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2 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作用及相对应的培养策略

3 新闻新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4 从民族服饰角度看中美文化价值

5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梦的追求和幻灭

6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7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

8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9 中美企业广告文化对比研究

10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11 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12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13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Gothic Novel

14 Passion & Religio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15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16 逆向思维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

17 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18 浅析MSN交谈中的话语标记语

19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

20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部分重要象征物

21 On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22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

23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24 英汉称呼语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25 中式英语特点及发展趋势

26 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中的委婉语

27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28 离开“美国出品”

29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

30 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31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

32 从顺应论的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33 历史与个人叙事:拉什迪《午夜之子》的后殖民解读

34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

35 政治演说中名词性隐喻的认知研究

36 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学习的启示

37 从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看“如何被逼出邪恶的人性”

38 小说《蓝色城堡》中的意象和象征主义

39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40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41 《麦琪的礼物》主题与写作手法分析

42 Cause of Tragedy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43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解读会话含义

44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45 Hum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46 On Metaph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47 Study on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olour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iterary Works

48 《远离尘嚣》中女主角的情感变迁研究

49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50 商务策略研究——论沃尔玛的营销策略

51 浅谈我国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

52 An Anal 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53 An Analysis of Dick Diver’s Tragedy in Tender Is the Night Based on Adl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54 解析女性主义在DH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人物塑造中的体现

55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56 中英社交礼仪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57 论后现代写作技巧在白雪公主中的运用

58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

59 浅谈高中英语练习课教学

60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61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

62 论双性同体思想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体现

63 论“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64 论乔治?艾略特《亚当?比德》中的道德冲突

65 傲慢与偏见---浅析世纪英国女性作家

66 《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

67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68 浅析《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现代主义特征

69 乡村音乐歌词的人际意义分析

70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71 从《卖花女》看萧伯纳的费边主义思想

72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73 Hemingway’s Individual Heroism from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74 谈某些颜色词的翻译

75 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

76 从动物习语的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77 论文化背景对跨文化英语口语交际效果的影响

78 简论英汉习语翻译

79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

80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81 Beyond Language, Toward Nature: A New Reading of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82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

83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84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85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86 论《劝导》中女性角色的地位

87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拼写差异

88 英汉超音段音位的对比分析

89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90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对比浅析

91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92 The Illusory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Martin Eden & The Great Gatsby

93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

94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95 《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96 The Analysis of Hesitation in Oral Communication

97 济慈六大颂诗的意象

98 An Analysis of F. Scott Fitzgerald’s “Babylon Revisi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99 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100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101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102 《哈姆雷特》中不言而喻的隐喻魅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03 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分析--基于The Old Man and the Sea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

104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

105 从目的论视角看英汉成语的直译和意译

106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7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108 论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109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110

111 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合作原则”特点及社交功能

112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113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使用初探

114 从电影作品分析英语外来口音的现象

115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116 论政治文本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117 论《双城记》中的爱情

118 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分析

119 金庸武侠英译中的文化传递

120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121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122 小说《面纱》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123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124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好莱坞电影为例

125 商业意识对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126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127 《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

128 古典诗歌中典故的翻译

129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130 对《红字》中罗杰齐灵沃斯的新认识

131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132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133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134 关于中美大学生消费观异同的文化分析

135 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Surroundings:an Analysis of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36 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

137 从目的论看电影《音乐之声》中对白的汉译

138 浅析中英日常交际用语的语用差异

139 全球商务中基于文化差异的品牌名称翻译

140 《哈利波特》系列里恐怖美的研究

141 解读艾丽斯沃克的《日常用品》中的黑人女性文化

142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143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144 浅谈英文原版电影与高中英语教学

145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146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英语双关语的翻译

147 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英语学习中克服中式英语的对策

148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149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150 浅析中英恭维语

151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52 《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石化现象与对策

153 中西社交礼仪的比较与融合

154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155 《小妇人》的结局中所包含的清教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与融合

