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资料

设计资料

设计资料
设计资料

一.机床电气系统运动方案

机床电气系统是控制机床各部分的工作,协调完成机床加工任务的核心部分,它由大量继电器构成复杂的逻辑控制电路,通过接受由操作面板及机床各部分位置开关传来的信号经硬件逻辑运算,确定并控制机床的状态。机床的运动系统可分为:

(1)主轴驱动系统,对主轴的控制。

(2)进给系统,各个坐标轴的控制,包括各坐标轴伺服电机速度、位置控制。(3)刀具库(对于数控车床指电动刀架)、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等辅助功能的控制。

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如图1-1所示。

图1-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

1、数控车床:CK6140数控车床

车床的主要技术规格:

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 400mm

横滑板上最大回转直径 160mm

最大加工长度800mm

刀架行程

横向行程 205mm

纵向行程 810mm

主轴孔通过最大棒料直径 60mm

主电机功率 27kw

主轴箱变速级数 2

级比 4.15

主轴转速(无级)Ⅰ级 7-800r/min

Ⅱ级800-3150r/min

最大进给速度 10m/min

刀架快速移动速度 10m/min

最大进给力

纵向 800N

横向 5000N

刀架

刀具数量 4

换刀时间 2.0

尾座套筒压紧力 90000N

尾座套筒直径85

尾座套筒行程 110

1. 机床主轴伺服系统的设计

1.1 概述

主轴驱动系统就是在系统中完成主运动的动力装置部分。它带动工件或刀具作相应的旋转运动,从而能配合进给运动,加工出理想的零件。

机床的主轴驱动和进给驱动有较大的差别。机床主轴的工作运动通常是旋转运动,不像进给驱动需要丝杠或其他直线运动装置往复运动。数控机床通常通过主轴回转与进给轴的进给实现刀具与工件的快速的相对切削运动。随着刀具计数、生产技术、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主轴驱动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现代数控机床对主轴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调速范围宽

为保证加工时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以获得最佳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特别对于具有自动换刀功能的数控加工中心,为适应各种刀具、工序和材料的加工要求,对主轴的调速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主轴能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根据数控系统的指令自动实现无级调速,并减少中间传动环节。

2.恒功率范围要宽

要求主轴在调速范围内均能提供所需的切削功率,并尽可能在调速范围内提供主轴电机的最大功率。由于主轴电机与驱动装置的限制,主轴在低速段均为恒转矩输出。为满足数控机床低速、强力切削的需要,常采用分段无级变速的方法(即在低速段采用机械减速装置),以扩大输出转矩。

3.具有四象限驱动能力

要求主轴在正、反向转动时均可进行自动加、减速控制,并且加、减速时间要短。目前一般伺服主轴可以在1S内从静止加速到6000r/min。

4.具有位置控制能力

即进给功能(C轴功能)和定向功能(准停功能),以满足加工中心自动换刀、刚性攻丝、螺纹切削以及车削中心的某些加工工艺的需要。

1.1.1 主轴驱动变速的三种形式

1.主轴电动机齿轮换档,

目的在于降低主轴转速,增大传动比,放大主轴功率以适应切削的需要;

2.主轴电动机通过同步齿形带或皮带驱动主轴,

该类主轴电动机又称宽域电机或强切削电动机,具有恒功率宽的特点。由于无需机械变速,主轴箱内省却了齿轮和离合器,主轴箱实际上成了主轴支架,简化了主传动系统,从而提高了传动链的可靠性。

3.电主轴

1.1.2调速的主要指标

1、调速范围:

2、调速的平滑性: 一般的变频调速系统应该小于或等于0.3r/min

1.2 交流主轴驱动装置的特性

早期的数控机床多采用直流主轴驱动系统,为使主轴电动机能输出较大的功率,所以一般采用它激式的直流电动机。为缩小体积,改善冷却效果,以免电动机过热,常采用轴向强迫风冷或热冷管冷却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微电子技术、交流调速计数、现代控制理论等有了很大发展,同时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如大功率晶体管GTR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以及IPM 智能模块不断成熟并应用与交流驱动系统,并可实现高转速和大功率主轴驱动,其性能已达到和超过直流驱动系统的水平。交流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采用全封闭罩壳,防灰尘和防污染性能好,因此,现代数控机床90%都采用交流主轴驱动系统。

主轴驱动系统包括主轴驱动器和主轴电动机。数控机床主轴的无级调速则是由主轴驱动器完成。主轴驱动系统分为直流驱动系统和交流驱动系统,目前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多采用交流主轴驱动系统即交流主轴电动机配备变频器或主轴伺服驱动器。

2.伺服驱动进给系统设计

2.1 概述

伺服控制系统是联接数控系统与机床的枢纽,其性能是影响数控机床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加工效率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机床进给伺服系统主要由伺服驱动控制系统与机床进给机械传动机构两大部分组成。对于数控机床伺服控制系统,按其反馈信号的有无,分为开环和闭环两种位置控制方式。位置控制系统是由伺服驱动器中的位置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位置检测及反馈控制等各部分组成。开环位置控制不需要位置检测及反馈,闭环位置控制需要位置检测及反馈。位置控制反馈能够精确地控制机床运动部件的运动,快速而准确地跟踪指令运动。

根据其位置检测信号所取的位置不同,它又分为半闭环与全闭环两种。所谓半闭环控制系统即采取的反馈检测元件是与伺服电机同轴连接地旋转编码器,其直接与伺服电机转子后部相连接,与伺服电机构成一体。因为编码器不能直接反映机床各个进给轴的实际位置,而是反映电机的旋转速度和圈数。此种控制方式的机床其机械运动部分(如传动丝杠和工作台)的机械误差没有因反馈而获得改善。但是对于这些机械误差,可以在CNC 系统中通过反向间隙补偿和螺距误差

Min N max/a =1

+-==∑i i n N N

补偿来大大减小,所以使用这种控制方式的机床也可达到很高的精度。对于全闭环系统需要采用直线位置检测装置,现在生产中多用光栅尺或磁尺作为全闭环系统的位置检测装置。

2.1.1 伺服驱动进给系统概念

伺服驱动进给系统是CNC 装置跟机床的联系环节。CNC 装置发出的控制信息通过进给驱动系统,转换成坐标轴的运动,完成程序所规定的操作。进给驱动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进给驱动系统的作用可归纳如下:

(1)放大CNC 装置的控制信号,具有功率输出的能力;

(2)根据CNC 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对机床移动部件的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 2.1.2 数控车床对伺服驱动进给系统的要求

1.调速范围要宽

调速范围n r 是指进给电动机提供的最低转速min n 和最高转速max n 之比,即

min max /n r n n 。

在各种数控机床应用中,由于加工用刀具、被加工材料、主轴转速以及零件加工工艺要求不同,为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最佳切削条件,要求进给驱动系统必须具有足够宽的无级调速范围(通常大于1:10000),尤其在低速(如转速小于0.1r/min )时,要仍能平滑运动而无爬行现象,

