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八·一三”事变和南京大屠杀有关主要史实,理解对以上历史事件的定性与评价。

(2)通过对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与南京大屠杀的陈述与再现,使学生初步了解对现代侵略战争从爆发、扩大、战争带来的灾难等各角度进行分析认知的方法。

(3)通过对抗战爆发及抗战初期历史形势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巨大民族灾难前表现出的凝聚力,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团结中的积极主动,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痛伤害有所认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淞沪会战的意义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开始了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2、西安事变

1、国际和国内背景

(1)华北事变后日本要变中国为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国民党蒋介石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2、西安事变经过:

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却遭到蒋介石无理训斥。张、杨于12月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1

A、事变发生后,日本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乘机扩大侵华战争;国民党内亲日派何应钦企图置蒋于死地,挑起内战以夺取统治权;

B、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为营救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积极奔走;

C、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

(2)意义:

A、显示了中国各阶层包括国民党内许多人士要求实现团结抗日的强烈愿望;

B

C、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

1、七七事变。

(1)爆发时间:1937年7月7日。

(2)爆发地点:卢沟桥。(3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蒋介石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2)中共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全民族抗战等基本要求,重申实现国共合作四项保证,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

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4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八一三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1、八一三事变和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为逼迫中国屈服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8-11月中国军队同日军侵略者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激战,结果上海失守。

淞沪会战是中日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梦想,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

五、板书设计

一、西安事变

1、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瓦窑堡会议上正式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张学良和杨虎城不满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结果: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停止剿共,联红抗日”

4、意义: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二、七七事变

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北平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史称“七七事变”

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推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三、八一三事变

1、背景:日军在进攻华北同时,企图占领上海和南京,逼迫中国屈服

2、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宣布自卫,淞沪会战开始

3、结果:激战3个月,日军占领上海,12月13日攻占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

4、影响: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第一次大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

工业内迁赢得了时间,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

六、作业布置:自编习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及答案)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1937年8月,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中共中央政治扩大会议是: A.遵义会议B.延安会议 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第一个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B.台儿庄战役C.淞沪战役 D.忻口会战 3.1938年,国民党战场李宗仁将军指挥的著名战役是: A.淞沪战役 B. 忻口会战 C. 台儿庄战役D.南京保卫战 4. 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加以考察的根据是: A.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B. 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存在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退,日军占地甚广 5.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革命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 革命对象不同 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雅尔塔协定》的签订B.《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C.《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的签署D.《开罗宣言》的公布 8.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D.农民问题 9.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1945年7月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 A. 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波茨坦会议D.雅尔塔会议 11.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方针是: A.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B.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 C.运动游击战D.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12. 1937年7月在北平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A.宋哲元B.佟麟阁C.张自忠D.王铭章 13.华北八路军深入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晋察冀B.晋绥C.晋冀鲁豫D.山东 14.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 A.要不要发动人民群众起来抗战B.要不要给群众以民主 C.要不要给人民解决民生问题D.要不要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 15.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 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B.独立自主原则 C.退让政策D.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16.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正面战场采取了: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策略

中间势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

中间势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 [摘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除国共两党之外的中间势力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它是促成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纽带,是共产党的同盟军,它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评价。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间势力抗日战争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间势力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抗战时期的中间势力,是指介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被压迫的工 农阶级这两大政治势力之间的社会政治力量,其主体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中间党派,以及开明绅士和地主实力派。尽管中间势力存在一些不足,但其政治影响力大、作用独特,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斗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中间势力的内涵与特点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中间势力作为第三种政治力量登

