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与奖励实施办法

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与奖励实施办法

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与奖励实施办法
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与奖励实施办法

附件:

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认定及奖励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支持我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湘发〔2010〕14号),对经认定的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以下简称首台(套))予以奖励。为规首台(套)认定程序、加强资金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资金(以下简称奖励资金)来源为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中切块安排的专项资金,奖励对象为符合条件的首台(套)研制单位和购买使用第一台(套)产品的单位。

第三条省财政厅、省经信委共同负责省首台(套)的认定、奖励、资金监督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追踪问效。

省经信委会同省财政厅拟定年度支持重点,组织认定评审工作以及制定奖励方案,组织绩效评价。

第四条首台(套)是指用户单位使用我省企业首次自主

研发或国产化制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部件。首台(套)分为国首台(套)和省首台(套)两种类型。

第五条首台(套)应具备的特征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原理、结构、性能等方面有重大创新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集机、电、液、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具有显著的节能和低(零)排放等特征,并经用户初次使用或企业自制自用的成套技术装备、单台设备或关键部件。

第二章支持围和条件

第六条支持围主要是:

1、产业领域包括: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技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部件。

2、产品围包括: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及磁悬浮车辆成套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与数控系统;大型冶金矿山先进成套设备;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港口机械;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医疗设备、自动化制药成套设备;智能化光学检测装备;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装备;高端电子通信成套设备、微电子及数字化信息设备、物联网系统集成设备等电子信息技

术装备;环保工程设备、高效节能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高端电工电气设备、智能电网;中高端轻工、印刷、纺织智能制造成套设备、自动化食品加工与制造及包装机械;高性能农业机械;精密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设备;大型精密铸锻基础件等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部件。

第七条首台(套)原则上成套设备价值每套在200万元以上,单机价值每台在50万元以上,关键部件价值每个在20万元以上。

第八条申请认定的首台(套)应符合以下条件:

1、申报主体合法。申报企业应在省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符合产业导向。申请认定产品必须符合本办法规定围。申请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

3、具备自主品牌。产品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申请单位经过其主导的技术创新,在我国依法拥有知识产权所有权,以及依法通过受让取得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同时,申请单位应拥有该产品注册商标的所有权。

4、产品技术领先。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应达到国先进水平,国首台(套)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产品质量可靠。产品通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资质认定的检验机构的检测。属于国家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如:医疗器械、计量器具、压力容器等产品),需取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

第九条申请首台(套)奖励的研制和购买使用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方应是在省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研制单位和购买使用单位必须同时申报,购买使用单位申请首台(套)采购应用奖励项目的同时,研制单位必须申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符合条件的自制自用企业视同购买使用单位。

3、研制单位应具备产品设计及主要关键部件的制造、组装和售后服务能力,以及具备批量生产的基础条件,产品市场前景好。

4、研制单位应掌握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或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性能、材质、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率先进行根本性改进,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取得标志性突破。

第十条所申报企业财务管理规,按时、准确向财政部门报送财务信息,无不良纪录。

第三章奖励方式及标准

第十一条首台(套)奖励实行预算总额控制,根据申报情况可按比例和定额奖励方式奖励。

第十二条制定奖励方案时原则上成套技术装备按照销售价格的1%对研制和购买使用单位分别给予奖励,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单台设备和关键部件按照定额方式对研制和购买使用单位分别给予奖励,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也可以都采取定额奖励方式奖励。对国首台(套)的奖励金额可适当高于省首台(套)。

第十三条奖励资金可用于科研、技改等项目支出,不得奖励到个人。

第十四条同一单位(含集团)每年度只奖励一个首台(套)产品。同一台(套)产品已获得相关政策奖励的不再给予本项奖励。

第四章申报与评审

第十五条省经信委会同省财政厅于每年一季度下发申报通知,组织申报上年度首台(套)产品认定、奖励并组织专家评审。

第十六条中央、省属企业单位直接向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申报,同时抄送所在地经信、财政部门;市州、省直管县市经(工)信委(局)、财政局联合组织本辖区企业单位向省经

信委、省财政厅申报。

第十七条研制单位需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1、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及奖励项目申请报告书、申报推荐表。

2、两名以上非本单位、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出具的首台(套)推荐函,同时提交推荐专家简历。