2.定位精度高

使数控机床加工零件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减少废品率;就决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问题;解决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问题,缩短制造周期等。因此,要求进给驱动系统具有较好的静态特性和较高的刚度,从而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以保证机床具有较小的定位误差与重复定位误差(目前进给伺服系统的分辨率可达到1μm 或0.1μm ,甚至0.01μm ),同时进给驱动系统要有较好的动态性能,以保证机床具有较高的轮廓跟随精度。

3.有足够的传动刚性和较高的速度稳定性 4.快速响应,无超调

为了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加工质量,除了要求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外,还要求有良好的快速响应特性,即要求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因为数控系统在启动、制动时,要求加、减加速度足够大,以缩短进给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减小轮廓过渡误差。

5.低速大扭矩,过载能力强

一般来说,伺服驱动器具有数分钟甚至半小时内1.5倍以上的过载能力,在短时间内可以过载4-6倍而不损坏。

6.可靠性高

要求数控机床的进给驱动系统可靠性高,工作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适应能力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3.数控车床中的辅助装置及其功能

1、刀具自动交换装置

刀具自动交换装置可分为两种,即转塔式和刀库式。

转塔式刀具交换装置又分为回转刀架和转塔头。回转刀架主要应用于数控车床和数控车削加工中心,转塔头主要应用于数控钻、镗、铣床中。

刀库式刀具交换装置又分为刀具与主轴之间直接换刀和用机械手配合刀具库换刀。刀库式刀具交换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工中心中,刀具与主轴之间直接换刀与用机械手配合刀具库换刀其主要区分在于刀库的容量不同,用机械手配合刀具库换刀装置的容量较大,而刀具与主轴之间直接换刀的刀库容量受限。它们只是机械运动的方式不同。刀库的选择主要根据机床加工工艺范围和机床的特点,确定刀库容量和自动换刀装置类型。

CK6140数控车床,作为普通型数控车床根据其加工工艺选用四工位电动刀架。刀架的转位控制数控程序中的T指令来控制刀架的旋转。

2、液压系统

CK6140数控车床中的液压和气动系统主要作用为:

a.控制液压油缸或气缸的前后运动实现卡盘夹紧或放松工件的动作。

b.控制尾座中的缸体实现尾座前进或后退动作。

3、润滑系统

CK6140数控车床中的润滑系统为对机床导轨、滚珠丝杠等的润滑。润滑形式有电动间歇润滑泵和定量式集中润滑泵。

4、冷却系统

数控机床的冷却系统主要包括用于在切削过程中的冷却刀具和工件,同时也起冲屑作用。为了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冷却泵打出的切削液需通过刀架或主轴前端的喷嘴喷出直接冲向刀具与工件的切削发热处。到充分冷却。冷却泵的开启与停止由数控程序中的辅助M指令控制,通常用M08、M09来分别控制,在数控系统的控制面板上也可通过面板上的冷却泵启动与停止按钮在手的方式下控制。

5、尾座

数控车床尾座一般是在加工时对工件起辅助支撑作用,它由尾座体和尾座套筒两部分组成。尾座体可在床身上移动和固定。尾座套筒前安装顶针,套筒可以自动伸出和缩回,实现顶尖对工件的支撑作用。

第二章数控车床主要控制电路设计

2.1 数控车床常用电气元件

1.低压断路器

低压断路器又称为自动空气开关,是将控制和保护的功能合为一体的电器。它常作为不频繁接通和断开的电路的总电源开关或部分电路的电源开关,当发生过载、短路或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有效地保护串接在他后面的电器设备,并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更换零部件。

(1)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图2-1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外形图、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由手柄、操作机构、脱扣装置、灭弧装置及触头系统组成,均安装在塑料外壳内组成一体,如图2-1所示。

机床作为配电、电动机的过载及短路保护用,亦可作为线路不频繁转换及电动机不频繁启动之用。

(2)小型断路器如图2-2所示

图2-2 小型断路器外形图、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机床作为过载、短路保护,同时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不频繁的通断电器装置和照明线路。

2.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地接通或分断电路带有负载(如电动机)的自动控制电器。接触器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灭弧装置及其他部件四部分组成。如图2-3(a)、2-3(b)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当线圈通电后,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衔铁吸合。衔铁带动触点系统动作,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反作用弹簧力的作用下释放,触点系统随之复位。

按其主触点通过电流的种类不同,可分为直流、交流两种。机床上应用最多的是交流接触器。

图2-3(a) 交流接触器外形图

图2-3(b) 交流接触器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3.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的电器。继电器的输入信号可以是电流、电压、等电量,也可以是温度、速度、等非电量,输出为相应的触点动作。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输入信号的性质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1)电磁式继电器,如图2-4(a)、2-4(b)所示

图2-4(a)电磁继电器外形图

图2-4(b)电磁式继电器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电磁式接触器相似,也是有电磁机构、触点系统和释放弹簧等部分组成。根据外来信号(电压或电流)实衔铁产生闭合动作,从而带动触点动作,使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实现控制电路的状态改变。但是,继电器的触点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

由于电磁式继电器具有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故在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

电磁式继电器按吸引线圈电源种类不同,有交流和直流两种。按功能分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

(2)时间继电器 如图2-5所示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用来实现触点延时接通或断开的控制电器,按其动作原理与构造不同,可分为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和晶体管式等类型。机床控制电路中应用较多的是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也获得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数控机床中一般由计算机软件实现时间控制,而不采用时间继电器方式来进行时间控制。

触点

(i)瞬时常闭 触点 (h)瞬时常开 常闭触点

(g)延时闭合 常开触点 (f)延时断开 常开触点(e)延时断开 常开触点

(d)延时闭合

(c)断电延时线圈

(b)通电延时线圈

(a)线圈一般符号KT

KT

KT KT

KT

KT

KT KT

图2-5 时间继电器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3)热继电器 如图2-6(a)、2-6(b)所示

图2-6(a) 热继电器外形图

图2-6(b) 热继电器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保护电器。热继电器由发热元件(电阻丝)、双金属片、传导部分和常闭触点组成,当电动机过载时,通过热继电器中发热元件的电流增加,使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带动常闭触点动作。热继电器用于电动机的长期过载保护。

(4)固态继电器如图2-7所示

图2-7 固态继电器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固态继电器,简称SSR,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新型无触点继电器。固态继电器使用晶体管或可控硅代替常规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而在前级中与光电隔离器融为一体。因此,固态继电器实际上是一种带光电隔离器的无触点开关。

4.变压器

变压器是一种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换成频率相同但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静止电器。