上政治舞台可追溯到土地革命初期。1927年国民党反共清党后,一些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追随者与部分从中国共产党脱离出来的人员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也被称作“第三党”。他们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既反对蒋介石的新军阀统治,又不赞成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幻想走第三条道路。因此,第三党的成立,标志着中间阶级和阶层开始初步形成一支新的政治力量。其特点鲜明。一方面,中间势力的主体是剥削者,他们同劳动人民有矛盾,害怕工农革命,当他们感到革命直接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时,容易同豪绅买办阶级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妥协,站在革命的对立面;另一方面,中间势力又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或当权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排挤和压迫,能够在一定的时期或程度上参加到革命中。中间势力的这种两重性特征使他们成为革命和反革命激烈争夺的对象,而旧中国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争取中间势力的进步和转变至关重要。 二、中间势力是抗日救国运动的参与者 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九一八事变之前,广大中间势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直依附于执掌南京政权的蒋介石集团,就其政治和组织力量而言,十分薄弱和分散,始终未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 的表现民族文化特点的心理状态,对一个民族来说,它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稳定性的特点,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民族心态和性格特征,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又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民族性格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历史、文化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影响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表现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简单,大和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8%,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琉球人和阿伊努族。由于日本政府长期实行同化政策,现在的琉球人和阿伊努族人与大和族人已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民族的单一决定日本国民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最终造就日本统一、稳定的民族性格。在以下方面,日本国民表现出显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 1.集团意识 “集团意识”即集体主义,是日本最具代表的国民性格。日本人的集体意识特别强,他们认为集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和命运共同体,个人只是集体内部的一个元素。在集体内部,他们能体会到人生意义,找到安全感,脱离集体将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本人特别注重顺从集体意识、维护集体利益。这种对“集体”的认同,有时甚至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盲从地步。从二战时的“一亿玉碎”到今天企业内部重视集体的氛围,都是“集团意识”的体现。在日本,和集体唱反调、做出背离集体的行为的人会被其他人孤立,甚至受到“断绝来往”的惩罚,这种“惩罚”反过来又会使日本社会的“集团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使日本人更依附于集体,不敢越雷池半步。 2.看重别人态度的思维方式 日本人说话做事非常看重别人的态度,当他们决定做某件事时,首先会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日本人一般不会做出和“大家”相背离的行为。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意见,也会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是这样吧”、“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等婉转的措词,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在语言表达上,给对方留有考虑和判断的余地,在观察对方反应后,再提出主张。在经常拘泥于他人和社会的日本人的生活中,中性、暧昧的语言特别多,他们极力避免断然拒绝的会伤害对方的情况,而采用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

抗日对民族的意义

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发生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被日军占领了20多个省、市,死伤人数达3500万之巨。日军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奸淫烧杀无恶不作,百姓惨遭蹂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于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是中国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侮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胜利,改写了近代中国抵御外侮屡战屡败的历史,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的民族耻辱,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提现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近代以来在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相互交融,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渡过这样的难关,扭转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国人民为民族精神所鼓舞,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锤炼与充分展示。抗日战争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将永世长存,其时代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抗日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认同感使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我意识的自觉, 是在近代实现的。西方列强凭藉坚船利炮撞开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异族人侵。中国各族人民在共同抗击侵略者的过程中, 开始意识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的人们共同体。梁启超说“ 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 我是中国人? 之一概念浮于其脑际者, 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 从中表露出了一种民族认同的观念。尽管近代中国的先识之士已经具有了民族认同思想和民族自我意识, 但直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前, 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仍十分薄弱。长期的内战与分裂, 不仅妨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而且给日本侵略者实施其征服满蒙、继而征服中国的国策以可乘之机。日寇得寸进尺的侵略步骤, 把中华民族逼到了存亡续绝的关头。 抗日战争洗刷了民族的百年耻辱, 使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大提升。中国历史上, 曾存在所谓“ 天朝上国” 的民族自大情结。但是, 近代以来长达近百年的屈辱挨打和一连串的创伤记忆, 使民族心态骤然下挫。直至五四时期, 民族心态才开始出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转折。当时, 中国政府代表顺从民意, 拒绝在列强炮制的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破天荒的事件, 中国人似乎从中找回了应有的尊严和自信。此后, 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新的思想和主义, 终于使人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所在, 民族心态随之出现了从“ 下挫” 转向“ 上升” 的趋势。 抗日战争提高了民族的政治觉悟, 使民主、和平、进步的观念深入人心。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是在西方列强炮火的震撼下开始的, 对民主的追求是在图谋自强的过程中产生的。与追求其他事物一样, 中国人追求民主也是思想先于行动。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王韬诉求“ 君民共主” , 即昭示了近代中国民主意识的最初觉醒。然而, 统治阶级的压制及其愚民政策, 却使广大民众一直无法对民主政治产生亲和与认同。近代历史与现实中的诸多因素, 决定了中国民主意识觉醒的历程异常艰难。抗日战争激发了民族的发展意识, 使人们追求现代化和复兴民族的愿望空前强烈。

