市圈水环境保护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并与国家相关规划、项目申报相衔接。

5、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碧水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机制保障措施、投资保障措施和技术手段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开展碧水规划水污染综合整治管理对策研究,实施水功能区划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行政首长负责制,制定并完善城市圈水环境管理对策。增强规划实施综合整治技术保障,加强水环境监督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大环保科技的研发力度,提高环保技术水平。确保投资环境,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污染治理资金,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落实污染防治经费。同时以生态补偿为思想指导,对城市圈内的跨界水体实行水质交接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图1 技术路线图

2 控制单元划分

2.1控制单元划分原则

本规划将控制单元作为分析水环境问题、制定水质目标和总量控制目标的基本单元。控制单元以水环境功能区为基本单位,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其对应的陆上污染源汇流区和水陆输入响应的原则,综合考虑跨县(区)界问题,对其进行划分。

控制单元划分时应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1)以控制断面为节点,建立县级行政区-水体-控制断面的对应关系,每个河流国控断面对应一个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单元不跨市。

(2)如一个县跨两个以上控制单元,则根据在不同控制单元的国土面积大小、重点工业企业的排水去向、城关镇及重点建制镇所处位臵等因素进行处理,确保每个县均处于同一个控制单元,以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3)控制单元结合水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进行,同时,控制单元划分与水利部门水资源分区充分衔接,原则上每个控制单元均在同一个水资源三级区内。

2.2控制单元分类

将划分好的控制单元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区:

(1)对于连续3年以上控制断面月均值监测数据均满足功能要求的控制单元作为水质维护单元,可不要求对应区域进行总量削减;

(2)对于控制断面丰水期水质超标,且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的控制单元作为面源防控单元,重点控制其农业面源等非点源污染,也可在充分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削减点源污染量而减轻水体水质超标的状况;

(3)对于控制断面全年各水期均有超标现象,枯水期超标严重,且超标指标包括COD、BOD、重金属等多项指标的控制单元作为一类,称为重点治理单元,对其重点进行对应区域总量削减。

3环境状况调查

3.1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根据“一河一湖(库)一策”的思想,分别调查本区域各河流湖库流域地理位臵、地形地质、水文水系、气候气象、土壤植被、自然资源、土地利用格局图等基础信息;收集土地利用状况历史资料包括小流域内耕地、林地、草地、农用土地、居住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的面积及其变化情况;收集水文水系图、地形地貌图等基础图件。

3.2社会环境状况调查

调查近五年各基本控制单元及地市人口状况、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及布局变化等)、工业、农业用水量状况、城镇、农村人口用水状况、本地区水资源量以及客水资源量等。

3.3水环境状况调查

3.3.1地表水监测要求

3.3.1.1地表水监测内容

水质监测指标分两个层次:

(1)必测指标:河流必测指标为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粪大肠菌群12项指标。湖库必测指标补充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透明度4项指标。此外,各地应根据区域污染特征补充必测指标。

(2)选测指标:河流湖库选测指标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2中29项指标,扣除必测指标3.3.1.2 监测断面调查与调整(如有必要调整)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

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臵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1)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对行政区域可设背景断面(对水系源头)或入境断面(对过境河流)或对照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河口断面或出境断面。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度(至少10km),还应设消减断面。

(2)根据水体功能区设臵控制监测断面,同一水体功能区至少要设臵1个监测断面

(3)断面位臵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

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4)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2、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

(1)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及主要交通路线。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臵。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2)入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应设臵在水系进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

(3)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臵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4)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根据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它水文特征等。此外,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如某河段的各控制断面均有五年以上的监测资料,可用这些资料进行优化,用优化结论来确定控制断面的位臵和数量。

(5)出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因此应设臵在本区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