156 Foreign Brands Translated in Chinese

157 从奥运菜单看中式菜肴英译名规范化程度

158 Coincidences and Images in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Tess of the D’Urb ervilles

159 英汉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

160

161 A Brief Discussion on Creative Treason in Poetry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Isles of Greece

162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

163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

164 On Promotion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 al English

165 中美商务英语信函的对比研究

166 出人意料的结局和夸张-基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

167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168 觉醒的灵魂——解读《兔子归来》中的女性主义

169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170 分析《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

171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

172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173 《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

174 浅谈《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75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

176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77 浅析公示语的翻译

178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

179 论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

180 探寻《呼啸山庄》的道德意义

181 中国和英国传统婚俗差异研究

182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

183 从关联理论看中国电影名称的翻译

184 从《艾玛》看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对话运用

185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及其在广告中的体现

186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中印象主义创作手法探讨

187 教学设计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

188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189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190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

191 中国领导人讲话中中国特色词汇的汉英翻译

192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汉译本中的异化策略( )

193 二元对立模型在伍尔夫《达洛卫夫人》中的应用

194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195 从广告层面比较研究中美文化差异

196 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

197 习语的文化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

198 《榆树下的欲望》卡博特的悲剧分析

199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

200 通过《蝇王》看人性

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对比

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对比 中西方在社交礼仪上的差异无外乎见面的称呼、打招呼、交谈、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上门做客、款待用餐、习俗与禁忌等几个方面。只要在交往过程中稍加注意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掌握社交活动中的常见礼仪并不难。 1、称呼 西方人的称呼往往很笼统,往往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称呼。西方国家称呼男的为先生,女的为小姐、女士等,而这些词语比如先生,在我国传统称谓里面是教师的意思。建国后,我们称呼别人时通常在姓名前加上“同志”一词。 2、打招呼 打招呼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情,但是这么司空见惯的小事也能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碰面了往往会相互问一声“吃了吗.”“上哪去.”“今天怎么不去上班呀.”但是如果拿中国的这一套去跟西方人打招呼,对方一定会感觉很奇怪,甚至会产生误解。原因就在于这些话对于西方人来说都是期待对方给予答复的真正问题,而不是打招呼语或问候语。 西方人见面打招呼通常只需要简单的“hi”“hello”“goodmorning(afternoon)”等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

西方人对于初次见面打招呼是用Howdoyoudo.而不说Howareyou.如果再路上遇到了熟人,可以谈论天气、交通等,不谈及私人的事情。 3、交谈 中西方人们在交谈方面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人们在社交场合通常会谈到婚姻、家庭、孩子、经济收入等问题,而西方人往往忌讳谈及这些话题。这些话题在我们看来是拉近彼此关系的家常话,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讲则被认为是探秘别人的隐私问题。 二是中国人由于受传统礼仪文化影响,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面对别人的赞美通常会比较谦虚,会说“过奖”“哪里”之类的。而西方人面对赞美会欣然的接受并表示感谢。 4、社交活动 中国传统以“男主外、女主内”为准则,也就是在古代,女子一般不出席一些公众场合。而西方则没有这样的规定,女士跟男士一样可以平等出入各种社交场合。特别是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有吻手礼、贴面礼等。这在传统中国是万万不能的,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传统女子自小接受的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女性逐渐从男权主义中解放出来,现代社交场合女性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社交礼仪上也要跟上国际的步伐才行,而女性社交礼仪相关的培训课程成为备受青睐的项目。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