3、认定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状况的有效证明文件。

4、省级以上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产品检索查新报告、产品鉴定书或质监部门检测报告,特殊行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5、省级以上质监部门出具的申请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有效证明。

6、产品销售合同和购置、销售发票(复印件)。

7、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8、申请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复印件。

9、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10、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购买使用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1、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采购应用奖励项目申请报

公司设备设施管理办法1

设备设施管理实施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设备管理体制及职责 第三章设备新增选型、购置、更新及验收管理第四章设备大项维修管理 第五章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 第六章设备维修管理 第七章设备运行管理 第八章设备交接班管理 第九章设备检查管理 第十章设备调拨、出租、报废管理 第十一章事故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设备设施综合管理,使设备设施使用周期长、费用最节省,提高投入产出比,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根据公司经营服务需要,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明确相关责任,确保公司对设备设施的有效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本部、物管公司、房产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酒店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从事各类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使用的设备和设施(不包括对外承揽工程施工建设竣工后对外移交的),同时适用于公司后勤服务管理业务的设备和设施。 设备的定义:由一定的电路、气路或机械构件组成,用于提供作业条件、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并在长期、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总称。 设施的定义:为某种需要而建立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 固定资产的定义特征: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

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一年以上的有形资产。 凡用于公司各类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的设施、设备及附属设施,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且能够独立运行的设备、设施、仪器、器具等均列入本办法管理。 非固定资产设备和电子软件等按照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第三条设备管理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集体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的原则。 第四条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设备的最初规划方案、设计、建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调拨、租赁、保养、修理、更新、改造、封存、转让、报废处置等环节全过程的技术经济综合管理,防止建、购、用、修、改、废脱节。从技术、经济、组织各方面采取措施,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设备,优化设备配置,维护其完整与安全,依靠技术进步,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使设备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目标就是满足公司生产经营服务工作需要。 第五条设备技术管理基本内容: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完成集团和专业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河南省首台套技术装备认定办法

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河南省境内企事业单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技术装备,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国内或河南省境内首台(套)、首批次的装备、系统和核心部件。 第三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财政厅对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和管理。 第二章认定范围和条件 第四条认定范围为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技术装备,重点领域为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装备,以及工业机器人、大型成套装备、机床工具、工程机械装备、重型矿山装备、电工电器装备、化工机械装备、冶金机械装备、农业机械装备、轻纺机械装

备、医疗器械装备、内燃机、仪器仪表、汽车及关键系统部件、航空航天装备、船舶制造、基础关键部件及其他机械等。 第五条申请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单位为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具备产品设计及关键部件的制造、组装能力的研发、生产企事业单位。 (二)申请产品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特征,并属于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范围。 (三)申请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四)产权明晰。申请单位通过其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国内外依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通过依法受让取得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申请单位拥有产品注册商标所有权。 (五)技术先进。申请单位掌握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关键工艺或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性能、材质、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率先进行根本性改进,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取得标志性突破。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同类产品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同类产品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 (六)质量可靠。产品需通过省级及以上质量主管部门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的检测。属于国家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如军工、医疗器械、计量器具、压力容器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条款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以及批单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依法设立,制造销售符合国家或省级有关主管部门认定标准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企事业单位,均可作为本保险的被保险人。 第三条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经过自主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首台(套)或首批次的装备、系统和核心部件。其中首台(套)装备是指在第一台(套)尚未验收情况下的前三台(套)装备产品;首批次装备是指首次同品种、同技术规格参数、同批签订合同、同批生产的装备产品。 具体承保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称及型号在保险单中载明,以下简称为“保险装备”。 保险责任 第四条在保险期间或保险单载明的追溯期内,被保险人制造销售的保险装备因存在质量缺陷,导致用户单位在操

作、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保险装备自身损坏或人身伤亡、其他财产损失,由用户单位在保险期间内首次向被保险人提出索赔,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修理、更换、退货等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第五条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对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诉讼费用以及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支付的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以下简称“法律费用”),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也负责赔偿。 责任免除 第六条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雇员的故意行为; (二)战争、敌对行动、军事行为、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恐怖活动; (三)核辐射、核爆炸、核污染及其他放射性污染; (四)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及其他各种污染; (五)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 (六)自然灾害; (七)用户单位的安装、操作或使用错误; (八)用户单位对保险装备进行拆装、改装、修理;