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如在此行政区域内,河流有足够长度,则应设消减断面。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应设臵在控制断面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6)其他监测断面的布设:

a.水系的较大支流汇入前的河口处,以及湖泊、水库、主要河流的出、入口应设臵监测断面。

b 对流程较长的重要河流,为了解水质、水量变化情况,经适当距离后应设臵监测断面。

c. 水网地区流向不定的河流,应根据常年主导流向设臵监测断面。

d. 对水网地区应视实际情况设臵若干控制断面,其控制的径流量之和应不少于总径流量的80%。

e. 有水工建筑物并受人工控制的河段,视情况分别在闸(坝、堰)上、下设臵断面。如水质无明显差别,可只在闸(坝、堰)上设臵监测断面。

f 要使各监测断面能反映一个水系或一个行政区域的水环

境质量。断面的确定应在详细收集有关资料和监测数据基础上,进行优化处理,将优化结果与布点原则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作出决定。

(7)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

a.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如有特殊情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臵监测断面。

b. 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

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臵监测垂线。

c.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臵监测垂线。

d. 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一般与河流的规定相同,但对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作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

e.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臵控制断面。

3.3.2 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

3.3.2.1 调查内容

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信息调查以辖区内环境保护部门水环境监测断面为对象,全面调查2008年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状况和水质信息,为水环境质量背景分析以及水环境容量计算提供支撑。补充调查区域地表水质类别、管理部门、水质变化趋势、污染事故和应急预警等信息。

具体内容包括:水环境监测断面名称、类别、位臵和监测数据等信息。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详见附表一。

3.3.2.2 调查方式

水质监测数据以收集环保部门监测数据为主,可参考其他具备资质单位的水质监测数据。现有监测数据不足或缺乏数据,应安排现场采样监测,监测频次不得少于2次。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采用地方环境监测部门正式公布的评价数据。水质监测点(断面)的布设和监测方法,参见《地表水

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3.3.3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结合乡镇饮用水源调查进行)

3.3.3.1调查内容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以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对象,调查饮用水水源地类型、位臵、服务人口、实际取水量、保护区划分和标志设臵情况。补充调查区域地表水质类别、管理部门、水质变化趋势、污染事故和应急预警等信息。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详见附表二。

3.3.3.2调查方式

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以资料收集为主,缺乏水质监测数据的开展水质补充监测。水质监测点(断面)的布设和监测方法,参见《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3.3.4水生态系统现状调查

水生态系统按类型分湖泊水库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二大类, 非生物组分和水生生物群落共同构成了这些水生态系统, 其中生物群落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高等植物、鱼类等,其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状态和水体的污染程度。

3.3.

4.1调查内容

综合考虑水污染控制单元、行政区划、污染物来源、种类、汇水区等因素,调查以城市圈十八支脉、三十六湖库为代表的水生态系统结构,包括: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优势种和主要种类组

成及叶绿素a含量;浮游动物现存量,优势种和主要种类组成;底栖动物现存量、优势种和主要种类组成;水生高等植物优势种和主要种类组成;鱼类组成、渔获量及养殖模式等背景值调查,同时结合水生态系统的水文、理化性质、以及人类对水体利用和干扰的程度(水体利用情况及接纳点面源污染情况)的调查。3.3.4.2调查方式

从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两个角度进行调查,基本信息调查以资料收集为主,缺乏数据的开展补充监测。监测点(断面)的布设和监测方法,参照《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

4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评价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解工作的基础。污染源调查结果将直接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时河流各功能区划河段的输入因子,同时与污染源调查、水质评价、容量计算等一起,作为总量分配的依据。污染源主要包括:①工业污染源(包括集中式畜禽养殖);②城市生活源;

③农村生活源(包括畜禽养殖散养源);④农田径流污染源;⑤城市径流污染源。

污染源调查按照污染源、入河排污口、纳污水域的对应关系开展,明确影响功能区水质的主要入河排污口及污染物排放量,以城镇为基本调查范围,对向辖区内各水环境功能区排污的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源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各类污染源的达标状况,并将污染排放量分配到各水环境功能区控制单

