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 第十章 注射剂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 第十章 注射剂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  第十章 注射剂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  第十章 注射剂

一、填空题:

1. 注射剂俗称 。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 。

2.注射剂中热原的检查方法包括 和 。

3.注射剂由 、 、 和特制的容器组成。

4. 是热原致热活性中心。

5. 2000版《中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为 。

6.等张溶液是指与 张力相等的溶液。

7.通常采用 和 来调整注射液的渗透压。

8.中药注射剂配料原料的形式有单体有效成分、 、总提取物。

9.注射剂的生产包括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 、灌封、 、质量检查和包装等步骤。

10.一般注射剂的配制到灭菌,应在 内完成。

11.一般1~5ml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 分钟,10~20ml 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 分钟,凡对热稳定的产品,也可采用

值应大于 。

灭菌方法。灭菌效果的F

12.眼部手术或眼外伤的滴眼剂宜制成 剂型,保证完全无菌且不允许采用 附加剂。

13.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有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和 。

14.一般注射剂,混悬颗粒应小于 ,15~20μm的颗粒应不超过10%。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其混悬颗粒应更小, 以下的颗粒应占99%。

15.供静脉注射用的乳剂的微粒大小一般应小于 。

二、判断题:

1.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

2.正常人血浆有一定渗透压,过高过低都会出现生理不适应,但调节等渗就可以避免。( )

3.肌内注射需调整pH在

4.0~9.0之间。( )

4.静脉注射或脊椎腔注射均不得加入抑菌剂。( )

5.三氯叔丁醇既可以用作止痛剂,又可以用作抑菌剂。( )

6.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原水应采用阴床、阳床、混合床的顺序串联树脂。( )

7.滴眼剂多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所以一般无需加入抑菌剂。( )

8.血浆代用液可以维持血压或增加血容量故可以代替全血使用。( )

9.乳浊液型注射剂用于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除了氯化钠与葡萄糖外,还可以选用甘油,山梨醇。( )

三、单项选择题:

1.热原是指( )

A LPS B蛋白质复合物 C磷脂多糖 D LPS与蛋白质复合物

2.下列( )需要加入抑菌剂

A药物的灭菌溶液 B药物的灭菌粉末

C无菌操作眼用溶液 D脊椎腔注射液

3.Vc注射液中可应用的抗氧剂是( )

A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钠 B焦亚硫酸钠或硫酸钠

C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

4.下列( )论述是正确的

A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渗溶液

B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张溶液

C5%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

D5%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

5. 制备碳酸氢钠输液,需通入( )惰性气体

A不充气 B CO

2 C CO

2

或N

2

D N

2

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 5%(g/ml),它的作用是( ) A保湿剂 B增粘剂 C溶媒 D等渗液

7.眼药水与溶液型注射剂在质量要求方面相同点为( )

A pH值 B渗透压 C无菌性 D澄明度

8.关于输液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 )

A 无菌

B 无热原

C 无电解质

D 无抑菌剂

9.一般输液剂从灌封到灭菌,应在( )内完成。

A2h B4h C8h D12h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用除去或杀灭热原的是( )

A180℃,干热4h B高锰酸钾溶液 C超声法 D活性炭吸附

E200℃,干热灭菌30分钟

2.下列属于热原的基本性质的有( )

A水溶性 B挥发性 C耐高温 D滤过性 E带电性

3.注射剂中可以采取的抗氧化措施有( )

A加入还原剂 B通入惰性气体 C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 D调节最佳PH值 E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

4.可用于注射剂的增溶剂有( )

A胆酸盐 B吐温-80 C有机胺皂 D月桂醇硫酸钠 E吐温-20 5.可用于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是( )

A重蒸馏法 B离子交换树脂法 C电渗析法 D反渗透法 E凝胶滤过法 6.制备中药注射剂时可采用( )除鞣质

A无水乙醇净化法 B明胶净化法 C醇溶液中调PH法

D滑石粉助滤法 E热处理冷藏法

7.下列制剂中( )属于大输液

A生理盐水 B NaHCO

注射液5% C脂肪乳

3

D 5%葡萄糖注射液 E喜树碱注射液

8.下列( )情况下可制成粉针。

A对热敏感的药物如酶制剂

B对水敏感的药物如抗生素

C易水解药物的滴眼剂

D静脉用混悬液如喜树碱注射液

E久置易沉淀的中药注射液如双黄连注射液

9.可供静脉乳剂选用的乳化剂有

A吐温-80 B吐温-20 C司盘-80 D普流罗尼克 F-68E磷脂类

五、简答题:

1.药物制成混悬液型注射液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2.注射剂中调pH的作用是什么?

3.简述热原的性质有哪些?

4.简述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

5.中药注射剂原液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6.制备中药注射剂时,除去鞣质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六、论述题

1.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设计其注射液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并叙述其应进行哪些质量检查项目。

维生素C性质:分子中有烯二醇结构,显强酸性。

2.下列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制备工艺的叙述,是否有错误?若有错误请纠正并回答有关问题:(1)亚硫酸氢钠能否用亚硫酸钠代替?(2)碳酸氢钠能否用

氢氧化钠代替?(3)CO

2能否用N

2

代替?

处方:维生素C 105.0g 碳酸氢钠48.8g 亚硫酸氢钠 2.0g 依地酸二钠0.05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工艺:取配制量100%注射用水,通入CO

2

时加入亚硫酸氢钠和依地酸二钠溶

解,G

2垂熔玻璃滤球滤过滤液中通入CO

2

,灌封热压灭菌115.5℃,30分钟

3.中药注射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快其现代化进程?