高一历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知识点

高一历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知识点 高一历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知识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知识点】 (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逼蒋抗日方针的 实现 西安事变对蒋介石是个极大的震动,使他感到对内 反共打内战,对外对日妥协退让的政策不能继续下去了。为了讨论、制定对共产党、对日本的政策,国民党决定 于1937年2月15日召开五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1937 年2月10日致电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 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五项要求是:停止一切内战,集 中国力,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 一切政治犯;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 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抗战之一切准备 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如果国民党能够实现上述五项要求,中国共产党愿意作出如下四项保证:在全国范围内停止 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 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 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在特区政府区城内,实行普选的 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四项保证是中国共产党从抗 日救亡的全局出发,在对红军和根据地保持绝对领导权 的前提下,对国民党作出的有原则、有条件的让步,其 目的在于取消国内两个政权的对立,以利于组成国共合 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致地反对日本帝 目主义的侵略。 中共的主张得到了国民党内宋庆龄、何香凝、冯玉 祥等人的赞同,他们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与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指出近半年来,中国共产党多次致我党中央委员会书函通电,屡次提议国共合作,联合抗日,足证团结御侮已成国人 一致之要求,呼吁“应乘此机会恢复总理三大政策,以 救党国于危亡,以竟革命之功业。会上,国民党民主派 同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进行了激烈斗争,最终通过了 一个实际接受中国共产党提议的决议案。表示“整个的 民族利益将超出一切个人一切团体利益之上”,承认 “和平统一为全国共守之信条”,在对日政策上,“如 果让步超出了限度,只有出于抗战之一途”。这表明国 民党的政策已经由内战转向抗日,由反共转向联共,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二)国共两党为联合抗日继续谈判 国共合作的格局虽然基本确定,但怎样实现合作,

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分析非常好!!

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 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连年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在16世纪中叶,日本这一个岛国能够严重威胁本朝(即明朝)东海沿岸各省的安全,这种现象是很难理解的。合乎逻辑的倒是本朝的士兵应该越海进攻日本。因为当时的日本不仅地狭人稀,而且几十年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内战频仍,法律和纲纪可谓荡然无存。本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被一个极有组织的文官集团所统治,中央指挥地方如身之使臂,极少发生抗命的事情。同时我们这个帝国在名义上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常备军,人数多达二百万。但是,拥有200万军队的统一的明王朝却丝毫没有侵略日本的欲望,倒是并未统一且内战频仍的小日本大有吞并中国的企图。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就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灭亡中国,迁都于中国,天皇居北京。”可见,地盘不大的日本野心实在大得惊人。日本军国主义者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一个答案:日本列岛是一个蚕,中国则是一片桑叶,蚕就是要吃桑叶。日本的老师就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们灌输这个观点:日本的形状像个蚕,支那则像个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岂不要饿死吗? 这真是可笑的歪理邪说。 要回答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国的情况。 一、日本方面: 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一)、第一个问题:从日本方面来看。它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想侵略中国?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在哪里?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形成军国主义的传统呢? 1.这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的武士道是大家熟知的一个名词,但武士道究竟是个什么货色?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日本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不但没有使日本武士变得像中国儒生那样弱不禁风,反而给嗜杀的武士罩上了儒雅的外衣,使其在血泊与文墨之间达到心理平衡。封建武士经常为试刀而无故砍杀路人,然后彬彬有礼地朝死者鞠上一躬,说声“对不起”。这典型地体现了日本武士所具有的文质彬彬和凶残嗜杀的双重性格。这也是日本武士与西方强盗的不同之处。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一直被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基本内容而加以宣扬,武士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强悍尚武的特点。明治维新推翻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废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1.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头,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发表了一系列的抗战宣言,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揭露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国人民对日作战。 ①“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对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内外形势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动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估量: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率先发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呼吁。 ②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的陕北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和上层),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③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1936年5月,毛泽东、朱德发出了国共“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主动放弃了“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表现出中共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的努力。 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迫使蒋介石改变内战政策,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国性抗战创造了必要前提。 2.国民党的政策的变化 ①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蒋介石在他所作的对外关系报告中说:“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了最后关

