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课《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19课《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19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论点,学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了解、掌握设问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论点,学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了解、掌握设问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把握本文论点,学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以故事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展示:

1、生介绍作者

2、生读课后生字词,正音

3、生读课文

三、阅读探究交流:

(一)把握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3)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2、请你结合上述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的论点。

明确:(1)拥有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2)积累知识并运用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3)人人都有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性思维须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3、请你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先从“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证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又借别人的言论及事例点明了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即积累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及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最后总结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二)把握论证方法

1、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明确:因为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2、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简析。

明确:①举例论证。如作者在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时,列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所举事例典型,

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②道理论证。如“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等。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完成《全效课堂》“课后提升”部分习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指名回答本文的中心论点,及论证思路

二、阅读探究,品读语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①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唯一……”

②第4段段尾到第5段:“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

③第9段到第10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得出如下结论……”

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两例还有承接、过渡的作用。

三、学以致用,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

1、你如何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请你列举实例,证明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明确:(1)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力,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就意味着培养创造性人才,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意义。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些重大科技成果,都有赖于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可见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是必须培养的一种思维能力。

2、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明确:(1)自信,相信自己拥有创新能力;(2)拓宽阅读知识面,做一个爱学习的人,并坚信所有的学习都不会是徒劳无功;(3)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理科性质的问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答题,文科性质的题目更要详尽全面地进行思考;(4)关注生活中的小灵感,勤做笔记,将小灵感与老师或朋友交流,创造发展该“灵感”的可能性;(5)热情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可麻木,对生活充满兴趣,并对感兴趣的事物不断进行探索。

四、作业布置:

对比阅读王建国《谈创造性思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