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异同点

名称图形及表示法不同点联系共同点

延伸性端点数与实物联系

线段不能延伸2直尺线段向一

方延长就

成射线,

向两方延

长就成直

线都是直的

线

射线只能向一方

延伸1电筒发生的光

线

直线可向两方延

无笔直的公路

(1)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线段AB与线段BA,表示同一条线段。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线段a。

(2)射线的表示方法:端点在前,任意点在后。射线OP

(3)直线也有两种表示方法:直线MN或直线NM,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a

3、基本事实:经过一点可以画_______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_____确定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可得到_____条射线,在直线上任取_____点可得到一条线段,在射线上任取一点可得到一条________。

二、线段的性质:

1、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观察法、度量法、叠合法

4、线段中点的定义

在线段上,能够把这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AM=BM=AB,AB=2AM=2BM。

5、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P6)

三、角

1、角的定义

(从静止的角度看)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AOB中,点O是角的顶点,OA,OB是它的两边。

角的表示方法:3种

2、角的度量单位: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

10=60‘1’=60"

1″=′1′=°

3、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动态定义)角可以看做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当始边和终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是平角,当它的终边旋转到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是周角。

4、角的分类

按角的大小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直角=90° ,1平角=180°,1周角=360°。

锐角<钝角,0°<锐角<90° 。

5、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数量关系)

6、钟表中的度数:分针一分钟转6°,时针一小时转30°一分钟转0.5°。

7、用一副三角板所画的角的度数,都是15°的倍数。

四、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1、多边形的定义: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都是多边形,它们都是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2、多边形的基本元素

顶点:如图,在多边形ABCDE中,点A,B,C,D,E是多边形的顶点;

边:线段AB,BC,CD,DE,EA是多边形的边;

内角:∠EAB, ∠ABC, ∠BCD, ∠CDE, ∠DEC是多边形的内角(可简称为多边形的角)。对角线:如图,AC,AD都是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像这样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3、正多边形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例如:正方形是正四边形,它的各边都相等,各角都是90°;等边三角形即正三角形,它的各边都相等,各角都是60°。

4、n边形有n个顶点,n条边,n个内角,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n-2)三角形,共有_______条对角线。

4、圆的概念

(1)如图,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

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称为半径。

(2)相关概念

弧:圆上任意两点A,B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记做,读作“圆弧AB”或“弧AB”。

扇形:由一条弧AB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OA,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扇形面积:

圆心角的度数计算:

方位角问题: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 一、 图形分类 二、 1比直角大的是钝角三角形,与直角的两边重合的是 直角三角形,小于直角的是锐角三角形。 ⑷任意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任意三角形也叫不 等边三角形。 ⑸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 第三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 的两个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 等。) (它的三 学过的图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判断是()边的三角形方法:用直尺量长度最接近的两条边,如 果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如果三边都相近,都要用尺 量一量,看是不是等边三角形。 2、四边形: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按边的特点分成以下三类) ⑴任意四边形: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 ⑵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⑶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 作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作上底,较长的底叫作下 ①两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 3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4、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 三角形和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三角形三边关系: ⑴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⑵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长边与最短边之差小于第三条

边) 6、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三、数图形中的学问: 从同一个点引出n个基本角(三角形),那么图中所有角(三角形)的个数为n×(n+1)÷2(也可以是从基本角的个数开始递减相加到1)