头,亦不轻言牺牲。”但同时表示,若到了最后关头,“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国民党及其政府开始调整对日政策。 ②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项条件,改变并最终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 ③1937年初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主要讨论了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中共是此次讨论的中心问题,虽然国民党还坚持“根绝赤祸”,但是政策由“武力剿共”变成“和平剿共”。这标志着国民党接受了合作抗日的政策,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国共合作最终形成 ①七?七事变后,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实现全民族抗战。8月22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两党开始在军事上进行合作。 ②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申明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重要性,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略) (1)它是在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情况下,在共产国际反法西斯路线的影响下,在中共的积极倡导并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的推动下,国共互相让步共同抗日的产物。 (2)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性,统一战线中阶级成分非常的复杂,因而统一战线内部有复杂的阶级关系、有矛盾尖锐的斗争,甚至出现了军队之间的武力摩擦。 (3)是代表两个阶级利益的两个政权和两个军队的合作,并未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和联合统帅部,没有共同的纲领和组织合作,采取遇事协商的特殊方式处理共同的事务。

日本侵略中国之原因分析

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分析 近两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与建党9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我们迎来了普及历史知识、深化民族记忆的良好契机。电视作为集公共性、传播性、针对性、亲民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媒介,在众多宣传主流价值的媒介形态中脱颖而出,其中掀起的一股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播出热潮,尤为引人关注。 日本国土面积仅有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大小。但令人费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在近代却连年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血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一个小小的岛国为什么会侵略一个比它大得多的中国?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的问题,涉及中日战争广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华、地理等种种因素,而我们的理解常常只是片面的。 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日本方面的因素以及中国方面的因素。 [1]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一、日本方面 1、自然环境 日本列岛位于亚欧版块和太平洋版块的接界处附近,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东京等地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品之作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全国约有1/20的财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另外自然资源也十分匮乏。基于以上原因,日本一直在寻找一处适合居住的大陆,以及廉价甚至是可以无偿夺取的资源,而中国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实行屠杀政策,把东北部分地区的中国百姓全部屠杀,然后从本国迁移了部分人口在这里生活。 2、民族文化—军国主义传统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这种传统的形成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的武士道是大家熟悉的名词,但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对日本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 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 聂帅南 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国家主要的精神支柱,是巨大的无形文化资产和生存影响力,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面貌、性格、意志、活力。一个国家民族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其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起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国土面积不足38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云南省还要小。日本的天然资源匮乏,矿石、石油、煤炭、粮食等主要的生产资料基本都是依赖于进口。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是地震、海啸的多发地。在这样一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下,形成了日本人民所特有的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和迫切需要出人头地的自尊意识,在这种意识下,也深厚培育了日本民族天然的对内积极奋发图强、创新思变的进取精神,以及对外不断寻求拓展,甚至不惜声誉去掠夺侵占他人资财的野性。 近代历史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是日本开始吸收西方文明,提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主张,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重要转折,长期的孤立与对西方工业强国的依赖,使日本产生了强力的危机感,为了摆脱这种危机感,日本在这一时期,大力开展西化教育制度,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到了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1904-1905年,日本又在中国的东北旅顺发动了日俄战争,强烈的占有欲望深入