摘要:中西两家因为深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从而导致两 种不同文化的产生,餐桌礼仪文化业因此应运而生,餐桌礼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每种民族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的透露着自己深刻的文化背景。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和渊源。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中西餐桌 摘要:中西两家因为深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从而导致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生,餐桌礼仪文化业因此应运而生,餐桌礼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每种民族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的透露着自己深刻的文化背景。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和渊源。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深受中西哲学思想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两种文化的距离相差甚远。在中国,任何一个宴会,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势。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再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而西方这个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个人自扫盘中菜,不管他人碗里汤,互不相扰。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白兰地,威士忌,鸡尾酒,喜欢什么喝什么,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 综上,中西礼仪千万种,以下是我对餐桌礼仪的一些浅析方法。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中国人是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西方人是单一时间观念的人。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在参加宴请时,这一差异显得较为突出,一般说来,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半小时之后到达,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通常会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安排些其他节目,如打牌,喝喝茶,聊聊天等,让一些…先到?的客人们消磨时间。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者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很不礼貌的,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十分钟后不到者,将会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二.座次安排的差异。中国的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南?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至高无尚德象征,代表了权利,地位和身份。因此,常常见到一些食客在宴会上推推让让,面红耳赤,原来只是为了谦让座位次序的缘故,在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为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入座并坐首席,这是因为中国人将长幼有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出发,首先对沉默语的共同语用功能进行了总结。其次,以中美文化为例,指出沉默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最后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沉默,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提高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一、引言 沉默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虽然有着共同的表达形式,但是,处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对沉默持有的态度和理解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失误。为了保证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沟通的顺利,本篇论文总结了沉默的语用功能,深入的对比了中美在沉默语上的表现差异,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原因。 二、沉默的内涵 沉默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属于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一种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沉默泛指一切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所谓非言语交际行为涉及对输出者或接收者来说具有潜在信息价值的一切非言语因素,包括面部表情、穿着打扮、身体的接触、手势、身势、眼神、和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李杰群2002:271)。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在讲话或交谈中不作出有声的表示,而作出无声的反应或停顿(毕继万2001:46)。本篇论文中主要从沉默的狭义方面进行讨论。 三、沉默的语用功能 1.表露社会文化特征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行为一样,都可以通过某种交际方式来标识或体现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职业、地位和年龄。比如:在东亚文化体系中,以中国文化为例。年幼者在长辈面前应少言多听,而不应在年长者和地位高的人面前夸夸其谈。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和“讷于言,而敏于行”文化理念。 2.传达心理语言 在交际过程中运用沉默语以表达交际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例如当交际者在不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贸然问及一位美国女孩的年龄及婚姻状况时,对方在回答之前会出于尴尬和惊讶的沉默一会。表现出了交际者此时紧张和惊讶的心理状态。 四、中美文化中的沉默

跨文化交际论文-中美dating的区别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姓名:董美辰 学号:20102237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统计学(金融与精算方向)

Thesis statement: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make a comparison about the dating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to see thei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The illustration of dating would mainly contain two parts: the actions and the thoughts and the cultural reasons and revelation will be analyzed finally. Outline: 1. Introduction 2.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dating 2. 1 Similarities 2. 2 Differences 2.2.1Behaviours 2.2.2Activities 2.2.3Purpose and Attitude 3.Reasons for different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3.1 religious and traditional values 3.2 relationship with marriage 3.3 expressing ways 4.Revelation 5. Conclusion Reference

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

1.英文原声电影赏析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3."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 4.国内广告语言语用失误研究现状与分析 5."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 6."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对策研究 7."基于礼貌原则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8."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 9."浅析化妆品广告中的语用预设 10."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11."中美时间观之对比 1 2."浅析汉英问候语中的文化差异 13."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探析 14."英语身体语的交际功能研究 1 5."浅谈英汉身势语的表意功能之差异 16."目标语文化的理解与跨文化交际 1 7."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学生的影响 18."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

9."浅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20."英语禁忌语的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21."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 2 2."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3."外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之成效 24."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之策略 25."英汉道歉语差异及原因 26."中西跨文化礼貌语差异探析 27."英汉语言中礼貌表达法之比较 28."英汉习惯用语的文化内涵探源 29."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的异同研究 3 0."中美(西)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31."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研究 32."试析跨文化交际中角色互动的作用 3 3."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冲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34."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 35."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餐桌礼仪