图形认识知识点大全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图形:我们把从事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几何图形上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图形叫做立体图形,又称空间图形。 ▲平面图形:几何图形上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平面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几何图形的形成:几何体简称为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几何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体和体相交的地方形成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组合成各种几何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几何图形的结构: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4.2直线、射线、线段 ▲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通常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 、点B 。 ▲直线的表示方法:①可以用这条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字母(大写)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的特征:①直线没有端点,不可量度,向两方无限延伸;②直线没有粗细;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④两条直线相交有唯一一个交点。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在直线上,也可以说这条直线经过这个点;②点在直线外,也可以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相交,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交点。②不相交(即平行)。 ▲射线: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射线的表示方法:①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在两个字母前加上“射线”;②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射线的性质:①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②射线只向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不能度量、不能比较长短;③射线上有无穷多个点;④两条射线的公共点可能没有,可能只有一个,可能有无穷多个。 ▲线段: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它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度量,可以比较长短。 ▲线段的表示方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如图,点M 将线段AB 分成AM=BM 两段,M 即为线段AB 的中点。 判定M 为中点: 中点M 的性质: ∵ AM =BM (或AM =BM=2 1AB , ∵M 是线段AB 的中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知识点总结和典型例题分析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位置与坐标 一、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重难点) 1、行列定位法 把平面分成若干个行列的组合,然后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中点的位置,要准确表示平面中的位置,需要行号、列号两个独立的数据,缺一不可。 2、方位角加距离定位法 此方法也叫极坐标定位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在平面中确定位置时需要两个独立的数据:方位角、距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心位置的确定。 3、方格定位法 在方格纸上,一点的位置由横向方格数和纵向方格数确定,记作(横向方个数,纵向方个数)。需要两个数据确定物体位置。 4、区域定位法 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也需要两个数据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此方法简单明了,但不够准确。A1区,D3区等。 5、经纬度定位法 利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也同时需要两个数据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重点) 在平面内,两条相互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位置水平和垂直位置,规定水平轴向右和垂直轴向上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垂直数轴称为y轴或者纵轴,x轴、y轴统称坐标轴,公共原点O称为坐标系的原点。 两条数轴把平面划分为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余部分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叫做第二、第三、第四象限。 2、点的坐标表示(重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都可以用坐标来表示。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都有唯一一对有序实数(即点的坐标)与它对应;反之,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都可以在平面上找到唯一一点与它对应。 3、特殊位置上点的坐标特点(难点)

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异同点 名称图形及表示法不同点联系共同点 延伸性端点数与实物联系 线段不能延伸2直尺线段向一 方延长就 成射线, 向两方延 长就成直 线都是直的 线 射线只能向一方 延伸1电筒发生的光 线 直线可向两方延 伸 无笔直的公路 (1)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线段AB与线段BA,表示同一条线段。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线段a。 (2)射线的表示方法:端点在前,任意点在后。射线OP (3)直线也有两种表示方法:直线MN或直线NM,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a 3、基本事实:经过一点可以画_______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_____确定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可得到_____条射线,在直线上任取_____点可得到一条线段,在射线上任取一点可得到一条________。 二、线段的性质: 1、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观察法、度量法、叠合法 4、线段中点的定义 在线段上,能够把这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AM=BM=AB,AB=2AM=2BM。 5、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P6) 三、角 1、角的定义 (从静止的角度看)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AOB中,点O是角的顶点,OA,OB是它的两边。 角的表示方法:3种

2、角的度量单位: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 10=60‘1’=60" 1″=′1′=° 3、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动态定义)角可以看做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当始边和终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是平角,当它的终边旋转到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是周角。 4、角的分类 按角的大小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直角=90° ,1平角=180°,1周角=360°。 锐角<钝角,0°<锐角<90° 。 5、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数量关系) 6、钟表中的度数:分针一分钟转6°,时针一小时转30°一分钟转0.5°。 7、用一副三角板所画的角的度数,都是15°的倍数。 四、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1、多边形的定义: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都是多边形,它们都是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2、多边形的基本元素 顶点:如图,在多边形ABCDE中,点A,B,C,D,E是多边形的顶点; 边:线段AB,BC,CD,DE,EA是多边形的边; 内角:∠EAB, ∠ABC, ∠BCD, ∠CDE, ∠DEC是多边形的内角(可简称为多边形的角)。对角线:如图,AC,AD都是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像这样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3、正多边形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例如:正方形是正四边形,它的各边都相等,各角都是90°;等边三角形即正三角形,它的各边都相等,各角都是60°。 4、n边形有n个顶点,n条边,n个内角,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n-2)三角形,共有_______条对角线。 4、圆的概念 (1)如图,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 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称为半径。 (2)相关概念 弧:圆上任意两点A,B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记做,读作“圆弧AB”或“弧AB”。

