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

1、................................................................ 概况

...

1.1工程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2. 地基处理概述...................................................... 1..

2.1强夯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 1.

2.2强夯法设计参数................................................... 2..

2.3强夯块石墩设计参数................................................

3.

2.4场地网格高程..................................................... 4..

2.5满夯施工工艺及要求................................................. 4.

2.6强夯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5.

2.7强夯置换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6.

2.8施工流程.......................................................... 7..

2.9施工机械及进场计划................................................. 7.

2.10人员安排......................................................... 8.. 3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1.0 3.1场地排水. (10)

3.2局部软弱地基 (10)

3.3各区域因高程不同形成的边坡区域 (11)

3.4避震措施 (11)

3.5其他措施 (11)

4地基检测 (12)

4.1静载荷试验检测 (13)

4.2重型动力触探检测 (13)

4.3强夯置换法地基检测................................................ ..3 4.4静载荷试验检测 (13)

5安全文明施工....................................................... 1.3

5.1安全组织管理 (13)

5.2安全管理目标 (13)

5.3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14)

6工期保证措施 (16)

7质量保证与承诺 (16)

8附件 (18)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xxxxxxxx,建筑物总占地面积约为156000m2,拟开发建设商业住宅、酒店、办公楼等。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交汇处,呈西高

东低趋势,地面标高18.93?72.96m,高差54.03m,目前场地尚未挖填整平;场地东面主要为丘间谷地,因地势较低积水形成沼泽地,水深约0.30~1.00m。场地交通便利,东侧紧邻新河杨公路。

1.2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方案参照执行主要文件、规范有:

《xxxxxxxx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广东省惠州地质工程

勘察院,2013年9月;

《xxxxxxxx项目地基处理(施工图)》2013年9月;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国家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D ,国家标准。

2. 地基处理概述

2.1强夯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

根据本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场地谷地需回填后进行地基处理,本场地拟选用强夯法及强夯置换法(强夯块石墩)进行加固。

2.1.1区域一为22m高程强夯块石墩地基处理范围,面积约20211.3m2,采用4000kN?m的强夯块石墩进行加固,夯点间距

4.0m*4.0m,有效处理深度约为8.0m。

2.1.2区域二、三为26m高程地基处理范围,面积约23908.3m2。要求先对地表2.5m厚度内进行清淤,清淤完成后回填砾质粘性土至起夯面高程。采用4000kN?m普通强夯进行地基处理,夯点间距4.0m*4.0m,有效加固深度约为8.0m。

2.1.3区域四为28m高程地基处理范围,面积约22581.4 m2,采用4000kN ?m普通强夯进行地基处理,夯点间距4.0m*4.0m,有效加固深度约为8.0m。

2.1.4区域五为31m高程地基处理范围,面积约15474.9 m,采用3000kN - m普通强夯进行处理,夯点间距4.0m*4.0m,有效处理深度约为6.0m。

2.1.5区域六、七为36m高程地基处理范围,面积约21599.1 m,采用4000kN?m普通强夯进行处理,夯点间距

3.5m*3.5m,有效处理深度约为

8.0m。

2.2强夯法设计参数

2.2.1夯击能量:单点夯击能4000 (3000) kN - m 有效加固平均深度约8.0 (6.0 ) m

2.2.2夯沉量控制:全场地平均0.8~1.0m。

2.2.3 夯点间距:4.0m*4.0m (

3.5m*3.5m),正方形布置。

2.2.4锤质、尺寸及重量:全钢制夯锤,直径不大于 2.5m;

226起夯面高程:

区域二、三起夯面高程为27.0m;

2.2.5夯锤自由落距:因现场夯锤重量不同,现场根据夯击能调

区域四起夯面高程为29.0m;

区域五起夯面高程为32.0 m;

区域六、七起夯面高程为37.0m。

2.2.7点夯遍数及击数:夯击二遍,单点只夯一遍,跳点夯击,单点总击数10?12击。在第一遍跳点强夯结束后推平夯坑,进行第二遍点夯,第二遍强夯跳过的夯点;

2.2.8点夯收锤标准:

A、最后二击夯沉量不大于5~10cm

B、总击数10~12击,不得少于8击,夯击数超过15击仍不满足A要求的要重新补夯。

2.2.9满夯能量1500kN?m 仅夯一遍,单点夯3击,夯点地面相互搭接20%

2.3强夯块石墩设计参数

2.3.1单点夯击能4000kN?m有效加固平均深度8.0m,要求块

石墩有效长度不小于7.0m。

2.3.2夯沉量控制:全场地平均约0.5~0.8m。

2.3.3夯点间距:4.0m X 4.0m,呈正方形布置。

2.3.4锤质、尺寸及重量:全钢制夯锤,直径不大于 2.5m;