设备技术状况评价管理办法

设备技术状况评价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完善设备技术状况评价标准,规范设备技术状况的评价管理,制定本办法。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设备技术状况评价标准及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 3职责 3.1装备部负责制定设备技术状况的认可标准、完好标准、考核标准。每年对重点生产设备技术状况组织一次鉴定。每日、月对重点控制设备的故障时间、部位、故障停机率、维修费等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3.2设备使用单位负责按操作规程和标准,每日、周、月对设备进行检查、整改、评定、考核。 4设备台、套划分及分类原则 4.1设备台、套划分原则:凡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机构三部分或能独立完成规定的任务,即可划为一台单机,按单机转为固定资产并建立卡片、台帐;为便于管理和某种特殊要求,完成一类产品加工的整套系统设备应划为一套设备。具体情况应分别对待,不得随意把几台划为一台,不得将一台拆解划为几台。 4.2设备类别划分原则:根据设备在公司生产过程的重要程度以及设备价值、精度、重量等,将设备划分为控管、重点、一般三类,视其对公司生产过程系统起控制作用的定为控管设备,对生产能力起决定作用的设备定为重点设备。 5评价标准 5.1设备技术状况评价依据

主要依据国标、行标、设备使用说明书、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确定的工艺技术参数,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企业自行确定的工艺技术参数而制订。 5.2设备完好评价标准 5.2.1完好设备通用标准如下: a) 能达到出厂精度或核定能力; b) 零部件完整、齐全、动作灵敏、准确; c) 基础稳固、无裂纹、倾斜、腐蚀现象; d) 运转正常,无明显渗油和跑、冒、滴漏现象; e) 仪器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准确。 5.2.2设备完好标准 详见集团公司《设备完好标准》。 5.3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考核设备台数×100% 式中:考核设备台数是指正在运行、备用和封存设备总数之和,不包括库存、闲置、外借、搬迁、租赁和正在大、项修的设备。 5.4设备维护分级标准 5.4.1甲级维护标准: a)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行记录等; b) 按设备点检要求,经常检查设备的声音、温度、振动、传动等情 况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防 止事故发生; c) 严格执行润滑制度,做到润滑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时、定量); d) 仪器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维护保养良好、灵敏、准确可靠; e) 按要求定期检查、清扫和清洗零部件,保持设备主体和周围环境 清洁卫生。设备附件及加工件摆放整齐; f) 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

国家质检总局137号令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令第137号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已经2011年1月1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局长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保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法规、规章适用准确,处罚合理、公正,执法文书使用正确、规范。 第四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系统内部门之间办案协作。 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时,需要其他部门协助的,可以提出协查请求;接到协查请求的,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发现违法行为需要由其他部门进一步处理的,应当及时通报。 第五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本级案件承办机构和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行政处罚 案件的监督检查。 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可以进行督办。 第六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实行回避制度。案件承办人员、审理人员和听证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当事人或者前款规定人员本人申请回避,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前提出,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要负责人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否回避由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 第二章管辖 第七条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辖。 有管辖权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之外开展调查取证等活动的,应当通报相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必要时逐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协调工作。相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

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申请文件及其要求

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申请文件及其要求 (制造企业版本) 一、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企业性质、股权结构、注册资本以及经营范围、基本财务状况; 2. 重大技术装备生产销售或者合同订单情况; 3. 企业从事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的规格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等(须注明有关装备或产品在《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所在条目); 4. 企业设计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研发技术人员人数及其占企业职工的比例; 5. 预计本年度有关装备或产品的销售额和销售数量;预计本年度进口零部件及原材料清单进口金额、进口税额; 6. 企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二、需要提供的其他文件和材料 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 企业最近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注); 3. 与生产装备相关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证明材料,

