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洞穴与善--读柏拉图《理想国》之洞穴隐喻

洞穴与善--读柏拉图《理想国》之洞穴隐喻

.洞穴比喻的含义

在《理想国》的第七卷中,苏格拉底向格劳孔讲述了一个故事:“洞穴”比喻。一个摆脱束缚的人走出洞穴,看到太阳,又回到洞穴的故事。
洞穴内捆绑身体的枷锁,象征的是人们通过经验获得的意见,一些似乎是正确的观点。这些意见的形成,往往因为人受环境的限制,或者是受感官的约束而未能得到正确的知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人由感官来接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像,便把这些影像作为真实存在的。于是,人们的观念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这些偏见在特定的环境中是很难被个体发现的,于是一些观念就稳定留在人们身上。如果人们一辈子都习惯于按照惯常的方式生活,他们就会一直认为自己看到的事物是正确的。
摆脱束缚的人走出洞穴的过程,象征着人灵魂上升的过程。这个人从小看到的是火光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像,被解除束缚后,这个人先是眼花缭乱,接着看到了木偶的实物;再往外走,他看到了阳光投射的影像,接着看到了阳光本身。洞穴是一条路,通向真实的路。人在这条路上看到的四个景物,对应着“线段”比喻中对世界的划分:可感世界中的影像和事物,可知世界的数学对象以及理念。
最真实的是太阳,太阳代表可知世界的善,太阳下物体的影子对应于可知世界中人对于善的理念。书中认为,知识的对象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虽然山本身不是实在,而是在地位和能力都高于实在的东西。人们在研究事物的过程中,要建立假设,灵魂由于不能突破与超越这些假设,人所知总是有限制的。走出洞穴的过程中,人逐渐看到真实的太阳。
有人如果从洞穴外面走回洞穴里面,从明到暗,他会感到不适应。在视力模糊的情况下,与洞穴中的人们较量“评价影响”,都不能获胜。他提议大家走出洞穴看外面的世界,可是受到大家的嘲笑,甚至可能被杀掉。在希腊雅典,苏格拉底便遇到了类似的遭遇,他被一些有势力的坏人诬告以渎神之罪,并被处以极刑。
走出洞穴的人,相当于城邦中通过获得善的理念,成为哲学家的人。走出洞穴的人可以选择,是否还要回到洞穴里面。按照书中的观点,他可以选择做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不做任何实际的事情,也可以选择做国家的统治者。书中认为,在本城邦,哲学家是由人民培养的,所以有报答培育之恩的责任,应该掌握政权。苏格拉底便是这样做的,苏格拉底执著地追问,向那个所有人都没能看到的真理前进。人们可以对他不理解,但是他不可以不回报人民。
总之,“洞穴

”比喻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灵魂上升的过程,其中四个景象对应于“线段”比喻中对世界的划分。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是善的理念。另外涉及到的问题是走出洞穴之后是否还要回到洞穴内。走出洞穴而不回,是一种的自私,尽管是高级的。强迫自己回到洞穴,回报人民,是有责任感的表现。

2.对哲学的理解
哲学,来自于反思;反思是摆脱枷锁的手段,人通过反思走出洞穴。人类的心智活动正是通过思考来开拓疆域,步步地前进,一次次走出洞穴,更好地获得善的理念。哲学活动是走出洞穴的活动。
反思一般有几种指向,一种指向内,我活着为了什么?一种指向一定的群体,人类存在为了什么,社会是什么?还有一种指向外,自然界的规律是什么样的?指向意义的反思导致了人文科学,指向人类群体所呈现的规则的反思带来了社会科学,指向自然界的反思诞生了自然科学,而指向模式之间关系的反思则是数学。往往是大师们为人类的精神王国开疆拓壤,他们率先走出洞穴。
作为我,反思的问题是,人活着为了什么?什么是意义?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学习是为了什么?考试的分是为了什么?科学研究又是为了什么?审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进一步地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由此开始独立思考,过一种审视过生活。我想,遇上书中的苏格拉底,便是走出洞穴的一种方法。走出洞穴,或许这一步要比很多事情都更重要。
关于走出与走入洞穴,中国的儒、释、道哲学都有类似的模型。儒家讲究从自身做起,直至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便一次次地显示了为国家作贡献的追求。道家讲究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佛家有小乘和大乘之分,小乘追求无欲无求,大乘追求普度众生。不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道家追求的成仙,还是佛家追求的无欲无求,都是希望走出洞穴。而治国平天下、普度众生,这是走回洞穴,一种责任感,破除我执,为人民服务。
苏格拉底本人而言,他执著地追求真理,勇往直前地追问。他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得到善的理念。苏格拉底深深为当时雅典浮躁的现状担忧,以“牛氓”自喻,时刻都要叮咬雅典这只沉睡的昏牛,以示惊醒。尽管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回到洞穴后,将在雅典人手中遭受的厄运,他仍然毅然选择了回到洞穴。
哲学的精神是反思,而科学也是笼罩在理性精神之下。最初的人类观察自然得到一定的认识,认识可感世界的事物。接着,他们会反思,为何

社会和自然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什么?大地有多宽广?为何有季节交替?太阳月亮星星为何按照一定规律出现?
古代的主流世界观是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现代科学起源于16至18世纪的欧洲的科学革命。第一个阶段,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模型,对传统地心说模型产生强劲冲击。天主教会认为哥白尼的理论背叛圣经,禁止了其书籍的发行。理念世界中,地心模型的模式理解世界进步到以日心模式理解世界,这是一步大的前进。
另外,开普勒的三定律,伽利略的力学理论,他们用数学来描述可知世界的理念,去接近善。用肉眼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那是可感世界的感受。有一天,牛顿在大树下,从掉落的苹果得到灵感。他用数学推导去理解万有引力,用数学传达的是模式之间的联系和关系。通过可知世界的数学对象去接近善。万有引力,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牵引,这个规律竟然把太阳运动和苹果运动两个不相干的事件联系起来。
人类的智慧潜入微观的世界,扩张到宏观的世界,并探索中观的结构,生命。科学家们反思可感世界中的事物,用数学描述可知世界的理念,把人类的对自然世界的知识拓宽。一步,又一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踏实地无止境地前进。
社会科学,则把社会作为考虑的对象。仿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把社会分为宏观,微观,中观,加上时间的纬度,还有史观。比如经济学,宏观的经济波动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物价一直在上涨?政府在经济中起到什么作用?微观的问题,个体的消费者和厂商是如何博弈的?价格如何确定?中观问题,垄断结构如何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金融中介何为?史观问题,如何评价一个国家,标准是富,强,还是正义?为何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
社会科学往往也使用数学模型来考察社会规律,选取社会现象中最关键的几个变量,用数学考量它们的关系,忽略无关紧要的细节,使用逻辑去考察规律。数学表达的是一种模式,逻辑指向知觉,模式之间的关系便是规律。去发现纷扰背后蕴含的规律,摆脱思维的惯性。
数学呢?数学是一课大树,它根深叶茂。逻辑,结构,直觉,此世与彼世的联结,接近于神的境界。柏拉图一生中,一直意识到数学对于探求理想的重要性,他把这种重要性的“无知”形容为像“猪一般”。
从最早的代数,几何开始,数学的领域中,人类反思规律,数的规律,空间的规律。一直深入下去,微积分的建立,非欧几何的出现,集合论,逻辑,拓扑,数论,数学多次

改变了人类的世界观。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在两千年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
善高于存在和实在,人类的心智在不同的领域涌流,去接近那个高于实在的善。反思,摆脱枷锁;数学的悟,走出洞穴;用心智接近完美的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