七、计算题

1.林格式液处方如下:氯化钠8.6g,氯化钾0.3g,氯化钙0.33g,注射用加至1000ml。(已知氯化钾的1%冰点下降度为0.44)求氯化钙的1%冰点下降度是多少?

2.欲配制与泪液等渗的0.5%盐酸毛果芸香碱(冰点下降度为0.14)滴眼剂50ml,需加氯化钠多少克?

3.盐酸吗啡 10g 硫酸阿托品0.5g 氯化钠适量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已知1%盐酸吗啡冰点下降度0.078,1%硫酸阿托品冰点下降度0.073)求氯化钠加多少成为等渗溶液?

4.硫酸阿托品2g(NaCl等渗当量0.13)氯化钠适量 注射用加至200ml

求:氯化钠加多少可成为等渗溶液?

药剂学习题集与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D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C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B A.WTO B.OTC C.GAP D.GLP E.GCP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E 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 E.1953年版 6.中国现行药典是E 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B 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 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 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C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B 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 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E 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处理 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C 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时珍 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C 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E.本草纲目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 目录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实验二益母草煎膏的制备 实验三黄芩软膏剂的制备 实验四黄芩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注射剂的制备 实验五复方丹参片的制备 实验六复方丹参片溶出度的测定 实验七八珍丸的制备 实验八三黄栓的处方设计与制备 实验九鱼肝油微型胶囊的制备 实验十薄荷油包合物的制备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要求 (1)掌握一般散剂、含毒剧药散剂及含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等量递增混合法”及“打底套色法” (3)熟悉散剂的质量检查和包装方法 二、实验原理 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合均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散剂属于古老的剂型之一,散剂的特点为“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意即其发挥药效较快,宜于治疗急证。这是因为散剂比表面积较大,从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散剂也能产生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此外散剂在制备方面又具有制备设施简单,剂量可随病症轻重而增减,若当患者不便服用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剂型时,均可采用散剂给药。 散剂亦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由于药物粉碎后,比表面积较大,故嗅味,刺激性,吸湿性的化学活动性等也相应地增加,致使某些易挥发,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极易损失。因此,腐蚀性强,挥发性强及吸潮性强且易于变质的药物,不宜采用散剂剂型。 散剂根据医疗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散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药材的前处理(净选、洗涤、干燥、炮制),投入净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及包装等过程。其制备要点主要在混合环节上,散剂混合均匀与否,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形态(一般指散剂的细度,颜色等是否一致),而且直接影响产品的疗效。常用的混合方法有二种: (1)打底套色法:此法是中药丸剂、散剂等剂型对药粉进行混合的一种经验方法.所谓“打底”是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粉先放入乳钵中(混合之前应首先用其它色浅的、量多的药粉饱和乳钵),即为“打底”,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地、分次地加入乳钵中轻研、使之混合均匀,即是“套色,此法的缺点是侧重色泽,而忽略了粉体粒子等比容积易混合均匀的机理。 (2)等量递增法:根据粉体粒子等比容积易混合均匀的机理,将比例相差悬殊的药物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习惯上称之为“配研法”。 散剂中的药物均应粉碎,除另有规定外,应通过六号筛,儿科和外科用应通

中药药剂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返砂” 注射用水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软胶囊的制法有()和()。 2、狭义上的丹药是指用()和()在高温下烧炼而成的不同结晶形状 的化合物。 3、气雾剂的抛射剂作用有二,一是(),二是()。 4、缓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级,控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级。 5、水丸的制备关键是(),黑膏药的制备关键是()。 6、片剂润滑剂的作用有()、()、润滑。 7、除菌滤材及滤器常用的有()、()。 8、植物药材的浸提过程包括浸润、渗透,()和()三个阶段。 9、湿法粉碎包括()法和()法。 10、药剂学配伍变化包括()和()两方面。 三、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药浓缩液直接制成浸膏粉的方法是()。 A、减压干燥 B、喷雾干燥 C、沸腾干燥 D、吸湿干燥 2、毒剧药材制成酊剂应采用()。 A、煎煮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蒸馏法 3、润湿、糜烂性的、有大量渗出液的皮损宜选用哪种基质()。 A、油溶性、 B、O/W型乳剂基质 C、W/O型乳剂基质 D、水溶性基质 4、注射剂精滤一般选用哪种滤材()。 A、0.6~0.8μm的微孔滤膜 B、0.22~0.3μm的微孔滤膜 C、2号砂滤棒 D、1号垂熔玻璃滤球 5、甘油在膜剂中的作用是()。 A、成膜材料 B、增塑剂 C、脱膜剂 D、填充剂 6、表面活性剂HLB值在多少可作增溶剂()。 A、7~9 B、3~8 C、8~16 D、15~18 7、脂质体在体内的吸收机理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吞噬 D、膜孔转运 8、适用于固体制剂灭菌的方法是()。 A、热压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γ?射线灭菌法 9、β-环糊精,它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是()。 A、5; B、6; C、7; D、8; 10、药物溶解于熔融的载体中,呈分子状态分散者称为()。 A、低共熔混合物 B、固态溶液 C、玻璃溶液 D、共沉淀物 四、多选(每小题2分,共12分) 1、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有() 液体置换法②固定漏斗法③固定圆锥槽法④倾斜箱法⑤转动圆柱体法 2、微囊制备属于物理化学法的方法有()。 ①单凝聚法②复凝聚法③溶剂--非溶剂法④界面缩聚法⑤空气悬浮法 3、片剂包肠溶衣的物料有()。