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4. 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销售合同情况(包括年销售量的证明),- 1 - 有必要的附某年销售量证明合同汇总表; 5. 受理部门认为需要与申请文件相关的补充材料。 三、企业提交申请文件应一式三份,有关文件或材料应为原件或者加盖有效印章的复印件,并提供电子件两份(光盘形式)。 四、附表 表 1: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申请企业基本信息表 企业名称: 简备说企业性 股权结独立法人资 注册资 1 经营范企业基本财务状企业所在地直属海企业设计研发能2 生产制造能 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 人 3企业研发技术人占企业职工的比 4 企业联系人及联系方 1装备或产品在《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所在条 企业从事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的规格型号及主要技术指标2 3有关重大技术装备生产销售或者合同订单情 预计本年度有关装备或产品的销售数4 附本年度进口关键零部件或口零部件材料名称及数原材料清附本年度进口关键零部件或预计本年度进口附口零部件5 材料对中零部件及原材对应销售销售合同的情同汇总进口金额(注明币种 进口税额(万元) - 2 - 表 2:年度销售量证明合同汇总表

物业管理部装备设施管理办法

物业管理部 装备设施管理办法 、范围 根据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原石油工业部 《石油工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结合塔西南公司物业管理部的实际,特制定物业管理部设备管理办法 (一下简称“管理办法”)。适用于物业管理部所有部门和单位。 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1、装备设施:生产、生活各类装备。 2、操作人员:指经过国家和企业内部考试合格,领取驾驶证、操作证等相应 四、设备管理领导小组: 容器、仪 资质证(包括安全资质证)的专职人员。

组长:阿里木江.托乎提 副组长:李忠军 成员:邢勇、塔西甫拉提、邹宪伟、胡振军、李银龙、胡新军、李燕、阿布都热合曼、马树强、山迈、徐丽、王春红、郭从静、银小洪、黄梅、苏里旦阿不都、阿里木江卡德尔、余新、卡斯木(乙方) 五、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股份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公司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办法。 2、统一制定、落实本单位设备管理各项制度和规程并监督执行。 3、组织或参与设备购置选型、安装调试、竣工验收。 4、负责审定设备技术改造方案及老旧设备更新,报废的技术鉴定审批工作。 5、组织或参与各项设备管理业绩考核指标。 6、负责设备重大、特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鉴定和处理工作。 六、安全环保(设备管理)科职责: 安全环保科是物业管理部设备管理的主管部门,代表物业管理部行使设 备管理的职能。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股份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公司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办法。负责物业管理部有关设备管理办法和制度的制定工作、并组织实施。 2、负责编制物业管理部设备大修理建议计划、并按规定程序上报公司。会同计划财务部门对各类设备报废进行技术鉴定工作。 3、负责设备油水的技术管理。组织重大、特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鉴定、处理和上报等工作。 4、负责组织设备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优工作。推广应用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设备管理先进经验及其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5、负责对进口设备配件进行宏观管理和监督,并积极组织进口设备配件国产化的工作。

【法规标题】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规标题】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类别】质量管理和监督/质量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质技监局政发[2001]43号 【批准日期】 【发布部门】中央其他机构/其他/各局(其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2001.03.15 【实施日期】2001.03.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唯一标志】35934 【全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1年3月15日质技监局政发〔2001〕43号) (相关资料: 案例1篇裁判文书1篇相关论文1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自2000年9月1日起实施。该法对于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证法律的正确贯彻实施,解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中带有普遍性的具体问题,做好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1.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所需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数量应当按照检验的合理需要确定。因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监督抽查,样品由被检查者无偿提供。检验合格的样品除因检验造成破坏或损耗之外,在检验工作结束且无异议后一个季度内必须返还。同时通知被检查单位解封作备样的封存样品。 2.按照《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实施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复检申请。复检合格的,不再收取检验费;复检不合格的,应当缴纳检验费。 3.《产品质量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监督抽查的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依据本法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处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时,要正确把握一般质量问题和严重质量问题的界限。有严重质量问题是指:(1)产品质量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2)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3)属于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4)失效、变质的。(5)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生产

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与奖励实施办法

附件: 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认定及奖励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支持我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湘发〔2010〕14号),对经认定的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以下简称首台(套))予以奖励。为规首台(套)认定程序、加强资金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资金(以下简称奖励资金)来源为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中切块安排的专项资金,奖励对象为符合条件的首台(套)研制单位和购买使用第一台(套)产品的单位。 第三条省财政厅、省经信委共同负责省首台(套)的认定、奖励、资金监督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追踪问效。 省经信委会同省财政厅拟定年度支持重点,组织认定评审工作以及制定奖励方案,组织绩效评价。 第四条首台(套)是指用户单位使用我省企业首次自主