6."关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7."涉外婚姻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38."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食品商标的翻译439."多媒体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40."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 4 1."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42."中西传统休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对比分析 43."简爱与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44."国际商务活动中礼貌原则的应用 4 5."论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46."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的非语言交际 47."浅析英汉汽车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48."英汉隐喻差异的文化阐释 49."文化语境下的英汉植物词 50."文化语境下的英汉动物词 51."从体态语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52."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53."文化视野下英语谚语的比较

中西方社交礼仪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社交礼仪文化差异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古语有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西方社会则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当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从不同的方面看中西方礼节的具体差异: 一、在称谓和称呼方面,西方人的称呼通常是比较笼统的,通常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个称呼。例如西方人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者小姐。而“先生”一词在我国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我们在建国后熟人称呼经常在其姓名后面加上“同志”一词,比如,开会的时候,某某领导讲话,“向XX同志学习”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就不必细说了。但是,在当今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现在“先生”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 二、在见面交往礼节方面,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拥抱礼却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和吻手礼也是常见的西方见面礼。握手礼来源于西方人类半野蛮半文明时期。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

论中西餐桌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文化越来越多地映入了我们的眼帘。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 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 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 餐桌礼仪在交际当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习和运用正确的餐桌礼 仪,已不仅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双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 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笔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 在餐具使用差异、座次安排差异、就餐氛围差异、及餐桌话语差异四个 方面来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揭示了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 的原因,并阐明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能够在跨 文化交际中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文化差异餐桌礼仪跨文化 一、中方式文化中餐桌文化礼仪及应注意的问题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在中国圆形餐桌颇受欢迎,不但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等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6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如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中美跨文化交际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57005923.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中美跨文化交际 作者:周怡冰 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0期 摘要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这本教材为例,分析了中美跨文化交际时产生的伦理观、风俗习惯,喜好和信仰以及价值观的差异。并指出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视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版以下简称《新视野》)是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l世纪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通用基础教材,适用于大学理、工、文各学科。 跨文化交际学(Intereultural Communication亦称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EdwardHal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LarryA,Samovar在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一书中指出,跨文化交际指拥有不同文化认知和符号体系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多语境因素。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种跨文化交流对两国的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2007年最新修订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新视野》文化取向

跨文化交际论文中文

浅谈跨文化交际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一.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

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动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 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中西礼仪的差异 1.1称呼语 1.2感谢和答谢 1.3赞美 1.4节日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 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3.1称谓及称呼 3.2敬语谦词 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 由小 组成员分工协作,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

的参考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四、研究工作进度: 11 月,查找相关资料。 12 月,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五、主要参考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 : 《语言与文化》 刘炳善 : 《英国文学简史》 王福祥、吴汉樱 : 《文化与语言》 胡文仲 : 《文化与交际》 朱维之、赵澧 : 《外国文学简编》 张今、陈云清 :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浅析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 3100701 成武 由于中西方社交礼仪上存在着差异,中西方人士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常常会发生误会和冲突,其根本原因则是文化环境的差异形成的认知差异。主要分析了中西方礼仪在称谓称呼、见面交往礼节、宴客方面、禁忌与习俗、公务场合等的差异,归纳出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各自特点,同时揭示了形成中西方礼仪差异性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等因素。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式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文化。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古语有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西方社会则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当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

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尤其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常常能听到一些由于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闹出的笑话。例如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只能奉陪。中国人历来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然,相反地他会认为你缺乏自信相,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推掉了饭碗。因此,了解中西方礼尚往来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 从不同的方面看中西方礼节的具体差异。 1、在称谓和称呼方面,西方人的称呼通常是比较笼统的,同常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个称呼。例如西方人称呼男的为称呼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者小姐。而“先生”一词在我国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我们在建国后熟人称呼经常在其姓名后面加上“同志”一词,比如,在当今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现在“先生”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敬口语。 在见面交往礼节方面,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在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词语汉译 2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3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4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 5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伦理困境 6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7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8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9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0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重生 11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12 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13 An Analysis of Space in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4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15 希思克厉夫—一个拜伦式英雄 16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17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 18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 19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20 萨拉的性格魅力 21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 22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 23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24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5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的爱情观 26 《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灵魂救赎 27 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 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28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 29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30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 31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32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33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34 好莱坞电影中中国人形象变迁的意识形态分析 35 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 36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37 The Admiration of Great Gatsby 38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 39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40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41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42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中美跨文化交际