(1)机床控制变压器如图2-8(a)、2-8(b)所示

机床控制变压器适用于频率50Hz~60Hz,输入电压不超过交流660V的电路。常作为各类机床、机械设备中一般电器的控制电源和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局部照明及指示灯的电源。

图2-8(a) 机床控制变压器外形图

图2-8(b) 双绕组变压器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2)三相变压器如图2-9(a)、2-9(b)所示

在三相交流系统中,三相电压的变换可用三台单相变压器也可用一台三相变压器来实现。从经济性和缩小安装体积等方面考虑,可优先选择三相变压器。在数控机床中三相变压器主要是给伺服驱动系统供电。

图2-9(a) 三相变压器外形图

图2-9(b) 三相变压器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5.直流稳压电源如图2-10(a)、2-10(b)所示

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是将非稳定交流电源变成稳定直流电源。

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需要稳压电源给驱动器、控制单元、直流继电器、信号指示灯等提供直流电源。

图2-10(a) 开关电源外形图

图2-10(b) 直流稳压电源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6.熔断器

熔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最简单的有效的保护电器。在使用时,熔断器串接在所保护的电路中,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它的熔断体能自动迅速的熔断,从而切断电路,使导线和电气设备不致损坏。

熔断器主要由熔断体(俗称保险丝)和熔座(俗称保险座)两部分组成。如图2-11(a)、2-12(b)所示。

图2-11(a) 熔断器及熔断隔离器外形图

图2-11(b) 熔断器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7.开关电器

(1)行程开关如图2-12(a)、2-12(b)所示

行程开关是根据运动部件位置而切换电路的自动控制电器,用来控制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行程大小或位置保护。

图2-12(a) 行程开关外形图

图2-12(b) 行程开关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2)接近开关如图2-13(a)、2-14(b)所示

接近开关是非接触式的监测装置,当运动着的物体接近它到一定距离范围内,就能发出信号。

从工作原理看,接近开关有高频振荡型、感应电桥型、霍尔效应型、光电型、永磁及磁敏元件型、电容型、超声波型等多形式。

图2-13(a) 接近开关外形图

图2-13(b) 接近开关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

2.2 380V 强电控制回路

41/01/B8

01/02/B2

W

V U +M-M1

M 3 ~

+T-KM3

+T-RC2

W 1

V 1

U 1

6

425

316

4

2

531+T-KM2

W 11

V 11

U 11

201

14

10013L3

L2L1+T-QF3

246

3X 1.5m m B K

135

3X 1.5m m B K

+T-RC1

+T-KM1

+M-TC1

2KVA

380VAC/220VAC

T 1

S 1

R 1

T 2

S 2

R 2

6425

31

3X 1m m B K

+T-QF1

6

425

31

3-AC380V 50Hz

+T-QF2

图2-14 380V 强电回路(a)

图2-14为数控车床的主电路的一部分,也是机床的动力电路,断路器QF1为机床电源的总开关,亦用来对整个动力线路进行过载及短路保护,交流接触器KM2和KM3采用互锁连接用来控制主轴电动机M1的正反转,断路器QF3作为主轴电动机的过载及短路保护;伺服变压器TC1是将交流380V 电压转换为交流220V 电压给伺服模块供电,QF2作为伺服强电的过载及短路保护,KM3用作开关控制,灭弧器RC1、RC2用来保护交流接触器的主触点,防止当主触点断开时,在动、静触点间产生强烈电弧,烧坏主触点。

图2-15为数控车床的主电路的另一部分,断路器QF4和QF5分别作为冷却电机和刀架电机的过载及短路保护;交流接触器KM6用来控制冷却电动机M2的启动和停止,KM4和KM5也是采用互锁电路控制刀架电机的M3的正反转,灭弧器RC3、RC4用来保护交流接触器的主触点,防止当主触点断开时,在动、静触点间产生强烈电弧,烧坏主触点。

02/01/C2

01/01/B9

X 14

100

13

2M 3 ~

+T-RC3

W 2

V 2

U 2

+M-M2

531W 21

V 21

U 21

2466

4

+T-KM6

3X 0.5m m B K

1

35+T-QF4

W

V U

+M-M3

M 3 ~

+T-KM5

+T-RC4

W 1

V 1

U 1

6

425

316

4

2531+T-KM4

W 31

V 31

U 31

X 30

14

20113+T-QF5

246

3X 0.5m m B K

135

5

图2-15 380V 强电回路(b)

典型电路控制分析:

实际生产中考虑到经济、高效、准确等因素,此次设计中采用了互锁电路控制实现主轴和刀架电动机的正反转,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可知,只要将电动机接到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根连线对调,即可使电动机反转。

图2-16 互锁控制线路

如图2-16所示,启动按钮SB2、SB3使用复合按钮,复合按钮的常闭触点用来断开转向相反的接触器线圈的通电回路,两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KM1、KM2起互锁作用,即当一个接触器通电时,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另一个接触器线圈不能通电。

2.1 CK6140数控车床数控系统的选择

数控机床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地按给定的程序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数控系统是由程序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主轴驱动装置和进给驱动装置等组成的一个系统,习惯上又称为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系统。CNC主要工作内容为加工程序输入、译码、刀具补偿、进给速度处理、插补、位置控制、I/O处理、显示机床状态和诊断。现代CNC 装置采用了高速微处理器、高效CNC体统专用PLC、大容量存储器、接口芯片、串行总线等,通过CNC内嵌软件实现过去难以实现的许多功能,更加便于适应现代数控机床的复杂控制要求,适应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要求。

如图2-1CNC系统框图,但各个系统厂商的CNC系统结构各有不同,但基本原理大体一样。CK6140数控车床是我厂为扩大在珠三角与长三角我国两大经济区内为数众多的民营、私营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所开发的数控车床,电气设计的目标是满足这类企业对机床电气高可靠性,高稳定型,电气使用寿命长等要求。因此,CK6140选用的数控系统首要应具有的优点是高经济性也就是高性能价格比,其次此数控系统也应具有高度的通用性、比较丰富的数控功能、高可靠性、维修简单方便、系统结构紧凑高集成度、操作方便易学等优点。

依照CK6140数控车床的市场定位,本项目选择了FANUC oi数控系统:

FANUC 的CNC 系统0i-C/0i Mate-C 是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集成度的小型化系统。于2004年4 月在中国大陆市场上推出。该系统是基于16i/18i-B 的技术设计的,代表了目前常用CNC 的最高水平。使用了高速串行伺服总线(用光缆连接)和串行I/O 数据口,有以太网口。用该系统的机床可以单机运行,也可以方便地入网用于柔性加工生产线。和0i-B 一样,有提高精度的先行控制功能(G05 和G08),因此,非常适合于模具加工机床使用。

根据FANUC oi数控系统(车床系统)的基本规格,FANUC oi系统以满足CK6140数控车床对数控系统的要求。

FANUC oi数控系统具备以下优点:

64位CPU。

采用小型伺服电机和高分辨率编码器(131072脉冲/转)。

使用自动调谐系统,便于伺服设定,实现伺服调整的简易化。

使用MELSEC通用PLC开发工具(GX Developer改善PLC开发过程)。

采用紧凑的CNC机体(面板结构)和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通过总线

与CNC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位置控制。

FANUC oi operating mod block diagram

产品设计基础资料

产品设计基础资料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公司产品可分为自主开发设计产品和OEM类产品。 自主开发设计产品 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外观结构、功能方面有独到之处。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产品的成本,为公司创造最大的利润。自主开发设计产品包括公司自有品牌产品、帖牌产品、定制产品。 OEM产品 OEM原来是指由客户提供所有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制造商仅负责生产的模式。现在所讲的OEM其实已经包括ODM,即客户提供外观、对功能提出要求,制造商根据要求进行设计、生产产品。 OEM类产品尽可能按客户的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只有在客户的要求不合理的情况下,经与客户协商,在得到客户的同意下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设计。OEM类产品只有在得到客户的最终确认以及本公司能批量生产才表示整个开发过程完成。一、塑胶件 塑胶件设计时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对某些难以保证的地方,考虑到修模时给模具加料难、去料易,可预先给塑料件保留一定的间隙。 常用塑料介绍 常用的塑料主要有ABS、AS、PC、PMMA、PS、HIPS、PP、POM等,其中常用的透明塑料有PC、PMMA、PS、AS。高档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ABS+PC;显示屏采用PC,如采用PMMA则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中底挡电子产品大多

使用HIPS和ABS做外壳,HIPS因其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逐步有取代ABS的趋势。 常见表面处理介绍 表面处理有电镀、喷涂、丝印、移印。ABS、HIPS、PC料都有较好的表面处理效果。而PP料的表面处理性能较差,通常要做预处理工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模内转印技术(IMD)、注塑成型表面装饰技术(IML)、魔术镜(HALFMIRROR)制造技术。 IMD与IML的区别及优势: 1.IMD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PET,而IML的膜片多数为PC. 2.IMD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IML是整个膜片履在树脂上 3.IMD是通过送膜机器自动输送定位,IML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 1.1外形设计 对于塑胶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外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

系统界面设计规范

B/S 系统界面设计规范 1.引言 界面美观、操作易用性、维护成本低是评价B/S系统的关键。本规范参考了一些成熟产品科学的开发方法,将开发过程中的方式、规则等强行的约束。希望藉此来提高用户操作感受,提升B/S产品的质量。 1.1. 编写目的 广义的界面概念包含了除页面布局设计之外,交互性的设计,及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研究。本规范制订的依据从广义概念出发,总结以往项目的成败经验,目的是从整体上提升公司B/S类产品的质量、开发效率。从以技术为中心发展为以客户为中心,将类似项目成功的经验继承和积累下来,将B/S系统与C/S系统开发过程上的区别降低到仅显示控制的极小的层面。新的开发方式强调分层,规范出界面设计人员做什么,服务器编程人员做什么,这样就把页面和控制代码两个层面清晰的分开。 1.2. 背景 B/S模式系统以其易部署、易扩展、能够高度集成各种技术的特点,在公司产品线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Net、J2ee等技术的发展更是将B/S系统的开发和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的工程方法统一起来,突出服务器端技术,这些变革要求界面设计人员和服务器端编程人员可以应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合作,团队的合作方式甚至决定了一个系统开发的成败。目前公司较多的服务器端编程人员仍然处于“后ASP 时代”的开发方式,表现为前台页面仍然与服务器代码高度的关联,带来的后果是重复建设、高昂的维护成本或失去控制的项目,没有充分的发挥出集成开发工具的优势。在以往的开发方式下界面设计侧重在静态页面的建设上,每个页面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来处理,在页面交互中则是程序员根据自己的习惯来控制,程序对个人的编程风格的依赖很强,这些在以往开发WEB站点的方式扩展到B/S系统有时是不正确的,甚至是背道而弛的,当然也不利于规模化的团队合作。 1.3. 定义 术语定义: 效果图:由界面设计人员设计的页面效果图,综合了概要设计的业务需要和整个站点的风格,它规定了页面布局上的每个细节。 容器:即HTML 标记的嵌套结构,如在表格->行->单元格内放置图片,那么可以认为单元格是放置图片的容器。 样式表:即级联式样式表CSS,它是W3C机构在HTML标记语言上扩展的格式语言。 非标准交互控件:是通过标准控件组合、扩展等方法以提高特定业务执行效率而进行封装的控件,或概括为用户根据以往的操作经验不能够直接领会出操作方式的交互控件。 2. 界面设计规范细则 总体目标 以规范作为基本原则,在此框架内进行合理的扩展和变化,将站点内的每个模块服从于整个站点,模块页面与“高内聚”的控制代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对应于应用程序基于系统的架构分析。 2.1. 通用原则 1 界面色彩要求:计算机屏幕的发光成像和普通视觉成像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注意这种

设计基础复习参考资料汇总

1.设计艺术 设计“design”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个思维过程和一定程式、图式的创造过程,设计艺术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设计的要求和要素,它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其本质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2.包豪斯 包豪斯为德语“建筑之家”的音译,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设计师、建筑师、工艺技师和画家的新型设计学院,由德国工业联盟的主要成员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立于1919年,是一所建筑和实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 3.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也就是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艺术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具体设计作品中的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 4.CI设计 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它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 MI:理念识别 指确立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对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营销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和界定。BI:行为识别, 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推展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汇集起员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VI:视觉识别,VI: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1.简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和技术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设计与艺术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出,“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受日本的影响,“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等。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与图案一样,“工艺美术”一词最初也表示“Design”的。 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往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两者不但属性不同,其目的和存在方式也不同。从艺术的发展及其本质来看,艺术与技术又是不可分的。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千百年来,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也在技术中成长起来。正是这种技术化和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得设计在今天日趋艺术化。 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有什么特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设计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2分) 艺术欣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象性特点: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任何艺术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是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分) 2主体性的特点:由于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因而美感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3分) 3 审美性的特点: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3分) 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设计艺术是人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功能性是其首要的特点。(3分) 2 设计艺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 3 设计艺术作品中,有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整体说来,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设计艺术追求的标准。 3.设计艺术美的特点有哪些? 功能美:功能美是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的统一。