研发或国产化制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部件。首台(套)分为国首台(套)和省首台(套)两种类型。 第五条首台(套)应具备的特征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原理、结构、性能等方面有重大创新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集机、电、液、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具有显著的节能和低(零)排放等特征,并经用户初次使用或企业自制自用的成套技术装备、单台设备或关键部件。 第二章支持围和条件 第六条支持围主要是: 1、产业领域包括: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技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部件。 2、产品围包括: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及磁悬浮车辆成套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与数控系统;大型冶金矿山先进成套设备;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港口机械;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医疗设备、自动化制药成套设备;智能化光学检测装备;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装备;高端电子通信成套设备、微电子及数字化信息设备、物联网系统集成设备等电子信息技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内设 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发[2009]15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 (湘发[2009]16号),设立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为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进一步减少直接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等有关技术性评审及事务性工作交给符合法定条件的相关事业单位承担。 (三)划入原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许可及监督管理职责。 (四)增加特种设备较大事故调查处理的职责。 (五)增加推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负责产品能源效率标识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的职责。 (六)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质量监管,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承担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责任,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质量兴湘战略。 二、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拟订提高全省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及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起草有关质量技术监督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及规范性文件,负责与质量技术监督有关的技术规范工作。 (二)承担全省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责任,负责全省质量宏观管理工作,贯彻实施国家质量振兴纲要,推进质量兴湘战略和名牌发展战略,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组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调查,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监督管理产品防伪工作。 (三)组织实施全省标准化战略,负责统一管理全省标准化工作,组织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组织协调部门和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监督检查标准的实施,管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农业、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领域标准化工作,管理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四)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依法管理全省计量器具及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负责规范和监督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负责产品能源效率标识监管,依法推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五)承担综合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工作的责任,监督检查高能耗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负责全省特种设备较大事故调查处理。 (六)负责全省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管理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风险监控,承担国家监督抽查相关工作,组织实施全省监督抽查,监督管理产品质量安全仲裁检验、鉴定;负责纤维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组织对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的检验及监管,负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资格许可及监督管理;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按分工管理全省产品质量投诉和举报、打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根据省政府授权,组织协调全省有关专项打假活动。 (七)承担省内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负责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许可管理工作;承担化妆品生产许可和强制检验工作;参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组织实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八)负责统一管理全省认证认可工作,依法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实施资质认定;受国家认监委委托,承办全省认证咨询机构的审批工作,依法对认证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九)制定并组织实施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的科技发展和技术机构建设规划,组织开展科研和技术引进工作。 (十)组织协调行业和专业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培训、信息和对外交流。 (十一)对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行垂直管理。 (十二)承办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管理办法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管理,规范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规划、技术要求、研制、定型、许可、使用、运行保障、质量监督和报废等工作,提高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是指专门用于气象观测业务的设备、仪器、仪表和消耗器材。 第三条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管理应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统筹规划布局,统一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要求,严格装备管理程序,把好各环节质量关,实现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质量可靠、运行稳定、技术性能满足业务要求。 第四条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归口管理,授权中国气象局相关业务单位负责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定型受理、技术审查和监督检查以及实施装备许可的质量检测测试等技术支撑工作。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管理。 第二章装备规划 第五条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根据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提出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需求,适时组织制定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发展专项规划,保证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六条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发展专项规划应当按照“列装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原则,提出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总体功能、技术体制和业务布局规模。第七条中国气象局应当向社会公布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需求或专项规划、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及年度研发指南。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发展专项规划应广泛征求意见,并定期滚动修订。 第三章装备技术要求 第八条对于列入规划的气象观测技术装备,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相应的功能规格需求书,明确具体功能、技术规格、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等要求。 第九条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产品标准根据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功能规格需求书制订,纳入气象标准制修订计划统一管理。 第十条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的设计、研制、定型、生产与验收,应严格按照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产品标准或功能规格需求书的要求进行。 第四章装备研制 第十一条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产品研制应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研制单位根据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需求、专项规划和研发指南,自主立项研制或向中国气象局申报立项研发。对于重大或急需并且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招标方式确定研制单位。 第十二条对于中国气象局立项研发或招标研制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研制单位应当保证研发进度和质量,按期提交研制产品。 中国气象局鼓励企业、相关气象业务及科研单位开展合作,研制系统集成度高、成套性好、系列化的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定量包装商品,以及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计量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加强计量管理,配备与其生产定量包装商品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备,保证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五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部分组成。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