中药药剂学A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 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5.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A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 增加黏度E、调节口味 5.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 PbO C.KNO3 D.HgSO4 E. 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 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 形。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校级优秀毕业生公示名单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校级优秀毕业生公示名单 按照山东省人事厅、校有关文件要求,各学院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对2008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进行了认真评选。经学校审查,陈萌等381名被评为2008年校级优秀毕业生,现将名单予以公示; 一、本专科优秀毕业生 基础医学院(121人) 陈萌赵环环臧翠翠徐强李静刘丽慧 靳岭辛嫣燕张路迟辉唐亮王省 杨易宋德臣李芳芳梁明吕浩王炎 高博郭建姜楠刘文君王传梅肖瑞 许媛慧赵大鹏赵延娜迟涛胜高占瑞郭炜 纪小美贾广媛李经颂孙伟瑜王剑薛海鹏 王凯郑玫朱璇李晓玲马碧涛黄玮 李玉成刘锟毛妮宋红彬赵林冰杨荣盼 张瑞王桂蒙梁静雅董小康王蕾王越 司源尚子乂刘文佳李强寇军燕管士伟 冯春霞陈源张向超陈桂风董蓓蓓李昌 张庆杰李丽丽潘登郝苗隗嘉鸿高燕 杨珂耿贵锋吴继芳徐伟任东孙妮娜 刘茜茜李宗芳柴红静赵见文伍婧娟钟长安 陈砚真胡延柱李超李玉王静任书亭 谢伟鑫杨忠马全健王馨蕾刘金芳刘晶晶 梁晓明李永强成涛燕化霞张书娟田海宁 刘春阳崔云鹏郭波郑学芳辛花岳子俊 杨洁邢亚明商辉辉周先磊李胜君裴友翠 罗丹王轩张波牛德国刘辉赵丽 任登锋 药学院(102人) 于刚李明月贾猛周英芬陈志丛张业川 吴超朱祥霞徐珊珊王有龙代娜张一军 彭作兰严立业徐公明张春伟郭丽萍刘鑫 马赞冯春雷李晓蕾王小虎吴萍杨学伟

段其书葛晶晶崔妍鞠美玲刘琼晏贝贝郭振杰张玲袁玉玲王鹏赵金凤陈丛丛王启永高铭良陈朋伟杨灿肖腾云李学段聪聪孙樱丹杨小磊郭霞孙丽萍赵永强王文仁沈惟良刘芳瑞薛刚赵健韦迎春余媛君马宁徐璐罗珊珊章宸吴长岩王振华姜建华黄延亮于燕袁海宁王延春张玉朋孙桂芝毕晓雷贾临超李莹莹徐明婧王徽梁琳范军明刘波巢玉彬郭方马荣华张玥张靖万广辉葛萍萍陈伟徐灵巧戚发恒李磊张乐林毛平平王芳高天屹单晓娟杨清波孙蕾刘敏吴桂丹许致林王翔聂树博蒋东旭宋昌鸽范秀平针灸推拿学院(45人) 孙伟张翠萍隋明庚田超孙晓君李安春马洪举崔云龙陈晟刘丛丛宫宝杰王俊磊任燕波赵慧魏宝王燕孔东杨晓琳董保兴战永亮杨然李婷赵兰风路亮王黎明杜辉刘团辉安增亮张永光胡晓刘敬军季友山徐德科王伟李斌丛竼李喜宾朱振明刘志玲于保金钱新新徐远建舒大青卢加庆王颜华 护理学院(34人) 乔海燕刘娜娜潘同慧王娇滕宏宇王建杨素娟王若维徐婧陈明月盛岩徐晓芝张伟辛永亮柏庆宁张霞魏淑军姚菲李安娜蒲欣薛明玥刘瑜李娅娜许庆超国焕甄淑娟王开海王艳芳单晓玲何晓彬王雪王丽孙晓华孙亚男 人文社科学院(9人) 刘广勇刘银平赵鹏杨银霞陈强强范海楠董琛曲平刘来彪 外国语学院(5人) 王肖婷董晓茹毛莎莎刘麒刘婷婷乔佳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1)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注射剂(附滴眼剂) 一、选择题 【A型题】 1.注射剂按下列给药途径,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 A.肌肉注射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穴位注射 E.静脉注射2.供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pH值应为 A.酸性 B.偏酸性C.中性 D.偏碱性 E.碱性 3.在下列有关热原检查法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法定检查方法为家兔致热试验和鲎试验法 B.鲎试验法比家兔试验法更灵敏 C.鲎试验法操作简单,结果迅速可靠 D.鲎试验法特别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原控制 E.鲎试验法对一切内毒素均敏感,可代替家兔试验法 4.注射用油的精制方法应为 A.除臭→脱水→中和→脱色→灭菌 B.脱水→除臭→中和→脱色→灭菌 C.中和→除臭→脱水→脱色→灭菌 D.中和→脱色→脱水→除臭→灭菌 E.脱色→脱水→除臭→中和→灭菌 5.下列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 A.吐温-80 B.月桂醇硫酸钠 C.硬脂酸钾 D.鲸蜡醇硫酸钠 E.硬脂醇硫酸钠 6.适用于注射剂偏碱性药液的抗氧剂应为 A.焦亚硫酸钠 B.亚硫酸氢钠 C.硫脲D.硫代硫酸钠 E.抗坏血酸7.为防止注射剂中药物氧化,除加入抗氧剂、金属络合剂外,可在灌封时向安瓿内通入 A.O2B.N2 C.Cl2 D.H2 E. O 2 CH2 8.在下列注射剂常用的抑菌剂中,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止痛作用的应为