元。

3.1水陆域对应关系分析

3.1.1水陆域对应关系分析方法

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将县域作为污染源调查的基础单元,进行污染源的调查、分析、确定各主要污染源排放对应的具体水环境功能区。对污染源—入河排污口—功能区划水域对应关系的调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1)参考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数据;

(2)借助地形、城市管网、河流等特征,经过经验和直观判断确定;

(3)从污染源入手,按照重点污染源清单,逐一分析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同时,也从入河排污口向陆上反推,按照每一个功能区必须有入河排污口和主要污染源的原则,确定入河排污口的主要污染源,水陆结合,相互对接,具体确定相互关系;

(4)采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排污申报、环境统计等日常管理中积累的污染源、入河排污口、功能区划水域。

通过流域水陆对应关系分析,可以明确水功能区的陆上汇流区的大致范围,并将其细化到县级或者更具体的乡、镇行政区域,为后续的排污情况、管网分布与陆上自然汇流情况调查、主要污染源去向分析等调查工作提供依据。

4.2调查内容

污染源调查以“一河一湖(库)一策”为原则,区域内碧水规划涉及到的单个水体流域范围为范围,主要调查单个水体流域

范围内的污染源基本信息和工业污染源详细信息。

主要调查内容如下:

面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居住人口、行政区总面积、耕地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等。

点源污染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居住人口、工业企业数量、垃圾堆放量、集中式畜禽养殖、网箱养殖等信息。其中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业企业位臵、污染治理情况、废水、COD、氨氮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量等信息。

充分利用污染源普查成果,确定本区域污染源源强系数,结合本次污染源调查基本信息,汇总统计区域内废水、COD、氨氮排放量。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详见附表三。

4.3调查方式

污染源调查数据主要参考污染源普查、总量减排等工作成果,确保调查统计数据口径一致。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目录 1、总则 (2) 2、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编制内容 (4) 3、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编制内容 (6) 4、附件 (11)

1、总则 1.1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力,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结合武汉市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要求,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及远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市域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1.3 为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合理衔接规划管理工作,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分级编制、分级审批、分级管理、分级调整”的原则,以《武汉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确定的控规编制单元和控规管理单元两层地域划分为载体,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控规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以下简称控规细则)两级规划控制体系。 控规导则是以落实武汉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目标,以控规编制单元为载体,对区域功能、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市、区级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作出进一步规划控制、直接指导控规细则的编制;控规细则以落实控规导则为目标,以控制管理单元为载体,对单元内主导属性、整体控制指标、居住区级各类设施进行控制,直接指导规划咨询编制,满足规划管理的要求。 1.4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合理解决规划刚性和弹性,控规导则和控规细则的控制内容均分为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两部分。强制性内容是刚性内容,审批、调整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可以直接指导规划管理的内容;指导性内容是弹性内容,必须经过进一步规划论证才能指导规划管理,调整必须符合规划合理性的内容。 1.5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采取实线控制和虚线控制的方式进行用地控制。 实线控制是指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法定文件附图中用实线划定,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均不得作出更改。 虚线控制是指进行虚线控制的用地,对地块的位置、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作出更改,但其边界形状可根据具体方案略作调整。 1.6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符合本规程以及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获奖年份: 2000 所获奖项:一等奖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1998 年全市下辖七个中心城区和市郊六区,93 个街道, 34 个乡, 59 个建制镇。市域土地面积8467.11 平方公里,总人口 731.79 万,按非农业人口比重计,城市化水平达到58.55%。 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重要交通通信综合枢纽,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华中地区最 大的内外贸、科研和教育中心。 武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城市建设依托特殊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 水相间,河湖密布”的独特空间形态。 规划期限: 1996 年至 2020 年,近期为2000 年,中期为2010 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 叶。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并包 括市域内其他重点规划发展的地区,面积为 3086 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进一步把武汉建成为城 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在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动态人口模型,预测到2020年,武汉市市域常住人口将增加到970 万,而全市耕地只能容纳200 万农业人口,因此需要容纳的城市 常住人口将达到770 万,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0%以上,其中,至201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 高到 70%。 至 2020 年,规划主城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由1996 年的 355 万人增加到505 万人,其中,至2010 年为 415 万人。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并执行适当偏紧的政策,规划至2020 年,主城用地规模由1996 年的 264 平方公里增加到427.5 平方公里,其中,至2010 年为 343.3 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为满足规划期内人口、社会、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规划突出建设现代化生 态城市和高效能城市的目标,综合考虑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分布的优化、交通体系的完善、生态框架的建 立、园林绿地建设、环境保护、空间景观环境控制等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实施综合调控, 建立一个开放型、充分体现滨水城市特点的城市总体空间构架和相适应的自然生态构架。 年份城市常住人口(万人)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Km2)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 m2/人) 1996年 355 379 264.02 69.6 2000年 365 395 281.2 71.2 2005年 390 426 311 73 2010年 415 458 343.374.9 2015年 435 488 390.480 2020年 450 505 427.584.7 一、合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在规划期内,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 以主城为核心,由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 个重点镇为支撑的武汉城镇地区。 二、建立灵活均衡的主城布局结构 主城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以江河湖山等生态走廊为主的分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武汉市规划管理系统建筑面积计算技术规定