了日本人的骨子里。现代史上,日本尽管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但日本几乎同时是在与中国、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朝鲜、美国及苏联交战。日本战败后,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战争赔偿和恢复重建,再之后从五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经历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期和稳定期发展,奠定了日本稳居世界经济文明强国的领先地位。 日本何以能死而复生,从战败国的废墟瓦砾中崛起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强国?在二战后的六十多年复兴中,日本何以先进的工业化技术引领世界的潮流?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本人利用今年暑假的日本实地考察感受,谈谈对日本民族精神的一些认识,并希望在国人举国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和汲取日本民族精神中有益的成分。 一、日本天然的忧患危机意识忧患,激励了世代团结奋斗精神 长期以来,日本人有一种生存危机和前途渺茫的不安感,地震、火山、海啸不断,时刻给日本人带来不确定的创伤。日本资源匮乏,使得日本人缺少生存为继的依托,有今天不知明日事的忧愁。日本由众多岛屿组成,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缺少平地,生活、开垦极是问题。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资料统计,这些年基本上有60%多的粮食需要依赖进口;几乎没有石油,原油99.7%依靠进口;四分之一的天然气需要从周边国家购买;铁矿石、铁矾土100%进口,铜、锌、盐等地矿资源需要大量进口等。所以,日本人感到自己远没有资格和资本去与其他一些资源国家相提并论,要想自己过得比别人好,就只能

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心理分析

人性的湮灭 ——南京大屠杀背后日军心理分析 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0912087 谈姝彤 手指划过摆放略显凌乱的一丛丛图书,微黄的纸张弥漫着历史厚重的尘埃气息。在这一一方狭小的属于南京大屠杀的空间里的每一寸地方,纵是七十多年厚厚的尘埃遮盖,仍有丝丝血腥透体而出。拭去尘埃的掩盖,响起的是在那个悲怆、凄厉的年代下一曲民族的悲歌和三十万人哀切愤怒的嘶吼! 自1931年,日军在东北人民头上举起森冷的屠刀后,侵略者的脚步沿着北平-天津-洛阳-上海-南京这样一条撕裂中国东部的路线来到了南京——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的首都。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攻陷南京后,在这座李白笔下“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的六朝古都中,屠杀了超过7万的中国守军以及20多万手无寸铁的民众,制造了二战史上骇人听闻、惨绝千古人寰的惨剧。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著手,延伸的距离约321688.8米,约有36个长城那么长;他们身上的血共重达1200吨;尸体可装满两千五百结火车车厢;如果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七十四层楼高。兽性的日军残酷的把中国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子集合起来驱赶到市郊,或遭机关枪扫射倒地;或被日军当作肉靶,用来练习刺刀,并进行斩首比赛;或在人身上浇满汽油,活活烧死;或是把人活埋,烧烤;甚至,让军犬活活撕裂,并有近八万名妇女遭日军强暴凌虐,许多日军不仅强暴妇女,还取出内脏,切下胸部,活活钉在墙上。 在痛思历史的同时,我们也不禁疑问:如果只是因为上级的命令,日本士兵是如何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是事情的?因此,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士兵有如此残暴到湮灭人性的行为,不仅是因为上级的命令,更多的是他们的心理原因,心理上的扭曲让他们从人转化成禽兽。下面,本文将从5个方面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分析。 武士道精神的的浸淫 日本的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它的渊源可以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佛教,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神道教的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因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武士道指导日本武士视杀人为“友谊”,如“斩舍御免”的规矩,就是武士如果认为自己受辱,即可杀死对方,不受法律制裁。日本武士以“杀人”为职业,有“刀不虚出”的规矩,指武士拔刀后必须有斩获才能入鞘等等。 而在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武士道更是经历了畸变,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当权者突出强调“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当这种对于淡然面对死亡的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就变为了无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同时也那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疯狂信念,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 所有的这些武士道的精神,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都有体现,他们展开的杀人竞赛,“百人斩”,强奸妇女甚至老襦幼女也不放过,并将失去抵抗的中国俘虏成批地砍杀,都表现了日本武士道的本来面目。 因此,在这种“嗜杀”的武士道行为指导下,不仅仅是南京,日军从军官到普通士兵在中国其他地方犯下了累累血案。鉴于屠杀事件太多但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再一一列出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1936年经过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国共合作组成了第二次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7年“卢勾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组成抗战的成员:以中共和国民党为主力,有不少学生,工人,小资产阶级也加入到保卫祖国的抗战中来。 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大众、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以极大的努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首次提出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这三个条件是: (一)立即停止进攻苏区; (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 (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又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宣言建议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党派、团体、名流学者、政治家和地方军政机关进行谈判,共同筹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并呼吁各党派和军队首先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瓦窑堡会议后,共产党一方面积极促进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全国人民中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国民党上层领导人和军队将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信中再次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为了促进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又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作战之一切准备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同时提出四项保证:如果国民党将上述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1937年2月中旬至7月中旬,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博古)、叶剑英、林伯渠等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宋子文、顾祝同等,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进行了多次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但因国民党方面坚持取消共产党组织上的独立性,取消红军,取消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双方没有达成协议。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导火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上节课学过】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侵入中国的开始,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始的战争,正式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2年4月15日,中国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并积极参加和推动对日武装战争,特别是东北地区,组建了东北游击队,】 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工人、农民、学生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抗战。此时,在共产党工农红军积极抗日的同时,国民党部分爱国官兵自发进行了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同这部分国民党官兵的合作。极大地变动了国内阶级关系,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结合国际情形,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是必要的。 提出和形成