图形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直线、射线和线段(3分)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直线的概念 一根拉得很紧的线,就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4、射线的概念 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这个点叫做射线的端点。 5、线段的概念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6、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 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 一条线段可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注意: (1)表示点、直线、射线、线段时,都要在字母前面注明点、直线、射线、线段。 (2)直线和射线无长度,线段有长度。 (3)直线无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4)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线面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7、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它可以简单地说成: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8、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也可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9、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完整版)2017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知识点7平面图形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7:图形的认识测量 姓名记忆情况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 画一条直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 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 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o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度。记着“a°”。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b(宽) a(长) 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正方形 a(边长) 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3、三角形 h(高) a (底)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分类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 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 (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八年级数学位置与坐标知识点及测验题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一、知识要点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1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 的坐标是0 C 原点O 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 D 原点O 在坐标平面内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点在x 轴上,坐标为(x,0)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 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 轴上,坐标为(0,y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即在y=x 直线上);坐标点(x ,y )xy>0 第二、 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即在y= -x 直线上);坐标点(x ,y )xy<0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 ,则点P 的坐标是,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3 1,则点Q 的坐标是, 例2 点P (a-1,2a-9)在x 轴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是。 学生自测 1、点P(m+2,m-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2、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3、 已知:A(1,2),B(x,y),AB ∥x 轴,且B 到y 轴距离为2,则点B 的坐标是. 4.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相等 D .互为相反数 (3)若点(a ,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3)已知点P (x 2 -3,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5.过点A (2,-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B ,则点B 坐标为( ). A .(0,2) B .(2,0) C .(0,-3) D .(-3,0) 6.如果直线AB 平行于y 轴,则点A ,B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知识点三:点符号特征。 点在第一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点在第二象限时,横坐标为,纵坐标为,点有第三象

(完整版)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M O a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一节:直线、射线、线段 知识点1:概念 线段: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的画法:(1)画线段时,要画出两个端点之间的部分,不要画出向任何一方延伸的情况.(2)以后我们说“连结 ”就是指画以A 、B 为端点的线段. 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如手电筒、探照灯 射出的光线等。 射线的画法:画射线 一要画出射线端点 ;二要画出射线经过一点,并向一旁延伸的情况. 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如笔直的铁轨等。 直线的画法:用直尺画直线,但只能画出一部分,不能画端点。 知识点2:线段、直线、射线的表示方法: (1) 点的记法: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2) 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如图: 记作线段AB 或线段BA , 记作线段a , 与字母顺序无关 此时要在图中标出此小写字母 温馨提示:线段是直线(或射线)的一部分;2.线段不可向两方无限延伸,但可度量;3.延长线常化成虚线;4.延长线段AB 是指按A 到B 的方向延长,延长线段BA 是指按B 到A 的方向延长. (3) 射线的记法: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如图: 记作射线OM,但不能记作射线MO 温馨提示:1.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2.射线是像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不能度量,不能比较大小;3.射线可作反向延长线,不存在射线的延长线。 (4) 直线的记法: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如图: 记作直线AB 或直线BA , 记作直线l 与字母顺序无关。 此时要在图中标出此小写字母 知识点3: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三者都是直的,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可得到射线,线段向两个方向延长可得到 直线,故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 区别:直线可以向两方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三者的区别 见下表: B A l

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 ? ? ?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1 (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2)如图2所示,写出图中各立体图形的名称。 图 1 图2 解:(1)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2)①圆柱,②五棱柱,③四棱锥,④长方体,⑤五棱锥。 例2 如图3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图3 解:(1)左视图,(2)俯视图,(3)正视图 练习 1.下图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由上而看得到的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它的视图为()