Causes of Sino-US Cultural Values Diversity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 culture formation. To a large extent, human activities rely on and are limited by the environment.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creates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four major characteristics to Chines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large land area ranking as the third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great population accounting for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the most diverse terrain symbolizing by great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he most complex climate varying in all kinds. Therefore China owns inland culture combined with magnificent mountains-image and beautiful water-image, grand unification and colorful specialtie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western culture, however, are just the opposite. The ocean has become the cradle of Europe, the Americas and the Oceania, as well as Western culture. The Europe is the birthplace of Western culture. There are two majo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Europea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e is that most of European countries border on the sea. More than four-fifths of European boundary line is bounded by the sea. Another is that the mainland terrain is mainly plain. The European average height is the lowest in the world, and the climate is mild and humid. The rich land had raised various ethnic groups who became powerful and frequently migrating and endlessly fought against others. The Westerners had to comba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urrounded by the sea and poor living conditions. They were eager to conquer the sea and nature which create the features of expansion, adventure and openness of Western culture. Historical causes of China Cultural Values A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agri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culture. Ancient Chinese got together to farm on the fertile land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in collectivism. For very little migration, they tended to live a stable family life. Therefore, Chinese culture was established on the foundation of agricultural family system and treated the parents as the center. Thus, Chinese always combine the individual value with family, collectivity and even nation.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unified state and produced the initial collectivism –“Every inch of ground across the country belongs to the king. Every general commanding troop s has to serve the king.” Then Emperor Wu in the Han Dynasty carried out a policy of proscribing all non-Confucian schools of thought and espousing Confucianism as the orthodox state ideology, which made Confucianism become the core of Chinese culture. Confucianism advocates that “one must first cultivate oneself and put family in good order before he can govern the country and bring peace to the world” and stresses individual capacity of moral

跨文化交际论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 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专业:水产养殖专业10-4 姓名:黄运佳 学号:1001110411

浅谈中西方语言文化和饮食的差异 1.语言文化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 (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

中美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河南科技学院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The Differences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ese and United States 中美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学生姓名:王玲慧 所在系别:____外国语言文学系 所学专业:英语 导师姓名:苏继秋 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On 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 Wanglinghui Xinke College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y, 2011

Contents Acknowledgments (i) Abstract (ii) 摘要 (ⅲ) I. Introduction (1) II. .Differences of table manners (1) Arrangement of seat (2) of seat in Chinese way (2) of seat in American way (3) reason of seat arrangement (3) Tablewars (5)