BS系统界面设计与开发详解

B/S系统界面设计与开发详解 早在中国IT业方兴未艾之时,计算机应用系统主要以功能实现为主,几乎没有界面设计这个概念。时至今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不断普及,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用户和市场的不断成熟,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够用”,而是更加强调“好用”“易用”;因此,不论是普通最终用户的个人软件,还是企业应用的大型系统,界面设计在系统构建中都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但是,(至少在中国)由于IT业发展滞后、市场还不够成熟等原因,在绝大多数企业中,界面设计在软件系统开发中还没有获得与之重要性相匹配的一席之地,并且在企业运作和协调中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和解决方案,如何做好界面设计和开发,仍然是大家不断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我参加一个面向质检行业的Web系统界面设计和开发工作的过程,包括其间的一些构思和想法;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供大家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另外,我同时承担了系统开发和界面设计工作,所以,虽然这是一篇讨论界面设计的文章,我也尽量把文章限制在界面设计范围内,但也有可能包含一些开发和系统设计的内容,请大家辨析清楚,欢迎指正。1.工作流程 下图,是整个开发过程中与界面设计相关的主要流程工作。

从最初需求分析开始,我就加入项目,自始自终参加整个开发过程。 在需求分析阶段,参与了对客户的访问和调研; 在概要设计阶段,参与了部分系统设计分析工作; 在详细设计阶段,完成了整个系统界面设计和Demo制作,并提交用户反馈; 在代码开发阶段,参与了系统表现层的设计开发。 2.需求分析 在需求分析阶段,主要针对界面交互相关问题,对用户进行若干调研。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受众用户群调查 ·系统使用环境调查 ·受众用户使用习惯调查 ·用户对旧版本软件使用情况调查 这一阶段,由于成本原因,我并没有直接访问客户进行调查。工作主要是提出某些具体问题,由需求调研人员,以问卷或口头问答方式,对客户进行调研。另外,公司经验丰富的客服人员和市场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需求来源之一。 本系统的客户群主要为国家省市下属质检单位,最终受众年龄从年轻到较高龄都有。对于普通国家机关人员,一般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够熟悉,计算机环境一般,甚至比较差,少有配置优良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用户对计算机使用一般没有使用倾向,大多更适应手工操作。对本系统的前代使用,最主要意见是使用困难,不方便。 还有其他具体调查反馈,如用户基本不使用鼠标右键,年龄较大的用户难以看清密集的较小文字等等。 3.界面设计原则 在概要设计阶段,根据需求阶段的调研结果,我整理了系统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因为在代码开发阶段,很多时候界面的具体制作是由开发人员直接写代码,因此必须确定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保证系统界面的统一。 一般适用原则 ·简单明了原则:用户的操作要尽可能以最直接最形象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对*作接口,直接点击高于右键*作,文字表示高于图标示意,尽可能的符合用户对类似系统的识别习惯。 ·方便使用原则:符合用户习惯为方便使用的第一原则。其它还包括,实现目标功能的最少*作数原则,鼠标最短距离移动原则等。 ·用户导向原则:为了方便用户尽快熟悉系统,简化操作,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向导性质的*作流程。 ·实时帮助原则:用户需要能随时响应问题的用户帮助。 ·提供高级自定义功能:为熟悉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的高级用户设置自定义功能,可以对已经确定的常规操作以及系统的方方面面进行符合自身习惯的自定义设置。包括常规操作、界面排版、界面样式等种种自定义。

界面设计

第十章界面设计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菜单的设计、对话框的使用、MDI界面。 重点与难点: 1.掌握下拉式菜单、弹出式菜单的设计方法 2.掌握设计自定义对话框及对话框之间的调用 主要外语词汇: menu、popupmenu、commondialog 授课内容: 第一节菜单设计与应用 菜单(Menu)的分类: (1)下拉式菜单(2)弹出式菜单(快捷菜单) VB的菜单系统最多共达6层。 VB中的每一个菜单项都可以视为一个控件。 菜单控件只接受一个事件,即Click事件。 一、菜单编辑器: 1、打开方法: (1)工具 -> 菜单编辑器(2)工具栏 -> 菜单编辑器 (3)Ctrl+E (4)窗体(右键)-> 菜单编辑器 2、菜单编辑器共分三个区: 属性设置区、编辑区、菜单项列表区。 (1)标题:相当于菜单控件的Caption属性。 热键:&字符,运行时访问字符会自动加上一条下划线,“&”字符则不可见。 打开:Alt+字符 只有主菜单项才有热键的设置。 另外,CommandButton的Caption属性。 (2)名称:相当于菜单控件的Name属性,一般以mnu作为前缀,不能为空。 (3)索引:设置菜单项控件数组的下标。 若不是控件数组,则不用设置Index值。 Index值可以从任意值开始。 注:菜单项控件数组索引必须为升序。 (4)快捷键:列表框中是供用户选择的快捷键。

例:文件(F) 打开(O) Ctrl+O 主菜单:Alt+F 子菜单:(1)在显示出菜单的情况下,直接按字母“O” (2)直接按Ctrl+O (5)复选:是否加上复选标记(默认为未选定)。 注:不能在顶层菜单项和含有下层级联菜单的菜单项中加快捷键和复选标志。 (6)有效:Enabled,是否可用(默认为被选定)。 (7)可见:Visible,是否可见(默认为被选定)。 (8)内缩符号 <- ->:确定菜单的级别,可以上移或下移一个等级。 顶层菜单不需要内缩符号。 (9)下一个(10)插入:上插(11)删除 (12)分隔线:标题文本框中键入一个“-”。 二、下拉式菜单: 1、主菜单(顶层菜单)、子菜单 2、热键(访问键)、快捷键、分隔线 3、菜单控件数组: 例题10-2: Clipboard是VB提供的剪贴板对象。 Text1.SelText:文本框中选中的文本。 (1)Clipboard.SetText( ):将括号中的文本送到剪贴板中。 (2)Clipboard.GetText( ):返回剪贴板当前的内容。 (3)Clipboard.Clear:清空剪贴板中的内容。 4、菜单项的增减: 利用控件数组,通过代码的方式实现动态地增减菜单中的菜单项。 (1)增加菜单项:Load 控件数组名(索引值) (2)删除菜单项:UnLoad 控件数组名(索引值) (3)用Load方法不能复制控件数组元素的Top、Left和Visible属性。 (4)Load只能添加已有控件数组的元素,不能创建控件数组。 (5)Unload方法只能删除用Load添加的元素,不能删除设计时创建的控件数组元素。 三、弹出式菜单(快捷菜单): 1、建立步骤: (1)利用“菜单编辑器”建立菜单 设置顶级菜单项为不可见,即不选中菜单编辑器里的“可见”选项。 (2)利用PopupMenu方法显示弹出式菜单。 编写与弹出式菜单相关联的MouseUp或MouseDown事件过程,其中用到对象的