位置与坐标知识点总结与经典题型归纳

位置与坐标 知识点一确定位置 1.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2个数据。 2.平面内确定位置的几种方法: (1)行列定位法:在这种方法中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列,然后利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在此方法中,要牢记某点的位置需要两个互相独立的数据,两者缺一不可。 (2)方位角距离定位法:方位角和距离。 (3)经纬定位法:它也需要两个数据:经度和纬度。 (4)区域定位法:只描述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如“解放路22号”。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_____且具有公共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方向的数轴叫____ 或______,向__为正方向;竖直方向的数轴叫_______或______,向____为正方向;两条数轴交点叫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_. 2.平面内点的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x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a叫P的____坐标,y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b叫P的_______坐标。有序数对(a,b),叫点P的坐标。 若P的坐标为(a,b),则P到x轴距离为_______,到y轴距离为_______.注意: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1) 点的位置横坐标符号纵坐标符号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它们的坐标特征 ①在x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②在y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 (3)P(a,b)关于x轴、y轴、原点的对称点坐标特征 _____________; ①点P(a,b)关于x轴对称点P 1 ②点 P(a,b)关于y轴对称点P _____________; 2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1.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 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四边形(含多边形)知识点、概念总结 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 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 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 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 一、 图形分类 二、 1、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⑴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⑵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⑶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判断是( )角的三角形方法:用一个直角与三角形的最大内角 比,比直角大的是钝角三角形,与直角的两边重合 的是直角三角形,小于直角的是锐角三角形。 ⑷任意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任意三角形也叫不 等边三角形。 ⑸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 腰,第三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 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相等。) 学过的图形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判断是()边的三角形方法:用直尺量长度最接近的两条边,如果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如果三边都相近,都要用尺 量一量,看是不是等边三角形。 2、四边形: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按边的特点分成以下三 类) ⑴任意四边形: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 ⑵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 等,对角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⑶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 做作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作上底,较长的底叫 ①两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是特殊的梯形。 3、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内每两条边组成的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4、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 三角形和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三角形三边关系: ⑴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⑵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长边与最短边之差小于第三 条边) 6、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三、数图形中的学问: 从同一个点引出n个基本角(三角形),那么图中所有角(三角形)的个数为n×(n+1)÷2(也可以是从基本角的个数开始递减相加到1)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平面图形知识点归纳 一、 图形分类 二、 1角形,小于直角的是锐角三角形。 ⑷任意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任意三角形也叫不等边 三角形。 ⑸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第 三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 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学过的图形

判断是()边的三角形方法:用直尺量长度最接近的两条边,如 果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如果三边都相近,都要用尺量一 量,看是不是等边三角形。 2、四边形: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按边的特点分成以下三类) ⑴任意四边形: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 ⑵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 角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⑶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作梯 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作上底,较长的底叫作下底。不 ①两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 3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4、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和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三角形三边关系: ⑴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⑵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长边与最短边之差小于第三条边) 6、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三、数图形中的学问: 从同一个点引出n个基本角(三角形),那么图中所有角(三角形)的个数为n×(n+1)÷2(也可以是从基本角的个数开始递减相加到1)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电子教案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知识点: 一、认识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二、几何图形的构成 1、面与面相交成___,线与线相交成___。 2、点动成___,___动成面,面动成___。 3、___、___、___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体是由___围成的。 4、面有___面和___面,线有___线和___线。 引申探讨:n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

2.2 点和线 知识点: 1、点的表示: A B 用一个大写的字母,例如:点A、点B 2、线段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线段AB、线段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线段a. 3、射线的表示: 用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其余任一点的字母(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必须写在前). 例如:射线AB 4、直线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任两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直线AB、直线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直线a. 5、线段、射线、直线的比较: 6、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 引申探讨:1、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会有几条线段? 2、握手问题、票价问题、车票问题。