2.3.5夯锤自由落距:因现场夯锤重量不同,现场根据夯击能调

236起夯面高程:22.5m。

237点夯遍数及击数:施工工艺及收锤标准可参照普通强夯,亦可依次点夯后整平满夯;石料应为坚硬的粗粒材料,可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00cm

238点夯收锤标准:

A、最后二击夯沉量不大于5~10cm

B、总击数10~12击,不得少于8击,夯击数超过15击仍不满足A要求的要重新补夯。

239满夯能量1500kN?m 仅夯一遍,单点夯3击,夯点地面相互搭接20%

2.4场地网格高程

采用20MX 20m网格高程测量,共测量二遍,即

第一遍:起夯面高程;

第二遍:满夯结束后。

2.5满夯施工工艺及要求

2.5.1点夯结束时即可进行满夯;

2.5.2 满夯能量为1500kN?m

2.5.3满夯布点方式及夯击要求:夯击能1500KN?m夯击,单点夯击次数为3击。在每四个相切的夯坑中间在叠加一个夯点,其夯击的重叠率>20%每个夯点夯击3击;

2.5.4控制标准:

a.在满夯过程中若发现夯坑边缘隆起》20cm,应停止夯击;

b.当夯击发现夯锤反弹可停止夯击

2.6强夯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2.6.1夯前要进行场地平整并测量夯前地面高程,按照设计图进行夯点布置,在地面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用钢卷尺通过调整脱钩装置对落距进行设置,并进行控制,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的夯击能。

2.6.2第一遍点夯,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在施工现场平面内布设4m*4m方格网,夯机就位后,按所设计的施工参数和控制击数施工。测量并记录每一击夯沉量,通过统计分析,校核确定合适的施工参数和控制标准。

2.6.3强夯机械施工行走路线:沿确定方向夯点线成梅花形跳行跳点施工,完成第一步。跳行跳点施工布置如下图1。

点夯布点施工图

264第一遍点夯,按上述要求完成标注的第一遍夯点。

265第二遍点夯,夯前按照强夯分布点图进行二次定位放线, 标出第二遍夯点位置,用钢尺对落距进行再标定。

266第二遍点夯施工,与第一遍点夯施工相同。

2.6.7第二遍点夯,所有夯点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

268点夯施工测量:必须测量每个夯点的起夯面高程、每一击夯沉量、以及每遍最终夯沉量。测量应使用经校正好的水准仪,同一夯点每阵夯沉量的测量仪器

O

?

O

O

O

?

o

?

o

o

o

?

o

?

o

o

?

o

o

?

k

4 Qil 5lm

k

■、血Mii

应架设在相同位置高程。

269点夯记录:应按同一标准记录。应包含击数、夯沉量(与击数对应)、能级、夯锤量、落距、施工时间、天气等。

2.6.10 满夯:完成第二遍的点夯施工后,即回填推平,随后进

行低能量的满夯。满夯要求夯印彼此搭接20%勺面积,每点3击,满夯完成后进行20m^ 20m网格高程测量。具体强夯点布置如下:

D.H SD OfiD OBO o.ao O.H BD 0B[? 0 3D 0.80 0.30 0 BD C BD Q.0D 0.80 0 B[?

满夯布点施工图

2.7强夯置换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2.7.1夯前进行场地平整并测量夯前地面高程,按照施工图进行夯点布置,在地面标出夯点位置,用钢卷尺通过调整脱钩装置对落距进行设置,并进行控制,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的夯击能。

2.7.2点夯:强夯置换法施工流程、行车路线及布点规则可参照普通强夯法。亦可逐点点夯,单点夯击一遍,一遍夯击次数及夯沉量同强夯法。

2.7.3满夯:按上述要求完成所有夯点后,推平场地,进行低能量的满夯。满夯要求夯印彼此搭接20%勺面积,每点3击,处理整个点夯区,满夯完成后进行20n K 20m网格高程测量

2.7.4点夯施工测量:必须测量每个夯点的起夯面高程(每一遍都要测)、每一击夯沉量、以及每遍最终夯沉量。测量应使用经校正好的水准仪,同一夯点每阵

夯沉量的测量仪器应架设在相同位置高程。

2.7.5点夯记录:应按同一标准记录,应包含击数、夯沉量(与击数对应)、能级、击锤量、落距、施工时间、天气等。

2.8施工流程

详见附件1。

2.9施工机械及进场计划

本工程预计投入设备如下表:

强夯施工机械列表

注:机械进场按工地实际需要逐步进场

2.10人员安排

总包单位人员安排

分包单位人员安排:

总包项目人员架构如图1

3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3.1场地排水

该强夯区域属于多层地基强夯,因建筑要求等原因,场地各部 分高差较大,且因原地形条件下已形成固定排水通道及降雨等原因, 为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要求,拟采取以下措施:

在场地高程较大处设置截水沟,拦截地下水及因降雨流向施工

区域的水流;

场地内部设置一定引水沟,引导场地积水流向场外; 场地推平时设置一定坡度;

地下水位较高处设置排水井,降低场地地下水位;

分包单位组织架构如图2 图2

工地备用抽水设备及相关人员。

3.2局部软弱地基

因原场地局部为耕植土,局部含有腐殖质等影响上部构筑物沉降的软弱地层,在监理、业主及设计的同意下我司拟采取换填等措施,杜绝工程质量隐患;对局部出现软弱土区域采用抛石、换填等处理措施。

3.3各区域因高程不同形成的边坡区域

因场地高程不同,各区域不可避免形成一定坡度,因坡度区域边缘无有效束缚,故加固质量弱于其余区域。针对该情况,我司拟米取以下措施:

(1)改变夯击加固顺序:先加固高程小区域,对于边坡以上区域在坡脚处增加束缚力,增加“勒脚”效应;

(2)少击多遍,逐渐加强:对边坡区域先采用较小能量加固,增加该区域土体本身强度,然后逐渐加强夯击能量加固该区域。

3.4避震措施

若场地附近已有建(构)筑物,贝朗采取以下措施:

(1)在场地边缘挖掘防震沟;

(2)在甲方、监理、设计同意的情况下,不改变夯击能的同时改变夯锤直径,已减小夯击震动。

3.5其他措施

1) 项目部人员详细审核落实施工方案及施工条件,向班组长及全体施

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 加强技术管理,现场严格执行“自检、中检、终检”的三检制度,即班组质量员进行自检,项目部质量员对班组进行中检,最

后由甲方、监理工程师进行终检

3)工地现场派驻专职质检员,各班组兼职质检员。开工前应检查锤重落距,经甲方及监理工程师复核认证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

4)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立即纠正。

5)认真做好每遍夯前及夯完平整后的场地高程及夯坑沉降测量观测施工记录。满夯夯印一定要搭接。

6)强夯机组就位之后,准确丈量夯点间距,使之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7)各夯点均应用石灰粉放出夯锤中心点,如发生偏锤应重新对点,夯位偏差w 15cm

8)强夯施工中,要密切注意异常现象,对夯沉量异常、夯锤反弹、地表隆起等要加强监测,如实记录,及时进报告甲方和监理研究解决方法。

9)选用圆形带气孔的铸钢锤,夯锤气孔应保持通畅,如遇堵塞,应随时将塞土清除。

10)及时做现场施工原史记录、工序质量评审等有关工程资料,加强原始资料归档管理工作。

4地基检测

强夯法地基检测在最后一层标高满夯完后进行,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应不小于地基处理要求。

4.1静载荷试验检测

采用静载荷试验检测确定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及其变形模量,检测数量每区不应少于3个点,承压板为正方形,面积为2 x 2m

4.2重型动力触探检测

每区选取10个点位,每个点检测10m深度。

4.3强夯置换法地基检测

4.4静载荷试验检测

采用静载荷试验检测确定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及其变形模量,检测数量要求不小于墩点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承压板为正方形,面积为2x2m

5安全文明施工

5.1安全组织管理

(1)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为副组长,施工员、材料员等其他(根据需要) 为组员,明确岗位责任,奖罚兑现;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公司要求,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制定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制度的奖罚办法;

(3)凡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备,存在严重隐患。或管理人员盲目指挥,安全无保证一时,安全员有权令其停工,坚持一票否决制。5.2安全管理目标

无死亡事故;

无重伤事故,全年轻伤率不超过3%。;

无火灾及重大交通责任事故;

一般事故隐患整改率达95%以上;

特殊工种全部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安全合格率100%,优良率50%以上;

安全全面达标,争创市文明施工工地;

安全目标(伤亡事故控制目标,安全达标,文明施工目标)年、月都要控制达标计划,目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考核到人。

5.3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做到安全工作与生产任务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安全防护措施提前施工,经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2)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人报到后,按在册人数开会宣传有关法规、规章制度,由项目经理与每个人签定《安全生产合同书》,未经教育培训和签定合同书的人员不准上岗作业;

(3)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按工种由项目经理或施工员,向班组做安全交底,交底要求具体、明确,要有正式的书面记录和签字。