E.硝酸苯汞 9.用水醇法制备中药注射剂时,为除去中药注射用原液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应将含有醇量调整为 A.45% B.55% C.65%D.75% E.85% 10.当归注射剂的制备宜选用 A.渗漉法 B.蒸馏法C.双提法 D.水醇法 E.醇水法 11.注射剂最显著的优点为 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C.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D.可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E.比较经济 12.注射用水从制备到使用不得超过 A.5h B.10h C.12h D.10h E.20h 13.在水中溶解度低或为了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可制成 A.粉针剂 B.注射用片剂 C.水溶性注射剂 D.乳浊型注射剂E.混悬型注射剂 14.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 A.粉针剂 B.注射用片剂 C.水溶性注射剂 D.乳浊型注射剂 E.混悬型注射剂 15.热原的主要成分是 A.胆固醇 B.生物激素 C.磷脂 D.脂多糖 E.蛋白质 16.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 A.澄清滤过法 B.电渗析法 C.反渗透法D.蒸馏法 E.离子交换 法 17.下列能彻底破坏热原的的是 A.60℃加热120min B.100℃加热60min C.150℃加热30min D.180℃ 加热30min E.250℃加热30min

毕业证编号与学校编号查询,很全的列表没有找不到的哦

毕业证编号与学校编号查询,很全的列表没有找不到的哦10378 安徽财贸学院编号 10379 宿州师范专科学校编号 10380 巢湖学院编号 10381 淮南师范学院编号 10383 铜陵学院编号 10384 厦门大学编号 10385 华侨大学编号 10386 福州大学编号 10388 福建工程学院编号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编号 10390 集美大学编号 10392 福建医科大学编号 10393 福建中医学院编号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编号 10395 闽江学院编号 10397 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编号 10398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编号 10399 泉州师范学院编号 10402 漳州师范学院编号 10403 南昌大学编号

10404 华东交通大学编号10405 东华理工学院编号10406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编号10407 南方冶金学院编号10408 景德镇陶瓷学院编号10410 江西农业大学编号10411 江西医学院编号10412 江西中医学院编号10413 赣南医学院编号10414 江西师范大学编号10416 上饶师范学院编号10417 宜春学院编号 10418 赣南师范学院编号10419 井冈山师范学院编号10420 抚州师范专科学校编号10421 江西财经大学编号10422 山东大学编号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编号10424 山东科技大学编号10426 青岛科技大学编号10427 济南大学编号

10429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编号10430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编号10431 山东轻工业学院编号10433 山东理工大学编号10434 山东农业大学编号10435 莱阳农学院编号10438 潍坊医学院编号10439 泰山医学院编号10440 滨州医学院编号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编号10442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编号10443 济宁医学院编号10444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编号10445 山东师范大学编号10446 曲阜师范大学编号10447 聊城大学编号 10448 德州学院编号 10449 滨州师范专科学校编号10451 烟台师范学院编号10452 临沂师范学院编号10453 泰山学院编号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_2

中药士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1.GMP: 2.超声波提取法: 3.固体分散体: 4.置换价: 5.分散片: 6.药物配伍变化: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用于医疗和预防需要的形式,称为()。 2、非处方药简称()。 3、D值定义为在一定灭菌温度下被灭菌物体中微生物数减少()所需要的时间。 4、热压灭菌法是最可靠的()灭菌方法,采用115℃温度时,所需灭菌时间为()。 5、研磨混合不宜用于具吸湿性和()成分的混合。 6、《中国药典》规定,施于眼部的散剂应通过()筛。 7、冷冻干燥的原理是将药液先()成固体,然后适当调节温度和压力使其()。 8、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大小取决于其分子结构中()基团和()基团的多少。 9、静脉注射用混悬液中99%以上的微粒粒度应在()以下。 10、软膏基质对药物亲和力大,药物的“皮肤/基质”分配系数(),对药物吸收不利。 11、在制备片剂时,淀粉浆可用作()剂,而淀粉可用作()剂和()剂。 12、气雾剂由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四部分组成。 13、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有水溶性、()和()。 三、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那项不是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 A、液滴的大小 B、冷却剂的温度 C、药物的重量 D、液滴与冷却剂的密度差 2、下列各种规格的空胶囊,容积最大的是()。 A、4号 B、2号 C、1号 D、0号 3、凡士林为软膏剂基质,为了改善其吸水性常加入()。 A、石蜡 B、乙醇 C、羊毛脂 D、甘油

4、可形成浊点的表面活性剂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 B、溴汴烷铵(新洁尔灭) C、卵磷脂 D、聚山梨酯类(吐温类) 5、O/W型乳剂的乳化剂HLB值一般在()。 A、 5~20之间 B、7~9之间 C、8~16之间 D、3~8之间 6、内服药酒制备时不能加入()。 A、蒸馏酒; B、乙醇; C、蜂蜜; D、着色剂; 7、下列PH环境中苯甲酸防腐作用最好的是()。 A、 PH3 B、PH5 C、PH7 D、PH9 8、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A、GLP B、GMP C、药典 D、药品管理法 9、下列添加剂中可作为片剂干燥粘合剂的是()。 A、微粉硅胶 B、滑石粉 C、硬脂酸镁 D、微晶纤维素 10、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 A、药材粉碎度 B 浸提温度 C、浓度梯度 D 浸提时间 四、多选(每小题2分,共12分) 1、压片之前制颗粒的目的有()。 ①增加物料的流动性②使休止角增大③防止粉末分层④增加吸附和容存的体积⑤防止粉尘飞扬及被器壁吸附 2、中药糖浆剂的配制方法有()。 ①热溶法②混合法③稀释法④冷溶法⑤分散法 3、注射剂中常用的PH调整剂有()。 ①硫酸②盐酸③硝酸④枸橼酸⑤氢氧化钠 4、用作黑膏药基质原料的有()。 ①甘油②植物油③红丹④聚乙烯醇⑤橡胶 5、下列可选作栓剂吸收促进剂的有()。 ①聚山梨酯类②蜂蜡③氮酮④胆酸类⑤硬脂酸 6、下列丸剂中,可采用泛制法制备的是()。 ①水蜜丸②水丸③糊丸④蜡丸⑤微丸 五、改错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制剂中含有10%乙醇(ml/ml)即有防腐作用。() 2、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含水量不得超过5%。()