1934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抗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号召工农兵学商大联合,号召全民动员,全体人民武装大联合,放弃了打到一切帝国主义的口号,使党的统战思想得到新发展,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新中央正确领导,为确定正确统一战线策略提供条件。 一二九运动 193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深,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划分的华北五省自治,12.9北平学生爆发了一二九运动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瓦窑堡会议【红一方面军已到陕北】 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林育英)、杨尚昆、王稼祥、彭德怀、郭洪涛等十余人。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

试析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意识

试析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意识 摘要: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这个时期的民族意识,有着危机感、责任感、民族认同感等鲜明特征,为抗日战争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特征 民族意识,作为民族存在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依赖于民族存在并反作用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并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的总和,是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是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固基石。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在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一系列殊死较量的同时,形成了这个时期特有的民族意识,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强烈的民族危机感。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敌入侵,中国人民的民族危机感已经逐渐萌芽和形成。“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中国共产党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不断地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掠夺中国,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正处在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的生死关头。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4省之后又入侵华北各省,不到4年,差不多半壁山河已经被日寇占领和侵袭了。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日寇肆无忌惮的大肆侵略,把中华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2.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痛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九一八”事变后,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抨击时政,提出各自的抗日主张。王造时提出:现在应该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找出根本有效的政策,来反对狼心狗胆的日本。他告诫国民党当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压迫救国运动,国民党终必被人打倒无疑。冯玉祥多次发表通电,主张武装抗日,反对依靠国联,认为唯有团结民众,督促全国军队,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以雪无上之奇耻。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持续不断的武装抵抗开始,中经“一·二八”上海抗战、1933年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1935年“一·二九”运动,再到1936年绥远抗战和援绥运动,多次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其间,参加群众之广泛性,斗争形式之多样性,对敌作战之顽强性,以及民族意识之鲜明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两党民族使命感的增强,对于促进两党再次合作,实现民族大团结,共同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塔里木大学《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征文 题目: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及重要作用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学院: 班级: 姓名:刘永江 学号: 指导老师: 2015年12月20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论文(设计)成果归塔里木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要作用 刘永江 (塔里木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摘要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和策略。所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联盟.。他深刻指出:民族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党的失败和胜利,党的缩小和扩大,党的发展和巩固,都不能不联系党同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政策,大大丰富、发展和完善了我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宝库,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革命事业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首先,本文主要探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理论、形成条件及其重要内容。其次,阐述统一战线形成的具体过程。最后,综合前文的理论和结果分析,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反抗日本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统一战线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及留下的遗憾