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可以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第六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2的规定。 第七条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者标注总净含量。 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件数,或者分别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第八条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大于本办法附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第九条批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者等于其标注净含量。 用抽样的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4中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和计算。样本中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与其实际含量之差大于允许短缺量的件数以及样本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4的规定。 第十条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允许短缺量以及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对因水份变化等因素引起净含量变化较大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在规定条件下商品净含量的准确。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计量监督检查。

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奖励实施细则【模板】

XX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奖励实施细则 为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推动我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研发制造,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40条支持政策(修订)》(唐办发〔2019〕1号,以下简称《政策》),制定本细则。 一、管理职责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编制上报年度预算、项目申报、出具支持意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绩效评价。 市财政局负责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 二、奖励范围 XX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经我市申报,2019年2月3日以后新修订或新列入目录(以评定文件发布日期为准),而获得的省级以上(含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三、奖励标准 对省级以上(含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按照销售价格的10%予以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同一单位同一事项符合《政策》中不同支持政策的,只择其中一项予以奖励。 四、申报时间 原则上每年度末启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奖励资金申报工作,每年一次。未申报的视为弃权,下年度不能补报和申报。

五、申报材料 (一)XX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奖励资金申请表; (二)获得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证明材料; (三)有效期内首台套产品的销售合同和发票复印件; (四)企业营业执照、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 六、申报和审核程序 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市、区)工信主管部门初审并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信和信息化局对申报单位提交的材料提出支持意见。 七、资金拨付 市财政局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和资金拨付程序拨付资金。 八、监督 支持资金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专款专用,对违反财经纪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挤占支持资金的行为,依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九、附则 (一)本细则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具体解释。 (二)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XX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奖励资金申请表

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申请文件及其要求【模板】

附件 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申请文件及其要求 (制造企业版本,财关税〔2014〕2号附件) 一、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性质、股权结构、注册资本以及经营范围、基本财务状况; 2.重大技术装备生产销售或者合同订单情况; 3.企业从事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的规格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等(须注明有关装备或产品在《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所在条目); 4.企业设计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研发技术人员人数及其占企业职工的比例; 5.预计本年度有关装备或产品的销售额和销售数量;预计本年度进口零部件及原材料清单进口金额、进口税额; 6.企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二、需要提供的其他文件和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最近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注); 3.与生产装备相关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

证明材料,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4.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销售合同情况(包括年销售量的证明),有必要的附某年销售量证明合同汇总表; 5.受理部门认为需要与申请文件相关的补充材料。 三、企业提交申请文件应一式三份,有关文件或 材料应为原件或者加盖有效印章的复印件,并提供电 子件两份(光盘形式) 四、附表 表1: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申请企业基本信息表

二是本年度进口零部件、原材料有关装备或产品的销售合同。此表为第一类销售合同的汇总。

表3:本年度进口零部件及原材料清单 表4:本年度进口零部件所对应销售合同汇总表 况;二是本年度进口零部件、原材料有关装备或产品的销售合同。此表为第二类销售合同的汇总。销售金额应注明币种。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定稿)

县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实行专人管理。管理人员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碎裂等,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确保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对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仪器、药品、器材等物品实行登记造册,要分门别类,定橱定位,摆放整齐,橱有编号,橱窗设卡,物卡一致,账卡相符。 三、学生进入实验室要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四、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实验中要提醒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注意操作安全,做好实验记录。 五、每次实验后及时整理有关仪器、器材,并作好使用情况记录。离开实验室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水源。 六、对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仪器、辐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双人双锁保管。 七、借用实验仪器和器材等要办理借用手续,用后及时归还,不得转借他人,外借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八、师生须自觉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仪器、器材和设施,损坏照价赔偿,并作好记录。仪器、器材每学期清查一次,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