how to use and where to put Chinese tableware (5) Chopsticks..................................................... . (5) Spoon.......................................................... . (5) Plate.................................................... (5) Glass (6) Napkin (6) How to use and where to put American table ware (7) Knife and fork........................................................... (8) Spoon.......................................................... .. (8)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影视字幕翻译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影视字幕翻译 发表时间:2019-07-19T11:35:40.80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作者:刘宇宋燕杨明[导读] 影视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而影视字幕翻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字幕翻译能够有效地传达地方的文化特色内涵,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能让观看者不仅能够学到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本文以跨文化为视角,以几个经典影片中的对白为例,探讨了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常用到的几种方法,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有所借鉴。 刘宇宋燕杨明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66590 【摘要】影视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而影视字幕翻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字幕翻译能够有效地传达地方的文化特色内涵,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能让观看者不仅能够学到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本文以跨文化为视角,以几个经典影片中的对白为例,探讨了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常用到的几种方法,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有所借鉴。【关键词】跨文化;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003-02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受到英语学习者的重视。影视作品作为一些文学作品于公众的一种方式,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影视翻译作为一种比较直观、便捷的手段,可以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必定反映其所处的国家传统文化,同时剧情中社会背景也是其国家大社会背景的缩影。影视字幕的翻译人员只有解决因文化冲突造成的差异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带给人们更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影视字幕翻译不能单从语言表面上进行意思的转换,而要重新构建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了确保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西方文化,我们应注重在影视翻译中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差异性对英文电影翻译的影响 语言必须以文化为主要的载体,有地方文化熏陶的语言才能具有地方特色,才有灵魂,离开了文化载体的语言不能称其为语言,而是文字组合,不具有独特性,因此影视字幕翻译工作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而应涉及到不同文化领域的交流和输入。 人们的文化意识普遍较强,认识水平也大幅度提高,虽然世界各国不同地域的文化输出和植入手段越来越科技化,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速度也越来越快速化,但人们对文化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英文影视字幕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冲突的解决。 例如,在很多英文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数秒数的时候,主人公都会说“one mississippi, two mississippi, three mississippi...”。如果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话,可能会以为密西西比代表着什么特殊的涵义,翻译成:“一个密西西比,两个密西西比,三个密西西比...”,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其实,这里的密西西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和密西西比河也没什么关系,只是西方数秒数时的一个习惯,并且说完这个单词,差不多正好是一秒,时间上比较合适。因此,按照我们汉语的数秒的方式,翻译为1001,1002,1003......没有必要加上这个地名。 二、英文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具体方法 (一)直译 直译就是把英文影视剧中的源语直接按照英文的意思照搬到目的语当中,不改变源语的意思,让目的语观众充分领略源语中呈现的文化风俗。 例1:He was so embarrassed that his cheeks turned completely red.他害羞的满脸通红。电影《怦然心动》中的一句话展现了小男孩面对小女孩时的害羞的状态,这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直接按原文翻译就可以呈现源语想表达的意思。 (二)意译 由于存在着文化差异,有的源语和目的语虽然表达的相同的意思,所使用的语言却大相径庭,并且在英语中有大量的俚语,习语。这时候,就需要译者采用功能对等的词或者句子来翻译,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例2:From that day on, we were always together. Jenny and me were like peas and carrots. 从那天起,我和詹妮就经常在一起,我们就像“糖粘豆”一样。 《阿甘正传》中的词组 “peas and carrots” 向我们展示了源语国家的这一日常习惯,就是经常把青豆和胡萝卜配在一起吃,表示的意思就是汉语的形影不离,“糖粘豆”。如果翻译成“胡萝卜和青豆”,中国观众就不能理解了。 例3: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 you know. I was below average.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我当时篮球就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这句话来自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当时父亲和儿子在打篮球,连续投篮几次都不成功,心情很沮丧,父亲就对儿子说了这样的话。“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如果直接翻译成“事情就是这样的”,就不能很好地诠释父亲想表达的意思。这里用中文的谚语“有其父必有其子”,非常完美地阐释了父亲想表达的意思。 (三)诠释 有时候源语和目的语的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如果直接翻译,目的语观众就会完全不明白源语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时,就需要在翻译时加上一些词来阐释源语中的文化意图。 例4: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拿到什么口味的。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这一句阿甘妈妈对他说的话,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句的内涵,还需要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在欧美国家,人们去别人家拜访时,经常带一盒巧克力作小礼物,而这种成盒的巧克力一般都是多种口味混合的,但是看表面不能看出里面是什么口味,只有吃到嘴里才知道。在电影中,阿甘的命运可以说是非常曲折,并且有很多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用一盒巧克力来比喻生活的说法非常形象。在译文中加上“口味”二字进行诠释,就能让目的语观众更好地了解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风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