2.3线段的长短 知识点: 1、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两种) (1)度量法:是从数量的角度来比较 (2)叠合法:是从图形的角度来比较 另外了解估测法:依据已有的经验来判断 2、线段的画法: 3、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引申探讨:蚂蚁爬行问题 2.4 线段的和与差 知识点: 一、线段的和与差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二、线段的和与差的计算 三、线段的中点 2.5 角以及角的度量 知识点: 一、角的概念 二、角的表示方法: 1、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此时要把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 (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只有在某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而且这个字母必须用顶点的字母表示)。 2、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三、角的度量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知识点1 坐标确定位置 知识链接 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 (1)各象限内点P (a ,b )的坐标特征: ①第一象限:a >0,b >0; ②第二象限:a <0,b >0; ③第三象限:a <0,b <0; ④第四象限:a >0,b <0. (2)坐标轴上点P (a ,b )的坐标特征: ①x 轴上:a 为任意实数,b=0; ②y 轴上:b 为任意实数,a=0;③坐标原点:a=0,b=0. (3)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P (a ,b )的坐标特征: ①一、三象限:b a =; ②二、四象限:b a -=. 同步练习 1.定义:直线l 1与l 2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l 1、l 2的距离分别为p 、q ,则称有序实数对(p ,q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是(1,2)的点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2.如图,是用围棋子摆出的图案(用棋子的位置用用有序数对表示,如A 点在(5,1)), 如果再摆一黑一白两枚棋子,使9枚棋子组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则下列摆放正确的是( ) A .黑(3,3),白(3,1) B .黑(3,1),白(3,3) C .黑(1,5),白(5,5) D .黑(3,2),白(3,3) 3.如图为小杰使用手机内的通讯软件跟小智对话的纪录. 根据图中两人 的对话纪录,若下列有一种走法能从邮局出发走到小杰家,则此走法为何?( ) A .向北直走700公尺,再向西直走100公尺 B .向北直走100公尺,再向东直走700公尺 C .向北直走300公尺,再向西直走400公尺 D .向北直走400公尺,再向东直走300公尺

(完整版)小学数学平面图形总复习知识点和练习题--

小学数学总复习——平面图形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 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1)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 s=ab 2、正方形 (1)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4a s=a2 3、三角形 (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2)计算公式: s=ah/2 (3)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平面图形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一节:直线、射线、线段 知识点1:概念 线段: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的画法:(1)画线段时,要画出两个端点之间的部分,不要画出向任何一方延伸的情况.(2)以后我们说“连结”就是指画以A 、B 为端点的线段.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如手电筒、探照灯射出的光线等。 射线的画法:画射线一要画出射线端点;二要画出射线经过一点,并向一旁延伸的情况.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如笔直的铁轨等。 直线的画法:用直尺画直线,但只能画出一部分,不能画端点。 知识点2:线段、直线、射线的表示方法: (1)点的记法: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2)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如图: 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记作线段a, 与字母顺序无关此时要在图中标出此小写字母 温馨提示:线段是直线(或射线)的一部分;2.线段不可向两方无限延伸,但可度量;3.延长线常化成虚线;4.延长线段AB是指按A到B的方向延长,延长线段BA 是指按B到A的方向延长. (3)射线的记法: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如图: 记作射线OM,但不能记作射线MO 温馨提示:1.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2.射线是像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不能度量,不能比较大小;3.射线可作反向延长线,不存在射线的延长线。 (4)直线的记法: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如图: 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记作直线l 与字母顺序无关。此时要在图中标出此小写字母知识点3: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三者都是直的,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可得到射线,线段向两个方向延长可得到直线,故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 区别:直线可以向两方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三者的区别见下表:

位置与坐标(知识点+题型)

【教学标题】位置与坐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位置与坐标相关知识 2、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题型中 【重点难点】 (1).行列定位法:在这种方法中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列,然后利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在此 方法中,要牢记某点的位置需要两个互相独立的数据,两者缺一不可。 (2).“极坐标”定位法:运用此法需要两个数据:方位角和距离,两者缺一不可。(3).经纬定位法:它也需要两个数据:经度和纬度。 (4)区域定位法:只描述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如“小明住在7号楼3层302号” (5)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一点的位置由横向格数与纵向格数确定,记作(横向格数,纵 向格数)或记作(水平距离,纵向距离),要注意横格数排在前面,纵向格数排在后面。此种确定位置的 方法可看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定位法的特例。 【教学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内确定位置的几种方法: ○1有序数对:有两个数据a和b表示,记为_______○2方位角+距离法○3经纬定位法○4区域定位法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______且具有公共_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方向的数轴叫______或______,向_____为正方向;竖直方向的数轴叫_______或______,向______为正方向。两条数轴交点叫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___. 3.平面内点的坐标: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x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a 叫P的____坐标,y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b叫P的_______坐标。有序数对(a,b),叫点P的坐标。 若P的坐标为(a,b),则P到x轴距离为_______,到y轴距离为_______. 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基本平面图形基础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的平面图形基础知识点 一、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 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3)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经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过两点就唯一确定,过三点就不一定了.