关于《武汉市规划管理建筑面积计算技术规定》发布实施的通知 2014-09-26 来源: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各区(分)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设计机构、测绘机构、开发单位:我局编制的《武汉市规划管理建筑面积计算技术规定》已经市法制办审查通过,现正式发布,在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公开,并于2014年10月1日实施,2014年10月1日之前已取得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规划(方案)批准意见书的建设项目,继续沿用原国家和地方建筑面积计算相关规定。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 划局 2014年9月19 日 武汉市规划管理建筑面积计算技术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规划管理中建设工程建筑面积的计算,依据《武汉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以及相关设计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各项建设工程在规划审批、规划条件核实等管理环节中涉及建筑面积计算的,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本市有关技术规定,不得虚构设计平面用途及性质。 第四条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结构层高在2.2米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米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第五条建筑物承担主要功能的建筑空间,以及结构柱、梁、结构墙体等建筑结构围合而成的主体结构建筑空间,除设计规范和本规定其他条款有明确规定的情形外,无论该空间标注任何功能,是否有开敞面,是否设置楼板,均视作自然层按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 第六条建筑物确因结构安全需要搭结的结构板、结构联系梁,在后期使用中不能将其转换为功能空间,具有相应资质图审机构出具证明文件的,不计算建筑面积。 第七条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净高在2.1米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米及以上至2.1米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米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8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工程 一、三镇绿岛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武汉主城区(三镇规划建成区)。 建设目标:在进一步完善建设现有森林绿地的基础上,在主城区新建市内公园48处,新建公园的绿地布局适度集中,以乔木树种为主,形成森林小片林;结合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对主城区的学校、机关单位和厂区进行系统的绿地规划和布局,在繁华街区、居民区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这样与主城区向外辐射的八条出口公路两侧森林景观绿化带建设相结合,将主城区的森林绿地连成一体,形成“绿岛镶三镇、绿带连两江”的格局,实现“绿满三镇、城在林中”的基本目标,从而全面提升主城区森林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建设内容 1、继续完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东湖风景区及解放公园、中山公园等18个城中公园的绿化建设,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通过补植和改造进行树种调整,以进一步丰富森林植被类型,全面提高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使其成为“三镇绿岛”的主体。 2、新(续)建后湖、汉水等48个公园(广场),规划建设面积共2689.76公顷。其中汉口城区12处,计619.63公顷;汉阳及武汉经济开发区13处,计1111.74公顷;武昌及东湖开发区23处,计958.39公顷。在园内增设体育、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具有绿色掩映的生态休闲空间。 3、新建城中森林小片林11处,建设小森林面积25.25公顷。 二、两江四岸风光带及堤防林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长江、汉江两江四岸及其支流堤岸(含支流)。 建设目标: 1、两江四岸风光带:两江四岸是武汉主城区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带,也是最有江城特色的地段,特规划在穿越主城区的长江和汉水的两江四岸建设绿色风光带,通过建设以绿色植被为主体的江滩风景林和防护林,使主城区两江堤岸得到更好的保护、江岸景观得到改善,从而为两江四岸构筑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休憩游乐的空间和观赏两江风光的窗口。 2、远城区堤防林:武汉市全境都属长江流域,长江、汉水及其在市境内的一级支流堤岸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下载)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 时间:2006-07-28 【编者按】未来的武汉城市圈究竟是什么样?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何种作用?昨日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一部长达140多页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以下简称《规划》)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这份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编制的《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规划》经进一步修订后,不久将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本报今日择其要点予以报道,以飨关心城市圈建设的各界读者。 ★“中国弓”的发力点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交通市政项目规划审批业务办理服务指南 一、办理建设项目选址 1、办理时限:5个工作日 2、经办人:赵勇王文进 3、提交资料: ①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原件); ②1/2000现状地形图及规划路网(电子文件,交通类项目无需提供); ③交通类项目及其附属工程提供城建计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批复(复印件),场站类项目提供投资主管部门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原件); ④企业法人工商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他人申报手续的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说明:以上资料注明复印件的,复印件应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请时提供原件核对。以上报件资料请按收件窗口要求刻录成光盘一张 二、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1、办理时限:9个工作日 2、经办人:赵勇王文进 3、提交资料: ①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表(原件); 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件(复印件); ③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或核准、备案文件(原件); ④新增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复印件)及查询回复单(原件); ⑤1/2000现状地形图及规划路网(电子文件); ⑥规划设计方案和规划咨询报告等技术性文件(原件,根据需要提供); ⑦企业法人工商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他人申报手续的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说明:以上资料注明复印件的,复印件应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请时提供原件核对。