题库试题--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中药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哪是正确的 A.药品与药物在实质上没有区别 B.剂型与制剂在实质上没有区别 C.成药与中药在实质上没有区别 D.<部颁标准>,<中国药典>均具有法律约束 力 E.<国际药典>对各国的药品管理无直接法律约束力. 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中,()是研究在患者身上合理用药以防病治病的一门学科, A、生物药剂学 B、物理药剂学 C、临床药学 D、工业药剂学 E、药动学 3.过去的"前堂后坊"是生产、供应中药饮片几中成药的场所。"前堂"即现代的:() A、加工部B 、制剂部C、调剂部D、销售部 4.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不包括: A、药动学 B、工业药剂学 C、临床药学 D、方剂学 E、生物药剂学 5.现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物理药剂学 B、临床药学 C、药动学 D、工业药剂学 E、药理学 6.药厂生产的制剂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A、疗效确切 B、稳定性好 C、技术资料完整 D、有一定的检验方法 E、应用广泛 7.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所研究的内容包括: A、现代科学技术B 、中药药理论C、生产技术D、配制理论E、质量控制 8.皮肤疾患一般宜采用的剂型包括: A、糊剂B、栓剂C、条剂 D、巴布剂E、软膏 9.对于药物作用需要持久、延缓者适宜采用()剂型 A、丸剂B、混悬型注射剂C、舌下 片D、气舞剂E、膏药 10.对急症患者,宜选用的剂型有: A、汤剂B、注射剂C、气雾剂 D、片剂E、口服剂 11.治疗血吸虫病的酒石酸锑钾,制成(),可大大减轻呕吐等副作用 A、口服液B、舌下片C、注射剂 D、缓释片E、肠溶片 12.下列剂型中,()不属于长效制剂 A、丸剂B、缓释片剂C、舌 下剂D、膏药E、混悬型注射剂 13.下列哪一项不是对药物制剂的要求: A、疗效好B、显效快C、剂量 大D、副作用小 14.目前常用的中药剂型有: A、20多种B、30多种C、40多种D、50多种E、60多种 15.我国最早的一部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编写于()代 A、东汉B、西汉C、唐D、 宋E、元 16.()书中考证了古今度量衡,规定了汤、丸、散、 膏、药酒的制作常规,为近代制剂 工艺规程的雏形 A、《伤寒杂病论》B、《肘后备急方》C、《本草经集注》D、《千全翼方》E、《外台秘要》 17.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 A、《新修本草》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D、《黄帝内经》E、《本草经集注》 18.古代医药典籍中具有药典性质的有: A、《新修本草》B、《唐本草》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本草纲目E、《神农本草经》 19.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收载的药物剂 型近A、20种B、40种C、100种 D、1892种 20.能将药物导向靶区的新剂型包括: A、脂质体温表B、磁性微球剂C、静脉乳剂D、 前体药物制剂E、毫微型胶囊 21.促进药物溶解,提高吸收速度和药物成分稳定 性 的新技术有: A、微粉化B、微囊化C、固体分散法D、 β-环糊精包合E、微波干燥 22.以下剂型中属于液体剂型的包括: A、合剂B、冲剂C、露剂D、 膏滋E、胶剂 23.以下剂型中不属于固体记性的是: A、丸剂B、胶剂C、糊剂D、 散剂E、冲剂 24.以下剂型中属于固体剂型的包括 A、糊剂B、冲剂C、丸剂 D、烟剂E、合剂 25.按分散系统分类,合剂属于()剂型 A、真溶液类B、胶体溶液类C、乳浊液 类D、混悬液类E、固体分散体 26.按分散系统分类,甘油剂属于()剂型 A、真溶液类B、胶体溶液类C、乳浊液类 D、混悬类E、固体分散体 27.不属于胶体溶液类剂型的是: A、胶浆剂B、甘油剂C、火 棉胶剂D、涂膜 28.按剂型分散特征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合剂和洗剂属混悬液类B涂膜剂属胶体溶液 类C、醑剂属乳浊液类D、散剂属固体分散体类 E、芳香水剂属真溶液类 29.属真溶液类型的剂型有: A、芳香水剂B、溶液剂C、合剂 D、甘油剂E、搽剂 30.含漱剂是属于()给药的剂型 A、呼吸道 B、胃肠道 C、粘膜 D、皮肤 E、注射 31.属于粘膜给药的剂型是 A、糊剂 B、烟剂 C、吹入剂 D、搽剂 E、洗剂 32.皮肤给药剂型不包括: A、膏药 B、洗剂 C、搽药 D、离子透入剂D、 滴鼻剂 33.属于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吸入剂 B、滴眼剂 C、舌下剂 D、含化剂 E、 酒剂 34.粘膜给药的剂型包括 A、滴眼剂 B、舌下剂 C、栓剂 D、膜剂 E、含 化剂 3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部颁药品标准》性质与《中国药典》相似 B、 《部颁药品标准》与《中国药典》都具有法律约 束力C、《部颁药品标准》一般采用药典一部的体 例、凡例和附录D、《部颁药品标准》由政府颁布 实行E、《部颁药品标准》修订各品种标准是,以 《中国药典》为准绳 36.中西药剂工作都必须遵从的工作依据包括: A、药典 B、各级药品标准 C、处方 D、质量标 准E、制剂规范 37.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药典的概念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D、《本草纲目》 38.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中国药典》从77 年版起分一、二部 B、现《中 国药典》最新版是2000 版 C、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 D、要点中索引设有中 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拉丁名索引和拉丁学名 索引 E、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已出版七版药典 39.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 A、B .P B、C.P C、U.S.S.P D、U.S.P 40.药典是由()颁布的,具有法律约束力 A、卫生部 B、卫生部生物制品药品检定所 C、国 务院D、医学科学院 41.我国药典分两部自哪一年开始 A、1953 年版 B、1963 年版 C、1970 年版 D、 1977 年版E、1985 年版 42.《中国药典》中附录包括的内容有 A、各种检测法 B、制剂通则 C、指示剂 D、本 药典采用的法则什量单位E、本药典各术语含义 43.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 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 典B、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C、药典具有法律约束 力D、药典每隔几年修订一次E、药典在保证人民 用药有效、安全,促进药物研究生产上起到重大 作用 44.下列中()属于药典 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B、《神农本草经》 C、 U.S.P D、G.PE、J.P 4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由 () 组织编写并颁布施行 A、国家卫生部B、各省市自治区卫 生厅C、药物监督管理局D、政府 4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何时开始施行 A、1984.9.20B、1985.7.1C、1 987.4.15D、1985.10.2E、198 6.7.1 47.《中药新药研究指南》不包括()指南 A、中药学B、药剂学C、药理学D、 毒理学 48.下列哪一个无法律效应 A、药典B、部颁标准C、制剂汇编 D、制剂规范 49.某以中药为原料的药品标签上写有"黑卫药准 字 (1984)026号"的字样,其应属于()概 念 A、中药B、成药C、方剂D、中成药 E、制剂 50.以下属于新药范畴的有: A、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B、改变给药途径的药 品C、改变剂型的药品D、增加新适应证的药品 51.我国新修订的GMP施行日期为 A、1992.2.18B、1993.2.16C、 1993.4.5D、1994.5.5E、1993. 6.7 52.粉针剂的分装、压塞适宜在()级洁净厂 A、100B、500C、1000D、10 000E、5000 53.GMP的基本内容包括: A、厂房B、生产操作C、质量控制系统D、 销售记录E、不良反映报告 54.滴眼剂的配液要在()级洁净厂房生产 A、100B、1000C、10000D、1 00000E、500 55.以下GMP具有法律性质的包括: A、美国的GMPB、瑞典的GMPC、英国的 GMPD、日本的GMPE、WHO的GMP 56.100000级洁净厂房一般使用于()的生 产 A、注射用药品的配液B、片剂C、注射用药 品的滤过D、胶囊剂E、丸剂 1. ADE 2. C 3.C 4.D 5.ABCD 6.ABCDE 7.CDE 8.ADE 9.ABE 10.ABCE 11.D 12.C 13.C 14.C 15.D 16.C 17.C 18.ABC 19.B 20.ABCDE 21.ABCD 22.AC 23.C 24.BC 25.D 26.A 27.B 28.ABDE 29. ABD 30.C 31.C 32.E 33.E 34.ABCDE 35.ABCE 36.ABCE 37.D 38.A 39.D 40.C 41.B 42.ABC 43.ABCDR 44.ACDE 45.A 46.B 47.B 48.C 49.BDE 50.ABCD 51.B 52.A 53.ABCDE 54.C 55.ABD 56.BDE 二、填空题 1.按药剂生产和供应的特点,中药药剂工作包括() 和()两大部分 2.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知道,运用现代科 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与()等 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 第十章 注射剂