设计基础复习参考资料

1.设计艺术 设计“ design ”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个思维过程和一定程式、图式的创造过程,设计艺术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设计的要求和要素,它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其本质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2?包豪斯 包豪斯为德语“建筑之家”的音译,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设计师、建筑师、工艺技师和画家的新型设计学院,由德国工业联 盟的主要成员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立于1919年,是一所建筑和实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 3?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也就是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艺术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具体设计作品中的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 4.CI设计 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 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它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理念识别Ml、行为识别BI、视 觉识别VI. Ml:理念识别 指确立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对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营销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和界定。 BI :行为识别, 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推展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汇集起员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VI :视觉识别,VI :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 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1.简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和技术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设计与艺术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出,“ 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 中国。受日本的影响,“ 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等。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与图案一样,“工艺美术”一词最初也表示“Design ”的。 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往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两者不但属性不同,其目的和存在方式也不同。从艺术的发展及其本质来看,艺术与技术又是不可分的。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千百年来,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也在技术中成长起来。 正是这种技术化和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得设计在今天日趋艺术化。 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有什么特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设计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2分) 艺术欣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性特点: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任何艺术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是体现着一定的思 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分) 2主体性的特点:由于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因而美感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3分)3审美性的特点: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 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3分) 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艺术是人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功能性是其首要的特点。(3分) 2设计艺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3分) 3设计艺术作品中,有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整体说来,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设计艺术追求的标准。 3?设计艺术美的特点有哪些? 功能美:功能美是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的统一。

一个Web系统的界面设计和开发

一个Web系统的界面设计和开发1.工作流程(下图,是整个开发过程中与界面设计相关的主要流程工作) 从最初需求分析开始,我就加入项目,自始自终参加整个开发过程。 在需求分析阶段,参与了对客户的访问和调研; 在概要设计阶段,参与了部分系统设计分析工作; 在详细设计阶段,完成了整个系统界面设计和Demo制作,并提交用户反馈; 在代码开发阶段,参与了系统表现层的设计开发。

2.需求分析 在需求分析阶段,主要针对界面交互相关问题,对用户进行若干调研。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受众用户群调查 ·系统使用环境调查 ·受众用户使用习惯调查 ·用户对旧版本软件使用情况调查 这一阶段,由于成本原因,我并没有直接访问客户进行调查。工作主要是提出某些具体问题,由需求调研人员,以问卷或口头问答方式,对客户进行调研。另外,公司经验丰富的客服人员和市场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需求来源之一。 本系统的客户群主要为国家省市下属质检单位,最终受众年龄从年轻到较高龄都有。对于普通国家机关人员,一般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够熟悉,计算机环境一般,甚至比较差,少有配置优良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用户对计算机使用一般没有使用倾向,大多更适应手工操作。对本系统的前代使用,最主要意见是使用困难,不方便。 还有其他具体调查反馈,如用户基本不使用鼠标右键,年龄较大的用户难以看清密集的较小文字等等。 3.界面设计原则 在概要设计阶段,根据需求阶段的调研结果,我整理了系统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因为在代码开发阶段,很多时候界面的具体制作是由开发人员直接写代码,因此必须确定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保证系统界面的统一。 一般适用原则 ·简单明了原则:用户的操作要尽可能以最直接最形象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对操作接口,直接点击高于右键操作,文字表示高于图标示意,尽可能的符合用户对类似系统的识别习惯。 ·方便使用原则:符合用户习惯为方便使用的第一原则。其它还包括,实现目标功能的最少操作数原则,鼠标最短距离移动原则等。 ·用户导向原则:为了方便用户尽快熟悉系统,简化操作,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向导性质的操作流程。 ·实时帮助原则:用户需要能随时响应问题的用户帮助。 ·提供高级自定义功能:为熟悉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的高级用户设置自定义功能,可以对已经确定的常规操作以及系统的方方面面进行符合自身习惯的自定义设置。包括常规操作、界面排版、界面样式等种种自定义。 ·界面色彩要求:计算机屏幕的发光成像和普通视觉成像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注意这种差别作出恰当的色彩搭配。对于需用户长时间使用的系统,应当使用户在较长时间使用后不至于过于感到视觉疲劳为宜。例

幼儿园建筑设计资料集

幼儿园建筑设计资料集(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 为学龄前儿童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而使用的建筑为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供三周岁以下的幼儿使用的建筑为托儿所,为三至六周岁幼儿使用的建筑为幼儿园。幼儿园(包括托、幼结合建筑)大型为10~12班;中型6~9班;小型为5班以下。单独托儿所的规模不宜超过5个班。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托儿所的小、中班为15~20人;托儿所大班为21~25人;幼儿园小班20一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托儿所、幼儿园地点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2.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3.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 4.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托儿所、幼儿园总平面设计要求: 1.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和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2.室外活动场地必须各班设专用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各班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3.宜布置有集中绿化,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4.在供应区应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基地边界及游戏场地、绿化等宜设置安全、美观、通透的围护栏杆。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 1.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于交通疏散。 2.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3.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活动室、寝室、乳儿室不低于2.80米,音体活动室不低于3.6米。 4.建筑造型及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特点。 5.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的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置遮阳措施。 6.各房间应满足隔声的要求。

网站界面设计原则

网站界面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网站用户界面(Website User Interface)是指网站用于和用户交流的外观、部件和程序等等。如果你经常上网的话,会看到很多网站设计很朴素,看起来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点网站很有创意,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和视觉的冲击;而相当多的网站页面上充斥着怪异的字体,花哨的色彩和图片,给人网页制作粗劣的感觉。网站界面的设计,既要从外观上进行创意以到达吸引眼球的目的,还要结合图形和版面设计的相关原理,从而使得网站设计变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通常的讲,企业网站用户界面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用户导向(User oriented)原则 设计网页首先要明确到底谁是使用者,要站在用户的观点和立场上来考虑设计网站。要作到这一点,必须要和用户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目标、期望和偏好等。网页的设计者要清楚,用户之间差别很大,他们的能力各有不同。比如有的用户可能会在视觉方面有欠缺(如色盲),对很多的颜色分辨不清;有的用户的听觉也会有障碍,对于网站的语音提示反映迟钝;而且相当一部分用户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很初级,对于复杂一点的操作会感觉到很费力。另外,用户使用的计算机机器配置也是千差万别,包括显卡、声卡、内存、网速、操作系统以及浏览器等都会有不同。设计者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别,设计出的网页在不同的机器上显示就会造成混乱。 2.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原则 KISS原则就是"Keep It Sample And Stupid"的缩写,简洁和易于操作