以上报件资料请按收件窗口要求刻录成光盘一张 三、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一)管线类 1、办理时限: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审批:9个工作日 2、经办人:赵勇、王文进万建桥 3、提交资料: 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审批: ①规划方案审批申请表(原件); ②报批管线规划意见(复印件); ③报批管线沿线用地权属单位用地协议(原件); ④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回执(原件); ⑤报批管线路由所经道路横断面图或管线综合方案(复印件,经道路建设单位盖章确认); ⑥1/500现状地形图及地下管线资料(纸质及电子文件); ⑦1/2000现状地形图及规划路网(电子文件); ⑧方案设计图(纸质蓝图3套及电子文件); ⑨企业法人工商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他人申报手续的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说明:①上述第2、3、4条仅针对报批管线路由方案位于规划道路红线外的项目;②上述第6条仅针对现状管网复杂的项目;③管线工程方案设计图纸需达到修建规划以上深度; ④以上资料注明复印件的,复印件应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请时提供原件核对。 4、工作流程: 规划方案审批—核发放线通知单—红线定位册—核发规划方案批准意见书及核位红线图 (二)交通类 1、办理时限:①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审批:9个工作日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个工作日 2、经办人:赵勇、王文进万建桥 3、提交资料: (1)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审批: ①规划方案审批申请表(原件); ②交通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1套(原件); ③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复印件)。 (2)放线通知单: ①申请表(原件); ②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件(复印件,含电子文件)。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表(原件); ②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件、国有建设用地供地方案批复(复印件); ③红线定位册正本(原件); ④环评批复(复印件); ⑤企业法人工商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他人申报手续的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说明:以上资料注明复印件的,复印件应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请时提供原件核对。以上报件资料请按收件窗口要求刻录成光盘一张 4、工作流程: 规划方案审批—核发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放线通知单—红线定位册—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场站类 1、办理时限:①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审批:9个工作日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个工作日 2、经办人:赵勇、王文进万建桥 3、提交资料: (1)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审批: ①规划方案审批申请表(原件); ②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件(复印件); ③1/500现状地形图及规划路网(电子文件); ④方案设计图(需达到修建规划以上深度,纸质蓝图4套及电子文件); ⑤企业法人工商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规范 本标准规定是武汉城市圈得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规定、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年限、时段与评价日、交通需求的预测、交通影响的评价、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和评价结论与建议。 2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文件。 GB50180-19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JJ15-19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T 141-2010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JGJ 100-19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年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年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令2004年第4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建设部令2005年第146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术语的定义 CJJ/T 141-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CJJ/T 141-2010中的术语和定义。3.1武汉城市圈 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所组成的区域范围。 3.2建设项目 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CJJ/T 141-2010,定义2.0.1】 3.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CJJ/T 141-2010,定义2.0.2】 3.4建设项目分类 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分类。【CJJ/T 141-2010,定义2.0.3】 3.5交通影响评价范围 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进行产生影响的空间范围。 3.6交通影响要素 是指建设项目选址、方案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交通子系统。 3.7交通影响评价因子 是指交通子系统交通供需状况和服务水平的主要技术指标。 3.8出行率 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题委托单位: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参加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1.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前言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罗清泉省长、周坚卫、李春明两位副省长的直接过问与指导下进行的。2004 年7 月,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罗清泉省长的批示,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的联合课题组。 《规划》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规划》的集中调研工作从2005 年4 月中旬开始,至5 月底结束。2005 年7月1日,省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并对《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2005 年10 月初,课题组对各单位承担的《规划》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005 年11 月~12 月,城市圈办公室