一、填空题: 1. 注射剂俗称 。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 。 2.注射剂中热原的检查方法包括 和 。 3.注射剂由 、 、 和特制的容器组成。 4. 是热原致热活性中心。 5. 2000版《中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为 。 6.等张溶液是指与 张力相等的溶液。 7.通常采用 和 来调整注射液的渗透压。 8.中药注射剂配料原料的形式有单体有效成分、 、总提取物。 9.注射剂的生产包括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 、灌封、 、质量检查和包装等步骤。 10.一般注射剂的配制到灭菌,应在 内完成。 11.一般1~5ml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 分钟,10~20ml 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 分钟,凡对热稳定的产品,也可采用 值应大于 。 灭菌方法。灭菌效果的F 12.眼部手术或眼外伤的滴眼剂宜制成 剂型,保证完全无菌且不允许采用 附加剂。 13.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有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和 。 14.一般注射剂,混悬颗粒应小于 ,15~20μm的颗粒应不超过10%。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其混悬颗粒应更小, 以下的颗粒应占99%。 15.供静脉注射用的乳剂的微粒大小一般应小于 。 二、判断题: 1.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 2.正常人血浆有一定渗透压,过高过低都会出现生理不适应,但调节等渗就可以避免。( ) 3.肌内注射需调整pH在 4.0~9.0之间。( ) 4.静脉注射或脊椎腔注射均不得加入抑菌剂。( )

5.三氯叔丁醇既可以用作止痛剂,又可以用作抑菌剂。( ) 6.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原水应采用阴床、阳床、混合床的顺序串联树脂。( ) 7.滴眼剂多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所以一般无需加入抑菌剂。( ) 8.血浆代用液可以维持血压或增加血容量故可以代替全血使用。( ) 9.乳浊液型注射剂用于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除了氯化钠与葡萄糖外,还可以选用甘油,山梨醇。( ) 三、单项选择题: 1.热原是指( ) A LPS B蛋白质复合物 C磷脂多糖 D LPS与蛋白质复合物 2.下列( )需要加入抑菌剂 A药物的灭菌溶液 B药物的灭菌粉末 C无菌操作眼用溶液 D脊椎腔注射液 3.Vc注射液中可应用的抗氧剂是( ) A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钠 B焦亚硫酸钠或硫酸钠 C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 4.下列( )论述是正确的 A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渗溶液 B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张溶液 C5%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 D5%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 5. 制备碳酸氢钠输液,需通入( )惰性气体 A不充气 B CO 2 C CO 2 或N 2 D N 2 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 5%(g/ml),它的作用是( ) A保湿剂 B增粘剂 C溶媒 D等渗液 7.眼药水与溶液型注射剂在质量要求方面相同点为( ) A pH值 B渗透压 C无菌性 D澄明度 8.关于输液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 )