二、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三、比较线段的长短 (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 就结果而言有三种结果:AB >CD 、AB=CD 、AB <CD . (2)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 (3)线段的和、差、倍、分及计算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可以通过度量的方法,先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再利用刻度尺画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也可以利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如图,AB=AC+BC; AC=BC ,C 为AB 中点,AC= 21AB ,AB=2AC ,D 为CB 中点,则CD=DB=21, CB= 41AB ,AB=4CD ,这就是线段的和、差、倍、分. 四、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 (1)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 (2)基本要求 它使用的直尺和圆规带有想像性质,跟现实中的并非完全相同.

简单图形的认识知识梳理

第四章 简单图形的认识 [知识梳理] 1.知识结构及要点归纳 (1)怎样认识立体图形? ①理解并识别柱体、锥体、球体这三种空间图形.柱体包括圆柱、棱柱,锥体包括圆锥、和棱锥.根据底面的多边形的边数多少,棱柱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同样,棱锥又可分为三棱锥、四棱锥…….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②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对事物形状进行抽象概括与类似的立方体图形对号入座)来发展空间观念. (2)怎样理解立体图形和三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是由人的思维从三维向二维空间转变的过程,由视图到立体图形是从二维向三维空间转变的过程. 画同一个立体的三视图时,如果立体图形摆放的位置不同就可能不同,或者说选取得旋转 视图与投影 切截 灯光与影子 视点、视线、盲区 视图 投影 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 直三(四)棱柱、圆柱、圆锥、 球及它们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圆柱、圆锥和球 展开与折叠 长方体、正方体 棱柱 空 间 图形 线

图⑵ 物AB ∥EF ,连接AC ,过E 作ED ∥AC ,过F 作FD ∥BC ED 、FD 相交于点D ,则DF 即是EF 的影子。 BC 、FD 分别是AB 、EF 在同 一时刻的影子,则连接CA 、CE 并分别延长总交于O 点,O 点就是光源的位置。 正视方向不同,画出的三视图就可能不同,一般选取适当的位置作为正视方向.画图时要注意 以下几个问题: ①主视图与俯视图要长对正; ②主视图与左视图要高平齐(但宽不一定相等); ③俯视图与主视图要宽相等; ④不要漏画看不见的棱(用虚线画).如图⑴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要注意对观察到的视图进行分析和综合,首先要抓住俯视图的形状,在此基础上再“嫁接”几何体的空间形状.即——从俯视图入手确定上下底面形状,从主视图、左视图入手“嫁接”前后、左右形状,并结合实线、虚线表示的意义,确定看得见部分或看不见部分的轮廓.在得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后再去检验它的三视图是否与已给的三视图吻合. (3)怎样把握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相互转换? 首先要了解:①圆柱展开图由侧面展开的矩形和上下底两个圆组成;圆锥的展开图由侧面展开的扇形和底面的圆组成. ②棱柱、棱锥的展开图是沿着多面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再展开、平铺成一个平面图形. 其次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边思考、边动手操作进行展开与折叠的实验,这样不但可以验证我们想象的结果,还能进一步发展我们的 空间想象能力. (4)怎样确定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中的物体或影子的位置? ①平行投影中的物体或影子的位置可用平行法确定. 在平行投影现象中,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地面的物体与物体平行,则它们的影子也是相互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过不同物体顶端和该物体影子顶端的光线 也是相互平行的,因此;可根据它们的这种平行关系,运用平行线 的作法在平面图形中确定物体或影子(如图⑵). ②中心投影中物体或影子的位置可用相交法确定. 同一光源下的物体的影子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过不同物体顶端 和该物体影子顶端的光线相交于一点,因此可根据这个特征, 用直线相交的作法确定物体或她的影子或光线(如图⑶) (5)怎样把握线段和角? 关于线段、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①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②有关点和线的两个公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③两点之间地距离是指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④比较线段的大小有两种方法,一是度量法,而是叠合法. ⑤点和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点在线上,另一种是点在线外. ⑥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关于角: 图⑴ 图(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