实验教师职责 一、执行学校实验室工作计划,遵守、执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仪器研制,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三、负责做好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修以及废物回收、处理工作,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教育学生保持良好习惯。 四、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协助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切实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五、采取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好国家财物安全,按规定处理好三废。 教学仪器领用借还制度 一、教学仪器专供实验教学、研究和课外科技活动等使用。禁止擅自将教学仪器用于非教学活动,更不允许个人占用。 二、校内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借用教学仪器,应先填写“实验通知单”,教师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学生分组实验提前一周交实验教师准备,然后签字借出。 三、外单位借用教学仪器,需持单位证明,在不影响本校教学的情况下经学校主要领导批准签字后方可借出。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 13 号)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 第13 号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已于2000年6月27日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传卿 二000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等。执行本规定具体的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局根据特种设备危险性程度提出,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确定,并公布实施。 防爆电气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 第四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工作;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施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 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实施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时,应当发挥行业部门、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第五条从事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工作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资格认可并授权后,方可以开展授权项目的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工作。 第二章通用规定第一节设计与制造 第六条设计单位及其设计人员对所设计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未制定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七条制造单位对制造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特种设备,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对未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特种设备,实行安全认可证制度。未取得相应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者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汇编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1、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由教导处统一管理。各功能室物资器材和资料,在教导处的领导下由各管理员负责管理。 2、资料室和仪器储藏室是贮存仪器和资料的重要场所,非本室人员未经管理人员允许不得进入,以确保仪器和资料的安全和室内安静。仪器的存放要分类、定橱、定位。电教中心要有防盗、防火等安全措施。 3、校园网络控制中心,必须选派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规范网络行为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健全使用、维修、保养和日常工作记录制度。技术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及时向信息中心上报网络使用情况。 4、仪器设备和资料的管理要做到帐、物、卡相符,提高完好率。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定期检修和检测,并做好维修记录。 5、严格执行国家对有关商品的控购规定,健全仪器设备的报废、报损、报失制度。电教中心所有的仪器设备,未经主管部门领导同意,一律不得随意拆装、外调和出借校外单位。对长期搁置不用或使用率极低的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向总务处提出妥善处理意见。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员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电化教学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对主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全面负责。 2、根据学校教学需要,拟订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规划编制和提出年度仪器设备、物品资料添置计划。 3、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各学科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的教学计划,配合学科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和维护,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组织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搞好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安全、环境保护和清洁卫生。 5、建立仪器资料的明细帐,按仪器管理规范做好仪器资料的编码、制作标签,做好仪器说明书、资料的保管,并把有关数据输入电脑。 6、及时做好仪器、资料的添置、验收、入帐、报耗等工作。学期结束前清理一次,做到帐物相符。调离岗位时要办妥交接手续。 7、及时向主管部门领导或学校领导报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 8、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思想和业务水平。 9、整理、制作多媒体素材,建设多媒体素材库。帮助和指导教师完成课件制作,为全校教学服务。 10、每月一次完成自己管理范围内的自我检查,填写有关报表,并上报有关数据报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 (2000年6月29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发布)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没施、防爆电气设备等。执行本规定具体的特种设备目录,由国本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特种设备危险性程度提出,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确定,并公布实施。 防爆电气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 第四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司统一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工作;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施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 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实施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时,应当发挥行业部门、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第五条从事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工作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资格认可并授权后,方可以开展授权项目的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工作。 第二章通用规定 第一节设计与制造 第六条设计单位及其设计人员对所设计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未制定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湖南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设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湖南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设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湘质监发[2012]46号 【发布部门】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2012.03.19 【实施日期】2012.03.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湖南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设置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 (湘质监发〔2012〕46号) 各市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安检机构: 《湖南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设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局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湖南省机动车安全技术

检验机构设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保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规划合理、设置科学、发展有序,防止恶性竞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1号)的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安检机构新建、迁址、增线等设置规划。 第三条安检机构的设置规划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检测的原则。 第四条安检机构设置规划分为汽车检测线和摩托车检测线两类。 第五条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全省安检机构设置规划并公布实施。市州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对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的设置规划,向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建议。 第六条设置规划每三年为一个周期,每年进行适当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制定设置规划的一般程序为调研、征询、制定、公布等。 制定全省安检机构设置规划的具体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