是网页设计的最重要的原则。毕竟,网站建设出来是用于普通网民来查阅信息和使用网络服务。没有必要在网页上设置过多的操作,堆集上很多复杂和花哨的图片。该原则一般的要求,网页的下载不要超过10秒钟(普通的拨号用户56 Kbps网速);尽量使用文本链接,而减少大幅图片和动画的使用;操作设计尽量简单,并且有明确的操作提示;网站所有的内容和服务都在显眼处向用户予以说明等。 3.布局控制 关于网页排版布局方面,很多网页设计者重视不够,网页排版设计的过于死板,甚至照抄他人。如果网页的布局凌乱,仅仅把大量的信息堆集在页面上,会干扰浏览者的阅读。一般在网页设计上所要遵循的原理有: (1)Miller公式。根据心理学家George https://www.doczj.com/doc/2710339964.html,ler的研究表明,人一次性接受的信息量在7个比特左右为宜。总结一个公式为:一个人一次所接受的信息量为7±2 比特。这一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网站建设中,一般网页上面的栏目选择最佳在5~9个之间,如果网站所提供给浏览者选择的内容链接超过这个区间,人在心理上就会烦躁,压抑,会让人感觉到信息太密集,看不过来,很累。例如https://www.doczj.com/doc/2710339964.html,的栏目设置:Main、MyAol、Mail、People、Search、Shop、Channels和Devices 共八个分类。https://www.doczj.com/doc/2710339964.html,的栏目设置:MSN Home、My MSN、Hotmail、Search、Shopping、Money和People & Chat共七项。然而很多国内的网站在栏目的设置远远超出这个区间。 (2)分组处理。上面提到,对于信息的分类,不能超过9个栏目。

图书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图书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 2012484331 姓名梁雪山 指导教师王思乐 2014年12月7日

河北大学学年论文(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用表)

河北大学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一、引言 1、编写目的 编写本文档的目的是根据系统分析工程师和客户沟通的结果,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深入描述《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确定该软件设计的限制和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该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读者对象为本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小组的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版权归XXX所有,严禁外传。 2、背景 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与日俱增,作为信息存储的主要媒体之一图书,数量、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多,不论个人还是图书管理部门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书籍。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 图书管理系统软件LMS V1.0是一套功能比较完善的数据管理软件,具有数据操作方便高效迅速等优点。该软件采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在应用范围较广的DOS、WINDOWS系列等操作系统上使用。除此以外,LMS V1.0可通过访问权限控制以及数据备份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定义 LMS: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图书交流系统 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作者: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界面设计》杨培添电子工业出版社 二、项目概述 1、面向的用户 该系统主要面向的是学生、教师等读者,图书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 2、实现目标 对已经设计出的功能在界面上形成对应的物理按键。确保界面美观,程序

UI界面设计复习资料

2017—2018安卓UI界面设计期末复习题库 此资料为复习提高资料,与考试无关 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Android四大组件() A.Seivice B. Activity C. Handler D. Content Provider 2、Android是如何组织Activity的() A.以堆的方式组织Activity B. 以栈的方式组织Activity C. 以树形方式组织Activity D. 以链式方式组织Activity 3、关于线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android 中,我们可以在主线程中,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B. 在创建的新线程中,它可以操作UI 组件 C. 新线程可以和Handler 共同使用 D. 创建的Handler 对象,它隶属于创建它的线程 4、下列关于存回收的说明,哪个是正确的() A.程序员必须创建一个线程来释放存 B.存回收程序负责释放无用存 C.存回收程序允许程序员直接释放存 D.存回收程序可以在指定的时间释放存对象 5、设置xml布局文件中的字体大小一般用什么单位() A.dp B. px C. sp D. pt 6、关于service生命周期的onCreate()和onStart()说确的是() A.当第一次启动的时候先后调用onCreate()和onStart()方法 B.当第一次启动的时候只会调用onCreate()方法 C.如果service已经启动,将先后调用onCreate()和onStart()方法 D.如果service已经启动,只会执行onStart()方法,不再执行onCreate()方法 7、Android项目工程下面的assets目录,以下说确的是() A.这里的文件是原封不动的存储到设备上不会转换为二进制的格式 B.主要放置多媒体等数据文件 C.主要放置图片文件 D.放置字符串,颜色,数组等常量数据

平面设计基础知识

平面设计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设计的内涵 英文:指进行某种创造时计划、方案的展开过程,即头脑中的构思。 中文:动脑筋、想办法、找窍门、安排、计划、制定方案等含义。 广义: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它既可以指这种活动本身,此时它的词性是动词;同时“设计”也可以指这种活动的结果,此时它的词性是名词。 外延:“设计”一词的外延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设计已深入到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尤其在应用学科中,设计是人为事物和活动的本质因素所在。 2、平面设计 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平面设计是这种活动所要采取的形式之一。 平面设计就是以文字、符号、造型来捕捉美感,表达意象,表达意念与企图,进而达到沟通与说服效果的一种设计活动。在平面设计中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设计者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者的设想和计划。 3、设计的本源 人们一直寻找能够用视觉符号思想感情的方法。它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其超大型风格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代表着一种浓缩的时代精神。早期的画即是字,字即是画,即所谓的“书画同源”。文字的产生使平面上的基本元素得以完美地组合,印刷的发展及为此提供了舞台。这意味着现代平面设计的真正开始。 4、平面设计的特点 (1)手段性 设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不可能为设计而设计。设计作品是一种中介,它的核心目的是最终传达设计者的意图。因此当衡量一个作品好坏的时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实现传达目的是首要的指标。 (2)主观性 设计过程是设计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设计资源和素材的重新组织、整合过程。主观性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同一个设计主题,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这就是主观性的体现。 (3)客观性 指的是设计表达的客观规律。合乎现实实际。 (4)创新性 设计不是模仿,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所谓创新性,是指对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分解组合使之实现新的功能。艾伦弗莱彻是以设计为基础来探索一种意念的创造,因此十分强调设计意念的重要性,他说:“在设计中除了意念,其它所要做的就只不过是设色涂抹罢了。” (5)商业性 5、平面设计的分类 平面设计在二维空间的一切设计活动 (1)字体设计 (2)标志设计 (3)视觉识别设计 (4)名片设计 (5)平面广告设计(路牌、招贴、海报)

建筑设计资料集为什么叫天书

天书是指:一部写在天上或着说是被天国收藏的经典,而且曾是地上的人不曾接触过的巨著。 建筑设计资料集一套十本,涵盖建筑设计各个方面: 新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是在原版的基础上,按照总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构造四大部分进行修订的,第1、2集为总类;第3、4、5、6、7集为民用及工业建筑;后续为建筑构造。编写体例仍以图、表为主,辅以简要的文字。本集为第4集。 新编《建筑设计资料集》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更为系统、全面,涵盖建筑设计工作的各项专业知识。它概揽古今中外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不仅与水、暖、电、卫、建筑结构、建筑经济等专业有着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而且还涉及哲学、美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行为与环境心理学等诸多知识领域。 其次,此次修订,除个别项目保留原版内容外,绝大部分内容作了较大的更新或充实。新增项目有:形态构成;园林绿化;环境小品;城市广场;中国古建筑;民居;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无障碍设计;商业街;地铁;村镇住宅;法院;银行;电子计算机房;太阳能应用等。此外新版所列各类建筑的技术参数、定额指标,以至设计原则,均选自新的设计规范,各种设计实例亦作全面更新,使这部大型工具更具有实用性。 第三,在编写体系上分类明确,查阅方便。通用性总类集中汇编于1、2集,其他各集分别为各类型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构造。 第四,新版的装帧设计、版面编排注意保持原版的独特风格,保持这套大型工具书的延续性,但在纸张材料、印刷技术上较原版更为精美。 所以称之为天书是不为过的~希望帮到你哟~ 参考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2710339964.html,/view/1729948.htm