[思路分析] 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活动: 1、甲午战争。侵占中国台湾。 2、八国联军侵华。日本是八国联军中出兵最多,最为凶恶的敌人。 3、一战中侵占山东、胶济铁路。 4、大规模侵华战争(1931年到1945年)。 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明治维新不久,日本就确实了臭名昭著的“大陆政策”,即“征韩侵华”政策。1871年12月,琉球船民因风暴飘泊于台湾岛,其中54人被台湾高山族人误杀,其余12人被官府护送回国。琉球本是中国属国,与日本毫无关系,但日本竟然称琉球是日本属国,于1874年出兵台湾,清朝调兵布防,双方最终在英、法等列强的调解下,签订了《北京专约》。〈专约〉中声称琉球是日本属国,日本侵台是“保民义举”,清政府以“抚恤名义”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1879年4月4日,日本以武力吞并了琉球,改为冲绳省。 吞并琉球后,日本便一步步实施侵略朝鲜的计划,并意欲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1894年5月,日本出兵朝鲜,并不断挑衅中国驻朝的军队,蓄意挑起新侵略战争。1894年7月25日凌晨,当清政府海军护送清军入朝的“济远”、“广乙”、“操江”三艘军舰行至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时,日本海军突然发动袭击。牙山海战揭开了日本酝酿已久的侵华战争的序幕。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因此史称“甲午战争”。战争爆发后,尽管清军爱国将士进行了英勇的抗击,出现过左宝贵、丁汝昌、邓世昌这样的民族英雄,也出现过甲午海战这样壮烈的激战场面,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和主政者的妥协,中国还是以惨败告终。1895年4月17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后来,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日本事后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又勒索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1900年,西方列强以清政府“镇压义和团不力”为借口出兵中国。日本出兵2万余人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兵力占到侵略军总数的40%。随后,日本又伙同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获得了在北京、天津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的权利。凭借这一权力,日本于1901年10月在天津设立“清国驻屯军“,长期横行于京津地区,成为日本扩大对华侵略的一个重要桥头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政府利利用西方列强参加一战无暇东顾的机会,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进而控制整个山东地区。 奉系军阀曾长期得到关东军的支持,日本企图通过控制张作霖,以扩大在东北的殖民利益,但是由于张作霖的“不合作”和奉系军阀势力的衰落,关东军决定除掉张作霖,另换傀儡。1928年6月3日,张作霖乘专列从北京撤回沈阳。次日清晨,当专列行至沈阳南郊皇姑屯的铁路桥时,大桥突然被关东军秘密安放的炸药炸毁,张作霖重伤而死,这就是“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后,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掌握了东北的军政大权。日本竭力向张学良施加压力,试图阻止东北军和东北地方统一于南京国民政府,以便继续推行“满蒙分离”政策。但是张学良顶住了关东军的种种威逼利诱,毅然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历史遗憾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场反侵略民族战争,同时也在世界历史的坐标轴上留下了光辉的轨迹。 历史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均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第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晚清以降,在列强的冲击下中国逐步进入了条约体系社会。面对列强所设置的条约枷锁,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数次不屈的抗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数次对外战争的失利,中国人民自卑到了极点。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民族自卑、崇洋媚外、迷信天命等心理成为了当时中国人普遍心态,这些心态严重地制约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但抗日战争则打破了这一消极心态,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彻底打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这极大的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