将修改后的《规划》总报告第二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3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2006 年1~2 月,课题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于3 月初再次将修改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2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6 年4 月进行了第三次较大的修改。2006 年5 月15 日,在湖北省黄冈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罗清泉省长、周坚卫常务副省长、李春明副省长及省政府所属的30 多个厅、委、局负责同志和武汉城市圈所属9 市市长,听取了课题组长所作的《规划》要点汇报。省领导对《规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抓紧进一步完善和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及时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006 年7 月29 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持,邀请由吴良镛院士、吴传钧院士、邹德慈院士、叶大年院士及陆大道院士等15 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最终结论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创新性强,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规划研究成果。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评审专家们一致通过评审。”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市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并通过整合、协调,以及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 课程主持老师:周鹏 课程参加人员:刘榕 代国准 屠正伟 王滢 龚越

目录 第一章武汉1+8城市圈2012—2015的发展现状 (3) 第一节:GDP发展现状 (3) 第二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 第三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 (4) 第二章武汉1+8城市圈发展背景条件与发展战略 (5) 第一节:发展条件 (5) 第二节:发展战略 (5)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6) 第一节: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 (6) 第二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6) 第三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 (7) 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7) 第四章现代农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 (7) 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7) 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8) 第三节:重点发展八大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8) 第五章旅游业发展规划 (9)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 (9) 第二节:旅游市场潜力 (10) 第三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11) 第六章城市圈交通一体化 (11) 第一节: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现状 (11) 第二节:对武汉城市圈现状交通评价 (12) 第三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2) 第四节:城市圈交通网络结构 (12) 第七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12) 第一节:生态环境现状 (12) 第二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3) 第三节:提高环境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14) 第四节:生态示范区建设 (14) 第八章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5) 第一节: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5) 第二节: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6) 第三节:推进武汉城市圈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6)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年精品文档85页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3) 第三章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4) 第四章区域协调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 第五章城市规划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27) 第六章主城区用地规划 (35) 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 (44) 第八章绿地系统规划 (50) 第九章景观特色营造规划 (52) 第十章旅游体系规划 (55)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与综合防灾规划 (57) 第十二章空间发展时序与近期建设规划 (69)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及管理措施 (72) 附则 (73) 附表 (74) 附件一专家评审意见 (80) 附件二、咸宁市委专题会评审意见 (80)