中药药理学试题与答案(1~3)

中药药理学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活性较强的二醇类人参皂苷是( B ) A.Ra1 B.Rbl C.Rc D.Rg3 E.Rg1 2、能导致肾小管坏死的中药是( D ) A.马钱子 B.乌头 C.木通 D.雷公藤 E.大黄 3、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D ) A.人参B.当归C.附子D.枳壳E.白术 4、清热药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C ) A.中和内毒素 B.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C.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D.抑制内毒素的释放 E.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5、下述除哪项外,均是大黄止血的作用机理( D ) A.促进血小板聚集 B.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C.使受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 D.补充维生素K E、降低凝血酶Ⅲ活性 6、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C ) A.抗炎 B.解热 C.中枢兴奋 D.降低血压 E.抗溃疡 7、苦参对下列病原体有抑制作用( B ) A.疟原虫 B.滴虫 C.血吸虫 D.肠道阿米巴原虫 E.鞭虫 8、丹参扩张冠状动脉机理是(A) A.阻滞钙内流和钙调蛋白作用 B.促进钙内流 C.开放钙通道 D.开放钠通道 E.促NO生成 9、许多寒凉药具有哪项药理作用( E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 E.抗感染 10、延胡索总碱/左旋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的不正确描述是( C ) A.延胡索总碱具有镇痛作用 B.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 C.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弱于复方阿司匹林 D.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没有成瘾性 E.镇痛机制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1受体有关 11、不具有利胆保肝作用的中药是(A) A.苍耳子 B.柴胡 C.茵陈 D.大黄 E.栀子 12、三七的扩张血管的作用机理与以下哪项有关( D ) A.兴奋β2受体 B.阻断α受体 C.直接作用 D.阻Ca++内流 E.促NO释放 13、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是( D ) A.甘草甜素 B.秦艽 C.大黄 D.人参 E.芒硝 14、银杏内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 B ) A.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血小板cAMP B.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C.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TXA2合成 D.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E.促进PGI2生成 15、大多数补虚药增强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正确的描述是( C ) A.增加动物免疫器官重量 B.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C.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D.升高血白细胞 E.诱生干扰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除抗病原体外,清热药的_抗细菌毒素_、_解热__和影响免疫功能作用等也参与了抗感染。 2、五味子能明显诱导鼠肝微粒体_____ P450酶系____活性,增加______解毒___能力。 3、益母草中的有效成分益母草碱已被证明具有兴奋______子宫___的作用。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A

中药药剂学试卷及答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科教材) (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A1、A2 型题 1 ?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称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 制剂学 B.调剂学 C.药剂学 D.方剂学 E.临床药学 2?口服药品的卫生标准之一是大肠杆菌在每克(每毫升)制剂中(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 不得检出 B. 不得超过50个 C. 不得超过100个 D.不得超过500个 E.不得超过200个 3?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的洁净标准是(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二节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核心、记忆)级级级级级 4. 中药浓缩液直接制粒的方法是(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第四节制粒一般、记忆) A.挤出制粒 B. 高速搅拌制粒 C.喷雾干燥制粒 D.滚转法制粒 E.滚压法制粒 5. 通常所说的百倍散是指1份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量为(第五章散剂第二节散剂的制备核心、记忆) 份份份份份 6. 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 A.药材粒度 B.浸提温度 C.浸提时间 D.浓度梯度 E. pH值 7. 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 浸提核心、记忆) A.挥发油 B.叶绿素 C.生物碱 D.树脂 E. 有机酸 8. 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

的浸提核心、记忆)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铵 C.碳酸钠 D.碳酸钙 E.生物碱 9. 用下列方法提取时,能保持最大浓度梯度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 A. 浸渍法 B. 渗漉法 C. 煎煮法 D. 回流热浸法 E. 水蒸气蒸馏法 10. 下列干燥设备中利用热气流达到干燥目的的是(第七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第二节干燥核心、记忆) A. 鼓式薄膜干燥器 B. 微波干燥器 C. 远红外干燥器 D. 喷雾干燥器 E. 烘箱 11.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分类流浸膏属于(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 A. 水浸出剂型 B. 含醇浸出剂型 C. 含糖浸出剂型 D. 无菌浸出剂型 E. 酒浸出制剂 12.含人参等贵重药材的汤剂,该药材的处理方法是(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二节汤剂核心、记忆)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冲服13.下列液体药剂中,分散相质点最大的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 A.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B. 高分子溶液 C. 混悬型液体药剂D.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E. 溶胶型液体药剂14.可形成昙点的表面活性剂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 A.十二烷基硫酸钠 B. 溴苄烷铵(新洁尔灭) C. 卵磷脂 D.聚山梨酯类(吐温类) E.碱金属类 15.下面哪一种表面活性剂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 A.肥皂类 B.硫酸化物 C.氯苄烷铵(洁尔灭) D.磺酸化物 E.吐温-80 16. 下列注射剂中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 A. 肌内注射剂 B. 皮下注射剂 C. 皮内注射剂 D. 脊椎腔注射 E. 静脉注射剂 17?脊椎腔注射剂应使用不含有任何微粒的纯净水溶液,pH值控制的范围是(第十章注射 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 ?6 ?7 ?8 ?9 ?10 18.根据热原的基本性质,下述方法中能除去或破坏热原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二节热 原核心、记忆) A.用强酸强碱溶液浸泡容器C高温湿热灭菌30分钟C干热灭菌4小时 D.溶液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E.溶液用微孔滤膜滤过 19.下述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三)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制药卫生 一、选择题 【A型题】 1.在一定温度下灭菌,微生物死亡速度符合哪一级化学动力学方程A.M-M B.零级 C.二级D.一级 E.以上都不是2.采用紫外线灭菌时,最好用哪个波长的紫外线 A.286nm B.250nm 365nm D.265nm E.254nm 3.适用于滴眼液配液、滤过、灌封的生产环境空气净化级别为A.100级B.10000级 C.50000级 D.100000级 E.10级 4.下列不宜采用热压灭菌法灭菌的物品是 A.微孔滤膜B.蜜丸 C.口服液 D.输液剂 E.脱脂棉5.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 A.热压灭菌法 B.辐射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火焰灭菌法E.环氧乙烷灭菌法 6.含部分药材原粉的片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A.1000个 B.5000个 C.10000个 D.100个 E.20000个 7.100级洁净厂房适合于生产下列哪种剂型 A.片剂 B.颗粒剂 C.口服液 D.胶囊剂E.粉针剂8.对热压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 A.灭菌效力很强 B.不适用于手术器械及用具的灭菌 C.用湿饱和蒸汽杀灭微生物 D.大多数药剂宜采用热压灭菌 E.通常温度控制在160~170℃ 9.滑石粉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空气灭菌 B.滤过除菌法 C.火焰灭菌法 D.热压灭菌法 E.流通蒸汽灭菌法