界面设计(参考)

界面设计 (一)界面设计(15分) 新建表单myform001,表单的标题为“假期旅游”,在表单中添加四个标签(Label1、Label2、Label3、Label4),标签label4的背景色为RGB(100,200,200),字体颜色为RGB(200,0,0)两个文本框(Text1、Text2),一个下拉式组合框(Combo1),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一个图像控件(Image1)。要求标签Label1、Label2、Label3的标题文字分别为“姓名”、“性别”、“旅游目的地”,运行时在文本框Text1、Text2中分别输入姓名和性别,通过属性窗口将Combo1数据值的源内容设置为“桂林,青岛,西安,海南岛”,指定Image1控件显示的图片内容,图像采用变比例填充,高120,宽200。当改变下拉组合框的值时,在标签Label4中显示“姓名”+空格+“性别”+空格+“旅游目的地”,单击“退出”按钮,则结束表单的运行。所有字体采用隶书,16号字。表单设计图如下: 注意:表单设计中,不需要设置事件代码,控件和属性必须设置,在属性窗口选择相关属性,则在窗口下面会有说明。 (二)界面设计(10分) 新建表单myform001,表单的标题为“学生基本情况”,在表单中添加五个标签(Label1、Label2、Label3、Label4、label5),标签的标题文字分别为“学号”、“姓名”、“年龄”、“省份”、“备注”,三个文本框(Text1、Text2、text3),一个下拉式组合框(Combo1),一个命令按钮组包括五个命令按钮,按钮的标题分别为“首记录”,“上一条”,“下一条”,“末记录”,

2016《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广告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视觉设计的内涵 单选: 1.设计就是(创新) 2.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 3.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 4. 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5.视觉传达语言:由(点线面造型元素及图形、色彩构成的)。 6.视觉传达设计:将各种高度精练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视觉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和改变人们的观念,以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 7.视觉传播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①引起注意;②、观念植入;③行为改变。 8. 简述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及领域?单选、简答 答:视觉传达设计是以一种(视觉媒介)为载体,向大众传播信息、感情和观点的(造型活动)。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包括如下领域:广告设计、建筑导向系统和环境设计、书籍和出版物设计、商业传播设计、电影、电视、计算机图形设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图表设计和展示设计。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 单选: 1.视觉设计是一种生产力,同时视觉设计自然地参和到社会文化、审美活动中。 2.平面设计这根本是“为传达而设计”; 3.简述为信息传达而设计的具体内涵? 答:(1)能否有效完成沟通。沟通是一切说服的前提,却又是当代信息传播中的最大难题; 只有在成功沟通的前提下,这种对立才能转化为互动的关系;对于视觉设计来说其最终目的是在沟通的基础上完成说服。 (2)能否吸引更多的注意。当下是眼球经济时代,更多的注意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所以吸引更多的注意是设计作品传达信息、情感、观点的保障。 (3)能否更简洁的完成传达。好的设计,一般都是简洁的,只是简洁才有助于提高传达效率,才有助于观者聚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第三节:视觉传达的社会意义 1. 论述题(作品分析题) 请分析该土豆系列作品? 分析步聚: ①(基础信息)该系列作品是由德国设计师岗特*兰堡设计,他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②、(创作背景)二战时德国人发现土豆经过20天的种植就可以使用,是土豆救活了德意志民族。 ③、(作品呈现)兰堡通过艺术处理使得土豆达到非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又通过土豆文化的表达 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生命力。

系统界面设计

系统界面设计实例 姓名:曹爽班级:9班学号:201208240901 设计的系统名称:个人日常事务管理系统 针对用户群是:广大电脑用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officer和广大学生。 一、系统需求分析(The system requirement) 针对officer和学生们的需求分析,从我自身分析:对于我日常的安排我平时会用专门的记事本记录和更改,对于日常各种事务可能会冲突或不变携带,现在针对这些需求,设计出符合此人群适合的一款系统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安排日程和完成工作。此系统是要面向个人的,同企业系统相比,此软件要力求操作简单,效率要高效,由于针对的人群是officer和大学生,这些人都是年轻的一代人,对计算机和系统都比较了解,而且倾向于华丽的界面,但是该系统同时要解决高效,较少的操作较快地达到用户的需求。由于工作原因或计算机系统崩溃等用户在本机保存的日程安排等数据可能丢失的情况,同时,有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连接网络,此系统应支持 1.、本机数据保存。2、可以上传到服务器数据库,用户注册可获得免费的空间,用户注册后,只要登录就能在随时随地获得自己的日程安排等信息。 二、系统功能定义(The function definitions) 个人日常事务管理系统 用户注册登录 主要功能实现 软件设置、帮助 用户登录界面 主界面(导航) 用户注册登录 子界面(功能)

实现功能(主界面导航): 一、工作台(主要功能): 1、待办事件 2、日程安排 3、效率评估 4、通讯录 5、定时提醒 二、通行路线: 可以和平时安排联系起来,可以提前安排好行车路线 三、天气情况 和日程安排联系起来,提醒用户天气状况,便于用户及时修改自己的日程安排。 四、桌面图标 将桌面快捷方式整理到这里,这是方便用户的一个小工具,此功能为了挽留用户,功能太单一,用户可能会流失。 三、界面设计和标准(The Principles) 风格设计分析:针对用户年轻,更加偏好色彩丰富,但是针对于此软件要求的功能应符合操作简单。则主要用鼠标点击操作就可以方便的查看用户的日程安排信息。虽然要追求界面的时尚和华丽,但是界面过于艳丽,容易导致用户视觉疲劳。则轻松的淡彩色为主配色,灰色系为主。 用户导航显示:简单明了,文字描述要明了,通过文字和图标配合示意,用户看到按钮,可以快速的明白此按钮功能。布局应该满足用户习惯,结合广大软件按钮布局方式。 为了保持界面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各个界面的风格的统一,先做出表格,列出界面制作统一的原则和规范。 框体颜色外边框输入框按钮登陆界面蓝色,淡色,40% 灰色,淡色,30% 线条,淡色,50% 灰白色,80% 主界面线条,淡色,50%灰色,淡色,30%线条,淡色,50%灰白色,80% 子界面线条,淡色,50%灰色,淡色,30%线条,淡色,50%灰白色,80%文字部分标题文字输入框文字菜单文字帮助文字 字体微软雅黑加粗微软雅黑微软雅黑微软雅黑 大小小四五号五号五号 颜色黑色灰色,50% 黑色黑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