附件三、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文件 (80)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第一条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以京广高速铁路、武咸城际铁路、大畈核电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上马为契机,地处“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中心位置的咸宁,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按照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战略决定和“五个一工程”为核心的战略目标,结合当前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完善城乡规划成为咸宁市立足武汉城市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008年10月咸宁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湖北咸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获专家评审通过。经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咸宁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 第二条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咸宁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咸宁在武汉城市圈南部地区中心的辐射、带动与链接作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和谐城市。

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摘要]发展聚集经济圈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形式,城市群则是聚集经济圈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群的发展本质上依赖于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功能定位和交互关系,城市群通过在政府引导和政策的支持下逐步释放经济效应,从而提升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本文采用城市流强度测算方法,度量武汉城市圈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城市流的空间流动,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外向功能所产生的聚射能量、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揭示武汉城市圈城市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探索武汉城市圈未来发展规划。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城市流;功能联系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113-04 1引言 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分工在更加广阔的国际范围内深入展开,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及其从事专业化生产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从全球竞争的角度看,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传统个体企业,受制于自身成本规模和支配能力等因素,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日益减弱,而以聚集经济为本质特征的城市群在市场中的地位却在逐渐提高。 发展聚集经济圈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形式,城市群则是这一形式的重要空间载体。[1]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其中心城市对城市群其他城市有较强的经济、社会、文化辐射和向心作用。[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沿江地带形成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发展,目前已成长为我国创造财富的主体区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逐步形成具有全球意义的三大抱团式城市群和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载体。相关统

武汉市规划局

武汉市规划局 一、2007年工作回顾 (一)突出重点,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 全面开展了新城组群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在各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下,六个新城组群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正在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规划成果批前公示、上报市规委会审查及市政府审批工作。 大力推进主城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法》要求,开展了主城人口分布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程研究,制订了主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计划,为2008年全面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打下了坚实基础。审查了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启动片等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规划编制。全年完成规划项目36l项。为进一步彰显滨江滨湖城市特色,开展了城市绿线调整划定、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及近期建设规划、武汉市城市特色研究、武汉市高层建筑分布研究、梁子湖地区规划研究、中心城区湖泊保护“三线”划定等工作。编制了一元片保护规划,汉阳旧城风貌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有力保护了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突出了城市文化,塑造了城市个性魅力。以促进城市集约发展为目标,完成了王家墩商

务区、航空路武展地区的地下空间控制规划。为增强城市交通枢纽功能,完成了轨道交通l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工程站点修建性规划,组织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深化及汉口站、武昌站、武汉站地区综合交通规划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展了都市工业园发展空间扩展规划,为打造“千亿板块、百亿园区”,提高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奠定了基础。 强化了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以解放大道循礼门以及武昌岳家嘴等城市节点设计为试点,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中心节点的规划建设经验,对城市景观、立体空间及交通组织进行一体化设计。确定了循礼门节点“功能复合化、空间整体化、设施人性化、交通和谐化”的发展目标,对该区域具体建设项目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和建筑设计导引,为我市今后的城市设计提供了新模式。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对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创建村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构建了村庄规划体系,全面组织完成了2007年度352个创建村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 (二)精心组织,规划基础研究取得成效 组织开展了我市城乡规划体系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近十年全市规划系统和相关行业规划编制情况,包括战略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旧城改造规划、规划咨询、规划研究等各类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 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 知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引导和支持中部地区城市群健康发展,我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将《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群发展的组织和协调,切实加大对城市群发展的指导和支持,认真落实城市群发展的各项任务,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健康发展。《意见》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请及时反馈我委。 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〇年五月九日 附件: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30号),为全面贯彻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 《规划》是国家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出台的又一重大区域性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实施《规划》,对于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简称中央10号文件)精神,加快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有效解决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部六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二、总体要求 (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中部六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规划》,深刻领会《规划》主要内容,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入手,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率先突破,带动《规划》全面实施。 (二)加强领导,统筹推动。中部六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明确专门机构,负责推动和督促《规划》落实。要抓紧研究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和具体工作方案,深化细化各项目标和任务并逐级分解。要结合“十二五”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