10.为确保灭菌效果,热压灭菌法要求F0值为 A.F0=8 B.F0=8~12 C.F0=8~15 D.F0=20 E.F0=23 11.用具表面和空气灭菌应采用 A.滤过除菌法B.紫外线灭菌法 C.热压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干热空气灭菌法 12.不含药材原粉的固体制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A.5000个 B.100个C.1000个 D.10000个 E.2000个 13.能滤过除菌的是 A.超滤 B.砂滤棒 C.C4垂熔玻璃滤器 D.聚氯乙烯滤器 E.0.65μm微孔滤膜 14.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 A.滤过除菌法 B.UV灭菌法 C.煤酚皂溶液灭菌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高速热风灭菌法 15.不能作为化学气体灭菌剂的是 A.乙醇 B.过氧醋酸 C.甲醛 D.丙二醇 E.环氧乙烷 16.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或除去物体上或介质中的所有微生物及芽胞的方法为A.无菌操作 B.防腐 C.消毒 D.抑菌E.灭菌 17.下列叙述滤过除菌不正确的是 A.加压和减压滤过均可采用,但加压滤过较安全 B.滤材孔径在0.2μm以下,才可有效地阻挡微生物及芽胞的通过 C.本法同时除去一些微粒杂质 D.本法属物理灭菌法,可机械滤除活的或死的细菌 E.本法适用于多数药物溶液,但不适于生化制剂 18.在某一温度,杀死被灭菌物中90%的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用什么表示A.t0.9 B.F值 C.1gD D.Z值E.D值 19.下列物品中,没有防腐作用的是 A.20%乙醇B.1%吐温-80 C.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D.30%甘油 E.苯甲酸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选择):第十章散剂药剂

第十章散剂 习题 选择题 【A型题】 1.《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内服散剂应是 A.最细粉 B.细粉 C.极细粉 D.中粉 E.细末2.在倍散中加色素的目的是 A.帮助判断分散均匀性 B.美观 C.稀释 D.形成共熔物 E.便于混合 3.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少于95%的规定是指 A.单散 B.外用散剂 C.儿科用散剂 D.内服散剂 E.倍散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不应采用容量法分剂量 B.倍散用于制备剂量小的散剂 C.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时,应先将其共熔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合 D.散剂含少量液体组分时,可利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 E.液体组分量大时,不能制成散剂 5.外用散剂应该有重量为95%的粉末通过 A.5号筛 B.6号筛 C.7号筛 D.8号筛 E.9号筛6.《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儿科和外用散剂应是 A.最细粉 B.细粉 C.极细粉 D.中粉 E.细末7.散剂按水份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Ⅺ B)测定,除另有规定外,水份不得超过 A.5% B.6% C.7% D.8% E.9% 8.通常所说百倍散是是指1份重量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重量为A.1000份 B.100份 C.99份 D.10份 E.9份9.单剂量包装的散剂,包装量在1.5g以上至6g的,装量差异限度为A.±15% B.±10% C.±8% D.±7% E.±5%

10.制备含毒性药物散剂,剂量在0.01g以下时,应该配成A.5倍散 B.10倍散 C.20倍散 D.50倍散 E.100倍散 11.制备10倍散可采用 A.配研法 B.套研法 C.单研法 D.共研法 E.加液研磨法 12.下列不是散剂特点的是 A.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 B.口腔和耳鼻喉科多用 C.对创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 D.分剂量准确,使用方便 E.易吸潮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13.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分剂量常用 A.容量法 B.重量法 C.估分法 D.目测法 E.二分法 14.用酒渍或煎汤方式服用的散剂称为 A.倍散 B.单散 C.煮散 D.内服散 E.外用散15.散剂的制备工艺是 A.粉碎→混合→过筛→分剂量 B.粉碎→混合→过筛→分剂量→包装 C.粉碎→混合→过筛→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D.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 E.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16.散剂混合时常用 A.打底套色法 B.等量递增法 C.单研法 D.共研法E.加液研磨法 17.下列关于散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挥发性药物也可制成散剂 B.适合于刺激性强的药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