特殊工种,如机械操作员、挂钩工、测量员等分别按安全技术标准规程做专项技术交底,形成书面文字,签字后交付作业;

(4)每月安全领导小组作一次工地的安全检查,平时,针对存

在的问题,及时分片或分组开会教育,令其整改;

(5)每天安全员和班组长向班组安全讲话,检查安全准备工作,

紧跟生产制度,进行监护,对违章作业,及时纠正,对冒险作业,

坚决制止。其教育或均需记录签字,以示慎重敲响警钟;

(6)严格“三宝“的使用,上班不戴安全帽的高空作业不系安

全带的一次罚款5-30元,不听劝阻的,停止其作业;

(7)安全维护分段搭设,必须牢固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8)严禁酒后上班,不准打赤脚、穿拖鞋、硬底鞋上班。不准高处向下扔物品,违规罚款5-30元;

(9)经常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每天上班试运行运转后才能进入施工操作,严禁塔机等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13)易发生触电事故地方和移动照明,使用36伏低压行灯;

(15)食堂、宿舍、厨房等临时设施,配套足够的灭火器材,挂有醒目的警示标志,严禁吸烟;

(16)暑期施工,有相应的十滴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爆晒地点,应有遮荫措施。对粉尘,有毒气体有保护措施;

(17)若发生安全事故,除积极挽救伤员和上报外,必须按“三不放过”原则,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切实整改;

(18)机械设备要求勤检修、勤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9)工作人员要求遵纪守法,严禁疲劳作业、酒后开车;

(20)夯击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夯锤起吊后地面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距离以外,以防夯击时飞石伤人;非施工人员非经允许不得进入夯击点附近50m以内的施工区;

(21)起吊机应支垫平稳,夯锤提升前必须卡牢回转刹车,以防起吊

后吊机转动失稳,发生事故;

(22)六级以上大风及雨天不准夯击施工;夜间施工照明一定要好,视线不清时,严禁施工;

(23)设立专职安全员,并要定期检查安全落实情况。6工期保证措施

本工程合同工期25 日历天。

本工程工期较紧,为保证我方按照建设方所要求工期保质保量完成地基处理任务,我方拟米取以下措施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1)制定严格、合理的施工流程,严格施工管理,从管理中争取时间;

(2)定时保养机械设备,保证施工期间尽量不因施工机械故障导致施工延误;

(3)后勤人员认真准备工地人员食宿所需,保证工地人员都以饱满的精神参与施工,提高工作效率;

(4)提前联系附近加油站及吊机配件购买店,保证夯击顺利进行,即使机械有小毛病也可及时修理;

(5)及时向甲方或监理报告施工进度。

7质量保证与承诺

按照有关规范、规程与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程控制,进行信息化施工,及时分析研究施工、自检中各种反馈的资料信息;在施工前、中、后应进行自检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对夯实范围、布点范围、处理深度、单击夯击能、夯击遍数及

间隔时间、处理后应达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要了解透彻;

(2)熟悉设备的技术性能,施工工艺,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工程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3)检查夯锤重量及量测夯锤落距,并作出明确标记;检查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完成每遍夯击后量测夯坑深度及地面标高;掌握对夯击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的措施等;

(4)每个要求不同的场地区段,都要进行试夯,要根据最后几击夯沉量的大小及变化,结合夯坑周边不隆起进行收锤控制;

(5)对于每一种工艺过程,都必须要严格地检查、记录,有任何偏差或问题必须立即报告,及时处理;

(6)注意场地的降雨排水,场地要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排水,任何积水都要及时引出、抽出或舀出场地外排走;降雨前,要设法推平夯坑,必须防止夯坑积水浸泡;

(7)要有专人24小时巡视检查集水井及排水沟集水、抽水及排水情况并作书面记录,及时将水排至施工场地以外;

(8)为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及时评价与检验软基处理效果,施工过程中还要进行轻便动力触探自检以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夯中应视实际情况保持或加大布孔密度;全部夯击完后10天内全场区加大密度布置测孔,由此了解全场区加固效果并为竣工验收提供资料;

夯前、夯中与夯后的触探布点位置应一致以便比较,少量地基性质较差的地段,应适当加大触探密度及频率。另外,利用现场测试与监测信息、及时对地基土及处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估,进一步指导工程施工;

(9)按设计要求并结合点的插板情况将塑料排水板插入预定深度,要注意排除孤石或局部硬土造成虚假现象的影响。

8附件

(1)附件1—施工流程图

(2)附件2—强夯地基夯沉量施工记录表

(3)附件3—强夯施工进度计划

(4)附件4—局部强夯夯点布置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